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94884U - 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94884U
CN208394884U CN201820435752.4U CN201820435752U CN208394884U CN 208394884 U CN208394884 U CN 208394884U CN 201820435752 U CN201820435752 U CN 201820435752U CN 208394884 U CN208394884 U CN 208394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sewage
water
treatment plant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357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华�
王昭峰
王保玉
王彩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bang (bei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bang (bei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bang (bei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bang (bei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357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94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94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94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池体包括第一腔室、环绕第一腔室分布的第二腔室以及环绕第二腔室分布的第三腔室,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三者中一者为厌氧区,其余两者之一为低氧曝气区,另一为沉淀区;厌氧区与低氧曝气区之间设置有第一水流通道,低氧曝气区与沉淀区之间设置有第二水流通道;低氧曝气区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本申请的污水处理装置为一种可撬装设备,将缺氧、低氧、沉淀功能集中在同一池体装置内,实现厌氧处理、低氧处理、污泥回流、泥水分离等各功能,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低、出水水质稳定的优点。

Description

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是目前污水处理工艺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又称为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植物性营养物,以及通过生物絮凝去除胶体颗粒,微生物在此过程中进行代谢。
活性污泥法可分为好氧法和厌氧法。在好氧环境中,微生物利用水中的溶解氧,氧化降解水中污染物,然后进行微生物与水的分离操作,以此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在厌氧环境中,微生物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反应。
AO工艺,简称(厌氧-好氧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目前,以AO工艺为去除原理的污水系统多为池型结构,固定设置,污泥循环比小、脱氮效率低,要将污水处理到符合标准,污水的停留时间长,处理效率低,大多都存在投资高、能耗高、占地面积大,抗冲击能力弱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包括第一腔室、环绕所述第一腔室分布的第二腔室以及环绕所述第二腔室分布的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三者中一者为厌氧区,其余两者之一为低氧曝气区,另一为沉淀区;
所述厌氧区与所述低氧曝气区之间设置有第一水流通道,所述低氧曝气区与所述沉淀区之间设置有第二水流通道;
所述低氧曝气区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为所述沉淀区,所述第二腔室为所述厌氧区,所述第三腔室为低氧曝气区;
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所述厌氧区的进水口;所述第二水流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上的出水口以及与所述出水口相连的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穿过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厌氧区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推流搅拌器,所述推流搅拌器沿所述厌氧区内的水流方向均布。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第一水流通道各自在所述池体底部上的正投影将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池体底部上的正投影划分为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所述第一边界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边界的长度;
所述推流搅拌器推动水流通过所述进水口、沿所述第二边界流动并流经所述第一水流通道。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水流通道处,所述低氧曝气区内设有空气推流区。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流通道和所述出水口各自在所述池体底部上的正投影将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池体底部上的正投影划分为第三边界和第四边界,所述第三边界长度小于所述第四边界的长度;
所述空气推流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推动水流通过所述第一水流通道、沿所述第四边界流动并流经所述出水口的空气推流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等高并高于所述池体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的上部内侧设有一圈出水槽,所述出水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出水槽连接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及所述池体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的中心标高高于所述出水口的中心标高;
