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66290U - 三维传感配件和三维传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三维传感配件和三维传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66290U
CN208366290U CN201820160485.4U CN201820160485U CN208366290U CN 208366290 U CN208366290 U CN 208366290U CN 201820160485 U CN201820160485 U CN 201820160485U CN 208366290 U CN208366290 U CN 208366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ory
dimensional sensing
electronics device
handheld electronics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604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苑京立
朱庆峰
张国伟
尹晓东
蒋超
田克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 Ligh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 Ligh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 Ligh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 Ligh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604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66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66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66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维传感配件,用于具有摄像头的掌上电子设备,包括主体部,包括投射模块,用于投射图案到被测物体;以及延伸部,从主体部延伸并且用于在安装时引导和至少部分地支撑掌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主体部还包括从主体部侧表面凸出的数据接头,用于当掌上电子设备被安装到延伸部时与掌上电子设备的数据接口对齐并连接,实现三维传感配件与掌上电子设备的通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三维传感配件的三维传感配件系统,具有三维传感配件、掌上电子设备和保护壳的三维传感系统,以及三维传感测量方法。这些方案实现了可靠、小型、成本低的三维传感解决方案。

Description

三维传感配件和三维传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掌上电子设备的三维传感配件,以及包括三维传感配件的配件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使用掌上电子设备的三维传感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智能手机的一个趋势是将三维传感功能集成到手机中。目前面市的量产的具有三维传感功能的手机仅有iPhoneX一款,其价格高昂且三维传感功能仅限于前置人脸识别和解锁。
同时也有一些独立的三维传感器,在传感器上包括摄像头和处理芯片等全部三维测量所需部件,通过芯片计算出三维深度图之后上传到手机。这样的独立三维传感器因为系统组件多、结构复杂,以上产品的尺寸尤其是厚度远超手机尺寸、重量大,难以做到手机配件的轻薄要求,不易装卡在手机上。产品与手机的连接也要用连接线,占用了手机的充电/数据连接口,影响手机的使用。
此外,传感器内置的处理功能,只能到低分辨率的深度图,难以达到高精度;三维建模需要二维和三维原始数据融合,用高精度大运算量的算法才能获得更高精度、还原度更高的三维模型。现有的独立三维传感器单独计算和传送深度图的方式影响了整体三维建模运算的效率和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简单的三维传感配件系统,为掌上电子设备增加人脸识别、手势识别、三维扫描、三维测量、三维场景重建等三维传感功能。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轻薄、易于安装三维传感配件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三维传感配件,用于具有摄像头的掌上电子设备,所述三维传感配件包括:
主体部,包括投射模块,用于投射图案到被测物体;以及
延伸部,从主体部延伸并且用于在安装时引导和至少部分地支撑掌上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主体部还包括从主体部侧表面凸出的数据接头,用于当掌上电子设备被安装到延伸部时与掌上电子设备的数据接口对齐并连接,实现三维传感配件与掌上电子设备的通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配件,不包括任何处理芯片,甚至可以只包括投射部件,其利用掌上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和处理芯片来实现相应的功能。因此,三维传感配件的体积可以设计的很小,形成为掌上电子设备的延伸部,使用方便可靠,美观大方。因此,在优选实施例中,配件不包括摄像头和处理单元,通过配件的投射模块与掌上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和处理单元相配合而实现三维传感。传统三维传感器设计中都集成了摄像模块和投射模块,这是因为一般认为为了实现三维测量需要使用具有固定安装在一个模块内,位置关系固定的投射装置和摄像模块。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发现通过配件的定制和后续的标定过程,实际上可以结合使用配件上的投射装置和掌上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实现可靠的三维传感。这样的设置的另一个益处在于由于配件上的投射装置与掌上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分别位于掌上电子设备的上下两端,可以增大“基线”距离,有助于提高三维测量精度。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直接使用掌上电子设备的处理单元来处理获得的图像,从而不用在三维传感配件中设置处理单元,可以进一步降低三维传感模块的尺寸和成本。
