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86365U - 一种雾化系统以及烟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系统以及烟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86365U
CN208286365U CN201721321658.8U CN201721321658U CN208286365U CN 208286365 U CN208286365 U CN 208286365U CN 201721321658 U CN201721321658 U CN 201721321658U CN 208286365 U CN208286365 U CN 208286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member
tobacco rod
inductive coil
stick
coi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216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秋明
向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216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86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86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863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系统以及烟杆,雾化系统包括雾化组件、电池杆组件以及烟杆,所述雾化组件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部插设固定有感应线圈组件,围绕所述烟杆端部的外周壁设置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由具有导电性能的铁磁性材质制成,因烟杆是在加热件高温加热的作用下生成烟雾,从而使得烟杆所生成的烟雾不包含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加热件围绕烟杆端部设置,从而使得加热件能够对烟杆进行均匀且充分的加热,从而能够保障用户吸食到浓度均匀的烟雾,保障了用户吸食的烟雾的口感,又因雾化组件基于电磁加热原理对烟杆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感应线圈组件能够快速对加热件进行加热,且通过电磁加热原理对烟杆加热的效率高,且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系统以及烟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雾化系统以及烟杆。
背景技术
传统吸烟是通过用明火点燃烟草,烟草燃烧产生烟雾以供吸烟者吸食。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通常会含有上千种有害物质,因而,传统烟草不但给吸烟者造成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还容易带来二手烟危害。
为解决传统烟草燃烧产生较多有害物质的技术问题,技术人员开发了雾化电子烟及电子烤烟,然而,所述雾化电子烟通过雾化烟液形成烟雾,以供吸烟者吸食,雾化电子烟虽然克服了传统卷烟的以上不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消费者对烟草的依赖,但电子烟的烟液是由香精香料调配而成,并不是真正的卷烟产品,其烟味淡,缺乏烟草的芳香,而不能被消费者广泛地接受。现有的低温电子烤烟采用低温(100摄氏度左右)不燃烧方式加热烟丝,由于其加热温度较低,所以加热产生的危害物质少,但烟雾量明显不足。而若采用高温的温度对所述烟草进行加热,则容易将烟草烤黑,碳化,且热量分布不均,容易产生部分烟草已经碳化而另一部分温度还不足的问题,因而也产生较多的有害物质。如何能够吸出烟草的芳香味又能够较大程度降低有害物质已成为烟草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烟杆加热效率的雾化系统以及烟杆。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雾化系统,包括雾化组件、与所述雾化组件连接设置的电池杆组件以及烟杆,所述雾化组件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部插设固定有感应线圈组件,围绕所述烟杆端部的外周壁设置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由具有导电性能的铁磁性材质制成;
在所述烟杆经由所述容纳腔的腔口插入至所述感应线圈组件内时,位于所述烟杆端部的所述加热件插设于所述感应线圈组件内,所述电池杆组件与所述感应线圈组件电连接,以使所述电池杆组件为所述感应线圈组件通入高频交变电流以加热所述加热件,使得所述加热件为所述烟杆进行加热以生成烟雾。
可选的,述烟杆包括滤棒以及由烟草材质制成的发烟棒,所述滤棒与所述发烟棒相互连接设置,所述发烟棒的外周壁包覆设置有所述加热件,且沿所述雾化组件的径向,所述发烟棒与至少部分所述加热件相对设置,以使当所述感应线圈组件加热所述加热件时,所述加热件用于为所述发烟棒加热,所述发烟棒所生成的烟雾顺着所述发烟棒的导向,经过所述滤棒过滤后被用户吸食。
可选的,所述加热件和所述发烟棒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成型纸,和/或,所述加热件的外周壁套包覆设置有至少一层成型纸。
可选的,所述加热件呈圆筒形结构,且所述加热件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烟棒的横截面积。
可选的,所述加热件由呈丝状的材质缠绕以形成,或所述加热件由呈片状结构的材质卷绕以形成,或所述加热件由呈网状结构的材质卷绕以形成。