所述出水管道的中心标高高于所述排水管道的中心标高。
优选的,所述沉淀区内部设置有污泥斗;所述池体的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污泥回流泵;和/或,
所述第二隔板的下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硝化液回流泵。
优选的,所述池体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腔室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腔室的截面为圆环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池体侧壁之间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径向宽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厌氧区、低氧曝气区和沉淀区,将缺氧、低氧、沉淀功能集中在同一池体装置内,实现厌氧处理、低氧处理、污泥回流、泥水分离等各功能;大大降低了占地面积、降低建设投资,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2、本实用新型示例的通过曝气装置有效控制低氧曝气区的溶解氧DO<0.5mg/L,在此条件下进行曝气处理,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从而有效去除部分难降解的有机物,简化了传统脱氮流程,节约了成本,提高了脱氮效率;
3、本实用新型示例的污水处理装置的池体的截面为圆形,沉淀区的截面为圆形,厌氧区的截面为圆环形;第二隔板与池体的侧壁之间的径向宽度大于厌氧区的径向宽度,能够实现大比倍循环,同时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提高该装置处理污水的稳定性;
4、该实用新型示例的污水处理装置能够有效处理含高氨氮、高COD的污水,整个装置构成高效一体化生物处理系统,无内部移动部件,为整个装置为一体化可撬装设备,不仅完成对有机物的彻底去除,简化了处理流程,还具有控制简单、运行方便、运输便利等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所布置的进出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3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的走道板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池体包括第一腔室1、环绕第一腔室1分布的第二腔室2以及环绕第二腔室2分布的第三腔室3,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三者中一者为厌氧区,其余两者之一为低氧曝气区,另一为沉淀区;厌氧区与低氧曝气区之间设置有第一水流通道,低氧曝气区与沉淀区之间设置有第二水流通道;低氧曝气区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4。
该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污水时,污水在厌氧区内的厌氧环境下进行反硝化反应;从厌氧区内处理后的混合液经第一水流通道进入到低氧曝气区,进行硝化反应与反硝化反应;在低氧曝气区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第二水流通道进入沉淀区中进行泥水分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第一腔室1为沉淀区,第二腔室2为厌氧区,第三腔室3为低氧曝气区;
第一腔室1与第二腔室2之间设有第一隔板5,第二腔室2与第三腔室3之间设有第二隔板6,第二隔板6上设置有厌氧区的进水口7;第二水流通道包括设置在第二隔板上的出水口8以及与出水口8相连的出水管道9,出水管道9穿过第一隔板5与第一腔室1相连通。
另外,第一水流通道10优选为设置在第二隔板6下部的出水通孔,接近于第二隔板6的底端设置。
进一步地,厌氧区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推流搅拌器11,推流搅拌器11沿厌氧区内的水流方向均布,以有效推动厌氧区内水的流动。
进一步地,进水口7和第一水流通道10各自在池体底部上的正投影将第二隔板在池体底部上的正投影划分为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第一边界的长度小于第二边界的长度;
推流搅拌器11推动水流通过进水口7、沿第二边界流动并流经第一水流通道10。
这样设计,污水自进水口7进入厌氧区内,在推流搅拌器的11的作用下,推动污水在进入厌氧区之后在流经第一水流通道10之前的区域内能够充分反应,经过第一水流通道10时部分混合液进入低氧曝气区,部分混合液与后续进入的污水混合,如此循环流动。参照图1和图3,在厌氧区内沿水流方向均布有两个推流搅拌器11,以推动水流的循环流动。
另外,进水口7外侧可连接一进水管道,进水管道可以架设在池体顶部与进水口相连;或者,如图6所示,进水管道12水平穿过池体的池壁、第二隔板2连接至进水口7,进水管道12的中心标高与进水口7的中心标高相同。池体内有污水反应时,进水口的高度高于第一腔室内的液面高于。
进一步地,在第一水流通道10处,低氧曝气区内设有空气推流区13。通过空气推流区13推动低氧曝气区内的混合液流动,与从厌氧区内进来的混合液混合,循环强化反应效果,以有效去除COD、氨氮、TN及TP。
进一步地,第一水流通道10和出水口8各自在池体底部上的正投影将第二隔板在池体底部上的正投影划分为第三边界和第四边界,第三边界长度小于第四边界的长度;
空气推流区13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推动水流通过第一水流通道10、沿第四边界流动并流经出水口8的空气推流器14。
这样设计,能够使得厌氧区内的部分混合液自第一水流通道10进入低氧曝气区内,在流经出水口8之前能够充分反应,保证污水在低氧曝气区内硝化反硝化的反应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室1和所述第二腔室2的底部等高并高于所述池体底部。如图2、图4~图6所示,即沉淀区、厌氧区底部等高,且高于池体底部;低氧曝气区的径向截面呈“凹”字型,池体底部即为低氧曝气区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曝气装置4具备自清洗功能,包括依次设置的鼓风装置、与鼓风装置相连的供风主管、与供风主管相连的供风支管以及连接供风支管的曝气软管,曝气软管远离供风支管的一端与拉绳连接,拉绳通过挂钩连接于池体顶部。曝气软管上面设有微孔,该微孔满足由曝气软管向低氧曝气区内提供氧气,低氧曝气区的混合液不会进入曝气软管内。整个池体底部平行铺设有多根曝气软管,可根据需氧量的多少,设置曝气软管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室1的侧壁的上部内侧设有一圈出水槽15,所述出水槽15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出水槽15连接排水管道16,所述排水管道16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隔板5、所述第二隔板6及所述池体的侧壁。出水槽截面可为U型或V型,当沉淀区内上部清水的高度能触及进水孔时,通过进水孔进入出水槽,通过出水槽15分离沉淀区的上部清水,通过排水管道16将分离出的上清液排出。
