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56551U - 手动维护开关 - Google Patents

手动维护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56551U
CN208256551U CN201820847813.8U CN201820847813U CN208256551U CN 208256551 U CN208256551 U CN 208256551U CN 201820847813 U CN201820847813 U CN 201820847813U CN 208256551 U CN208256551 U CN 208256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terminal
knob
transmission mechanism
knob mechanisms
manual mainten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478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翁志琴
阮生甡
李建伟
周灵刚
郑松太
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478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565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56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565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MSD,其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沿X方向与第一导电端子间隔设置;旋钮机构,用于围绕Z方向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传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旋钮机构;以及导电转接件,固定于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用于将旋钮机构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导电转接件沿X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当旋钮机构围绕Z方向正向旋转时,导电转接件使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导通;当旋钮机构围绕Z方向反向旋转时,导电转接件使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断开,由此实现了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之间的导通或断开。这种操作方式简单、快捷,提高了MSD的维护效率,减少了由于操作不当而带来的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问题。

Description

手动维护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动维护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系统将向高能量密度、大电流方向发展。而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中,高压电连接系统肩负着将整个电池系统与整车连接在一起的作用,从而为整车提供动力,而手动维修开关(MSD,Manual ServiceDisconnect)直接控制高压电连接系统的通断。
现有的MSD一般通过上盖(设置有第一导电端子)和底座(设置有第二导电端子)之间的插合和分离实现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的导通和断开,从而控制高压电连接系统的通断。
目前,MSD一般通过卡扣连接或锁螺栓连接实现上盖和底座的插合装配,而卡扣连接和锁螺栓连接在在上盖和底座的插合过程中通常具有以下问题:(1)操作过程繁琐,费时费力;(2)容易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未插拔到位,由此影响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并引起密封失效问题;(3)容易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对插偏向,由此造成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被磨损或接触不良,进而导致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变差并出现MSD的过流不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SD,其操作简单、快捷,提高了维护效率,减少了由于操作不当而带来的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MSD,其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沿X方向与第一导电端子间隔开;旋钮机构,用于围绕Z方向旋转,Z方向垂直于X方向;传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旋钮机构;以及导电转接件,固定于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用于将旋钮机构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导电转接件沿X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当旋钮机构围绕Z方向旋转时,导电转接件使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导通或断开。