优选地,三维传感配件根据从数据接口接收到的来自掌上电子设备的指令而打开和关闭投射模块。
优选地,三维传感配件还包括红外摄像模块,其中所述三维传感配件根据从数据接口接收到的来自掌上电子设备的指令而打开和关闭红外摄像模块,以采集被测物体的红外图像。这种方案下的三维传感配件可以实现红外方式的三维传感测量。在需要红外成像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三维传感配件的红外摄像模块实现红外成像功能,然后将获得的图像数据不作任何处理地上传到掌上电子设备,进行进一步处理。因此,在优选实施例中,配件不包括处理单元,通过配件的投射模块、红外摄像模块与掌上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和处理单元相配合而实现三维传感。传统三维传感器设计中都集成了所需的摄像模块(在红外模式需要红外摄像模块和可见光摄像头两者)和投射模块,这是因为一般认为为了实现三维测量需要使用具有固定安装在一个模块内,位置关系固定的投射装置和摄像模块。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发现通过配件的定制和后续的标定过程,实际上可以结合使用配件上的投射装置、红外摄像模块,和掌上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实现可靠的三维传感。这样的设置的另一个益处在于由于配件上的投射装置与掌上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分别位于掌上电子设备的上下两端,可以增大“基线”距离,有助于提高三维测量精度。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直接使用掌上电子设备的处理单元来处理获得的图像,从而不用在三维传感配件中设置处理单元,可以进一步降低三维传感模块的尺寸和成本。
优选地,主体部还包括扩展数据接口,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与凸出有数据接头的侧表面相对的侧表面上,该扩展数据接口用于在掌上电子设备的数据接口被三维传感配件的数据接头占用时,供其它附件与掌上电子设备的电和/或通讯连接。从而,三维传感配件不影响掌上电子设备接口的正常使用。
优选地,延伸部包括背板和从背板两侧立起的侧壁。背板和侧壁可以在安装时可靠地引导和对准掌上电子设备,使得安装更加方便容易。此外,背板和侧壁还可以支撑掌上电子设备,使得三维传感配件和掌上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优选地,三维传感配件可以安装到保护壳的下部部分中,从而当掌上电子设备连接到三维传感配件时将两者一起保持在保护壳内。保护壳进一步将三维传感配件和掌上电子设备可靠地保持在一起,并且保护两者在使用中不受损害。
优选地,三维传感配件还包括设置在主体部上的扬声孔,用于允许掌上电子设备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传播到外部。
优选地,掌上电子设备为手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三维传感配件系统,用于具体摄像头的掌上电子设备,所述三维传感配件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三维传感配件和针对三维传感配件定制的保护壳,其中三维传感配件安装到保护壳的下部部分中,其中所述保护壳适于保持和保护处于连接状态的三维传感配件和掌上电子设备两者。
由此,由于确保三维传感配件相对于手机的定位,上述方案使得三维测量结果更加可靠。进一步的,这样的设计便于安装,而且能够防止脱落、保证安装之后的易用性和便携性。
优选地,保护壳在对应于掌上摄像头位置的相机孔处设置有红外窄带滤光片。从而设置有红外窄带滤光片的摄像头可以被用于采集红外图案,实现精确可靠的三维测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一种三维传感系统,包括:
掌上电子设备,具有摄像头,用于采集图像;和处理单元,用于执行运算任务;
如前所述的三维传感配件;以及
保护壳,其中三维传感配件安装到保护壳的下部部分中,其中所述保护壳适于保持和保护处于连接状态的三维传感配件和掌上电子设备两者。
优选地,保护壳在对应于掌上摄像头位置的相机孔处设置有红外窄带滤光片。
优选地,掌上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程序,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使用传感器配件的投射部件投射图案到待测物体上;
使用掌上电子设备的摄像头采集包含投射图案和待测物体及场景的图像;
使用掌上电子设备的摄像头采集不包含投射图像的待测物体和场景的图像;以及
使用处理单元处理前述步骤中获取的图像和/或将图像数据发送到服务器进行深度处理获得三维数据。
优选地,掌上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程序,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使用掌上电子设备的摄像头采集不包含投射图像的待测物体和场景的图像;
使用传感器配件的投射部件投射特定红外图案到待测物体上;
使用掌上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或传感器配件上的红外摄像头采集包含投射图案和待测物体及场景的图像;
以及
使用处理单元处理前述步骤中获取的图像和/或将图像数据发送到服务器进行深度处理获得三维数据。
优选地,处理单元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处理单元处理图像获得的三维数据和/或从服务器返回的三维数据在掌上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上显示测量结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三维传感系统的三维传感测量方法,所述三维传感系统包括掌上电子设备、三维传感配件,以及保护壳,其中所述保护壳适于保持和保护处于连接状态的三维传感配件和掌上电子设备两者,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三维传感配件的投射部件投射特定图案到待测物体上;
