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71439U - 一种新型泡茶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泡茶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71439U
CN208371439U CN201721332833.3U CN201721332833U CN208371439U CN 208371439 U CN208371439 U CN 208371439U CN 201721332833 U CN201721332833 U CN 201721332833U CN 208371439 U CN208371439 U CN 208371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body
outlet pipe
inner cavity
tea
novel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328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3328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71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71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714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泡茶工具,包括:壶体及盖在壶体上的壶盖。所述壶体内部设有泡茶用的内腔。所述壶体于竖直方向顶端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壶体在靠近内腔竖直方向底端的一侧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壶体的壶壁固定连接,并延伸至壶体外部。所述出水管内部在靠近内腔的部分设有过滤装置。所述出水管位于壶体外部的一端为出水口端,所述出水管与内腔连接的一端为进水口端;所述出水口端不高于进水口端的竖直上方3cm。本实用新型所述泡茶工具浸泡普洱茶时,可以实现连续加水和连续出茶水,无需用户频繁加水倒水、无需用户倾斜泡茶工具,从而方便用户使用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用户被烫伤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泡茶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泡茶工具。
背景技术
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遍销海内外。其特征为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
茶一般需要用水泡成茶水后饮用,现有的泡茶工具一般为茶壶或茶盏。但无论是现有的茶壶或茶盏,其出水口一般高于或平行于浸泡茶叶的内腔。该种结构虽然可以使水可以长时间的浸泡茶叶,但是当使用泡茶工具浸泡普洱茶时,由于普洱茶过水即可饮用,因此一方面需要用户频繁的在茶壶或茶盏中加水倒水,使用即为不便。另一方面,普洱茶需要用热水浸泡,茶壶或茶盏倒水时均需要用户以水提起或倾斜茶壶或茶盏,可能导致用户被滚烫的茶壶或茶盏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泡茶工具浸泡普洱茶时,一方面需要用户频繁的在茶壶或茶盏中加水倒水,使用即为不便,另一方面,可能导致用户被滚烫的茶壶或茶盏烫伤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泡茶工具,包括:壶体及盖在壶体上的壶盖。所述壶体内部设有泡茶用的内腔。所述壶体于竖直方向顶端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壶体在靠近内腔竖直方向底端的一侧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壶体的壶壁固定连接,并延伸至壶体外部。所述出水管内部在靠近内腔的部分设有过滤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位于壶体外部的一端为出水口端,所述出水管与内腔连接的一端为进水口端。所述出水口端不高于进水口端的竖直上方3cm。
进一步的,所述壶盖面对内腔的一端,设有向壶盖内部凹陷的凹槽。所述壶盖的高度,小于等于出水管竖直底端至壶体竖直底端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壶体和壶盖由具有中空内腔的竹子制备得到。既将竹子的一段节间,于靠近一端竹节的部分沿径向分割,其中较大的部分作为壶体,较小的部分作为壶体。
进一步的,所述壶体内设有一层覆盖内腔的滤布。所述滤布在壶体的开口端,通过销钉固定在所述壶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滤布位于内腔底端的位置处,与牵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牵拉绳的另一端延伸至壶体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牵拉绳在壶体外部的一端与壶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与内腔的底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与壶壁之间通过相匹配的螺纹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位于壶体外部的一端,设有与出水管相匹配的止水塞。所述止水塞面对出水管的一端设有与出水管内径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止水塞通过锁定装置与出水管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出水管的管壁外侧沿垂直于管壁的方向设有柱形凸起,设置在所述止水塞外侧壁上的锁扣基座。
进一步的,所述锁扣基座转动连接有锁扣连杆。所述锁扣连杆沿出水管的轴向设置,并由锁扣基座朝向柱形凸起。所述锁扣连杆上设有可外套在柱形凸起上的锁扣。
进一步的,上述出水管位于壶体外部的出水口端,水平于或低于所述出水管与内腔连接的进水口端。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1.本实用新型所述泡茶工具浸泡普洱茶时,可以实现连续加水和连续出茶水,无需用户频繁加水倒水、无需用户倾斜泡茶工具,从而方便用户使用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用户被烫伤的可能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腔中添加的滤布,使得普洱茶的茶叶放置在内腔的滤布中,当需要更换茶叶时,仅需要将滤布取出,即可实现完全、干净的取出茶叶的目的,便于更换茶叶。
3.本实用新型泡茶工具除了可以即泡即饮,还可以实现对茶叶长时间浸泡的功能。
