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72104U - 新型三管塔 - Google Patents

新型三管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72104U
CN208272104U CN201820229898.3U CN201820229898U CN208272104U CN 208272104 U CN208272104 U CN 208272104U CN 201820229898 U CN201820229898 U CN 201820229898U CN 208272104 U CN208272104 U CN 208272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pole
support arm
inner platform
diaphrag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298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舒兆平
郭宇辉
李少斌
邱涌泉
冯健
严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wer Ltd By Share Ltd Guangdong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wer Ltd By Share Ltd Guangdong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wer Ltd By Share Ltd Guangdong Branch filed Critical China Tower Ltd By Share Ltd Guangdong Branch
Priority to CN2018202298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72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72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721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三管塔,包括:三管塔支架、横隔板、两根以上根抱杆支臂与连通抱杆。上述新型三管塔通过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与横隔板相连构成稳定的塔建结构。通过抱杆支臂在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上等间隔设置,连通抱杆与抱杆支臂连接进行固定使得连通抱杆的挂高不受限制,进而使得天线的挂高更加灵活提高了新型三管塔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新型三管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三管塔。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三管塔上安装的天线往往不能经受住恶劣天气的考验,进而导致工作人员需要对天线频繁的进行维修,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因此,三管塔为了能够有效地固定天线对三管塔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即三管塔采用分离式支架对天线进行固定。但是三管塔的这种固定方式大大限制了天线的挂高,进而降低了三管塔的空间利用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三管塔,能够使天线的挂高不受限制,提高新型三管塔的空间利用率。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三管塔,包括:三管塔支架与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包括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与第三横隔板,所述三管塔支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均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通过所述第一横隔板相连,所述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通过所述第二横隔板相连,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三立柱通过所述第三横隔板相连;
两根以上抱杆支臂,所述抱杆支臂与所述三管塔支架相连,且所述抱杆支臂沿所述三管塔支架的其中一个立面间隔设置;
连通抱杆,所述连通抱杆用于固定天线,所述连通抱杆与所述抱杆支臂相连,且所述连通抱杆与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或所述第三立柱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行。
上述新型三管塔通过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与横隔板相连构成稳定的塔建结构。通过抱杆支臂在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上等间隔设置,连通抱杆与抱杆支臂连接进行固定使得连通抱杆的挂高不受限制,进而使得天线的挂高更加灵活提高了新型三管塔的空间利用率。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所述抱杆支臂包括两根以上第一抱杆支臂、两根以上第二抱杆支臂与两根以上第三抱杆支臂,所述连通抱杆包括第一连通抱杆、第二连通抱杆与第三连通抱杆,所述第一抱杆支臂在所述第一立柱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连通抱杆与所述第一抱杆支臂相连,所述第二抱杆支臂在所述第二立柱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连通抱杆与所述第二抱杆支臂相连,所述第三抱杆支臂在所述第三立柱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三连通抱杆与所述第三抱杆支臂相连,所述抱杆支臂与所述横隔板形成多个水平安装框。
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接座,所述卡接座开设有第一卡接孔与第二卡接孔,所述抱杆支臂穿过所述第一卡接孔与所述卡接座相连,所述抱杆支臂穿过所述第二卡接孔与所述卡接座相连,且设置在同一个卡接座上的两根抱杆支臂之间呈120°夹角。
所述抱杆支臂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连接件,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卡接座相连,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臂相连,且所述第二支臂的端部还设有用于夹持连通抱杆的夹持件,所述连通抱杆穿过所述夹持件进行卡接。