可选的,所述雾化组件包括设置有所述容纳腔的烟管,所述容纳腔内插设有呈圆筒状的容纳件,所述容纳件的第一端设置有呈圆环状的第一固定件,所述容纳件的第二端设置有呈圆环形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将所述容纳件卡持固定在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第一固定件端面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端面之间抵持固定有所述感应线圈组件,所述感应线圈组件的外周壁和所述容纳件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隔热间隙,所述隔热间隙内设置有隔热件,所述隔热件呈圆筒形,且所述隔热件为具有隔热性能的材质制成。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端面沿所述雾化组件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抵持臂和第二抵持臂,所述第一抵持臂和所述第二抵持臂之间形成有插槽,以使所述容纳件插设固定在所述插槽内;所述烟管远离所述容纳腔的端部插设有外电极,所述外电极内部插设固定有内电极,所述外电极和所述内电极之间插设有用于电性隔离所述外电极和所述内电极的绝缘环,所述外电极和所述内电极与所述电池杆组件电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有第一轨道,以使所述感应线圈组件的第一导电连接段穿过所述第一轨道插设固定在所述外电极和所述绝缘环之间,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有第二轨道,以使所述感应线圈组件的第二导电连接段穿过所述第二轨道插设固定在所述内电极和所述绝缘环之间。
可选的,所述感应线圈组件由具有导电性能的金属丝缠绕以形成圆筒状,以使所述加热件插设于所述呈圆筒状的所述感应线圈组件内;
或,所述感应线圈组件包括感应线圈以及由非金属材质制成的内烟管,所述感应线圈由具有导电性能的金属丝缠绕以形成圆盘状的片材结构弯折以形成,所述圆盘状的片材结构弯折后形成有凹腔,所述凹腔套设在所述内烟管的外周壁设置,以使所述加热件插设于所述内烟管内部设置。
可选的,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温度检测件,所述温度检测件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池杆组件电连接,且在所述烟杆插设在容纳腔内时,所述温度检测件插设在所述烟杆内,所述电池杆组件或所述雾化组件内设置有处理器,所述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烟杆内的烟雾的温度,并将用于指示所述烟杆内的烟雾的温度的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烟杆,所述烟杆用于插设在雾化组件内,围绕所述烟杆的端部设置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由具有导电性能的铁磁性材质制成,以使所述烟杆经由所述雾化组件内部的容纳腔的腔口插入至所述容纳腔的内部时,所述烟杆插设固定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部的感应线圈组件内,所述感应线圈组件与电池杆组件电连接,以使所述电池杆组件为所述感应线圈组件通入高频交变电流以加热所述加热件,使得所述加热件为所述烟杆进行加热以生成烟雾。
可选的,所述烟杆包括滤棒以及由烟草材质制成的发烟棒,所述滤棒与所述发烟棒相互连接设置,所述发烟棒的外周壁包覆设置有所述加热件,且沿所述雾化组件的径向,所述发烟棒与至少部分所述加热件相对设置,以使当所述感应线圈组件加热所述加热件时,所述加热件用于为所述发烟棒加热,所述发烟棒所生成的烟雾顺着所述发烟棒的导向,经过所述滤棒过滤后被用户吸食。
可选的,所述加热件和所述发烟棒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成型纸,和/或,所述加热件的外周壁套包覆设置有至少一层成型纸。
可选的,所述加热件呈圆筒形结构,且所述加热件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烟棒的横截面积。
可选的,所述加热件由呈丝状的材质缠绕以形成,或所述加热件由呈片状结构的材质卷绕以形成,或所述加热件由呈网状结构的材质卷绕以形成。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系统以及烟杆的优势在于,因烟杆是在加热件高温加热的作用下生成烟雾,从而使得烟杆所生成的烟雾不包含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而且可保证烟杆能够充分释放烟草特有的香味成分,从而满足用户对烟草芳香味的需求。加热件围绕烟杆端部设置,从而使得加热件能够对烟杆进行均匀且充分的加热,从而能够保障用户吸食到浓度均匀的烟雾,保障了用户吸食的烟雾的口感,又因雾化组件基于电磁加热原理对烟杆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感应线圈组件能够快速对加热件进行加热,且通过电磁加热原理对烟杆加热的效率高,且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系统的一种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系统的一种实施例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系统的另一种实施例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烟杆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系统的一种实施例局部爆炸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系统的另一种实施例局部爆炸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感应线圈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系统的另一种实施例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系统的用于进行烟雾温度检测的一种实施例电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系统,所述雾化系统能够对烟杆进行加热以生成不包含有害物质的烟雾。
首先参见图1所示对雾化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系统的一种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由图1所示可知,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雾化系统包括由烟草材质制成的烟杆100、用于对所述烟杆100进行加热以生成烟雾的雾化组件200以及电池杆组件300。
以下结合图2和图3所示对所述雾化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其中,图2和图3为插设有所述烟杆100的雾化组件200在不同侧面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雾化组件200内部设置有容纳腔201,所述容纳腔201的内部插设固定有感应线圈组件202,其中,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由导电材质制成。