4.本实用新型泡茶工具将壶盖设置为类似茶杯的结构形状,实现了茶杯与茶壶的有效结合,便于用户携带,使用户可随时随地的泡茶饮茶。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泡茶工具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加装了滤布的壶体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止水塞锁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新型泡茶工具,如图1所示,包括:柱形的壶体1及与壶体1相匹配的壶盖2。所述壶体1内部沿壶体1的长轴设有泡茶用的内腔101。所述壶体1于长轴方向的一端设有与内腔101连通的开口。所述壶体1于背对开口的一端,在靠近内腔101底端的一侧设有与内腔101连通的出水管3。所述出水管3与壶体1的壶壁102固定连接,并延伸至壶体1外部。所述出水管3内部在靠近内腔101的部分设有过滤装置4。所述壶盖2面对壶体1的一端,设有与内腔101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凸起。所述壶体1和壶盖2由具有中空内腔的竹子制备得到。既将竹子的一段节间,于靠近一端竹节的部分沿径向分割,其中较大的部分作为壶体1,较小的部分作为壶体2。
所述与壶体1相匹配的壶盖2,即为可以相对稳定的盖在壶体1上的壶盖2。如图1所示,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可以是:壶体1面对壶盖2的一端设有沿竖直方向向上凸起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一竖直侧壁与内腔101平齐,且所述限位凸起的水平宽度短于壶体1的竖直侧壁的水平宽度。所述壶盖2的竖直侧壁,或其面对内腔101的一侧竖直侧壁的水平宽度,与所述壶体1的竖直侧壁和限位凸起的水平宽度之差相同,即当壶盖2盖在壶体1上后,壶盖2的竖直侧壁外表面与壶体1的竖直侧壁外表面平齐。
该装置的使用过程为:首先在壶体1内部的内腔101中添加一定量的普洱茶叶,由于出水管3内部靠近内腔101的部分设有过滤装置4,所以普洱茶叶不会自出水管3中流出。然后,从壶体1上端口,既壶盖2相对应的开口处倒入热水。倒入的热水流经内腔101内的普洱茶叶,形成普洱茶水后,自出水管3流出。用户仅需要在出水管3的出水口处防止饮用茶水用的茶杯接住普洱茶水即可。使用方便,且无需用户倾倒茶水。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所述新型泡茶工具,如图1所示,所述壶盖2面对内腔101的一端,设有向壶盖2内部凹陷的凹槽。所述壶盖2的高度,小于等于出水管3竖直底端至壶体1竖直底端的高度。
此时,将壶盖2反向放置,既将所述壶盖2的凹槽沿竖直方向向上放置,即可将壶盖2可以作为茶杯使用。由于壶盖2的高度小于等于出水管3竖直底端至壶体1竖直底端的高度。因此,可以直接将壶盖2放置在出水管3下方,用于接取自出水管3流出的茶水。通过该设置,将壶盖设置为类似茶杯的结构形状,实现了茶杯与茶壶的有效结合,便于用户携带,使用户可随时随地的泡茶饮茶。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所述新型泡茶工具,如图2所示,所述壶体1内设有一层覆盖内腔101的滤布6。所述滤布6在壶体1的开口端,通过销钉7固定在所述壶壁102上。所述滤布6位于内腔101底端的位置处,与牵拉绳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牵拉绳8的另一端延伸至壶体1外部。所述牵拉绳8在壶体1外部的一端与壶壁102固定连接。
此时,茶叶放入内腔101中时,由于滤布6覆盖了内腔101,因此添加的茶叶将位于滤布6内部,当用户冲泡茶水时,滤布6起到辅助过滤和防止茶叶自出水管3流出的功能。当用户想要更换茶叶时,仅需要提拉牵拉绳8,将滤布6拉出内腔101,位于滤布6内部的茶叶自然就全部取出了。用户仅需要清理滤布6上的茶叶后,将滤布6放回内腔101内,即可更换新的茶叶。操作方便、快捷、便于清理。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所述新型泡茶工具,如图3所示,所述出水管3位于壶体1外部的一端,设有与出水管3相匹配的止水塞5。所述止水塞5面对出水管3的一端设有与出水管3内径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凸起。所述止水塞5通过锁定装置与出水管3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出水管3的管壁外侧沿垂直于管壁的方向设有柱形凸起301,设置在所述止水塞5外侧壁上的锁扣基座501。所述锁扣基座501转动连接有锁扣连杆502。所述锁扣连杆502沿出水管3的轴向设置,并由锁扣基座501朝向柱形凸起301。所述锁扣连杆502上设有可外套在柱形凸起301上的锁扣503。
此时,当用户需要长时间浸泡茶叶时,仅需要将止水塞5插入出水管3,然后将锁扣503扣在柱形凸起301上,即可实现将止水塞5固定在出水管3上,从而使内腔101内部的茶水不能流出,实现长时间浸泡的目的。浸泡完成后,仅需要挑起锁扣连杆502,使锁扣503与柱形凸起301分离,即可使止水塞5与出水管3之间的锁定解除,从而使浸泡完毕的茶水可以自出水管3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1个实施例,所述出水管3的进水端与内腔101的底部连通。该设置可以尽可能使内腔101内的茶水流出,流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1个实施例,所述出水管3与壶壁102之间通过相匹配的螺纹固定连接。该设置可以便于用户更换或拆洗出水管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1个实施例,所述出水管3位于壶体1外部的出水口端,水平于所述出水管3与内腔101连接的进水口端。该设置可以尽可能使内腔101内的茶水流出,流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1个实施例,所述出水管3位于壶体1外部的出水口端,低于所述出水管3与内腔101连接的进水口端。该设置可以尽可能使内腔101内的茶水流出,流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1个实施例,所述壶体1和壶盖2由同一个具有中空内腔的竹子制备得到。既将竹子的一段节间,于靠近一端竹节的部分沿径向分割,其中较大的部分作为壶体1,较小的部分作为壶体2。并在壶体1和壶盖2相对的位置分别修整出可以相互限位固定的竖直侧壁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1个实施例,所述壶体1可以是竖直方向中部,沿水平方向向外凸起的椭圆球型或类圆球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1.本实用新型所述泡茶工具浸泡普洱茶时,可以实现连续加水和连续出茶水,无需用户频繁加水倒水、无需用户倾斜泡茶工具,从而方便用户使用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用户被烫伤的可能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腔中添加的滤布,使得普洱茶的茶叶放置在内腔的滤布中,当需要更换茶叶时,仅需要将滤布取出,即可实现完全、干净的取出茶叶的目的,便于更换茶叶。
3.本实用新型泡茶工具出了可以即泡即饮,还可以实现对茶叶长时间浸泡的功能。
4.本实用新型泡茶工具将壶盖设置为类似茶杯的结构形状,实现了茶杯与茶壶的有效结合,便于用户携带,使用户可随时随地的泡茶饮茶。