新型三管塔还包括内平台与连接组件,所述内平台设置在所述三管塔支架内部,所述内平台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横隔板相连。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钢套管与紧固螺栓,所述钢套管设置在所述内平台与所述横隔板之间,且所述钢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内平台相连,所述钢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横隔板相连,所述内平台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横隔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将所述内平台与所述横隔板相连。
所述内平台为六边形内平台,所述内平台包括第一内平台、第二内平台与第三内平台,所述第一内平台与所述水平安装框叠置配合,所述第二内平台与所述水平安装框叠置配合,所述第三内平台与所述水平安装框叠置配合。
新型三管塔还包括活动爬梯,所述活动爬梯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任意两根立柱之间,且所述活动爬梯上的爬秤能够相互叠合。
所述三管塔支架还包括多根斜撑,所述斜撑用于固定所述三管塔支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所述的新型三管塔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述的新型三管塔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A部分另一视角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新型三管塔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三管塔支架,101、第一立柱,102、第二立柱,103、第三立柱,110、第一横隔板,111、第二横隔板,112、第三横隔板,120、抱杆支臂,121、夹持件,122、第一支臂,123、第二支臂,124、连接件,125、第一抱杆支臂,126、第二抱杆支臂,127、第三抱杆支臂,130、第一连通抱杆,131、第二连通抱杆,132、第三连通抱杆,140、安全绳,150、卡接座,200、内平台,201、第一内平台,202、第二内平台,203、第三内平台,210、连接组件,211、钢套管,212、紧固螺栓,213、第一螺纹孔,214、第二螺纹孔,300、活动爬梯,310、爬秤,320、爬钉,400、斜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三管塔,包括:三管塔支架100、横隔板、两根以上抱杆支臂120与连通抱杆130。所述横隔板包括第一横隔板110、第二横隔板111与第三横隔板112。所述三管塔支架100包括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与第三立柱103,所述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与第三立柱103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立柱101与所述第二立柱102通过所述第一横隔板110相连,所述第二立柱102与第三立柱103通过所述第二横隔板相连,所述第一立柱101与第三立柱103通过所述第三横隔板相连。所述连通抱杆130用于固定天线,所述连通抱杆130与所述抱杆支臂120相连,且所述连通抱杆130与所述第一立柱101、所述第二立柱102或所述第三立柱103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行。
上述新型三管塔通过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与第三立柱103与横隔板相连构成稳定的三角形塔建结构。通过抱杆支臂120在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与第三立柱103上等间隔设置。连通抱杆130与抱杆支臂120连接固定,天线与连通抱杆连接固定;进而使得天线在连通抱杆上的的挂高更加灵活,提高了新型三管塔的空间利用率。
具体地,三管塔支架100整体呈等边三角形结构。这种结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能够经受住恶劣天气的考验。在本实施例中,抱杆支臂120在塔顶与第三内平台之间间隔设置,且每根抱杆支臂120的长度均相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抱杆支臂120包括多根第一抱杆支臂125、多根第二抱杆支臂126与多根第三抱杆支臂(未标出)。所述第一抱杆支臂125在所述第一立柱101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连通抱杆130与所述第一抱杆支臂125相连。所述第二抱杆支臂126在所述第二立柱102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连通抱杆126与所述第二抱杆支臂131相连。所述第三抱杆支臂(未标出)在所述第三立柱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三连通抱杆(未标出)与所述第三抱杆支臂(未标出)相连。
具体地,所述第一抱杆支臂125沿所述第一立柱101的其中一个立面沿所在第一立柱101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抱杆支臂126沿所述第二立柱102的其中一个立面在第二立柱102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抱杆支臂(未标出)沿所述第三立柱103的其中一个立面在第三立柱103上间隔设置。且所述抱杆支臂120与所述横隔板形成多个水平安装框。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与第三立柱103上均设置有抱杆支臂120,第一立柱101上的抱杆支臂120之间的间距、第二立柱102上的抱杆支臂120之间的间距与第三立柱103上的抱杆支臂120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如图1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与第三立柱103上均吊设有安全绳140。进一步地,通过在新型三管塔的支架上设置安装绳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维护或维修,同时也为操作人员提供了安全保障。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与第三立柱103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接座150,所述卡接座150开设有第一卡接孔与第二卡接孔。所述抱杆支臂120穿过所述第一卡接孔与所述卡接座150相连,所述抱杆支臂120穿过所述第二卡接孔与所述卡接座150相连。且设置在同一个卡接座150上的两根抱杆支臂120之间呈120°夹角。三管塔支架100通过卡接座150来固定抱杆支臂120使得固定更加牢固,且在抱杆支臂120出现意外松动时,工作人员能够直接从卡接座150上拆卸更换。在本实施例中,抱杆支臂120在三管塔支架100的同一水平面上总共开设了六根,即每根立柱上间隔设置了两根抱杆支臂120。为了满足天线水平隔离度要求,同一立柱上的相邻两根抱杆支臂120的夹角为120°,保证了抱杆支臂120通过夹持件121夹持连通抱杆130后,每根连通抱杆130到达新型三管塔形心的距离为1.15m,即连通抱杆130分布在以三管塔支架100形心为圆心、直径为2.3m的圆上。且每根连通抱杆130为长度8.6m的钢管。根据相邻天线之间的无线干扰范围,抱杆支臂120之间的角度可以进行相应的扩大与缩小;例如:当天线之间的干扰较小时,可以减小抱杆支臂120的角度进而可以增加更多的抱杆支臂120,最终提高了天线在三管塔支架100上的空间利用率。