进一步地,进水口7的中心标高高于出水口8的中心标高;出水管道9的中心标高高于排水管道16的中心标高。
如图6所示,进水口7连接一与其中心标高一致的进水管道12,且池体内有污水反应时,进水口7的高度高于第一腔室内的液面高于;
出水口8的中心标高低于进水口7的中心标高,在厌氧区内反应后的混合液进入低氧曝气区内反应,通过出水口8处时部分混合液自动流入沉淀区中;
该实施例中出水口8的中心标高与出水管道9的中心标高一致,出水管道9的中心标高高于排水管道16的中心标高,在低氧曝气区反应后的部分混合液自出水口8进入沉淀区,经过出水槽收集上清液,由排水管道16排出上清液。
如此设计各水流通道或者水流管道,以在污水进入池体内,能够良好地依次经过各个反应区,直至排出上清液,实现污水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区内部设置有污泥斗17;所述池体的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污泥回流泵18,污泥回流泵18与污泥斗17之间有管道相连,且污泥回流泵18还连接一伸入厌氧区内的进水口端的管道。污泥斗17收集污泥,污泥回流泵18从沉淀区的污泥斗17中回流部分污泥至厌氧区内,维持厌氧区内有较高的污泥浓度,以进行反硝化反应;和/或,
所述第二隔板6的下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硝化液回流泵19,通过消化液回流泵19从低氧曝气区内回流部分硝化液进入厌氧区内。污水在厌氧区内与从沉淀区内回流的污泥、从低氧曝气区内回流的硝化液混合,在厌氧区厌氧的环境下进行反硝化和厌氧释磷反应。
进一步地,所述池体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腔室1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腔室2的截面为圆环形。如此设置,各个腔室(即各反应区)内无反应死角,实现污水在池体各反应区内充分反应。
进一步地,第二隔板6与池体侧壁之间的径向宽度大于第二腔室2的径向宽度,实现大比倍循环,同时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池体的高度可选4~15米,优选6~12米,整个装置为结构较小巧的撬装设备。
进一步地,低氧曝气区中设置有在线溶氧仪,在线溶氧仪连接有控制系统,以对低氧曝气区中的溶氧进行在线监测及控制。
该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优选在第一腔室的下部连接第一排空管20,可用于排空沉淀区内的水;优选在池壁下部连接第二排空管21,由于厌氧区和低氧曝气区通过第一水流通道10相连通,第二排空管21可用于排空厌氧区和低氧曝气区内的水。第一排空管20和第二排空管21均可以用在装置发生故障检修时,排空相应反应区内的水。
本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将厌氧区、低氧曝气区、沉淀区融为一体,构成高效一体化生物处理系统,无内部移动部件,整个装置为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小规模高氨氮、高COD废水的一体化撬装设备。
该污水处理装置为一体化撬装设备,例如圆柱形罐体容器。如图7所示,在罐体容器的侧边设有延罐旋梯22,罐体上方设有走道23,方便检查维修该装置。
该污水处理装置不但节省投资和运行成本,并且使整个活性污泥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更加灵活,具有控制简单、运行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同时,低氧曝气区内设置的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曝气装置能有效避免布水系统堵塞等问题。另外,污水处理装置的池体的截面为圆形,沉淀区的截面为圆形,厌氧区的截面为圆环形;第二隔板与池体的侧壁之间的径向宽度大于厌氧区的径向宽度,能够实现大比倍循环,同时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提高该装置处理污水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该污水处理装置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污水进入到厌氧区中,与从沉淀区中回流至到厌氧区中的污泥及从低氧曝气区回流到厌氧区中的硝化液混合,在厌氧区厌氧的环境下进行反硝化和厌氧释磷反应;
S20、通过步骤S10反应后的部分混合液进入低氧曝气区中,在溶解氧DO<0.5mg/L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对COD、氨氮、TN及TP进行吸收和降解,同时进行硝化反应与反硝化反应;
S30、通过步骤S20反应后的部分混合液进入沉淀区中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的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回流至厌氧区的进水端,上清液经沉淀区上方出水槽外排。
进一步地,步骤S10中从沉淀区回流至厌氧区的混合液量与厌氧区4的污水进水量的体积比>1;
步骤S10中从低氧曝气区5回流至厌氧区4的硝化液量与厌氧区4的污水进水量的体积比>2。如此设置,实现池内混合液的大量循环。
进一步地,厌氧区、低氧曝气区中污泥浓度控制在4~8g/L。
另外,沉淀区的表面负荷在1m3/m2.h,沉淀区内水的停留时间控制在10~35h。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2)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包括第一腔室、环绕所述第一腔室分布的第二腔室以及环绕所述第二腔室分布的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三者中一者为厌氧区,其余两者之一为低氧曝气区,另一为沉淀区;
所述厌氧区与所述低氧曝气区之间设置有第一水流通道,所述低氧曝气区与所述沉淀区之间设置有第二水流通道;
所述低氧曝气区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为所述沉淀区,所述第二腔室为所述厌氧区,所述第三腔室为低氧曝气区;
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所述厌氧区的进水口;所述第二水流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上的出水口以及与所述出水口相连的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穿过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推流搅拌器,所述推流搅拌器沿所述厌氧区内的水流方向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第一水流通道各自在所述池体底部上的正投影将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池体底部上的正投影划分为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所述第一边界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边界的长度;
