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77931U - 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77931U
CN208277931U CN201721789983.7U CN201721789983U CN208277931U CN 208277931 U CN208277931 U CN 208277931U CN 201721789983 U CN201721789983 U CN 201721789983U CN 208277931 U CN208277931 U CN 2082779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hassis
shelter
earth leakage
protectiv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899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兆锦
王凯
吕玉冠
刘浩
刘长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aikai Heav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aikai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aikai Heav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aikai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899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779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779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779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包含有具有自走系统的底盘、设置在底盘上并且用于注入中间水的原水罐、设置在底盘上并且用于注入净化水的净水罐、设置为与原水罐和净水罐连通并且用于把中间水转换成净化水的净水机,通过原水罐对中间水进行储存,通过净水罐对净化水进行储存,通过净水机,实现了水处理,不再直接使用野外水源,因此提高了使用水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营运水车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
背景技术
部队官兵或者消防官兵在执行任务后训练时,经常会在野外进行临时驻扎,现代军事后勤装备更加人性化,野外工作人员的生活保障已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自行式野营保温运水车则主要是保障野外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因此野营运水车装置是一种重要的专用车装置,在现有的野营运水车装置中,在低温环境下,净水装置舱内设备无法保证正常工作,罐体及外漏管路没有适当的保温处理,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排水管路存在排水不完全的情况,低温恶劣环境下出现结冰甚至管路损坏的情况,无法满足平时使用时的多方面需求,而直接使用野外水源,又存在安全隐患。
基于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因此提高了使用水的安全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自走系统的底盘、设置在底盘上并且用于注入中间水的原水罐、设置在底盘上并且用于注入净化水的净水罐、设置为与原水罐和净水罐连通并且用于把中间水转换成净化水的净水机。
由于设计了底盘、原水罐、净水罐和净水机,通过原水罐对中间水进行储存,通过净水罐对净化水进行储存,通过净水机,实现了水处理,不再直接使用野外水源,因此提高了使用水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实现对水净化处理过程的方式把用于作为主体底盘、具有第一储存水空间的原水罐、具有第二储存水空间的净水罐和用于对水处理的净水机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对水质级别分装储存的方式把原水罐、净水罐和净水机与底盘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发热带、框架、方舱、文件柜、暖风机、潜水泵、发电机和供电装置,
