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55338U - 旋风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风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55338U
CN208355338U CN201721100006.1U CN201721100006U CN208355338U CN 208355338 U CN208355338 U CN 208355338U CN 201721100006 U CN201721100006 U CN 201721100006U CN 208355338 U CN208355338 U CN 2083553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lical blade
cyclone
chamber
storage chamber
dust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000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卞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enghe Clea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enghe Clea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enghe Clea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enghe Clea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000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553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553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553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包括:旋风室、集尘室以及隔离部件,旋风室具有大体上呈圆柱形的侧壁,旋风室限定旋转轴心线;隔离部件位于侧壁内部并且位于旋风室和集尘室之间,隔离部件包括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中心线与旋转轴心线共线,螺旋叶片具有与旋风室相接的第端部、与集尘室相接的第二端部以及外周端部,旋风室内的流体自第端部螺旋运动至第二端部,螺旋叶片的第二端部处设置有落灰口,螺旋叶片的至少部分外周端部与侧壁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的大小从第端部开始沿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逐渐收窄直至为0。本案的螺旋叶片能够起到将灰尘导入集尘室的导流作用,螺旋叶片本身又能够起到阻止集尘室内的灰尘反弹至旋风室的作用。

Description

旋风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风分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旋风分离装置是一种公知的能够将含尘气流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的装置,其被广泛的运用到真空吸尘器中。
旋风分离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灰尘颗粒在旋风分离腔内旋转分离时主要是靠离心力和重力作用而落于旋风分离腔的内底部,当旋风分离腔内手机的灰尘颗粒到达一定的数量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清灰处理,否则灰尘过多占据旋风分离腔的空间会使分离效率降低,但是由于灰尘颗粒主要是靠重力作用而堆积在一起的,灰尘颗粒内部的结构实际上还很疏松,而且旋风分离腔在持续分离工作时,这些灰尘颗粒,尤其是头发、大颗粒的灰尘颗粒会被卷起并沿气流方向上升, 从而堵塞气流出口,气流出口的堵塞会增加整个系统的压降,从而降低系统的能效,使得整个装置的灰尘分离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旋风分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包括:
旋风室,所述的旋风室被限定在一侧壁与一过滤罩之间,所述的侧壁上设置有脏空气入口,所述的过滤罩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的旋风室限定一旋转轴心线,所述旋风室内的流体自由地绕所述的旋转轴心线作螺旋运动,流体穿过所述的脏空气入口进入所述的旋风室内,流体穿过多个所述的通孔排出所述的旋风室;
集尘室,所述的集尘室由所述侧壁的下部与一可开合安装在所述的侧壁下端部的底盖围成,所述的集尘室位于所述旋风室的下方;
隔离部件,所述的隔离部件位于所述的侧壁内部并且位于所述的旋风室和所述的集尘室之间,所述的隔离部件包括一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中心线与所述的旋转轴心线共线,所述的螺旋叶片具有与所述的旋风室相接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的集尘室相接的第二端部以及一外周端部,所述旋风室内的流体自所述的第一端部螺旋运动至第二端部,所述螺旋叶片的第二端部处设置有落灰口,所述螺旋叶片的至少部分外周端部与所述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大小从所述的第一端部开始沿所述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逐渐收窄直至为0,在所述的旋风室内随所述流体运动的垃圾中,有一部分垃圾从所述的间隙处落入所述的集尘室内、另有一部分垃圾从所述的落灰口落入到所述的集尘室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螺旋叶片从所述的第一端旋转至所述的第二端部处时旋转过的角度为大于300度小于等于360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间隙的大小从所述的第一端部开始沿所述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旋转过60-120°后即收窄至0。