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38166U - 一种用于自动化运营的主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自动化运营的主机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338166U CN208338166U CN201820901549.1U CN201820901549U CN208338166U CN 208338166 U CN208338166 U CN 208338166U CN 201820901549 U CN201820901549 U CN 201820901549U CN 208338166 U CN208338166 U CN 2083381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duct
- air supply
- mounting plate
- air
- main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一种主机系统,包括主机柜。主机柜安装板。安装板底部设有第一导风管和第二导风管,第一导风管沿安装板周缘设置成环状,第二导风管呈米字型并位于第一导风管内侧,第一导风管和第二导风管连通。第一导风管和第二导风管设有出风孔,出风孔贯穿至安装板上板面。主机柜还具有送风装置、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第一送风管的出风口位于安装板上表面。第二送风管同第一导风管连通。第一送风管具有用于控制风量的阀门。其具备可靠的散热、排热能力,能够持续保持其工作环境温度的稳定,对于减缓热老化具有显著地作用,有助于提高整个主机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使得自动化运营工作更加可靠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通信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运营的主机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化运营主机一般情况下都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连续工作,这就导致主机的持续发热量会非常大,对主机的散热系统也就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现有的主机在运行过程中热老化都比较严重,这明显缩短了主机各部分配件的使用寿命,增大了后期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化运营的主机系统,其具备可靠的散热、排热能力,能够持续保持其工作环境温度的稳定,对于减缓热老化具有显著地作用,有助于提高整个主机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使得自动化运营工作更加可靠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自动化运营的主机系统,其包括:系统装置本体和用于安装系统装置本体的主机柜。主机柜具有多个呈层状间隔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将主机柜的内腔分割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子腔体。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风管和第二导风管,第一导风管沿安装板的周缘连续设置形成环状,第二导风管呈米字型并位于第一导风管内侧,第一导风管和第二导风管连通。第一导风管和第二导风管均开设有出风孔,出风孔位于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并贯穿至安装板的上板面,出风孔沿第一导风管和第二导风管二者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
主机柜还具有送风组件,送风组件包括送风装置、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均同送风装置的送风口连通,每个安装板均对应设置一个送风组件。第一送风管贯穿主机柜的侧壁且其出风口位于安装板的远离第一导风管一侧。第二送风管贯穿主机柜的侧壁且其同第一导风管连通。第一送风管具有用于控制风量的阀门。
主机柜还具有排风道,排风道设于主机柜的远离送风组件的一侧,主机柜的远离送风组件的侧壁开设有同排风道连通的排风孔,每个安装板均配置有一个排风孔且排风孔位于安装板的远离第一导风管一侧,排风孔安装有抽风扇。排风道沿主机柜的高度方向设置,排风道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安装有抽风扇。
进一步地,送风装置为风扇式送风机。
进一步地,沿第一导风管和第二导风管二者的轴向,相邻两个出风孔之间的间距为25~60mm。出风孔的孔径为5~8mm。
进一步地,排风孔靠近安装板的板面开设,第一送风管的出风口也靠近安装板的板面设置。
进一步地,送风装置的进风口设置有用于过滤灰尘的滤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自动化运营的主机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持续对系统装置本体进行有效散热。由于安装板将主机柜的内腔分割为了多个相互独立的子腔体,这样能够对主机柜进行分区散热,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和降温效果。
冷空气由送风装置送入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冷空气经第一送风管直接吹向系统装置本体,用于直接带走系统装置本体表面的热量。而另一部分冷空气则经第二送风管进入第一导风管和第二导风管并由出风孔吹出,由出风孔吹出的空气能够有效地将系统装置本体底部的热量带出,防止热量存积,便于对系统装置本体进行全面散热。由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引导来的冷空气能够对系统装置本体进行全方位散热,不容易出现散热死角,大大提升了散热效果。
被空气流带出的热量由设置于主机柜侧壁上的抽风扇抽进排风道,并由排风道顶部的抽风扇排出。送风装置和排风扇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空气在主机柜中的流通效率,防止热空气在主机柜中产生涡流,大大提高了热量的排出效率,减少热量滞留,使得系统装置本体能够及时地得到充分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风管和第二导风管还对安装板具有支持和加固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安装板对系统装置本体的承载能力,防止安装板变形,提高主机柜的机械可靠性。
