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23824U -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23824U
CN207123824U CN201721046682.5U CN201721046682U CN207123824U CN 207123824 U CN207123824 U CN 207123824U CN 201721046682 U CN201721046682 U CN 201721046682U CN 207123824 U CN207123824 U CN 2071238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electrode
control
control sub
contact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4668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静
张雷
许邹明
郑启涛
谢晓冬
张贵玉
李冬
郭总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4668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238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23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238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改善了触控面板的消影效果并增加了释放应力的能力。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阵列布置的多个触控感应单元,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布置的第一触控子电极和沿第二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两侧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其中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中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经由至少两个第一架桥电连接。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中小尺寸显示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 有源矩阵发光二极管(AMOLED)面板出货量快速提升,发展势头迅猛。柔性显示技术为厂商提供了更多创新空间。为了广泛应用于高端手机及新一代穿戴显示系统,需要在柔性显示产品上搭载触控传感器。目前主流的触控传感器的制作工艺包括GFF(Glass + Film + Film,玻璃+薄膜+薄膜)、GF(Glass+Film,玻璃+薄膜)等类型的架桥。在诸如GF架桥的触控传感器图案的设计过程中,采用金属架桥或者ITO架桥有很大的争议。采用金属架桥延展性虽好,但消影效果差。采用ITO架桥,消影效果好,但对应弯折时容易出现断裂(crack)。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人意识到,在设计触控传感器图案时,需要兼顾架桥的消影效果与耐弯折性。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兼具消影和耐弯折性能的触控传感器设计方案。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改善了触控面板的消影效果并增加了释放应力的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阵列布置的多个触控感应单元,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布置的第一触控子电极和沿第二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两侧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其中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中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经由至少两个第一架桥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中的所述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由至少两个架桥电连接。每个所述架桥与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接触位置处的通孔中具有通孔塞(via plug)。因此,利用至少四个独立的桥点(bridge point),触控感应单元中的架桥结构将更加不明显,改善了触控面板的消影效果。并且,利用至少两个架桥,增加了所述触控感应单元释放应力的能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在沿着任意方向弯折时,每个触控感应单元中的至少两个架桥能够有效释放应力,避免了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断路,增加了可挠曲触控面板的可靠性。此外,利用上述布置,还可以制作各种尺寸的触控感应单元,从而支持具有各种通道数量和触控方案的触控芯片。
可选地,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锯齿形狭缝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架桥,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架桥跨越所述第一锯齿形狭缝并且电连接所述两个触控感应单元中的两个第一触控子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锯齿形狭缝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架桥。由此,进一步改善了触控面板的消影效果。并且增强了所述触控面板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耐弯折性。
可选地,在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锯齿形狭缝以及至少两个第三架桥,所述至少两个第三架桥跨越所述第二锯齿形狭缝并且电连接所述两个触控感应单元中直接相邻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锯齿形狭缝以及至少两个第三架桥。由此,进一步改善了触控面板的消影效果。并且增强了所述触控面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耐弯折性。
可选地,所述第二架桥的长度方向和/或所述第三架桥的长度方向倾斜于所述第一方向。
利用倾斜于所述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第二架桥和/或第三架桥,可以进一步增强消影效果,并且不影响相邻的触控感应单元之间的导电性。
可选地,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进一步包括浮置电极,所述浮置电极相邻的第一触控子电极和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并且所述浮置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以及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绝缘;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和所述浮置电极同层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与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绝缘的浮置电极,可以屏蔽电气信号干扰,从而提高触控面板的触控灵敏度。此外,还可以利用所述浮置电极来控制所述触控感应单元的初始电容和电容增量,从而调整所述触控感应单元的电气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一次掩模工艺来制作所述触控面板中的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和所述浮置电极,从而简化工艺步骤并减小触控面板的整体厚度。
可选地,所述浮置电极具有锯齿形边缘。
利用具有锯齿形边缘的浮置电极,可以进一步增强所述触控面板沿着其他方向的耐弯折性。例如,如果所述浮置电极的锯齿形边缘基本上沿着某一倾斜方向布置,则能够进一步增强所述触控面板沿着该倾斜方向的耐弯折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所述浮置电极和所述第一架桥的材料均为透明导电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还可以使用相同的透明导电材料来制作所述第二架桥和第三架桥。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透明导电材料来制作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所述浮置电极、所述第一架桥、第二架桥和第三架桥,能够进一步消除触控感应单元对环境光的反射,从而增强消影效果。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具有上述结构性特征,有利地消除了透明导电材料在弯折时容易断裂的缺陷。
可选地,所述透明导电材料为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诸如磁控溅射、化学气相沉积或溶胶-凝胶的工艺来形成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膜层,并利用掩模工艺来制作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所述浮置电极、所述第一架桥、第二架桥以及第三架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面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基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阵列布置多个触控感应单元,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布置的第一触控子电极和沿第二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两侧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以及经由至少两个第一架桥电连接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中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单元之间,设置第一锯齿形狭缝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架桥,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架桥跨越所述第一锯齿形狭缝并且电连接所述两个触控感应单元中的两个第一触控子电极。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单元之间,设置第二锯齿形狭缝以及至少两个第三架桥,所述至少两个第三架桥跨越所述第二锯齿形狭缝并且电连接所述两个触控感应单元中直接相邻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
