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47658U - 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47658U
CN208347658U CN201820987557.2U CN201820987557U CN208347658U CN 208347658 U CN208347658 U CN 208347658U CN 201820987557 U CN201820987557 U CN 201820987557U CN 208347658 U CN208347658 U CN 208347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lamping
brake axle
card
roller bl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875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Jin Lang Stocks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Jin Lang Stoc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Jin Lang Stocks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Jin Lang Stocks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875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476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47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476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包括安装座体和安装盖体,该安装盖体上一体成型有制动轴,该制动轴的外周套设有若干制动弹簧,还包括驱动盘、转轴和拉珠,所述安装盖体的一端设有环柱形的凸起,该凸起的内周设置有定位块,制动轴的末端穿设在凸起内,且该制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块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制动轴为金属材质,安装盖体为塑料材质;在所述转轴的内周和凸起的外周之间设置有一金属材质的卡片,该卡片用于与所述制动弹簧接触,所述转轴的内周设有与该卡片形状相同的凸台,所述卡片包覆在该凸台的外周,使得该卡片和凸台之间的周向位置固定。本实用新型改善了传统塑料材质的制动轴和转轴不耐磨的情况,有利于延长控制器的寿命。

Description

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窗帘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
背景技术
升降帘广泛应用于家居和办公场所,其中,手动式升降帘是在窗帘的顶部设置卷轴,利用卷轴的转动卷起或放开窗帘本身或与窗帘连接的卷绳,而卷轴的转动则由设置在卷轴端部的控制器带动,因此,对于升降帘来说,控制器是其核心部件。
控制器通常包括安装壳体、拉珠或拉绳、与该拉珠或拉绳适配的驱动盘、弹簧、制动轴和与卷轴连接的转轴,使用时,操作者手动拉动拉珠或拉绳,带动驱动盘旋转,并由驱动盘推动弹簧带动转轴旋转,再由转轴带动卷轴转动,从而实现升降帘的升降,在操作者松开拉珠或拉绳时,通过弹簧抱紧制动轴而实现控制器的自锁,使得升降帘可以停留在任意位置。
现有的控制器通常除了弹簧外均为塑料件,虽然有利于控制成本,但是对于核心零件,如制动轴和转轴,其中,制动轴为塑料件,弹簧抱紧塑料材质的制动轴的制动能力差,且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制动轴与弹簧之间的不断摩擦,容易导致制动轴磨损,不利于弹簧抱紧制动;而转轴由弹簧推动转动,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转轴与弹簧接触的部位极易被刮伤,导致转轴的使用寿命下降。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虽然意识到了塑料件制成的控制器的弊端,但是如果将其中的核心部件改用金属材质,则会增加制造成本,此外,目前的安装壳体包括安装座体和安装盖体,安装盖体和制动轴为一体成型结构,则如果将安装盖体和制动轴一起更换为金属材质,则会导致安装座体和安装盖体的材质不一,降低了控制器的外观的美观度。