此外,通过调节阀门能够改变第一送风管的送风量,从而改变冷空气在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中的分配比例。如此设计,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地对系统装置本体的底部和顶部进行散热,散热灵活性和针对性更强。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自动化运营的主机系统具备可靠的散热、排热能力,能够持续保持其工作环境温度的稳定,对于减缓热老化具有显著地作用,有助于提高整个主机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使得自动化运营工作更加可靠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主机系统的安装板的示意图。
图标:1000-主机系统;100-系统装置本体;200-主机柜;210-安装板;300-第一导风管;400-第二导风管;500-出风孔;600-送风装置;700-第一送风管;710-阀门;800-第二送风管;900-排风道;910-抽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化运营的主机系统1000,其包括:系统装置本体100和用于安装系统装置本体100的主机柜200。
主机柜200具有多个呈层状间隔设置的安装板210,安装板210将主机柜200的内腔分割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子腔体,系统装置本体100均安装于安装板210。安装板21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风管300和第二导风管400,第一导风管300沿安装板210的周缘连续设置形成环状,第二导风管400呈米字型并位于第一导风管300内侧,第一导风管300和第二导风管400连通。第一导风管300和第二导风管400均开设有出风孔500,出风孔500位于靠近安装板210的一侧并贯穿至安装板210的上板面,出风孔500沿第一导风管300和第二导风管400二者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
主机柜200还具有送风组件,送风组件包括送风装置600、第一送风管700和第二送风管800,第一送风管700和第二送风管800均同送风装置600的送风口连通,每个安装板210均对应设置一个送风组件。第一送风管700贯穿主机柜200的侧壁且其出风口位于安装板210的远离第一导风管300一侧。第二送风管800贯穿主机柜200的侧壁且其同第一导风管300连通。第一送风管700具有用于控制风量的阀门710。
主机柜200还具有排风道900,排风道900设于主机柜200的远离送风组件的一侧,主机柜200的远离送风组件的侧壁开设有同排风道900连通的排风孔,每个安装板210均配置有一个排风孔且排风孔位于安装板210的远离第一导风管300一侧,排风孔安装有抽风扇910。排风道900沿主机柜200的高度方向设置,排风道900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安装有抽风扇910。
主机系统1000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持续对系统装置本体100进行有效散热。由于安装板210将主机柜200的内腔分割为了多个相互独立的子腔体,这样能够对主机柜200进行分区散热,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和降温效果。
冷空气由送风装置600送入第一送风管700和第二送风管800,冷空气经第一送风管700直接吹向系统装置本体100,用于直接带走系统装置本体100表面的热量。而另一部分冷空气则经第二送风管800进入第一导风管300和第二导风管400并由出风孔500吹出,由出风孔500吹出的空气能够有效地将系统装置本体100底部的热量带出,防止热量存积,便于对系统装置本体100进行全面散热。由第一送风管700和第二送风管800引导来的冷空气能够对系统装置本体100进行全方位散热,不容易出现散热死角,大大提升了散热效果。
被空气流带出的热量由设置于主机柜200侧壁上的抽风扇910抽进排风道900,并由排风道900顶部的抽风扇910排出。送风装置600和排风扇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空气在主机柜200中的流通效率,防止热空气在主机柜200中产生涡流,大大提高了热量的排出效率,减少热量滞留,使得系统装置本体100能够及时地得到充分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风管300和第二导风管400还对安装板210具有支持和加固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安装板210对系统装置本体100的承载能力,防止安装板210变形,提高主机柜200的机械可靠性。
此外,通过调节阀门710能够改变第一送风管700的送风量,从而改变冷空气在第一送风管700和第二送风管800中的分配比例。如此设计,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地对系统装置本体100的底部和顶部进行散热,散热灵活性和针对性更强。
总体而言,用于自动化运营的主机系统1000具备可靠的散热、排热能力,能够持续保持其工作环境温度的稳定,对于减缓热老化具有显著地作用,有助于提高整个主机系统1000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使得自动化运营工作更加可靠安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送风装置600为风扇式送风机,且送风装置600的进风口设置有用于过滤灰尘的滤网。通过该设计,能够有效避免主机柜200中积尘,避免对系统装置本体100的散热造成不良影响。
进一步地,沿第一导风管300和第二导风管400二者的轴向,相邻两个出风孔500之间的间距为25~60mm。出风孔500的孔径为5~8mm。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出风孔500之间的间距为30mm。出风孔500的孔径为5mm。通过该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散热功效,同时降低相邻的出风孔500之间的空气流的干扰,有效减少涡流的产生,提高排热效率。
进一步地,排风孔靠近安装板210的板面开设,第一送风管700的出风口也靠近安装板210的板面设置。
综上所述,用于自动化运营的主机系统1000具备可靠的散热、排热能力,能够持续保持其工作环境温度的稳定,对于减缓热老化具有显著地作用,有助于提高整个主机系统1000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使得自动化运营工作更加可靠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自动化运营的主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装置本体和用于安装所述系统装置本体的主机柜;所述主机柜具有多个呈层状间隔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将所述主机柜的内腔分割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子腔体;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风管和第二导风管,所述第一导风管沿所述安装板的周缘连续设置形成环状,所述第二导风管呈米字型并位于所述第一导风管内侧,所述第一导风管和所述第二导风管连通;所述第一导风管和所述第二导风管均开设有出风孔,所述出风孔位于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并贯穿至所述安装板的上板面,所述出风孔沿所述第一导风管和所述第二导风管二者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
