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96116U - 一种抗震支吊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震支吊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96116U
CN208396116U CN201820467899.1U CN201820467899U CN208396116U CN 208396116 U CN208396116 U CN 208396116U CN 201820467899 U CN201820467899 U CN 201820467899U CN 208396116 U CN208396116 U CN 2083961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connecting rod
antidetonation suspension
support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6789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杨
胡建军
魏旌阳
陈建华
张有利
邵山
孟红志
王玉杰
邹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o 4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 4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 4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 4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6789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961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961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961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震支吊架,涉及支吊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抗震支吊架的斜拉杆在遇到异形承接面不能安装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承重吊杆、斜拉杆、承重连接件以及斜拉连接件,其中斜拉连接件包括连接底座以及球头连杆,球头连杆的球头端可转动的安装在连接支座上,球头连杆的另一端用于与斜拉杆连接,连接底座用于与建筑物承接面连接;抗震支吊架安装使用时,承重吊杆通过承重连接件安装在建筑物承接面上;斜拉杆一端斜拉连接在承重吊杆上,斜拉杆另一端通过斜拉连接件安装在建筑物承接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支吊架的斜拉杆可以安装在任何形式的异形承接面上。

Description

一种抗震支吊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支吊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震支吊架。
背景技术
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并批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为国家标准,自2015年8月1日起实施。由此中国的建筑机电行业在抗震领域就有了国家标准,提高了机电系统的运行安全。
抗震支吊架是对机电设备及管线进行有效保护而采取的重要抗震措施,其构成由锚固件、垂直承重吊杆、斜撑杆(即斜向防晃支撑)以及斜拉连接件组成。现有技术中的抗震支吊架系统普遍应用于平顶结构的建筑中,当建筑为弧顶或斜顶等异形顶结构时,抗震支吊架的斜拉杆无法安装,因此在弧等异形顶的抗震支吊架安装时,通常都省略了斜撑杆的安装,这种情况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支吊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抗震支吊架的斜拉杆在遇到弧或斜顶等异形承接面时无法安装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斜拉杆在任何形式的屋顶均可安装)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震支吊架,包括承重吊杆、斜拉杆、承重连接件以及斜拉连接件,其中:所述斜拉连接件包括连接底座以及球头连杆,所述球头连杆的球头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连接支座上,所述球头连杆的另一端用于与斜拉杆连接,所述连接底座用于与建筑物承接面连接;所述抗震支吊架安装使用时,所述承重吊杆通过所述承重连接件安装在建筑物承接面上;所述斜拉杆一端斜拉连接在所述承重吊杆上,所述斜拉杆另一端通过所述斜拉连接件安装在建筑物承接面上。
可选的,所述抗震支吊架包括两根所述斜拉杆以及两个所述斜拉连接件,其中:所述抗震支吊架安装使用时,两根所述斜拉杆对称设置在所述承重吊杆上。
可选的,所述承重吊杆下端设置有支吊结构,所述支吊结构用于承载被支吊物。
可选的,所述球头连杆包括转球以及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转球固定连接,所述转球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连接底座内,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伸出所述连接支座设置并能以所述转球圆心为基点自由旋转;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斜拉杆另一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底座内部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转球的腔室,所述连接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转球设置在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伸出所述通孔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杆能相对所述通孔活动。
可选的,所述腔室为圆柱形空腔,所述圆柱形空腔的直径与所述转球的直径相适应。
可选的,所述圆柱形空腔的下端面设置为球面,所述球面的直径与所述转球的直径相适应,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球面中心位置。
可选的,所述圆柱形腔室的上端面设置为平面或球面,且所述平面或所述球面与所述转球接触设置;所述圆柱形腔室的上端面为球面时,所述球面的直径与所述转球的直径相适应。
可选的,所述腔室为球形空腔,所述球形空腔的直径与所述转球的直径相适应。
可选的,所述连接底座包括上底座以及下底座,所述上底座与所述下底座之间通过松紧调节装置连接,所述腔室一部分位于所述上底座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下底座内,所述通孔开设在下底座上,其中当调松所述松紧调节装置时,所述转球能够在所述腔室内转动;当调紧所述松紧调节装置时,所述转球不能在所述腔室内转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底座内设置空腔,然后在空腔内设置可自由转动的球头连杆,之后将斜拉杆与球头连杆安装,斜拉连接件中的球头连杆可以向各个方向自由转动,进而实现了斜拉杆在任何异形承接面上均可安装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抗震支吊架的斜拉杆不能安装在异形承接面上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抗震支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斜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斜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斜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斜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