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44239U - 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44239U
CN208244239U CN201820514979.8U CN201820514979U CN208244239U CN 208244239 U CN208244239 U CN 208244239U CN 201820514979 U CN201820514979 U CN 201820514979U CN 208244239 U CN208244239 U CN 208244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plastic
plastics
unidirectional
fan bla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149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瑞志
韩雪娇
柳青
孟庆佳
李子成
王丽平
邓义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8205149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44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44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44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52Mechanical processing of waste for the recovery of materials, e.g. crushing, shredding, separation or disassemb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包括微塑料收集箱体,微塑料收集箱体由多个护板围成,微塑料收集箱体的一侧设有微塑料单向进入口,微塑料收集箱体上与微塑料单向进入口对应的一侧设有滤网,微塑料收集箱体的护板上设有分别与微塑料收集箱体内腔连通的微塑料收集口,微塑料收集口处连接微塑料分离装置,微塑料单向进入口以及滤网的一侧设有除沙机构,通过沙子自身的重力进行自动化除沙,整体结构简单,保证了微塑料的采集质量。

Description

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污染监测分离设备,尤其是一种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微塑料(Microplastics)是指直径不大于5mm的塑料微粒,已成为国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14年,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UNEP1)首次将微塑料污染列入全球亟待解决的十大环境问题之一。2015年,UNEP2将海洋微塑料列入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第二大科学问题,并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并列成为全球科学家共同关注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
水体中的微塑料主要来源于人类使用含有微塑料颗粒产品导致微塑料进入环境和大块塑料垃圾分解或破碎成微小颗粒进入环境。其中,个人护理品中添加的塑料微珠(Microbeads)就是水体微塑料的环境直接来源之一。在一些个人洗漱品如沐浴乳、洗面奶、牙膏以及一些化妆品如眼影、睫毛膏、保湿霜等个人护理品中,生产过程中人为添加以聚乙烯和聚丙烯材质为主的塑料微珠。个人洗漱后,废水中塑料微珠通过下水道进入污水厂。由于塑料微珠体积小、密度轻、数量多,以当前污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很难有效去除这些塑料微珠,而绝大部分塑料微珠会进入自然水体,最终汇入海洋而长久存在,进而通过食物链对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甚至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大块塑料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塑料微粒,这些塑料微粒通过垃圾、土壤及地表水循环途径进入江河湖海水域中,造成微塑料污染。由于上述情形,需要对水体中的微塑料形态、浓度等进行研究,就需要我们根据需要,采集水体中的微塑料样品,并检测微塑料的含量,为水体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微塑料污染治理提供检测数据。由于微塑料颗粒污染的检测起步较晚,采集设备和采集方法上还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采集设备也是比较原始和落后,比如水体中的微塑料颗粒采集便是一个值得改进的问题。