所述主机柜还具有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包括送风装置、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所述第一送风管和所述第二送风管均同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口连通,每个所述安装板均对应设置一个送风组件;所述第一送风管贯穿所述主机柜的侧壁且其出风口位于所述安装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导风管一侧;所述第二送风管贯穿所述主机柜的侧壁且其同所述第一导风管连通;所述第一送风管具有用于控制风量的阀门;
所述主机柜还具有排风道,所述排风道设于所述主机柜的远离所述送风组件的一侧,所述主机柜的远离所述送风组件的侧壁开设有同所述排风道连通的排风孔,每个所述安装板均配置有一个所述排风孔且所述排风孔位于所述安装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导风管一侧,所述排风孔安装有抽风扇;所述排风道沿所述主机柜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排风道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安装有所述抽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为风扇式送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导风管和所述第二导风管二者的轴向,相邻两个所述出风孔之间的间距为25~60mm;所述出风孔的孔径为5~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孔靠近所述安装板的板面开设,所述第一送风管的出风口也靠近所述安装板的板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的进风口设置有用于过滤灰尘的滤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901549.1U CN208338166U (zh) | 2018-06-11 | 2018-06-11 | 一种用于自动化运营的主机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901549.1U CN208338166U (zh) | 2018-06-11 | 2018-06-11 | 一种用于自动化运营的主机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338166U true CN208338166U (zh) | 2019-01-04 |
Family
ID=64770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901549.1U Active CN208338166U (zh) | 2018-06-11 | 2018-06-11 | 一种用于自动化运营的主机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33816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238937A1 (zh) * | 2019-05-27 | 2020-12-03 | 苏州超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网络控制设备 |
-
2018
- 2018-06-11 CN CN201820901549.1U patent/CN20833816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238937A1 (zh) * | 2019-05-27 | 2020-12-03 | 苏州超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网络控制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72432B (zh) | Led路灯结构和led路灯结构的灯头的散热方法 | |
CN205226986U (zh) | 一种散热良好的大功率led灯 | |
CN205051560U (zh) | 变频器 | |
CN106452106A (zh) | 变流器散热装置 | |
CN209488440U (zh) | 一种便于散热风扇拆装的变频器机箱 | |
CN208338166U (zh) | 一种用于自动化运营的主机系统 | |
CN204794749U (zh) | 一种逆变电源 | |
CN101457885A (zh) | 带自对流散热体的密集型高亮度led路灯 | |
CN103763805A (zh) | 采用风冷的微波加热装置 | |
CN104955315A (zh) | 一种电控模块散热装置 | |
CN209627986U (zh) | 一种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机变频控制器 | |
CN106065424A (zh) | 一种高炉冷却壁 | |
CN203823710U (zh) | 一种灯座散热系统 | |
CN105402634A (zh) | 一种主动散热型led灯 | |
CN209763333U (zh) | 一种电器盒散热组件 | |
CN106921301A (zh) | 一种用于太阳能逆变器的铝制外壳 | |
CN211600271U (zh) | 一种正压散热的led灯 | |
CN210687958U (zh) | 散热式led吸顶灯 | |
CN208566991U (zh) | 一种计算机机房排风装置 | |
CN206163961U (zh) | 一种配电柜 | |
CN203024199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磁炉 | |
CN206147494U (zh) | 一种服务器的散热构架 | |
CN206947819U (zh) | 一种电气散热性配电箱 | |
CN106547327B (zh) | 智能控制机箱的冷却装置 | |
KR101199040B1 (ko) | 배터리모듈 냉각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9 Address after: Building C, No.888, Huanhu West 2nd Road, Lingang New District,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oweirui Network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41 No. 1415, floor 14, unit 1, building 8, No. 1700, north section of Tianfu Avenue,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YIWEI YUNF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