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31999U - 筒灯 - Google Patents

筒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31999U
CN208331999U CN201820564091.5U CN201820564091U CN208331999U CN 208331999 U CN208331999 U CN 208331999U CN 201820564091 U CN201820564091 U CN 201820564091U CN 208331999 U CN208331999 U CN 208331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light
electrode
plate
driving
mould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640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振隆
曾茂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640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31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31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31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筒灯,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驱动模组和发光模组,驱动模组包括驱动盒、用于安装驱动盒的安装板和固定于驱动盒底部并伸出安装板的电极,电极与驱动盒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筒灯,通过设置可拆卸连接的驱动模组和发光模组,由于驱动盒的底部设有与驱动盒电性连接的电极,灯体组件上设有与电极电性连接的电极片,驱动模组通过相互电连接的电极和电极片与发光模组导电连接。驱动模组和发光模组通过相互配合的卡扣和卡位实现可拆卸连接。当驱动模组或发光模组出现异常无法正常工作时,只需要更换其中一个模组即可,从而可以实现不同的灯型共用一款驱动模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开模成本和库存管控成本。

Description

筒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筒灯。
背景技术
在照明领域中,新兴的LED半导体照明技术应用正日益广泛。LED灯具中,筒灯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LED灯具,由于其具有便于安装于天花板上的特点而多用于装饰类商业照明。筒灯具有筒状的结构,其可以内嵌入天花板,当内嵌入天花板时,其灯具的正面可以与天花板平齐,不占空间而逐渐被大家所接受。然而,现有的筒灯通常为驱动模组和发光模组做为一体,当驱动或者LED 光源发生异常而无法正常工作时,由于拆装麻烦而只能选择丢弃整灯,这样会造成较大的浪费。且不同筒灯具有不同灯型,不能够共用一些结构,需要开发多套模具,在开模成本上也会比较高;又由于需要一定的仓库来管理不同灯型的模具,因此库存管控成本相应的也会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驱动模组和发光模组一体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驱动模组和发光模组,所述驱动模组包括驱动盒、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盒的安装板和固定于所述驱动盒底部并伸出所述安装板的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驱动盒电性连接;
所述发光模组包括灯体组件和用于安装所述灯体组件的面环组件,所述面环组件中央开孔用于容纳所述灯体组件,所述灯体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电极电性连接的电极片以及若干个卡位,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灯体组件向下延伸有若干个与所述卡位配合的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灯体组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透光板、导光板、反光板和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罩设于所述反光板上,所述散热板包括顶板和自所述顶板外围向所述反光板的方向弯折的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LED光源且所述LED 光源正对所述导光板设置,所述卡位设置在所述顶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为L形限位扣,所述L形限位扣包括自所述安装板朝向灯头组件延伸的竖向部和自所述竖向部一端弯折的横向部;所述卡位为凸肋,所述凸肋包括顶部开口的开口槽和顶部封闭的封闭槽,所述开口槽和封闭槽贯通,以便于所述横向部从所述开口槽滑入并止于所述封闭槽。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为插块,所述卡位为凹设于所述顶板的凹槽,所述插块插设于所述凹槽内并扣合在所述顶板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灯体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散热板连接的塑料件,所述塑料件朝向所述安装板延伸有定位圆环,所述驱动盒朝向所述塑料件向下延伸有与所述定位圆环配合的凸起部,所述电极片通过折边包裹在所述定位圆环表面,所述定位圆环的数量有两个且同圆心,两所述定位圆环相对的表面上包裹有所述电极片,所述电极插设于两所述定位圆环之间以使得所述电极与所述电极片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面环组件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环、方形环或多边形环,所述面环组件包括第一环体和搭接在所述第一环体上的第二环体,所述第一环体包括外环体和自所述外环体端部向内弯折的内环体,所述内环体与所述透光板扣合,所述外环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筒灯还包括用于将安装所述筒灯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安装件相对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扭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包括弹片和连接件,所述弹片呈L形,L形的所述弹片包括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的横向段以及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竖向段。