为使得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雾化组件200能够对所述烟杆100进行加热以形成烟雾,则所述烟杆100端部的外周壁设置有加热件101,所述加热件101由具有导电性能的铁磁性材质制成。
本实施例对用于制成所述加热件101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定,例如,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加热件101可为铁磁性金属材质,如,铁、钴、镍等。又如,本实施例所示的加热件101也可为非金属材质,只要所述加热件101具有铁磁性,并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且所述加热件101的电阻值位于预设范围内,从而使得所述加热件101在电磁加热的作用下能够对所述烟杆100进行加热即可。
可选的,可在生产所述烟杆100时,将所述加热件101设置在所述烟杆100端部,从而使得用户在需要吸食烟雾时,可将已设置有所述加热件101的所述烟杆100插设在所述雾化组件200内以进行烟雾的吸食。
可选的,在烟杆100出产时,可不设置有所述加热件101,而在用户需要吸食烟雾时,可将所述加热件101套设在所述烟杆100端部,再将已设置有所述加热件101的所述烟杆100插设在所述雾化组件200内以进行烟雾的吸食。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烟杆100处于目标状态下时,所述雾化组件200即可基于电磁加热原理对所述烟杆100进行加热。
具体的,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烟杆100经由所述容纳腔201的腔口203插入至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内,且位于所述烟杆100端部的所述加热件101插设于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内,即沿所述雾化组件的径向,所述烟杆100、所述加热件101以及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相对设置。
为实现通过电磁加热原理对所述烟杆100进行加热,则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电池杆组件300与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电连接。
具体的,以下对所述雾化组件200对所述烟杆100进行加热的具体过程进行说明:
用户在需要吸食烟雾时,可按压如图1所示的位于所述电池杆组件300上的按压开关301,在所述按压开关301被按压的情况下,所述电池杆组件300与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之间电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电池杆组件300为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通入高频交变电流,所述高频交变电流在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内产生高频交变磁场,高频交变磁场的磁力线穿过所述加热件101时在所述加热件101内部产生大量环状涡流,从而使得所述加热件101产生涡流热效应以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得所述加热件101为所述烟杆100进行加热以生成烟雾,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吸食到所述烟杆100所生成的所述烟雾。
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加热件101不仅仅可基于上述所示的所述电磁加热原理对所述烟杆100进行加热,所述加热件101还可基于磁滞损耗原理对所述烟杆100进行加热,具体的,在所述电池杆组件300为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通入高频交变电流的情况下,所述加热件101在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的作用下磁性状态发生变化,则所述加热件101的磁化强度滞后于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的磁场强度,每单位体积的所述加热件101中的磁滞损耗正比于磁滞回线的面积,这部分能量转换为热能,则所述加热件101基于所生成的热能为所述烟杆100进行加热。
采用本实施例所示的雾化系统对所述烟杆100进行加热的优势在于,因所述烟杆100是在所述加热件101高温加热的作用下生成烟雾,从而使得所述烟杆100所生成的烟雾不包含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而且可保证所述烟杆100能够充分释放烟草特有的香味成分,从而满足用户对烟草芳香味的需求。
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加热件101围绕所述烟杆100端部设置,从而使得所述加热件101能够对所述烟杆100进行均匀且充分的加热,从而能够保障用户吸食到浓度均匀的烟雾,保障了用户吸食的烟雾的口感,又因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雾化组件200基于电磁加热原理对所述烟杆100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能够快速对所述加热件101进行加热,且通过电磁加热原理对所述烟杆100加热的效率高,且节能环保。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对所述雾化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首先对本申请所提供的烟杆100的具体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需明确的是,本实施例对所述烟杆100结构的说明为可选的示例,不做限定,只要所述雾化组件200在所述电池杆组件300供电的情况下,基于电磁加热原理能够对所述烟杆100进行加热以生成烟雾即可。
