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67042U - 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67042U
CN208267042U CN201820839350.0U CN201820839350U CN208267042U CN 208267042 U CN208267042 U CN 208267042U CN 201820839350 U CN201820839350 U CN 201820839350U CN 208267042 U CN208267042 U CN 208267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seepage pipe
returning
collecting
reuse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393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薇
王恩伟
李新宇
戴子云
许蕊
赵松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Tengyua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Tengyua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Tengyua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iority to CN2018208393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67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67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67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所述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管路、Pe渗透式雨水井和返渗管,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设置于斜坡底部或道路边缘,Pe渗透式雨水井,修建于地势平坦的低地,所述雨水收集管路与Pe渗透式雨水井连接;所述返渗管的一端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连接,另一端沿预定坡度延伸至预灌溉区域。本公开的雨水再利用装置通过雨水收集管路将地表径流收集和滞留到Pe渗透式雨水井中,并通过返渗管将雨水渗透到预灌溉区域。本公开可以提高城市园林的蓄排水能力,有效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再利用,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缓解城市绿化灌溉的用水压力。

Description

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园林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绿地中常用的增加雨水蓄渗的方法包括建设下沉式绿地、增加生物滞留设施以及地下修建蓄水池等。上述方法较为单一,不但造价高,使用效率低,可选择植物种类较少,同时对绿地面积的要求也极为严格。雨水集中渗蓄利用范围有限、效率不够高,针对大城市新建公园的绿地面积普遍较小,地形较为复杂等特征,上述方法无法满足城市公园绿地增加雨水蓄渗能力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可以有效地将地表径流进行收集、滞留并下渗,并通过Pe式渗透雨水井和返渗管将雨水渗透入土壤深层。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包括:
雨水收集管路,设置于斜坡底部或道路边缘;
Pe渗透式雨水井,设置为透水竖向深井,修建于地势平坦的低地,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连接;
返渗管,一端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连接,另一端沿预定坡度延伸至预灌溉区域。
优选地,所述返渗管和所述雨水收集管路均为软式透水管或硬质渗透管。
优选地,所述雨水收集管路的管径为200毫米,埋设深度为0.4-0.5米,所述雨水收集管路的外部设置有土工布层,用于隔阻泥沙。
优选地,所述Pe渗透式雨水井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返渗管的内径为100毫米,所述返渗管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连接的一端高于延伸至预灌溉区域的另一端,所述预定坡度小于1%,所述返渗管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连接的一端的埋设深度为0.4-0.5米。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所述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管路、Pe渗透式雨水井和返渗管,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设置于斜坡底部或道路边缘,Pe渗透式雨水井,修建于地势平坦的低地,所述雨水收集管路与Pe渗透式雨水井连接;所述返渗管的一端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连接,另一端沿预定坡度延伸至预灌溉区域。