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40004U - 一种触控感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感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40004U
CN208240004U CN201820900654.3U CN201820900654U CN208240004U CN 208240004 U CN208240004 U CN 208240004U CN 201820900654 U CN201820900654 U CN 201820900654U CN 208240004 U CN208240004 U CN 208240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nductive film
film layer
substrate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006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群飞
饶桥兵
王硕
曹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s Technology Changsh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s Technology Changsh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s Technology Changsha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ns Technology Changsh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006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40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40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40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控感应器,在导电膜层中刻蚀有闭合环状的地线环,该地线环包围导电膜层中的电极和引线。由于地线环是在导电膜层中刻蚀出来的结构,相应的地线环同样为导电材质;由于触控感应器的主体结构均在类似于二维平面的导电膜层中,而包围导电膜层中的电极和引线的地线环类似于屏蔽罩,可以起到静电屏蔽的作用,从而避免静电从外部进入到电极或引线中,进而避免静电对触控感应器的击伤。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感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感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科技不断的进步以及触控显示产品行业的发展,触控感应器无论是从尺寸还是性能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在现阶段的触控感应器中,绝大部分均为电容式触控感应器,其主体主要由基板、设置在基板表面的导电薄膜、以及与导电薄膜电连接的引线所构成,同时在导电薄膜上刻蚀有微小的电极,使得触控感应器的结构比较脆弱。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在制作触传感器的过程中,很多制程会产生静电,而静电会击伤触控感应器,使得触控感应器的结构受到损坏,从而导致触控感应器的制程良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感应器,可以有效避免静电对触控感应器的击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感应器,所述触控感应器包括:
基板;
位于所述基板第一表面的导电膜层;其中,所述导电膜层刻蚀有电极,所述电极电连接有引线;所述导电膜层刻蚀有闭合环状的地线环,所述地线环包围所述电极和所述引线。
可选的,所述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所述导电膜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背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表面的第一导电膜层,和位于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表面的第二导电膜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膜层刻蚀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导电膜层刻蚀有第二电极;
所述引线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的第一引线,和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的第二引线;其中,所述第一引线用于从第一方向往所述第一电极传递电流,所述第二引线用于从第二方向往所述第二电极传递电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地线环包括包围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一引线的第一地线环,和包围所述第二电极与第二引线的第二地线环;
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表面贴合于所述第二导电膜层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表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均为塑料薄膜基板。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膜层背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盖板。
可选的,所述导电膜层刻蚀有多个所述电极;其中,位于第一预设区域的所述电极沿第一方向相串联以构成第一电极串;位于第二预设区域的所述电极沿第二方向相互串联以构成第二电极串;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引线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串电连接的第三引线,和与所述第二电极串电连接的第四引线。
可选的,所述基板为玻璃基板。
可选的,所述导电膜层背向所述基板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盖板。
可选的,所述导电膜层为ITO膜层。
可选的,所述导电膜层为金属网格层。