目前海洋水体中微塑料样品采集一般是使用一种简易网袋来实现,这种网袋需要一定的孔径,放置在水流方向上,用于采集富集水中的微塑料颗粒,根据微塑料颗粒的量来确定水体中微塑料的含量。但是这种网袋都是固定孔径的单一网袋,如同浮游生物扑集装置,只能采集粒径大于网袋孔径的全部微粒物质,不能将微粒物质进行分级筛选,因而也就不能及时的检测出水中不同粒径的微塑料颗粒的含量。也不利于对水体微塑料污染程度进行科学评价。有时使用上述简单的网袋收集的微塑料颗粒需要进行进一步分离,以分析不同微塑料颗粒的含量。因为经过这种方法取得的微塑料颗粒仍是诸多粒径的微塑料颗粒的组合,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分离时一般在单级滤网上加水进行的,每分离一种范围的粒径,就的进行一次分离操作,在不同粒径的微塑料颗粒分离时并没有适合的装置进行同步分离,造成分离效率低下,在微塑料采集分离的过程中容易存在海水中的沙粒混杂在微塑料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包括微塑料收集箱体,微塑料收集箱体由多个护板围成,所述微塑料收集箱体的一侧设有微塑料单向进入口,微塑料收集箱体上与微塑料单向进入口对应的一侧设有滤网,微塑料收集箱体的护板上设有分别与微塑料收集箱体内腔连通的微塑料收集口,微塑料收集口处连接微塑料分离装置;
所述微塑料分离装置包括与微塑料收集口连接的滤网框架,滤网框架由多级滤网框架单元拼接而成,相邻滤网框架单元的连接处设有滤网膜;
所述微塑料单向进入口以及滤网的一侧设有除沙机构,除沙机构包括除沙箱,除沙箱的两侧设有开口,除沙箱一侧的开口处设有过滤机构,除沙箱的底部设有倾斜的集沙板,集沙板的底部设有出沙口,出沙口处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侧设有多个扇片,出沙口的外侧设有半密封箱,半密封箱包覆在转动轴的外侧并遮挡转动轴一侧的扇片。
上述的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所述半密封箱上设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的端部与转动轴承连接,出沙口的端部设有防倒流机构,防倒流机构包括与出沙口活动连接的单向转动板,出沙口上位于单向转动板的自由端设有止动板,止动板限制单向转动板朝出沙口的内侧转动。
上述的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所述框架框架单元包括竖直桶壁,竖直桶壁的上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通孔,通孔保持竖直桶壁的两端畅通,竖直桶壁的两端分别设有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相邻框架框架单元的竖直桶壁之间通过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快接。
上述的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的快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卡合连接,所述滤网膜设置在支撑板上,框架框架单元拼接后,滤网膜的表面与框架框架单元的下连接部自由端紧密接触。
上述的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所述框架框架上的滤网膜的孔径从靠近微塑料收集口到远离微塑料收集口逐渐变小。
上述的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所述框架框架的两端设有单向封闭机构,单向封闭机构包括设置在框架框架两端开口处的活动阀板,活动阀板的一端与框架框架活动连接,框架框架上位于活动阀板的自由端设有截面呈“L”型的止动板,止动板限制活动阀板在微塑料收集箱体或框架框架内侧的转动角度。
上述的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所述微塑料单向进入口与微塑料收集箱体的连接处设有单向收集控制机构,单向收集控制机构包括与护板活动连接的活动阀板,护板上位于活动阀板的自由端设有截面呈“L”型的止动板,止动板限制活动阀板在微塑料收集箱体外侧的转动角度。
上述的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所述过滤机构为微塑料过滤网,微塑料过滤网倾斜设置,微塑料过滤网的孔径与框架框架上孔径最大滤网膜的孔径一致,微塑料过滤网的孔径大于滤网的孔径,滤网的孔径小于或等于框架框架上孔径最小滤网膜的孔径。
上述的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所述微塑料收集箱体的护板端部连接保护罩,保护罩位于微塑料分离装置的外侧,保护罩通过锚杆固定在海岸上,保护罩由钢筋编织成网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的微塑料单向进入口以及滤网的一侧设有除沙机构,除沙机构包括除沙箱,除沙箱的两侧设有开口,除沙箱一侧的开口处设有过滤机构,除沙箱的底部设有倾斜的集沙板,集沙板的底部设有出沙口,出沙口处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侧设有多个扇片,出沙口的外侧设有半密封箱,半密封箱包覆在转动轴的外侧并遮挡转动轴一侧的扇片,海水进入到微塑料收集箱体之前首先进入到除沙箱内,由于沙子自身具有一定的重量,海水中混杂的沙子会落在集沙板上,在水流的冲刷下顺着倾斜的集沙板流动到出沙口,进入到出沙口内的沙子落在扇片上,当扇片上的沙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沙子的重力带动转动轴旋转,此时,扇片上积累的沙子即可从出沙口导出,该