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47415U - 一种带有通风功能的管型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通风功能的管型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47415U
CN208347415U CN201821015359.6U CN201821015359U CN208347415U CN 208347415 U CN208347415 U CN 208347415U CN 201821015359 U CN201821015359 U CN 201821015359U CN 208347415 U CN208347415 U CN 208347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cast
air
module
computer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153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立民
付河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AN KETA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AN KETA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AN KETA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AN KETA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153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47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47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474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通风功能的管型塔,机房一侧面中下部设置有进风口,机房另一侧面中上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管型塔的底部侧面设有导热口,所述导热管一端与出风口连通,导热管的另一端与导热口连通,所述管型塔的顶部设有风门,所述风门的上端设有发电蓄能模块,所述发电蓄能模块上端设有球形风帽,所述风门的外侧壁上设有风门控制器,所述管型塔顶部内壁在风门附近还设置有处理器模块和温度采集器A,所述导热管中设置有温度采集器B。使用球形风帽加强管型塔“烟囱效应”效果,让机房内降温效果更显著;在夏日,能避免因管型塔顶部温度高于机房室内温度,而产生热气倒吸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通风功能的管型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通风功能的管型塔。
背景技术
信号塔是网络运营商建立的一种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信号塔主要塔型有管型塔、角钢塔、景观塔、路灯塔、地面拉线塔、屋面抱杆和H杆等,其中与机房配套使用是管型塔和角钢塔,因管型塔的内部存在畅通的上升空间,即可形成“烟囱效应”得以利用。
现有的管型塔应用“烟囱效应”的设计,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机房使用密闭空间,让冷热气流在密封空间形成对流,此种设计只有管型塔上下温差极大的情况下,才能有预设效果;2、仅利用管型塔的“烟囱效应”一种降温方法,为使管型塔内有足够热量形成上升气流,忽略了基站中的温度远高于正常使用温度的情况。
管型塔的“烟囱效应”确能起到节能降温效果,所以亟需一种设计合理的节能降温管型塔。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带有通风功能的管型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通风功能的管型塔,包括机房、导热管、管型塔、风门、发电蓄能模块、球形风帽、处理器模块、温度采集器A和温度采集器B,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一侧面中下部设置有进风口,机房另一侧面中上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管型塔的底部侧面设有导热口,所述导热管一端与出风口连通,导热管的另一端与导热口连通,所述管型塔的顶部设有风门,所述风门的上端设有发电蓄能模块,所述发电蓄能模块上端设有球形风帽,所述发电蓄能模块中的发电机转轴与球形风帽的扇叶转轴联轴器连接,所述风门的外侧壁上设有风门控制器,所述管型塔顶部内壁在风门附近还设置有处理器模块和温度采集器A,所述导热管中设置有温度采集器B;
所述发电蓄能模块与处理器模块电器连接,所述处理器模块与温度采集器A电器连接,所述温度采集器B由机房电路供电,所述处理器模块接收温度采集器A的有限信号,处理器模块接收温度采集器B的无线信号,所述处理器模块与风门控制器电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机房、管型塔、风门、发电蓄能模块和球形风帽之间均为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的水平高度低于导热口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发电蓄能模块包括筒型的外壁、固定在内壁中心的发电机和变压蓄能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采集器B内置有无线发射模块,处理器模块内置有无线接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风门控制器上电时风门关闭。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用球形风帽加强管型塔“烟囱效应”效果,让机房内降温效果更显著。
2、在夏日,能避免因管型塔顶部温度高于机房室内温度,而产生热气倒吸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房,11.进风口,12.出风口,2.导热管,3.管型塔,31.导热口,4.风门,41.风门控制器,5.发电蓄能模块,6.球形风帽,7.处理器模块,8.温度采集器B,9.温度采集器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通风功能的管型塔,包括机房1、导热管2、管型塔3、风门4、发电蓄能模块5、球形风帽6、处理器模块7、温度采集器A9和温度采集器B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1一侧面中下部设置有进风口11,机房1另一侧面中上部设置有出风口12,在管型塔3的“烟囱效应”作用下,进风口11处进风,出风口12处出风,形成良好的流动性对流效果更强,所述管型塔3的底部侧面设有导热口31,所述导热管2一端与出风口12连通,导热管2的另一端与导热口31连通,所述管型塔3的顶部设有风门4,风门4的作用是在外接温度高于机房1内温度时隔断“烟囱效应”效果,所述风门4的上端设有发电蓄能模块5,所述发电蓄能模块5上端设有球形风帽6,球形风帽6转动的扇叶可以带动发电蓄能模块5中的发电机转轴转动,也可以使管型塔3顶部空气流动加速,从而增强“烟囱效应”的效果,所述发电蓄能模块5中的发电机转轴与球形风帽6的扇叶转轴联轴器连接,所述风门4的外侧壁上设有风门控制器41,所述管型塔3顶部内壁在风门4附近还设置有处理器模块7和温度采集器A9,所述导热管2中设置有温度采集器B8;
所述发电蓄能模块5与处理器模块7电器连接,所述处理器模块7与温度采集器A9电器连接,所述温度采集器B8由机房1电路供电,所述处理器模块7接收温度采集器A9的有限信号,处理器模块7接收温度采集器B8的无线信号,所述处理器模块7与风门控制器41电器连接。