此外,现有的升降帘控制器在使用时噪声较大,而噪声主要来源于拉珠或拉绳与塑料壳体之间的摩擦,使得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以改善传统的控制器的制动轴和转轴不耐磨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包括安装座体,扣合在该安装座体末端的安装盖体,该安装盖体朝向安装座体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制动轴,该制动轴的外周套设有若干制动弹簧,还包括驱动盘、转轴和用于带动驱动盘转动的拉珠,所述转轴、驱动盘和制动轴由外至内同轴设置,且所述驱动盘通过制动弹簧带动所述转轴转动,该转轴的前端伸出所述安装座体的前端,所述安装盖体朝向所述安装座体的一端设置有环柱形的凸起,该凸起的内周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制动轴的末端穿设在所述凸起内,且该制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块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制动轴为金属材质,所述安装盖体为塑料材质;所述转轴的末端套设在所述凸起的外周,在所述转轴的内周和所述凸起的外周之间设置有一金属材质的卡片,该卡片用于与所述制动弹簧接触,所述转轴的内周设有与该卡片形状相同的凸台,所述卡片包覆在该凸台的外周,使得该卡片和凸台之间的周向位置固定,所述卡片的一端插接在所述转轴的内部,另一端夹设在所述转轴和凸起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操作者手动拉动拉珠,带动驱动盘转动,该驱动盘推动制动弹簧从而带动转轴转动,再由该转轴带动升降帘的卷轴转动,从而实现升降帘的升降,与现有的升降帘手动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相同。但是,本实用新型中,将传统的塑料材质的制动轴替换为金属材质的制动轴,在生产时,将成型的制动轴置入安装盖体的模具内,将制动轴与安装盖体一体成型,成型后的制动轴与安装盖体通过定位槽和定位块的相互卡接,实现了二者的牢固连接,可有效防止在使用中出现制动轴与安装盖体脱离的情况;金属材质的制动轴的耐磨性能远优于塑料材质,在使用中,不会因长时间受到制动弹簧的摩擦而受损,且制动弹簧抱紧金属材质的制动轴的制动性能更好,可以有效保证升降帘的使用性能,防止升降帘出现回落;此外,本实用新型增设了金属材质的卡片,使得制动弹簧不与塑料材质的转轴接触,而是通过卡片带动转轴旋转,从而可避免塑料材质的转轴出现磨损的情况,有利于提高转轴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卡片与转轴为活动连接,不仅制造安装方便,还可以对磨损的卡片进行更换,便于后期的维修。
优选地,所述卡片呈“凹”形结构,所述转轴的侧壁相应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凹”形的凸台。卡片和凸台均呈凹形,则卡片包覆在凸台的外周之后,二者的周向位置固定,当卡片在制动弹簧的推动下发生转动时,会使得凸台亦即转轴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转轴的内部设有台阶孔,该台阶孔的台阶面上设有限位环,该限位环与转轴同轴布置,所述卡片插接在该限位环的外周与转轴的内周之间。由此,卡片的一端与转轴插接并通过限位环限定卡片的径向位置,而卡片的另一端夹设在安装盖体的凸起和转轴的内壁之间,该凸起则相当于限位环的作用,起到了限定卡片相对于转轴的径向位置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限位环的内周与所述制动轴的外周接触,以结合安装盖体同时对制动轴起到支撑作用,减轻安装盖体的所受弯矩的大小。
优选地,所述制动轴远离安装盖体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卡接部,所述转轴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接部适配的卡接环,所述制动轴和转轴通过卡接部和卡接环的配合实现轴向卡接固定。传统的控制器仅是通过安装座体和安装盖体的连接实现各零件位置的相互固定,在拆开安装盖体后,内部的零件即散落开,难以维持原有连接关系,而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制动轴和转轴的卡接,使得制动轴、转轴、安装盖体、卡片和驱动盘的连接更加牢固,即便在将安装盖体拆下后,仍可维持以上五者的连接关系,使得安装和拆卸更加整齐有序。
优选地,所述卡接部包括卡接头和卡接轴,卡接轴的直径小于制动轴的直径,所述卡接头、卡接轴和制动轴依次连接,所述卡接头呈锥形,其大径端与所述卡接轴连接,且其大径端的直径大于卡接轴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卡接环的内径小于所述卡接头的大径端的直径且大于所述卡接轴的直径;所述卡接环包括若干周向均布的卡接块,该卡接块远离所述安装盖体的一侧呈平面,靠近所述安装盖体的一侧呈斜面,且所述卡接块的厚度由内至外逐渐增大。在安装转轴时,制动轴的卡接头从卡接环的设有斜面的一侧向平面的一侧运动,在连接的过程中,卡接块在卡接头的压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使得卡接环的内径稍微变大,便于卡接头顺利穿过卡接环,此时,卡接轴穿设在卡接环中,而由于卡接头的大径端的直径大于卡接环的内径,则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卡接头无法从卡接环内向回运动,从而可以保证转轴和制动轴的轴向卡接牢固;在拆卸时,需要操作者用力将转轴向远离制动轴的方向拉出,以克服卡接环对卡接头的约束。
