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15314U - 一种电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15314U
CN208315314U CN201820581726.2U CN201820581726U CN208315314U CN 208315314 U CN208315314 U CN 208315314U CN 201820581726 U CN201820581726 U CN 201820581726U CN 208315314 U CN208315314 U CN 208315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foration
bobbin winder
winder bracket
magnetic core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817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鹏程
谭隆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IC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GIC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IC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GIC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817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15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15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153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感器,包括:绕线架、分别设置于所述绕线架两侧的第一磁芯、设置在所述绕线架上端的第二磁芯,以及绕设在所述绕线架上的线圈;第一磁芯的中柱部穿设于所述绕线架的穿孔中,绕线架的侧板容纳与第一磁芯的凹部,所述第二磁芯设置于所述绕线架的两侧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电感器可避免磁力线切割线圈,进而提高电感器的效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电感器。
背景技术
电感器为被动元件的一种,具有滤波去杂讯、抑制瞬间电流、降低 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 及功率转换等功能,长久以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之中。
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感器1,该电感器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之E型磁芯11、绕设有线圈13、及夹设于两个E型磁芯11之间的绕线架12。但是,图1中的两个E型磁芯11之间会有间隙G,且间隙G刚好形成于线圈13的中空部内。当电流流过构成线圈13的导线时会在线圈13周遭产生磁力线M,而当磁力线M通过两个E型磁芯11之间隙G时,间隙G造成磁力线M散射而切割线圈13,进而在该导线上形成涡流(如图1中磁力线M的弯曲处),造成电感器1效能的损失。此外,一个E型磁芯与一个I型磁芯也会产生类似的问题,且E型与I型的组合难以使用两种材质的配套。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感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感器的磁力线容易切割线圈,造成电感器能效损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感器,其中,包括:
绕线架,具有贯穿于所述绕线架上的穿孔、分别设置在所述穿孔两端的两侧板、分别与两侧板连接的两底板,以及与两底板连接的两组导脚;
两个第一磁芯,分别设置于所述绕线架的两侧并相接;
第二磁芯,设置于所述绕线架的两个侧板之间;
线圈,绕设在所述绕线架上;
所述第一磁芯包括:穿设于所述绕线架的穿孔中的中柱部,以及用于容纳所述绕线架的侧板的凹部;
所述线圈包括:绕设在所述穿孔上的线圈部,以及与所述导脚连接的传导部。
优选地,所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第一磁芯还包括:覆盖于所述中柱部上的盖部以及自所述盖部两端垂直延伸的两个延伸部。
优选地,所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延伸部具有接面,所述接面用于使位于绕线架两侧的两个第一磁芯相互抵靠而相接。
优选地,所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穿孔具有穿孔外壁,第二磁芯设置于所述穿孔外壁上,且所述线圈的线圈部环绕所述第二磁芯以及所述穿孔外壁。
优选地,所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绕线架的底板以及导脚外露于相接的两个第一磁芯。
优选地,所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线圈具有中空部,所述穿孔具有穿孔外壁,所述中空部用于当所述线圈部绕设于所述穿孔的穿孔外壁上时,使所述中空部与穿孔贯通相连。
优选地,所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线圈部由绝缘导线环绕而成,所述线圈的传导部由所述绝缘导线的两端延伸而成。
优选地,所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第一磁芯为E型磁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感器可达成减少磁力线切割线圈的机会,降低损失,提高效能,更可增加磁导体的截面积,以具有更好的耐电流数值。并且,不同材质的第二磁芯可以达到调整电感特性曲线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感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感器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器,具体如图2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感器分解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感器2包括两个第一磁芯21、第二磁芯22、线圈23及绕线架24。
具体地,绕线架24具有贯穿于所述绕线架上的穿孔241、分别设置在所述穿孔241两端的两侧板244、分别与两侧板244连接的两底板245,以及与两底板245连接的两组导脚242。所述穿孔241具有穿孔外壁243。两个底板245和两组导脚242可供电感器2组装完成后插置于电路板上或连接至其他电子装置。
第一磁芯21包括穿设于所述绕线架24的穿孔241中的中柱部211,覆盖于所述中柱部211上的盖部212、自所述盖部212两端垂直延伸的延伸部213以及形成于中柱部211、盖部212和两个延伸部213之间的凹部214,所述凹部214用于容纳所述绕线架24的侧板244。较佳地,第一磁芯21可视为E型磁芯。此外,两个第一磁芯21是以各自的接面213a相互抵靠而接合,而各自的中柱部211之间可相接或存在有间隙。
