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99704U - 一种高频隔离逆变器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频隔离逆变器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99704U
CN208299704U CN201821012874.9U CN201821012874U CN208299704U CN 208299704 U CN208299704 U CN 208299704U CN 201821012874 U CN201821012874 U CN 201821012874U CN 208299704 U CN208299704 U CN 208299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frequency isolation
frequency
voltage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128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jun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128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99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99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99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频隔离逆变器和太阳能发电系统,其中,所述高频隔离逆变器包括:升压电路,与太阳能发电装置连接,对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滤波和泵升;高频隔离电路,与所述升压电路连接,对所述升压电路输出的电压进行直流的隔离变换;逆变电路,与所述高频隔离电路连接,对所述高频隔离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逆变转换及滤波后输出交流电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频隔离逆变器能够有效抑制薄膜组件发电系统共模漏电流,防止玻璃基薄膜组件PID效应,且占地小,成本低,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高频隔离逆变器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技术,尤指一种高频隔离逆变器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应用中的逆变设备主要是基于晶硅组件的特性开发的,所述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系统依次包括太阳能薄膜组件、汇流套件、逆变器、配电柜。该类型逆变器在CIGS(太阳能薄膜电池CuInxGa(1-x)Se2) 薄膜系统应用中需要在逆变器的输出端增加电气隔离变压器,以达到有效抑制薄膜组件发电系统共模漏电流和防止玻璃基薄膜组件PID(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电势诱导衰减)效应。
但是,在上述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电气隔离变压器,体积庞大、转换效率较低,这导致太阳能发电系统总成本居高不下。另外,在应用中经常会遇到因设备启停电流瞬间冲击而导致频繁触发电气隔离变压器开关柜自身过流保护器件动作,增加故障误报警的次数和不必要的维护工作,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频隔离逆变器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本实用新型的高频隔离逆变器能够有效抑制薄膜组件发电系统共模漏电流,防止玻璃基薄膜组件PID效应,占地小,成本低,且安装方便。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频隔离逆变器,所述高频隔离逆变器包括:
升压电路,与太阳能发电装置连接,对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滤波和泵升;
高频隔离电路,与所述升压电路连接,对所述升压电路输出的电压进行直流的隔离变换;
逆变电路,与所述高频隔离电路连接,对所述高频隔离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逆变转换及滤波后输出交流电流。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高频隔离电路包括:
高频纹波滤波电路,与所述升压电路连接,对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高频纹波滤波;
高频变压器,与所述高频纹波滤波电路连接,将所述高频纹波滤波电路输入的电压与所述高频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相互隔离;
整流电路,与所述高频变压器连接,将所述高频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整流成直流电压。
结合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高频纹波滤波电路包括:解构电路、滤波子电路、谐振电路、钳位电路、中点回路及电平切换电路;
所述解构电路对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功率进行解构;所述滤波子电路对解构后所述升压电路输入的电压进行滤波;所述谐振电路对滤波后所述升压电路输入的电压进行高频谐振;所述钳位电路对所述谐振电路中的谐振电容进行保护;所述中点回路与所述谐振电路连接,组成中点电压的电流回路;所述电平切换电路与所述谐振电路连接进行电平切换。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
所述升压电路有两路或多路;
所述高频隔离电路有两路或多路;
每一路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分别通过一路所述高频隔离电路传递给所述逆变电路。
结合上述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
所述两路或多路高频隔离电路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
结合上述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高频隔离电路还包括共模电流滤波电路;
所述共模电流滤波电路设置在所述高频变压器的原边侧。
结合上述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
两路或多路所述高频隔离电路通过中点电压点串联,所述共模电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高频隔离电路的正极总线连接,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高频隔离电路的负极总线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中点电压点连接,另一端接地。
结合上述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两路或多路高频隔离电路通过中点电压点串联成隔离串联电路;
所述高频隔离逆变器还包括母线中点稳压电路,所述母线中点稳压电路包括N个端子,N为所述隔离串联电路包括的高频隔离电路的总数加1;
