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09760U - 地漏结构及地暖地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地漏结构及地暖地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09760U
CN208309760U CN201820826609.8U CN201820826609U CN208309760U CN 208309760 U CN208309760 U CN 208309760U CN 201820826609 U CN201820826609 U CN 201820826609U CN 208309760 U CN208309760 U CN 208309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comer
floor heating
floor
drain
microcepha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266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ew Deco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ew Deco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ew Deco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ew Deco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266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09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09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097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漏结构及地暖地面结构,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地漏结构用于地暖层排水,包括下水管、地漏本体和大小头,大小头包括大头和小头,地漏本体与大头连通,小头至少部分设在下水管内,小头的外壁与下水管的内壁具有透水间隙,透水间隙与下水管的开口连通,透水间隙与地暖层连通,且开口低于或齐平地暖找平层。本地漏结构仅利用地漏本身的管路,就既能满足地板砖以上的排水需求,又能将渗透到地板砖以下的地暖层中的积水排出,避免了积水对地暖层的破坏,也避免了积水横向渗透至相邻的厅室,对地面结构造成更大的损坏。

Description

地漏结构及地暖地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漏结构及地暖地面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卫生间的结构和用途决定了卫生间的地面会经常性的接触水,因此在卫生间做防水工程尤为重要,特别是设置了地暖层的卫生间地面。为满足卫生间的排水需求,卫生间的地面上设置连通下水管道的地漏,用于将地板砖以上的水排出,而地面上的积水可能会渗入地板砖以下的地暖层,或者由于地暖层的管道的破裂造成地暖层积水,又或者地暖层供暖时水蒸气凝结成积水,这些积水时间久了会破坏地暖层,影响采暖,甚至会破坏整个地面结构,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漏结构,既能满足地板砖以上的排水需求,又能将渗透到地板砖以下的地暖层中的积水排出,避免了积水对地暖层的破坏,也避免了积水从地暖层横向渗透到其余房间,对地面结构造成更大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暖地面结构,既能满足地板砖以上的排水需求,又能将渗透到地板砖以下的地暖层和防水层中的积水排出,起到了更全面的防水效果,保护了地暖层的供暖管路以及整个地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地漏结构,用于地暖层排水,包括下水管、地漏本体和大小头,所述大小头包括大头和小头,所述大头与所述小头连通,所述地漏本体与所述大头连通,所述小头至少部分设在所述下水管内,所述小头的外壁与所述下水管的内壁具有透水间隙,所述透水间隙与所述下水管的开口连通,所述透水间隙与所述地暖层连通,且所述下水管的开口低于或齐平所述地暖层的地暖找平层。
进一步地,所述大头与所述小头的连接处抵靠于所述下水管的开口,所述大头外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地暖层与所述下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下水管的内壁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小头的开口抵靠于所述台阶部上,所述小头的开口与所述台阶部之间具有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部设置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连通所述透水间隙和所述下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小头上开设有透水槽,所述透水槽连通所述透水间隙与所述小头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下水管的开口位于所述地暖找平层的最低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地漏结构还包括暗地漏,所述暗地漏的进水口低于所述地暖找平层,所述地暖层通过所述暗地漏的进水口与所述下水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部为中部带有通孔的圆环状,或,多个从下水管的内壁伸出的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下水管的开口与所述透水间隙的连通处设置有过滤件。