旋钮机构包括:基座;以及旋钮,安装于基座并固定连接传动机构,用于围绕Z方向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
旋钮机构还包括:指示标识,用于指示旋钮围绕Z方向进行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的转动方向。
基座具有:安装主体,沿Z方向位于传动机构的上方;以及限位槽,形成于安装主体背向传动机构的一侧并安装旋钮,用于限定旋钮的转动角度;
旋钮包括:手柄,安装于基座的限位槽中;以及连接杆,一端连接于手柄,另一端连接于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连接于旋钮机构并在旋钮机构的作用下围绕Z方向旋转运动;以及传动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并在传动齿轮的作用下沿X方向作直线运动。
传动机构还包括:保护壳,安装并支撑传动齿轮和传动齿条。
第一导电端子具有:第一主体部;以及第一连接孔,沿X方向贯通第一主体部。第二导电端子具有:第二主体部;以及第二连接孔,沿X方向贯通第二主体部,且第二连接孔沿X方向与第一连接孔对齐。
MSD还包括:互锁结构,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弹性连接件,一端固定于互锁结构;以及止挡件,固定于传动齿条。当旋钮机构围绕Z方向旋转时,止挡件在传动齿条的作用下挤压或远离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弹性连接件将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导通或断开。
互锁结构位于保护壳的外部。保护壳还具有:窗口,沿Y方向贯通保护壳。止挡件固定于传动齿条背向传动齿轮的一侧并经由窗口伸出保护壳。
MSD还包括:安装面板,安装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旋钮机构、传动机构和互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MSD的维护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手动旋转旋钮机构来进行操作并以此实现了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之间的导通或断开。这种操作方式简单、快捷,提高了MSD的维护效率。并且,由于旋钮机构具有围绕Z方向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两种旋转方向,而与此同时导电转接件沿X方向作往复直线运动,因而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很难出现旋错方向或旋转不到位的情形,由此减少了由于操作不当而带来的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问题;同时由于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之间的导通或断开通过旋钮机构、传动机构与导电转接件之间的机械传动来实现,因而在操作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方向偏斜,从而保证了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此外,根据MSD的实际使用需求,操作人员还可以实时控制旋钮机构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由此能够保证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已导通或已断开,从而提高了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MSD的爆炸图。
图2是图1的装配图。
图3是图2中的MSD从背部看到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MSD的旋钮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的旋钮机构的基座与旋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旋钮机构的旋钮的立体图。
图7是图3中的MSD去除旋钮机构和安装面板后的立体图。
图8是图1中的传动机构的保护壳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MSD的第一导电端子、导电转接件、第二导电端子在导通状态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并示出了互锁结构、弹性连接件、止挡件在此导通状态时的位置关系。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MSD的第一导电端子、导电转接件、第二导电端子在断开状态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并示出了互锁结构、弹性连接件、止挡件在此断开状态时的位置关系。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MSD的弹性连接件与互锁结构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其中弹性连接件处于实线部分的位置时互锁结构处于导通状态,弹性连接件处于虚线部分的位置时互锁结构处于断开状态。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MSD的安装面板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MSD应用于电池产品中时,MSD与电池产品的箱体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第一导电端子 41传动齿轮
