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89467U - 一种新型排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排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89467U
CN208389467U CN201721401106.8U CN201721401106U CN208389467U CN 208389467 U CN208389467 U CN 208389467U CN 201721401106 U CN201721401106 U CN 201721401106U CN 208389467 U CN208389467 U CN 208389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discharge pipe
spoil disposal
sludge discharge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011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011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89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89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89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排泥系统,包括排泥干管,与排泥干管连接的若干根排泥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排泥支管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接插口,用于连接一组旋转排泥装置;所述旋转排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接插口两边的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所述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的开孔分别朝向两侧,使得所述旋转排泥装置在排泥时产生的抽吸力推动穿孔排泥管形成自动旋转。该系统主要应用在水处理沉淀池中,通过在池底布置旋转排泥管,利用单侧排泥时产生的抽吸力驱动排泥管旋转,扩大了排泥面积,提高了沉淀池的排泥效果,避免沉淀池底部积泥影响出水水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排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排泥系统。该系统主要应用在水处理沉淀工艺中,通过在池底布置旋转排泥管,利用排泥泵吸泥时产生的抽吸作用力驱动排泥管旋转,扩大了排泥面积,避免池底部产生积泥。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水厂中常见的处理构筑物之一,它通过与混凝工艺的联合使用,加强了对水中有胶体等污染物的去除,因此是水处理工艺中广泛使用的处理构筑物。目前较为常见的沉淀池有平流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为了保证沉淀池运行的稳定性,沉淀池需要设置排泥系统,及时清除沉淀池底部积泥,避免积泥过多影响沉淀效果,造成矾花上浮,影响出水水质。对于平流沉淀池,主要使用虹吸或泵吸刮泥机。这种刮泥机较为成熟,是目前平流沉淀池使用的主流刮泥机。但是,对于斜管沉淀池或以斜管沉淀池为原型的其他衍生池型,排泥方式则多种多样,例如中心或周边传动刮泥机,往复式刮泥机,重力穿孔管排泥,气提泵排泥等等。由于斜管沉淀池或其衍生池型沉淀时间短,池型紧凑,对排泥系统的要求也比较高,排泥系统的优化能直接提高沉淀处理效果。因此,对于斜管沉淀池及其衍生池型来说,排泥系统有一定的改进需求。
有一种传统的排泥系统为池底布置穿孔排泥管,这种固定式的排泥管间距较大,容易出现排泥盲区,排泥效果较差。另外,排泥管之间的排泥盲区也容易产生池底积泥,时间久了底泥产生板结,或堵塞排泥管,不利于沉淀池的正常运行。因此,提高沉淀池排泥系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传统的穿孔排泥管采用双侧开孔并固定在池底,单侧吸泥产生的水平推力被另一侧吸泥产生的水平推力抵消,并未有效做功,造成能量浪费。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排泥时产生的抽吸力做有用功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排泥系统,通过特定的排泥管开孔方法,可充分利用排泥时产生的抽吸力,驱动排泥管自动旋转,扩大了排泥范围。该排泥系统适合各种使用沉淀工艺的新建或改造项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排泥系统,包括排泥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支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接插口,用于连接一组旋转排泥装置;所述旋转排泥装置包括与所述接插口配合的接插件,所述接插件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所述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的开孔分别朝向两侧,使得所述旋转排泥装置在排泥时产生的抽吸力驱动穿孔排泥管形成自动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排泥支管和排泥泵连接,所述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位于排泥区内,在排泥泵的抽吸作用下,将排泥区的污泥抽吸至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内,并通过排泥支管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接插件为一旋转三通,所述旋转三通的中间端开孔朝上,通过轴承与排泥支管的接插口转动连接,所述旋转三通的一端与第一穿孔排泥管连接,所述旋转三通的另一端与第二穿孔排泥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穿孔排泥管开孔直径为10~20毫米,开孔方向为水平方向向下呈 0~45度。
