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69779U - 高稳定的配线架 - Google Patents

高稳定的配线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69779U
CN208369779U CN201820879641.2U CN201820879641U CN208369779U CN 208369779 U CN208369779 U CN 208369779U CN 201820879641 U CN201820879641 U CN 201820879641U CN 208369779 U CN208369779 U CN 208369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side plate
plate
distributing fram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796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天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iu K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iu K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iu K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iu K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796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69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69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69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稳定的配线架,其包括端口转接模块、底壳以及壳盖,底壳包括底板和第一侧板,在第一侧板上设置有与端口转接模块的第二连接端相对应的避位开口,在底板远离第一侧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壳盖包括顶板和第二侧板,顶板与底板对向设置,第一连接端与线缆连接,线缆穿过第二侧板和底板之间形成的间隙延伸至设置腔之外,第二侧板压固线缆至限位槽内。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的配线架通过使用第二侧板将线缆压固至限位槽内,以保证线缆与配线架的稳固连接,同时,线缆可通过束线带与配线架固定连接的情况下,进而再使用第二侧板对线缆形成压固,进一步的保证线缆与配线架更稳固的连接。

Description

高稳定的配线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线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稳定的配线架。
背景技术
配线架是用于终端用户线或中继线,并能对它们进行调配连接的设备,配线架是管理子系统中最重要的组件,是实现垂直干线和水平布线两个子系统交叉连接的枢纽。配线架通常安装在机柜或墙上,通过安装附件,配线架可以全线满足非屏蔽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音视频的需要;
在现有技术中,线缆通常仅通过束线带绑扎的方式与配线架固定连接,这种结构使得当束线带未绑紧线缆时,线缆与配线架不能形成稳定的固定连接关系,特别是在线缆较多,互相有拉扯影响的情况下,固定不稳的线缆与端口转接模块之间的电性连接也会受到影响,导致电性连接不稳定。
故需要提供一种高稳定的配线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稳定的配线架,其通过使用第二侧板将线缆压固至限位槽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配线架上的线缆仅通过束线带绑扎的方式与配线架固定连接,导致连接不够稳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稳定的配线架,其包括:
端口转接模块,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底壳,包括底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底板一端的第一侧板,在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对应的避位开口,在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以及
壳盖,用于与所述底壳连接形成用于设置所述端口转接模块的设置腔,包括顶板以及连接在所述顶板一端所述第二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对向设置,当所述壳盖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壳上时,所述第二侧板的位置与所述限位槽的位置相对应;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线缆连接,所述线缆穿过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的间隙延伸至所述设置腔之外,所述第二侧板压固所述线缆至所述限位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所述线缆通过束线带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二侧板压固所述线缆时,所述线缆呈弯折状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底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定件为T字状。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多块定位板,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板相对应的定位孔,当所述壳盖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壳上时,所述定位板定位插接在所述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设置腔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端口转接模块,一根所述线缆与一个所述端口转接模块对应连接,一根所述线缆定位在相邻的两块所述定位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限位槽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线缆的固定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盖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侧板,两块第三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在所述第三侧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设置有延伸块,在所述延伸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螺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固定连接;