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盒包括驱动电路板、安装所述驱动电路板的下盖和罩设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的上盖,所述电极通过固定件穿过所述下盖和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筒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筒灯通过设置可拆卸连接的驱动模组和发光模组,由于驱动盒的底部设有与驱动盒电性连接的电极,灯体组件上设有与电极电性连接的电极片,驱动模组通过相互电连接的电极和电极片与发光模组导电连接。驱动模组和发光模组通过相互配合的卡扣和卡位实现可拆卸连接。当驱动模组或发光模组出现异常无法正常工作时,只需要更换其中一个模组即可,不同型号的发光模组上均可以开设上述的卡位,从而可以实现不同的灯型共用一款驱动模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开模成本和库存管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驱动模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北美筒灯安装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北美筒灯安装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欧洲筒灯安装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欧洲筒灯安装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驱动模组 1 侧板 2051 凸条 2102
发光模组 2 LED光源 206 第一连接板 130
驱动盒 10 竖向部 1100 第二连接板 131
安装板 11 横向部 1101 扭簧 132
电极 12 开口槽 2010 弹片 133
安装件 13 封闭槽 2011 连接件 134
灯体组件 20 塑料件 207 板状件 1340
面环组件 21 定位圆环 2070 弯折片 1341
电极片 200 凸起部 100 折片 1342
卡位 201 折边 208 驱动电路板 101
卡扣 110 电极板 14 下盖 102
透光板 202 缺口 1000 上盖 103
导光板 203 第一环体 210 横向段 1330
反光板 204 第二环体 211 竖向段 1331
散热板 205 外环体 2100
顶板 2050 内环体 2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灯进行说明。筒灯,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驱动模组1和发光模组2,驱动模组1包括驱动盒10、用于安装驱动盒10的安装板11和固定于驱动盒10底部并伸出安装板11的电极12,电极12与驱动盒10电性连接,发光模组2包括灯体组件20和用于安装灯体组件20的面环组件21,面环组件21中央开孔用于容纳灯体组件20,灯体组件20上设有与电极12电性连接的电极片200以及若干个卡位201,安装板11朝向灯体组件20延伸有若干个与卡位201配合的卡扣110。若干个卡位 201和若干个卡扣110均沿周向间隔设置,便于形成稳定的连接。
优选地,该电极片200可以为圆形电极片,也可以为直线型电极片、折线形电极片或非圆形的曲线型电极片。
安装时,安装驱动模组1时,通过固定件例如螺钉连接将驱动盒10安装在安装板11上,并通过固定件将电极12安装在驱动盒10的底部,同时通过固定件实现电极12与驱动盒10之间的电性连接;安装发光模组2时,灯体组件20 放置在面环组件21上,电极片200设置在灯体组件20上;分别安装好驱动模组1和发光模组2后,将安装板11上的卡扣110对准灯体组件20上的卡位201 从而实现驱动模组1和发光模组2之间的扣合。拆卸驱动模组1和发光模组2 时,只需将驱动模组1上的卡扣110脱离发光模组2上的卡位201,即可实现两者的拆卸,方便更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筒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可拆卸连接的驱动模组1和发光模组2,由于驱动盒10的底部设有与驱动盒10电性连接的电极12,灯体组件20上设有与电极12电性连接的电极片200,驱动模组1通过相互电连接的电极12和电极片200与发光模组2导电连接。驱动模组1和发光模组2 通过相互配合的卡扣110和卡位201实现可拆卸连接。当驱动模组1或发光模组2出现异常无法正常工作时,只需要更换其中一个模组即可,不同型号的发光模组2上均可以开设上述的卡位201,从而可以实现不同的灯型共用一款驱动模组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开模成本和库存管控成本。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图4及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灯体组件20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透光板202、导光板203、反光板204和散热板205,散热板205罩设于反光板204上,散热板 205包括顶板2050和自顶板2050外围向反光板204的方向弯折的侧板2051, LED光源206设于所述侧板2051上且正对导光板203设置,卡位201设置在顶板2050上。具体地,安装发光模组2时,首先将LED光源206紧贴着散热板 205的侧板2051设置,按照安装顺序将透光板202放置在面环组件21的中央开孔位置,再依次叠加导光板203、反光板204和散热板205,最后通过固定件将散热板205与面环组件21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反光板204可以采用纸材料制作,也可以采用塑料等材料制作。