11第一主体部 411本体部
12第一连接孔 412通孔
13第一固定孔 413第一齿部
2第二导电端子 42传动齿条
21第二主体部 421传动杆部
22第二连接孔 422第二齿部
23第二固定孔 43保护壳
3旋钮机构 431底壁
31基座 432侧壁
311安装主体 433导向槽
312限位槽 434定位部
3121第一限位面 435窗口
3122第二限位面 436安装部
313安装孔 5导电转接件
314第一收容槽 6互锁结构
315第二收容槽 61壳体
32旋钮 62第一连接导线
321手柄 63第二连接导线
322连接杆 7弹性连接件
3221第一杆部 8止挡件
3222第二杆部 9安装面板
33指示标识 91平板部
331转动指示标识 92第一安装柱
332操作指示标识 93第二安装柱
34第一密封圈 94穿孔
35第二密封圈 95支撑部
4传动机构 S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MSD。
参照图1至图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MSD包括:第一导电端子1;第二导电端子2,沿X方向与第一导电端子1间隔设置;旋钮机构3,用于围绕Z方向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Z方向垂直于X方向;传动机构4,固定连接于旋钮机构3;以及导电转接件5,固定于传动机构4。
传动机构4用于将旋钮机构3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导电转接件5沿X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当旋钮机构3围绕Z方向正向旋转时,导电转接件5在传动机构4的作用下沿X方向靠近第一导电端子1和第二导电端子2、直至接触第一导电端子1和第二导电端子2以使第一导电端子1与第二导电端子2导通;当旋钮机构3围绕Z方向反向旋转时,导电转接件5在传动机构4的作用下沿X方向远离第一导电端子1和第二导电端子2、直至脱离第一导电端子1和/或第二导电端子2以使第一导电端子1与第二导电端子2断开。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的以及下文所述的“正向旋转”均是指使得第一导电端子1与第二导电端子2导通时的旋钮机构3的转动方向,其可为顺时针或逆时针;相应地,“反向旋转”均是指使得第一导电端子1与第二导电端子2断开时的旋钮机构3的转动方向,其可为逆时针或顺时针。
本实用新型的MSD的维护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手动旋转旋钮机构3来进行操作并以此实现了第一导电端子1与第二导电端子2之间的导通或断开。这种操作方式简单、快捷,提高了MSD的维护效率。并且,由于旋钮机构3具有围绕Z方向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两种旋转方向,而与此同时导电转接件5沿X方向作往复直线运动,因而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很难出现旋错方向或旋转不到位的情形,由此减少了由于操作不当而带来的第一导电端子1与第二导电端子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问题;同时由于第一导电端子1与第二导电端子2之间的导通或断开通过旋钮机构3、传动机构4与导电转接件5之间的机械传动来实现,因而在操作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方向偏斜,从而保证了第一导电端子1与第二导电端子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此外,根据MSD的实际使用需求,操作人员还可以实时控制旋钮机构3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由此能够保证第一导电端子1与第二导电端子2已导通或已断开,从而提高了第一导电端子1与第二导电端子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当本实用新型的MSD应用于电池产品(如电池包、高压盒等控制电池组实现电流通断的模块)中时,第一导电端子1电连接于电池产品的电池系统,同时第二导电端子2也电连接于电池产品的电池系统,由此第一导电端子1、电池产品的电池系统以及第二导电端子2形成高压电连接系统,从而第一导电端子1与第二导电端子2之间的导通或断开直接控制高压电连接系统的导通或断开。
具体地,当第一导电端子1电连接于电池系统的正极时,第二导电端子2电连接于电池系统的负极;相应地,当第一导电端子1电连接于电池系统的负极时,第二导电端子2电连接于电池系统的正极。
第一导电端子1、第二导电端子2和导电转接件5可由紫铜等导电材料制成。
参照图1、图2以及图4和图5,旋钮机构3可包括:基座31;以及旋钮32,安装于基座31并固定连接传动机构4,用于围绕Z方向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
在MSD的维护过程中,为了便于操作人员手动进行正确的操作,参照图1、图2以及图4和图5,旋钮机构3还可包括:指示标识33,用于指示旋钮32围绕Z方向进行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的转动方向。因此,基于指示标识33的设置,在MSD的维护过程中避免了出现旋错方向的情形,从而减少了由于操作不当而带来的第一导电端子1与第二导电端子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问题。