所述N个端子中的第一端子与所述隔离串联电路的正极总线连接,第二端子与所述隔离串联电路的负极总线连接,除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外的其他每个端子分别连接一个中点电压点。
结合上述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母线中点稳压电路包括N-1个开关电路;每个所述开关电路分别串联于一路高频隔离电路的正负极输出端口之间。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汇流套件,配电柜以及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高频隔离逆变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高频隔离逆变器,包括:升压电路,与太阳能发电装置连接,对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滤波和泵升;高频隔离电路,与所述升压电路连接,对所述升压电路输出的电压进行直流的隔离变换;逆变电路,与所述高频隔离电路连接,对所述高频隔离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逆变转换及滤波后输出交流电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频隔离逆变器能够有效抑制薄膜组件发电系统共模漏电流,防止玻璃基薄膜组件PID效应,并且占地小成本低,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频隔离逆变器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共模电流滤波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母线中点稳压电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路升压BOOST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路LLC电路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A相半桥电路、图6(b)为B相半桥电路,图 6(c)为C相半桥电路;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组成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频隔离逆变器,如图1所示,所述高频隔离逆变器包括:
升压电路201,与太阳能发电装置连接,对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滤波和泵升;所述滤波可以为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滤波,EMI滤波可让低频有用信号通过,对高频干扰有抑制作用;
高频隔离电路202,与所述升压电路201连接,对所述升压电路201输出的电压进行直流的隔离变换;
逆变电路203,与所述高频隔离电路202连接,对所述高频隔离电路202 的输出电压进行逆变转换及滤波后输出交流电流。
上述高频隔离电路202可以包括:
高频纹波滤波电路2021,与所述升压电路201连接,对所述升压电路201 的输出电压进行高频纹波滤波;
高频变压器2022,与所述高频纹波滤波电路2021连接,将所述高频纹波滤波电路2021输入的电压与所述高频变压器2022的输出电压相互隔离;
整流电路2023,与所述高频变压器2022连接,将所述高频变压器2022 的输出电压整流成直流电压。
上述高频纹波滤波电路2021可以包括:解构电路、滤波子电路、谐振电路、钳位电路、中点回路及电平切换电路;
所述解构电路,对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功率进行解构;所述滤波子电路,对解构后所述升压电路输入的电压进行滤波;所述谐振电路,对滤波后所述升压电路输入的电压进行高频谐振;所述钳位电路,对所述谐振电路中的谐振电容进行保护;所述中点回路与谐振电路连接,组成中点电压的电流回路;所述电平切换电路与谐振电路连接,进行电平切换,通过电平切换电路包含的开关管的开关顺序实现高电平、低电平和中点电平三种电平的切换。
所述解构电路包括两个串联的支撑电容;所述滤波子电路包括三个并联支路,其中一个支路包含两个串联的电容,另外两个支路各含有一个电容;所述谐振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谐振电容、谐振电感及所述高频变压器的2022 的原边;所述钳位电路包括两个串联的二极管;中点回路包括两个串联的二极管;电平切换电路包括四个依次串联的开关管,且每个开关管分别并联一个保护电容。其中电平切换电路包含的四个保护电容还参与谐振。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上述高频隔离电路202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高频变压器原边侧的共模电流滤波电路,为共模电流提供回路以及减少交流侧共模漏电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升压电路201可以有两路或多路;高频隔离电路202 可以有两路或多路;每一路升压电路201的输出分别通过一路高频隔离电路 202传递给逆变电路203。
所述两路或多路高频隔离电路202可以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
当所述两路或多路高频隔离电路202通过中点电压点串联时,所述共模电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31_1、第二电容C32_1和第三电容C33_1,如图2所示;
所述第一电容C31_1的一端与所述高频隔离电路202的正极总线BUS+ 连接,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容C32_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高频隔离电路202的负极总线BUS-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C33_1的一端与所述中点电压点BUS_N连接,另一端接地。
当所述两路或多路高频隔离电路202通过中点电压点串联成隔离串联电路时,所述高频隔离逆变器还可以包括母线中点稳压电路,所述母线中点稳压电路包括N个端子,N为所述隔离串联电路包括的高频隔离电路202的总数加1;
所述N个端子中的第一端子与所述隔离串联电路的正极总线连接,第二端子与所述隔离串联电路的负极总线连接,除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外的其他每个端子分别连接一个中点电压点。
可选的,所述母线中点稳压电路包括N-1个开关电路;每个所述开关电路分别串联于一路高频隔离电路202的正负极输出端口之间。