一种地暖地面结构,包括层级地面结构和上述的地漏结构,所述层级地面结构包括所述地暖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设置有与所述下水管连通的排水地漏,所述排水地漏的进水口低于或齐平所述防水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地漏结构仅利用地漏本身的管路,就既能满足地板砖以上的排水需求,又能将渗透到地板砖以下的地暖层中的积水排出,避免了积水对地暖层的破坏,也避免了积水横向渗透到相邻厅室,对地面结构造成更大的损坏。同时,在实际建筑施工时,铺设本实用新型的地漏结构,操作简单,成本低,而且还能获得全方位的防水效果。
本地暖地面结构利用在地暖层和防水层均设置有排水结构,既能满足地板砖以上的排水需求,又能将渗透到地板砖以下的地暖层和防水层中的积水排出,起到了更全面的防水效果,保护了地暖层的供暖管路以及整个地面结构。同时,在实际建筑施工时,铺设本地暖地面结构,操作简单,成本低,而且还能获得全方位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地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大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台阶部的位于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台阶部的位于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大小头处的透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地漏结构;10-下水管;12-开口;14-台阶部;141-排水通孔;142-通孔;16-凸台;20-透水间隙;30-地漏本体;40-衔接管;50-大小头;52-大头;521-凹槽;53-连接处;54-小头;541-端面;542-贯通槽;70-暗地漏;210-结构层;220-绝热保温层;230-地暖层;232-地暖找平层;234-供暖管层;240-混凝土层;242-防水层;250-地面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地漏结构1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地漏结构100包括下水管10、地漏本体30、大小头50和暗地漏70。
大小头50包括大头52和小头54,大头52与小头54之间相互是连通的,地漏本体30与大头52连通,小头54至少部分是伸入至下水管10内的,这样有助于将流入大小头50中的水从下水管10中排出去。小头54的外壁与下水管10的内壁具有透水间隙20,而透水间隙20与地暖层230连通,地暖层230的水能够流入透水间隙20。而且,透水间隙20与下水管10的开口12连通,地暖层230通过这个透水间隙20能够与下水管10的开口12连通,因此地暖层230中的积水能够通过透水间隙20流入下水管10中排出。
地暖层230的上表面为靠近地面装饰层250一面,地暖层230的下表面为远离地面装饰层250的一面,称为地暖找平层232,下水管10的开口12低于地暖找平层232或与地暖找平层232齐平,这样有助于将地暖层230中的积水排尽。
暗地漏70的进水口与地暖层230连通,且低于地暖找平层232,暗地漏70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下水管10,地暖层230的积水也能够从暗地漏70的进水口流入下水管10排出,这样可以进一步、更迅速地排走下水管10的积水,尽量减少积水对地暖层230以及其他地面结构的破坏。
地面装饰层250以上的生活废水可以通过由地漏本体30、大小头50和下水管10组成的排水通道排出。而由渗透进地面装饰层250以下的水或者供暖设施产生的水形成的地暖层230积水,可以通过透水间隙20流入下水管10排出。既能满足地面装饰层250以上的排水需求,又能将渗透到地面装饰层250以下的地暖层230中的积水排出,避免了积水对地暖层230的破坏,也避免了积水横向渗透至相邻厅室,对地面结构造成更大的损坏。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大小头5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
大小头50分为大头52和小头54,大头52的直径大于小头54的直径,大小头50通过连接部53连通,小头54的外径小于下水管10的内径。PVC-C对氧化剂、还原剂、强酸以及高温都有很强的抵抗力,因此,大小头50可以为PVC-C大小头50。此种大小头50为建筑行业的常用连接管,经济实用,便于与地漏本体30之间的连通,而且,不容易被腐蚀,而且能够抵抗地暖层的高温,使用寿命长。
大头52可以位于下水管10外,也可以部分位于下水管10内。
请再次参考图1,大头52位于下水管10外。大小头50中只有小头54的部分伸入下水管10中,而大头52高于下水管10开口12,且位于下水管10的开口12以上,此时地暖层230的水是通过小头54的外壁与下水管10的内壁之间的透水间隙20排出的。
请参考图2,大头52与小头54的连接处53抵靠于下水管10的开口12处,大头52的外径大于下水管10的内径,大头52的外壁开设有凹槽521,凹槽521从连接部53往上延伸,地暖层230的水通过凹槽521流入透水间隙20,从下水管10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连接部53开设与大小头50内部连通的通孔,此时,地暖层230的水通过通孔流入大小头50内部,从下水管10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当大头52至少部分位于下水管10内,即大头52的外径小于或者等于下水管10的内径,此时,大头52的外壁开设有凹槽521,地暖层230的水通过凹槽521流入透水间隙20,从下水管10排出。
图3为图1中台阶部14的位于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和图3。下水管10的内壁设置有往下水管10内部凸出的台阶部14,在安装时小头54的端面541放置于台阶部14上,端面541抵靠于台阶部14的上表面,端面541与台阶部14存在缝隙。