如图1-图2所示,具体地,所述抱杆支臂120包括第一支臂122、第二支臂123与连接件124。所述第一支臂122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卡接座150相连,所述第一支臂12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124与所述第二支臂123相连。且所述第二支臂123的端部还设有用于夹持连通抱杆的夹持件121,所述连通抱杆130穿过所述夹持件121进行卡接。抱杆支臂120能够通过夹持件121同时对同一根连通抱杆130进行夹持固定使得连通抱杆130在三管塔支架100上固定更加牢固。为了便于现场安装将抱杆支臂120分为两段,在现场通过连接件124将第一支臂122与第二支臂123拼接而成。
如图2所示,新型三管塔还包括内平台200与连接组件210。所述内平台200设置在所述三管塔支架100内部,所述内平台200通过所述连接组件210与横隔板相连。上述内平台200构建少、重量轻使得现场安装方便快捷能够大大减少平台的安装时间。在三管塔支架100的内部设置内平台200大大减小了平台的挡风面积使得新型三管塔之间所受风荷载大大减小,提高了三管塔支架100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具体地,所述连接组件210包括钢套管211与紧固螺栓212。所述钢套管211设置在所述内平台200与所述横隔板之间,且所述钢套管211的一端与所述内平台200相连,所述钢套管211的另一端与所述横隔板相连。所述内平台200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13,所述横隔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213对应的第二螺纹孔214,所述紧固螺栓212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213与第二螺纹孔214将所述内平台200与所述横隔板相连,提高了内平台在新型三管塔内部的稳定性。内平台200与横隔板之间加设钢套管211再通过紧固螺栓212连接固定使得内平台200在新型三管塔顶部面对狂风侵袭时能够使气流从内平台200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流通过,进一步提高了内平台200在三管塔支架100中的稳定性。
更具体地,这种内平台200与横隔板中间通过钢套管211支撑悬空的连接方式在工作人员在内平台200上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能够起到缓冲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平台200为六边形内平台200,所述内平台200包括第一内平台201、第二内平台202与第三内平台203。所述第一内平台201与所述水平安装框叠置配合,所述第二内平台202与所述水平安装框叠置配合,所述第三内平台203与所述水平安装框叠置配合。具体地,内平台200设计为六边形在三管塔支架100内部能够形成安装间隙便于工作人员从三管塔支架100进入内平台200。根据现场三管塔支架100的塔高以及天线所需的隔离度,在三管塔支架100上间隔设置了三个内平台200,且相邻内平台200之间的间隔与抱杆支臂120之间的间隔相同,即每个内平台200与对应的抱杆支臂120设置在同一个平面上便于工作人员在内平台200上直接对抱杆支臂120进行操作。
如图4所示,具体地,新型三管塔还包括活动爬梯300。所述活动爬梯300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与第三立柱103任意两根立柱之间,且所述活动爬梯300上的爬秤310能够相互叠合。活动爬梯300在不使用时,相邻爬秤310之间能够相互叠合,进而方便工作人员进入内平台。在提高活动爬梯300耐久度的同时,也使三管塔支架100所受风荷载大大减小。
更具体地,在第一内平台201与第三内平台203之间设置有爬钉320,所述爬钉320便于操作人员在安装天线的过程中进行攀爬。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管塔支架100还包括多根斜撑400,所述斜撑400用于固定所述三管塔支架10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平台201与第三内平台203之间设置的斜撑400采用相互交叉的固定方式,本实施例的这种固定方式在保证三管塔支架稳定性的同时还便于操作人员从新型三管塔外部进入内平台20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三管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三管塔支架与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包括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与第三横隔板,所述三管塔支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均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通过所述第一横隔板相连,所述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通过所述第二横隔板相连,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三立柱通过所述第三横隔板相连;
两根以上抱杆支臂,所述抱杆支臂与所述三管塔支架相连,且所述抱杆支臂沿所述三管塔支架的其中一个立面间隔设置;
