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81101U - 软轴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软轴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81101U
CN208381101U CN201821007085.6U CN201821007085U CN208381101U CN 208381101 U CN208381101 U CN 208381101U CN 201821007085 U CN201821007085 U CN 201821007085U CN 208381101 U CN208381101 U CN 208381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axle
shaped part
fixed structure
axle fixed
fold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070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象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070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81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81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81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轴固定结构,包括第一U型件和连接于第一U型件的第二U型件;其中,第一U型件的开口与第二U型件的开口朝向相同,并且第一U型件至少部分伸入第二U型件的开口内;第一U型件包括第一底部和第一侧壁,第二U型件包括第二底部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底部和第二侧壁、第二底部之间形成收纳空间,软轴轴向穿过所述收纳空间以被所述收纳空间径向限位。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有该软轴固定结构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轴固定结构通过双层U型夹紧固定方式固定软轴位置,有效防止其在工作时跳动带来的传动不良,且提高软轴传动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软轴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软轴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软轴,是刚性很小具有弹性可自由弯曲传动的轴,用于连接非同一轴线和不在同一方向或有相对运动的两轴以传递旋转运动和扭矩,能把旋转运动和转矩灵活地传到任何位置。区别于传统的硬轴,软轴的特性是工作时可以弯曲变形,同时不影响传动效果。
但是软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是一种传动装置的配件,且其特性是可以弯曲变形,会出现不规则的跳动现象;在工作时跳动带来的传动不良容易导致传动故障现象,甚至传动中脱离传动机构带来工作人员人身财产受到损伤的危险。同时,软轴不规则的跳动现象容易导致软轴传动的不稳定。
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更低成本、更简单的结构和制造工艺实现对软轴不规则跳动进行控制、并且能保证软轴更有效传动的软轴固定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廉、有效限位的软轴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具有上述软轴固定结构的驱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轴固定结构,所述软轴固定结构包括第一U型件和连接于所述第一U型件的第二U型件;
其中,所述第一U型件的开口与所述第二U型件的开口朝向相同,并且所述第一U型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二U型件的开口内;所述第一U型件包括第一底部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二U型件包括第二底部和第二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底部和第二侧壁、第二底部之间形成收纳空间,软轴轴向穿过所述收纳空间以被所述收纳空间径向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轴的外周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底部和第二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底部为平面,所述第二底部为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U型件和第二U型件的开口分别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翻折部和第二翻折部,且所述第一翻折部和第二翻折部叠合固定于模板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翻折部和第二翻折部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相连通并且所述软轴固定结构通过螺丝穿设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固定于模板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翻折部和第二翻折部向外延伸的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内表面相贴合。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将马达输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被驱动组件的直线运动;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软轴,所述软轴连接在所述马达和所述传动组件之间,并将所述马达的旋转运动传递至所述传动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上述的软轴固定结构,所述软轴轴向穿过所述软轴固定结构的收纳空间以被所述收纳空间径向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轴固定结构设置于位于所述马达与所述传动组件之间的所述软轴上的任意位置,和/或所述软轴与所述马达连接的端部,和/或所述软轴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的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轴包括连接所述马达的第一端部和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第二端部;所述软轴固定结构设置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揭示的软轴固定结构通过双层U型夹紧固定软轴位置,有效防止其在工作时跳动带来的传动不良,且提高软轴传动的稳定性;而且双层U型夹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软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软轴固定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软轴固定结构;2、第一U型件;3、第二U型件;4、第一底部;5、第一侧壁;6、第二底部;7、第二侧壁;8、收纳空间;9、软轴;10、软轴端部;11、第一翻折部;12、第二翻折部;13、螺丝;14、软轴芯;15、外管;16、环形凸台。
具体实施例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软轴固定结构1,软轴固定结构1包括第一U型件2和连接于第一U型件2的第二U型件3;通过设置双层U型结构夹紧固定软轴的位置,有效防止其在工作时跳动带来的传动不良,且提高软轴传动的稳定性。
其中,第一U型件2的开口与第二U型件3的开口朝向相同,并且第一U型件2至少部分伸入第二U型件3的开口内;内嵌式的双层U型结构简单紧凑。
具体地,第一U型件2包括第一底部4和第一侧壁5,第二U型件3包括第二底部6和第二侧壁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5的外表面与第二侧壁7的内表面相贴合;这样的设置方式确保了双层U型结构占用空间最小化,结构更加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在其他可实施的方式中,第一侧壁5与第二侧壁7还可以平行设置,之间存在预设空间。
特别地,第一底部4和第二侧壁7、第二底部6之间形成收纳空间8,软轴9轴向穿过收纳空间8以被收纳空间8径向限位。软轴9在设置于传动件之间时,会有不规则非转动的振动行为,收纳空间8利用第一底部4和第二侧壁7、第二底部6与软轴9的外周面抵接对其进行限位。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部4和第二侧壁7抵接于软轴端部10的外周面,用于限制软轴9相对于软轴固定结构1做径向运动,第二底部5与软轴9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部4为平面,第二底部6为弧面;第一底部4的平面结构与软轴9的截面相切以抵接软轴9的外周面,用于对软轴9进行轴向限位。
在其他可实施方式中,第一底部4和第二侧壁7、第二底部6共同抵接于软轴端部10的外周面;第二底部6的弧面的弧度可大于所述软轴9的截面的弧度;所述软轴9的截面可抵接于所述第二底部6的弧面最低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第一U型件2和第二U型件3的开口分别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翻折部11和第二翻折部12,且第一翻折部11和第二翻折部12叠合固定于模板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翻折部11和第二翻折部12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相连通并且软轴固定结构1通过螺丝13穿设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固定于模板表面。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翻折部11和第二翻折部12叠合固定于模板表面的方式不限于设置螺丝13穿设固定孔;还包括铆接、螺纹连接等其他连接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翻折部11和第二翻折部12向外延伸的方向分别与第一侧壁5和第二侧壁7相垂直。在其他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翻折部11和第二翻折部12向外延伸的方向以及延伸的长度可以根据软轴固定结构1与模板的相对位置关系灵活设置。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用于将马达输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被驱动组件的直线运动;
