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86450U - 一种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86450U
CN208386450U CN201820675293.7U CN201820675293U CN208386450U CN 208386450 U CN208386450 U CN 208386450U CN 201820675293 U CN201820675293 U CN 201820675293U CN 208386450 U CN208386450 U CN 208386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door
capacitor
control system
machin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752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迪伽
孙雨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enhu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enhu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enhu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enhu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7529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86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86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8645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所述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包括四路或门电路,其中三路为用于控制驱动芯片输出的控制电路,其中一路为负压电荷泵电路,所述负压电荷泵电路包括电压输入端、方波发生模块、负压电荷泵模块及电压输出端,所述方波发生模块受所述电压输入端的供电并产生一个固定频率的方波信号,所述方波信号传入所述负压电荷泵模块使得所述电压输出端为所述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的电压比较器和MOS管驱动芯片提供一个稳定负电压。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机控制系统能输出稳定负电压、压降小、功耗低、空间利用率高、成本低、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满足多元化和高性能的要求,电子产品的电路结构越来越复杂,使得经常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一个大的系统中,各子系统需要不同的供电电压乃至负压。电荷泵由于结构简单,功耗低,价格便宜成为电压转换器的最佳选择。
传统负压电荷泵多为四相位电荷泵。需要控制四组模拟开关,结构复杂成本高,元器件多,占据很大空间,无法达到最优设计。
在控制电路系统中,经常会用到四路输入或门缓冲器,由于的控制电路有时需要一个与供电电压相反的负压,来作为如运放比较器的低电平来控制驱动电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只利用其中一路或门缓冲器组成负压电荷泵,就能输出稳定的供电负电压,且压降小、功耗低,其他三路或门缓冲器可以用于其他控制电路等,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输出稳定负电压、压降小、功耗低、空间利用率高、成本低、效率高的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无刷电机,所述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包括四路或门电路,其中三路为用于控制驱动芯片输出的控制电路,其中一路为负压电荷泵电路,所述负压电荷泵电路包括电压输入端、方波发生模块、负压电荷泵模块及电压输出端,所述方波发生模块受所述电压输入端的供电并产生一个固定频率的方波信号,所述方波信号传入所述负压电荷泵模块使得所述电压输出端为所述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的电压比较器和MOS管驱动芯片提供一个稳定负电压。
其中,该稳定负电压和所述电压输入端的输入电压极性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电荷泵电路包括电阻R1,所述电阻R1一端耦接所述电压输入端,另一端耦接方波发生器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方波发生模块包括:
电容C1、电阻R2、或门缓冲器D、以及NMOS管Q1;
所述电阻R1的输出端共接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和所述NMOS管Q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2脚、3脚以及所述电容的C1的第一端,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1脚耦接所述NMOS管Q1的第二端,所述NMOS管Q1的第三端和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为第一接地端。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电荷泵模块包括:
电容C2、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3;
所述电容C2的输入端共接于所述电阻R1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和所述NMOS管Q1的第一端,所述C2的输出端共接于所述二极管D1的输出端和所述二极管D2的输入端,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为所述二极管D1的输入端,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和所述二极管D2的输出端为第二接地端。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同时也为所述电压输出端。
进一步的,当所述电容C1对第一接地端的电压大于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阈值电压后,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3脚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所述NMOS管Q1开始导通,所述NMOS管Q1漏极电压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电容C1通过电阻R1经过NMOS管Q1对第一接地端放电。