所述开关电路可以包含三极管、或CMOS管,但不限于此,任何可实现上述开关电路功能的元件都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3给出了一种母线中点稳压电路的示意图,该母线中点稳压电路适用于两路高频隔离电路202通过中点电压点串联成隔离串联电路的情况,如图3 所示,该母线中点稳压电路包括3个端子,第一端子与所述隔离串联电路的正极总线BUS1+连接,第二端子与所述隔离串联电路的负极总线BUS1-连接,第三端子连接中点电压点BUS1_N。此外,所述母线中点稳压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第一开关电路包括开关管Q26,第二开关电路包括开关管Q27。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BUS1+连接,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到中点电压点BUS1_N,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BUS1-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中点电压BUS1_N与 BUS1-的差值相对BUS1+与中点电压BUS1_N的差值低于预设值时导通,提升中点电压BUS1_N与BUS1-的差值;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在中点电压BUS1_N 与BUS1-的差值相对BUS1+与中点电压BUS1_N的差值高于预设值时导通,降低中点电压BUS1_N与BUS1-的差值。具体地,当中点电压发生偏移的时候,如(BUS1_N-BUS1-)-(BUS1+-BUS1_N)低于预设值,所述预设值可以为接近0的数,开关管Q26打开,提升(BUS1_N-BUS1-),提升后的(BUS1_N -BUS1-)与(BUS1+-BUS1_N)基本一致;如果(BUS1_N-BUS1-)-(BUS1+ -BUS1_N)高于预设值,开关管Q27打开,降低(BUS1_N-BUS1-),降低后的(BUS1_N-BUS1-)跟(BUS1+-BUS1_N)基本一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升压电路201可以为升压BOOST电路;高频隔离电路202可以为LLC电路,所述LLC电路指的是包含电感L,电容C,高频变压器L的谐振变换电路;逆变电路203可以为I型三电平三相全桥电路,其包含三个半桥电路,分别为A相半桥电路、B相半桥电路和C相半桥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高频隔离逆变器,通过高频隔离电路将升压电路与逆变电路连接起来,如此在将太阳能发电系统并入电网过程中省去了相关技术中的电气隔离变压器,从而不会因设备启停电流瞬间冲击而导致频繁触发电气隔离变压器开关柜自身过流保护器件动作,故障误报警次数低,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维护工作,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而且能够有效抑制薄膜组件发电系统共模漏电流,防止玻璃基薄膜组件PID效应,并且占地小成本低,安装方便。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对上述高频隔离逆变器进行说明。
在本应用示例中,高频隔离逆变器包括:
升压BOOST电路,与太阳能发电装置连接,对太阳能发电装置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滤波和泵升;
LLC电路,对所述升压BOOST电路输出的电压进行直流的隔离变换;
所述I型三电平三相全桥电路,对LLC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逆变转换并进行LCL滤波和共模滤波后输出交流电流。
上述升压BOOST电路有两路;上述LLC电路有两路;每一路升压BOOST 电路的输出分别通过一路LLC电路传递给I型三电平三相全桥电路。
图4为上述高频隔离逆变器中一路升压BOOST电路示意图。
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正极输出端与升压BOOST电路的PV1+连接,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负极输出端与升压BOOST电路的BUS-连接;通过电容C2_1和电容C1_1对地进行共模滤波,形成对地共模电流;通过C3_1将母线之间的差模电流进行差模滤波,把太阳能发电装置输入的高频纹波电流有效值控制在额定电流的预设值(如5%)以内;通过升压BOOST电路的储能电感L1_1,在满载情况下,使纹波系数不超过预设值(如60%);通过两个并联的单管 Q1_1和Q2_1的导通,实现对电感L1_1的励磁,当开关管关断期间,对支撑电容进行充电;支撑电容由EC1_1和EC2_1串联组成;通过电容C4_1对高频纹波进行滤波,实现直流电容两端的纹波电压占母线总电压的5%。
另一路升压BOOST电路拓扑与图3所示的升压BOOST电路一致。两路升压BOOST电路的输入输出负极共用BUS-。
图5为上述高频隔离逆变器中一路LLC电路示意图。
EC21_1和EC22_1为支撑电容,除了对输入功率进行解构,还吸收部分的高频纹波;C22_1和C23_1进行高频纹波滤波;C21_1为谐振电容,与谐振电感L21_1和变压器T21_1原边形成谐振电路;D21_1和D22共同组成了钳位电路对谐振电容进行保护,当谐振电容电流大的时候,谐振电容两端的电压也大,通过钳位电路把谐振电容两端电压限定在正负母线中间电位,从而实现对谐振电容的保护;通过C24_1吸收串联二极管D21_1和D22_1两端的反向尖峰电压,实现对D21_1和D22_1的保护作用;C24_1和C25_1起到滤除纹波电压的作用;D23_1和D24_1共同组成了中点电压的电流回路;四个开关管分别为Q21_1、Q22_1、Q23_1和Q24_1,通过四个开关管的开关顺序实现高电平、低电平和中点电平这三种电平的切换;C26_1、C27_1、C28_1 和C29_1分别为四个开关管的并联电容,除了参与谐振外,还有对相应的开关管进行保护:当开关管关闭的时候,由于谐振电流的影响,开关管两端的电压较高,开关管并联的电容通过吸收尖锋电压,从而起到保护开关管的作用;同时在开关管关闭的时候,通过谐振电流对开关管两端电容的充放电,实现开关管在打开的时候,开关管两端的电压为零;D25_1、D26_1、D27_1 和D28_1共同组成一个整流桥,把变压器副边电压整流成直流电压;C30_1 和EC23_1共同组成了LLC输出电容,除了对高频纹波进行滤波,还对输出功率进行解构。
另一路LLC电路的拓扑结构与图5所示LLC电路完全一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高频纹波滤波电路2021的结构可以为图5中变压器T21_1原边侧的电路结构。
当两路LLC电路串联连接时,把两路LLC电路输出侧的直流电压进行串联,BUS_N为中点电压。当两路LLC电路并联连接时,可以将第一路LLC 电路变压器副边输出侧的母线正极和第二路LLC电路变压器副边输出侧的母线正极连接BUS+,将第一路LLC电路变压器副边输出侧的母线负极和第二路LLC电路变压器副边输出侧的母线负极连接BUS-,相对两路LLC电路串联可以减少一个二极管整流桥电路,提高产品安装的便捷性。
图6(a)、图6(b)和图6(c)依次为上述高频隔离逆变器中I型三电平三相全桥电路包括的A相半桥电路、B相半桥电路及C相半桥电路。
图6(a)中,EC31_1和EC32_1为支撑电容,还有高频滤波作用;电容 C32_1和C33_1进行高频滤波;二极管D33_1和D34_1为中点电压形成的电流通路;开关管Q31_1、Q32_1、Q33_1和Q34_1通过控制开关顺序输出三种电平状态;电感L31_1、电感L32_1和电容C39_1共同组成了LCL滤波电路,实现对纹波的滤波;在交流输出侧加入了LC共模滤波电路,滤除共模高频干扰电流,其中L为电感L33_1,C为电容C312_1、C310_1、C310_2和C310_3 分别为三相之间的差模电容,滤除差模高频干扰电流,达到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传导认证要求。图6(b)所示的B相半桥电路、图6(c)所示的C相半桥电路与图6(a)所示的A相半桥电路拓扑结构相似,在此不展开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高频隔离逆变器,通过高频隔离电路将升压电路与逆变电路连接起来,如此在将太阳能发电系统并入电网过程中省去了相关技术中的电气隔离变压器,从而不会因设备启停电流瞬间冲击而导致频繁触发电气隔离变压器开关柜自身过流保护器件动作,故障误报警次数低,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维护工作,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而且能够有效抑制薄膜组件发电系统共模漏电流,防止玻璃基薄膜组件PID效应,并且占地小成本低,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如图7所示,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
