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01012U - 一种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01012U
CN208401012U CN201820963407.8U CN201820963407U CN208401012U CN 208401012 U CN208401012 U CN 208401012U CN 201820963407 U CN201820963407 U CN 201820963407U CN 208401012 U CN208401012 U CN 208401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radiating
heat sink
coaxial load
radiat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634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储文博
薛欢迎
杨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Bret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Bret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Bret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Bret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634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01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01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01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包括同轴负载本体、散热套、多个散热板、多个散热翅片和多个导热板;散热套套设在同轴负载本体的外侧;散热套包括内周壳体、外周壳体和端盖,内周壳体和外周壳体之间形成导热腔室;散热板沿散热套的半径设置,散热板一端与内周壳体固定连接,散热板的另一端位于散热套的外侧;散热翅片位于散热套的外侧并设置在散热板上。导热板位于导热腔室内部,多个导热板与多个散热板一一对应连接;导热腔室内部填充导热硅胶。本实用新型中,同轴负载本体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及时通过散热翅片与空气发生热交换,降低同轴负载本体的温度,保证设备工作安全,使得设备使用性能达到最好。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射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
背景技术
同轴固定负载主要用于吸收射频或微波系统的功率,可作为天线的假负载和发射机终端。也可以作为多端口微波器件如环行器、方向祸合器的匹配端口,从而保证特性阻抗得到匹配,进行精确测量。
大功率同轴负载会产生较高的热量,目前大部分的散热结构对热量的吸收效率低,热传递效率低,从而导致散热效率低,散热效果一般。
如果散热结构紧密,散热结构因为空气不流通而导致散热效率低;如果散热结构稀疏,散热结构减小了与空气产热交换的有效散热面积,进而导致散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热量及时向外传递并与空气发生热交换,降低设备温度,保证设备工作安全,设备使用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包括同轴负载本体、散热套、多个散热板、多个散热翅片和多个导热板;
散热套套设在同轴负载本体的外侧;
散热套包括内周壳体、外周壳体和端盖,内周壳体和外周壳体之间形成导热腔室;
在外周壳体上设置有多个供散热板穿过的通孔,外周壳体与散热板之间密封设置;散热板沿散热套的半径设置,散热板位于导热腔室的一端与内周壳体固定连接,散热板的另一端位于散热套的外侧;
散热翅片位于散热套的外侧并设置在散热板上,相邻的散热板上的散热翅片之间相互不接触;散热翅片与对应的散热板之间的夹角为30-45度。
导热板位于导热腔室内部,多个导热板与多个散热板一一对应连接;导热腔室内部填充导热硅胶。
优选的,散热板以散热套的圆心为基点环形阵列设置多个。
优选的,在散热板上并沿远离散热套的方向上,散热翅片的厚度逐渐增加。
优选的,在散热板上并沿远离散热套的方向上,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优选的,在散热板上并沿远离散热套的方向上,散热翅片的面积逐渐增大。
优选的,导热板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凸起。
优选的,内周壳体的内周表面涂敷散热硅脂。
本实用新型中,散热板位于导热腔室的一端与内周壳体固定连接,散热板的另一端位于散热套的外侧,导热腔室内部填充导热硅胶,导热硅胶有利于及时吸收同轴负载本体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及时传递给散热板;热量由散热板的一端传递至散热板的另一端,并最终与外界空气发生热交换,从而快速散热,达到降温的目的;同时,散热板两端温度差较大,有利于提高热量的传递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导热板位于导热腔室内部,多个导热板与多个散热板一一对应连接,导热板加大了与导热硅胶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热交换面积,进一步加速热量的传递,提高散热效果。