CN208404252U -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04252U
CN208404252U CN201721459194.7U CN201721459194U CN208404252U CN 208404252 U CN208404252 U CN 208404252U CN 201721459194 U CN201721459194 U CN 201721459194U CN 208404252 U CN208404252 U CN 208404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andria
cup body
wall
flow
distur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591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张玉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591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042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04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042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属于食品加工机技术领域,包括机座和搅拌杯,机座内设有电机和控制板,搅拌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内设有粉碎刀,粉碎刀包括刀轴和刀体,机座上设有与控制板电连接的电磁线圈,杯体内可拆卸的设有与电磁线圈对应的加热体,加热体位于粉碎刀的外周,加热体在电磁线圈的作用下对杯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饮用要求决定是否选用加热体对物料进行加热。加热体对处于运动状态的物料进行加热,物料受热较为均匀,防止因局部过热导致糊底的情况,有效提高加热效果。用户倒取杯体内的果蔬汁时不会触碰到加热体,避免使用时被加热体烫伤,提高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食品加工机制作果蔬汁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流行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能满足营养摄入的需求,另一方面能满足现在人们崇尚个性口味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食用需求,一些食品加工机增设了加热装置,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食用需求决定是否对榨取的果蔬汁进行加热。市场上现售的带加热功能的食品加工机,工作完成后,外露的加热装置的表面温度较高,容易烫伤。另外,现有的食品加工机在加热时容易发生糊底的情况,影响果蔬汁的口感,且不易清洗。再者,随着用户对物料粉碎率要求的提高,粉碎刀的转速有所提高,食品加工机工作时的噪音增大,物料在粉碎刀的作用下跟随粉碎刀同方向流动,粉碎刀不能很好的粉碎物料,物料的粉碎率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有效提高加热效果且能同时提高物料粉碎率的食品加工机。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设于机座上的搅拌杯,机座内设有电机和控制板,搅拌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内设有由电机驱动的粉碎刀,粉碎刀包括刀轴和设于刀轴上的刀体,所述机座上设有与控制板电连接的电磁线圈,杯体内可拆卸的设有与电磁线圈对应的加热体,加热体位于粉碎刀的外周,加热体在电磁线圈的作用下对杯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
优选的,所述加热体呈中空环状且设于刀体周向的外周,加热体为铁磁性加热体,或者,加热体上设有环绕加热体设置的导磁环,或者,加热体上设有导磁片。
优选的,所述机座的顶部设有凸台,凸台上设有供杯体下部装入的凹腔,电磁线圈呈中空的环状,电磁线圈设于凹腔的周向内壁上,或者,电磁线圈设于凸台内且环绕凹腔周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加热体上均匀设有扰流孔和/或加热体的内壁上均匀设有扰流凸筋;或者,所述加热体的内壁沿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呈非圆形;或者,所述加热体的内壁沿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呈非圆形,加热体上均匀设有扰流孔和/或加热体的内壁上均匀设有扰流凸筋。
优选的,所述加热体包括设于刀体下方的底壁,底壁上设有供刀轴穿过的通孔,底壁为铁磁性底壁,或者,底壁上设有导磁环,或者,底壁上设有导磁片。
优选的,所述电磁线圈呈平面盘状,电磁线圈设于机座顶端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底壁上设有供物料流经的流通孔,且底壁与杯体的内底面之间设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底壁的顶面上设有扰流凸起;或者,所述杯体的内壁上设有扰流凸条或扰流凹槽;或者,所述杯体沿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呈非圆形;或者,所述杯体沿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呈非圆形,且杯体的内壁上设有扰流凸条或扰流凹槽。