其中LED光源206也可采用顶部的直下式发光的方式,与上述灯体组件20 区别在于,该灯体组件20中的LED光源206代替上述灯体组件20中导光板203 和反光板204的安装位置。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卡扣110为L形限位扣,L形限位扣包括自安装板11朝向灯体组件20向下延伸的竖向部1100和自竖向部1100一端弯折的横向部1101;卡位201为凸肋,凸肋包括顶部开口的开口槽2010和顶部封闭的封闭槽2011,其中开口槽2010和封闭槽2011贯通,以便于横向部1101从开口槽2010滑入并止于封闭槽2011。在分别安装好驱动模组1和发光模组2之后,将安装板11 对准灯体组件20旋转,直到L形限位扣的横向部1101抵接到凸肋上的封闭槽 2011而不能再旋转时,该L形限位扣扣合在凸肋上,从而将驱动模组1和发光模组2扣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的旋转安装方式不同是该实施例采用直插式连接方式。卡扣110为插块(图中未示出),对应的,卡位201为凹设于顶板2050的凹槽 (图中未示出),插块插设于凹槽内并扣合在顶板2050的上端。具体地,插块具有弹性其上有倒钩,当把插块挤压到凹槽内时,该倒钩使得驱动模组1与发光模组2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2、图4至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灯体组件20还包括与散热板205连接的塑料件207,塑料件207朝向安装板11延伸有定位圆环2070,驱动盒10朝向塑料件207向下延伸有与定位圆环2070配合的凸起部100,电极片200通过折边208包裹在定位圆环2070表面,定位圆环2070的数量有两个且同圆心,两定位圆环2070 相对的表面上包裹有电极片200,电极12插设于两定位圆环2070之间以使得电极12与电极片200接触。具体地,凸起部100侧壁上有缺口1000,电极12 通过电极板14穿过该缺口1000从而靠近凸起部100,电极板14通过固定件安装在驱动盒10上,其中凸起部100插设于内部的定位圆环2070内从而使得电极12插设于两定位圆环2070之间。电极片200有两片,一片设置在内部的定位圆环2070的外壁上,另一片设置在外部的定位圆环2070的内壁上。从而使得电极12与两片电极片200接触形成电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图5、图7及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面环组件21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环、方形环或多边形环,面环组件21包括第一环体210和搭接在第一环体210上的第二环体211,第一环体210包括外环体2100和自外环体2100端部向内弯折的内环体2101,内环体2101与透光板202扣合,外环体2100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支撑板,便于散热。可以将上述的驱动模组1安装在不同形状的面环组件21上。具体地,内环体2101与透光板202接触的位置上设有凸条2102,透光板202 上设有与凸条2102配合的凹槽,在扣合的同时保证密封性,有一定的防水效果。
进一步地,参阅图9及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件13设于安装板11的端部,安装件13优选为两个,两个安装件13对称地设置在安装板11的两端部,便于将该筒灯稳定地安装在天花板上,安装件1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30和第二连接板131,第一连接板 130与安装板11连接,第一连接板130与第二连接板131通过扭簧132连接。在安装具有上述安装件13的筒灯时,可以直接在天花板上开口,拉动第二连接板131,扭簧132向内压缩,以便该筒灯能够顺利通过开口,安装后,第二连接板131在扭簧132弹力的作用下向外撑开,固定在天花板上。选择该安装方式,可以适应于欧洲筒灯。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7及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的安装件13不同的是该安装件13包括弹片133 和连接件134,弹片133呈L形,L形的弹片133包括与安装板11连接的横向段1330以及与连接件134连接的竖向段1331。具体地,连接件134包括板状件1340和自板状件1340两侧向外弯折的弯折片1341,弯折片1341上开设有若干个折片1342,具有该安装件13的筒灯需要与UL筒连接,该连接件134通过弹片133抵接在UL筒内壁上,通过设置弯折片1341并在弯折片1341上开设若干个折片1342主要是为了增加与UL筒的摩擦力,便于将该筒灯安装在UL 筒上。具有上述安装件13的筒灯主要适用于北美筒灯的安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驱动盒10包括驱动电路板101、安装驱动电路板101的下盖102 和罩设于驱动电路板101上的上盖103,电极12通过固定件穿过下盖102与驱动电路板101电连接。具体地,上盖103与下盖102通过固定件安装在安装板 11上,安装板11中央开孔,以便于安装在下盖102上的电极12穿出与电极片 200接触,下盖102底部延伸有上述凸起部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驱动模组和发光模组,所述驱动模组包括驱动盒、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盒的安装板和固定于所述驱动盒底部并伸出所述安装板的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驱动盒电性连接;
所述发光模组包括灯体组件和用于安装所述灯体组件的面环组件,所述面环组件中央开孔用于容纳所述灯体组件,所述灯体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电极电性连接的电极片以及若干个卡位,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灯体组件延伸有若干个与所述卡位配合的卡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组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透光板、导光板、反光板和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罩设于所述反光板上,所述散热板包括顶板和自所述顶板外围向所述反光板的方向弯折的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LED光源且所述LED光源正对所述导光板设置,所述卡位设置在所述顶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为L形限位扣,所述L形限位扣包括自所述安装板朝向灯头组件延伸的竖向部和自所述竖向部一端弯折的横向部;所述卡位为凸肋,所述凸肋包括顶部开口的开口槽和顶部封闭的封闭槽,所述开口槽和封闭槽贯通,以便于所述横向部从所述开口槽滑入并止于所述封闭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为插块,所述卡位为凹设于所述顶板的凹槽,所述插块插设于所述凹槽内并扣合在所述顶板的上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散热板连接的塑料件,所述塑料件朝向所述安装板延伸有定位圆环,所述驱动盒朝向所述塑料件向下延伸有与所述定位圆环配合的凸起部,所述电极片通过折边包裹在所述定位圆环表面,所述定位圆环的数量有两个且同圆心,两所述定位圆环相对的表面上包裹有所述电极片,所述电极插设于两所述定位圆环之间以使得所述电极与所述电极片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环组件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环、方形环或多边形环,所述面环组件包括第一环体和搭接在所述第一环体上的第二环体,所述第一环体包括外环体和自所述外环体端部向内弯折的内环体,所述内环体与所述透光板扣合,所述外环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支撑板。