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08650U - 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08650U
CN208308650U CN201820624072.7U CN201820624072U CN208308650U CN 208308650 U CN208308650 U CN 208308650U CN 201820624072 U CN201820624072 U CN 201820624072U CN 208308650 U CN208308650 U CN 208308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taving
bung
water pump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240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6240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08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08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08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滤器,属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桶体及桶盖;桶体的下部设有进水管;桶体内设有两个过滤板;两个过滤板之间为带有过滤材质的过滤层;下层过滤板与桶体内侧壁及桶体底壁围成沉淀腔;沉淀腔与进水管连通;桶盖上设有出水管;桶体与桶盖之间采用抱箍结构密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利用水中杂质的比重大于水的比重的原理,采用下进水上出水的水流方式,进入桶体的杂质会先沉淀在沉淀腔内,较为洁净的水再经过过滤层进行物理和生化过滤,减少了穿过过滤层的杂质量,提高了过滤材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清理维护成本及时间;另外,桶体与桶盖之间采用抱箍结构密封,密封强度可调节,密封效果好。

Description

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过滤器。
背景技术
养鱼用的过滤器,普遍采用上进水下出水的流水方式,水中的杂质大多附着在过滤材质上,需要经常清理过滤器及过滤材质,使得过滤材质的使用寿命短,维护成本高,且过滤器的密封方式结构简单、密封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过滤材质反复清理维护及密封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过滤器,包括桶体及设置于所述桶体上方的桶盖;所述桶体的下部设有与桶体内腔连通的进水管;所述桶体内设有沿轴向间隔分布的两个过滤板;两个所述过滤板之间为带有过滤材质的过滤层;下层过滤板与桶体内侧壁及桶体底壁围成沉淀腔;所述沉淀腔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桶盖上设有与所述桶体内腔连通的出水管;所述桶体与所述桶盖之间采用抱箍结构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抱箍结构包括第一半圆环箍、第二半圆环箍;所述第一半圆环箍的一端通过铰接块与所述第二半圆环箍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半圆环箍的另一端设有卡钩;所述第二半圆环箍的另一端设有可转动的卡接体;所述卡接体上设有与所述卡钩卡接配合的卡环。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体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半圆环箍上的固定块、与固定块转动连接的连杆,以及与所述连杆螺纹连接的搭扣;所述卡环位于所述搭扣上;所述搭扣的与所述连杆连接的部位为螺杆,所述螺杆的端部设有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桶盖的底壁边缘部位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固定有密封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桶盖的顶部设有水泵安装平台;所述水泵安装平台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出水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桶盖的内部设有水泵安装支架;所述水泵安装支架上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桶盖上设有电缆防水接头及排气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桶体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沉淀腔连通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桶体的底部连接有圆环形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使所述排污管通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出水管设有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过滤器,进水管设于桶体的下部,出水管设于桶盖上,利用水中杂质的比重大于水的比重的原理,采用下进水上出水的流水方式,进入桶体的杂质会先沉淀在沉淀腔内,较为洁净的水再经过过滤层进行物理和生化过滤,因此减少了穿过过滤层的杂质量,进而提高了过滤材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清理维护成本及时间;另外,桶体与桶盖之间采用抱箍结构密封,密封强度可调节,且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抱箍结构的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抱箍结构的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桶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密封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图6中的桶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提供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提供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提供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提供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提供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二提供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三提供的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四提供的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五提供的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桶体;11、进水管;12、过滤板;13、过滤层;14、沉淀腔;15、排污管;17、壳体;18、进水阀门;20、桶盖;21、出水管;23、密封垫圈;24、水泵安装平台;25、水泵安装支架;26、排气阀门;27、电缆防水接头;30、抱箍结构;31、第一半圆环箍;311、卡钩;32、第二半圆环箍;33、铰接块;34、卡接体;341、卡环;342、固定块;343、连杆;344、搭扣;345、螺母;40、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过滤器进行说明。所述过滤器,包括桶体10及设置于桶体10上方的桶盖20;桶体10的下部设有与桶体10内腔连通的进水管11;桶体10内设有沿轴向间隔分布的两个过滤板12;两个过滤板12之间为带有过滤材质的过滤层13;下层过滤板12通过支架放置在桶体10的底壁上。下层过滤板12与桶体10内侧壁及桶体10底壁围成沉淀腔14;沉淀腔14与进水管11连通。桶盖20上设有与桶体10内腔连通的出水管21;桶体10与桶盖20之间采用抱箍结构30密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过滤水的过程如下:
需要过滤的水经进水管11进入桶体10内,根据水中杂质的比重大于水的比重的原理,进入桶体10的杂质会先沉淀在沉淀腔14内,较为洁净的水在水泵或与其他连接设备的动力机构的抽动下,再经过过滤层13进行物理和生化过滤,并最终从出水管21排出桶体1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进水管11设于桶体10的下部,出水管21设于桶盖20上,采用下进水上出水的流水方式,杂质会先沉淀在沉淀腔14内,较为洁净的水再经过过滤层13进行物理和生化过滤,因此减少了穿过过滤层13的杂质量,进而提高了过滤材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清理维护成本及时间;另外,桶体10与桶盖20之间采用抱箍结构30密封,密封强度可调节,且密封效果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与图3,抱箍结构30包括第一半圆环箍31、第二半圆环箍32;第一半圆环箍31的一端通过铰接块33与第二半圆环箍32的一端连接;第一半圆环箍31的另一端设有卡钩311;第二半圆环箍32的另一端设有可转动的卡接体34;卡接体34上设有与卡钩311卡接配合的卡环341。第一半圆环箍31与第二半圆环箍32之间通过卡接体34挂在卡钩311上及铰接块33相连。卡环341挂在卡钩311上时,第一半圆环箍31及第二半圆环箍32围成圆环形,将桶体10与桶盖20固定。需要打开桶盖20时,扳动卡接体34,使卡环341脱离卡钩311,第二半圆环箍32相对于第一半圆环箍31开启,抱箍结构30被打开。抱箍结构30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第一半圆环箍31及第二半圆环箍32能够贴紧桶体10与桶盖20的边缘,使得密封效果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与图3,卡接体34包括固定块342、连杆343、搭扣344;固定块342固定在第二半圆环箍32上,卡环341位于搭扣344上。连杆343的一端与固定块342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扳动板,连杆343上设有带有内螺纹孔的固定柱。搭扣343的与连杆343连接的部位为螺杆,螺杆穿过固定柱,螺杆与固定柱之间为螺纹连接。螺母345套在螺杆的端部。第一半圆环箍31与第二半圆环箍32闭合前可通过调节螺杆的与固定柱的固定位置来调节松紧度。螺杆端部套设的螺母345是用于防止螺杆旋出过度与固定柱脱离,从而避免抱箍结构30突然崩开而失效。
进一步地,桶盖20的底壁边缘部位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固定有密封垫圈23,密封垫圈23带凹槽结构,如图5所示。密封垫圈23能使桶盖20更好的与桶体10上沿贴合,增强密封性能。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6与图7,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过滤器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桶体10的底壁上设有与沉淀腔14连通的排污管15;排污管15上设有排污阀门。该过滤器使用时,排污阀门关闭,进入桶体10内的杂质会沉淀在沉淀腔14内。需要清洗过滤器时,打开排污阀门,沉淀腔14内的杂质会随水从排污管15排除桶体10,进而减少了杂质在过滤层13上和沉淀腔14内分解的过程,减少了清理该过滤器的频率,降低了清理维护成本及时间。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与图7,桶体10的底部连接有圆环形的壳体17,壳体17上设有用于使排污管15通过的通孔。壳体17用于遮挡住排污管15,进而使该过滤器的外形结构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进水管11上设有进水阀门18。该过滤器正常使用时,水流方向是下进水上出水。在关闭进水阀门18后,打开排污阀门,桶体10内的水会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从原来的从下向上流动变成从上向下流动。水流不仅可以将沉淀腔14内的杂质排出,还可以将附着在过滤层13中没有分解掉的杂质反冲出来。关闭排污阀门,打开进水阀门18,水会重新由下向上灌满桶体10,然后再次关闭进水阀门18,打开排污阀门,水流会又一次的从上向下流出桶体10,并带走杂质。反复上述动作,可以清理桶体10内的杂质,进而能够减少维护该过滤器的频率。
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9,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过滤器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桶盖20的顶部设有水泵安装平台24;水泵40固定或放置在水泵安装平台24上,水泵40与出水管21连通。水泵安装平台24可以安装或放置各种类型的水泵。水泵安装平台24还增强了桶盖20的强度。
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0,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过滤器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桶盖20的底部设有水泵安装支架25,桶盖20上设有电缆防水接头27及排气阀门26。水泵40固定在水泵安装支架25上。水泵40与出水管21连通。水泵安装支架25上适合安装各种潜水泵。水泵40内置,使水泵40更静音。并且可以利用水对水泵40进行降温,提高水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11,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过滤器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只在于:进水管11设有多个。对于需要过滤大量水的过滤器,设置多个进水管11,能够增加进水效率。
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12,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过滤器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只在于:出水管21设有多个。对于需要过滤大量水的过滤器,设置多个出水管21,能够增加出水效率。
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请参阅图13,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提供的过滤器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只在于:出水管21设有多个。对于需要过滤大量水的过滤器,设置多个出水管21,能够增加出水效率。
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五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八
请参阅图14,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提供的过滤器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只在于:进水管11设有多个、出水管21设有多个。
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九
请参阅图15,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提供的过滤器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只在于:桶盖20的顶部设有水泵安装平台24;水泵40固定在水泵安装平台24上,水泵40与出水管21连通。水泵安装平台24可以安装各种类型的水泵。水泵安装平台24还增强了桶盖20的强度。
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
请参阅图16,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提供的过滤器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只在于:进水管11设有多个。对于需要过滤大量水的过滤器,设置多个进水管11,有利于提高进水效率。
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一
请参阅图17,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提供的过滤器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只在于:进水管11设有多个。对于需要过滤大量水的过滤器,设置多个进水管11,有利于提高进水效率。