优选的,所述加热体还包括设于底壁周向边缘处的侧壁,侧壁位于刀体周向的外周且与杯体的内侧面之间设有空隙,侧壁上均匀设有扰流孔和/或侧壁的内表面上均匀设有扰流凸筋,或者,侧壁的内表面沿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呈非圆形。
优选的,所述加热体上设有弹性的固定圈或卡紧凸起,加热体通过固定圈与杯体的过盈配合或卡紧凸起与杯体的过盈配合可拆卸设于杯体内;或者,所述加热体上设有卡扣,杯体内壁上设有与卡扣匹配的卡槽,加热体通过卡扣和卡槽的配合可拆卸设于杯体内;或者,所述杯体的内壁上设有卡扣,加热体上设有与卡扣匹配的卡槽,加热体通过卡槽与卡扣的配合可拆卸设于杯体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对现有的食品加工机进行了改进,在机座上增设了电磁线圈,在杯体内可拆卸的设置加热体,加热体可在电磁线圈的作用下对杯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饮用要求决定是否选用加热体对物料进行加热,更好的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加热体装置在杯体内时位于粉碎刀的外周,加热体对处于运动状态的物料进行加热,物料受热较为均匀,防止因局部过热导致糊底的情况,有效提高加热效果。另外,由于加热体直接置于杯体内,加热体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大,便于同时提高加热效率。再者,加热体在加热时内置于杯体内,用户倒取果蔬汁时不会触碰到加热体,避免使用时被加热体烫伤,提高使用安全性。
2、加热体上设置导磁环或导磁片或加热体直接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如此使加热体具有铁磁性,以便实现加热体在电磁线圈的作用下对杯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的目的。加热体呈中空的环状,加热体设于杯体内时位于刀体周向的外周,避免加热体对刀体的运动造成干涉,同时使加热体与物料之间有充分的接触,保证加热效果。
3、机座的顶部设置凸台,电磁线圈呈中空的环状,电磁线圈设于凹腔的内壁上或环绕凹腔周向设于凸台内。加热体装置于杯体内时,电磁线圈位于加热体的外周,有效保证加热体的电磁加热效果。
4、加热体上设置扰流孔、扰流凸筋、非圆形内壁等扰流结构,使加热体同时具有扰流功能,有效避免物料在粉碎刀的作用下跟随粉碎刀同步转动难以被彻底粉碎的情况,提高粉碎刀对物料的粉碎效果,进而有利于提高果蔬汁的口感。
5、加热体包括设于刀体下方的底壁,底壁上设置导磁环或导磁片或底壁直接采用铁磁性材料制得,如此使加热体的底壁具有铁磁性,以便实现底壁在电磁线圈的作用下对杯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的目的。底壁位于刀体的下方,避免底壁对刀体的运动造成干涉,同时使底壁与物料之间有充分的接触,保证加热效果。
6、电磁线圈呈平面盘状且设于机座顶端的内部,加热体装置于杯体内时,电磁线圈位于底壁的下方,电磁线圈通电后产生的交变磁场能更好的穿过底壁,进而有效保证底壁的电磁加热效果。
7、底壁上设置供物料流经的流通孔,底壁与杯体内底面之间设置空隙,底壁与杯体之间形成供物料流通的循环通道,能有效提高粉碎刀对物料的粉碎效果,进而有利于提高果蔬汁的口感。
8、底壁上设置扰流凸起,或者,杯体内壁上设置扰流凸条或扰流凹槽或杯体设置成非圆形,通过在底壁上或杯体上设置扰流结构,能进一步提高粉碎刀对物料的粉碎效果。
9、加热体还包括侧壁,侧壁与杯体之间设置供物料流通的空隙,侧壁上设置扰流孔或扰流凸筋或呈非圆形内表面等扰流结构,能进一步提高粉碎刀对物料的粉碎效果,进而有利于在保证加热效果的同时提高果蔬汁的口感。
10、加热体通过固定圈与杯体的过盈配合或卡紧凸起与杯体的过盈配合或卡扣与卡槽的配合可拆卸的设于杯体内,加热体与杯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易于拆装,能很好地实现重复拆装的使用目的,满足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食品加工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食品加工机中加热体沿轴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食品加工机中加热体与粉碎刀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食品加工机中加热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食品加工机中加热体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食品加工机中加热体设于杯体内时的示意图。
图中,1-机座,11-凸台,12-凹腔,2-搅拌杯,21-杯体,22-杯盖,3-电机,4-粉碎刀,41-刀轴,42-刀体,5-电磁线圈,6-加热体,6a-底壁,6b-侧壁,61-固定圈,62-弹性圈,63-扰流孔,64-扰流凸筋,65-通孔,66-流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1和设于机座上的搅拌杯2。机座内设有电机3和控制板,搅拌杯包括杯体21和用于盖合杯体的杯盖22,杯体内设有由电机3驱动的粉碎刀4,粉碎刀包括刀轴41和设于刀轴顶端的刀体42。机座1上设有与控制板电连接的电磁线圈5,杯体21内可拆卸的设有与电磁线圈对应的加热体6,加热体设于杯体21内时位于粉碎刀4的外周,加热体在电磁线圈的作用下对杯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
