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74665U - 一种脚部夹板护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脚部夹板护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74665U
CN208274665U CN201721023513.XU CN201721023513U CN208274665U CN 208274665 U CN208274665 U CN 208274665U CN 201721023513 U CN201721023513 U CN 201721023513U CN 208274665 U CN208274665 U CN 208274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sole
clamping plate
interior
huma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235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恒
杨雪荣
成思源
王小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10235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74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74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746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部夹板护具,包括与人体的脚部内侧尺寸相符的内脚板、与所述人体的脚部外侧尺寸相符的外脚板和与所述人体的脚部底部尺寸相符的底脚板,所述内脚板、所述外脚板和所述底脚板为相互独立的分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脚部夹板护具,采用分体式的夹板护具,使用时患者不会因脚部肿胀程度的不同而带来不舒服感,且分体式的夹板护具可以采用绷带绑紧,采用绑带绑紧后通过相互的作用力使得使用者不容易崴脚。

Description

一种脚部夹板护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脚部夹板护具。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脚部扭伤和骨折很容易出现在任何年龄段。
目前,对于重度骨折的患者而言,一般采用石膏固定的方法,但是石膏相对笨重,无法自行穿戴,且一般穿戴时间比较长,无法活动;对于扭伤或轻度骨折的患者而言,一般是采用一些固定支具进行固定,但现有的固定支具通常是将整个小腿及脚包裹,不利于患者的日常穿戴、生活运动等。
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脚踝固定支具,大部分为一体式结构,无法根据脚部的受伤程度调节,例如扭伤后的肿胀程度、骨折的偏移度等,现有的脚踝固定支具,虽然可以对患者的踝关节处进行保护,然而,却忽略了对跟骨的保护。
因此,如何脚部夹板护具的使用舒适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脚部夹板护具,该脚部夹板护具可以有效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使用效果好,不容易移位或断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脚部夹板护具,包括与人体的脚部内侧尺寸相符的内脚板、与所述人体的脚部外侧尺寸相符的外脚板和与所述人体的脚部底部尺寸相符的底脚板,所述内脚板、所述外脚板和所述底脚板为相互独立的分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内脚板上设有可供所述人体的内脚踝卡入的内踝通孔,所述外脚板上设有可供所述人体的外脚踝卡入的外踝通孔。
优选的,所述内脚板和所述外脚板上均设有若干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内脚板、所述外脚板以及所述底脚板的边缘部分均设有圆角倒角。
优选的,所述底脚板的底部后侧设有跟骨保护气垫,所述内脚板、所述外脚板和所述底脚板的内侧均设有海绵垫。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内脚板、所述外脚板以及所述底脚板的绑带或魔术贴,所述绑带或所述魔术贴的中部固定在所述底脚板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脚部夹板护具,包括与人体的脚部内侧尺寸相符的内脚板、与所述人体的脚部外侧尺寸相符的外脚板和与所述人体的脚部底部尺寸相符的底脚板,所述内脚板、所述外脚板和所述底脚板为相互独立的分体式结构。该脚部夹板护具,采用分体式的夹板护具,使用时患者不会因脚部肿胀程度的不同而带来不舒服感,且分体式的夹板护具可以采用绷带绑紧,采用绑带绑紧后通过相互的作用力使得使用者不容易崴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脚部夹板护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脚部夹板护具的内脚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脚部夹板护具的外脚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脚部夹板护具的底脚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脚板、2-外脚板、3-底脚板、4-内踝通孔、5-外踝通孔、6- 透气孔、7-跟骨保护气垫。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脚部夹板护具,该脚部夹板护具通过针对性设计,可以有效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不容易移位或断裂。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脚部夹板护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脚部夹板护具的内脚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脚部夹板护具的外脚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脚部夹板护具的底脚板结构示意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脚部夹板护具包括内脚板1、外脚板2和底脚板3。