除沙机构通过沙子自身的重力进行自动化除沙,整体结构简单,保证了微塑料的采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微塑料分离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微塑料分离装置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A区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除沙机构的外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除沙机构的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包括微塑料收集箱体1,微塑料收集箱体1由多个护板2围成,微塑料收集箱体1的一侧设有微塑料单向进入口3,微塑料单向进入口3的一侧设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为微塑料过滤网4,微塑料过滤网4倾斜设置,微塑料过滤网4主要用于过滤海水中的大块塑料,防止大块塑料进入到微塑料收集箱体1中,海水中的微塑料可以通过微塑料过滤网4进入到微塑料收集箱体1中,微塑料过滤网4倾斜设置的优势在于,粘附或者堆积在微塑料过滤网4外侧的大块海洋塑料(垃圾)容易被海水冲刷掉,不容易堵塞微塑料过滤网4,微塑料收集箱体1上与微塑料单向进入口3对应的一侧设有滤网41,微塑料收集箱体1的护板2上设有分别与微塑料收集箱体内腔连通的微塑料收集口5,微塑料收集口5处连接微塑料分离装置;微塑料分离装置包括与微塑料收集口5连接的框架6。
进一步,微塑料单向进入口3以及滤网41的一侧设有除沙机构30,除沙机构30包括除沙箱301,除沙箱的两侧设有开口302,微塑料过滤网4设置在除沙箱一侧的开口302处,除沙箱301的底部设有倾斜的集沙板303,集沙板303的底部设有出沙口304,出沙口304处设有转动轴305,转动轴305的外侧设有多个扇片306,出沙口304的外侧设有半密封箱307,半密封箱307包覆在转动轴305的外侧并遮挡转动轴305一侧的扇片。
进一步,半密封箱307上设有转动轴承308,转动轴305的端部与转动轴承308连接,出沙口304的端部设有防倒流机构,防倒流机构包括与出沙口304活动连接的单向转动板309,出沙口304上位于单向转动板309的自由端设有止动板300,止动板300限制单向转动板309朝出沙口304的内侧转动,单向转动板309的设计主要是防止外部的海水倒流到出沙口304内影响出沙口30顺利出沙。海水进入到微塑料收集箱体1之前首先进入到除沙箱301内,由于沙子自身具有一定的重量,海水中混杂的沙子会落在集沙板303上,在水流的冲刷下顺着倾斜的集沙板303流动到出沙口304,进入到出沙口304内的沙子落在扇片306上,当扇片306上的沙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沙子的重力带动转动轴305旋转,此时,扇片306上积累的沙子即可从出沙口304导出,该除沙机构通过沙子自身的重力进行自动化除沙,整体结构简单,保证了微塑料的采集质量。
本实施例中,框架6采用可拆卸设计,框架6由多级框架单元7拼接而成,相邻框架单元7的连接处设有滤网膜8,框架单元7包括竖直桶壁,竖直桶壁的上端设有支撑板9,支撑板9上设有通孔,通孔保持竖直桶壁的两端畅通,竖直桶壁的两端分别设有上连接部10和下连接部11,相邻框架单元7的竖直桶壁之间通过上连接部10和下连接部11快接,上连接部10和下连接部11的快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卡合连接,其中,上连接部10的口径大于下连接部11的口径。
本实用新型中,滤网膜8设置在支撑板9上,相邻框架单元7拼接后,滤网膜8的表面与框架单元7的下连接部11自由端紧密接触即可固定滤网膜8,相邻框架单元7分离后,滤网膜8可以取出,这样的好处在于,滤网膜8可以自由更换,方便后期维护以及更换不同孔径的滤网膜8,为了方便进行微塑料颗粒同步分离,框架6上的滤网膜8的孔径从靠近微塑料收集口5到远离微塑料收集口5逐渐变小,微塑料过滤网4的孔径与框架6上孔径最大滤网膜的孔径一致,滤网41的孔径小于或等于框架上孔径最小滤网膜8的孔径。
进一步,框架6的两端设有单向封闭机构,单向封闭机构包括设置在框架两端开口处的活动阀板12,活动阀板12的一端与框架6活动连接,框架6上位于活动阀板12的自由端设有截面呈“L”型的止动板13,止动板13限制活动阀板12在微塑料收集箱体1或框架6内侧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微塑料单向进入口与微塑料收集箱体1的连接处设有单向收集控制机构,单向收集控制机构包括与护板2活动连接的活动阀板14,护板2上位于活动阀板14的自由端设有截面呈“L”型的止动板15,止动板15限制活动阀板14在微塑料收集箱体1外侧的转动角度。
该装置投入使用时,微塑料收集箱体1与海岸线平行,微塑料收集箱体1上的任何一个微塑料单向进入口朝向大海或者海岸,为了提高垃圾收集的范围,一般选择多个微塑料收集箱体进行收集,安装方式有多种,例如:多个微塑料收集箱体1之间通过锚链固定连接且呈直线排布或者多个微塑料收集箱体在近岸的平面上交错排布,根据海岸线的长度以及垃圾收集的区域范围,可以适当选择微塑料收集箱体1的数量,根据海水波浪的往复性特点,如图1所示,当波浪从右侧冲向左侧时,微塑料单向进入口3处的活动阀板14朝微塑料收集箱体1的内侧打开,海水中的大块垃圾被微塑料过滤网4过滤,而海水中的微塑料颗粒经过微塑料过滤网4并从微塑料单向进入口3流入到微塑料收集箱体1的内腔中,部分海水穿过滤网41,这部分海水中的微塑料被截留在滤网41的右侧,另一部分带有微塑料颗粒的海水从微塑料收集口5进入到微塑料分离装置并流出到外部,海水中的微塑料颗粒被微塑料分离装置截留储存;