在底盘的车架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框架并且在底盘的车架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潜水泵和发电机,在框架中设置有方舱、原水罐和净水罐并且在原水罐和净水罐上设置有发热带,在方舱中设置有净水机、文件柜和暖风机并且供电装置分别设置为与发热带、净水机、暖风机、潜水泵和发电机连接,潜水泵设置为与原水罐连通并且净水机的输入端口设置为与原水罐连通,净水机的输出端口设置为与净水罐连通。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底盘设置为6×4机动底盘并且框架设置为与底盘挂接式联接,底盘设置在底盘的车架的后端端部并且发电机设置在底盘的车架的中间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框架设置为矩形框状体并且在框架的上端端面的角部分别设置有吊挂窗口,在框架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挂接孔并且净水罐设置在框架的前端端头部,方舱设置在框架的后端端头部并且原水罐设置在框架的中间部,方舱、原水罐和净水罐分别设置为与框架镶嵌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方舱设置为矩形板式箱状体并且在方舱的侧面部分别设置有电源转接开闭门和文件柜开闭门,文件柜开闭门设置为与文件柜联接并且在方舱的后侧面部设置有加水取水口开闭门,净水机设置在方舱的内区间的一个侧面部并且文件柜和暖风机分别设置在方舱的内区间的另一个侧面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原水罐和净水罐设置为呈一体式分布并且具有两个容纳腔体的矩形罐状体,原水罐的壁体和净水罐的壁体设置为双层体并且发热带分别设置在原水罐的双层体之间和和净水罐的双层体之间,潜水泵的输出端口设置为与原水罐的输入端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发热带设置为电发热带并且发热带设置为缠绕在原水罐和净水罐的外侧面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净水机设置为具有微滤膜、活性炭和紫外线消毒器的水净化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文件柜设置为矩形柜状体并且文件柜的开闭门设置在方舱中。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暖风机的输出端口设置为与净水机相对应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潜水泵设置为镶嵌在底盘中并且潜水泵的输出端口设置在原水罐中。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发电机设置为柴油发电机组并且发电机设置为镶嵌在底盘中。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供电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漏电保护器QF-S、接头座KM1、接头座KM2、漏电保护器QF1、漏电保护器QF2、漏电保护器QF3、漏电保护器QF4、开关电源组分线器DY、漏电保护器QF-DC1、漏电保护器QF-DC2和漏电保护器QF-DC3,接头座KM1的输入接口设置为通过漏电保护器QF-S与外接电源连接并且接头座KM2的输入接口设置为与发电机的输出接口连接,接头座KM1的输出接口和接头座KM2的输出接口分别设置为与漏电保护器QF1的输入接口连接并且漏电保护器QF1的输出接口分别设置为通过漏电保护器QF2与净水机的电源连接、通过漏电保护器QF3与第一个插座接口连接、通过漏电保护器QF4与第二个插座接口连接和与开关电源组分线器DY的输入接口连接,底盘的蓄电池接口设置为通过漏电保护器QF-DC3与开关电源组分线器DY的输入接口连接并且开关电源组分线器DY的输出接口设置为通过漏电保护器QF-DC1与照明电源接口连接和通过漏电保护器QF-DC2与发热带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底盘与原水罐、净水罐和净水机设置为按照对水分级处理的方式分布并且框架与方舱、原水罐和净水罐设置为按照包容固定的方式分布,方舱与净水机、文件柜和暖风机设置为按照内部容纳的方式分布并且原水罐和净水罐与发热带设置为侧面部加热的方式分布,底盘的中心线、框架的中心线、方舱的中心线、原水罐的中心线和净水罐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报警监视装置和水管储存箱并且报警监视装置和水管储存箱设置为与底盘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包括越野底盘、载车运输平台、6米方舱框架箱,6米方舱框架箱由前部的框架箱和后部的净水装置方舱两部分组成,框架箱内布置有原水罐、净水罐等,净水装置方舱内布置有净水机(用于循环分离的循环泵、用于净化的微滤膜和活性炭过滤器、用于超净化超滤膜及加压泵及紫外线消毒器)、配电控制箱、水泵、文件柜等,集野外取水、净水、运水多种功能于一体,满足野外用水及运水的需求。