本公开的雨水再利用装置通过雨水收集管路将地表径流收集和滞留到Pe渗透式雨水井中,并通过返渗管将雨水渗透到预灌溉区域。本公开可以提高城市园林的蓄排水能力,有效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再利用,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缓解城市绿化灌溉的用水压力。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返渗管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为本实施例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雨水再利用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管路1、Pe渗透式雨水井2、返渗管3。雨水收集管路1设置于斜坡底部(地形坡脚)或道路边缘。返渗管3的一端与雨水收集管路1连接,另一端沿预定坡度延伸至预灌溉区域。Pe渗透式雨水井2为收集雨水而设置的透水竖向深井,修建于地势平坦的低地,与雨水收集管路1进行连接。
雨水收集管路1可以将地表径流的雨水进行收集,滞留并进行下渗,同时通过返渗管3将雨水渗透入土壤深层,到达植物根系。当斜坡较陡或者斜坡较长时,雨水收集管路1可以分级设置,例如通过多段透水管进行多层次的连接。所述雨水收集管路1可以采用直径200毫米的软式透水管,不仅能进行有效地导流,根据水压还能起到返渗透作用。所述雨水收集管路1的外部有土工布层,用于隔阻泥沙,保证管路通畅。在有较强承压特定要求区域,所述雨水收集管路1可以是硬质渗透管。
Pe渗透式雨水井2,一般是指为收集雨水而设置的透水竖向深井,修建于地势平坦的低地。Pe渗透式雨水井2与雨水收集管路1连接,直接收集地表径流或由雨水收集管路1收集的多余地表径流。在一定时间内,Pe渗透式雨水井2所收集的雨水向Pe渗透式雨水井2周边和深层土壤进行渗透。Pe渗透式雨水井2是指由聚乙烯(polyethylene,PE)材料注塑成型的塑料渗透式雨水井。Pe渗透式雨水井2通过将Pe注塑成型的井盖、井筒和相关配件进行连接形成。所述Pe渗透式雨水井2可以根据现场埋设深度截取相应长度,比较灵活方便,可适应小范围内的角度变化,施工方便快捷。
雨水首先通过渗透铺装和绿地的土壤进行自然渗透,而当降雨强度较大产生地表径流时,地表径流顺地形高差与场地竖向排水汇集到斜坡底部或道路边缘,此时由设置于该处雨水收集管路1迅速对雨水进行收集并由与其接驳的返渗管3向其周边的深层土壤进行反向回渗;在渗透的同时如雨水收集管路1中还有多余雨水,则将通过雨水收集管路1导流进入Pe渗透式雨水井2。
返渗管3的一端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1接驳,另一端沿预定坡度延伸至预灌溉区域。所述坡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所述预定坡度小于1%,以0.3%-0.5%为宜,此设置的返渗管3的坡度缓,使得雨水收集管路1收集的雨水可以通过返渗管3更好的返渗到其经过的地表以下的土壤和返渗管3所在的植物根系处。这样更有利于地表雨水的迅速下渗,减少径流,并增加深层次土壤的含水率,有利于植物根系向下生长,避免倒伏。灌溉时,也可通过返渗管3返渗将水分输送到深层土壤,利于深度灌溉植物根系。
所述返渗管3可以采用软式透水管,所述软式透水管以防锈弹簧圈支撑管体,形成高抗压软式结构,无纺布内衬过滤,使泥砂杂质不能进入管内,从而达到净渗水的功能。软式透水管作为返渗管3,可以弯折,方便埋设,水分渗透进出迅速,且造价低廉。雨天可将地表径流迅速渗透进深层土壤,平时灌溉时,也可将周边表层土壤中的水分渗进管中,输向乔木根部,有利于乔木根系生长。土壤在降雨过程中,随降雨量和时间的延长,会逐渐饱和,特别是表层土壤。利用软式透水管可以蓄积、输送并返渗雨水的功能,可将径流的雨水迅速导入下层土壤,有利于植物后期对土壤水分的吸收与利用。在具有较大承压要求的区域,还可选择硬质渗透管作为返渗管。
在本实施例中,返渗管3可以根据植物栽植情况调整间距,以6-10米为宜,埋设于较深根系的旁边,有利于植物毛细根吸收水分。所述返渗管3的管内直径为100毫米,返渗管3的埋设深度为0.4米-0.5米,所述返渗管3的埋设深度是指返渗管3与雨水收集管路1接驳处到地表的距离,即埋深平地下0.4-0.5米。返渗管3从接驳处向地形下部埋设,随地形升高,埋深逐步加大,可以更好的与植物根系分布相适应,可以有效地利用雨水,且不受绿地大小的限制,不必下凹而限制植物种类。除此之外,返渗管3有利于植物生长,当土壤水分饱和时,返渗管3有利于植物根系透气,防止烂根的发生,提高了绿化灌溉、养护的效率,减少了灌溉用水量。
所述雨水再利用装置易与推广,适于有地形起伏的绿化空间,有效滞蓄地表径流,并迅速返渗于土壤深层。同时,所述雨水再利用装置与造园空间营造相适应,植物选择不受限制,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和再利用雨水,灵活方便。该装置造价低廉,材料来源广泛,便于推广,符合绿色城市的理念。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所述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管路、Pe渗透式雨水井和返渗管,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设置于斜坡底部或道路边缘,与Pe渗透式雨水井连接,所述返渗管一端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连接,另一端沿预定坡度延伸至预灌溉区域。本公开雨水收集管路的管材具有透水性,可以根据水压的情况向内渗透和向外返渗;Pe渗透式雨水井具有收集吸纳的功能,可临时储存多余的地表径流并向周边和深层土壤渗透;返渗管可将雨水收集管路中的水返渗于深层土壤。所述装置一方面通过雨水收集管路将地表径流进行收集和滞留,并通过返渗管将雨水渗透入土壤深层,另一方面,灌溉时,也可有效利用雨水收集管路和返渗管的透水性将水分导入地表以下和深层土壤。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一方面可以提高城市园林的蓄排水能力,有效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再利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缓解城市绿化灌溉用水压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包括:
雨水收集管路,设置于斜坡底部或道路边缘;
Pe渗透式雨水井,设置为透水竖向深井,修建于地势平坦的低地,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连接;
返渗管,一端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连接,另一端沿预定坡度延伸至预灌溉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渗管和所述雨水收集管路均为软式透水管或硬质渗透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的管径为200毫米,埋设深度为0.4-0.5米,所述雨水收集管路的外部设置有土工布层,用于隔阻泥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e渗透式雨水井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渗管的内径为100毫米,所述返渗管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连接的一端高于延伸至预灌溉区域的另一端,所述预定坡度小于1%,所述返渗管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连接的一端的埋设深度为0.4-0.5米。
CN201820839350.0U 2018-05-31 2018-05-31 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 Active CN208267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39350.0U CN208267042U (zh) 2018-05-31 2018-05-31 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39350.0U CN208267042U (zh) 2018-05-31 2018-05-31 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67042U true CN208267042U (zh) 2018-12-21

Family

ID=64688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39350.0U Active CN208267042U (zh) 2018-05-31 2018-05-31 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67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30256U (zh) 盐碱地种植棚
CN101336593B (zh) 改良盐渍土壤建造生态园林景观复合结构的方法
Shakya et al. New drainage technologies for salt-affected waterlogged areas of southwest Punjab, India
CN105672399A (zh) 灌溉装置
CN104563070A (zh) 一种坡地雨水收集就地自流灌溉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3669473A (zh)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CN104652452A (zh) 一种用于喀斯特地区护坡的集水灌溉装置
CN202524735U (zh) 一种盐碱地排盐降碱用复合式暗管
CN112127419A (zh) 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
CN105064496A (zh) 自利用雨水蓄滞池
CN208286080U (zh) 针对公园景观的生态型节水灌溉设备
CN204385707U (zh) 一种坡地雨水收集就地自流灌溉系统
CN209941826U (zh) 基于起伏地形条件下的绿地雨水收集再利用管网
CN208267042U (zh) 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
CN203646005U (zh) 一种局部集流增渗抑蒸发的盐碱地改良系统
CN206227125U (zh) 一种盐碱地乔木预制种植装置
CN109618884A (zh) 一种浅层地下水渗流集水暗管结构
CN205348604U (zh) 车库顶板用排水系统
CN212463964U (zh) 一种水资源循环高效改良滨海盐碱土的系统
CN211353029U (zh) 一种利用局部地形控返盐的滨海盐碱地绿化结构
CN210840992U (zh) 一种花园全自动免浇灌系统
CN209457126U (zh) 一种雨水生态渗水井
CN207829129U (zh) 一种隐形生态道路排水沟
CN102242543A (zh) 一种滨海地区连栋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的水利系统
CN207032182U (zh) 垂直树穴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