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隔离部件包括一中心管,所述的螺旋叶片位于所述中心管的外围,所述的螺旋叶片具有一与外周端部相对的内周端部,所述的内周端部紧贴所述中心管的外壁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中心管与所述的螺旋叶片一体形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中心管内设置有一横向隔板,所述过滤罩的下端部插在所述的中心管内,所述过滤罩的下端部与所述中心管的内壁面密封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过滤罩的内侧和所述横向隔板的上端面构成一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一过滤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螺旋叶片具有上螺旋表面和所述的上螺旋面相对的下螺旋表面,所述的上螺旋表面与所述的旋风室相接,所述的下螺旋表面与所述的集尘室相接,所述的中心管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下螺旋表面的下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集尘室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阻止垃圾转动的止转部件,所述的止转部件从所述侧壁的内壁面沿径向向内突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止转部件一体形成在所述的隔离部件上或者一体形成在所述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旋风室和集尘室之间设置隔离部件,隔离部件上的螺旋叶片能够起到将灰尘导入集尘室的导流作用,螺旋叶片本身又能够起到阻止集尘室内的灰尘反弹至旋风室的作用;这样,从脏空气入口进入集尘室的灰尘颗粒将会被分隔件压在集尘室内,从而能充分发挥旋风室的分离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旋风分离装置的灰尘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旋风分离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沿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旋风分离装置的剖视立体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旋风分离装置的拆解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离部件的主视立体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6中的隔离部件的仰视立体示意图;
附图8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隔离部件的主视立体示意图;
附图9为附图8中的隔离部件的仰视立体示意图;
附图10为又一种实施方式中隔离部件的主视立体示意图;
附图11为附图10中的隔离部件的仰视立体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止转部件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止转部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其中:100、旋风分离装置;1、侧壁;2、底盖;3、顶盖;11、过滤罩;12、隔离部件;13、旋风室;16、集尘室;14、脏空气入口;15、出气口;131、旋转轴心线;111、通孔;112、空腔;112,空腔;4、过滤器支架;5、过滤器;121、中心管;122、螺旋叶片;123、横向隔板;1221、中心线;1222、上端部;1223、下端部;1224、上螺旋表面;1225、下螺旋表面;1226、外周端部;1227、内周端部;17、间隙;18、止转筋;28、止转筋;124、落灰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旋风分离装置100,可以安装在手持式吸尘器、推杆式吸尘器等各种吸尘器上使用,该旋风分离装置100包括大致呈圆筒形的侧壁1、底盖2以及顶盖3,侧壁1上开设有脏空气入口14。侧壁1上端部为可拆卸的连接在顶盖3的下端部处,底盖2为可开合的连接在侧壁1的下端部处。脏空气入口14适于紧密配合含尘气流通道 (未示出)以将含尘气流输入到侧壁1中,脏空气通道可以连接于常规真空吸尘装置,诸如地板吸嘴、清洁棒吸嘴(诸如电刷)或类似吸尘附件中。
如图2、4所示,侧壁1内部设置有过滤罩11和隔离部件12,侧壁1与过滤罩11之间限定旋风室13,侧壁1的下部与底盖2围成集尘室16,集尘室16位于旋风室13的下方。侧壁1上的脏空气入口14连通旋风室13内部,顶盖3的中部位置设置有连通旋风室13的出气口15。隔离部件12设在旋风室13与集尘室16之间,并且隔离部件12位于过滤罩11的下方。旋风室13限定一旋转轴心线131,自脏空气入口14进入旋风室13内的含尘气流能够绕旋转轴心线131作螺旋运动。示例中,脏空气入口14穿过靠近侧壁1的上边缘,并可定向成以切线方向将含尘气流引导至侧壁1内部的旋风室13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脏空气入口14可以设有(或协同于)一个或多个挡板或者其他结构,以便以切向或旋风模式将含尘气流导入侧壁1中。出气口15为空气提供了离开侧壁1的路径,出气口15可以具有围绕其周缘的出口密封件(图中未示出),以为下游的部件(如下游旋风分离器或者真空电机组件)提供不透气通道。过滤罩11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11,过滤罩11能够将脏空气入口14和出气口15分开,含尘气流可从脏空气入口14进入旋风室13内,经过过滤罩11过滤后,含尘气流中的固体垃圾可被截留,洁净的空气体穿过多个通孔111后排出旋风室13,并从出气口15逸出,从而实现杂质与空气流的分离。
再如图2、4、5所示,过滤罩11的主体大致呈圆柱形,过滤罩11的上端为半径变大的圆柱形,其将与顶盖3固定密封连接。过滤罩11内侧具有空腔112,空腔112内设置有一过滤器支架4,过滤器支架4上安装有一圆柱形的过滤器5,过滤器支架4以及过滤器5能够一起从过滤罩11上移除以便于对过滤器5进行清洁。这样,过滤器5位于过滤罩11的下游,出气口15位于过滤器5的下游,过滤器5将通孔111与出气口15分开,即通孔111、过滤器5、出气口15依次连通,旋风室13适于允许含尘气流从脏空气入口14移到过滤罩11处并且能够从含尘气流中移除第一数量的固体垃圾,过滤罩11上的通孔111适于允许含尘气流从通孔111移到过滤器5并从含尘气流移除第二数量的固体垃圾,过滤器5适于允许含尘气流从过滤器5移到出气口15并从含尘气流移除第三数量的固体垃圾。