斜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中1、承重吊杆;2、斜拉杆;3、承重连接件;4、斜拉连接件;41、连接底座;42、球头连杆;411、腔室;412、通孔;413、松紧调紧装置;41-a、上底座;41-b、下底座;421、转球;422、第一连杆;4111、球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震支吊架,如图1-2所示,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抗震支吊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型实施例的斜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包括承重吊杆1、斜拉杆2、承重连接件3以及斜拉连接件4,其中斜拉连接件4包括连接底座41以及球头连杆42,球头连杆42的球头端可转动的安装在连接支座41上,球头连杆42的另一端用于与斜拉杆连接,连接底座41用于与建筑物承接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抗震支吊架安装使用时,承重吊杆1通过承重连接件3安装在建筑物承接面上;斜拉杆2一端斜拉连接在承重吊上,所述斜拉杆2另一端通过斜拉连接件4安装在建筑物承接面上。
具体的,斜拉杆2与承重吊杆1的连接位置靠近承重吊杆1的下端,两者之间的安装角度根据国家标注以及设计要求确定,两者之间一般通过连接件连接,该连接件可以为连接码。
具体的,上述实施方式中,承重连接件3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固定支座或单向转向支座,一般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在承接面上。承重吊杆1以及斜拉杆优选使用冲孔型钢制成,如冲孔C型钢、冲孔方钢管等,其中优选承重吊杆的尺寸规格大于斜拉杆的尺寸规格。
具体的,上述实施方式中,连接支座41能限制球头连杆42的直线位移,但是不限制球头连杆42的转动。在实际安装使用中,连接底座41一般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或是墙壁上,尤其适用于安装在弧形承接面上,如弧顶或斜顶上,抗震支吊架的斜拉杆2与球头连杆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通过球头连杆42的转动调整好斜拉杆的安装角度后,斜拉杆42被固定不能相对连接支座41再发生直线位移,起到斜拉支撑的作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斜拉连接件4能够自由转动,进而使斜拉杆2安装到任意形式的承接面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抗震支吊架的斜拉杆不能安装在弧顶、斜顶等异形承接面的技术问题。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型的抗震支吊架包括两根斜拉杆2以及两个斜拉连接件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抗震支吊架安装使用时,两根斜拉杆3对称设置在承重吊杆1上。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承重吊杆1下端设置有支吊结构,支吊结构用于承载被支吊物。支吊结构根据被支吊物的形式进行选配,如需要支吊直径较小的管道时,支吊结构可以为管箍。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球头连杆42包括转球421以及第一连接杆422,第一连接杆422的一端与转球421固定连接,转球421可旋转的设置在连接底座41内,第一连接杆422另一端伸出连接支座41设置并能以转球421圆心为基点自由旋转。
具体的,上述实施方式中,转球421与第一连接杆422之间可以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等连接方式连接。以转球的形式作为活动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合批量工业化生产。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连接底座41内部设置有能够容纳转球421的腔室411,连接底座41上开设有通孔412,通孔412与腔室411连通,转球421设置在腔室411内,第一连接杆422另一端伸出通孔412设置,且第一连接杆422能相对通孔412活动。
具体的,上述实施方式中,转球421在空腔411内能够转动但是不能相对连接底座41发生位移,转球421的转动反映在第一连杆422上则是第一连杆422能向四周转动,实现了斜拉连接件的多向转动,进而实现了斜拉杆2能够适应各种异形承接面安装。空腔411的设置,在能满足上述功能的同时,还能够对转球421提供保护,防止转球受到外界损伤影响转动功能。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设置有腔室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腔室411为圆柱形空腔,圆柱形空腔的直径与转球421的直径相适应。
具体的,上述实施方式中,圆柱形空腔的直径与转球421的直径相适应指的是转球能够安装进所述圆柱形空腔内,且能够自由转动但不能发生位置移动。通常情况下,两者的尺寸优选设置为相同,配合关系可以为过度配合、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作为更优选的方案,两者之间配合关系为过盈配合。圆柱形空腔是最简单的腔室结构,在能够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包含圆柱形空腔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斜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圆柱形空腔的下端面设置为球面4111,球面4111的直径与转球421的直径相适应,通孔412开设在球面中心位置。
具体的,上述实施方式中,球面4111的直径与转球421的直径相适应即保证转球421的表面能够与球面4111全部贴合或大部分贴合。球面4111的设置增加了转球421转动时与腔室411的接触面积,能够增加一定的阻尼效果,同时也能够防止转球421或腔室内壁过快磨损,增加其使用寿命。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斜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三),圆柱形腔室411的上端面设置为平面或球面,且平面或所述球面与所述转球421接触设置;圆柱形腔室的上端面设置为球面4111时,球面4111的直径与转球421的直径相适应。
具体的,腔室411的上端面设置为与转球421接触是为了更好的对转球421进行位置限定,设置为平面时,成本较低;设置为球面时,能够增加一定的阻尼效果,同时也能够防止转球421或腔室内壁过快磨损,增加其使用寿命。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斜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四),腔室411为球形空腔,球形空腔的直径与转球421的直径相适应。具体的,腔室411设置为与所述转球421尺寸相同的球形空腔时,优选两者之间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保证转球421能够在腔室411内转动。该种实施方式,转球421与腔室内壁之间整体为面接触,不会造成转球421或腔室内壁的局部快速磨损,进一步增加了斜拉连接件的使用寿命。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所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斜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五),连接底座41包括上底座41-a以及下底座41-b,上底座41-a与下底座41-b之间通过松紧调紧装置413连接,腔室一部分位于上底座41-a内另一部分位于下底座内41-b内,通孔412开设在下底座41-a上.当调松所述松紧调节装置413时,转球421能够在腔室411内转动;当调紧所述松紧调节装置时,转球421不能在腔室411内转动。