在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限位挡板,当所述壳盖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壳上时,所述壳盖限位在所述限位挡板和所述底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所述第一侧板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所述高稳定的配线架的安装孔,所述顶板、所述第二侧板以及所述第三侧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端口转接模块的定位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在所述端口转接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螺钉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的配线架通过使用第二侧板将线缆压固至限位槽内,以保证线缆与配线架的稳固连接,同时,线缆可通过束线带与配线架固定连接的情况下,进而再使用第二侧板对线缆形成压固,进一步的保证线缆与配线架更稳固的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的配线架连接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的配线架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的配线架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的配线架的壳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的配线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的配线架的限位槽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现有技术中,线缆通常仅通过束线带绑扎的方式与配线架固定连接,这种结构使得当束线带未绑紧线缆时,线缆与配线架不能形成稳定的固定连接关系,特别是在线缆较多,互相有拉扯影响的情况下,固定不稳的线缆与端口转接模块之间的电性连接也会受到影响,导致电性连接不稳定。
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高稳定的配线架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的配线架连接线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的配线架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的配线架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的配线架的壳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的配线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稳定的配线架的优选实施例为:一种高稳定的配线架,其包括端口转接模块14、底壳11以及壳盖12;
其中,端口转接模块14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底壳11包括底板114以及连接在底板114一端的第一侧板113,在第一侧板113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端相对应的避位开口115,使得线缆插头能通过避位开口115与端口转接模块14连接,在底板114远离第一侧板11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111;
壳盖12用于与底壳11连接形成用于设置端口转接模块14的设置腔,包括顶板121以及连接在顶板121一端第二侧板122,顶板121与底板114对向设置,当壳盖12固定连接在底壳11上时,第二侧板122的位置与限位槽111的位置相对应;
第一连接端与线缆13连接,线缆13穿过第二侧板122和底板114之间形成的间隙延伸至设置腔之外,第二侧板122压固线缆13至限位槽111内,能保证线缆13与配线架的稳固连接。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在底板114上固定设置有固定件112,固定件112位于限位槽111远离第二侧板122的一侧,线缆13通过束线带与固定件112固定连接,当第二侧板122压固线缆13时,线缆13呈弯折状延伸至限位槽111内,可参照图5中线缆13的弯折状态。
优选的,固定件112与底板114为一体成型结构,固定件112由底板114上的延伸部通过向远离限位槽111的方向弯折形成,固定件112为T字状,束线带绑扎好线缆13后,T字状的固定件能对束线带起到限位的作用。
请参照图3和图4,在顶板121上设置有多块定位板123,在底板114上设置有与定位板123相对应的定位孔118,当壳盖12固定连接在底壳11上时,定位板123定位插接在定位孔118内。
进一步的,本优选实施例的配线架的设置腔内设置有多个端口转接模块14,一根线缆13与一个端口转接模块14对应连接,一根线缆13定位在相邻的两块定位板123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配线架的设置腔内也可设置一个端口转接模块14,同时也可多根线缆13定位在相邻的两块定位板123之间。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壳盖1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侧板124,两块第三侧板124分别位于第二侧板122的两端,在第三侧板124远离第二侧板122的一端设置有延伸块125,在延伸块125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26,在底板114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26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119,螺钉穿过第一通孔126与第一螺纹孔119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底壳11和壳盖12固定连接;
另外,在第一侧板113远离底板114的一端设置限位挡板116,当壳盖12固定连接在底壳11上时,壳盖12限位在限位挡板116和底板114之间。
本优选实施例中的底板114和第一侧板113为一体成型结构,在第一侧板113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高稳定的配线架的安装孔117,顶板121、第二侧板122以及第三侧板124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底板114上设置有用于设置端口转接模块14的定位槽11A。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在底板114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1B,在端口转接模块14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11B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螺钉穿过第二通孔11B与第二螺纹孔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端口转接模块14固定设置在定位槽11A内。
请参照图6,其中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的配线架的限位槽处的局部放大图。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在限位槽11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缆13的固定槽11C,进一步加强线缆13与配线架的稳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端口转接模块1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至底壳11的定位槽11A内,使得第二连接端与避位开口115相对应,取线缆13将其与第一连接端连接,然后取束线带将线缆13与固定件112绑扎固定;
取壳盖12,将其盖在底壳11上,限位在限位挡板116和底板114之间,同时注意将线缆13定位在相邻的两块定位板123之间,使用螺钉穿过第一通孔126并与第一螺纹孔119固定连接,同时,第二侧板122会进一步的将线缆13压固至限位槽111内,进一步的保证线缆13与配线架更稳固的连接;
接着,再次将绑扎好的束线带再次绑扎紧固即可;
最后,连接有线缆13的配线架可通过安装孔117与对应的基础固定物,如箱体或墙体等安装连接,然后,与避位开口115相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口便能很方便的与对应的线缆端头进行插接。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高稳定的配线架的组装过程。
本优选实施例的高稳定的配线架通过使用第二侧板将线缆压固至限位槽内,以保证线缆与配线架的稳固连接,同时,线缆可通过束线带与配线架固定连接的情况下,进而再使用第二侧板对线缆形成压固,进一步的保证线缆与配线架更稳固的连接。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稳定的配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口转接模块,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底壳,包括底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底板一端的第一侧板,在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对应的避位开口,在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以及