图3为图1中台阶部14的位于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和图3。进一步地,台阶部14可以为多个从下水管10内壁伸出的凸台16,这些凸台16相互之间间隔开,具有间隙,多个凸台16的上表面可以是位于同一水平面的,这样有助于对小头54的端面541形成稳定的支撑。此时,地暖层230的水流入透水间隙20后从凸台16的间隙中流入下水管10的下游,而地面装饰层250以上的水流入大小头50后,也从凸台16的间隙中流走。
图4为图2中台阶部14的位于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2和图4。台阶部14也可以大致为带有通孔142的圆环状。此时,地暖层230的水流入透水间隙20后,通过端面541与台阶部14之间的缝隙流入下水管10排出;而地面上的水流入大小头50后,从台阶部14的通孔142中流出。可以理解的是,台阶部14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比如带有通孔的方形等。
为了进一步地更快地从圆环状的台阶部14处将水排走,在圆环状的台阶部14上设置有透水孔,透水孔将透水间隙20与下水管10连通,透水孔可以为多个贯穿台阶部14的排水通孔141,这些排水通孔141用于引导水向下水管10的下游流动。这些排水通孔141可以全部位于透水间隙20间,也可以部分位于透水间隙20间。可以理解的是,排水通孔141也可以是部分或者全部位于透水间隙20间的一个排水通孔141。排水通孔141可以是竖直通孔,也可以是倾斜的通孔。
另外,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大小头50的贯通槽542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5。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小头54上开设有多个从小头54的端面541往上延伸的贯通槽542,贯通槽542贯穿小头54的管壁,将透水间隙20和小头54的内部连通。若圆环状的台阶部14上未开设通孔,此时,地暖层230的水流入透水间隙20后,通过贯通槽542的引导,进入小头54内部,向下水管10的下游流走。
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各方面原因,地暖找平层232不一定为完全水平,在铺设下地暖找平层232时,找平时将最低处设置于下水管10的开口12处,这样有助于将地暖层230中包括低洼处的所有积水排尽。
为了提供更好的供暖效果,供暖层230的下方设置有绝热保温层220,地暖层230附近由下至上分布有绝热保温层220、供暖管层234和地暖找平层232。
为了进一步排尽所有地暖层230的积水,在地暖层230还设置有暗地漏70,暗地漏70的进水口低于地暖找平层232,位于绝热保温层220的最低位置,地暖找平层232上的积水渗透至绝热保温层220后,可以从暗地漏70进水口流入暗地漏70,再经过暗地漏70的管路的引导进入下水管10的下游。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于绝热保温层220设置多个暗地漏70,这些暗地漏70均与下水管10连通,暗地漏70与大小头50处的透水间隙20一起形成了一套全面的地暖层230排水结构,能够从多个位置同时排出地暖层230积水,排水效果显著。
详细地,为了防止带有泥沙的积水从下水管10的开口12处流走时堵塞透水间隙20,在下水管10的开口12与透水间隙20的连通处设置有过滤件,过滤件可以为反滤土工布,也可以为网状的其他过滤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暗地漏70的进水口处也可以设置过滤件,防止暗地漏70被堵塞。
在实际铺设地暖和地暖找平层232时,地暖找平层232找平后将最低点设置在下水管10处,再把伸出地暖找平层232的下水管10齐根锯断,将大小头50的小头54放入下水管10内,利用衔接管40将地漏本体30与大小头50连通,并且衔接管40与大头52连接处胶粘密封,最后在地暖找平层232进行常规的弹性、耐温、防水等施工。
这样简单的操作就既完成了地漏本体30的相关管道和地暖层230的铺设又完成了对地暖层230的防水的布置,施工便捷,经济实用。地面装饰层250以上的水与正常一样从地漏本体30流入下水管10排出;从地面装饰层250表面渗透至地暖层230的水,可以从位于最低位置的大小头50处的透水间隙20流走,这样地暖找平层232上不积水,保护了地暖层230和位于地暖层230中的供暖设施。
实施例2
请再次参考图1,一种地暖地面结构,包括层级地面结构和地漏结构100。层级地面结构包括由下至上的结构层210、绝热保温层220、地暖层230、防水层242、混凝土层240和地面装饰层250。防水层242设置有与下水管10连通的排水地漏,排水地漏的进水口低于或齐平防水层242。
若地面装饰层250以上的水渗透至防水层242,可以通过排水地漏的引导,从下水管10排出。在地暖层230的上表面设置防水层242,并将防水层242的积水排出,将水阻挡于地暖层230以外,防止水渗透至地暖层230,这是对地暖层230进行第一步的保护。若防水层242的水渗透至地暖层230,由于具有地漏结构100,此时地暖层230的积水可以通过大小头50和下水管10之间的透水间隙20排出,这是对地暖层230的进一步的保护。而地面装饰层250以上的水通过地漏本体30排出。这样的地暖地面结构形成了对地面结构的多个层级的排水系统,特别是全方位的对地暖层230结构进行了稳固的保护。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层级的地面结构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排水地漏,设置方法与暗地漏70相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漏结构,用于地暖层排水,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水管、地漏本体和大小头,所述大小头包括大头和小头,所述大头与所述小头连通,所述地漏本体与所述大头连通,所述小头至少部分设在所述下水管内,所述小头的外壁与所述下水管的内壁具有透水间隙,所述透水间隙与所述下水管的开口连通,所述透水间隙与所述地暖层连通,且所述下水管的开口低于或齐平所述地暖层的地暖找平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头与所述小头的连接处抵靠于所述下水管的开口,所述大头外