具体的,上底座41-a与下底座41-b通过松紧调紧装置413位置可调的连接在一起,它们内部共同形成腔室411。可选的,松紧调节装置可以为螺栓螺母组合,螺栓分别穿过上底座41-a与下底座41-b,螺母旋紧时,上底座41-a与下底座41-b相互靠近,挤压转球421使其不能转动;螺母旋松时,上底座41-a与下底座41-b相互远离,转球421松脱能够转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斜拉连接件调节好角度并安装完毕后,调紧松紧调节装置,使转球421不能再转动,增加了斜拉连接件的安装稳固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吊杆、斜拉杆、承重连接件以及斜拉连接件,其中:
所述斜拉连接件包括连接底座以及球头连杆,所述球头连杆的球头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连接底座上,所述球头连杆的另一端用于与斜拉杆连接,所述连接底座用于与建筑物承接面连接;
所述抗震支吊架安装使用时,所述承重吊杆通过所述承重连接件安装在建筑物承接面上;所述斜拉杆一端斜拉连接在所述承重吊杆上,所述斜拉杆另一端通过所述斜拉连接件安装在建筑物承接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支吊架包括两根所述斜拉杆以及两个所述斜拉连接件,其中:
所述抗震支吊架安装使用时,两根所述斜拉杆对称设置在所述承重吊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吊杆下端设置有支吊结构,所述支吊结构用于承载被支吊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连杆包括转球以及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转球固定连接,所述转球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连接底座内,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伸出所述连接底座设置并能以所述转球圆心为基点自由旋转;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斜拉杆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内部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转球的腔室,所述连接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转球设置在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伸出所述通孔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杆能相对所述通孔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为圆柱形空腔,所述圆柱形空腔的直径与所述转球的直径相适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空腔的下端面设置为球面,所述球面的直径与所述转球的直径相适应,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球面中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空腔的上端面设置为平面或球面,且所述平面或所述球面与所述转球接触设置;所述圆柱形空腔的上端面为球面时,所述球面的直径与所述转球的直径相适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为球形空腔,所述球形空腔的直径与所述转球的直径相适应。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包括上底座以及下底座,所述上底座与所述下底座之间通过松紧调节装置连接,所述腔室一部分位于所述上底座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下底座内,所述通孔开设在下底座上,其中:
当调松所述松紧调节装置时,所述转球能够在所述腔室内转动;
当调紧所述松紧调节装置时,所述转球不能在所述腔室内转动。
CN201820467899.1U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抗震支吊架 Active CN2083961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67899.1U CN208396116U (zh)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抗震支吊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67899.1U CN208396116U (zh)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抗震支吊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96116U true CN208396116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064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67899.1U Active CN208396116U (zh)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抗震支吊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9611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2130A (zh) * 2019-11-25 2021-05-25 湖南省中南桥梁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桥梁安装的钢拉杆结构
CN113322810A (zh) * 2021-04-22 2021-08-3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抗震支架斜拉索调试安装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2130A (zh) * 2019-11-25 2021-05-25 湖南省中南桥梁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桥梁安装的钢拉杆结构
CN113322810A (zh) * 2021-04-22 2021-08-3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抗震支架斜拉索调试安装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96116U (zh) 一种抗震支吊架
CN206874971U (zh) 一种门型抗震支吊架
CN208397117U (zh) 一种抗震万向斜拉件
CN209196287U (zh) 一种屋顶构架层通风管道
CN210196662U (zh) 一种高度可调管道支架
CN201326885Y (zh) 抗震支撑连接件结构
CN204006613U (zh) 一种集管吊装固定支架
CN206555564U (zh) 一种应用于抗震支吊架的吊杆及紧固装置
CN21164937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管道连接装置
CN101906821A (zh) 一种竹架结构的连接方法
CN21080042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管道固定装置
CN206846086U (zh) 一种管道固定支架
CN214331867U (zh) 一种房建工程机电安装用可多方位吊装固定的抗震支架
CN206903331U (zh) 用于抗震斜杆生根的销轴钢梁夹及其组件
CN108317160A (zh) 一种抗震万向斜拉件
CN214534844U (zh) 一种安全稳定性强的减灾抗震支架
CN209084178U (zh) 滑动式抗震支吊架
CN209484063U (zh) 一种反撑型消防管道吊架
CN215928412U (zh)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蝶阀结构
CN206458913U (zh) 一种消防管道装配式支吊架
CN106368329B (zh) 一种万向球铰支座机构
CN205877419U (zh) 新型管箍
CN220891306U (zh) 一种管道悬吊保护装置
CN206904375U (zh) 管部销轴连接的三销孔连接件及其组件
CN211649311U (zh) 新型抗震吊支架的支撑吊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