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饮用要求决定是否选用加热体对物料进行加热,更好的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加热体对处于运动状态的物料进行加热,物料受热较为均匀,可以防止因局部过热导致糊底的情况。由于加热体直接置于杯体内,加热体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大,便于同时提高加热效率。用户倒取果蔬汁时不会触碰到加热体,避免使用时被加热体烫伤,提高使用安全性。
如图2、图3所示,加热体6呈中空的环状,加热体设于杯体21内时位于刀体42周向的外周,加热体与刀体对应部位的内径大于刀体的转动半径,避免加热体对刀体的运动造成干涉。
为了实现加热体6在电磁线圈5的作用下进行电磁加热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加热体6为铁磁性加热体,即加热体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
为了更好地实现电磁加热效果,机座1的顶部设有向上凸出的凸台11,凸台上设有供杯体21的下部装入的凹腔12。电磁线圈5呈中空的环状,电磁线圈设于凸台11内且环绕凹腔12的周向设置。加热体6装置于杯体21内时,电磁线圈5位于加热体的外周,电磁线圈通电后产生的交变磁场能更好的穿过加热体,有效保证加热体在电磁线圈作用下的电磁加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加热体6外壁的下部设有凸出的固定圈61,固定圈与杯体21内壁的下端部过盈配合,加热体通过固定圈与杯体的过盈配合实现可拆卸设于杯体内的目的。加热体6与杯体2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易于拆装,能很好地满足重复拆装的使用目的。
为了提高加热体6设于杯体21内时的稳定性,固定圈61的周向外壁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嵌装有弹性圈62。加热体6设于杯体21内时,弹性圈62受力变形,提高加热体与杯体之间的固定连接强度,避免加热体在物料的流动作用下受力发生移动或转动。
本实施例中,加热体6的下部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扰流孔63,加热体同时具有扰流功能,能有效避免物料在粉碎刀4的作用下跟随粉碎刀同步转动难以被彻底粉碎的情况,提高粉碎刀对物料的粉碎效果。加热体6装置于杯体21内时,加热体的外壁和杯体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位于加热体内的物料在粉碎刀4的作用下自扰流孔63处流出,然后沿着加热体和杯体之间空隙向上流动,物料向上流动至加热体的顶部后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又落回加热体的内部,再次被粉碎刀切削、粉碎,实现扰流效果。
使用时,根据是否需要加热决定是否选用加热体6,当需要对果蔬汁进行加热时,将加热体6通过固定圈61与杯体21的过盈配合固定安装于杯体内。向杯体21内投入适量的物料,盖合杯盖22,接通电源后启动机体。粉碎刀4对物料进行切削、粉碎,加热体6在电磁线圈5的作用下对物料进行加热,同时,物料在扰流孔63的作用下被扰流,更好的被粉碎刀切削、粉碎。
当然,在无需加热的使用情况下,也可以将加热体6设置于杯体21内用于扰流物料,使物料更好的被粉碎刀4切削、粉碎,提高果蔬汁的口感。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电磁加热的目的,也可以在加热体6的外壁上安装环绕加热体设置的导磁环,导磁环的数量可以根据导磁环的尺寸和加热体的尺寸合理确定,此时,加热体本身可以不具备铁磁性。当然,也可以在加热体6上设置导磁片,导磁片优先固定在加热体的外壁上,导磁片的数量根据导磁片自身的大小和加热体的尺寸合理确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磁线圈5也可以直接固定于凹腔12的周向内壁上。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加热体6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可拆卸设于杯体21内的目的。可以在加热体6的外壁上均匀设置若干卡紧凸起,卡紧凸起与杯体21内壁的下端部过盈配合,加热体通过卡紧凸起与杯体内的过盈配合可拆卸设于杯体内。也可以在加热体6上设置卡扣,在杯体21内壁上设置与卡扣匹配的卡槽,加热体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设于杯体内的目的。还可以将卡扣和卡槽的设置位置进行变换,即在杯体21的内壁上设置若干卡扣,在加热体6上设置与卡扣匹配的卡槽,加热体通过卡槽与卡扣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设于杯体内的目的。当加热体6采用卡扣和卡槽配合的方式可拆卸设于杯体21内时,卡扣可以采用旋转式卡扣结构,也可以采用插入式卡扣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杯体的内壁上设置扰流凸条或扰流凹槽,用以实现对物料的扰流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扰流孔63也可以设置在加热体6的其他位置处,扰流孔的位置、形状并不局限于附图所示,扰流孔可以是条形孔、圆形孔或方形孔或其他形状。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机3和粉碎刀4之间可以采用联轴器实现可拆卸传动连接的目的。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加热体6的内壁上均匀设有若干扰流凸筋64,通过扰流凸筋实现加热体对物料的扰流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也可以在加热体6上设置扰流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结构相同,故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加热体6的内壁沿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呈非圆形,加热体的内部形成一个异形扰流腔,通过该异形扰流腔实现加热体对物料的扰流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还可以在加热体6上设置扰流孔,或在加热体的内壁上设置扰流凸筋。