如图4、5、6、7所示,隔离部件12包括一中心管121、位于中心管121外围并且与中心管121一体设置的螺旋叶片122、位于中心管121内侧的横向隔板123,螺旋叶片122位于中心管121的外围,螺旋叶片122的中心线1221与旋转轴心线131共线(见图2),螺旋叶片122具有一个靠近脏空气入口14的上端部1222和远离上端部1222的下端部1223、在上、下端部之间螺旋延伸的上螺旋表面1224、与上螺旋表面1224相对的下螺旋表面1225、外周端部1226、内周端部1227,内周端部1227与中心管121的外壁面一体形成,旋风室13内的流体自上端部1222螺旋运动至下端部1223。本例中,螺旋叶片122从上端部1222旋转至下端部1223时旋转过的角度为大于300度小于等于360度。隔离部件12在螺旋叶片122的下端部1223处设置有落灰口124,此落灰口124正好位于螺旋叶片122的旋转路径上。
再如图2所示,过滤器支架4的下端部与横向隔板123相密封连接,外周端部1226靠近侧壁1的内壁面。如图6、7所示,中心管121的下半部分整圈均延伸到下螺旋表面1225下侧,如图2所示,中心管121的下半部分伸入到集尘室16内,该部分中心管121可以有效防止进入集尘室16的灰尘反跳回到旋风室13。在其他实施例中,隔离部件12上的中心管121还可以是其他结构, 如图8、9所示,该示例中隔离部件12’中,中心管121’的下半部分仅有小半圈延伸到螺旋叶片122’的下螺旋表面1225’下侧;而图10、11中示出的隔离部件12”中的中心管121”均位于螺旋叶片122”的下螺旋表面1225”的上侧。
再如图3所示,螺旋叶片122的外周端部1226与侧壁1之间具有间隙17,间隙17的大小D从螺旋叶片122的上端部1222开始沿螺旋叶片122的螺旋方向逐渐收窄直至为0。本例中,间隙17的大小从上端部1222开始沿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旋转过60-120°的角度α后即收窄至0。这样,从脏空气入口14进入的含尘气流,一些较重的垃圾将在旋转到间隙17处时直接落下进入到集尘室16内。
为了使得集尘室16内的固体垃圾不会随着气流转动而转动,在集尘室16内设置止转部件。如图12所示,侧壁1在构成集尘室16的部分侧壁1的内壁面上设置一上下延伸的止转筋18,该止转筋18的上端部将临近螺旋叶片122,由于止转筋18的作用,集尘室16内的垃圾很难随气流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止转部件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如图13中所示,隔离部件22上的螺旋叶片222上固定设置有一向下延伸的止转筋28,该止转筋28紧贴侧壁21的内壁面,止转筋208的下端部将邻近旋风装置的底盖(图中未示出),这样由于止转筋28的作用,集尘室216内的垃圾被阻止随气流一起转动。
本例中,旋风分离装置100中的螺旋叶片122能够在旋风室13内帮助向下引导空气和固体垃圾,在旋风分离装置工作时,从脏空气入口14进入侧壁1内的含尘气流将在旋风室13内向下螺旋流动,较大颗粒的固体垃圾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与侧壁1的杯侧壁碰撞,有些垃圾通过间隙17落入到集尘室16内,有些垃圾沿着螺旋叶片122旋转而后经落灰口124落入到集尘室16内,这些垃圾将被截留在下部的集尘室16中,含有少量垃圾的气流将向上流过过滤罩11,又有少部分垃圾被过滤罩11截留,较为洁净的空气将从通孔111流向过滤器5,经过过滤器5的过滤后符合排放标准的干净空气将从出气口15处流到侧壁1的外部,从而完成气灰分离工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风室,所述的旋风室被限定在一侧壁与一过滤罩之间,所述的侧壁上设置有脏空气入口,所述的过滤罩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的旋风室限定一旋转轴心线,所述旋风室内的流体自由地绕所述的旋转轴心线作螺旋运动,流体穿过所述的脏空气入口进入所述的旋风室内,流体穿过多个所述的通孔排出所述的旋风室;
集尘室,所述的集尘室由所述侧壁的下部与一可开合安装在所述的侧壁下端部的底盖围成,所述的集尘室位于所述旋风室的下方;
隔离部件,所述的隔离部件位于所述的侧壁内部并且位于所述的旋风室和所述的集尘室之间,所述的隔离部件包括一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中心线与所述的旋转轴心线共线,所述的螺旋叶片具有与所述的旋风室相接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的集尘室相接的第二端部以及一外周端部,所述旋风室内的流体能够自所述的第一端部螺旋运动至所述的第二端部,所述螺旋叶片的第二端部处设置有落灰口,所述螺旋叶片的至少部分外周端部与所述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大小从所述的第一端部开始沿所述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逐渐收窄直至为0;在所述的旋风室内随所述流体运动的垃圾中,有一部分垃圾从所述的间隙处落入所述的集尘室内、另有一部分垃圾从所述的落灰口落入到所述的集尘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叶片从所述的第一端旋转至所述的第二端部处时旋转过的角度为大于300度小于等于36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大小从所述的第一端部开始沿所述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旋转过60-120°后即收窄至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部件包括一中心管,所述的螺旋叶片位于所述中心管的外围,所述的螺旋叶片具有一与外周端部相对的内周端部,所述的内周端部紧贴所述中心管的外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管与所述的螺旋叶片一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管内设置有一横向隔板,所述过滤罩的下端部插在所述的中心管内,所述过滤罩的下端部与所述中心管的内壁面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罩的内侧和所述横向隔板的上端面构成一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一过滤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叶片具有上螺旋表面和所述的上螺旋面相对的下螺旋表面,所述的上螺旋表面与所述的旋风室相接,所述的下螺旋表面与所述的集尘室相接,所述的中心管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下螺旋表面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尘室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阻止垃圾转动的止转部件,所述的止转部件从所述侧壁的内壁面沿径向向内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转部件一体形成在所述的隔离部件上或者一体形成在所述的侧壁上。