进一步的,当所述电容C1对第一接地端的电压小于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阈值电压后,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3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进一步的,当所述电容C2的输入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所述电容的C2的输出端由0V变为负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所述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包括四路或门电路,其中三路为用于控制驱动芯片输出的控制电路,其中一路为负压电荷泵电路,所述负压电荷泵电路包括电压输入端、方波发生模块、负压电荷泵模块及电压输出端,所述方波发生模块受所述电压输入端的供电并产生一个固定频率的方波信号,所述方波信号传入所述负压电荷泵模块使得所述电压输出端为所述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的电压比较器和MOS管驱动芯片提供一个稳定负电压。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机控制系统能输出稳定负电压、压降小、功耗低、空间利用率高、成本低、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负压电荷泵电路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无刷电机,所述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包括四路或门电路,其中三路为用于控制驱动芯片输出的控制电路,其中一路为负压电荷泵电路,所述负压电荷泵电路包括电压输入端10、方波发生模块20、负压电荷泵模块30及电压输出端40,所述方波发生模块20受所述电压输入端10的供电并产生一个固定频率的方波信号,所述方波信号传入所述负压电荷泵模块30使得所述电压输出端40为所述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的电压比较器和MOS管驱动芯片提供一个稳定负电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1,在所述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中,其中三路用于控制驱动芯片输出的控制电路分别为A、B、C三相,A相的1脚、B相的5脚、C相的8脚上的上管驱动信号为反相信号,外部输入的PWM调制信号经过光耦隔离后,也变成反相信号,A相的2脚、B相的6脚、C相的9脚外接PWM调制信号,A相的3脚、B相的4脚、C相的10脚为上管PWM调制驱动信号;剩余一路设计成负压电荷泵电路,从而为所述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的电压比较器和MOS管驱动芯片提供一个稳定负电压,提高所述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的电路稳定性及可靠性,且使得所述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具备压降小、功耗低、空间利用率高、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A、B、C三相可以采用CD4071四路或门电路中的三路。
其中,该稳定负电压和所述电压输入端10的输入电压极性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电荷泵电路包括电阻R1,所述电阻R1一端耦接所述电压输入端10,另一端耦接方波发生器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方波发生模块20包括:
电容C1、电阻R2、或门缓冲器D、以及NMOS管Q1;
所述电阻R1的输出端共接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和所述NMOS管Q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2脚、3脚以及所述电容的C1的第一端,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1脚耦接所述NMOS管Q1的第二端,所述NMOS管Q1的第三端和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为第一接地端。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电荷泵模块30包括:
电容C2、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3;
所述电容C2的输入端共接于所述电阻R1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和所述NMOS管Q1的第一端,所述C2的输出端共接于所述二极管D1的输出端和所述二极管D2的输入端,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为所述二极管D1的输入端,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和所述二极管D2的输出端为第二接地端。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同时也为所述电压输出端40。
进一步的,当所述电容C1对第一接地端的电压大于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阈值电压后,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3脚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所述NMOS管Q1开始导通,所述NMOS管Q1漏极电压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电容C1通过电阻R1经过NMOS管Q1对第一接地端放电。
进一步的,当所述电容C1对第一接地端的电压小于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阈值电压后,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3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进一步的,当所述电容C2的输入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所述电容的C2的输出端由0V变为负电压。
在本实施方式中,或门缓冲器D的型号为CD4071BPW;所述电压输入端10为15V电压。
下面结合本实施例对压控振荡器电压补偿电路的实现原理进行说明:
如图2,刚上电时Vcc通过电子R1给电容C1充电,或门缓冲器D的1、2脚为低电平,或门缓冲器D的3脚输出也为低电平。当所述电容C1对第一接地端的电压大于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阈值电压后,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3脚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所述NMOS管Q1开始导通,所述NMOS管Q1漏极电压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电容C1通过电阻R1经过NMOS管Q1对第一接地端放电。当所述电容C1对第一接地端的电压小于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阈值电压后,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3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如此循环反复,所述方波发生模块20输出一个固定频率的方波,用来为负压电荷泵模块30提供稳定的震荡频率。
