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64722U - 一种电动推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推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64722U
CN208364722U CN201820655411.8U CN201820655411U CN208364722U CN 208364722 U CN208364722 U CN 208364722U CN 201820655411 U CN201820655411 U CN 201820655411U CN 208364722 U CN208364722 U CN 208364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pushrod
motor
geared worm
worm
so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554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陆阳
周伟强
姚步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Kaidi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Kaidi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Kaidi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Kaidi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554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64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64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64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性电动驱动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动推杆,具有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电机、传动蜗杆、传动蜗轮和丝杆,所述的传动蜗轮安装在丝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与传动蜗杆两者分体设置,该电动推杆还具有软性联接结构,所述的传动蜗杆与传动蜗轮预先匹配啮合后传动蜗杆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软性联接结构实现软联接。该电动推杆的电机与传动蜗杆分体式设计,两者之间软联接,提高传动蜗杆与传动蜗轮的啮合匹配度,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推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性电动驱动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动推杆。
背景技术
电动推杆也称为线性致动器,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丝杆上设置传动螺母,丝杆转动时带动传动螺母往复运动,而电机与丝杆之间通常采用蜗轮蜗杆机构来实现传动。
然而,现有的电动推杆中,其传动蜗杆一般与电机输出轴一体,以方便组装,但是这种结构也存在一定弊端,由于一体结构的电机和传动蜗杆的相对位置固定,当传动蜗轮与传动蜗杆的啮合参数存在误差,将需要整体更换掉电机和传动蜗杆,这就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推杆,电机与传动蜗杆分体式设计,两者之间软联接,进而提高传动蜗杆与传动蜗轮的啮合匹配度,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推杆,具有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电机、传动蜗杆、传动蜗轮和丝杆,所述的传动蜗轮安装在丝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与传动蜗杆两者分体设置,该电动推杆还具有软性联接结构,所述的传动蜗杆与传动蜗轮预先匹配啮合后传动蜗杆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软性联接结构实现软联接。
进一步限定,在保证软联接效果的前提下,为了便于制造,降低成本,所述的软性联接结构为橡胶材质的联轴器。
进一步限定,为了保证软性联接结构与电机及传动蜗杆相联接的可靠性,所述的软性联接结构的顶端面上设置有与电机的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相匹配的第一凹槽,软性联接结构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与传动蜗杆的动力输入端相匹配的第二凹槽。
更进一步限定,为了保证软性联接结构与电机相联接的可靠性,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呈双层阶梯状结构,所述的双层阶梯状结构包括底层部分和顶层部分,所述的顶层部分与第一凹槽相匹配,所述的底层部分的顶面与软性联接结构的底端面相接触。
更进一步限定,所述的顶层部分的横向截面形状为大半圆形。
进一步限定,为了保证软性联接结构与传动蜗杆相联接的可靠性,所述的传动蜗杆的动力输入端呈龙门状结构,所述的龙门状结构包括横梁部分和对称设置在横梁部分两端的纵梁部分,所述的第二凹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纵梁部分与第二凹槽相匹配,所述的横梁部分的底面与软性联接结构的顶端面相接触。
更进一步限定,所述的纵梁部分的横向截面形状为小半圆形。
进一步限定,为了提高传动蜗杆转动的稳定性,所述的传动蜗杆光杆部的轴承安装区域安装有轴承,所述的轴承安装区域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挡圈安装槽,所述的挡圈安装槽内安装有挡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推杆,电机与传动蜗杆分体式设计,两者之间通过软性联接结构实现软联接,进而提高传动蜗杆与传动蜗轮的啮合匹配度,降低生产成本;另外,电机的动力不直接传递给传动蜗杆,而是通过软性联接结构间接的传递给传动蜗杆,进而电机的输出轴的振动不会直接传递到传动蜗杆上,不会影响传动蜗杆与传动蜗轮的啮合质量,传动的噪音也相应地减少,传动效率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电机和传动蜗杆的联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传动蜗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软性联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仰视图;
图9是图7的俯视图。
图中的标号为:1、壳体;2、电机;2-1、底层部分;2-2、顶层部分;3、传动蜗杆;3-1、横梁部分;3-2、纵梁部分;3-3、挡圈安装槽;4、传动蜗轮;5、丝杆;6、软性联接结构;6-1、第一凹槽;6-2、第二凹槽;7、轴承;8、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顶”、“底”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见图1~9,一种电动推杆,具有壳体1以及位于壳体1内的电机2、传动蜗杆3、传动蜗轮4和丝杆5,传动蜗轮4安装在丝杆5上,传动蜗轮4与丝杆5在同心度上保持一致,电机2与传动蜗杆3两者分体设置,即电机2与传动蜗杆3不是一体结构,该电动推杆还具有软性联接结构6,传动蜗杆3与传动蜗轮4预先匹配啮合后传动蜗杆3与电机2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软性联接结构6实现软联接,软性联接结构6可以为橡胶材质的联轴器,在保证软联接效果的前提下,便于制造,降低成本。
电机2转动驱动传动蜗杆3转动,传动蜗杆3转动则带动传动蜗轮4转动,传动蜗轮4转动则带动丝杆5转动,丝杆5上连接有传动螺母,丝杆5自身转动时,传动螺母则沿丝杆5的轴向方向相对移动,从而将电机2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传动螺母的直线往复运动,传动螺母则可以用于连接其他部件,用于推动相关部件移动,比如升降桌、医疗床等。