壳盖,用于与所述底壳连接形成用于设置所述端口转接模块的设置腔,包括顶板以及连接在所述顶板一端的第二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对向设置,当所述壳盖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壳上时,所述第二侧板的位置与所述限位槽的位置相对应;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线缆连接,所述线缆穿过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的间隙延伸至所述设置腔之外,所述第二侧板压固所述线缆至所述限位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的配线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所述线缆通过束线带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二侧板压固所述线缆时,所述线缆呈弯折状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稳定的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底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定件为T字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的配线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多块定位板,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板相对应的定位孔,当所述壳盖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壳上时,所述定位板定位插接在所述定位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稳定的配线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置腔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端口转接模块,一根所述线缆与一个所述端口转接模块对应连接,一根所述线缆定位在相邻的两块所述定位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的配线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槽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线缆的固定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的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侧板,两块第三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在所述第三侧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设置有延伸块,在所述延伸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螺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固定连接;
在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限位挡板,当所述壳盖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壳上时,所述壳盖限位在所述限位挡板和所述底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稳定的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所述第一侧板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所述高稳定的配线架的安装孔,所述顶板、所述第二侧板以及所述第三侧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的配线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端口转接模块的定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的配线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在所述端口转接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螺钉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固定连接。
CN201820879641.2U 2018-06-07 2018-06-07 高稳定的配线架 Active CN208369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79641.2U CN208369779U (zh) 2018-06-07 2018-06-07 高稳定的配线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79641.2U CN208369779U (zh) 2018-06-07 2018-06-07 高稳定的配线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69779U true CN208369779U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27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79641.2U Active CN208369779U (zh) 2018-06-07 2018-06-07 高稳定的配线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697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69779U (zh) 高稳定的配线架
CN201766294U (zh) 电力电源配电模块及电力电源配电系统
CN205179557U (zh) 一种组合机柜
CN209592367U (zh) 热插拔式接口连接器
CN207488572U (zh) 光纤配线盒
CN104011573A (zh) 架空线缆终端设备
KR101872215B1 (ko) 통신용 단자블럭
CN208128470U (zh) 信号检测装置及系统
CN210491111U (zh) 一种多用途电子配线架
CN220064457U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接口的光纤配线盒
CN201805522U (zh) 拆卸方便、性能稳定的配线架
CN217932182U (zh) 一种led显示屏光纤收发器
CN204652591U (zh) 一种六类屏蔽配线架
CN212786316U (zh) 一种便于机柜安装的理线架
CN219535535U (zh) 一种用于检修网络的接线机构
CN209356721U (zh) 一种新型光分路器箱
CN207802575U (zh) 一种便于接线的网络机柜
CN108540873A (zh) 信号检测装置及系统
CN219780697U (zh) 柜内布线机构
CN213338148U (zh) 一种易于安装的通信工程光纤安装箱
CN220964257U (zh) 一种便于理线的机房布线架
CN216353524U (zh) 一种耐弯曲型细径计算机屏蔽电缆
CN208672866U (zh) 一种一体化光纤配线架
CN218548501U (zh) 一种蓄电池外通讯线组件结构及蓄电池
CN212486010U (zh) 一种具有多种安装方式的钢铁走线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Three Floors, No. 10 Cuilong Road, Lo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Niu Ko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 28 Jingsheng Road, Tongle Community,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Niu Kong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