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61733U - 集装箱检查系统及港口设施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检查系统及港口设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61733U
CN208361733U CN201820597037.0U CN201820597037U CN208361733U CN 208361733 U CN208361733 U CN 208361733U CN 201820597037 U CN201820597037 U CN 201820597037U CN 208361733 U CN208361733 U CN 208361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station
inspection
check system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970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春光
郭以伟
史俊平
孟辉
宋全伟
孙尚民
李荐民
顾菁宇
李营
胡煜
李元景
陈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tech Co Ltd
Nuctech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c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c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970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61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61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61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9/00Cranes comprising trolleys or crabs running on fixed or movable bridges or gantries
    • B66C19/002Container cra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检查系统及港口设施,其中集装箱检查系统包括:岸桥(100),设有检查平台(102),岸桥(100)上的起重部件(101)用于吊运集装箱(300)并将集装箱(300)放置在检查平台(102)上;传感器,设置在检查平台(102)上,用于检测集装箱(300)是否到位;和检查装置(200),设置在检查平台(102)上,检查装置(200)相对于集装箱(300)运动以对集装箱(300)进行扫描检查。港口设施包括集装箱检查系统。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检查系统占地面积小;在装卸过程中完成扫描检查,可以避免场内检测,有效缩短了集装箱在港口的流转时间,流转效率高;有效避免危险违禁品进入场站,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集装箱检查系统及港口设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描检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检查系统及港口设施。
背景技术
随着大船工业的发展,集装箱的装卸工作量越来越大。岸桥作为一种大型的集装箱装卸设备,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地港口,实现了自动化装卸。
为了避免违禁货物通过港口流入境内,保证流转货物的安全性,在货物卸载后通常需要对集装箱进行扫描检查。目前,一般在利用岸桥将集装箱卸载后,通过场站内的AGV转运小车(或集卡运输车)将集装箱运送到指定的地点,对集装箱进行扫描检查,这样就需要在港口设置专门的用于扫描检查的区域,不仅占用空间较大,而且耗费时间较长,集装箱在港口的流转效率较低,还有可能造成危险违禁品进入场站,存在安全隐患。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集装箱检查系统及港口设施,以尽可能提高集装箱的流转效率,减少检查系统的占地面积,提高场站内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检查系统,包括:
岸桥,设有检查平台,岸桥上的起重部件用于吊运集装箱并将集装箱放置在检查平台上;
传感器,设置在检查平台上,用于检测集装箱是否到位;和
检查装置,设置在检查平台上,检查装置相对于集装箱运动以对集装箱进行扫描检查。
可选地,检查平台上设有检查工位和暂存工位,检查工位用于接收起重部件吊运的集装箱,暂存工位用于对完成扫描检查的集装箱进行暂存,检查工位设置在靠近集装箱的起始储存位置的一侧,暂存工位设置在远离集装箱的起始储存位置的一侧。
可选地,检查装置包括:
安装基体,设置在检查平台上;
L型臂,一端安装在安装基体上,另一端悬空,与安装基体形成下方开口的框架;
射线源,安装在安装基体上;和
探测器,安装在L型臂上。
可选地,安装基体设置在检查工位的远离暂存工位的一侧,L型臂的竖直部分设置在检查工位的靠近暂存工位的一侧。
可选地,暂存工位设置在检查工位的一个长边的侧面,且暂存工位的长边和检查工位的长边相互平行;或者,暂存工位设置在检查工位的一个短边的侧面,且暂存工位的短边和检查工位的短边相互平行。
可选地,集装箱检查系统还包括转运装置,转运装置设置在检查平台上并用于将位于检查工位的集装箱转运至暂存工位。