应该注意到并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详细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和改进。因此,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不受所给出的任何特定示范教导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泡茶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1)及盖在壶体(1)上的壶盖(2);所述壶体(1)内部设有泡茶用的内腔(101);所述壶体(1)于竖直方向顶端设有与内腔(101)连通的开口;所述壶体(1)在靠近内腔(101)竖直方向底端的一侧设有与内腔(101)连通的出水管(3);所述出水管(3)与壶体(1)的壶壁(102)固定连接,并延伸至壶体(1)外部;所述出水管(3)内部在靠近内腔(101)的部分设有过滤装置(4);
所述出水管(3)位于壶体(1)外部的一端为出水口端,所述出水管(3)与内腔(101)连接的一端为进水口端;所述出水口端不高于进水口端的竖直上方3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泡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2)面对内腔(101)的一端,设有向壶盖(2)内部凹陷的凹槽;所述壶盖(2)的高度,小于等于出水管(3)竖直底端至壶体(1)竖直底端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泡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内设有一层覆盖内腔(101)的滤布(6);所述滤布(6)在壶体(1)的开口端,通过销钉(7)固定在所述壶壁(10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泡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布(6)位于内腔(101)底端的位置处,与牵拉绳(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牵拉绳(8)的另一端延伸至壶体(1)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新型泡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绳(8)在壶体(1)外部的一端与壶壁(10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泡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的进水端与内腔(101)的底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泡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与壶壁(102)之间通过相匹配的螺纹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泡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位于壶体(1)外部的一端,设有与出水管(3)相匹配的止水塞(5);所述止水塞(5)面对出水管(3)的一端设有与出水管(3)内径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新型泡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塞(5)通过锁定装置与出水管(3)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出水管(3)的管壁外侧沿垂直于管壁的方向设有柱形凸起(301),设置在所述止水塞(5)外侧壁上的锁扣基座(501);
所述锁扣基座(501)转动连接有锁扣连杆(502);所述锁扣连杆(502)沿出水管(3)的轴向设置,并由锁扣基座(501)朝向柱形凸起(301);所述锁扣连杆(502)上设有可外套在柱形凸起(301)上的锁扣(50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泡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端水平于或沿竖直方向低于所述进水口端。
CN201721332833.3U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新型泡茶工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71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32833.3U CN208371439U (zh)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新型泡茶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32833.3U CN208371439U (zh)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新型泡茶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71439U true CN208371439U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78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3283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71439U (zh)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新型泡茶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714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71439U (zh) 一种新型泡茶工具
CN205338640U (zh) 一种隔水蒸茶养生壶
CN204708498U (zh) 一种虹吸式自动茶具
KR101606524B1 (ko) 콜드브류 커피 또는 차 추출장치
CN207949525U (zh) 一种防滴水多功能陶瓷茶壶
CN205625488U (zh) 组合式滤茶杯
CN208002626U (zh) 一种新型改进型手工操作咖啡机
CN204600072U (zh) 带玻璃滤网的玻璃杯
CN209661150U (zh) 一种带茶杯过滤茶海的多用功夫小茶壶
CN205053591U (zh) 一种陶瓷茶壶
CN208973223U (zh) 一种手冲咖啡壶
CN203609134U (zh) 旋转式泡茶器的改良结构
CN207492493U (zh) 一种泡茶杯
CN212521422U (zh) 一种环保便捷的泡茶杯
CN204743534U (zh) 一种错合平移式半自动盖碗泡茶器
CN204032970U (zh) 保温杯
CN204635817U (zh) 一种多功能球形茶壶
CN206714559U (zh) 一种茶壶
CN209171888U (zh) 一种手动触发式的自动茶具
CN215502320U (zh) 一种便于过滤的陶瓷茶具
CN204292765U (zh) 一种茶壶
CN208590885U (zh) 一种多功能煮茶器
CN205548201U (zh) 一种草珊瑚茶茶壶
CN207590420U (zh) 组合式紫砂茶壶
CN203789718U (zh) 咖啡冲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