所述推流搅拌器推动水流通过所述进水口、沿所述第二边界流动并流经所述第一水流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水流通道处,所述低氧曝气区内设有空气推流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水流通道和所述出水口各自在所述池体底部上的正投影将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池体底部上的正投影划分为第三边界和第四边界,所述第三边界长度小于所述第四边界的长度;
所述空气推流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推动水流通过所述第一水流通道、沿所述第四边界流动并流经所述出水口的空气推流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等高并高于所述池体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的上部内侧设有一圈出水槽,所述出水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出水槽连接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及所述池体的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口的中心标高高于所述出水口的中心标高;
所述出水管道的中心标高高于所述排水管道的中心标高。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区内部设置有污泥斗;所述池体的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污泥回流泵;和/或,
所述第二隔板的下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硝化液回流泵。
11.根据权利要求2-10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体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腔室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腔室的截面为圆环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池体侧壁之间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径向宽度。
CN201820435752.4U 2018-03-29 2018-03-29 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08394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35752.4U CN208394884U (zh) 2018-03-29 2018-03-29 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35752.4U CN208394884U (zh) 2018-03-29 2018-03-29 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94884U true CN208394884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063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35752.4U Active CN208394884U (zh) 2018-03-29 2018-03-29 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948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9571A (zh) * 2018-03-29 2018-07-06 迈邦(北京)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9571A (zh) * 2018-03-29 2018-07-06 迈邦(北京)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40541B1 (ko) 고농도 폐수 처리시스템
CN106946355A (zh) 一种射流曝气式a/o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工艺
CN106186313A (zh) 用于改良ao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08298776A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04891656A (zh) 用于改良aao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07986809U (zh) 处理污水的aao生化处理池
CN201338965Y (zh) 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KR100428047B1 (ko) 역유입 슬러지를 이용한 오폐수 정화장치 및 방법
CN216445087U (zh) 一种环形生化池
CN206970300U (zh) 用于生物反应池的硝化液回流装置及生物反应池
CN114230007A (zh) 一种改良型氧化沟升级改造的方法
CN208394884U (zh) 污水处理装置
CN204727665U (zh) 用于改良aao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108249571A (zh) 污水处理装置
US2004004590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lagoons
CN113292195A (zh) 一种AnOn污水处理设备
CN212292986U (zh) 泥膜生化污水处理系统
KR100246814B1 (ko) 하수의 영양소 제거장치
RU47002U1 (ru) Комплекс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чистки сточных вод от загрязнений
HU217098B (hu) Eljárás és berendezés szennyvíz tisztítására biológiai aktiválással
CN111333177A (zh) 泥膜生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17148916U (zh)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2222736U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212222734U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215756896U (zh) 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