使用掌上电子设备的摄像头采集包含投射图案和待测物体及场景的图像;
使用掌上电子设备的摄像头采集不包含投射图像的待测物体和场景的图像;以及
使用掌上电子设备的处理单元处理前述步骤中获取的图像和/或将图像数据发送到服务器进行深度处理获得三维数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三维传感系统的三维传感测量方法,所述三维传感系统包括掌上电子设备、三维传感配件,以及保护壳,其中所述保护壳适于保持和保护处于连接状态的三维传感配件和掌上电子设备两者,其中在采用红外方案的情况下,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掌上电子设备的摄像头采集不包含投射图像的待测物体和场景的图像;
使用传感器配件的投射部件投射特定红外图案到待测物体上;
使用掌上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或传感器配件上的红外摄像头采集包含投射图案和待测物体及场景的图像;
使用掌上电子设备的处理单元处理前述步骤中获取的图像和/或将图像数据发送到服务器进行深度处理获得三维数据。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配件上不包括任何处理芯片,甚至可以只在配件上包含投射模组,而是使用手机的摄像头拍摄图形,使用手机芯片做低运算量的计算并负责云端数据的输入输出。因此,最终三维传感配件产品在成本上大幅减低,在使用体验上能够满足对实时性要求不高但对精度要求高的三维应用,从而能够低成本地为用户现有的智能手机也可以添加丰富的三维传感功能。而且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产品尺寸小,轻薄,能够和手机简便但稳定地装卡,并且不影响手机接口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公开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手机配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手机配件系统;图2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手机配件系统的安装过程,其中为了清楚起见手机壳未显示;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手机配件系统的三维传感配件的正透视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去除了覆盖腔体和投射部件的外盖;图3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手机配件系统的三维传感配件的后透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三维传感配件;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三维传感配件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三维传感配件;以及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三维传感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公开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手机配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三维传感手机配件系统用于与手机14配合,且包括三维传感配件10和手机壳12,其中手机壳12用于将三维传感配件10和手机14保持在一起。三维传感配件10安装在手机14的下端部,而且其形状成形为包围手机的下端部,而且至少部分地覆盖手机14的侧壁。这种结构使得传感配件10和手机14之间的安装更为可靠和稳固。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手机配件系统;图2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手机配件系统的安装过程,其中为了清楚起见手机壳未显示。三维传感配件10可以安装在手机壳12的下部部分上。也就是说,手机壳12比传统适配手机14的手机壳更长,以容纳三维传感配件10。三维传感配件10上设置有与手机的USB接口18对应的USB接头16。USB接头16从三维传感配件10的主体部向外突出,从而可以通过将USB接头16与USB接口18对齐,并插入USB接口18而将三维传感配件10安装并通讯连接到手机14。然后利用手机壳12将手机14和三维传感配件10保持在一起。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手机配件系统的三维传感配件的正透视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去除了覆盖腔体30和投射部件20的外盖;图3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手机配件系统的三维传感配件的后透视图。
从图3a中可见,三维传感配件10包括从主体部向外突出的USB接头16,用于在安装到手机14时插入到手机下端部上的USB接口18。接头16与接口18的连接允许三维传感配件10与手机14之间的通讯。三维传感配件10通过接头16与接口18之间的连接从手机14接收指令。三维传感配件10还包括扩展USB接口24,该扩展USB接口在三维传感配件10连接到手机14时可以通过USB接头16和USB接口18之间的连接与手机通讯。从而即使手机的USB接口18被三维传感配件10占用,其它附件仍可通过扩展USB接口连接到手机,其使用不会受到影响。
三维传感配件10还包括投射部件20,用于通过投射口22投射结构光图案。投射部件20由激光器、衍射光学元件、以及光学系统需要的准直透镜或反射镜组成。这样的方案相比由投影仪实现的投射方案,具有亮度高、功率低、发热量小、成本低、寿命长的优势。在操作中,投射部件20投射点、线、图形等特定的图案到待测物体上,然后由手机摄像头拍摄下投射图案在待测物体和场景上的图像,计算出被测物体的三维面形数据。具体投射图案根据三维传感功能而选择,不同投射图案的原理和选择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因此不再详述。
