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70397U - 一种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70397U
CN208370397U CN201820969439.9U CN201820969439U CN208370397U CN 208370397 U CN208370397 U CN 208370397U CN 201820969439 U CN201820969439 U CN 201820969439U CN 208370397 U CN208370397 U CN 208370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sneriaceae
support leg
cultivating container
vessel ontology
vess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6943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志敬
罗倩
王虹妍
朱果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HU BOTONICAL GARDE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SHENZHEN C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HU BOTONICAL GARDE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SHENZHEN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HU BOTONICAL GARDE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SHENZHEN CITY filed Critical XIANHU BOTONICAL GARDE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SHENZHEN CITY
Priority to CN20182096943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70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70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70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包括器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器皿本体上的滤水孔、通风口和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设置在所述器皿本体的底部边缘,在所述支撑脚上和所述器皿本体底部均设置有所述滤水孔,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脚之间设置有所述通风口。

Description

一种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
背景技术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约150属3700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约59属493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该科植物多生于阴湿的石灰岩崖壁上,对生境要求严格,自然分布狭窄。其中许多濒危类群为中国特有属或特有种,不但对环境的要求严格,而且对环境的适应性也较弱。该科植物花型花色变化多样、观赏性高、叶色斑驳、株型圆整或匍匐状,且具有较高的耐荫性。报春苣苔属是优良的观赏花卉资源,大多数报春苣苔属植物还可作为药用;半蒴苣苔属、吊石苣苔属是珍贵的药用植物资源,口红花属在市场上是新兴的观赏花卉,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石蝴蝶属株型优雅、精巧别致,有巨大的市场开发利用潜力。其他观赏类苦苣苔科植物如非洲紫罗兰属、艳斑苣苔属、大岩桐属等在花卉市场上早已盛行,在园林应用上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其中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口红花(Aeschynanthus pulche)等是花卉市场中极流行的商品盆花,且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商品化生产体系,但对其他优良的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并未进行商品化开发。
苦苣苔科植物现有的栽培容器或器皿均是在底部设有1-4个滤水孔,透水性不够,且栽培器皿的底部紧贴地面,基质营养土紧贴栽培器皿支撑面,造成透气性不强,从而导致植物生长状态欠佳,降低植物的观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有利于植物生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包括器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器皿本体上的滤水孔、通风口和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设置在所述器皿本体的底部边缘,在所述支撑脚上和所述器皿本体底部均设置有所述滤水孔,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脚之间设置有所述通风口。
优选地,所述滤水孔设置在所述器皿本体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滤水孔至少为九个。
优选地,所述支撑脚的个数至少为四个,所述支撑脚均布于所述器皿本体的底部边缘,所述支撑脚的高度为1cm。
优选地,所述器皿本体上端设有至少三个小孔,所述小孔内分别穿有一铁链,所述铁链集成一束后与挂钩连接。
优选地,所述器皿本体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布置有陶粒和栽培基质。
优选地,所述栽培基质为蛭石、珍珠岩和泥炭土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通风口为条形通风口,相邻两个所述支撑脚之间的所述条形通风口的个数至少为三个,相邻两个所述条形通风口等距设置。
优选地,每个所述条形通风口均贯通所述器皿本体的底部和侧壁底端。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结构简单,成本低,支撑脚的设置使得器皿本体的底部与地面分离,滤水孔和通风口的设置使得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有利于植物生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悬挂状态下的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结构示意图;