可选地,检查平台上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用于对集装箱的下落进行导向。
可选地,导向机构包括多个导向筒,导向筒沿检查平台上的检查工位的边沿布置,导向筒的顶部呈锥形。
可选地,导向机构是可升降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港口设施,包括上述的集装箱检查系统。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检查系统实施例通过将检查装置设置在岸桥的检查平台上,可以减少检查装置的占地面积,不需要在岸桥之外的区域再为检查装置预留专门的检查位置,使港口的整体布局更加合理;将检查装置设置在岸桥的检查平台上,还可以在将集装箱从船舶上卸载下来的过程中或者在将集装箱从地面装载到船舶的过程中完成扫描检查,避免场内检测,省略了将集装箱转运到AGV小车并通过AGV小车将集装箱运送到检查位置的过程,大大减少了集装箱的装卸载和扫描检查的时间,缩短了集装箱在港口的流转总时间,提高流转效率;还可以避免危险违禁品进入场站内,提高安全性;另外,通过设置传感器对集装箱是否到位进行检测,可以对检查装置的开闭提供参考信息,还可以提高扫描检查的准确性,使检查流程更加合理和顺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港口设施也相应地具有上述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检查系统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检查系统一个实施例中检查平台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检查系统一个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4为图1中标号Ⅰ所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标号Ⅱ所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标号Ⅲ所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
100、岸桥;200、检查装置;300、集装箱;
101、起重部件;102、检查平台;103、导向筒;104、转运装置;105、导轨;106、检查工位;107、暂存工位;
201、安装基体;202、L型臂;203、射线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检查系统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对检查系统进行了改进。参考图1、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装箱检查系统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检查系统包括岸桥100、传感器和检查装置200。
其中,岸桥100上设有检查平台102,岸桥100上的起重部件101用于吊运集装箱并将集装箱放置在检查平台102上;传感器设置在检查平台102上,并用于检测集装箱是否到位;检查装置200设置在检查平台102上,检查装置200相对于集装箱运动以对集装箱进行扫描检查。
在上述示意性实施例中,通过将检查装置200设置在岸桥100的检查平台102上,可以减少检查装置200的占地面积,不需要在岸桥100之外的区域再为检查装置200预留专门的检查位置,使港口的整体布局更加合理;将检查装置200设置在岸桥100的检查平台102上,还可以在将集装箱300从船舶上卸载下来的过程中或者在将集装箱300从地面装载到船舶的过程中完成扫描检查,避免场内检测,省略了将集装箱300转运到AGV小车并通过AGV小车将集装箱300运送到检查位置的过程,大大减少了集装箱的装卸载和扫描检查的时间,缩短了集装箱在港口的流转总时间,提高流转效率;还可以避免危险违禁品进入场站内,提高安全性;另外,通过设置传感器对集装箱300是否到位进行检测,可以对检查装置200的开闭提供参考信息,还可以提高扫描检查的准确性,使检查流程更加合理和顺畅。
参考图2、图4和图5所示,检查平台102上设有检查工位106和暂存工位107,检查工位106用于接收起重部件101吊运的集装箱,暂存工位107用于对完成扫描检查的集装箱进行暂存,检查工位106设置在靠近集装箱的起始储存位置的一侧,暂存工位107设置在远离集装箱的起始储存位置的一侧。
其中,在卸载集装箱时,起始储存位置可以为轮船等货物运载设备;在装载集装箱时,起始储存位置可以为输送集装箱的移动设备(比如AGV小车)或者储存集装箱的储存库等。
通过设置检查工位106,可以对集装箱300在检查平台102上的放置位置进行引导,方便对集装箱300进行扫描检查,提高扫描检查的效率。
通过设置暂存工位107,可以将完成扫描检查的集装箱300移动到暂存工位107进行暂存,即使来不及将该集装箱300从暂存工位107吊走,也不影响下一个集装箱300的扫描,可以通过检查工位106继续接收下一个集装箱300并进行下一个集装箱300的扫描检查工作,实现扫描检查工作的连续性,有效提高扫描检查的效率。
将检查工位106设置在靠近集装箱300的起始储存位置的一侧,可以方便吊取集装箱300,有效缩短集装箱300的移动路径;将暂存工位107设置在远离集装箱300的起始储存位置的一侧,可以方便将集装箱300吊走,有效缩短移动路径。这样设置可以避免检查工位106上的集装箱300对暂存工位107上的集装箱300的移动造成干涉,也可以避免暂存工位107上的集装箱300对检查工位106上的集装箱300的放置造成干涉。
可选地,集装箱检查系统包括多个检查工位106和多个暂存工位107,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扫描检查效率。