太阳能发电装置,汇流套件,如上述的高频隔离逆变器,以及配电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高频隔离逆变器,通过高频隔离电路将升压电路与逆变电路连接起来,如此在将太阳能发电系统并入电网过程中省去了相关技术中的电气隔离变压器,从而不会因设备启停电流瞬间冲击而导致频繁触发电气隔离变压器开关柜自身过流保护器件动作,故障误报警次数低,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维护工作,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而且能够有效抑制薄膜组件发电系统共模漏电流,防止玻璃基薄膜组件PID效应,并且占地小成本低,安装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边”、“相对”、“四角”、“周边”、““口”字结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直接连接”、“间接连接”、“固定连接”、“安装”、“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频隔离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升压电路,与太阳能发电装置连接,对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滤波和泵升;
高频隔离电路,与所述升压电路连接,对所述升压电路输出的电压进行直流的隔离变换;
逆变电路,与所述高频隔离电路连接,对所述高频隔离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逆变转换及滤波后输出交流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隔离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隔离电路包括:
高频纹波滤波电路,与所述升压电路连接,对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高频纹波滤波;
高频变压器,与所述高频纹波滤波电路连接,将所述高频纹波滤波电路输入的电压与所述高频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相互隔离;
整流电路,与所述高频变压器连接,将所述高频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整流成直流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隔离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纹波滤波电路包括:解构电路、滤波子电路、谐振电路、钳位电路、中点回路及电平切换电路;
所述解构电路对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功率进行解构;所述滤波子电路对解构后所述升压电路输入的电压进行滤波;所述谐振电路对滤波后所述升压电路输入的电压进行高频谐振;所述钳位电路对所述谐振电路中的谐振电容进行保护;所述中点回路与所述谐振电路连接,组成中点电压的电流回路;所述电平切换电路与所述谐振电路连接进行电平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频隔离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压电路有两路或多路;
所述高频隔离电路有两路或多路;
每一路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分别通过一路所述高频隔离电路传递给所述逆变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频隔离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两路或多路所述高频隔离电路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频隔离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隔离电路还包括共模电流滤波电路;
所述共模电流滤波电路设置在所述高频变压器的原边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频隔离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路或多路高频隔离电路通过中点电压点串联,所述共模电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高频隔离电路的正极总线连接,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高频隔离电路的负极总线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中点电压点连接,另一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频隔离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路或多路高频隔离电路通过中点电压点串联成隔离串联电路;
所述高频隔离逆变器还包括母线中点稳压电路,所述母线中点稳压电路包括N个端子,N为所述隔离串联电路包括的高频隔离电路的总数加1;
所述N个端子中的第一端子与所述隔离串联电路的正极总线连接,第二端子与所述隔离串联电路的负极总线连接,除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外的其他每个端子分别连接一个中点电压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频隔离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中点稳压电路包括N-1个开关电路;每个所述开关电路分别串联于一路高频隔离电路的正负极输出端口之间。
10.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汇流套件、配电柜以及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高频隔离逆变器。
CN201821012874.9U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高频隔离逆变器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 Active CN208299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2874.9U CN208299704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高频隔离逆变器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2874.9U CN208299704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高频隔离逆变器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99704U true CN208299704U (zh) 2018-12-28

Family

ID=64702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12874.9U Active CN208299704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高频隔离逆变器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997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0792A (zh) * 2020-11-09 2021-01-29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柔性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