可以注意到,本实施例中的三维传感配件10不包括任何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只包括投射部件20。三维传感配件10根据通过USB接头16接收的来自手机14的指令而投射特定图案到被测物体上。
三维传感配件10还包括从主体部延伸的背板28,和从背板两侧立起的侧壁26。侧壁26和背板28用于在手机安装时为手机提供导向和至少部分支撑,使配件10安装到手机14上之后能够牢固包裹在手机壳12内。
在优选实施例中,为增强手机摄像头对于红外光的成像,可以在手机壳12上对应的相机孔位置处附加红外窄带滤光片。
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配件系统充分利用智能手机配备的摄像头和计算能力做为三维传感系统的接收和处理部件,使得三维传感配件可以只包括投射模块,结构简单,因此适于开发体积小、轻薄、易于安装的手机配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配件系统在安装到手机之后,其前盖板和背板分别与手机的正面和背面大体相接并齐平,从而实现简洁且富有美感的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配件系统,可以根据对应手机的配置(手机的宽度和厚度,摄像头数量和位置、摄像头像素数),定制设计相应的系统方案和结构(是否在配件上配备红外摄像头,投射孔的位置,配件的宽度和厚度,USB扩展口的位置,扬声器声槽等),从而按手机配置定制化设计三维传感器配件。这意味着配件是对于相应款式手机定制,而不是普遍适配各品牌各款手机。
手机三维传感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如三维人脸识别或者解锁功能,一般需要将手机正面朝向人脸,因此三维传感功能需要配备于手机正面,可以与手机前置摄像头配合使用。而手势识别、三维扫描、三维测量、三维场景重建等三维传感功能,一般可配备于手机反面,可以与手机后置摄像头配合使用。根据不同的三维传感功能和手机配备的摄像头数量,以及三维传感方案使用的可见光,或红外光(红外方案的情况下单摄像头手机需要加配摄像头,分别拍摄可见光和红外光)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三维传感配件。三维传感配件40包括从主体部向外突出的USB接头46,用于在安装到手机42时插入到手机下端部上的USB接口48,和扩展USB接口47。接头46与接口48的连接允许三维传感配件40与手机42之间的通讯。三维传感配件40通过接头46与接口48之间的连接从手机42接收指令。三维传感配件40包括投射部件41,用于投射结构光图案到被测物体。手机42具有两个后置摄像头44、45。从图4中可以看出,三维传感配件40不包括任何摄像部件,也不包括处理单元。三维传感配件40还设置有扬声槽43,以便于当三维传感配件40安装到手机时,从手机42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扬声槽43传出。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三维传感配件。三维传感配件50包括从主体部向外突出的USB接头56,用于在安装到手机52时插入到手机下端部上的USB接口58,和扩展USB接口57。接头56与接口58的连接允许三维传感配件50与手机52之间的通讯。三维传感配件50通过接头56与接口58之间的连接从手机52接收指令。三维传感配件50包括投射部件51,用于投射结构光图案到被测物体。手机42具有一个后置摄像头55。从图5中可以看出,三维传感配件50不包括任何摄像部件,也不包括处理单元。三维传感配件50还设置有扬声槽53,以便于当三维传感配件50安装到手机时,从手机52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扬声槽53传出。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三维传感配件。三维传感配件60包括从主体部向外突出的USB接头66,用于在安装到手机62时插入到手机下端部上的USB接口68,和扩展USB接口67。接头66与接口68的连接允许三维传感配件60与手机62之间的通讯。三维传感配件50通过接头66与接口58之间的连接从手机62接收指令。三维传感配件60包括投射部件61,用于投射结构光图案到被测物体。手机42具有一个后置摄像头65。从图6中可以看出,三维传感配件60仅包括一个摄像部件。三维传感配件60不包括处理单元,摄像部件采集的图像数据被直接通过USB接口68传送到手机62用于进一步处理。三维传感配件60还设置有扬声槽63,以便于当三维传感配件60安装到手机时,从手机62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扬声槽63传出。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三维传感配件。三维传感配件70包括从主体部向外突出的USB接头76,用于在安装到手机72时插入到手机下端部上的USB接口78,和扩展USB接口77。接头77与接口78的连接允许三维传感配件70与手机72之间的通讯。三维传感配件50通过接头76与接口58之间的连接从手机72接收指令。三维传感配件70包括投射部件71,用于投射结构光图案到被测物体。手机42具有两个前置摄像头74、75。从图7中可以看出,三维传感配件70不包括摄像单元和处理单元。三维传感配件70还设置有扬声槽73,以便于当三维传感配件70安装到手机时,从手机72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扬声槽73传出。
尽管上文根据一些适配的手机款式,提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配件系统的一些实施例,应理解三维传感配件系统还可以有很多其他变式。例如,如果USB接口为非180°对称接口,则可以将配件上的USB接头设置为可至少相对于三维传感配件旋转180°角度,使得同一投射部件可以分别用于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在一些实施例中,三维传感配件也可以具有正反两个投射部件,从而分别与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配合。在部分前述实施例中,三维传感配件包括红外摄像头,但这并不是必须的,三维传感配件可以不具有任何摄像头。在实施例中,配件主体部上扬声器发声孔为声槽形状,但这并不是必须的,主体部可以设置任何形状的孔,只要其允许手机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有效传播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手机通过USB数据接口发送控制信号到三维传感配件。响应该控制信号,三维传感配件的投射部件投射出图案。控制信号中可以包含要投射的图案的信息,从而投射部件投射出相应的特定图案。然后,手机摄像头拍摄下一幅包含投射图案和待测物体及场景的图像。