可选地,所述第二架桥的长度方向和/或所述第三架桥的长度方向倾斜于所述第一方向。
可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每个触控感应单元中设置浮置电极,所述浮置电极位于相邻的第一触控子电极和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并且所述浮置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以及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绝缘;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和所述浮置电极同层设置。
可选地,所述浮置电极具有锯齿形边缘。
可选地,使用一次掩模工艺来制作所述触控面板中的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和所述浮置电极。
可选地,在所述衬底基板上阵列布置多个触控感应单元的步骤包括:利用光刻工艺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的图案;所述经由至少两个第一架桥电连接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中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的步骤包括:形成覆盖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的图案的第一光刻胶层,在所述第一光刻胶层对应于所述第一架桥的桥点的位置形成通孔,以及利用导电材料填充所述通孔并形成所述第一架桥。
可选地,在所述经由至少两个第一架桥电连接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中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的图案周边形成金属走线图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以及所述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中的所述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由至少两个架桥电连接。每个所述架桥与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接触位置处的通孔中具有通孔塞。因此,利用至少四个独立的桥点,触控感应单元中的架桥结构将更加不明显,改善了触控面板的消影效果。并且,利用至少两个架桥,增加了所述触控感应单元释放应力的能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在沿着任意方向弯折时,每个触控感应单元中的至少两个架桥能够有效释放应力,避免了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断路,增加了可挠曲触控面板的可靠性。此外,利用上述布置,还可以制作各种尺寸的触控感应单元,从而支持具有各种通道数量和触控方案的触控芯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的触控感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触控感应单元的局部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单元的局部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邻的四个触控感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8a-图8d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各步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的触控感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触控感应单元中区域A的局部视图。如图1-图3所示,所述触控面板100包括:衬底基板10以及在所述衬底基板10上阵列布置的多个触控感应单元20。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20包括沿第一方向X布置的第一触控子电极201和沿第二方向Y布置在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201两侧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202;其中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20中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202经由至少两个第一架桥203电连接。
如图3所示每个架桥203与第二触控子电极202接触位置处的通孔204中具有通孔塞(via plug)205。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每个触控感应单元20中,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201和第二触控子电极202之间还具有间隙20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20中的所述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202由至少两个架桥203电连接。如图3所示,每个所述架桥203与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202接触位置处的通孔204中具有通孔塞205。因此,利用至少四个独立的桥点(即,通孔塞205),触控感应单元20中的架桥结构将更加不明显,改善了触控面板100的消影效果。并且,利用至少两个架桥203,增加了所述触控感应单元20释放应力的能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00在沿着任意方向弯折时,每个触控感应单元20中的至少两个架桥203能够有效释放应力,避免了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202之间的断路,增加了可挠曲触控面板的可靠性。此外,利用上述布置,还可以制作各种尺寸的触控感应单元,从而支持具有各种通道数量和触控方案的触控芯片。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00中,还可以在阵列布置的多个触控感应单元20的周边布置走线区域30。金属走线图案可以布置在所述走线区域30内部,用以将所述多个触控感应单元20连接至外部电路。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触控感应单元中区域B的局部视图。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在沿所述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单元20之间,设置有第一锯齿形狭缝207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架桥208,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架桥208跨越所述第一锯齿形狭缝207并且电连接所述两个触控感应单元20中的两个第一触控子电极201。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所述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单元20之间,设置有第一锯齿形狭缝207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架桥208。由此,进一步改善了触控面板的消影效果。并且增强了所述触控面板100沿着所述第二方向Y的耐弯折性。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邻的四个触控感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可选地,如图6所示,在沿所述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单元20之间,设置有第二锯齿形狭缝209以及至少两个第三架桥210,所述至少两个第三架桥210跨越所述第二锯齿形狭缝209并且电连接所述两个触控感应单元20中直接相邻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202。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所述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单元20之间,设置有第二锯齿形狭缝209以及至少两个第三架桥210。由此,进一步改善了触控面板的消影效果。并且增强了所述触控面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耐弯折性。
可选地,如图4-6所示,所述第二架桥208的长度方向和/或所述第三架桥210的长度方向倾斜于所述第一方向X。
利用倾斜于所述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第二架桥和/或第三架桥,可以进一步增强消影效果,并且不影响相邻的触控感应单元之间的导电性。