关于检查工位106和暂存工位107的布置形式,可以有多种选择,下面给出两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暂存工位107设置在检查工位106的一个长边的侧面,且暂存工位107的长边和检查工位106的长边相互平行。在这种布置方式中,进一步可选地,暂存工位107的中心和检查工位106的中心连线与暂存工位107或检查工位106的短边相互平行。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暂存工位107设置在检查工位106的一个短边的侧面,且暂存工位107的短边和检查工位106的短边相互平行。在这种布置方式中,进一步可选地,暂存工位107的中心和检查工位106的中心连线与暂存工位107或检查工位106的长边相互平行。
在上述示意性实施例中,集装箱300保持不动,通过检查装置200相对于集装箱300的运动来完成扫描检查。可选地,检查装置200包括安装基体201、L型臂202、射线源203和探测器,其中,安装基体201设置在检查平台102上;L型臂202的一端安装在安装基体201上,L型臂202的另一端悬空,L型臂202与安装基体201形成下方开口的框架,以在检查装置200相对于集装箱300运动时,使集装箱300穿过下方开口;射线源203安装在安装基体201上;探测器,安装在L型臂202上。
L型臂202包括横臂和竖臂,可选地,横臂和竖臂上均设有探测器,射线源203发射扇形辐射面,辐射面与集装箱300相互交叉,通过横臂和竖臂上的探测器接收穿过集装箱300的射线,实现对集装箱300的扫描检查。
可选地,射线源203所发射的扇形辐射面与集装箱300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可选地,检查装置200沿集装箱300的长度方向相对于集装箱300运动。在扫描检查时,检查装置200中的射线源203和探测器均沿集装箱300的长度方向相对于集装箱300运动。
为了方便实现检查装置200相对于集装箱300的运动,检查平台102上设有导轨105,安装基体201的底部设有滚轮,通过滚轮与导轨105的配合,可以使安装基体201在检查平台102上移动,从而带动整个检查装置200移动。
可选地,集装箱检查系统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检查装置200相对于集装箱300运动。
在安装基体201的底部设有滚轮,滚轮与检查平台102上所设置的导轨105相互配合时,驱动机构可以采用电机或气缸等驱动元件来驱动检查装置200运动。
另外,驱动机构还可以采用AGV小车等形式,将检查装置200整体放置在AGV小车上,通过AGV小车的运动来带动检查装置200运动。
可选地,安装基体201设置在检查工位106的远离暂存工位107的一侧,L型臂202的竖直部分(即竖臂)设置在检查工位106的靠近暂存工位107的一侧,L型臂202的横臂设置在集装箱300的上方。由于安装基体201的占地空间较大,使L型臂202的竖臂设置在检查工位106和暂存工位107之间,可以尽可能地缩短检查工位106和暂存工位107之间的距离,方便集装箱300在检查工位106和暂存工位107之间的转运。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集装箱检查系统各个实施例中,在岸桥100的检查平台上完成对集装箱的扫描检查后,集装箱可以被岸桥100上的起重部件101吊运至集装箱移动设备上,通过集装箱移动设备将集装箱运送到目标位置。
关于上述的目标位置,对于将集装箱从轮船等货物运载设备上卸载下来的情况,目标位置可以是港口场站内地面上某一储存集装箱的仓库,也可以是某一运送集装箱的货车等;而对于将集装箱装载到轮船等货物运载设备上的情况,目标位置可以是轮船等货物运载设备上的用于放置集装箱的存储仓位。
上述的集装箱移动设备可以为AGV小车或集卡运输车等。
可选地,集装箱检查系统还包括转运装置104,转运装置104设置在检查平台102上并用于将位于检查工位106的集装箱300转运至暂存工位107。通过设置转运装置104,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转运装置104将集装箱300从检查工位106转运至暂存工位107并在集装箱300被吊走之后恢复至原位,为下一次的转运做好准备。
转运装置104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可以采用转运小车,同时配合轨道,可以方便实现集装箱300在不同工位之间的移动;还可以采用滚子、皮带、链传动机构等。
其中,在将第一个集装箱300吊运至检查平台102之前,可以将设置在检查平台102上的导向机构升起,以在将第一个集装箱300放置在检查平台102的过程中,通过导向机构对第一个集装箱300的下落进行导向。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可以实现集装箱的精准下落。
进一步,在将第一个集装箱300转运至暂存工位107之前,可以将设置在检查工位106上的导向机构降落,以使第一个集装箱300能够平移至暂存工位107。导向机构设置为可升降结构,可以随着集装箱的下落和转运升起或降落,既可以起到导向定位作用,又不会影响转运。
可选地,导向机构包括多个导向筒103,导向筒103沿检查平台102上的检查工位106的边沿布置,这样可以通过导向筒103对集装箱300进行导向和定位。导向筒103的顶部呈锥形,可以更好地引导集装箱300快速准确地落下。
另外,在完成对第一个集装箱300的扫描检查后,检查装置200可以返回至原位,以使检查装置200在对第二个集装箱300进行扫描检查时的运动方向与对第一个集装箱300进行扫描检查时的运动方向相同;或者,
在完成对第一个集装箱300的扫描检查后,检查装置200也可以保持不动,以使检查装置200在对第二个集装箱300进行扫描检查时的运动方向与对第一个集装箱300进行扫描检查时的运动方向相反。