CN201721100006.1U 2017-08-30 2017-08-30 旋风分离装置 Active CN2083553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00006.1U CN208355338U (zh) 2017-08-30 2017-08-30 旋风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00006.1U CN208355338U (zh) 2017-08-30 2017-08-30 旋风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55338U true CN208355338U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13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00006.1U Active CN208355338U (zh) 2017-08-30 2017-08-30 旋风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5533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9163A (zh) * 2019-07-31 2019-10-25 苏州诚河清洁设备有限公司 旋风分离器
CN112021996A (zh) * 2019-06-04 2020-12-04 康塔有限公司 旋风分离器
CN113520213A (zh) * 2020-04-13 2021-10-22 苏州诚河清洁设备有限公司 便携式真空吸尘器
CN114631752A (zh) * 2020-12-15 2022-06-17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导流件、尘气分离机构和清洁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1996A (zh) * 2019-06-04 2020-12-04 康塔有限公司 旋风分离器
CN110369163A (zh) * 2019-07-31 2019-10-25 苏州诚河清洁设备有限公司 旋风分离器
CN110369163B (zh) * 2019-07-31 2021-09-07 苏州诚河清洁设备有限公司 旋风分离器
CN113520213A (zh) * 2020-04-13 2021-10-22 苏州诚河清洁设备有限公司 便携式真空吸尘器
CN113520213B (zh) * 2020-04-13 2024-05-24 苏州诚河清洁设备有限公司 便携式真空吸尘器
CN114631752A (zh) * 2020-12-15 2022-06-17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导流件、尘气分离机构和清洁设备
CN114631752B (zh) * 2020-12-15 2023-10-13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导流件、尘气分离机构和清洁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55338U (zh) 旋风分离装置
US7604675B2 (en) Separately opening dust containers
US8209815B2 (en) Dual stage cyclonic dust collector
CN101816537B (zh) 旋风分离装置
KR100667874B1 (ko) 멀티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US8914941B2 (en) Cyclone dust collecting apparatus and vacuum cleaner having the same
US8671512B2 (en) Cyclone cleaner
CN101277636B (zh) 真空吸尘器的灰尘收集装置
CN100477951C (zh) 用于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
CN102300493B (zh) 用于真空吸尘器的灰尘箱
JP2009543636A (ja) サイクロン型分離装置
GB2399780A (en) Arrangement of cyclones for noise damping
CN102319043A (zh) 旋风分离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旋风吸尘器
CN100360071C (zh) 旋风式灰尘分离器与电动真空吸尘器
EP2231303A1 (en) Dual stage cyclonic dust collector
US20160106282A1 (en) Cleaner
US20180310788A1 (en) Cyclone dust collecting apparatus and vacuum cleaner comprising same
KR20070042794A (ko) 진공청소기의 집진장치
CN208851384U (zh) 能够干湿两用的手持式吸尘器
CN209186551U (zh) 手持清洁设备
CN202198537U (zh) 旋风分离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旋风吸尘器
CN108402991A (zh) 干湿两用手持式吸尘器
CN208851376U (zh) 一种干湿两用手持式吸尘器
CN208851374U (zh) 干湿两用手持式吸尘器
CN108685523B (zh) 过滤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