散热翅片位于散热套的外侧并设置在散热板上,散热翅片将散热板上的热量快速分散,并于空气发生热交换,提高了散热效率以及散热效果;其中,相邻的散热板上的散热翅片之间相互不接触,有利于空气流通,增加单位时间内空气流通量,进而增加热交换量,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当散热翅片与散热板之间的夹角小于度时,致散热翅片之间的间隙过小,从而影响空气流通两,进而影响散热翅片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降低了散热效率;当散热翅片与散热板之间的夹角如果大于度时,为了避免相邻的散热板上的散热翅片之间相互不接触,则会导致散热板的面积过小,并且会影外界空气吹向散热套的表面,进而降低了散热效率,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散热翅片与对应的散热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度,在不影响空气流通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大散热翅片的有效热交换面积,从而提高设备整体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包括同轴负载本体1、散热套2、多个散热板3、多个散热翅片4和多个导热板5;
散热套2套设在同轴负载本体1的外侧;
散热套2包括内周壳体21、外周壳体22和端盖,内周壳体21和外周壳体22之间形成导热腔室23;
在外周壳体22上设置有多个供散热板3穿过的通孔,外周壳体22与散热板3之间密封设置;散热板3沿散热套2的半径设置,散热板3位于导热腔室23的一端与内周壳体21固定连接,散热板3的另一端位于散热套2的外侧;
散热翅片4位于散热套2的外侧并设置在散热板3上,相邻的散热板3上的散热翅片4之间相互不接触;散热翅片4与对应的散热板3之间的夹角为30-45度。
导热板5位于导热腔室23内部,多个导热板5与多个散热板3一一对应连接;导热腔室23内部填充导热硅胶6。
本实施例中,同轴负载本体1在工作中产生大量的热,热量及时传递给散热套2和散热板3,并通过散热翅片4与空气发生热交换,从而降低同轴负载本体1的温度,保证设备工作安全,使得设备使用性能达到最好。
本实施例中,散热板3位于导热腔室23的一端与内周壳体21固定连接,散热板3的另一端位于散热套2的外侧,导热腔室23内部填充导热硅胶6,导热硅胶6有利于及时吸收同轴负载本体1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及时传递给散热板3;热量由散热板3的一端传递至散热板3的另一端,并最终与外界空气发生热交换,从而快速散热,达到降温的目的;同时,散热板3两端温度差较大,有利于提高热量的传递效率。
本实施例中,导热板5位于导热腔室23内部,多个导热板5与多个散热板3一一对应连接,导热板5加大了与导热硅胶6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热交换面积,进一步加速热量的传递,提高散热效果。散热翅片4位于散热套2的外侧并设置在散热板3上,散热翅片4将散热板3上的热量快速分散,并于空气发生热交换,提高了散热效率以及散热效果;其中,相邻的散热板3上的散热翅片4之间相互不接触,有利于空气流通,增加单位时间内空气流通量,进而增加热交换量,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当散热翅片4与散热板3之间的夹角小于30度时,致散热翅片4之间的间隙过小,从而影响空气流通两,进而影响散热翅片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降低了散热效率;当散热翅片4与散热板3之间的夹角如果大于45度时,为了避免相邻的散热板3上的散热翅片4之间相互不接触,则会导致散热板3的面积过小,并且会影外界空气吹向散热套2的表面,进而降低了散热效率,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散热翅片4与对应的散热板3之间的夹角设置为30-45度,在不影响空气流通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大散热翅片4的有效热交换面积,从而提高设备整体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板3以散热套2的圆心为基点环形阵列设置多个,使得散热板3对导热腔室23内部的热量吸收均匀,避免导热腔室23内部出现热量不均的情况;同时,均布设置的散热板3使得散热效果更好,散热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在散热板3上并沿远离散热套2的方向上,散热翅片4的厚度逐渐增加,厚度越厚则散热翅片4的吸热能力越强,从而容易在散热板3上形成温度差,使得散热板3的热交换速度提高,进而加快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在散热板3上并沿远离散热套2的方向上,越靠近散热套2的位置,其热量越集中,越需要及时散热,故而增加散热翅片4的数量,以提高其散热速度;其中,散热翅片4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使得外界空气更加容易与散热套2以及靠近散热套2散热翅片4的发生热交换,不会阻碍空气的流通,并散热板3远离散热套2的一端温度较低,从而在散热板3上形成温度差,有利于热量的传递和散热。
进一步的,在相邻的散热板3上的散热翅片4之间相互不接触的前提下,在散热板3上并沿远离散热套2的方向上,散热翅片4的面积逐渐增大,增加散热翅片4与空气的热交换面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散热量,提高散热效率,保证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导热板5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凸起,增大导热板5与导热硅胶6的热交换面积,提高对导热硅胶6内的热量的吸收和传递,提高热传递效率,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内周壳体21的内周表面涂敷散热硅脂,散热硅脂大热效率高,能够及时导热,以避免同轴负载本体1因热量无法及时散出而导致的过热损坏,同时,散热硅脂的绝缘效果好,使用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负载本体(1)、散热套(2)、多个散热板(3)、多个散热翅片(4)和多个导热板(5);