也可以在加热体6上设置扰流孔,同时在加热体的内壁上设置扰流凸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结构相同,故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加热体6包括底壁6a和设于底壁周向边缘处的侧壁6b,侧壁相对于底壁向上延伸,底壁6a上设有供刀轴41穿过的通孔65。加热体6置于杯体21内时,底壁6a位于到刀体42的下方,侧壁6b位于刀体周向的外周,侧壁与杯体的内壁之间设有空隙。
为了实现电磁加热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底壁6a为铁磁性底壁,即底壁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电磁线圈5呈平面盘状,且电磁线圈固定设置在机座1顶端的内部。加热体6装置于杯体21内时,电磁线圈5位于底壁6a的下方,电磁线圈通电后产生的交变磁场能更好的穿过底壁,进而有效保证底壁的电磁加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底壁6a上设有供物料流经的流通孔66,且底壁与杯体21的内底面之间设有空隙。底壁与杯体之间形成供物料流通的循环通道,能有效提高粉碎刀对物料的粉碎效果。
为了实现加热体6对物料的扰流效果,底壁6a的顶面上设有扰流凸起,侧壁6b上均匀设有扰流孔。在底壁和侧壁上设置扰流结构,有效提高加热体对物料的扰流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加热体6也可以单独设置底壁6a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为了实现电磁加热目的,也可以在底壁6a的上固定导磁环,导磁环的数量可以根据导磁环的尺寸和底壁6a的尺寸合理确定,此时,底壁本身可以不具备铁磁性。当然,也可以在底壁6a上设置导磁片,导磁片优先固定在底壁的底面上,导磁片的数量根据导磁片自身的大小和底壁的尺寸合理确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侧壁6b也可以为铁磁性侧壁,即侧壁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为了实现扰流目的,也可以在杯体21的内壁上设置扰流凸条或扰流凹槽。或者,使杯体21沿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呈非圆形,杯体的内部形成一个异形扰流腔,通过该异形扰流腔实现加热体对物料的扰流作用。或者,使杯体21沿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呈非圆形,同时在杯体的内壁上设置扰流凸条或扰流凹槽。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为实现侧壁6b的扰流作用,还可以在侧壁的内表面上均匀设置若干扰流凸筋。或者,在侧壁上均匀设置扰流孔,同时在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扰流凸筋。或者,使侧壁的内表面沿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呈非圆形,侧壁的内部形成一个异形扰流腔。或者,使侧壁的内表面沿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呈非圆形,侧壁的内部形成一个异形扰流腔,同时在侧壁上均匀设置扰流孔或在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扰流凸筋,也可以同时在侧壁上设置扰流孔和扰流凸筋。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通孔和流通孔可以重合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底壁6a和侧壁6b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分体成型后再固定在一起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结构相同,故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加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设于机座上的搅拌杯,机座内设有电机和控制板,搅拌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内设有由电机驱动的粉碎刀,粉碎刀包括刀轴和设于刀轴上的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设有与控制板电连接的电磁线圈,杯体内可拆卸的设有与电磁线圈对应的加热体,加热体设于粉碎刀的外周,加热体在电磁线圈的作用下对杯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呈中空环状且设于刀体周向的外周,加热体为铁磁性加热体,或者,加热体上设有环绕加热体设置的导磁环,或者,加热体上设有导磁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的顶部设有凸台,凸台上设有供杯体下部装入的凹腔,电磁线圈呈中空的环状,电磁线圈设于凹腔的周向内壁上,或者,电磁线圈设于凸台内且环绕凹腔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