可选的,所述地线环包括多段子地线环,所述子地线环两端部均为尖角,相邻所述子地线环之间通过所述尖角相互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感应器,在导电膜层中刻蚀有闭合环状的地线环,该地线环包围导电膜层中的电极和引线。由于地线环是在导电膜层中刻蚀出来的结构,相应的地线环同样为导电材质;由于触控感应器的主体结构均在类似于二维平面的导电膜层中,而包围导电膜层中的电极和引线的地线环类似于屏蔽罩,可以起到静电屏蔽的作用,从而避免静电从外部进入到电极或引线中,进而避免静电对触控感应器的击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的触控感应器中第一导电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的触控感应器中第二导电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具体的触控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极、11.第一电极、12.第二电极、2.引线、21.第一引线、22.第二引线、23.第三引线、24.第四引线、3.地线环、31.尖角、32.第一地线环、33.第二地线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触控感应器。在生产过程中,静电无处不在。相应的在现有技术中,在制作触控感应器的过程中,很多制程会产生静电,而静电会击伤触控感应器,使得触控感应器的结构受到损坏,从而导致触控感应器的制程良率较低。
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感应器,在导电膜层中刻蚀有闭合环状的地线环,该地线环包围导电膜层中的电极和引线。由于地线环是在导电膜层中刻蚀出来的结构,相应的地线环同样为导电材质;由于触控感应器的主体结构均在类似于二维平面的导电膜层中,而包围导电膜层中的电极和引线的地线环类似于屏蔽罩,可以起到静电屏蔽的作用,从而避免静电从外部进入到电极或引线中,进而避免静电对触控感应器的击伤。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器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第一表面的导电膜层;其中,所述导电膜层刻蚀有电极1,所述电极1电连接有引线2;所述导电膜层刻蚀有闭合环状的地线环3,所述地线环3包围所述电极1和所述引线2。
由于通常情况下,触控感应器需要与显示面板配合使用,所以上述基板通常为透明基板,以便显示面板所发出的光线透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感应器。具体的,所述基板的材质可以具体为玻璃基板、或者是PET、PMMA等塑料薄膜基板等等,有关基板的具体材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导电膜层位于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谓第一表面,即基板中用于设置导电膜层的表面。有关基板中第一表面的具体位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
在现阶段,上述导电膜层通常会电连接有外部电源,而外部电源会在导电膜层上形成电流。具体的,在导电膜层上刻蚀有电极1,并且电极1电连接有引线2。外部电源会通过引线2将电流传递到各个电极1中。在工作状态时,当用户触碰或接近触控感应器表面的某一区域时,位于该区域的电极1会与用户触碰的部位形成电容,从而吸走导电膜层上一微小电流。此时外部电源会向导电膜层补充一电流。通过对该电流的分析可以对用户触碰或接近的区域进行定位。有关触控感应器具体的工作原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膜层刻蚀有闭合环状的地线环3,所述地线环3包围所述电极1和所述引线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上述导电膜层中刻蚀的电极1以及引线2的外围设置有地线环3。所谓地线环3,即在导电膜层表面刻蚀出的一闭合环状结构。上述地线环3包围上述电极1以及引线2。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极1通常是在导电膜层中刻蚀得到,而引线2通常设置在导电膜层表面。即需要被保护的结构通常大体分布在导电膜层这一二维平面中。而包围上述结构的地线环3可以起到屏蔽罩的作用,在导电膜层中包围上述电极1以及引线2的地线环3可以阻挡外部的静电移动到电极1以及引线2上,从而将静电隔绝在电极1以及引线2之外,防止静电对触控感应器造成击伤。有关地线环3的具体宽度等参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视具体情况而定。
由于上述引线2以及电极1在现阶段通常是通过黄光刻蚀工艺在导电膜层中以及导电膜层表面刻蚀得到的结构。在刻蚀上述电极1以及引线2时需要具有相应图案的光罩覆盖在导电膜层表面,从而通过光罩在导电膜层表面进行刻蚀。而上述地线环3可以在刻蚀上述电极1以及引线2时,同步在导电膜层中刻蚀得到,相应的就需要在原有的光罩中,增加对应于上述地线环3的图案,从而得以在导电膜层中刻蚀出上述地线环3。
上述地线环3通常刻蚀在导电膜层中的无效区域,即最终安装在终端,例如手机中时,位于终端里的触控感应器中,其导电膜层上不具有上述地线环3结构。上述地线环3是在对导电膜层刻蚀时,会同步刻蚀在导电膜层中,以在后续制作触控感应器时防止静电击伤导电膜层中的电极1以及引线2等结构。在制作完成前的最后一步中,通常需要将上述地线环3切除,并对触控感应器的边缘进行打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导电膜层可以具体为ITO膜层,即将ITO溅镀在基板表面所形成的导电膜层。相应的上述地线环3也为由ITO所构成的地线环3;上述导电膜层还可以是金属网格层,即将金属,例如铜、银等溅镀在基板表面并进行刻蚀所形成的导电膜层。相应的上述地线环3也为由金属所构成的地线环3。当然,上述导电膜层还可以是其他材质,有关导电膜层的具体材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感应器,在导电膜层中刻蚀有闭合环状的地线环3,该地线环3包围导电膜层中的电极1和引线2。由于地线环3是在导电膜层中刻蚀出来的结构,相应的地线环3同样为导电材质;由于触控感应器的主体结构均在类似于二维平面的导电膜层中,而包围导电膜层中的电极1和引线2的地线环3类似于屏蔽罩,可以起到静电屏蔽的作用,从而避免静电从外部进入到电极1或引线2中,进而避免静电对触控感应器的击伤。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线环3对于静电的屏蔽效果,可以进一步的对地线环3的结构进行优化。有关上述地线环3的具体结构将在下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做详细介绍。
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区别于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在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对地线环3的结构进行优化。其余内容已在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地线环3包括多段子地线环,所述子地线环两端部均为尖角31,相邻所述子地线环之间通过所述尖角31相互接触。