其中,内脚板1与人体的脚部内侧尺寸相符,外脚板2与人体的脚部外侧尺寸相符,底脚板3与人体的脚部底部尺寸相符,内脚板1、外脚板2 和底脚板3为相互独立的分体式结构,在使用时,将对应的脚板放置在对应的位置,然后通过绑带或者魔术贴固定即可。
进一步,内脚板1上设有可供人体的内脚踝卡入的内踝通孔4,外脚板 2上设有可供人体的外脚踝卡入的外踝通孔5。
上述设置,通过在内、外脚板2均设置与踝关节骨位置对应的通孔,有助于患者使用时的定位,由于踝关节突出处的骨头相对较硬,一般不会发生移位或者断裂,因此,上述设置利用了踝关节突出骨的特性,设置了通孔用于定位作用,提高穿戴效率和位置准确性,保证该护具的使用效果。
该脚部夹板护具,采用分体式的夹板护具,使用时患者不会因脚部肿胀程度的不同而带来不舒服感,且分体式的夹板护具可以采用绷带绑紧,采用绑带绑紧后通过相互的作用力使得使用者不容易崴脚。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内脚板1和外脚板2上均设有若干透气孔6,内、外脚板2上设置用于透气用的小透气孔6,用于患者使用久了汗液的排出。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内脚板1、外脚板2以及底脚板3的边缘部分均设有圆角倒角,对患者的脚部具有保护作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底脚板3的底部后侧设有跟骨保护气垫7,底脚板3处设置有跟骨保护气垫7,对跟骨起保护作用,且同时有利于患者的行走。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内脚板1、外脚板2和底脚板3的内侧均设有海绵垫,具体的,海绵垫设置在三块板与患者皮肤接触的位置,可以起到吸汗,以及增加穿戴舒适感的作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固定内脚板1、外脚板2以及底脚板3的绑带或魔术贴,绷带或者魔术贴直接采用普通医用绑带或者魔术贴即可,成本低。
具体的,绑带或魔术贴的中部可固定在底脚板3的底部,在使用时,首先将三块板的位置放置正确后,直接将绑带系起或者将魔术贴贴起来即可,效率高。当然,绑带或魔术贴也可以单独设置,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位置即可。
该脚部夹板护具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人体的脚部进行三维扫描,获取点云数据,具体的,可以采用三维扫描仪对人体的脚部进行扫描;
步骤S2:根据点云数据,确定内脚板1、外脚板2以及底脚板3的护具形状;
具体的,步骤S2包括:
步骤S2A:通过逆向设计类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生成面片;具体的,逆向设计类软件可以采用Geomagic Design X软件;
步骤S2B:优化面片,并将面片分割为内脚板1面片、外脚板2面片以及底脚板3面片三个部分,即将整个护具分为多个部分,进行分体式设计;
步骤S2C:将分割后的内脚板1面片、外脚板2面片以及底脚板3面片利用面片拟合获得对应的曲面;
步骤S2D:根据对应的曲面确定内脚板1、外脚板2以及底脚板3的护具形状。
步骤S3:分别根据内脚板1、外脚板2以及底脚板3的护具形状,加工内脚板1、外脚板2以及底脚板3。
该脚部夹板护具制作方法,采用了逆向工程技术进行设计,通过扫描人体脚部获得模型,并在模型基础上设计处护具产品,因此,该制作方法加工而成的夹板护具,对人体脚部具有很好的贴合性,具有个性化。同时,采用该脚部夹板护具制作方法加工而成的脚部夹板护具为分体式结构,穿戴方便,加工方便,针对性设计,使用效果更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步骤S2D与步骤S3之间,还包括:
在内脚板1和外脚板2的护具形状上设计通孔和透气孔6。
具体的,通孔包括内踝通孔4和外踝通孔5,内踝通孔4设置在内脚板 1上,可供人体的内脚踝卡入,外踝通孔5设置在外脚板2上,可供人体的外脚踝卡入。
上述设置,通过在内、外脚板2均设置与踝关节骨位置对应的通孔,有助于患者使用时的定位,由于踝关节突出处的骨头相对较硬,一般不会发生移位或者断裂,因此,上述设置利用了踝关节突出骨的特性,设置了通孔用于定位作用,提高穿戴效率和位置准确性,保证该护具的使用效果。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步骤S2D与步骤S3之间,还包括:
对内脚板1、外脚板2以及底脚板3的护具形状边缘进行圆角处理,对患者的脚部具有保护作用,符合人体的脚部轮廓形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脚部夹板护具制作方法,用于加工分体式的夹板护具,不会因为患者脚部肿了之后不适合穿戴,且不容易崴脚;采用了逆向工程技术进行设计,因为模型是通过扫描出来,然后在这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所以对脚部有很好的贴合性,且具有个性化;设置有底脚板3,并且在底脚板3上设置了跟骨保护气垫7,不仅对踝关节进行到了保护,对跟骨的损伤和骨折都有很好的保护;同时,该制作方法加工的护具,穿戴方便,用绷带或魔术贴绑紧即可,对患者正常活动无影响。