另外,可实现与淋浴车、炊事车及其他用水车辆(设备)的快速对接,提供水源;有较高的保障性能,6米方舱框架箱,后面设计为净水装置方舱,操作控制在舱外即可完成,加水取水口在舱体后部,舱内设置有暖风机,可在低温环境下实现净水,保温水罐为整体式无热桥双层保温结构,罐体保温层内缠绕直流低压发热带,具有较强保温功能,对外漏管路均做了保温处理,并缠绕了直流低压发热带,整个罐体分为原水罐和净水罐,自行式野营保温运水车配备潜水泵、柴油发电机,可实现野外取水,车体运输平台中间设置输水管路存放盒,盒中间间隔为六道通槽,可方便输水管路单根存储,所有管路及设备排空通过加气排水方式实现,能够保证管道及设备内水全部排净,避免了管路冻坏的可能,越野底盘适合在地形复杂的地面行驶,机动性能好;在野外缺水时,可用潜水泵将河流或水库中的水经过袋式过滤器等设备预处理后灌入原水罐;原水罐中的水经高压泵加压后经过反渗透膜、后置活性炭等设备层层净化后,进入净水罐;从而实现野外就近的取水、净化,提供生活用水,满足野外用水的需求。
在本技术方案中,实现对水净化处理过程的底盘、原水罐、净水罐和净水机为重要技术特征,在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供电装置的示意图;
1-底盘、2-发热带、3-框架、4-方舱、5-原水罐、6-净水罐、7-净水机、9-文件柜、10-暖风机、11-潜水泵、12-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一般表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底盘1、发热带2、框架3、方舱4、原水罐5、净水罐6、净水机7、文件柜9、暖风机10、潜水泵11、发电机12和供电装置,
在底盘1的车架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框架3并且在底盘1的车架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潜水泵11和发电机12,在框架3中设置有方舱4、原水罐5和净水罐6并且在原水罐5和净水罐6上设置有发热带2,在方舱4中设置有净水机7、文件柜9和暖风机10并且供电装置分别设置为与发热带2、净水机7、暖风机10、潜水泵11和发电机12连接,潜水泵11设置为与原水罐5连通并且净水机7的输入端口设置为与原水罐5连通,净水机7的输出端口设置为与净水罐6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底盘1设置为6×4机动底盘并且框架3设置为与底盘1挂接式联接,底盘1设置在底盘1的车架的后端端部并且发电机12设置在底盘1的车架的中间部。
通过底盘1,形成了对框架3、潜水泵11和发电机12的支撑连接点,由底盘1,实现了与框架3的载体连接,实现了与潜水泵11的载体连接,实现了与发电机12的载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框架3设置为矩形框状体并且在框架3的上端端面的角部分别设置有吊挂窗口,在框架3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挂接孔并且净水罐6设置在框架3的前端端头部,方舱4设置在框架3的后端端头部并且原水罐5设置在框架3的中间部,方舱4、原水罐5和净水罐6分别设置为与框架3镶嵌式联接。
通过框架3,形成了对方舱4、原水罐5和净水罐6的支撑连接点,由框架3,实现了与方舱4的载体连接,实现了与原水罐5的载体连接,实现了与净水罐6的载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方舱4设置为矩形板式箱状体并且在方舱4的侧面部分别设置有电源转接开闭门41和文件柜开闭门42,文件柜开闭门42设置为与文件柜9联接并且在方舱4的后侧面部设置有加水取水口开闭门,净水机7设置在方舱4的内区间的一个侧面部并且文件柜9和暖风机10分别设置在方舱4的内区间的另一个侧面部。
通过方舱4,形成了对净水机7、文件柜9和暖风机10的支撑连接点,由方舱4,实现了与净水机7的载体连接,实现了与文件柜9的载体连接,实现了与暖风机10的载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原水罐5和净水罐6设置为呈一体式分布并且具有两个容纳腔体的矩形罐状体,原水罐5的壁体和净水罐6的壁体设置为双层体并且发热带2分别设置在原水罐5的双层体之间和和净水罐6的双层体之间,潜水泵11的输出端口设置为与原水罐5的输入端口连通。
通过原水罐5,形成了对净水机7和潜水泵11的支撑连接点,由原水罐5,实现了与净水机7的连接,实现了与潜水泵11的连接,通过净水罐6,形成了对净水机7的支撑连接点,由净水罐6,实现了与净水机7的连接,实现了对饮用水的储存。
在本实施例中,发热带2设置为电发热带并且发热带2设置为缠绕在原水罐5和净水罐6的外侧面部。
通过发热带2,形成了对原水罐5、净水罐6和供电装置的支撑连接点,由发热带2,实现了与原水罐5的连接,实现了与净水罐6的连接,实现了与供电装置的连接,实现了对饮用水的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净水机7设置为具有微滤膜、活性炭和紫外线消毒器的水净化处理装置。
通过净水机7,形成了对原水罐5和净水罐6的支撑连接点,由净水机7,实现了与原水罐5的连接,实现了与净水罐6的连接,实现了对饮用水的净化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文件柜9设置为矩形柜状体并且文件柜9的开闭门设置在方舱4中。