可选地,如图2、图4和图6所示,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20进一步包括浮置电极211,所述浮置电极211位于相邻的第一触控子电极201和第二触控子电极202之间,并且所述浮置电极211与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201以及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202绝缘;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201、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202和所述浮置电极211同层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与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201和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202绝缘的浮置电极211,可以屏蔽电气信号干扰,从而提高触控面板的触控灵敏度。此外,还可以利用所述浮置电极211来控制所述触控感应单元20的初始电容和电容增量,从而调整所述触控感应单元20的电气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一次掩模工艺来制作所述触控面板中的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和所述浮置电极,从而简化工艺步骤并减小触控面板的整体厚度。
可选地,如图2、图4和图6所示,所述浮置电极211具有锯齿形边缘。
利用具有锯齿形边缘的浮置电极,可以进一步增强所述触控面板沿着其他方向的耐弯折性。例如,如果所述浮置电极的锯齿形边缘基本上沿着某一倾斜方向布置,则能够进一步增强所述触控面板沿着该倾斜方向的耐弯折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201、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202、所述浮置电极211、所述第一架桥203的材料均为透明导电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还可以使用相同的透明导电材料来制作所述第二架桥208和第三架桥2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透明导电材料来制作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所述浮置电极、所述第一架桥、第二架桥和第三架桥,能够进一步消除触控感应单元对环境光的反射,从而增强消影效果。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具有上述结构性特征,有利地消除了透明导电材料在弯折时容易断裂的缺陷。
可选地,所述透明导电材料为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诸如磁控溅射、化学气相沉积或溶胶-凝胶的工艺来形成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膜层,并利用掩模工艺来制作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所述浮置电极、所述第一架桥、第二架桥以及第三架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面板。
该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该触控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触控面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图7为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700包括:S701,提供衬底基板;S702在所述衬底基板上阵列布置多个触控感应单元,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布置的第一触控子电极和沿第二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两侧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以及S703经由至少两个第一架桥电连接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中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中的所述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由至少两个架桥电连接。每个所述架桥与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接触位置处的通孔中具有通孔塞。因此,利用至少四个独立的桥点,触控感应单元中的架桥结构将更加不明显,改善了触控面板的消影效果。并且,利用至少两个架桥,增加了所述触控感应单元释放应力的能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在沿着任意方向弯折时,每个触控感应单元中的至少两个架桥能够有效释放应力,避免了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断路,增加了可挠曲触控面板的可靠性。此外,利用上述布置,还可以制作各种尺寸的触控感应单元,从而支持具有各种通道数量和触控方案的触控芯片。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单元之间,设置第一锯齿形狭缝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架桥,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架桥跨越所述第一锯齿形狭缝并且电连接所述两个触控感应单元中的两个第一触控子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锯齿形狭缝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架桥。由此,进一步改善了触控面板的消影效果。并且增强了所述触控面板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耐弯折性。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所述第一锯齿形狭缝可以与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第二触控子电极同时形成,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架桥可以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架桥同时形成。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单元之间,设置第二锯齿形狭缝以及至少两个第三架桥,所述至少两个第三架桥跨越所述第二锯齿形狭缝并且电连接所述两个触控感应单元中直接相邻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锯齿形狭缝以及至少两个第三架桥。由此,进一步改善了触控面板的消影效果。并且增强了所述触控面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耐弯折性。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所述第二锯齿形狭缝可以与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第二触控子电极同时形成,所述至少两个第三架桥可以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架桥同时形成。
可选地,如图4-6所示,所述第二架桥208的长度方向和/或所述第三架桥210的长度方向倾斜于所述第一方向X。
利用倾斜于所述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第二架桥和/或第三架桥,可以进一步增强消影效果,并且不影响相邻的触控感应单元之间的导电性。
可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每个触控感应单元中设置浮置电极,所述浮置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以及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绝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与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绝缘的浮置电极,可以屏蔽电气信号干扰,从而提高触控面板的触控灵敏度。此外,还可以利用所述浮置电极来控制所述触控感应单元的初始电容和电容增量,从而调整所述触控感应单元的电气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一次掩模工艺来制作所述触控面板中的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和所述浮置电极,从而简化工艺步骤并减小触控面板的整体厚度。
可选地,所述浮置电极具有锯齿形边缘。
利用具有锯齿形边缘的浮置电极,可以进一步增强所述触控面板沿着其他方向的耐弯折性。例如,如果所述浮置电极的锯齿形边缘基本上沿着某一倾斜方向布置,则能够进一步增强所述触控面板沿着该倾斜方向的耐弯折性。
可选地,使用一次掩模工艺来制作所述触控面板中的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和所述浮置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一次掩模工艺来制作所述触控面板中的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和所述浮置电极,从而简化工艺步骤并减小触控面板的整体厚度。
可选地,在所述衬底基板上阵列布置多个触控感应单元的步骤包括:利用光刻工艺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的图案;所述经由至少两个第一架桥电连接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中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的步骤包括:形成覆盖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的图案的第一光刻胶层,在所述第一光刻胶层对应于所述第一架桥的桥点的位置形成通孔,以及利用导电材料填充所述通孔并形成所述第一架桥。
图8a-图8d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各步骤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图8a-图8d来描述触控面板制作方法的实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图8a-图8d中仅示例性地示出了单个触控感应单元的结构在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截面图。