以下结合图4所示对所述烟杆100的具体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其中,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烟杆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所示的烟杆100包括滤棒102以及由烟草材质制成的发烟棒104。
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烟杆100的具体结构可为如下所示的几种情况:
一种情况,所述烟杆还包括第一成型纸103,其中,所述第一成型纸103所采用的成型纸,也可称为卷烟成型纸或者香烟成型纸,所述第一成型纸103可设置一层或者多层。
本实施例以所述第一成型纸103为多层为例,则多层所述第一成型纸103沿着滤棒102以及发烟棒104的周壁卷绕,以使所述第一成型纸103包覆滤棒102以及发烟棒104的周壁,以固定滤棒102以及发烟棒104,进而促进整个烟杆100各部件的塑形以及固定。
可选的,在第一成型纸103的固定下,滤棒10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滤棒1021、降温棒1022、第二滤棒1023,第一滤棒1021还连接所述发烟棒104。
所述第一滤棒1021以及第二滤棒1023所采用的滤棒材料,也可理解为卷烟滤嘴用材料、香烟滤嘴用材料,可供烟雾流通,并加以过滤;降温棒1022中采用了可吸收烟雾热量的材料,以在烟雾流经时,吸收烟雾的热量,对烟雾进行降温。
所述发烟棒104由烟草材料制成,所使用的烟草材料可根据不同需求,如具体烟草种类、烟草口味等等因素而定,具体在此不做限定。
当发烟棒104加热后,发烟棒104加热形成的烟雾即可根据烟杆100的导向,顺着发烟棒104,到达第一滤棒1021,经第一滤棒1021的过滤后到达降温棒1022,烟雾经降温棒1022降温后,再到达第二滤棒1023,经第二滤棒1023的过滤后即输出过滤并降温后的烟雾,以供用户吸咄、吸食烟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烟杆100,通过烟杆100中的发烟棒104加热后形成的烟雾经降温棒1022吸收热量,实现烟雾的温度的降低,从而烟杆100可输出降温后的烟雾,获得较为舒适的烟雾出口温度,便于烟杆100的吸阻,用户可更加省力地吸咄出更低温、更大量的烟雾,有效防止用户吸咄时烫伤,使用户吸咄、吸食烟雾后可获得较佳的生理满足感,最终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的,所述降温棒1022或者所述发烟棒104含有甘油以及丙二醇的至少一种,用于当烟雾流经时,吸收烟雾的热量,降低烟雾的温度。
可以理解,甘油以及丙二醇在实际应用中可择一使用或者混合使用,甘油以及丙二醇具有较高的烟雾通过率,方便烟雾在降温棒1022或者发烟棒104中的流通,并且可通过挥发的方式吸收烟雾中的热量,从而实现例如可在200度下的低温加热的效果,以及为烟雾降温的效果,同时,甘油以及丙二醇为强极性,还可对烟雾中的水分进行吸附、截留,从而对烟雾起到提纯的效果,因此烟雾还可获取到较佳的烟草香气,进而提升烟杆100的用户体验。
可选的,所述发烟棒104或者降温棒1022除了可采用条状烟叶、烟叶碎或者烟丝等方式制成,所述发烟棒104或者降温棒1022还可由烟草材料以及纤维材料通过造纸工艺得到的烟草薄片卷制而成。在通过造纸工艺制作烟草薄片时,加入纤维材料成分有助于提高烟草薄片的韧性,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延展性、抗张性或者耐张性等特性,以便后续将烟草薄片卷制成发烟棒104或者降温棒1022后,促进发烟棒104或者降温棒1022的塑形效果,使之在结构上更加的稳定、不易变形。其中,将发烟棒104通过烟草材料以及纤维材料通过造纸工艺得到的烟草薄片卷制而成,不仅有利于发烟棒104的生产及加工,还有利于发烟棒104在烟杆100中的组装,便于自动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烟杆100的生产效率。
具体的,沿所述雾化组件200的轴向方向,所述加热件10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烟棒104的长度,且所述第一成型纸103的外周壁包覆设置有所述加热件101,且沿所述雾化组件200的径向,所述发烟棒104与所述加热件101相对设置。
具体的,沿所述雾化组件200的径向,由内到外依次套设有所述发烟棒104、所述第一成型纸103以及所述加热件101。
另一种,所述烟杆100不包括有所述第一成型纸103,则可通过所述加热件101沿着所述发烟棒104的周壁卷绕,以使所述第一成型纸103包覆所述发烟棒104的周壁。
具体的,沿所述雾化组件200的轴向方向,所述加热件10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烟棒104的长度,且所述发烟棒104的外周壁包覆设置有所述加热件101,且沿所述雾化组件200的径向,所述发烟棒104与所述加热件101相对设置。
具体的,沿所述雾化组件200的径向,由内到外依次套设有所述发烟棒104以及所述加热件101。
另一种,所述加热件10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烟棒104的长度,且所述加热件101的外周壁设置有至少一层第二成型纸,所述第二成型纸的材质的具体说明请详见所述第一成型纸103的说明,具体不做赘述,通过在所述加热件101的外周壁包覆设置所述第二成型纸,从而提升了所述烟杆100的美观;且沿所述雾化组件200的径向,所述发烟棒104、所述加热件101以及所述成第二型纸相对设置。
具体的,沿所述雾化组件200的径向,由内到外依次套设有所述发烟棒104、所述加热件101以及所述成型纸。
可选的,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加热件101呈圆筒形结构,且沿所述雾化组件200的径向方向,所述加热件101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烟棒104的横截面积,以使成圆筒形的所述加热件101能够套设在所述发烟棒104的外周壁。
其中,所述加热件101可由呈丝状的材质缠绕以形成,且所述呈丝状的材质为具有导电性能的铁磁性材质,或所述加热件101由呈片状结构的材质卷绕以形成,且所述呈片状结构的材质为具有导电性能的铁磁性材质,或所述加热件101由呈网状结构的材质卷绕以形成,且所述呈网状结构的材质为具有导电性能的铁磁性材质。
以下结合图5所示对雾化组件200的具体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其中,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系统的一种实施例局部爆炸连接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所示的雾化组件200包括烟管204以及支架208,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烟管204以及所述支架208插接相连,所述烟管204内部设置有所述容纳腔201,所述容纳腔201内插设有呈圆筒状的容纳件205。