上均匀设有扰流孔和/或加热体的内壁上均匀设有扰流凸筋;或者,所述加热体的内壁沿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呈非圆形;或者,所述加热体的内壁沿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呈非圆形,加热体上均匀设有扰流孔和/或加热体的内壁上均匀设有扰流凸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包括设于刀体下方的底壁,底壁上设有供刀轴穿过的通孔,底壁为铁磁性底壁,或者,底壁上设有导磁环,或者,底壁上设有导磁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呈平面盘状,电磁线圈设于机座顶端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上设有供物料流经的流通孔,且底壁与杯体的内底面之间设有空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的顶面上设有扰流凸起;或者,所述杯体的内壁上设有扰流凸条或扰流凹槽;或者,所述杯体沿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呈非圆形;或者,所述杯体沿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呈非圆形,且杯体的内壁上设有扰流凸条或扰流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还包括设于底壁周向边缘处的侧壁,侧壁位于刀体周向的外周且与杯体的内壁之间设有空隙,侧壁上均匀设有扰流孔和/或侧壁的内表面上均匀设有扰流凸筋,或者,侧壁的内表面沿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呈非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上设有弹性的固定圈或卡紧凸起,加热体通过固定圈与杯体的过盈配合或卡紧凸起与杯体的过盈配合可拆卸设于杯体内;或者,所述加热体上设有卡扣,杯体内壁上设有与卡扣匹配的卡槽,加热体通过卡扣和卡槽的配合可拆卸设于杯体内;或者,所述杯体的内壁上设有卡扣,加热体上设有与卡扣匹配的卡槽,加热体通过卡槽与卡扣的配合可拆卸设于杯体内。
CN201721459194.7U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04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59194.7U CN208404252U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59194.7U CN208404252U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04252U true CN208404252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27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5919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04252U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042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4137A (zh) * 2019-03-28 2020-06-0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4137A (zh) * 2019-03-28 2020-06-0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86118B2 (en) Food processor
EP2579753B1 (en) Milk frother
CN208404252U (zh)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101803884B (zh) 食品处理机剪切式粉碎刀具结构
CN108013792B (zh) 食物料理机
CN201026124Y (zh) 豆浆米糊机
CN108324132B (zh) 具有搅拌功能的料理机
CN206026135U (zh) 一种搅拌机的切削组件及其搅拌机
JP2018153370A (ja) 卓上電動撹拌具
CN205548385U (zh) 一种食品搅拌料理榨汁机
CN201675769U (zh) 食品处理机交互剪切式粉碎刀具结构
CN101485419B (zh) 豆浆机
CN209172095U (zh) 杯盖组件、搅拌杯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CN207940592U (zh) 一种粉碎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208463846U (zh) 料理机
CN213757857U (zh) 料理机的机头和料理机
CN206950065U (zh) 液体食品加热搅拌器
CN210582259U (zh) 一种改进电热盘的破壁料理机
CN214017215U (zh) 料理机的机头和料理机
CN220824187U (zh) 搅拌刀组件及料理机
CN210541127U (zh) 一种粉碎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213757854U (zh) 料理机
CN213757859U (zh) 料理机
CN213757855U (zh) 料理机
CN208031068U (zh) 一种物料粉碎率高的食品加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