基于上述的集装箱检查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港口设施,该港口设施包括上述的集装箱检查系统。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集装箱检查系统所具有的积极技术效果同样适用于港口设施,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及港口设施的一个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在判断岸桥100上的检查平台102所预设的检查工位106处于空闲状态时,岸桥100上的起重部件101将轮船上的第一个集装箱300吊装到检查工位106上,检查工位106上所设置的传感器检测到第一个集装箱300落位并稳定后,起重部件101卸载并脱离第一个集装箱300,然后返回轮船去吊取第二个集装箱300;检查装置200在接收到第一个集装箱300落位于检查工位106的信号后,检查装置200开始扫描作业,检查装置200相对于第一个集装箱300运动;扫描作业完成后,如图4~6所示,转运装置104将第一个集装箱300转运至暂存工位107,此时,检查工位106处于空闲状态;
在检查装置200的作业过程中,岸桥100中的起重部件101从轮船上将第二个集装箱300起吊并转运至检查工位106,由于在检查工位106上的原有的第一个集装箱300已完成扫描检查并被转运至暂存工位107,因此检查工位106处于空闲状态,起重部件101可以将第二个集装箱300落位至检查工位106;然后检查装置200在接收到第二个集装箱300落位于检查工位106的信号后,检查装置200开始对第二个集装箱300进行扫描检查;同时,在第二个集装箱300落位后,起重部件101脱离第二个集装箱300,将原来的第一个集装箱300(此时位于暂存工位107上)吊运至AGV小车上,通过AGV小车直接将第一个集装箱300运送到集装箱的储存库或者运载车上;在起重部件101将第一个集装箱300运送到集装箱的储存库或者运载车上之后,起重部件101就可以继续去吊取第三个集装箱300,并在第二个集装箱300完成扫描检查并转运至暂存工位107后,将第三个集装箱300吊运至检查工位106上,如此往复,即可完成对多个集装箱的连续扫描检查。
在该实施例中,最少通过一个起重部件就可以高效地完成对多个集装箱的连续扫描检查,可以适用于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起重部件的岸桥,适用范围较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用两个及以上起重部件来完成对多个集装箱的扫描检查。
通过对本实用新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及港口设施的多个实施例的说明,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及港口设施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优点:
1、检查装置设置在岸桥上,在集装箱装载或卸载的过程中完成扫描检查,避免场内检测,简化流程,减少装卸和扫描时间,缩短集装箱在港口的流转总时间,提高流转效率;
2、检查装置设置在岸桥上,还可以节省占地面积,不需要在岸桥之外的区域设置专门的检查位置,使港口整体布局更加合理;
3、在集装箱进入场站之前完成检测,有效避免危险违禁品进入场站,提高安全性;
4、通过设置传感器,对集装箱是否到位进行检查,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为检查装置的开闭提供参考;
5、检查平台上的检查工位更靠近集装箱的起始储存位置,暂存工位更靠近集装箱的目标位置,这样可以有效缩短转运路径,同时避免处于不同工位的集装箱之间的干涉;
6、最少可以通过一个起重部件来完成对多个集装箱的连续扫描检查,适用性强。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岸桥(100),设有检查平台(102),所述岸桥(100)上的起重部件(101)用于吊运集装箱(300)并将所述集装箱(300)放置在所述检查平台(102)上;
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检查平台(102)上,用于检测所述集装箱(300)是否到位;和
检查装置(200),设置在所述检查平台(102)上,所述检查装置(200)相对于所述集装箱(300)运动以对所述集装箱(300)进行扫描检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平台(102)上设有检查工位(106)和暂存工位(107),所述检查工位(106)用于接收所述起重部件(101)吊运的所述集装箱(300),所述暂存工位(107)用于对完成扫描检查的所述集装箱(300)进行暂存,所述检查工位(106)设置在靠近所述集装箱(300)的起始储存位置的一侧,所述暂存工位(107)设置在远离所述集装箱(300)的起始储存位置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装置(200)包括:
安装基体(201),设置在所述检查平台(102)上;
L型臂(202),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基体(201)上,另一端悬空,与所述安装基体(201)形成下方开口的框架;
射线源(203),安装在所述安装基体(201)上;和
探测器,安装在所述L型臂(20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体(201)设置在所述检查工位(106)的远离所述暂存工位(107)的一侧,所述L型臂(202)的竖直部分设置在所述检查工位(106)的靠近所述暂存工位(107)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工位(107)设置在所述检查工位(106)的一个长边的侧面,且所述暂存工位(107)的长边和所述检查工位(106)的长边相互平行;或者,所述暂存工位(107)设置在所述检查工位(106)的一个短边的侧面,且所述暂存工位(107)的短边和所述检查工位(106)的短边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检查系统还包括转运装置(104),所述转运装置(104)设置在所述检查平台(102)上并用于将位于所述检查工位(106)的所述集装箱(300)转运至所述暂存工位(1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平台(102)上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用于对所述集装箱(300)的下落进行导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多个导向筒(103),所述导向筒(103)沿所述检查平台(102)上的检查工位(106)的边沿布置,所述导向筒(103)的顶部呈锥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是可升降的。