具体地,参照图1、图2以及图4和图5,指示标识33可包括:转动指示标识331。其中,转动指示标识331可用“箭头”来表示,但不限于此。在MSD的维护过程中,操作人员能够根据转动指示标识331给出的指示方向围绕Z方向进行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
参照图1、图2以及图4和图5,指示标识33还可包括:操作指示标识332。其中,操作指示标识332可用“通、断”来表示,但不限于此。根据MSD的实际使用需求,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操作指示标识332给出的信息进行正确的操作,当需要导通第一导电端子1与第二导电端子2,操作人员朝向“通”的方向转动旋钮32;当需要断开第一导电端子1与第二导电端子2,操作人员朝向“断”的方向转动旋钮32。
参照图1、图2以及图4和图5,基座31可具有:安装主体311,沿Z方向位于传动机构4的上方;以及限位槽312,形成于安装主体311背向传动机构4的一侧并安装旋钮32,用于限定旋钮32的转动角度。这里,限位槽312的作用,一方面是安装旋钮32;另一方面是在正向旋转旋钮32和反向旋转旋钮32时,使得旋钮32能够旋转到位,从而减少了由于操作不当而带来的第一导电端子1与第二导电端子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问题。
在MSD的维护过程中,为了便于操作人员手动操作旋钮32,参照图1、图2以及图4和图5,旋钮32可包括:手柄321,安装于基座31的限位槽312中;以及连接杆322,一端连接于手柄321,另一端连接于传动机构4。其中,手柄321的沿Z方向上的厚度大于限位槽312沿Z方向上的深度,从而便于操作人员手握手柄321。
参照图1和图2,限位槽312可具有:第一限位面3121,成对设置,用于在正向旋转旋钮32时限定手柄321的转动角度;以及第二限位面3122,成对设置,用于在反向旋转旋钮32时限定手柄321的转动角度。其中,两个第一限位面3121相对且错位设置,当旋钮32围绕Z方向正向旋转时,两个第一限位面3121分别止挡在手柄321的两侧以限定手柄321的转动角度;两个第二限位面3122也相对且错位设置,当旋钮32围绕Z方向反向旋转时,两个第二限位面3122分别止挡在手柄321的两侧以限定手柄321的转动角度。
参照图1和图5,连接杆322可具有:第一杆部3221,连接于手柄321并穿设于安装孔313;以及第二杆部3222,连接于第一杆部3221并固定连接于传动机构4。其中,第一杆部3221可为圆柱状,而第二杆部3222可为长方体状。当操作人员手握并旋转旋钮32的手柄321时,第一杆部3221相对于基座31的安装孔313进行旋转运动,而第二杆部3222带动传动机构4一起运动。
参照图5和图6,基座31还可具有:第一收容槽314,从安装主体311的形成安装孔313的内表面向内凹入而成。旋钮机构3还可包括:第一密封圈34,套设于旋钮32的第一杆部3221并收容于第一收容槽314中以密封连接第一杆部3221与基座31的安装孔313。
为了实现将旋钮机构3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导电转接件5的沿X方向上的往复直线运动,参照图1、图7、图9和图10,传动机构4可包括:传动齿轮41,连接于旋钮机构3并在旋钮机构3的作用下围绕Z方向旋转运动;以及传动齿条42,与传动齿轮41啮合并在传动齿轮41的作用下沿X方向作直线运动。这里,由传动齿轮41与传动齿条42组成的传动机构4,其传动速度快,有助于提高MSD的维护效率。但是,传动机构4不仅限于传动齿轮41与传动齿条42之间的传动,也可选择其它能够实现将旋钮机构3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导电转接件5的沿X方向上的往复直线运动的其它结构,如通过曲柄连杆传动或者通过凸轮传动。
参照图1、图7、图9和图10,传动齿轮41可具有:本体部411;通孔412,沿Z方向贯通本体部411并用于固定连接旋钮机构3;以及第一齿部413,形成于本体部411的周向外侧并突出于本体部411。其中,旋钮机构3的第二杆部3222与传动齿轮41的通孔412通过过盈配合或者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
参照图1、图7、图9和图10,传动齿条42可具有:传动杆部421,沿X方向位于第一导电端子1的一侧并固定连接于导电转接件5;以及第二齿部422,沿Y方向突出于传动杆部421面向传动齿轮41的一侧,用于与第一齿部413啮合。
参照图1至图3以及图7和图8,传动机构4还可包括:保护壳43,安装并支撑传动齿轮41和传动齿条42。
具体地,参照图1至图3以及图7和图8,保护壳43可具有:底壁431,支撑传动齿轮41和传动齿条42;侧壁432,沿Z方向突出于底壁431并与底壁431一起收容传动齿轮41和传动齿条42;导向槽433,从侧壁432的内表面沿Y方向凹入并沿X方向延伸;以及定位部434,设置于底壁431。传动齿轮41安装于定位部434且在旋钮机构3的作用下相对定位部434旋转运动,传动齿条42安装于导向槽433并在传动齿轮41的作用下沿导向槽433运动。
高压互锁(HVIL,High Voltage Interlock),也叫危险电压互锁回路,其通过使用低压信号来检查整个高压电连接系统的电气完整性(即连续性)。当高压电连接系统出现异常时,高压互锁能够及时识别高压电连接系统的异常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给电池系统的控制部分,从而电池系统的控制部分及时断开高压电,由此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和电池产品的安全性。
参照图1至图3以及图7、图9和图10,手动维护开关还可包括:互锁结构6,包括第一导电件(未示出)和第二导电件(未示出);弹性连接件7,一端固定于互锁结构6;以及止挡件8,固定于传动齿条42。