散热套(2)套设在同轴负载本体(1)的外侧;
散热套(2)包括内周壳体(21)、外周壳体(22)和端盖,内周壳体(21)和外周壳体(22)之间形成导热腔室(23);
在外周壳体(22)上设置有多个供散热板(3)穿过的通孔,外周壳体(22)与散热板(3)之间密封设置;散热板(3)沿散热套(2)的半径设置,散热板(3)位于导热腔室(23)的一端与内周壳体(21)固定连接,散热板(3)的另一端位于散热套(2)的外侧;
散热翅片(4)位于散热套(2)的外侧并设置在散热板(3)上,相邻的散热板(3)上的散热翅片(4)之间相互不接触;散热翅片(4)与对应的散热板(3)之间的夹角为30-45度,
导热板(5)位于导热腔室(23)内部,多个导热板(5)与多个散热板(3)一一对应连接;导热腔室(23)内部填充导热硅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其特征在于,散热板(3)以散热套(2)的圆心为基点环形阵列设置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散热板(3)上并沿远离散热套(2)的方向上,散热翅片(4)的厚度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散热板(3)上并沿远离散热套(2)的方向上,散热翅片(4)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散热板(3)上并沿远离散热套(2)的方向上,散热翅片(4)的面积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其特征在于,导热板(5) 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其特征在于,内周壳体(21)的内周表面涂敷散热硅脂。
CN201820963407.8U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 Active CN208401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3407.8U CN208401012U (zh)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3407.8U CN208401012U (zh)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01012U true CN208401012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132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63407.8U Active CN208401012U (zh)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010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6581A (zh) * 2021-06-02 2021-10-01 无锡市航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设备的模拟方法及其功率负载快速切换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6581A (zh) * 2021-06-02 2021-10-01 无锡市航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设备的模拟方法及其功率负载快速切换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0703B (zh) 半导体制冷设备
CN110831405A (zh) 一种用于脉冲热源的储能散热板
CN105759923A (zh) 一种密闭式工业计算机的分离式散热装置及散热方法
CN207368163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8401012U (zh) 一种散热式同轴负载组件
CN203350795U (zh) 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主机
CN106879230A (zh) 一种三维功率放大器的散热系统
CN203761733U (zh) 新型机载电子设备微热管散热模组
CN201278625Y (zh) 一种功率放大器散热装置
CN207690645U (zh) 一种高散热性的薄膜电容
CN206602754U (zh) 一种应用在微间距led显示屏的散热结构
CN106304771A (zh) 一种散热件、通信设备散热系统和通信设备散热方法
CN211557848U (zh) 应急电源散热器
CN212966082U (zh) 一种基于风冷和水冷相结合的vpx电源
CN203690246U (zh) 一种行波管收集极散热器
CN208797990U (zh) 一种新型智能手机散热结构
JP3152577U (ja) 通信機器ケースの放熱構造
CN110769657A (zh) 一体化均温板散热器
CN218632406U (zh) 一种用于通信天线设备的散热结构
CN206301657U (zh) 一种磁性器件灌封外壳结构
CN208401013U (zh) 一种可拆卸式功分器组件
CN110085941A (zh) 一种用于圆柱型锂电池组的散热结构
CN218069497U (zh) 阻燃型绝缘板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07491150U (zh) 音响
CN108769838B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局域网交换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