如图8a所示,利用光刻工艺在衬底基板10上形成第一触控子电极201和第二触控子电极202的图案。其中所述衬底基板10可以是玻璃基板或环烯烃共聚物(cycloolefincopolymer,COP)薄膜。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201和第二触控子电极202的材料可以是ITO。
如图8b所示,在第一触控子电极201和第二触控子电极202的图案上涂覆光学胶(OCA)212,并利用光刻工艺在桥点位置形成通孔204。
如图8c所示,利用例如溅射工艺在所述通孔204内部和所述光学胶212的表面形成诸如ITO的导电材料。随后利用光刻工艺形成所述第一架桥203。
如图8d所示,在图8c所示结构的基础上,涂覆光学胶213,从而完成触控感应单元的结构。
可选地,在所述经由至少两个第一架桥电连接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中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可以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的图案周边形成金属走线图案。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阵列布置的多个触控感应单元20的周边布置走线区域30。金属走线图案可以布置在所述走线区域30内部,用以将所述多个触控感应单元20连接至外部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以及所述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中的所述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由至少两个架桥电连接。每个所述架桥与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接触位置处的通孔中具有通孔塞。因此,利用至少四个独立的桥点,触控感应单元中的架桥结构将更加不明显,改善了触控面板的消影效果。并且,利用至少两个架桥,增加了所述触控感应单元释放应力的能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在沿着任意方向弯折时,每个触控感应单元中的至少两个架桥能够有效释放应力,避免了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断路,增加了可挠曲触控面板的可靠性。此外,利用上述布置,还可以制作各种尺寸的触控感应单元,从而支持具有各种通道数量和触控方案的触控芯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阵列布置的多个触控感应单元,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布置的第一触控子电极和沿第二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两侧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
其中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中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经由至少两个第一架桥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锯齿形狭缝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架桥,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架桥跨越所述第一锯齿形狭缝并且电连接所述两个触控感应单元中的两个第一触控子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在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锯齿形狭缝以及至少两个第三架桥,所述至少两个第三架桥跨越所述第二锯齿形狭缝并且电连接所述两个触控感应单元中直接相邻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第二架桥的长度方向和/或所述第三架桥的长度方向倾斜于所述第一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单元进一步包括浮置电极,所述浮置电极位于相邻的第一触控子电极和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并且所述浮置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以及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绝缘;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和所述浮置电极同层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浮置电极具有锯齿形边缘。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所述浮置电极和所述第一架桥的材料均为透明导电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透明导电材料为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
9.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CN201721046682.5U 2017-08-21 2017-08-21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207123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6682.5U CN207123824U (zh) 2017-08-21 2017-08-21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6682.5U CN207123824U (zh) 2017-08-21 2017-08-21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23824U true CN207123824U (zh) 2018-03-20

Family

ID=61610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46682.5U Active CN207123824U (zh) 2017-08-21 2017-08-21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2382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6373A (zh) * 2017-08-21 2019-03-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9634457A (zh) * 2018-12-03 2019-04-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电极及触控显示装置
WO2024088356A1 (zh) * 2022-10-27 2024-05-0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6373A (zh) * 2017-08-21 2019-03-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9634457A (zh) * 2018-12-03 2019-04-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电极及触控显示装置
WO2024088356A1 (zh) * 2022-10-27 2024-05-0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11219U (zh) 改良的单层ito互电容触摸屏
CN106547405A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05549801B (zh) 一种电容触摸屏及其双层电极结构
CN109388294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US9153385B2 (en) Electrode structure of the touch panel,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panel
WO2020124770A1 (zh) 柔性触控显示面板
US20110018838A1 (en) Capacitive Type Touch Panel
CN104281327B (zh)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8319398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装置
CN109426373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6293258A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CN103092414B (zh) 一种外挂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783909A (zh)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3376966A (zh) 用于显示装置的静电电容型触摸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TW201349049A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CN102346611A (zh) 图像显示系统
US11907456B2 (en) Touch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JP2013143131A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7123824U (zh)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WO2021109353A1 (zh) 触控基板以及触控屏
TW201416934A (zh) 觸控面板
CN105702701A (zh) 压电触控式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制造方法、有机发光显示器
CN106681559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9683751B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20150006228A (ko) 터치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