当旋钮机构3围绕Z方向正向旋转时,止挡件8在传动齿条42的作用下挤压弹性连接件7的另一端,弹性连接件7使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导通;当旋钮机构3围绕Z方向反向旋转时,止挡件8在传动齿条42的作用下远离弹性连接件7的所述另一端,弹性连接件7与第一导电件和/或第二导电件脱离以使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断开。
当本实用新型的MSD应用于电池产品中时,互锁结构6的第一导电件电连接于电池产品的电池系统,同时互锁结构6的第二导电件也电连接于电池产品的电池系统,由此互锁结构6的第一导电件、电池产品的电池系统以及互锁结构6的第二导电件形成高压互锁,从而互锁结构6的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之间的导通或断开直接控制高压互锁的导通或断开。当由第一导电端子1、电池产品的电池系统以及第二导电端子2形成的高压电连接系统出现异常时,高压互锁能够及时识别高压电连接系统的异常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给电池系统的控制部分,从而电池系统的控制部分及时断开高压电连接系统,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和电池产品的安全性。
具体地,当互锁结构6的第一导电件电连接于电池系统的正极时,第二导电件电连接于电池系统的负极;相应地,当互锁结构6的第二导电件电连接于电池系统的负极时,第一导电件电连接于电池系统的正极。
参照图1至图3、图7和图8,互锁结构6位于保护壳43的外部。保护壳43还可具有:窗口435,沿Y方向贯通保护壳43的侧壁432。止挡件8固定于传动齿条42背向传动齿轮41的一侧并经由窗口435伸出保护壳43。
参照图11,互锁结构6还可包括:壳体61,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埋设于壳体61中;第一连接导线62,连接于第一导电件并伸出壳体61;以及第二连接导线63,连接于第二导电件并伸出壳体61。
在一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7的所述一端可固定连接于互锁结构6的壳体61。当旋钮机构3围绕Z方向正向旋转时,止挡件8在传动齿条42的作用下挤压弹性连接件7的所述另一端,弹性连接件7接触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以使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导通;当旋钮机构3围绕Z方向反向旋转时,止挡件8在传动齿条42的作用下远离弹性连接件7的所述另一端,弹性连接件7的所述另一端回弹,弹性连接件7与第一导电件和/或第二导电件脱离以使互锁结构6的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断开。
在另一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7的所述一端可固定连接于互锁结构6的第一导电件。当旋钮机构3围绕Z方向正向旋转时,止挡件8在传动齿条42的作用下挤压弹性连接件7的所述另一端,弹性连接件7的所述另一端接触第二导电件以使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导通;当旋钮机构3围绕Z方向反向旋转时,止挡件8在传动齿条42的作用下远离弹性连接件7的所述另一端,弹性连接件7的所述另一端回弹,弹性连接件7与第二导电件脱离以使互锁结构6的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断开。具体地,弹性连接件7与第一导电件可为一体件,即所述一体件的一部分埋设于壳体61中以作为第一导电件,而另一部分伸出壳体61以作为弹性连接件7。
止挡件8与传动齿条42可为一体件。
参照图1,第一导电端子1可具有:第一主体部11;以及,第一连接孔12,沿X方向贯通第一主体部11。第二导电端子2可具有:第二主体部21;以及第二连接孔22,沿X方向贯通第二主体部21,且第二连接孔22沿X方向与第一连接孔12对齐。其中,当旋钮机构3围绕Z方向正向旋转时,导电转接件5在旋钮机构3和传动机构4的作用下插入第一连接孔12和第二连接孔22中并接触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21以使第一导电端子1与第二导电端子2导通;当旋钮机构3围绕Z方向反向旋转时,导电转接件5在旋钮机构3和传动机构4的作用下抽出第一连接孔12和第二连接孔22并脱离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21以使第一导电端子1与第二导电端子2断开。
参照图1,第一导电端子1还可具有:第一固定孔13,沿Y方向贯通第一主体部11。第二导电端子2还可具有:第二固定孔23,沿Z方向贯通第二主体部21。第一导电端子1的第一固定孔13与第二导电端子2的第二固定孔23可通过紧固件S(如螺栓)固定连接(包含结构上的连接关系以及电连接关系)于上文所述的电池产品的电池系统。
参照图1、图9和图10,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21可为L型结构。
参照图1至图3以及图9、图10和图12,手动维护开关还可包括:安装面板9,安装第一导电端子1、第二导电端子2、旋钮机构3、传动机构4和互锁结构6。当本实用新型的MSD应用于电池产品中时,安装面板9可为电池产品的箱体的上盖或者箱体的其中一个侧壁(基于MSD在箱体上的安装位置来定),如图13所示。
参照图12,安装面板9可具有:平板部91;第一安装柱92,沿Z方向突出于平板部91的下方;第二安装柱93,沿Z方向突出于平板部91的下方并与第一安装柱92间隔开;穿孔94,沿Z方向贯通平板部91;以及支撑部95,沿X方向位于第一安装柱92的一侧。
第一导电端子1和第二导电端子2固定于安装面板9的平板部91。具体地,第一导电端子1和第二导电端子2可通过紧固件S固定于安装面板9的平板部91,或者安装面板9的平板部91注塑于第一导电端子1和第二导电端子2而成型。