优选地,所述安装盖体和安装座体之间设置有尼龙材质的消音柱,该消音柱的外壁与所述拉珠的运动轨迹相交。则在操作者拉动拉珠时,该拉珠与消音柱摩擦,与传统的拉珠直接与塑料材质的安装座体摩擦相比,增设尼龙材质的消音柱,大大降低了拉动拉珠产生的噪声,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所述消音柱为环柱形,所述安装盖体和安装座体上均设置有安装柱,该消音柱的两端套设在该安装柱的外周。采用这种设计,使得消音柱可绕着安装柱转动,从而降低拉珠和消音柱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操作者无需用力拉动拉珠来克服拉珠和消音柱之间的摩擦力,节省操作者的体力。
优选地,所述制动轴的外周套设有两个制动弹簧,且两个制动弹簧的旋向相反。传统的控制器均使用一个弹簧,或者多个旋向一致的弹簧,容易在使用中出现转轴运动不稳的情况,而本实用新型采用旋向相反的两个制动弹簧,可以使得转轴受力均匀,从而使得转轴的运动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盖体和制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与制动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安装座体;2-安装盖体;3-制动轴;4-制动弹簧;5-驱动盘;6-转轴;7-拉珠;8-安装块;9-卡片;10-消音柱;
11-安装柱;21-凸起;22-定位块;23-安装柱;31-定位槽;32-卡接部;41-压脚;51-驱动段;52-传动段;61-凸台;62-台阶孔;63-限位环;64-卡接环;81-连接螺栓;82-垫片;
321-卡接头;322-卡接轴;521-缺口;641-卡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包括一安装座体1,该安装座体1的末端扣合有一安装盖体2,该安装盖体2与安装座体1螺钉连接,在该安装盖体2朝向安装座体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制动轴3,该制动轴3的外周套设有两个制动弹簧4,还包括驱动盘5、转轴6和用于带动驱动盘5转动的拉珠7,所述转轴6、驱动盘5和制动轴3由外至内同轴设置。
本实施例中,转轴6的前端伸出安装座体1的前端并与升降帘的卷轴(图中未示出)连接,其连接方式与传统的控制器相同,在此不做赘述;本实施例的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在使用时,操作者手动拉动拉珠7,带动驱动盘5转动,该驱动盘5推动制动弹簧4从而带动转轴6转动,再由该转轴6带动升降帘的卷轴转动,从而实现升降帘的升降;在操作者松开拉珠7时,制动弹簧4抱紧制动轴3,此时,在升降帘的自身重力作用下,无法克服制动弹簧4的抱紧力,从而无法反向推动制动弹簧4和驱动盘5转动,使得升降帘可以停留在任意位置。
本实施例中,上述安装座体1用于与升降帘的安装轨道(图中未示出)连接,在安装时,将安装座体1和安装块8分别置于安装轨道的两侧,调整位置之后,将安装轨道和安装座体1螺栓连接在一起,该连接螺栓81依次穿过安装块8、安装轨道、安装座体1和设置在安装座体1内的垫片82螺纹连接,该垫片82上设置有螺纹孔。
进一步地,参考图4和图5,上述安装盖体2朝向安装座体1的一端设置有环柱形的凸起21,该凸起21的内周设置有定位块22,所述制动轴3的末端穿设在凸起21内,且该制动轴3上设置有与定位块22适配的定位槽31。本实施中,制动轴3为金属材质,安装盖体2为塑料材质,在生产时,将成型的制动轴3置入安装盖体2的注塑模具内,使得制动轴3与安装盖体2一体成型,成型后的制动轴3与安装盖体2通过定位槽31和定位块22的相互卡接,实现了二者的牢固连接;制动轴3采用金属材质,可以使得制动弹簧4的抱紧更牢,增强制动能力,且制动轴3的耐磨性得到大幅提升。
具体地,参考图4和6,上述驱动盘5包括驱动段51和传动段52,其中,驱动段51套设在上述凸起21的外周,该驱动段51用于与拉珠7传动连接,传动段52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贯通的缺口521;上述制动弹簧4的两端均向外延伸形成压脚41,在制动弹簧4套设在制动轴3的外周后,其两端的压脚41分别搭接在缺口521的两端(参考图7),则在拉珠7拉动时,驱动盘5转动并通过压脚41推动制动弹簧4相对于制动轴3转动。
进一步地,参考图3和图4,上述转轴6的末端套设在凸起21的外周,在转轴6的内周设有一凸台61,在该凸台61的外周包覆有一与其形状相同的金属材质的卡片9,该卡片9的一端插接在转轴6的内部,另一端夹设在转轴6的内周和所述21的外周之间;采用这种设计,使得卡片9与转轴6的周向和径向位置固定,在使用时,制动弹簧4的压脚41不与转轴产生接触,而是直接作用在卡片9上,并通过卡片9带动转轴6旋转,以防止塑料材质的转轴6在长时间使用后被刮伤磨损。