驱动装置还包括软轴9,软轴9连接在马达和传动组件之间,并将马达的旋转运动传递至传动组件;
特别地,驱动装置还包括上述软轴固定结构1;所述软轴9轴向穿过所述软轴固定结构1的收纳空间8以被所述收纳空间8径向限位。
软轴固定结构1设置于软轴9与马达连接的端部和/或软轴9与传动组件连接的端部,即软轴9包括分别与马达和传动组件连接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设置有软轴固定结构1。在具体实施中,软轴固定结构1可以设置于位于马达与传动组件之间的软轴9上的任意位置。
软轴9包括软轴芯14和套设于软轴芯14的外管15;外管15上设置有环形凸台16。
相应地,软轴固定结构1设置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上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第一底部4和第二侧壁7抵接于软轴9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外周面,用于软轴9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径向限位;
第一U型件2和第二U型件3的开口分别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翻折部11和第二翻折部12;第一翻折部11和第二翻折部12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相连通;
设置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软轴固定结构1通过螺丝13穿设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固定于靠近马达和传动组件的模板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软轴固定结构1可用于在软轴9与任意传动件相连接时,设置于所述软轴9的两个端部或软轴上的任意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揭示的软轴固定结构通过双层U型夹紧固定软轴位置,有效防止其在工作时跳动带来的传动不良,且提高软轴传动的稳定性;而且双层U型夹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廉。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软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U型件和连接于所述第一U型件的第二U型件;
所述第一U型件的开口与所述第二U型件的开口朝向相同,并且所述第一U型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二U型件的开口内;所述第一U型件包括第一底部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二U型件包括第二底部和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底部和第二侧壁、第二底部之间形成收纳空间,软轴轴向穿过所述收纳空间以被所述收纳空间径向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轴的外周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底部和第二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部为平面,所述第二底部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件和第二U型件的开口分别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翻折部和第二翻折部,且所述第一翻折部和第二翻折部叠合固定于模板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折部和第二翻折部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相连通并且所述软轴固定结构通过螺丝穿设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固定于模板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软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折部和第二翻折部向外延伸的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内表面相贴合。
8.一种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将马达输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被驱动组件的直线运动;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软轴,所述软轴连接在所述马达和所述传动组件之间,并将所述马达的旋转运动传递至所述传动组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的软轴固定结构,所述软轴轴向穿过所述软轴固定结构的收纳空间以被所述收纳空间径向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轴固定结构设置于位于所述马达与所述传动组件之间的所述软轴上的任意位置,和/或所述软轴与所述马达连接的端部,和/或所述软轴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轴包括连接所述马达的第一端部和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第二端部;所述软轴固定结构设置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CN201821007085.6U 2018-06-28 2018-06-28 软轴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驱动装置 Active CN208381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07085.6U CN208381101U (zh) 2018-06-28 2018-06-28 软轴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07085.6U CN208381101U (zh) 2018-06-28 2018-06-28 软轴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81101U true CN208381101U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64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07085.6U Active CN208381101U (zh) 2018-06-28 2018-06-28 软轴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811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1238A (zh) * 2018-06-28 2018-09-28 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软轴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驱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1238A (zh) * 2018-06-28 2018-09-28 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软轴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88205B2 (en) Vehicle step apparatus and motor assembly thereof
CN108134459A (zh) 电机的定子
CN208381101U (zh) 软轴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驱动装置
CN105048754A (zh) 无刷电机
CN209571330U (zh) 一种变压器绕线工装
CN106374650A (zh) 转子和具有该转子的电机
CN207870971U (zh) 手术机器人的手术器械和手术机器人
CN108591238A (zh) 软轴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驱动装置
EP2600494A2 (en) Stator core
CN109273247A (zh) 闭口立体卷铁心变压器低压线绕出线设计方法
CN209402280U (zh) 马达以及电气产品
CN207870965U (zh) 手术机器人的手术器械和手术机器人
EP2456046B1 (en) Stator, and motor comprising same
CN108471191B (zh) 一种低阻尼谐波减震电机
EP3089325A1 (en) Rotor and motor having the same
CN208524734U (zh) 可以手动强力翻拉起合的自动翻盖智能马桶
CN209364059U (zh) 拧螺丝机构及拧螺丝装置
JP2011200046A (ja) スロット絶縁紙
CN206397768U (zh) 一种用于电风扇底座的旋扣结构
CN209256963U (zh) 机器人及其手指传动结构
CN202653454U (zh) 一种新型的口红管中束芯
CN206986535U (zh) 洗衣机离合器及其拨环机构
CN206099545U (zh) 一种电机定子结构
CN206331951U (zh) 一种旋钮开关结构
CN209267325U (zh) 盖板及相应的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