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测量方法还包括使用手机摄像头拍摄下一幅只包含待测物体及场景不包含投射图案的图像。
可选地,手机软件根据拍摄下的图像数据,用手机的处理单元计算被测物体的三维尺寸或者三维面形数据。这个功能视手机的处理单元的运算能力来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测量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手机将拍摄下的图像数据传送至云端或者工作站,进行高精度三维建模等大计算量的处理。然后,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测量方法可以包括将处理之后得到的三维数据返回到手机进行显示的步骤。
如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的全部图像采集和计算都集成在三维传感配件上的方案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配件上不包括任何处理芯片,甚至可以只在配件上包含投射模组,而是使用手机的摄像头拍摄图形,使用手机芯片做低运算量的计算并负责云端数据的输入输出。因此,最终三维传感配件产品在成本上大幅减低,在使用体验上能够满足对实时性要求不高但对精度要求高的三维应用,从而即使低成本的智能手机也可以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配件低成本地升级为具有三维传感功能的手机。而且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产品尺寸可以大大减小,轻薄,能够和手机简便但稳定地装卡,并且不影响手机接口的正常使用。
上述步骤不一定必须按上述描述的次序进行,例如采集不包含投射图案的图像可以在任何投射部件未打开的状态下进行。而且上述步骤不一定由手机程序全自动执行,而是可以由用户部分地介入,譬如采集图像的时候,软件可以提示用户将摄像头对准被测物体,点击采集按钮。
尽管上面的实施例采用的都是手机与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配件系统进行结合,组成一套三维传感系统,应理解这并不是必须的,具有或者没有通话功能的其它掌上电子设备都可以用于与本实用新型的三维传感配件系统结合,只要该掌上电子设备具有摄像装置和处理器单元。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4)

1.一种三维传感配件,用于具有摄像头的掌上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件包括:
主体部,包括投射模块,用于投射图案到被测物体;以及
延伸部,从主体部延伸并且用于在安装时引导和至少部分地支撑掌上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主体部还包括从主体部侧表面凸出的数据接头,用于当掌上电子设备被安装到延伸部时与掌上电子设备的数据接口对齐并连接,实现三维传感配件与掌上电子设备的通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传感配件根据从数据接口接收到的来自掌上电子设备的指令而打开和关闭投射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件不包括摄像头和处理单元,通过配件的投射模块与掌上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和处理单元相配合而实现三维传感。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件还包括红外摄像模块,其中所述三维传感配件根据从数据接口接收到的来自掌上电子设备的指令而打开和关闭红外摄像模块,以采集被测物体的红外图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件不包括处理单元,通过配件的投射模块、红外摄像模块与掌上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和处理单元相配合而实现三维传感。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件,其特征在于,主体部还包括扩展数据接口,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与凸出有数据接头的侧表面相对的侧表面上,该扩展数据接口用于在掌上电子设备的数据接口被三维传感配件的数据接头占用时,供其它附件与掌上电子设备的电和/或通讯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括背板和从背板两侧立起的侧壁。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传感配件可以安装到保护壳的下部部分中,从而当掌上电子设备连接到三维传感配件时将两者一起保持在保护壳内。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件还包括设置在主体部上的扬声孔,用于允许掌上电子设备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传播到外部。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掌上电子设备为手机。
11.一种三维传感配件系统,用于具有摄像头的掌上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传感配件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传感配件和针对三维传感配件定制的保护壳,其中三维传感配件安装到保护壳的下部部分中,其中所述保护壳适于保持和保护处于连接状态的三维传感配件和掌上电子设备两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配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在对应于掌上摄像头位置的相机孔处设置有红外窄带滤光片。