由于在制作触控感应器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在地线环3相对于被包围的电极1的外侧会产生静电,在被地线环3包围的电极1以及引线2在制程过程中同样可能会产生静电。为了使被地线环3包围的电极1以及引线2产生的静电可以及时的被释放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地线环3进行了分段,分为多段子地线环。其中每个子地线环的两端均设置为尖角31结构,且相邻子地线环之间通过尖角31相互接触,即相邻子地线环之间首尾相连,且相连部位为两个尖角31的尖端相互接触。
由于静电会富集在物体的尖端,两个尖角31相互接触可以形成尖端放电,从而在两个子地线环之间相接触的位置将静电释放掉,从而避免了被包围的电极1以及引线2所产生的静电对触控感应器击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子地线环的具体数目以及排列方式并不做具体限定,视具体情况而定。
通常情况下,在现阶段会在大片基板上同时制作多个触控感应器。即在大片的基板上溅镀一导电膜层,并在导电膜层中刻蚀对应多个触控感应器的电极1,以及与各个电极1电连接的引线2。在刻蚀电极1以及引线2的同时,会在导电膜层中刻蚀包围全部电极1以及引线2的大地线环,以及对应每一个触控感应器,在导电膜层中刻蚀包围构成各个触控感应器的电极1以及引线2的小地线环。在之后的制作步骤中可以执行后续步骤,例如设置钝化层或者是掏孔/贴合等步骤。由于地线环3的存在,在上述步骤中所产生的静电不会击伤上述电极1以及引线2等结构。最终在制成触控感应器的最后一步,会将大片基板切成多个小片基板,从而同时制成多个触控感应器。在切割的过程中,会将上述各个地线环3切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感应器,所述地线环3包括多段子地线环,所述子地线环两端部均为尖角31,相邻所述子地线环之间通过所述尖角31相互接触。两个子地线环之间尖角31相互接触的位置可以实现尖端放电,从而避免了被包围的电极1以及引线2所产生的静电对触控感应器击伤。
有关上述触控感应器的具体结构将在下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做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3与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的触控感应器中第一导电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的触控感应器中第二导电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区别于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在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对触控感应器的结构进行具体限定。其余内容已在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参见图3与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导电膜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背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表面的第一导电膜层,和位于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表面的第二导电膜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膜层刻蚀有第一电极11,所述第二导电膜层刻蚀有第二电极12;所述引线2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11电连接的第一引线21,和与所述第二电极12电连接的第二引线22;其中,所述第一引线21用于从第一方向往所述第一电极11传递电流,所述第二引线22用于从第二方向往所述第二电极12传递电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地线环3包括包围所述第一电极11与第一引线21的第一地线环32,和包围所述第二电极12与第二引线22的第二地线环33;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表面通过光学胶贴合于所述第二导电膜层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表面。
在现阶段触控感应器需要进行定位的区域通常为一平面,在平面中对一个点进行准确的定位通常需要在两个方向上对该位置进行定位。相应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需要设置两个导电膜层。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相对设置有两层基板,分别为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在第一基板背向第二基板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导电膜层,在第二基板朝向第一基板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导电膜层。
由于触控感应器通常需要与显示面板配合使用,上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通常均为透明基板。上述第一导电膜层位于第一基板背向第二基板一侧表面。在第一导电膜层中刻蚀有第一电极11,第一电极11电连接有第一引线21,在第一导电膜层中刻蚀有包围第一电极11与第一引线21的第一地线环3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膜层的结构与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电膜层基本相同,当然具体电极的形状并不相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在第一导电膜层中构成第一电极图案,第一引线21从第一方向往所述第一电极11传递电流,使得第一电极11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对用户触碰的区域进行定位。
与第一导电膜层相似,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2在第二导电膜层中构成第二电极图案,第二引线22从第二方向往所述第二电极12传递电流,使得第二电极12可以在第二方向上对用户触碰的区域进行定位。在第二导电膜层中刻蚀有包围第二电极12与第二引线22的第二地线环33。需要说明的是,由第一电极11构成的第一电极图案与由第二电极12构成的第二电极图案通常需要相互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基板朝向第二基板一侧表面贴合于第二导电膜层朝向第一基板一侧表面。通常情况下,第一基板朝向第二基板一侧表面与第二导电膜层朝向第一基板一侧表面之间会通过光学胶相互贴合。有关光学胶的具体成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
由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通过上述第一导电膜层与第二导电膜层可以从两个方向对用户触碰的区域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对触碰区域的精确定位。
