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08509U - 一种污泥回流及脱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回流及脱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08509U
CN208308509U CN201820393145.6U CN201820393145U CN208308509U CN 208308509 U CN208308509 U CN 208308509U CN 201820393145 U CN201820393145 U CN 201820393145U CN 208308509 U CN208308509 U CN 208308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moving scum
tedge
outlet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931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梓鹏
林自力
陈升权
王楠
王新利
南悦振
张大伟
汤云瑞
林泽铭
付卫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huangdao Wright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huangdao Wright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huangdao Wright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huangdao Wright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931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08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08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08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回流及脱膜装置,包括涡流脱膜装置、导流装置、泥水分离装置和收水器;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进口、上升管和出口;所述上升管上端为出口,下端为进口;所述涡流脱膜装置固定在进口处,所述上升管穿过收水器,出口位于泥水分离装置上端面;所述泥水分离装置固定在收水器的上端面;它采用汽提污泥回流与涡流气洗脱膜相结合的装置,可实现两种系统同时工作,构造简单,容易实现;装置占地面积小,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或者污泥水量不同调节装置高度及各部分尺寸,而不需要增加设备面积;装置不易堵塞,检修方便,可以在线对泥水分离装置进行清理。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回流及脱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污泥回流与生物膜脱除的装置,主要对好氧或厌氧活性污泥进行回流,同时对附着污泥的填料进行脱膜,并对填料循环使用,达到污泥、填料同步分离与回用的目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泥回流系统与脱膜系统往往单独设计,不能有机结合在一起,造成设备结构复杂,成本与动力消耗增加,泥水分离不彻底,系统可调节性差。本发明能有效解决传统传统生化系统污泥回流与脱膜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活性污泥法生化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活有效的污泥回流装置及生物填料脱膜装置,解决现有的污泥回流系统与脱膜系统需单独设计,不能有机结合在一起,造成设备结构复杂,成本与动力消耗增加,泥水分离不彻底,系统可调节性差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回流及脱膜装置,包括涡流脱膜装置、导流装置、泥水分离装置和收水器;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进口、上升管和出口;所述上升管上端为出口,下端为进口;所述涡流脱膜装置固定在进口处,所述上升管穿过收水器,出口位于泥水分离装置上端面;所述泥水分离装置固定在收水器的上端面;所述涡流脱膜装置包括进气管、配气管和喷头;所述进气管和喷头均固定在配气管上,且与配气管相通;所述进气管位于导流装置外侧,所述喷头位于导流装置内侧;所述泥水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格网和压环;所述格网固定在支撑上,网格外侧设有压环;所述收水器包括集水斗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固定在集水斗的一侧,且二者相通。
优选地,涡流脱膜装置设置于好氧区或好氧曝气区内的污泥沉淀区,所述好氧区内设有生物膜填料。
优选地,进气管通过快速接头与曝气系统连接,提供压缩空气。
优选地,集水斗与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可靠地固定。
优选地,排水管根据污泥回流受水区域的需要调整方向。
优选地,所述配气管为环状铜管或不锈钢管,厚度不低于3mm,所述配气管内径可通过2~3倍生物膜填料的最大粒径,所述配气管最底部设有微孔并与J 型导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喷头根据上升管的口径设计不少于3个,与配气管通过丝扣连接,与上升管轴线方向形成45°夹角,与上升管截面形成75°夹角。
优选地,所述进口端部与配气管通过焊接结合,焊口须打磨光滑,进口内径小于配气管内径2-3mm。
优选地,所述上升管内径与进口及出口相同,所述上升管与出口焊接,焊口须打磨光滑。
优选地,所述出口采用实心圆环,圆环断面为圆形,材质选用不锈钢或铜。
优选地,所述支撑为不锈钢材料呈伞骨状排列,上端与出口固定,下端与集水斗上沿固定。
优选地,所述格网为不锈钢材料,孔径不大于生物膜填料最小粒径的0.5 倍,呈圆台状覆盖在支撑上,格网圆台上部端口不高于出口,下部端口不突出集水斗。
优选地,所述压环为3-5种不同尺寸直径的不锈钢材料实心圆环,直接套在格网上。
优选地,所述集水斗为圆桶状,上升管穿过其底部,侧面或底部与污水处理设备主体结构进行可靠地固定,所述集水斗与其它结构连接处均密封处理,确保集水斗内液体仅通过排水管排出。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可根据污泥回流受水区域的需要调整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采用汽提污泥回流与涡流气洗脱膜相结合的装置,可实现两种系统同时工作,构造简单,容易实现。
2.装置占地面积小,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或者污泥水量不同调节装置高度及各部分尺寸,而不需要增加设备面积。