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脚部夹板护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脚部夹板护具制作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脚部夹板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人体的脚部内侧尺寸相符的内脚板(1)、与所述人体的脚部外侧尺寸相符的外脚板(2)和与所述人体的脚部底部尺寸相符的底脚板(3),所述内脚板(1)、所述外脚板(2)和所述底脚板(3)为相互独立的分体式结构;所述底脚板(3)的底部后侧设有跟骨保护气垫(7),所述内脚板(1)、所述外脚板(2)和所述底脚板(3)的内侧均设有海绵垫;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内脚板(1)、所述外脚板(2)以及所述底脚板(3)的绑带或魔术贴,所述绑带或所述魔术贴的中部固定在所述底脚板(3)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部夹板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脚板(1)上设有可供所述人体的内脚踝卡入的内踝通孔(4),所述外脚板(2)上设有可供所述人体的外脚踝卡入的外踝通孔(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部夹板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脚板(1)和所述外脚板(2)上均设有若干透气孔(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部夹板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脚板(1)、所述外脚板(2)以及所述底脚板(3)的边缘部分均设有圆角倒角。
CN201721023513.XU 2017-08-15 2017-08-15 一种脚部夹板护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74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23513.XU CN208274665U (zh) 2017-08-15 2017-08-15 一种脚部夹板护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23513.XU CN208274665U (zh) 2017-08-15 2017-08-15 一种脚部夹板护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74665U true CN208274665U (zh) 2018-12-25

Family

ID=64748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2351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74665U (zh) 2017-08-15 2017-08-15 一种脚部夹板护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7466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0385A (zh) * 2017-08-15 2017-10-20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脚部夹板护具及其制作方法
CN110192944A (zh) * 2019-04-26 2019-09-03 华东医院 一种足踝关节韧带保护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0385A (zh) * 2017-08-15 2017-10-20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脚部夹板护具及其制作方法
CN110192944A (zh) * 2019-04-26 2019-09-03 华东医院 一种足踝关节韧带保护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TTV20030133A1 (it) Struttura di protezione degli arti inferiori del corpo umano.
CN208274665U (zh) 一种脚部夹板护具
CN107260385A (zh) 一种脚部夹板护具及其制作方法
CN207837700U (zh) 一种用于足内外翻的矫正鞋垫
CN206342610U (zh) 一种阴茎术后保护罩
CN205251791U (zh) 一种踝关节保护装置
CN211409610U (zh) 一种多向踝关节骨折复位固定器
CN105616053B (zh) 嵌甲矫正装置及矫正嵌甲的方法
CN209122555U (zh) 一种用于脚踝处的关节护具
CN205108010U (zh) 四片式肢体夹板
CN202490055U (zh) 一种拇趾外翻矫正器
CN207912810U (zh) 一种儿童用皮肤牵引带
CN206630748U (zh) 一种医用外固定步行护具
CN206745491U (zh) 可穿戴型颈椎矫正设备
CN203089476U (zh) 糖尿病足足趾分离器
CN205994601U (zh) 下肢内旋矫形器
CN202960844U (zh) 足下垂护托
CN205007092U (zh) 行走支具
CN205073084U (zh) 一种足下垂预防装置
CN105232205A (zh) 四片式肢体夹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21106152U (zh) 多功能的临床腿型矫正器
CN204655115U (zh) 一种用于大腿根部内侧术口的防护装置
CN219089822U (zh) 一种多节式骨科用腿部可调夹板
CN211460739U (zh) 一种脚腕脱臼急救护理带
CN209629935U (zh) 一种骨科手指矫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