旋钮机构3的基座31位于平板部91的上方,而旋钮机构3的旋钮32穿设于安装面板9穿孔94。
安装面板9的支撑部95与第一导电端子1、第二导电端子2沿X方向并排并支撑导电转接件5。为了防止导电转接件5在沿X方向作直线运动时产生偏移,安装面板9的支撑部95可设置有凹槽,凹槽与导电转接件5凹凸配合以使导电转接件5沿凹槽运动。
传动机构4的保护壳43还可具有:安装部436,形成于侧壁432的上方并固定连接于安装面板9的第一安装柱92。其中,安装部436可设置通孔然后通过紧固件S(如螺母)固定连接于安装面板9的第一安装柱92。
互锁结构6固定于安装面板9的第二安装柱93。
参照图5和图6,基座31还可具有:第二收容槽315,形成于安装主体311面向安装面板9的一侧。参照图1,旋钮机构3还可包括:第二密封圈35,收容于第二收容槽315中并密封连接旋钮机构3的基座31与安装面板9。
弹性连接件7由导电材料制成,旋钮机构3的旋钮32、止挡件8由绝缘材料制成,如PA66、PBT等。旋钮机构3的连接杆322、安装面板9可由刚性强材料制成,如不锈钢、碳钢、铝合金和镁合金等。
最后补充说明本实用新型的MSD的具体操作过程。
参照图9,当将旋钮机构3的旋钮32在转动指示标识331的“箭头”指示下从操作指示标识332的“断”位置转动到“通”位置时,随着旋钮32的手柄321的转动,导电转接件5在传动机构4的作用下沿X方向逐渐靠近第一导电端子1与第二导电端子2,当导电转接件5穿过第一导电端子1的第一连接孔12和第二导电端子2的第二连接孔22并接触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21时,弹性连接件7被止挡件8挤压至“闭合”状态(即图11中弹性连接件7处于实线部分的位置),此时电池系统的控制部分接收到高压互锁传递的互锁导通信号并通过继电器将高压电连接系统导通。
参照图10,当将旋钮机构3的旋钮32在转动指示标识331的“箭头”指示下从操作指示标识332的“通”位置转动到“断”位置时,随着旋钮32的手柄321的转动,导电转接件5在传动机构4的作用下沿X方向远离第一导电端子1与第二导电端子2,当止挡件8不接触弹性连接件7且弹性连接件7回弹至“断开”状态(即图11中弹性连接件7处于虚线部分的位置)时,电池系统的控制部分接收到高压互锁传递的互锁断开信号并通过继电器将高压电连接系统断开,此时继续旋转旋钮32直到旋钮32的手柄321被第二限位面3122止挡,由此高压电连接系统被完全断开,而在此期间不容易出现拉弧打火等安全风险。

Claims (10)

1.一种手动维护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导电端子(1);
第二导电端子(2),沿X方向与第一导电端子(1)间隔设置;
旋钮机构(3),用于围绕Z方向旋转,Z方向垂直于X方向;
传动机构(4),固定连接于旋钮机构(3);以及
导电转接件(5),固定于传动机构(4);
传动机构(4)用于将旋钮机构(3)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导电转接件(5)沿X方向上的直线运动;
当旋钮机构(3)围绕Z方向旋转时,导电转接件(5)使第一导电端子(1)与第二导电端子(2)导通或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维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旋钮机构(3)包括:基座(31);以及旋钮(32),安装于基座(31)并固定连接传动机构(4),用于围绕Z方向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维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旋钮机构(3)还包括:指示标识(33),用于指示旋钮(32)围绕Z方向进行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的转动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维护开关,其特征在于,
基座(31)具有:安装主体(311),沿Z方向位于传动机构(4)的上方;以及限位槽(312),形成于安装主体(311)背向传动机构(4)的一侧并安装旋钮(32),用于限定旋钮(32)的转动角度;
旋钮(32)包括:手柄(321),安装于基座(31)的限位槽(312)中;以及连接杆(322),一端连接于手柄(321),另一端连接于传动机构(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维护开关,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4)包括:传动齿轮(41),连接于旋钮机构(3)并在旋钮机构(3)的作用下围绕Z方向旋转运动;以及传动齿条(42),与传动齿轮(41)啮合并在传动齿轮(41)的作用下沿X方向作直线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动维护开关,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4)还包括:保护壳(43),安装并支撑传动齿轮(41)和传动齿条(4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维护开关,其特征在于,
第一导电端子(1)具有:第一主体部(11);以及第一连接孔(12),沿X方向贯通第一主体部(11);
第二导电端子(2)具有:第二主体部(21);以及第二连接孔(22),沿X方向贯通第二主体部(21),且第二连接孔(22)沿X方向与第一连接孔(12)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动维护开关,其特征在于,
手动维护开关还包括:互锁结构(6),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弹性连接件(7),一端固定于互锁结构(6);以及止挡件(8),固定于传动齿条(42);