所述容纳件205的第一端设置有呈圆环状的第一固定件206,所述容纳件205的第二端设置有呈圆环形的第二固定件207,所述第一固定件206和所述第二固定件207用于将所述容纳件205卡持固定在所述容纳腔201中。
以下对所述第一固定件206和所述第二固定件207如何将所述容纳件205卡持固定在所述容纳腔201中的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第一固定件206的端面沿所述雾化组件200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抵持臂2061和第二抵持臂2062,所述第一抵持臂2061和所述第二抵持臂2062之间形成有插槽2063,所述容纳件205插设固定在所述插槽2063内;
所述容纳腔201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206的腔口处形成有抵持环209,所述抵持环209用于抵持固定所述第二固定件207,且所述抵持环209用于避免所述第二固定件207沿远离所述容纳腔201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固定件206端面和所述第二固定件207的端面之间抵持固定有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的外周壁和所述容纳件205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隔热间隙。
本实施例中,在对所述烟杆100进行加热的过程中,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会产生热量,为避免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所产生的热量烫伤用户,则本实施例所示的可通过所述隔热间隙对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的热量进行隔离。
为提升对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的热量进行隔离的效果,则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隔热间隙内设置有隔热件210,所述隔热件210呈圆筒形,且所述隔热件210由具有隔热性能的材质所制成。
可选的,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隔热件210为气凝胶制件,从而使得所述隔热件210能够限制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向所述烟管204传导热量,气凝胶制件能够承受1400摄氏度的高温,从而有效的避免因烟管204热量过高,而烫伤用户的情况的出现,而且气凝胶制件重量非常的轻,从而在提升了所述隔热件210的隔热能力的同时,还有效的降低了烟具的整体重量,有效的避免因烟具过重导致用户使用烟具的舒适度降低的情况,从而使得本实施例所示的烟具能够有效的提升用户吸收烟气过程中的舒适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隔热件210为由所述气凝胶制成的气凝胶毡多层卷绕以形成,所述隔热件210的内周壁覆盖在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的外周壁设置,且所述隔热件210的外周壁和所述容纳腔201的内腔的腔壁相互抵持,从而使得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隔热件210能够高效的隔离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向所述烟管204传导热量。
为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所示的雾化系统,则结合图2和图5所示对所述雾化系统内部的气流方向进行示例性说明:
本实施例所示贯穿所述烟管204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孔211,位于所述雾化系统外部的空气经由所述进气孔211流通至所述雾化组件200内部,且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211与所述第二固定件207的中空部相导通,则使得空气依次经由所述进气孔211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207的中空部流通至已插入至所述容纳腔201的烟杆100中,则流通至所述烟杆100中的空气能够带动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通过所述加热件101对所述烟杆100进行加热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烟雾,所述烟雾沿所述烟杆100的导向进行流通,以使用户能够吸食到流通至所述烟杆100端部的烟雾,位于所述雾化组件200内部的烟雾的具体流向可参见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
以下对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的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一种可选的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由具有导电性能的金属丝缠绕以形成圆筒状,以使所述加热件101插设于所述呈圆筒状的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内。
另一种可选的方式,如图7所示,其中,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感应线圈组件202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包括感应线圈2021以及由非金属材质制成的内烟管2022,所述感应线圈2021由具有导电性能的金属丝缠绕以形成圆盘状的片材结构弯折以形成,本实施例所示的圆盘状可呈蚊香状。
具体的,呈圆盘状的片材结构弯折后形成有凹腔,所述凹腔套设在所述内烟管2022的外周壁设置,以使所述加热件101插设于所述内烟管2022内部设置。