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地暖层与所述下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的内壁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小头的开口抵靠于所述台阶部上,所述小头的开口与所述台阶部之间具有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设置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连通所述透水间隙和所述下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头上开设有透水槽,所述透水槽连通所述透水间隙与所述小头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的开口位于所述地暖找平层的最低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结构还包括暗地漏,所述暗地漏的进水口低于所述地暖找平层,所述地暖层通过所述暗地漏的进水口与所述下水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为中部带有通孔的圆环状,或多个从下水管的内壁伸出的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的开口与所述透水间隙的连通处设置有过滤件。
10.一种地暖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层级地面结构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地漏结构,所述层级地面结构包括所述地暖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设置有与所述下水管连通的排水地漏,所述排水地漏的进水口低于或齐平所述防水层。
CN201820826609.8U 2018-05-29 2018-05-29 地漏结构及地暖地面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09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6609.8U CN208309760U (zh) 2018-05-29 2018-05-29 地漏结构及地暖地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6609.8U CN208309760U (zh) 2018-05-29 2018-05-29 地漏结构及地暖地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09760U true CN208309760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16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2660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09760U (zh) 2018-05-29 2018-05-29 地漏结构及地暖地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097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4308A (zh) * 2019-11-19 2020-04-10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卫生间排除沉积水防渗漏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4308A (zh) * 2019-11-19 2020-04-10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卫生间排除沉积水防渗漏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30026055A (ko) 유공관을 이용한 구조물 지하배수공법
CN107926625A (zh) 一种适用于园林的集水灌溉装置
CN208309760U (zh) 地漏结构及地暖地面结构
CN207376723U (zh) 一种下沉式卫生间
CN1740443A (zh) 塑胶运动场排水结构
CN106592687A (zh) 集装箱式活动房雨水收集系统
CN110206237A (zh) 一种基于虹吸式屋面排水结构的排水方法
CN208917962U (zh) 一种海绵式双层管排水系统
CN209163261U (zh) 屋面落水口防渗漏安装结构
CN201801798U (zh) 基于柔性运动场地的给水排水系统
CN210238812U (zh) 一种基于bim的卫生间地面防渗漏构造系统
CN2863923Y (zh) 防水接漏器
CN211200627U (zh) 一种房产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
CN206090736U (zh) 一种卫生间架空二次排水结构
CN207499266U (zh) 排水装置
JP2011089321A (ja) 縦樋のオーバーフロー構造
CN104878812A (zh) 一种同层排水沉箱排水处理装置
CN107435364A (zh) 一种校园场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5776676U (zh) 一种双层地漏结构
CN2928987Y (zh) 无渍水地漏
CN216810197U (zh) 一种集成式组合地漏及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
CN109629410A (zh) 一种用于高架桥的虹吸式雨排水系统
CN201810902U (zh) 一种多功能止水节
KR101925205B1 (ko) 옥상용 드레인 유닛
CN209040252U (zh) 一种用于阳台的地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