连通抱杆,所述连通抱杆用于固定天线,所述连通抱杆与所述抱杆支臂相连,且所述连通抱杆与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或所述第三立柱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杆支臂包括两根以上第一抱杆支臂、两根以上第二抱杆支臂与两根以上第三抱杆支臂,所述连通抱杆包括第一连通抱杆、第二连通抱杆与第三连通抱杆,所述第一抱杆支臂在所述第一立柱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连通抱杆与所述第一抱杆支臂相连,所述第二抱杆支臂在所述第二立柱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连通抱杆与所述第二抱杆支臂相连,所述第三抱杆支臂在所述第三立柱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三连通抱杆与所述第三抱杆支臂相连,所述抱杆支臂与所述横隔板形成多个水平安装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上均吊设有安全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接座,所述卡接座开设有第一卡接孔与第二卡接孔,所述抱杆支臂穿过所述第一卡接孔与所述卡接座相连,所述抱杆支臂穿过所述第二卡接孔与所述卡接座相连,且设置在同一个卡接座上的两根抱杆支臂之间呈120°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杆支臂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与连接件,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卡接座相连,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臂相连,且所述第二支臂的端部还设有用于夹持所述连通抱杆的夹持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管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平台与连接组件,所述内平台设置在所述三管塔支架内部,所述内平台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横隔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钢套管与紧固螺栓,所述钢套管设置在所述内平台与所述横隔板之间,且所述钢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内平台相连,所述钢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横隔板相连,所述内平台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横隔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将所述内平台与所述横隔板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平台为六边形内平台,所述内平台包括第一内平台、第二内平台与第三内平台,所述第一内平台与所述水平安装框叠置配合,所述第二内平台与所述水平安装框叠置配合,所述第三内平台与所述水平安装框叠置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管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爬梯,所述活动爬梯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任意两根立柱之间,且所述活动爬梯上的爬秤能够相互叠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三管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斜撑,所述斜撑用于固定所述三管塔支架。
CN201820229898.3U 2018-02-08 2018-02-08 新型三管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72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29898.3U CN208272104U (zh) 2018-02-08 2018-02-08 新型三管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29898.3U CN208272104U (zh) 2018-02-08 2018-02-08 新型三管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72104U true CN208272104U (zh) 2018-12-21

Family

ID=64675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2989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72104U (zh) 2018-02-08 2018-02-08 新型三管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721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1505A (zh) * 2019-09-02 2019-12-13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透地无线通信发射天线阵列及采用其的透地无线通信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1505A (zh) * 2019-09-02 2019-12-13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透地无线通信发射天线阵列及采用其的透地无线通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91069U (zh) 轮辐式张弦梁的安装及位移监测结构
CN108105472A (zh) 一种用于安装管道的防松抗震支吊架
CN208272104U (zh) 新型三管塔
US8272754B2 (en) Outdoor christmas tree assembly
CN206349961U (zh) 用于安装光伏组件的固定式索杆支架系统
CN210659348U (zh) 一种建筑支架搭设的安全防护结构
CN208121986U (zh) 网状屋面球形连接结构
CN206947829U (zh) 便携装配式变压器安全带挂设支架
CN110159051A (zh) 变电构架
CN108167537A (zh) 一种用于安装管道的抗震支吊架
CN212700223U (zh) 一种体育健身单杠
CN210746298U (zh) 一种新型蔬菜栽培棚架
CN208918239U (zh) 维护吊架
CN208996045U (zh) 适用于临时受力体系转换的可调节装置
CN208749208U (zh) 通信杆塔
CN106300128B (zh) 一种更换双分裂导线间隔棒提线工具及使用方法
CN107176537A (zh) 一种吊装设备及其吊装方法
CN206753473U (zh) 一种变电检修作业防翻倒绝缘梯
CN208525688U (zh) 一种工字钢梁喷涂用安全带悬挂保护装置
CN207420098U (zh) 一种园林建筑支撑架
CN212308825U (zh) 篮球架护网系统
CN109487792A (zh) 格构柱托换的临时受力体系转换方法和配套可调节式装置
CN205252413U (zh) 一种高空横拉平衡木
CN205894536U (zh) 一种底层建筑外墙防护栏杆
CN204851035U (zh) 输电线塔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