以下对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与所述电池杆组件30如何建立电连接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2、图3以及图5所示,所述烟管204包括有雾化器电极组件,具体的,所述雾化器电极组件包括外电极213,所述外电极213远离所述容纳腔201的端部插设,所述外电极213内部插设固定有内电极214,所述外电极213和所述内电极214之间插设有用于电性隔离所述外电极213和所述内电极214的绝缘环215。
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与所述雾化器电极组件电连接设置,具体的,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包括有第一导电连接段216以及第二导电连接段217。
具体的,若以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包括有呈圆柱形的本体以及与所述呈圆柱形的本体的两端连接的第一导电连接段216以及第二导电连接段217。
为实现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与所述雾化器电极组件电连接设置,则所述第一固定件206设置有第一轨道218,以使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的第一导电连接段216穿过所述第一轨道218插设固定在所述外电极213和所述绝缘环215之间,所述第二固定件207设置有第二轨道219,以使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的第二导电连接段217穿过所述第二轨道219插设固定在所述内电极214和所述绝缘环215之间。
本实施例对所述第一轨道218以及所述第二轨道219的具体延伸方向不做限定,只要所述第一导电连接段216能够穿过所述第一轨道218插设固定在所述外电极213和所述绝缘环215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导电连接段217穿过所述第二轨道219插设固定在所述内电极214和所述绝缘环215之间即可。
在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与所述雾化器电极组件电连接设置的情况下,所述雾化器电极与所述电池杆组件300电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电池杆300通过所述雾化器电极为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通入高频交变电流。
本实施例对所述电池杆组件结构不做限定,只要所述电池杆组件300能够为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通入高频交变电流即可。
以下对所述雾化器电极组件如何设置在所述烟管204远离所述容纳腔201的端部的进行说明:
一种情况,如图3以及图5所示,在所述支架208插设固定在所述烟管204内时,所述外电极213套设在所述支架208远离所述容纳腔201的端部,且所述外电极213的外周壁设置有容纳凹槽502,所述容纳凹槽502内插设固定有弹性件501,且在所述外电极213套设在所述支架208远离所述容纳腔201的端部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501位于所述烟管204和所述外电极213之间,且通过所述弹性件501使得所述烟管204和所述外电极213之间过盈配合。
另一种情况,如图8所示,其中,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系统的另一种实施例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所述外电极213的外周壁沿所述雾化组件200径向方向,且沿远离所述支架208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凸起801,所述烟管204沿所述雾化组件200径向方向,且沿朝向所述支架208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凸起802,在所述外电极213套设在所述支架208远离所述容纳腔201的端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凸起801与所述第二凸起802相互抵持固定,以使所述外电极213插设固定在所述烟管204内。
可选的,以图9所示为例,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系统的用于进行烟雾温度检测的一种实施例电连接关系示意图。
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雾化组件200还包括温度检测件901,所述温度检测件901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池杆组件300电连接。
具体的,在所述烟杆100插设在容纳腔201内时,所述温度检测件901插设在所述烟杆100内,所述电池杆组件300或所述雾化组件内设置有处理器902,且所述处理器902与所述温度检测件901以及所述电池杆组件300电连接设置。
具体的,所述温度检测件901用于检测所述烟杆100内的烟雾的温度,并将用于指示所述烟杆100内的烟雾的温度的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处理器902。
所述处理器902根据所述温度检测件901测得的所述烟杆100内的烟雾的温度可调整所述电池杆组件300为所述感应线圈组件202所提供的工作功率,以使所述烟杆100所生成的烟雾处于预设的温度范围内,从而使得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雾化组件所雾化的烟雾的温度不会出现烫伤用户的情况,而且位于所述预设的温度范围内的烟雾,能够保持最佳的吸食口感,提升了用户吸食烟雾的体验。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组件、与所述雾化组件连接设置的电池杆组件以及烟杆,所述雾化组件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部插设固定有感应线圈组件,围绕所述烟杆端部的外周壁设置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由具有导电性能的铁磁性材质制成;