通过文件柜9,形成了对方舱4的支撑连接点,由文件柜9,实现了与方舱4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暖风机10的输出端口设置为与净水机7相对应分布。
通过暖风机10,形成了对方舱4的支撑连接点,由暖风机10,实现了与方舱4的连接,实现了对净水机7的保持温度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潜水泵11设置为镶嵌在底盘1中并且潜水泵11的输出端口设置在原水罐5中。
通过潜水泵11,形成了对底盘1和原水罐5的支撑连接点,由潜水泵11,实现了与底盘1的连接,实现了与原水罐5的供水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发电机12设置为柴油发电机组并且发电机12设置为镶嵌在底盘1中。
通过发电机12,形成了对底盘1和供电装置的支撑连接点,由发电机12,实现了与底盘1的连接,实现了与供电装置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供电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漏电保护器QF-S、接头座KM1、接头座KM2、漏电保护器QF1、漏电保护器QF2、漏电保护器QF3、漏电保护器QF4、开关电源组分线器DY、漏电保护器QF-DC1、漏电保护器QF-DC2和漏电保护器QF-DC3,
接头座KM1的输入接口设置为通过漏电保护器QF-S与外接电源连接并且接头座KM2的输入接口设置为与发电机12的输出接口连接,接头座KM1的输出接口和接头座KM2的输出接口分别设置为与漏电保护器QF1的输入接口连接并且漏电保护器QF1的输出接口分别设置为通过漏电保护器QF2与净水机7的电源连接、通过漏电保护器QF3与第一个插座接口连接、通过漏电保护器QF4与第二个插座接口连接和与开关电源组分线器DY的输入接口连接,底盘1的蓄电池接口设置为通过漏电保护器QF-DC3与开关电源组分线器DY的输入接口连接并且开关电源组分线器DY的输出接口设置为通过漏电保护器QF-DC1与照明电源接口连接和通过漏电保护器QF-DC2与发热带2连接。
通过供电装置,形成了对发热带2、净水机7、暖风机10和潜水泵11的支撑连接点,由供电装置,实现了与发热带2的供电连接,实现了与净水机7的供电连接,实现了与暖风机10的供电连接,实现了与潜水泵11的供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底盘1与原水罐5、净水罐6和净水机7设置为按照对水分级处理的方式分布并且框架3与方舱4、原水罐5和净水罐6设置为按照包容固定的方式分布,方舱4与净水机7、文件柜9和暖风机10设置为按照内部容纳的方式分布并且原水罐5和净水罐6与发热带2设置为侧面部加热的方式分布,底盘1的中心线、框架3的中心线、方舱4的中心线、原水罐5的中心线和净水罐6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通过接头座KM1、接头座KM2和开关电源组分线器DY,开启漏电保护器QF-S、漏电保护器QF1、漏电保护器QF2、漏电保护器QF3、漏电保护器QF4、漏电保护器QF-DC1、漏电保护器QF-DC2和漏电保护器QF-DC3,给发热带2、净水机7、暖风机10和潜水泵11提供电源,由潜水泵11,把外接水注入到原水罐5中,由净水机7对原水罐5中的水进行净化处理再注入到净水罐6中,通过发热带2,对原水罐5中的水和净水罐6中的水进行加热,通过框架3把方舱4、原水罐5和净水罐6固定在底盘1上,把净水机7、文件柜9和暖风机10安装在方舱4中,通过暖风机10,保证净水机7的工作环境温度,通过发电机12,提供临时电源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实现对水净化处理过程的方式把用于作为主体底盘1、具有第一储存水空间的原水罐5、具有第二储存水空间的净水罐6和用于对水处理的净水机7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对水质级别分装储存的方式把原水罐5、净水罐6和净水机7与底盘1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还包含有报警监视装置和水管储存箱并且报警监视装置和水管储存箱设置为与底盘1联接。
由报警监视装置,实现了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由水管储存箱,实现了对排水管的保存。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底盘1、原水罐5、净水罐6和净水机7,通过原水罐5对中间水进行储存,通过净水罐6对净化水进行储存,通过净水机7,实现了水处理,不再直接使用野外水源,因此提高了使用水的安全性能。
2、由于设计了发热带2,保持了原水罐5和净水罐6的温度。
3、由于设计了框架3,提高了对方舱4、原水罐5和净水罐6的固定强度。
4、由于设计了方舱4和暖风机10,保证了净水机7的工作温度要求。