当旋钮机构(3)围绕Z方向旋转时,止挡件(8)在传动齿条(42)的作用下挤压或远离弹性连接件(7)的另一端,弹性连接件(7)使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导通或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动维护开关,其特征在于,
互锁结构(6)位于保护壳(43)的外部;
保护壳(43)还具有:窗口(435),沿Y方向贯通保护壳(43);
止挡件(8)固定于传动齿条(42)背向传动齿轮(41)的一侧并经由窗口(435)伸出保护壳(4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动维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手动维护开关还包括:安装面板(9),安装第一导电端子(1)、第二导电端子(2)、旋钮机构(3)、传动机构(4)和互锁结构(6)。
CN201820847813.8U 2018-06-01 2018-06-01 手动维护开关 Active CN2082565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7813.8U CN208256551U (zh) 2018-06-01 2018-06-01 手动维护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7813.8U CN208256551U (zh) 2018-06-01 2018-06-01 手动维护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56551U true CN208256551U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52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47813.8U Active CN208256551U (zh) 2018-06-01 2018-06-01 手动维护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5655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8034A (zh) * 2020-06-12 2020-09-15 国创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电源分配装置和充电设备
CN112165823A (zh) * 2020-09-22 2021-01-01 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连接器的安全保护装置及安全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8034A (zh) * 2020-06-12 2020-09-15 国创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电源分配装置和充电设备
CN111668034B (zh) * 2020-06-12 2022-09-06 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电源分配装置和充电设备
CN112165823A (zh) * 2020-09-22 2021-01-01 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连接器的安全保护装置及安全控制方法
CN112165823B (zh) * 2020-09-22 2022-07-05 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连接器的安全保护装置及安全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56551U (zh) 手动维护开关
CN112420419B (zh) 一种具有联动锁定功能的插接箱
CN208336056U (zh) 手动维护开关
CN107359092A (zh) 断路器的电动分合闸机构
CN104960438B (zh) 一种轨道交通可视化接地装置
CN211908338U (zh) 一种按钮式双联硬压板
CN202339871U (zh) 一种气体绝缘三工位隔离开关
CN207834227U (zh) 具有新型零序互感器安装结构的小型断路器
CN202260234U (zh) 一种接地过渡板及使用这种接地过渡板的接地开关
CN112234440B (zh) 一种开关柜及操作方法
CN209029289U (zh) 一种三工位开关的弹簧操作机构
CN208849334U (zh) 一种组合式开关电器
CN209104054U (zh) 户内隔离开关主刀和地刀电动机构互锁装置
CN201616612U (zh) 高压开关柜
CN210326439U (zh) 一种接线装置
CN220306153U (zh) 双极联动隔离开关
CN110491713A (zh) 一种设有电动操作装置的接地开关操作柜
CN210835647U (zh) 一种安防监控配电设备
CN202495371U (zh) 敞开式组合电器及联锁开关装置
CN220324349U (zh) 快速接地开关及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
CN218826733U (zh)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
CN216928378U (zh) 一种锁定接地开关合闸位置的钥匙联锁驱动装置
CN210223878U (zh) 一种设有电动操作装置的接地开关操作柜
CN215071603U (zh) 一种新型遥控电力压板
CN217933582U (zh) 一种隔离开关电荷释放接地装置用指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