为了便于上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导电膜层之间相互贴合,上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优选为塑料薄膜基板。具体的,所述塑料薄膜基板通常为PC基板或者为PET基板。塑料薄膜基板具有一定的柔性,在相互贴合时可以使得第一基板与第二导电膜层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膜层背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盖板。由于第二基板位于整个触控感应器的最下层,而第一导电膜层位于整个触控感应器的最上层。为了更好的保护整个触控感应器,可以在第一导电膜层背向第一基板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盖板。通常情况下,由于触控感应器需要与显示面板配合使用,所述第一盖板通常为透明盖板。有关第一盖板的具体结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保护整个触控感应器不易受到损坏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感应器整体呈GFF结构,可以有效的实现对用户触碰区域的精确定位。同时在制作触控感应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地线环32以及第二地线环33的存在,使得触控感应器不易受到静电击伤。
有关上述触控感应器的另一种具体结构将在下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做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具体的触控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区别于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在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对触控感应器的结构进行具体限定。其余内容已在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参见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膜层刻蚀有多个所述电极1;其中,位于第一预设区域的所述电极1沿第一方向相串联以构成第一电极串;位于第二预设区域的所述电极1沿第二方向相互串联以构成第二电极串;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引线2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串电连接的第三引线23,和与所述第二电极串电连接的第四引线24。
现阶段触控感应器需要进行定位的区域通常为一平面,在平面中对一个点进行准确的定位通常需要在两个方向上对该位置进行定位。而与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相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仅仅设置有一层导电膜层。具体的,该导电膜层刻蚀有多个所述电极1,位于第一预设区域述电极1沿第一方向相串联以构成第一电极串;位于第二预设区域的电极1沿第二方向相互串联以构成第二电极串。第一电极串电连接有第三引线23,第二电极串电连接有第四引线24。在导电膜层中同样刻蚀有包围上述第一电极串、第二电极串、第三引线23以及第四引线24的地线环3。
上述第三引线23可以向第一电极串提供电流,由于第一电极串为电极1沿第一方向相串联构成的第一电极串,相应的第三引线23可以从第一方向相所述第一电极串供电。
与第三引线23相类似,上述第四引线24可以向第二电极串提供电流,由于第二电极串为电极1沿第二方向相串联构成的第二电极串,相应的第四引线24可以从第二方向往所述第二电极串供电。
由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通过上述第一电极串与第二电极串可以从两个方向对用户触碰的区域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对触碰区域的精确定位。
上述相互串联的电极1之间通常是通过架桥的方式相互串联。有关具体的结构以及制作流程的详细内容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由于上述导电膜层的结构相对复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基板优选为玻璃基板。玻璃基板具有较高的硬度,便于提高电极1以及引线2的刻蚀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膜层背向所述基板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盖板。由于基板位于整个触控感应器的最下层,而导电膜层位于整个触控感应器的最上层。为了更好的保护整个触控感应器,可以在导电膜层背向基板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盖板。通常情况下,由于触控感应器需要与显示面板配合使用,所述第二盖板通常为透明盖板。有关第二盖板的具体结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保护整个触控感应器不易受到损坏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感应器整体呈OGS结构,可以有效的实现对用户触碰区域的精确定位。同时在制作触控感应器的过程中,由于地线环3的存在,使得触控感应器不易受到静电击伤。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感应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器包括:
基板;
位于所述基板第一表面的导电膜层;其中,所述导电膜层刻蚀有电极,所述电极电连接有引线;所述导电膜层刻蚀有闭合环状的地线环,所述地线环包围所述电极和所述引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所述导电膜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背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表面的第一导电膜层,和位于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表面的第二导电膜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膜层刻蚀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导电膜层刻蚀有第二电极;
所述引线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的第一引线,和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的第二引线;其中,所述第一引线用于从第一方向往所述第一电极传递电流,所述第二引线用于从第二方向往所述第二电极传递电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地线环包括包围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一引线的第一地线环,和包围所述第二电极与第二引线的第二地线环;