TWI741560B (zh) * 2020-04-15 2021-10-01 國立中興大學 交流電源供應系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1560B (zh) * 2020-04-15 2021-10-01 國立中興大學 交流電源供應系統
CN112290792A (zh) * 2020-11-09 2021-01-29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柔性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90920B2 (en) H-bridge micro inverter grid-connected device
Fan et al. A novel active power decoupling method for single-phase photovoltaic or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
CN103051236B (zh) 基于三相多分裂变压器的chb级联型光伏逆变电路
CN105846696B (zh) 一种两级式a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TW201315094A (zh) 不斷電電源系統
CN204334330U (zh) 一种模块化高压供电电路
CN103326606B (zh) 一种单相五电平逆变器
CN110943469B (zh) 一种单级式储能变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12184A (zh) 一种功率电路、变流器结构及其风力发电系统
CN110323959A (zh) 可抑制二次纹波和共模漏电流的单相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05872A (zh) 一种高频链逆变器
CN208299704U (zh) 一种高频隔离逆变器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
CN102769291A (zh) 一种基于多相变流结构的有源电力滤波器
Adamowicz et al. Trans-Z-source-like inverter with built-in dc current blocking capacitors
CN108649830A (zh) 一种高频隔离逆变器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
Khan et al. Electrolytic capacitor-less dual buck inverter with CM and DM active resonance damping control for Non-isolated grid-connected PV applications
CN117039976A (zh) 一种cllc双向谐振变换器级联并网逆变器及其抑制方法
Jiang et al. A novel single-phase soft-switching unipolar PWM inverter
CN109889043A (zh) 一种用于电晕放电法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的高效脉冲电源
Dai et al. Research on common-mode leakage current for a novel non-isolated dual-buck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inverter
WO2012003857A1 (en) Interface arrangement between ac and dc systems
Mazza et al. Bidirectional converter with high frequency isolation feasible to solid state transformer applications
Chitra et al. Switched inductor Z-source inverter with modified 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for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Chen et al. A family of shunt active filter based on the interleaved buck switch cell
CN107546984A (zh) 一种集成滤波变压器的大功率模块化高压直流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1400 Beijing city Huairou area yangsongzhen Fengxiang East Street, No. 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ANERGY OP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400 Beijing city Huairou area yangsongzhen Fengxiang East Street, No. 5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07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B030, office card, maker space, youth hom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cubation base, unit 1004, No. 182, science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Hanp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400 Beijing city Huairou area yangsongzhen Fengxiang East Street, No. 5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ANERGY OP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1

Address after: No.38, Paradise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Lingf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cubation base of youth home, unit 1004, 182 science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Hanpu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1

Address after: No.31 Yanqi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ongjun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8, Paradise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Lingf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