5、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实现对水净化处理过程的底盘1、原水罐5、净水罐6和净水机7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具有自走系统的底盘1、设置在底盘1上并且用于注入中间水的原水罐5、设置在底盘1上并且用于注入净化水的净水罐6、设置为与原水罐5和净水罐6连通并且用于把中间水转换成净化水的净水机7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自走系统的底盘(1)、设置在底盘(1)上并且用于注入中间水的原水罐(5)、设置在底盘(1)上并且用于注入净化水的净水罐(6)、设置为与原水罐(5)和净水罐(6)连通并且用于把中间水转换成净化水的净水机(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发热带(2)、框架(3)、方舱(4)、文件柜(9)、暖风机(10)、潜水泵(11)、发电机(12)和供电装置,
在底盘(1)的车架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框架(3)并且在底盘(1)的车架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潜水泵(11)和发电机(12),在框架(3)中设置有方舱(4)、原水罐(5)和净水罐(6)并且在原水罐(5)和净水罐(6)上设置有发热带(2),在方舱(4)中设置有净水机(7)、文件柜(9)和暖风机(10)并且供电装置分别设置为与发热带(2)、净水机(7)、暖风机(10)、潜水泵(11)和发电机(12)连接,潜水泵(11)设置为与原水罐(5)连通并且净水机(7)的输入端口设置为与原水罐(5)连通,净水机(7)的输出端口设置为与净水罐(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其特征是:底盘(1)设置为6×4机动底盘并且框架(3)设置为与底盘(1)挂接式联接,底盘(1)设置在底盘(1)的车架的后端端部并且发电机(12)设置在底盘(1)的车架的中间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其特征是:原水罐(5)和净水罐(6)设置为呈一体式分布并且具有两个容纳腔体的矩形罐状体,原水罐(5)的壁体和净水罐(6)的壁体设置为双层体并且发热带(2)分别设置在原水罐(5)的双层体之间和和净水罐(6)的双层体之间,潜水泵(11)的输出端口设置为与原水罐(5)的输入端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其特征是:净水机(7)设置为具有微滤膜、活性炭和紫外线消毒器的水净化处理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其特征是:发热带(2)设置为电发热带并且发热带(2)设置为缠绕在原水罐(5)和净水罐(6)的外侧面部,
或,框架(3)设置为矩形框状体并且在框架(3)的上端端面的角部分别设置有吊挂窗口,在框架(3)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挂接孔并且净水罐(6)设置在框架(3)的前端端头部,方舱(4)设置在框架(3)的后端端头部并且原水罐(5)设置在框架(3)的中间部,方舱(4)、原水罐(5)和净水罐(6)分别设置为与框架(3)镶嵌式联接,
或,方舱(4)设置为矩形板式箱状体并且在方舱(4)的侧面部分别设置有电源转接开闭门(41)和文件柜开闭门(42),文件柜开闭门(42)设置为与文件柜(9)联接并且在方舱(4)的后侧面部设置有加水取水口开闭门,净水机(7)设置在方舱(4)的内区间的一个侧面部并且文件柜(9)和暖风机(10)分别设置在方舱(4)的内区间的另一个侧面部,
或,文件柜(9)设置为矩形柜状体并且文件柜(9)的开闭门设置在方舱(4)中,
或,暖风机(10)的输出端口设置为与净水机(7)相对应分布,
或,潜水泵(11)设置为镶嵌在底盘(1)中并且潜水泵(11)的输出端口设置在原水罐(5)中,
或,发电机(12)设置为柴油发电机组并且发电机(12)设置为镶嵌在底盘(1)中,
或,供电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漏电保护器QF-S、接头座KM1、接头座KM2、漏电保护器QF1、漏电保护器QF2、漏电保护器QF3、漏电保护器QF4、开关电源组分线器DY、漏电保护器QF-DC1、漏电保护器QF-DC2和漏电保护器QF-DC3,接头座KM1的输入接口设置为通过漏电保护器QF-S与外接电源连接并且接头座KM2的输入接口设置为与发电机(12)的输出接口连接,接头座KM1的输出接口和接头座KM2的输出接口分别设置为与漏电保护器QF1的输入接口连接并且漏电保护器QF1的输出接口分别设置为通过漏电保护器QF2与净水机(7)的电源连接、通过漏电保护器QF3与第一个插座接口连接、通过漏电保护器QF4与第二个插座接口连接和与开关电源组分线器DY的输入接口连接,底盘(1)的蓄电池接口设置为通过漏电保护器QF-DC3与开关电源组分线器DY的输入接口连接并且开关电源组分线器DY的输出接口设置为通过漏电保护器QF-DC1与照明电源接口连接和通过漏电保护器QF-DC2与发热带(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其特征是:底盘(1)与原水罐(5)、净水罐(6)和净水机(7)设置为按照对水分级处理的方式分布并且框架(3)与方舱(4)、原水罐(5)和净水罐(6)设置为按照包容固定的方式分布,方舱(4)与净水机(7)、文件柜(9)和暖风机(10)设置为按照内部容纳的方式分布并且原水罐(5)和净水罐(6)与发热带(2)设置为侧面部加热的方式分布,底盘(1)的中心线、框架(3)的中心线、方舱(4)的中心线、原水罐(5)的中心线和净水罐(6)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报警监视装置和水管储存箱并且报警监视装置和水管储存箱设置为与底盘(1)联接。