其中:1-器皿本体,2-滤水孔,3-通风口,4-支撑脚,5-小孔,6-铁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有利于植物生长。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包括器皿本体1和设置在所述器皿本体1上的滤水孔2、通风口3和支撑脚4,支撑脚4设置在器皿本体1的底部边缘,在支撑脚4上和器皿本体1底部均设置有滤水孔2,相邻的两个支撑脚4之间设置有通风口3。
滤水孔2设置在器皿本体1底部的中心位置,滤水孔2为九个,增强器皿底部的透水性。
支撑脚4的个数为四个,支撑脚4均布于器皿本体1的底部边缘,支撑脚4的高度为1cm,避免器皿本体1直接贴于地面造成由底面滤水孔2排出的水聚积。
器皿本体1上端设有三个小孔5,小孔5内分别穿有一铁链6,铁链6集成一束后与挂钩连接,方便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的悬挂,为藤蔓类的苦苣苔科植物如口红花等的生长提供空间,同时悬挂的栽培方式,最大程度利用空间,美化环境,展现了苦苣苔科植物的形态美。
器皿本体1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布置有陶粒和栽培基质,陶粒的粒径为5mm,陶粒用于增强盆内的透水性和透气性。
栽培基质为蛭石、珍珠岩和泥炭土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栽培基质选用由蛭石、珍珠岩和泥炭土混合而成的三合一土或由蛭石和珍珠岩混合而成的二合一土,三合一土中的蛭石、珍珠岩和泥炭土的质量比为1:1:1,二合一土中的蛭石和珍珠岩的质量比为1:1,蛭石和珍珠岩的粒径均为4mm,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
通风口3为条形通风口,相邻两个支撑脚4之间的条形通风口的个数为三个,相邻两个条形通风口等距设置,每个条形通风口均贯通器皿本体1的底部和侧壁底端,增强底部透水能力,增强盆内基质的透气性。
本实施例中的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结构简单,经济实用,通过在器皿本体1的底部增加滤水孔2数量和增设通风口3以增强基质的透水能力和透气性,支撑脚4的设置避免了器皿本体1直接贴于地面造成由底面滤水孔2排出的水聚积,陶粒设置于栽培基质的下部,避免了基质营养土紧贴栽培器皿支撑面,造成透气性不强,导致植物生长状态欠佳,降低植物的观赏效果,盆沿设置的小孔5可方便悬挂,为藤蔓类的苦苣苔科植物的生长提供空间,最大程度利用空间,美化环境,展现了苦苣苔科植物的形态美,不仅可在大棚内栽培使用,还可用于家庭室内、庭院绿化等。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其特征在于:包括器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器皿本体上的滤水孔、通风口和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设置在所述器皿本体的底部边缘,在所述支撑脚上和所述器皿本体底部均设置有所述滤水孔,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脚之间设置有所述通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孔设置在所述器皿本体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滤水孔至少为九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的个数至少为四个,所述支撑脚均布于所述器皿本体的底部边缘,所述支撑脚的高度为1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本体上端设有至少三个小孔,所述小孔内分别穿有一铁链,所述铁链集成一束后与挂钩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本体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布置有陶粒和栽培基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质为蛭石、珍珠岩和泥炭土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为条形通风口,相邻两个所述支撑脚之间的所述条形通风口的个数至少为三个,相邻两个所述条形通风口等距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条形通风口均贯通所述器皿本体的底部和侧壁底端。
CN201820969439.9U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 Active CN208370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9439.9U CN208370397U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9439.9U CN208370397U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70397U true CN208370397U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64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69439.9U Active CN208370397U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703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69941Y (zh) 一种新型水培花盆
BG64138B1 (bg) Саксия за растения
CN106688842A (zh) 一种荷叶铁线蕨孢子播种繁殖的方法
CN107242126A (zh) 铁皮石斛仿野生集约栽培方法
CN208370397U (zh) 一种苦苣苔科植物栽培器皿
CN102884971B (zh) 一种鹿角蕨的倒垂栽培方法
CN202535796U (zh) 组合式造景盆
CN2389466Y (zh) 立体多层花卉无土栽培装置
CN103053353B (zh) 一种倒挂栽培装置
CN104542219A (zh) 一种模块式立体绿化分层基质种植技术及其应用
CN209359120U (zh) 一种乔木丛植种植容器
CN100566549C (zh) 树状月季半无土盆栽方法
CN105325199A (zh) 一种简易通气贮水花盆
CN109315257A (zh) 一种白花兜兰幼苗培育方法
CN207040584U (zh) 一种花鱼共养装置
CN101606468A (zh) 一种地木耳的简易培养方法及培养装置
CN205892878U (zh) 一种浅水型水体净化装置
CN102138505B (zh) 一种蓄水无土盆景栽培装置
CN1018702B (zh) 花卉水面栽培方法
CN204742116U (zh) 基质培、气雾培、水培三培结合的攀延植物栽培盆
CN106719247A (zh) 生态系统鱼缸花盆
CN202019605U (zh) 一种蓄水无土盆景栽培装置
CN209030799U (zh) 一种水产养殖与植物无土栽培共生系统
CN208370567U (zh) 一种植物快速繁殖装置
CN208079939U (zh) 一种方便拆卸和保水的组合花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