线圈23包括由绝缘导线环绕而成之绕圈部231、由该绝缘导线的两端延伸之两个传导部232、及形成于绕圈部231中之中空部233。较佳地,线圈23为中空线圈。所述线圈部231绕设在绕线架24的穿孔241上,并且所述传导部232与绕线架24的导脚242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磁芯21和第二磁芯22可例如铁芯、铁粉芯、铁氧体、或由其他铁磁性材料构成。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第一磁芯21、第二磁芯22和线圈23的材料,更不限于线圈23的绕圈部231的环绕匝数。
具体地,电感器2组装完成后,两个第一磁芯21的中柱部211设置在绕线架24的穿孔241中,且两个第一磁芯21以接面213a相接,中柱部211可相接或不相接,绕线架24的两个侧板244容纳于两个第一磁芯21的凹部214中。第二磁芯22设置于绕线架24上的两个侧板244之间并可设置于穿孔外壁243上任意处。如图2中所示为穿孔外壁243的上侧,即相对于导脚242。线圈23的绕圈部231绕设于穿孔241的穿孔外壁243上并将第二磁芯22环绕在内,并将绕圈部231容纳在两个第一磁芯21的凹部214中,使中空部233与穿孔241贯通,而两个传导部232可分别连接于两组导脚242上,且绕线架24的两个底板245外露于两个第一磁芯21,以使两组导脚242能够连接其他电路或电子组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感器,包括:绕线架、分别设置于所述绕线架两侧的第一磁芯、设置在所述绕线架上端的第二磁芯,以及绕设在所述绕线架上的线圈;第一磁芯的中柱部穿设于所述绕线架的穿孔中,绕线架的侧板容纳与第一磁芯的凹部,所述第二磁芯设置于所述绕线架的两侧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电感器可达成减少磁力线切割线圈的机会,降低损失,提高效能,更可增加磁导体的截面积,以具有更好的耐电流数值。并且,不同材质的第二磁芯可以达到调整电感特性曲线的目的。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绕线架,具有贯穿于所述绕线架上的穿孔、分别设置在所述穿孔两端的两侧板、分别与两侧板连接的两底板,以及与两底板连接的两组导脚;
两个第一磁芯,分别设置于所述绕线架的两侧并相接;
第二磁芯,设置于所述绕线架的两个侧板之间;
线圈,绕设在所述绕线架上;
所述第一磁芯包括:穿设于所述绕线架的穿孔中的中柱部,以及用于容纳所述绕线架的侧板的凹部;
所述线圈包括:绕设在所述穿孔上的线圈部,以及与所述导脚连接的传导部。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芯还包括:覆盖于所述中柱部上的盖部以及自所述盖部两端垂直延伸的两个延伸部。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具有接面,所述接面用于使位于绕线架两侧的两个第一磁芯相互抵靠而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具有穿孔外壁,第二磁芯设置于所述穿孔外壁上,且所述线圈的线圈部环绕所述第二磁芯以及所述穿孔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架的底板以及导脚外露于相接的两个第一磁芯。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具有中空部,所述穿孔具有穿孔外壁,所述中空部用于当所述线圈部绕设于所述穿孔的穿孔外壁上时,使所述中空部与穿孔贯通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部由绝缘导线环绕而成,所述线圈的传导部由所述绝缘导线的两端延伸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芯为E型磁芯。
CN201820581726.2U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电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15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81726.2U CN208315314U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电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81726.2U CN208315314U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电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15314U true CN208315314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13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8172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15314U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电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153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69696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KR101825222B1 (ko) 보호 코일 및 그를 이용하는 변압기
JP2005328074A (ja) 直流電流の飽和を減少させる電力コイル
EP2661758A2 (en) Flatwire planar transformer
JP2001185422A (ja) 低背外形を有する誘導部品
KR101111189B1 (ko) 인덕터 단자대 및 이를 이용한 인덕터 장치
CN208315314U (zh) 一种电感器
CN202855475U (zh) 一种电感元件及电感元件组
CN107742570A (zh) 一种共差模磁集成电感
CN104766712A (zh) 表面黏着线圈单元及其应用
CN106373734B (zh) 高频变压器
JP2006165429A (ja) 巻線型インダクタ
CN207097625U (zh) 一种高频ah系列电感结构
CN212694976U (zh) 一种新型变压器结构
CN204577235U (zh) 平面变压器
CN206148264U (zh) 一种可切口的零序母线式电流互感器
CN206271516U (zh) 一种磁性元件
CN207367757U (zh) 一种适用于舞台灯电源的变压器
CN206602015U (zh) 组合式铁氧磁芯
CN206610718U (zh) 一种应用于固体绝缘的变压器骨架
CN203895216U (zh) 粉末冶金软磁罐式电感器
KR100790777B1 (ko) 인덕터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218896534U (zh) 一种大电流共模电感与差模电感磁集成电感器的结构
CN104681267A (zh) 晶片式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CN207993626U (zh) 一种电感元件及电感元件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