刚上电时电容C2左侧为15V高电平,右侧对第二接地端约为0V低电平,方波信号经电阻R1和NMOS管Q1后电压被放大,当或门缓冲器D的的3脚输出高电平时,NMOS管Q1打开,电容C2左端突变为低电平,由于电容C2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此时电容C2右端电压由0V变为-Vcc。电容C3起到储能滤波作用,电阻R3为电容C3提供放电通路,从而得到一个稳定的负压。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包括四路或门电路,其中三路为用于控制驱动芯片输出的控制电路,其中一路为负压电荷泵电路,所述负压电荷泵电路包括电压输入端、方波发生模块、负压电荷泵模块及电压输出端,所述方波发生模块受所述电压输入端的供电并产生一个固定频率的方波信号,所述方波信号传入所述负压电荷泵模块使得所述电压输出端为所述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的电压比较器和MOS管驱动芯片提供一个稳定负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稳定负电压和所述电压输入端的输入电压极性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电荷泵电路包括电阻R1,所述电阻R1一端耦接所述电压输入端,另一端耦接方波发生器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波发生模块包括:
电容C1、电阻R2、或门缓冲器D、以及NMOS管Q1;
所述电阻R1的输出端共接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和所述NMOS管Q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2脚、3脚以及所述电容的C1的第一端,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1脚耦接所述NMOS管Q1的第二端,所述NMOS管Q1的第三端和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为第一接地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电荷泵模块包括:
电容C2、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3;
所述电容C2的输入端共接于所述电阻R1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和所述NMOS管Q1的第一端,所述C2的输出端共接于所述二极管D1的输出端和所述二极管D2的输入端,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为所述二极管D1的输入端,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和所述二极管D2的输出端为第二接地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同时也为所述电压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容C1对第一接地端的电压大于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阈值电压后,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3脚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所述NMOS管Q1开始导通,所述NMOS管Q1漏极电压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电容C1通过电阻R1经过NMOS管Q1对第一接地端放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容C1对第一接地端的电压小于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阈值电压后,所述或门缓冲器D的3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容C2的输入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所述电容的C2的输出端由0V变为负电压。
CN201820675293.7U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386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75293.7U CN208386450U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75293.7U CN208386450U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86450U true CN208386450U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74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75293.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386450U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864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6126A (zh) * 2018-05-07 2018-09-21 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6126A (zh) * 2018-05-07 2018-09-21 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
CN108566126B (zh) * 2018-05-07 2023-11-28 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2353B (zh) 具有高负电压的自举供电mosfet/igbt驱动线路
CN203537223U (zh) 一种具有负压的自举供电mosfet/igbt驱动线路
CN2884287Y (zh) 一种电流源或电压源的启动电路
CN105337502B (zh) 一种低功耗电路能量采集电路
CN103401544A (zh) 用于充电管理芯片外部高压nmos管的驱动电路
CN103812445B (zh) 一种振荡器
CN208386450U (zh) 一种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
CN101119075A (zh) 无线式零静态功耗供电控制装置
CN206117506U (zh) 恒定导通时间控制Buck变换器多脉冲簇发改善装置
CN115313819A (zh) 一种集成两种自举电路的高压集成电路及半导体电路
CN103607115B (zh) 电荷泵装置
CN208508789U (zh) 一种小型化低功耗开关电源启动电路
CN203537232U (zh) 电荷泵装置
CN203951440U (zh) 晶体振荡器
CN108566126A (zh) 一种基于或门的电机控制系统
CN103036686B (zh) 一种网络终端及其实现掉电信息上报的电路
CN203289074U (zh) 电源直供保护电路及机顶盒
CN202094800U (zh) 一种直流电源软加载电路装置
CN204156835U (zh) 待机启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6505919A (zh) 低成本无刷马达升压电路
CN203206380U (zh) 一种启动控制电路以及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10098832B (zh) 超低电压启动双路输出的dcdc转换电路及其实现方法
CN201118441Y (zh) 高性能、高可靠性负电压产生电路
CN104348389B (zh) 风力发电控制器
CN203708105U (zh) 无损吸收升压电路和开关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