13.一种三维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传感系统包括:
掌上电子设备,具有摄像头,用于采集图像;和处理单元,用于执行运算任务;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传感配件;以及
保护壳,其中三维传感配件安装到保护壳的下部部分中,其中所述保护壳适于保持和保护处于连接状态的三维传感配件和掌上电子设备两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三维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在对应于掌上摄像头位置的相机孔处设置有红外窄带滤光片。
CN201820160485.4U 2018-01-31 2018-01-31 三维传感配件和三维传感系统 Active CN208366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0485.4U CN208366290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三维传感配件和三维传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0485.4U CN208366290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三维传感配件和三维传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66290U true CN208366290U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13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60485.4U Active CN208366290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三维传感配件和三维传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662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5087A (zh) * 2018-01-31 2019-08-06 北京驭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三维传感配件、三维传感系统及方法
CN112558761A (zh) * 2020-12-08 2021-03-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面向移动端的远程虚拟现实交互系统及交互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5087A (zh) * 2018-01-31 2019-08-06 北京驭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三维传感配件、三维传感系统及方法
CN112558761A (zh) * 2020-12-08 2021-03-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面向移动端的远程虚拟现实交互系统及交互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3415B (zh) 用于多技术深度图获取和融合的方法和设备
EP383301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EP3404363B1 (en) Laser receiver using a smart device
CN108307675A (zh) 用于vr/ar应用中的深度增强的多基线相机阵列系统架构
CN109544618A (zh) 一种获取深度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8366290U (zh) 三维传感配件和三维传感系统
CN109672827A (zh) 用于组合多个图像的电子装置及其方法
US20180088446A1 (en) Function enhancement device, attaching/detaching structure for function enhancement device, and function enhancement system
KR20170074742A (ko) 화상 처리 장치, 화상 처리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WO2019229887A1 (ja) カメラ装置
CN108632543A (zh)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312065A (zh) 一种镜面显示及量体装置
KR20210075673A (ko) 사용자의 피부 상태를 측정하는 전자 장치와 이의 동작 방법
CN107968910A (zh) 电子装置
CN106850993A (zh) 一种能前后摄像头同时开启并且合成图片的手机及方法
CN108023982A (zh) 电子装置
CN110268701A (zh) 成像设备
CN111425183B (zh) 一种地质勘探孔位定位方法及定位机器人
JP2003085411A (ja) 画像入出力装置
CN110095087A (zh) 三维传感配件、三维传感系统及方法
CN209402642U (zh) 一种用于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视频拍摄装置
CN207123658U (zh) 一种ar头戴设备
WO2022135272A1 (zh) 三维模型重建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035269A (zh) 一种双模深度相机
CN112541940B (zh) 物品检测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