具体地,上述卡片9呈“凹”形结构(参考图10),所述转轴6的侧壁相应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凹”形的上述凸台61;参考图8和图9,在上述转轴6的内部设有台阶孔62,该台阶孔62的台阶面上设有限位环63,该限位环63与转轴6同轴布置,所述卡片9插接在该限位环63的外周与转轴6的内周之间;本实施例中,凸台61和卡片9的底部均呈弧形,且该弧形与限位环63和凸起21的外壁的弧度适配,以便于安装;在将转轴6套设在驱动盘5上后,限位环63的内周与制动轴3的外周接触(参考图4),以结合安装盖体2同时对制动轴3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参考图5、图8和图9,在上述制动轴3远离安装盖体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卡接部32,相应地,转轴6的内壁上设有与卡接部32适配的卡接环64;其中,卡接部32包括卡接头321和卡接轴322,卡接轴322的直径小于制动轴3的直径,上述卡接头321、卡接轴322和制动轴3依次连接,卡接头321呈锥形,其大径端与卡接轴322连接,且其大径端的直径大于卡接轴322的直径;上述卡接环64的内径小于卡接头321的大径端的直径且大于卡接头321小径端的直径和卡接轴322的直径,上述卡接环64具体包括若干周向均布的卡接块641,该卡接块641远离安装盖体2的一侧呈平面,靠近安装盖体2的一侧呈斜面,且卡接块641的厚度由内至外逐渐增大。
在安装转轴时,制动轴3的卡接头321从卡接环64的设有斜面的一侧向设有平面的一侧运动,在连接的过程中,卡接块641在卡接头321的压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使得卡接环64的内径稍微变大,便于卡接头321顺利穿过卡接环64,然后卡接环64瞬间回复原始状态,此时,卡接轴322穿设在卡接环64中,而由于卡接头321的大径端的直径大于卡接环64的内径,则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卡接头321无法自行从卡接环64内向回运动,从而可以保证转轴6和制动轴3的轴向卡接牢固;在拆卸时,需要操作者用力将转轴6向远离制动轴3的方向拉出,以克服卡接环64对卡接头321的轴向约束。
进一步地,参考图5、图7和图11,本实施例在上述安装盖体2和安装座体1之间设置有耐高温尼龙材质的消音柱10,该消音柱10为环柱形,在安装盖体2上一体成型有安装柱23,在安装座体1上一体成型有安装柱11,安装柱11和安装柱23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上述消音柱10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安装柱11和安装柱23的外周。本实施例中,消音柱10的设置位置,使得其外壁与拉珠7的运动轨迹相交,则在操作者拉动拉珠7时,该拉珠7与消音柱10摩擦,大大降低了拉动拉珠7产生的噪声。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两个制动弹簧4的旋向相反,分别为左旋弹簧和右旋弹簧,在安装时,将两个制动弹簧4的外旋动方向的压脚朝向安装2套入制动轴3,从而使得两个制动弹簧4的位置关系如图7中所示,类似于对称布置,则在拉动拉珠7时,两个制动弹簧4的压脚41同时与卡片9接触,其合力方向位于卡片9的中部,使得卡片9的运动更加稳定,而传统的单一弹簧或旋向一致的弹簧,则无法产生位于中部的合力方向,使得转轴6的运动不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包括安装座体,扣合在该安装座体末端的安装盖体,该安装盖体朝向安装座体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制动轴,该制动轴的外周套设有若干制动弹簧,还包括驱动盘、转轴和用于带动驱动盘转动的拉珠,所述转轴、驱动盘和制动轴由外至内同轴设置,且所述驱动盘通过制动弹簧带动所述转轴转动,该转轴的前端伸出所述安装座体的前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盖体朝向所述安装座体的一端设置有环柱形的凸起,该凸起的内周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制动轴的末端穿设在所述凸起内,且该制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块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制动轴为金属材质,所述安装盖体为塑料材质;