在所述烟杆经由所述容纳腔的腔口插入至所述感应线圈组件内时,位于所述烟杆端部的所述加热件插设于所述感应线圈组件内,所述电池杆组件与所述感应线圈组件电连接,以使所述电池杆组件为所述感应线圈组件通入高频交变电流以加热所述加热件,使得所述加热件为所述烟杆进行加热以生成烟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杆包括滤棒以及由烟草材质制成的发烟棒,所述滤棒与所述发烟棒相互连接设置,所述发烟棒的外周壁包覆设置有所述加热件,且沿所述雾化组件的径向,所述发烟棒与至少部分所述加热件相对设置,以使当所述感应线圈组件加热所述加热件时,所述加热件用于为所述发烟棒加热,所述发烟棒所生成的烟雾顺着所述发烟棒的导向,经过所述滤棒过滤后被用户吸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和所述发烟棒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成型纸,和/或,所述加热件的外周壁套包覆设置有至少一层成型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杆包括滤棒以及由烟草材质制成的发烟棒,所述加热件呈圆筒形结构,且所述加热件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烟棒的横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由呈丝状的材质缠绕以形成,或所述加热件由呈片状结构的材质卷绕以形成,或所述加热件由呈网状结构的材质卷绕以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设置有所述容纳腔的烟管,所述容纳腔内插设有呈圆筒状的容纳件,所述容纳件的第一端设置有呈圆环状的第一固定件,所述容纳件的第二端设置有呈圆环形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将所述容纳件卡持固定在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第一固定件端面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端面之间抵持固定有所述感应线圈组件,所述感应线圈组件的外周壁和所述容纳件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隔热间隙,所述隔热间隙内设置有隔热件,所述隔热件呈圆筒形,且所述隔热件为具有隔热性能的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端面沿所述雾化组件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抵持臂和第二抵持臂,所述第一抵持臂和所述第二抵持臂之间形成有插槽,以使所述容纳件插设固定在所述插槽内;所述烟管远离所述容纳腔的端部插设有外电极,所述外电极内部插设固定有内电极,所述外电极和所述内电极之间插设有用于电性隔离所述外电极和所述内电极的绝缘环,所述外电极和所述内电极与所述电池杆组件电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有第一轨道,以使所述感应线圈组件的第一导电连接段穿过所述第一轨道插设固定在所述外电极和所述绝缘环之间,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有第二轨道,以使所述感应线圈组件的第二导电连接段穿过所述第二轨道插设固定在所述内电极和所述绝缘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组件由具有导电性能的金属丝缠绕以形成圆筒状,以使所述加热件插设于所述呈圆筒状的所述感应线圈组件内;
或,所述感应线圈组件包括感应线圈以及由非金属材质制成的内烟管,所述感应线圈由具有导电性能的金属丝缠绕以形成圆盘状的片材结构弯折以形成,所述圆盘状的片材结构弯折后形成有凹腔,所述凹腔套设在所述内烟管的外周壁设置,以使所述加热件插设于所述内烟管内部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温度检测件,所述温度检测件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池杆组件电连接,且在所述烟杆插设在容纳腔内时,所述温度检测件插设在所述烟杆内,所述电池杆组件或所述雾化组件内设置有处理器,所述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烟杆内的烟雾的温度,并将用于指示所述烟杆内的烟雾的温度的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10.一种烟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杆用于插设在雾化组件内,围绕所述烟杆的端部设置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由具有导电性能的铁磁性材质制成,以使所述烟杆经由所述雾化组件内部的容纳腔的腔口插入至所述容纳腔的内部时,所述烟杆插设固定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部的感应线圈组件内,所述感应线圈组件与电池杆组件电连接,以使所述电池杆组件为所述感应线圈组件通入高频交变电流以加热所述加热件,使得所述加热件为所述烟杆进行加热以生成烟雾。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烟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杆包括滤棒以及由烟草材质制成的发烟棒,所述滤棒与所述发烟棒相互连接设置,所述发烟棒的外周壁包覆设置有所述加热件,且沿所述雾化组件的径向,所述发烟棒与至少部分所述加热件相对设置,以使当所述感应线圈组件加热所述加热件时,所述加热件用于为所述发烟棒加热,所述发烟棒所生成的烟雾顺着所述发烟棒的导向,经过所述滤棒过滤后被用户吸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烟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和所述发烟棒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成型纸,和/或,所述加热件的外周壁套包覆设置有至少一层成型纸。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烟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杆包括滤棒以及由烟草材质制成的发烟棒,所述加热件呈圆筒形结构,且所述加热件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烟棒的横截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烟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由呈丝状的材质缠绕以形成,或所述加热件由呈片状结构的材质卷绕以形成,或所述加热件由呈网状结构的材质卷绕以形成。