进一步地,所述排泥干管管径为DN,DN取值为200mm至300mm,排泥支管管径为100mm至15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的管内排泥设计流速0.6m/s~2m/s。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采用耐腐蚀耐摩擦材质,优选为不锈钢或高温陶瓷。
进一步地,第一穿孔排泥管的开孔位置为L1=2a(X-1)+a,其中X代表中央至外端第X个排泥孔,L1为该排泥孔至中心距离,a为排泥孔的开孔间距,通常取值5厘米至20厘米;第二穿孔排泥管的开孔位置为L2=2aX,其中X代表中央至外端第X个排泥孔,L2为该排泥孔至中心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排泥系统可实现穿孔排泥管的自动旋转,在排泥干管和支管布置方式相同的情况下,扩大了排泥面积,改善了沉淀池排泥效果,防止了沉淀池排泥不彻底造成的出水水质变差现象。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排泥装置的布置数量和尺寸应根据沉淀池尺寸确定,其主要作用是相同排泥量的情况下,增大可排泥面积,从而减小传统固定式穿孔排泥管的排泥盲区,提高沉淀池的排泥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自旋转排泥装置尺寸不受限制,可根据具体池型设计,适应性强,排泥面积接近全覆盖,既可用于新建池型,又可用于改造池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排泥气系统平面图。
图2为排泥系统A-A剖面图。
图3为排泥系统B-B剖面图。
图4为排泥管详图。
图中包括:排泥干管1、排泥支管2、旋转排泥装置3、轴承4、排泥孔5、旋转排泥装置的旋转范围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此实施例是一种新型排泥系统,它主要包括具有自旋转功能的旋转排泥装置3,以及排泥干管1、排泥支管2以及轴承4组成。其中具有自旋转功能的旋转排泥装置3包括一旋转三通,该旋转三通的中间段开口朝上,通过轴承4与支管2连接,使旋转排泥装置3位于排泥支管的下方。旋转三通两边分别连接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的长度根据排泥支管间距确定,且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长度相同。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开孔方向不一样,分别朝向两侧(这里的两侧为排泥管径向两侧)。具体地,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位于一条直线上,第一穿孔排泥管的开孔朝向第一穿孔排泥管的一侧,而第二穿孔排泥管的开孔朝向第二穿孔排泥管的另一侧,且开孔位置距离中心的距离互补。旋转三通与穿孔排泥管采用承插自锚连接方式,并通过限位器确保排泥管气孔安装高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的一端开口,与三通连接,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的另一端设有封板,所述封板上设置有端部穿孔,所述端部穿孔的高度与第一穿孔排泥管第二穿孔排泥管的的开孔高度一致。
排泥干管和排泥支管组成排泥系统构架。其中排泥干管管径为DN,DN取值为200mm至300mm,排泥支管管径为100mm至150mm。排泥干管和支管采用管顶平接或管中心平接。排泥支管间距为9X,X取值6厘米至12厘米。单根支管安装1至2套旋转排泥装置3,旋转排泥装置3旋转范围线6之间间距为X,也可适当放大,避免相互碰撞。
旋转排泥装置3由轴承、旋转三通以及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组成。其中轴承采用具有较高耐腐蚀性与耐磨损性的材质,例如不锈钢或高温陶瓷材料。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分别通过承插自锚连接方式与三通连接,并采用限位装置保证穿孔排泥管气孔安装高度相同。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开孔直径为10mm~20mm,开孔方向为水平方向向下呈α度,α取值0~45。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开孔数量相同,但开孔距离中心位置不同,分别为奇数倍X和偶数倍X。具体地,第一穿孔排泥管的开孔位置为L1=2a(X-1)+a,其中X代表中央至外端第X个排泥孔,L1为该排泥孔至中心距离,a为排泥孔的开孔间距,通常取值5厘米至20厘米;第二穿孔排泥管的开孔位置为L2=2aX,其中X代表中央至外端第X个排泥孔,L2为该排泥孔至中心距离。单根排泥管开孔数量应根据排泥量和穿孔排泥管长度确定,图3中单根排泥管开4个气孔仅为示意。
它区别于现有技术之处在于:
1、相比现有固定式穿孔排泥管,本实用新型装置利用排泥时产生的抽吸力实现穿孔排泥管的自动旋转,增大了可排泥范围,减少了排泥盲区,提高了沉淀池的排泥效果,避免沉淀池底部积泥。
2、穿孔排泥管通过轴承与曝气支管连接,轴承选择具有较高耐腐蚀性与耐磨损性的材质,例如不锈钢或高温陶瓷材质。
3、采用两种型号排泥管,开孔位置至中心距离互补,通过排泥管旋转可进一步提高排泥面积,进一步清除池底积泥。
4、穿孔排泥管采用承插自锚连接方式,同时通过限位装置确保排泥管排泥孔安装高度一致,减小了排泥管安装误差导致的排泥不均匀问题。
5、排泥管开孔方向为水平方向向下呈0~45度,可为排泥管提供旋转动力,同时兼顾池底吸泥作用。
6、排泥管末端开一个排泥孔,可延长排泥管影响范围,进一步缩小排泥盲区。
7、本排泥装置可安装在沉淀池中,重量轻,安装简便,可广泛用于各类新建或改造项目,提高沉淀池的排泥效果。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7)