软性联接结构6呈圆柱体状结构,软性联接结构6的顶端面上设置有与电机2的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相匹配的第一凹槽6-1,电机2的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呈双层阶梯状结构,双层阶梯状结构包括底层部分2-1和顶层部分2-2,顶层部分2-2的横向截面形状为大半圆形。顶层部分2-2与第一凹槽6-1相匹配,底层部分2-1的顶面与软性联接结构6的底端面相接触。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软性联接结构6与电机2相联接的可靠性。
软性联接结构6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与传动蜗杆3的动力输入端相匹配的第二凹槽6-2,传动蜗杆3的动力输入端呈龙门状结构,龙门状结构包括横梁部分3-1和对称设置在横梁部分3-1两端的纵梁部分3-2,纵梁部分3-2的横向截面形状为小半圆形。第二凹槽6-2的数量为两个,纵梁部分3-2与第二凹槽6-2相匹配,横梁部分3-1的底面与软性联接结构6的顶端面相接触。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软性联接结构6与传动蜗杆3相联接的可靠性。
传动蜗杆3光杆部的轴承安装区域安装有轴承7,轴承安装区域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挡圈安装槽3-3,挡圈安装槽3-3内安装有C型挡圈8。这样的设计提高了传动蜗杆3转动的稳定性。
另外,传动蜗轮4与丝杆5两者也分体设置,即传动蜗轮4与丝杆5不是一体结构,传动蜗轮4上设置花键槽,丝杆5的端部设有与花键槽配合的花键,花键轴向插入花键槽即可实现两者传动。
该电动推杆的电机2与传动蜗杆3分体式设计,两者之间通过软性联接结构6实现软联接,进而提高传动蜗杆3与传动蜗轮4的啮合匹配度,降低生产成本。另外,电机2的动力不直接传递给传动蜗杆3,而是通过软性联接结构6间接的传递给传动蜗杆3,进而电机2的输出轴的振动不会直接传递到传动蜗杆3上,不会影响传动蜗杆3与传动蜗轮4的啮合质量,传动的噪音也相应地减少,传动效率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动推杆,具有壳体(1)以及位于壳体(1)内的电机(2)、传动蜗杆(3)、传动蜗轮(4)和丝杆(5),所述的传动蜗轮(4)安装在丝杆(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2)与传动蜗杆(3)两者分体设置,该电动推杆还具有软性联接结构(6),所述的传动蜗杆(3)与传动蜗轮(4)预先匹配啮合后传动蜗杆(3)与电机(2)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软性联接结构(6)实现软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性联接结构(6)为橡胶材质的联轴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性联接结构(6)的顶端面上设置有与电机(2)的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相匹配的第一凹槽(6-1),软性联接结构(6)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与传动蜗杆(3)的动力输入端相匹配的第二凹槽(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2)的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呈双层阶梯状结构,所述的双层阶梯状结构包括底层部分(2-1)和顶层部分(2-2),所述的顶层部分(2-2)与第一凹槽(6-1)相匹配,所述的底层部分(2-1)的顶面与软性联接结构(6)的底端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层部分(2-2)的横向截面形状为大半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蜗杆(3)的动力输入端呈龙门状结构,所述的龙门状结构包括横梁部分(3-1)和对称设置在横梁部分(3-1)两端的纵梁部分(3-2),所述的第二凹槽(6-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纵梁部分(3-2)与第二凹槽(6-2)相匹配,所述的横梁部分(3-1)的底面与软性联接结构(6)的顶端面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梁部分(3-2)的横向截面形状为小半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蜗杆(3)光杆部的轴承安装区域安装有轴承(7),所述的轴承安装区域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挡圈安装槽(3-3),所述的挡圈安装槽(3-3)内安装有挡圈(8)。
CN201820655411.8U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电动推杆 Active CN208364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55411.8U CN208364722U (zh)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电动推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55411.8U CN208364722U (zh)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电动推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64722U true CN208364722U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33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55411.8U Active CN208364722U (zh)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电动推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647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3430A (zh) * 2021-08-10 2021-12-17 锐迈机械科技(吴江)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驱动结构及电机驱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3430A (zh) * 2021-08-10 2021-12-17 锐迈机械科技(吴江)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驱动结构及电机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64722U (zh) 一种电动推杆
CN208057860U (zh) 一种设置有发条的驱动装置
CN109050354A (zh) 一种新型电动滑轨
CN214887636U (zh) 一种活塞传动机构
CN204376607U (zh) 一种电缸
CN201779228U (zh) 一种新型机械传动机构
CN206419448U (zh) 一种直连式电动滑台
CN211018529U (zh) 一种电动推杆
CN2773981Y (zh) 圆柱凸轮电机
CN217307516U (zh) 一种双运动步进电机
CN215923626U (zh) 一种高精度螺旋传动轴加工用下料装置
CN109681602A (zh) 一种具有直线运动功能的谐波减速装置
CN205578401U (zh) 机械补偿式液压油缸
CN202004581U (zh) 直线执行器
CN210908824U (zh) 一种密封圈装配用多方位安装装置
CN115025687A (zh) 一种环保型涂料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CN210978427U (zh) 一种一字型推杆电机
CN211924832U (zh) 一种用于电动推杆的扭矩传递消音结构
CN216306609U (zh) 一种小载荷偏置锥蜗杆减速机构
CN209257942U (zh) 一种升降传动结构
CN208352056U (zh) 一种回转电磁吸盘主轴装置
CN100555821C (zh) 圆柱凸轮电机
CN207868932U (zh) 新能源汽车用齿轮箱推杆电机
CN212131222U (zh) 一种直线运动机械臂
CN105662805A (zh) 一种具有揉捏和敲击功能机芯的背部按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