3.装置不易堵塞,检修方便,可以在线对泥水分离装置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涡流脱膜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泥水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1.进气管、2.配气管、3.喷头、4.进口、5.上升管、6.出口、7.支撑、8.格网、9.压环、10.集水斗、11.排水管、12.生物膜填料、13. 涡流脱膜装置、14.导流装置、15.泥水分离装置、16.收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一种污泥回流及脱膜装置,包括涡流脱膜装置13、导流装置14、泥水分离装置15和收水器16;所述导流装置14包括进口4、上升管5和出口6;所述上升管5上端为出口6,下端为进口4;所述涡流脱膜装置13固定在进口4处,所述上升管5穿过收水器16,出口6位于泥水分离装置15上端面;所述泥水分离装置15固定在收水器16的上端面;所述涡流脱膜装置13包括进气管1、配气管2和喷头3;所述进气管1和喷头3均固定在配气管2上,且与配气管2相通;所述进气管1位于导流装置14外侧,所述喷头3位于导流装置14内侧;所述泥水分离装置15 包括支撑7、格网8和压环9;所述格网8固定在支撑7上,网格8外侧设有压环9;所述收水器16包括集水斗10和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固定在集水斗 10的一侧,且二者相通。
优选地,涡流脱膜装置13设置于好氧区或好氧曝气区内的污泥沉淀区,所述好氧区内设有生物膜填料12。
优选地,进气管1通过快速接头与曝气系统连接,提供压缩空气。
优选地,集水斗10与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可靠地固定。
优选地,排水管11根据污泥回流受水区域的需要调整方向。
好氧池活性污泥及附着生物膜的球状填料12通过配气管2在喷头3汽水涡流作用下进行吹扫搓洗,因汽水混合液密度小,活性污泥及附着生物膜的球状填料12通过上升管5进入泥水分离装置15顶部,脱膜后的球状填料滚落至原好氧池,含有生物膜的的混合液溢流通过导流装置14顶部出口6并透过格网8 进入收水器16的集水斗10,最后通过排水管11流入受水区。
上述泥水分离装置15的压环9无须固定,含有生物膜的混合液沿格网8流动时可通过压环9进行拦截,防止混合液随填料流入收水器16外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污泥回流及脱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涡流脱膜装置(13)、导流装置(14)、泥水分离装置(15)和收水器(16);所述导流装置(14)包括进口(4)、上升管(5)和出口(6);所述上升管(5)上端为出口(6),下端为进口(4);所述涡流脱膜装置(13)固定在进口(4)处,所述上升管(5)穿过收水器(16),出口(6)位于泥水分离装置(15)上端面;所述泥水分离装置(15)固定在收水器(16)的上端面;所述涡流脱膜装置(13)包括进气管(1)、配气管(2)和喷头(3);所述进气管(1)和喷头(3)均固定在配气管(2)上,且与配气管(2)相通;所述进气管(1)位于导流装置(14)外侧,所述喷头(3)位于导流装置(14)内侧;所述泥水分离装置(15)包括支撑(7)、格网(8)和压环(9);所述格网(8)固定在支撑(7)上,格网(8)外侧设有压环(9);所述收水器(16)包括集水斗(10)和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固定在集水斗(10)的一侧,且二者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流及脱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涡流脱膜装置(13)设置于好氧区或好氧曝气区内的污泥沉淀区,所述好氧区内设有生物膜填料(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流及脱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管(1)通过快速接头与曝气系统连接,提供压缩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流及脱膜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斗(10)与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可靠地固定。
CN201820393145.6U 2018-03-22 2018-03-22 一种污泥回流及脱膜装置 Active CN208308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3145.6U CN208308509U (zh) 2018-03-22 2018-03-22 一种污泥回流及脱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3145.6U CN208308509U (zh) 2018-03-22 2018-03-22 一种污泥回流及脱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08509U true CN208308509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21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93145.6U Active CN208308509U (zh) 2018-03-22 2018-03-22 一种污泥回流及脱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085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56996U (zh) 一种一体化a2o污水处理装置
CN207046945U (zh) 一种厌氧反应器的布水装置
CN103387312B (zh)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污水处理设备
CA1038090A (en) Reactor for biological water treatment
CN108249573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净化罐
JP2011050898A (ja) イオン交換樹脂のコンディショニ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CN106039804A (zh) 一种泥水自分离式管道装置
CN208308509U (zh) 一种污泥回流及脱膜装置
CN203922822U (zh) 一种混凝沉淀污水处理一体装置
CN206521294U (zh) 一种平流式气浮
CN108609723A (zh) 新型旋流式曝气器
CN209602254U (zh) 用于空压机废水处理的隔油装置
CN204752323U (zh) 一种竖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9210475U (zh) 一种新型高效uasb水处理设备
CN207581461U (zh) 一种改进型虹吸式脉冲布水器
CN203419818U (zh)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污水处理设备
CN212532602U (zh) 一种电镀废水处理装置
CN104961232A (zh) 一种竖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8532380U (zh) 一种改进型ic厌氧反应器
CN104773891A (zh) 一种新型炼油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4910903U (zh) 一种带气液分离功能的旋流除污器
CN208517041U (zh) 新型旋流式曝气器
CN209352630U (zh) 一种废水处理用厌氧罐
CN209507726U (zh) 一种污泥生物淋滤专用曝气装置
CN110498468A (zh) 含酚废水处理萃取塔及反萃取塔工艺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