CN201721789983.7U 2017-12-20 2017-12-20 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 Active CN2082779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89983.7U CN208277931U (zh) 2017-12-20 2017-12-20 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89983.7U CN208277931U (zh) 2017-12-20 2017-12-20 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77931U true CN208277931U (zh) 2018-12-25

Family

ID=64748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89983.7U Active CN208277931U (zh) 2017-12-20 2017-12-20 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779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1898A (zh) * 2020-04-27 2020-08-07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野外机动配水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1898A (zh) * 2020-04-27 2020-08-07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野外机动配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4178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
CN208277931U (zh) 基于自走式的野营运水车装置
US9890056B2 (en) Modular water provision system for rural housing
CN106830472A (zh) 一种节能户外一体式饮水装置
CN103895550B (zh) 适用野外高原地区的净水运水车
CN208804904U (zh) 一种泳池供热保温系统
CN104477102A (zh) 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
CN204918263U (zh) 轻型高机动灾害救援饮用水保障系统
CN204137608U (zh) 活体动物运输箱
CN104868825B (zh) 太阳能集装箱系统
CN217099795U (zh) 一种应急保障淋浴车
CN204132138U (zh) 活体动物运输车
CN204236357U (zh) 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
CN203710258U (zh) 全地形救护车
CN203329240U (zh) 一种适用于多平台的模块化移动消防装置
CN209112025U (zh) 基于自行走的野营淋浴车
CN205098095U (zh) 房车折叠卫生间
CN207002493U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户外清洁装置
DE202019104324U1 (de) Transportables, modulares Containergebäude für militärische und/oder humanitäre Feldeinsätze, insbesondere als containerbasierte Feldküche
CN207055352U (zh) 一种节能户外一体式饮水装置
CN207827105U (zh) 用于餐厨车的污水收集装置及防滴漏污水的餐厨车
CN207434229U (zh) 一种防水型集装箱
CN207276334U (zh) 一种野外应急车载供水装置
CN207313291U (zh) 矿化复合滤芯饮水机
CN208923623U (zh) 预制舱箱体及35kv设备预制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