CN201721321658.8U 2017-10-13 2017-10-13 一种雾化系统以及烟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86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21658.8U CN208286365U (zh) 2017-10-13 2017-10-13 一种雾化系统以及烟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21658.8U CN208286365U (zh) 2017-10-13 2017-10-13 一种雾化系统以及烟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86365U true CN208286365U (zh) 2018-12-28

Family

ID=64696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2165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86365U (zh) 2017-10-13 2017-10-13 一种雾化系统以及烟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8636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2060A (zh) * 2019-03-05 2020-11-06 韩国烟草人参公社 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系统和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3412970A (zh) * 2021-08-02 2021-09-21 云南喜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重复使用的电磁加热部件及包含其的电磁型加热烟具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2060A (zh) * 2019-03-05 2020-11-06 韩国烟草人参公社 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系统和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JP2021517455A (ja) * 2019-03-05 2021-07-26 ケーティー・アンド・ジ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エアロゾル生成システム及び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125201B2 (ja) 2019-03-05 2022-08-24 ケーティー アンド ジー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エアロゾル生成システム及び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1902060B (zh) * 2019-03-05 2024-01-09 韩国烟草人参公社 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系统和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3412970A (zh) * 2021-08-02 2021-09-21 云南喜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重复使用的电磁加热部件及包含其的电磁型加热烟具
CN113412970B (zh) * 2021-08-02 2023-10-20 云南喜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重复使用的电磁加热部件及包含其的电磁型加热烟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99890B2 (ja) エアロゾル形成基体を加熱するための電気加熱組立品
CN104095293B (zh) 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的电磁加热型抽吸装置
CN105307525B (zh) 气雾形成基质和气雾递送系统
CN207040890U (zh) 一种电磁加热电子烟
CN103519351B (zh) 一种电加热卷烟
CN203969196U (zh) 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的电磁加热型抽吸装置
JP2020531015A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
CN207912045U (zh) 一种雾化系统以及烟杆
JP2022552673A (ja) エアロゾル形成基体を誘導加熱するための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
CN203735478U (zh) 一种电加热卷烟
CN208286365U (zh) 一种雾化系统以及烟杆
CN108338421A (zh) 基于导体涡流发热的加热不燃烧设备
JP2022549131A (ja) 横方向の気流を可能にする誘導ヒーター
JP2022539526A (ja) 気体透過性のセグメント化した誘導発熱体を有する誘導加熱装置
US20230027569A1 (en)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having a ventilation chamber
CN112931978A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不燃烧烟具
CN108669652A (zh) 一种低温加热烟具
KR20220044158A (ko) 궐련 전단에서 유도 가열되는 발연 장치
CN208080543U (zh) 基于导体涡流发热的加热不燃烧设备
JP2022538167A (ja) 環状チャネルを有する誘導加熱配設
WO2022143662A1 (zh) 新型发烟制品和发烟系统
CN208403269U (zh) 一种多孔发热体、气雾产生装置及电子烟
CN109602092A (zh) 一种可适配不同尺寸烟支的加热系统
KR20220119441A (ko) 환기 챔버를 갖는 에어로졸 발생 시스템
CN208609917U (zh) 一种低温加热烟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8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