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三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二
请参阅图18,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二提供的过滤器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九的区别在于:进水管11设有多个。对于需要过滤大量水的过滤器,设置多个进水管11,能够增加进水效率。
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九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三
请参阅图19,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三提供的过滤器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桶盖20的内部设有水泵安装支架25,桶盖20上设有电缆防水接头27及排气阀门26。水泵40固定在水泵安装支架25上,水泵40与出水管21连通。水泵安装支架25上适合安装各种潜水泵。水泵40内置,使水泵40更静音。并且可以利用水对水泵40进行降温,提高水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四
请参阅图20,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四提供的过滤器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进水管11设有多个。对于需要过滤大量水的过滤器,设置多个进水管11,能够增加进水效率。
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四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五
请参阅图21,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五提供的过滤器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十三的区别在于:进水管11设有多个;对于需要过滤大量水的过滤器,设置多个进水管11,能够增加进水效率。
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十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及设置于所述桶体上方的桶盖;所述桶体的下部设有与所述桶体内腔连通的进水管;所述桶体内设有沿轴向间隔分布的两个过滤板;两个所述过滤板之间为带有过滤材质的过滤层;下层过滤板与桶体内侧壁及桶体底壁围成沉淀腔;所述沉淀腔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桶盖上设有与所述桶体内腔连通的出水管;所述桶体与所述桶盖之间采用抱箍结构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结构包括第一半圆环箍、第二半圆环箍;所述第一半圆环箍的一端通过铰接块与所述第二半圆环箍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半圆环箍的另一端设有卡钩;所述第二半圆环箍的另一端设有可转动的卡接体;所述卡接体上设有与所述卡钩卡接配合的卡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体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半圆环箍上的固定块、与固定块转动连接的连杆,以及与所述连杆螺纹连接的搭扣;所述卡环位于所述搭扣上;所述搭扣的与所述连杆连接的部位为螺杆,所述螺杆的端部设有螺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的底壁边缘部位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固定有密封垫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的顶部设有水泵安装平台;所述水泵安装平台上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出水管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的底部设有水泵安装支架;所述水泵安装支架上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桶盖上设有电缆防水接头及排气阀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沉淀腔连通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底部连接有圆环形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使所述排污管通过的通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门。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出水管设有至少一个。
CN201820624072.7U 2018-04-27 2018-04-27 过滤器 Active CN208308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24072.7U CN208308650U (zh) 2018-04-27 2018-04-27 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24072.7U CN208308650U (zh) 2018-04-27 2018-04-27 过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08650U true CN208308650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14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24072.7U Active CN208308650U (zh) 2018-04-27 2018-04-27 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08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7432B (zh) 便携式净水器
CN207203629U (zh) 前置过滤净水器
CN208308650U (zh) 过滤器
CN218853676U (zh) 一种加药装置用y型过滤器
CN106621553B (zh) 过滤系统
CN211521845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08898622U (zh) 一种超滤膜脱色组件
CN205055556U (zh) 过滤器
CN110812930B (zh) 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的反冲洗装置
CN209877484U (zh) 一种制备液氮的预冷系统
CN207774952U (zh) 一种船舶用海水过滤器
CN106237683A (zh) 一种用于空气制水机的具有高效反冲洗功能的过滤装置
CN207211274U (zh) 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
CN206352087U (zh) 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
CN205073781U (zh) 一种多级复合型过滤装置
CN109502854A (zh) 一种有机物去除纯水制备机
CN21350627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9242875U (zh) 过滤器
CN204293990U (zh) 砂石筛网一体式反清洗过滤装置
CN217472891U (zh) 一种桶装矿泉水生产用原装水增压设备
CN220758193U (zh) 一种反冲洗袋式过滤器
CN210940400U (zh)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复合压出线冷却水循环利用装置
CN219284091U (zh) 一种水冷式环境仓集成式清洗维保装置
CN208959469U (zh) 一种过滤器
CN20856571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水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