1.一种新型排泥系统,包括排泥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支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接插口,用于连接一组旋转排泥装置;所述旋转排泥装置包括与所述接插口配合的接插件,所述接插件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所述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的开孔分别朝向两侧,使得所述旋转排泥装置在排泥时产生的抽吸力驱动穿孔排泥管形成自动旋转。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为一旋转三通,所述旋转三通的中间端开孔朝上,通过轴承与排泥支管的接插口转动连接,所述旋转三通的一端与第一穿孔排泥管连接,所述旋转三通的另一端与第二穿孔排泥管连接。
3.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的开孔直径为10~20毫米,开孔方向为水平方向向下呈 0~45度。
4.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干管管径为DN,DN取值为200mm至300mm,曝排泥支管管径为100mm至150mm。
5.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排泥管和第二穿孔排泥管的管内气体设计流速0.6m/s~2 m/s。
6.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采用耐腐蚀耐摩擦材质,所述耐腐蚀耐摩擦材质为不锈钢或高温陶瓷。
7.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穿孔排泥管的开孔位置为L1=2a(X-1)+a,其中X代表中央至外端第X个排泥孔,L1为该排泥孔至中心距离,a为排泥孔的开孔间距,通常取值5厘米至20厘米;第二穿孔排泥管的开孔位置为L2=2aX,其中X代表中央至外端第X个排泥孔,L2为该排泥孔至中心距离。
CN201721401106.8U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新型排泥系统 Active CN208389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01106.8U CN208389467U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新型排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01106.8U CN208389467U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新型排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89467U true CN208389467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066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01106.8U Active CN208389467U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新型排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894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87546A (zh) * 2022-08-10 2022-12-20 尧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酱道工艺生产中沉淀物高效处理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87546A (zh) * 2022-08-10 2022-12-20 尧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酱道工艺生产中沉淀物高效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82881U (zh) 一种用于管道防堵塞装置
CN108203196A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净化装置
CN208389467U (zh) 一种新型排泥系统
CN205182284U (zh) 一种重力式无阀过滤器
CN205759902U (zh) 一种自吸辅助式污水池污泥排出机构
CN208844706U (zh) 一种压力管道带自动耦合装置的消能井
CN205154608U (zh) 一种泥浆泵滤水装置
CN107998699A (zh) 一种用于沉淀池的排泥系统
CN208603990U (zh) 一种污泥处理系统
CN107952263B (zh) 一种用于浊度变化较大的自适应水力旋流沉沙方法
CN207957886U (zh) 一种新型曝气系统
CN212700678U (zh) 一种污水斜板沉淀池防堵塞装置
CN103981938A (zh) 一种用于污水源热泵系统的污水过滤取水装置
CN109356392B (zh) 一种建筑材料喷水养护装置
CN207713482U (zh) 一种交错布置曝气系统
CN207203553U (zh) 一种竖置式沉淀池
CN209507747U (zh) 人工湿地的反冲洗系统
CN208603793U (zh) 一种带气冲洗两层斜管或板混凝沉淀净水系统
CN106514846A (zh) 一种新型管片水养池
CN105401633A (zh) 新型排水管道
CN207633476U (zh) 具有冲洗装置和方形结构的在线雨水处理调蓄池
CN207153221U (zh) 一种锥螺旋过滤器
CN206391859U (zh) 带分流环的离心式烟气深度净化装置及脱硫塔
CN207575877U (zh) 一种可调节式出水收集槽
CN104696532B (zh) 卧式旋转封堵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