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表面贴合于所述第二导电膜层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均为塑料薄膜基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膜层背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膜层刻蚀有多个所述电极;其中,位于第一预设区域的所述电极沿第一方向相串联以构成第一电极串;位于第二预设区域的所述电极沿第二方向相互串联以构成第二电极串;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引线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串电连接的第三引线,和与所述第二电极串电连接的第四引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玻璃基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膜层背向所述基板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膜层为ITO膜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膜层为金属网格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环包括多段子地线环,所述子地线环两端部均为尖角,相邻所述子地线环之间通过所述尖角相互接触。
CN201820900654.3U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触控感应器 Active CN208240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00654.3U CN208240004U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触控感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00654.3U CN208240004U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触控感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40004U true CN208240004U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75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00654.3U Active CN208240004U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触控感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400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9934A (zh) * 2019-01-24 2019-05-24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9934A (zh) * 2019-01-24 2019-05-24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88179B2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9153385B2 (en) Electrode structure of the touch panel,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panel
EP3229111B1 (en) Touch substrat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9832861B2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9671909B2 (en) Mutual capacitance one glass solutio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US20190042019A1 (en) Display panel, mobile terminal and driving method
JP2015225649A (ja) 埋め込み式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有機発光ダイオードのタッチ制御パネル
CN103092452B (zh) 电容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和触摸显示装置
US8642909B2 (en) Touch panel
WO2021109353A1 (zh) 触控基板以及触控屏
CN108897454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集成触控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US20190163306A1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ouch display device (as amended)
US11294519B2 (en) Touch panel
CN104267859A (zh)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CN208240004U (zh) 一种触控感应器
US20210357078A1 (en) Touch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207123824U (zh)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KR20150004411U (ko) 터치 패널
CN206224424U (zh) 触摸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US9910547B2 (en) Anti-interference touch sensing structure
KR102423635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204808290U (zh) 一种触摸传感器
CN103472969A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KR101437032B1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 시트의 제조방법
CN202771402U (zh) 单层ito互电容触摸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