当下一个波浪从左侧冲向右侧时,海水穿过滤网41,并进入到微塑料收集箱体1内,在水流的冲力作用下,海水对微塑料单向进入口3处的活动阀板14施加推力并关闭微塑料单向进入口3,此时,微塑料收集箱体1内的海水将滤网41右侧的微塑料颗粒冲刷掉并从微塑料收集口5进入到微塑料分离装置并流出到外部,海水中的微塑料颗粒被微塑料分离装置截留储存;
周而复始,往复运动,无需动力即可进行微塑料收集,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框架6采用可拆卸设计,框架6由多级框架单元7拼接而成,相邻框架单元7的连接处设置滤网膜8,滤网膜8的孔径从靠近微塑料收集口5到远离微塑料收集口5逐渐变小,微塑料过滤网4的孔径与框架6上孔径最大滤网膜的孔径一致,进入到框架6内的海水被框架6内的滤网膜8逐层分离并被储存在框架单元7内,框架单元7内储存的微塑料填满后,更换新的框架单元7即可;
另外,为了防止框架单元7内的微塑料外溢,框架6的两端设有单向封闭机构,单向封闭机构包括设置在框架两端开口处的活动阀板12,活动阀板12的一端与框架6活动连接,框架6上位于活动阀板12的自由端设有截面呈“L”型的止动板13,止动板13限制活动阀板12在微塑料收集箱体1或框架6内侧的转动角度,也就是说活动阀板12在受到海水的冲压力时,活动阀板12只能朝框架6的内侧单向转动,这样的设计好处在于,微塑料收集箱体1中的水只能单向流入到框架6中,有效防止框架6中收集的微塑料随着水流进入到微塑料收集箱体1中,提高了微塑料的收集效率。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护板2的端部连接保护罩16,保护罩16位于微塑料分离装置的外侧,保护罩16通过锚杆17固定在海岸,为了方便海水通过,保护罩16由钢筋编织成网状,保护罩16主要起到保护微塑料分离装置的作用,另外可以固定微塑料收集箱体1。
该装置的微塑料分离装置带有多个滤网膜,多个滤网膜的孔径从靠近微塑料收集口到远离微塑料收集口逐渐变小,从而将不同粒径的微塑料颗粒截留在相应的滤网装置上,达到了多粒径微塑料颗粒同步采集分离的效果,提高了海洋微塑料颗粒采集分离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9)

1.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包括微塑料收集箱体,微塑料收集箱体由多个护板围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塑料收集箱体的一侧设有微塑料单向进入口,微塑料收集箱体上与微塑料单向进入口对应的一侧设有滤网,微塑料收集箱体的护板上设有分别与微塑料收集箱体内腔连通的微塑料收集口,微塑料收集口处连接微塑料分离装置;
所述微塑料分离装置包括与微塑料收集口连接的滤网框架,滤网框架由多级滤网框架单元拼接而成,相邻滤网框架单元的连接处设有滤网膜;
所述微塑料单向进入口以及滤网的一侧设有除沙机构,除沙机构包括除沙箱,除沙箱的两侧设有开口,除沙箱一侧的开口处设有过滤机构,除沙箱的底部设有倾斜的集沙板,集沙板的底部设有出沙口,出沙口处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侧设有多个扇片,出沙口的外侧设有半密封箱,半密封箱包覆在转动轴的外侧并遮挡转动轴一侧的扇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密封箱上设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的端部与转动轴承连接,出沙口的端部设有防倒流机构,防倒流机构包括与出沙口活动连接的单向转动板,出沙口上位于单向转动板的自由端设有止动板,止动板限制单向转动板朝出沙口的内侧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单元包括竖直桶壁,竖直桶壁的上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通孔,通孔保持竖直桶壁的两端畅通,竖直桶壁的两端分别设有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相邻框架框架单元的竖直桶壁之间通过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快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的快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卡合连接,所述滤网膜设置在支撑板上,框架框架单元拼接后,滤网膜的表面与框架框架单元的下连接部自由端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框架上的滤网膜的孔径从靠近微塑料收集口到远离微塑料收集口逐渐变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框架的两端设有单向封闭机构,单向封闭机构包括设置在框架框架两端开口处的活动阀板,活动阀板的一端与框架框架活动连接,框架框架上位于活动阀板的自由端设有截面呈“L”型的止动板,止动板限制活动阀板在微塑料收集箱体或框架框架内侧的转动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塑料单向进入口与微塑料收集箱体的连接处设有单向收集控制机构,单向收集控制机构包括与护板活动连接的活动阀板,护板上位于活动阀板的自由端设有截面呈“L”型的止动板,止动板限制活动阀板在微塑料收集箱体外侧的转动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为微塑料过滤网,微塑料过滤网倾斜设置,微塑料过滤网的孔径与框架框架上孔径最大滤网膜的孔径一致,微塑料过滤网的孔径大于滤网的孔径,滤网的孔径小于或等于框架框架上孔径最小滤网膜的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塑料收集箱体的护板端部连接保护罩,保护罩位于微塑料分离装置的外侧,保护罩通过锚杆固定在海岸上,保护罩由钢筋编织成网状。