10.一种港口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检查系统。
CN201820597037.0U 2018-04-25 2018-04-25 集装箱检查系统及港口设施 Active CN208361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7037.0U CN208361733U (zh) 2018-04-25 2018-04-25 集装箱检查系统及港口设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7037.0U CN208361733U (zh) 2018-04-25 2018-04-25 集装箱检查系统及港口设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61733U true CN208361733U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32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97037.0U Active CN208361733U (zh) 2018-04-25 2018-04-25 集装箱检查系统及港口设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617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3108A (zh) * 2018-04-25 2018-08-07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集装箱检查系统、港口设施及集装箱检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3108A (zh) * 2018-04-25 2018-08-07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集装箱检查系统、港口设施及集装箱检查方法
WO2019205873A1 (zh) * 2018-04-25 2019-10-31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集装箱检查系统、港口设施及集装箱检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62760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cargo container scanning crane
EP1654153B1 (en) A mobile cargo container scanning crane
WO2012133278A1 (ja) コンテナターミナルとその制御方法
CN108873088A (zh) 集装箱检查系统、港口设施及集装箱检查方法
CN108373108A (zh) 集装箱检查系统、港口设施及集装箱检查方法
JP2007246226A (ja) 物品卸し装置及びその物品卸し装置を備えた物品収納設備
CN208361733U (zh) 集装箱检查系统及港口设施
JP5698051B2 (ja) コンテナターミナルとその制御方法
US7267239B2 (en) Method for nonintrusive scanning of cargo containers in a buffer operation
KR100713967B1 (ko) 비접촉 화물 검사 및 컨테이너 운반을 위한 다기능 이동플랫폼
US11498771B2 (en) Parcel sor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208239633U (zh) 集装箱检查系统和港口设施
CN110002362A (zh) 自动装车设备及其装卸方法
CN114084849A (zh) 一种料箱搬运机器人
CN208092257U (zh) 集装箱检查系统和港口设施
CN109335572A (zh) 一种交互系统及交互方法
CN108508496A (zh) 集装箱检查系统、港口设施及集装箱检查方法
CN110435919A (zh) 一种机场行李处理系统
CN108318930A (zh) 集装箱检查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和港口设施
WO2017200959A1 (en) Horse and saddle transfer apparatus for shipping container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N208092256U (zh) 集装箱检查系统及港口设施
JP4420188B2 (ja) コンテナ貨物運搬装置
CN109398995A (zh) 一种自动化包裹装载容器及其系统
CN113335808B (zh) 机器人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及其货物自动分拣系统
CN212712434U (zh) 履带式转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