所述转轴的末端套设在所述凸起的外周,在所述转轴的内周和所述凸起的外周之间设置有一金属材质的卡片,该卡片用于与所述制动弹簧接触,所述转轴的内周设有与该卡片形状相同的凸台,所述卡片包覆在该凸台的外周,使得该卡片和凸台之间的周向位置固定,所述卡片的一端插接在所述转轴的内部,另一端夹设在所述转轴和凸起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片呈“凹”形结构,所述转轴的侧壁相应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凹”形的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的内部设有台阶孔,该台阶孔的台阶面上设有限位环,该限位环与转轴同轴布置,所述卡片插接在该限位环的外周与转轴的内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环的内周与所述制动轴的外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轴远离安装盖体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卡接部,所述转轴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接部适配的卡接环,所述制动轴和转轴通过卡接部和卡接环的配合实现轴向卡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部包括卡接头和卡接轴,卡接轴的直径小于制动轴的直径,所述卡接头、卡接轴和制动轴依次连接,所述卡接头呈锥形,其大径端与所述卡接轴连接,且其大径端的直径大于卡接轴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环的内径小于所述卡接头的大径端的直径且大于所述卡接轴的直径;
所述卡接环包括若干周向均布的卡接块,该卡接块远离所述安装盖体的一侧呈平面,靠近所述安装盖体的一侧呈斜面,且所述卡接块的厚度由内至外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盖体和安装座体之间设置有尼龙材质的消音柱,该消音柱的外壁与所述拉珠的运动轨迹相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音柱为环柱形,所述安装盖体和安装座体上均设置有安装柱,该消音柱的两端套设在该安装柱的外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轴的外周套设有两个制动弹簧,且两个制动弹簧的旋向相反。
CN201820987557.2U 2018-06-26 2018-06-26 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 Active CN2083476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87557.2U CN208347658U (zh) 2018-06-26 2018-06-26 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87557.2U CN208347658U (zh) 2018-06-26 2018-06-26 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47658U true CN208347658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81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87557.2U Active CN208347658U (zh) 2018-06-26 2018-06-26 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476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7410B (zh) 吊扇灯
CN107902455A (zh) 一种布匹收卷装置
CN208347658U (zh) 升降帘用手动控制器
CN209554493U (zh) 一种电缆线手动下料带自锁装置
CN107651515A (zh) 一种自动绕线机构
CN204342195U (zh) 一种慢速回缩自动卷管器
CN106956742B (zh) 制动系统及滑板车
CN208950910U (zh) 一种风扇灯扇叶联动结构
CN202442284U (zh) 一种可调节的恒力机构
CN20898308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led线条灯
CN107471150A (zh) 无孔装配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CN210035244U (zh) 一种吸顶灯及其扣具总成
CN209608796U (zh) 一种球形音箱转动控制机构
CN210007273U (zh) 一种通讯线走线机构
CN205709256U (zh) 一种任意止转的自动卷管器
CN209629263U (zh) 一种动漫游戏人物展示装置
CN207539090U (zh) 一种半隐藏风叶的带灯吊扇
CN111071944A (zh) 电动升降装饰吊装装置
CN203239801U (zh) 碟式刹车结构
CN219655190U (zh) 一种紧固角齿凸缘
CN208858820U (zh) 一种机械碟刹制动装置
CN216517738U (zh) 一种可调限位止转的卷帘制尾
CN211594859U (zh) 电动升降装饰吊装装置
CN220585568U (zh) 一种可伸缩插排
CN209428727U (zh) 绕线器及具有其的缝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