CN201820514979.8U 2018-04-11 2018-04-11 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Active CN208244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14979.8U CN208244239U (zh) 2018-04-11 2018-04-11 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14979.8U CN208244239U (zh) 2018-04-11 2018-04-11 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44239U true CN208244239U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38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14979.8U Active CN208244239U (zh) 2018-04-11 2018-04-11 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442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75062U (zh) 使用统一滤网框架的抽吸式微塑料颗粒分离装置
CN108421299A (zh) 具有除沙螺杆的多室往复式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CN108426738A (zh) 具有中间滤网的双向往复式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CN108344600A (zh) 一种不同深度水体中多粒径微塑料样品同步采集系统
CN208155637U (zh) 续接型多粒径微塑料样品同步采集器
Ren et al. Abundance and removal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plastics at a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in Zhengzhou
CN105884062B (zh) 具有上置控制仓和下置滤胆仓的净水器及配套滤胆
CN205404259U (zh) 一种水质在线检测预处理装置
CN208505675U (zh) 使用统一滤网框架的主动式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CN207689188U (zh) 一种海水中微塑料采集系统
CN103931572B (zh) 浮游生物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CN208043471U (zh) 具有除沙扇片的多室往复式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CN208244238U (zh) 一种无动力双向往复式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CN208283114U (zh) 一种不同深度水体中多粒径微塑料样品同步采集装置
CN208244237U (zh) 具有除沙扇片的双向往复式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CN208197300U (zh) 具有除沙螺杆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CN109162265A (zh) 一种清除河流漂浮垃圾及收集微塑料颗粒的组合装置
CN208328876U (zh) 一种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CN208244236U (zh) 具有除沙螺杆的多室往复式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CN208206543U (zh) 具有中间滤网的双向往复式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CN208244239U (zh) 具有除沙扇片的无动力单向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CN209162779U (zh) 一种清除河流漂浮垃圾及收集微塑料颗粒的组合装置
CN208145548U (zh) 多粒径微塑料样品同步分离装置
CN205686939U (zh) 一种智能分类环保垃圾收集装置
CN208197301U (zh) 具有除沙螺杆的双向往复式海洋微塑料同步采集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