所述处理器模块7可以选用低功耗的MSP430AFE233处理器,其中的无线接收模块可以选用无线接收模块典型电路,为了防止雷击亦可加上保护电路;温度采集器A9内部设有感温元件和调理电路,感温元件可以采用薄膜铂电阻pt100温度传感器, 温度采集器B8内设有感温元件、调理电路和无线发射模块,感温元件可以采用薄膜铂电阻pt100温度传感器,无线发射模块可以使用典型电路,所述风门控制器41属于模块化的电动执行器。
所述进风口11、机房1、管型塔3、风门4、发电蓄能模块5和球形风帽6之间均为连通。
所述出风口12的水平高度低于导热口31的水平高度,能保证机房1中被设备散热加热的空气自发的流向管型塔3。
所述发电蓄能模块5包括筒型的外壁、固定在内壁中心的发电机和变压蓄能电路。
所述温度采集器B8内置有无线发射模块,处理器模块7内置有无线接收模块。
所述风门控制器41上电时风门4关闭,外部温度低于机房1中温度时间更多,如此设置可减少发电蓄能模块5的电损耗量。
当温度采集器A9的数值小于温度采集器B8的数值时,处理器模块7给风门控制器41掉电,风门4常开。
当温度采集器A9的数值大于温度采集器B8的数值时,处理器模块7给风门控制器41上电,风门4关闭,隔断反向“烟囱效应”。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带有通风功能的管型塔,包括机房(1)、导热管(2)、管型塔(3)、风门(4)、发电蓄能模块(5)、球形风帽(6)、处理器模块(7)、温度采集器A(9)和温度采集器B(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1)一侧面中下部设置有进风口(11),机房(1)另一侧面中上部设置有出风口(12),所述管型塔(3)的底部侧面设有导热口(31),所述导热管(2)一端与出风口(12)连通,导热管(2)的另一端与导热口(31)连通,所述管型塔(3)的顶部设有风门(4),所述风门(4)的上端设有发电蓄能模块(5),所述发电蓄能模块(5)上端设有球形风帽(6),所述发电蓄能模块(5)中的发电机转轴与球形风帽(6)的扇叶转轴联轴器连接,所述风门(4)的外侧壁上设有风门控制器(41),所述管型塔(3)顶部内壁在风门(4)附近还设置有处理器模块(7)和温度采集器A(9),所述导热管(2)中设置有温度采集器B(8);
所述发电蓄能模块(5)与处理器模块(7)电器连接,所述处理器模块(7)与温度采集器A(9)电器连接,所述温度采集器B(8)由机房(1)电路供电,所述处理器模块(7)接收温度采集器A(9)的有限信号,处理器模块(7)接收温度采集器B(8)的无线信号,所述处理器模块(7)与风门控制器(41)电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通风功能的管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机房(1)、管型塔(3)、风门(4)、发电蓄能模块(5)和球形风帽(6)之间均为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通风功能的管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2)的水平高度低于导热口(31)的水平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通风功能的管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蓄能模块(5)包括筒型的外壁、固定在内壁中心的发电机和变压蓄能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通风功能的管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器B(8)内置有无线发射模块,处理器模块(7)内置有无线接收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通风功能的管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控制器(41)上电时风门(4)关闭。
CN201821015359.6U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带有通风功能的管型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47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5359.6U CN208347415U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带有通风功能的管型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5359.6U CN208347415U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带有通风功能的管型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47415U true CN208347415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81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1535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47415U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带有通风功能的管型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47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45012B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风力发电设备
CN107575976A (zh) 相对封闭空间的散热系统
CN20719979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底部托架
CN109768348A (zh) 高寒地区储能集装箱热管理系统
CN201764611U (zh) 移动通信基站排热控温节能系统
CN106507650A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散热装置
CN205005750U (zh) 一种蚕桑节能温控房
CN208347415U (zh) 一种带有通风功能的管型塔
CN202993578U (zh) 一种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
CN207303736U (zh) 一种新型户外综合配电箱
CN202613653U (zh) 感温式空调扇
CN201474101U (zh) 屋面保温隔热层温度自控开闭及漏水报警装置
CN109688763A (zh) 一种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温度控制系统
CN204333850U (zh) 长垂直大电流封闭母线热平衡控制系统装置
CN103138185A (zh) 防雨防暑配电柜
CN207875409U (zh) 一种抗寒充电桩
CN207794364U (zh) 一种光伏式智能复合墙体
CN113394698A (zh) 一种电气设备箱柜湿帘空冷降温系统及其降温方法
CN207378981U (zh) 相对封闭空间的散热系统
CN208186686U (zh) 利用地热调节通讯机房或电力机房内温度的装置系统
CN207162762U (zh) 一种通风供暖设备
CN206989385U (zh) 一种水媒空调系统
CN206785744U (zh) 一种空冷风机防冻装置
CN110081500A (zh) 家用谷电蓄能采暖器
CN103017351B (zh) 一种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