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灯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筒灯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安装件相对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端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扭簧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弹片和连接件,所述弹片呈L形,L形的所述弹片包括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的横向段以及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竖向段。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盒包括驱动电路板、安装所述驱动电路板的下盖和罩设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的上盖,所述电极通过固定件穿过所述下盖和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
CN201820564091.5U 2018-04-19 2018-04-19 筒灯 Active CN208331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64091.5U CN208331999U (zh) 2018-04-19 2018-04-19 筒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64091.5U CN208331999U (zh) 2018-04-19 2018-04-19 筒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31999U true CN208331999U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81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64091.5U Active CN208331999U (zh) 2018-04-19 2018-04-19 筒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319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8961A (zh) * 2019-01-15 2019-03-29 横店集团得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与灯体可自由装配的led灯及其实现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8961A (zh) * 2019-01-15 2019-03-29 横店集团得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与灯体可自由装配的led灯及其实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8481B2 (en) Ceiling lamp with a housing lockable to a frame
US20100277934A1 (en) Retrofit kit and light assembly for troffer lighting fixtures
JP2013127951A (ja) 反射板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天井用照明器具
KR20200002186A (ko) 라인형 led 조명 기구
KR101879996B1 (ko) 조명등의 투광판 장착장치
CN208331999U (zh) 筒灯
WO2016037581A1 (zh) 一种led线性灯及其组合透镜装置
CN211372033U (zh) 系统化橱柜灯
CN108443788B (zh) 五面发光的吊线灯灯壳结构
WO2016037580A1 (zh) 一种线性灯
CN104180243B (zh) 灯具
CN207349952U (zh) 具有简便安装结构的吸顶灯
CN213810213U (zh) 一种灯具
CN201318568Y (zh) 具有聚光灯罩的灯管
CN208936005U (zh) 一种可拼接的智能照明灯
CN204829336U (zh) 易拆装的led灯具
CN202511058U (zh) 方便拆装的筒灯
CN209819354U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103307466A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及其安装方法
CN203349012U (zh) Led筒灯
KR20180040918A (ko) Led 평판 조명등 고정구조
CN208886558U (zh) 一种筒灯
CN205332003U (zh) 一种led筒灯
CN109027878A (zh) 一种可拼接的智能照明灯
CN213146223U (zh) 灯罩出光板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12

Address after: 363999 Fujian city of Zhangzhou province Changtai Xingtai County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after: Zhangzhou Alph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Xingtai Industrial Park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angtai County, Fujian city of Zhangzhou province 363000

Patentee before: LEEDARSON LIGHT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7

Address after: 363999 Xingda Road, Xingtai Industrial Park, Changtai County,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EEDARSON LIGH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63999 Xingtai Development Zone, Changtai County,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zhou Alph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