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28685U - 座椅底盘 - Google Patents

座椅底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28685U
CN208228685U CN201721147454.7U CN201721147454U CN208228685U CN 208228685 U CN208228685 U CN 208228685U CN 201721147454 U CN201721147454 U CN 201721147454U CN 208228685 U CN208228685 U CN 208228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esetting apparatus
pedestal
chair
wrap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474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明华
夏敬智
阮正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E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E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E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UE Furniture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28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28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02Seat parts
    • A47C7/14Seat parts of adjustable shape; elastically mounted ; adaptable to a user contour or ergonomic seating 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3/00Chair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Chairs or stools with rotatable or vertically-adjustable sea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02Seat parts
    • A47C7/34Seat parts with springs in compression, e.g. coiled

Landscapes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底盘,包括:一种座椅底盘,包括:底座,配置为连接到椅子底座组件;翘板,用于连接椅背支架,所述的翘板与底座后部通过枢轴转动连接;复位装置,纵向配置于底座与翘板之间,且所述的复位装置配置于比枢轴更靠前方的位置,翘板绕枢轴转动时,使复位装置变形产生复位弹力;本实用新型的复位装置,纵向配置于椅背组件与底座之间,使得杠杆驱动件转动时向上对其直接施力,使复位装置变形提供充分的复位力。所述的复位装置配置于比枢轴更靠前方的位置。相当于复位装置完全隐藏于底座内部空间内,从而充分利用了底座内部的高度空间,座椅外部不会因为布置了复位装置而产生凸出,也不会对外观造成损害。

Description

座椅底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转椅、办公椅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底盘。
背景技术
转椅底盘,也称转椅托盘,是装在转椅座垫下方的一个重要部件,座垫的升降,靠背的倾仰角度调节都是依靠底盘来完成的。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14年12月24日,公告号:CN104223821A)公开了一种转椅底盘,包括底座、托架及翘板,托架设置在底座内,翘板设置在托架内,翘板以第一销轴为转动支点,第一销轴穿过托架并与底座相连,翘板前部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撬动托架,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通过第三销轴铰接且第三销轴与托架相连,第二连杆穿有第二销轴且第二销轴穿过或避开托架后与底座相连,在托架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轨道槽,第一销轴穿设在轨道槽内,该底盘还包括当翘板撬动托架运动后使托架能够恢复原位的弹性复位装置。装备此底盘的转椅或座椅,根据人体重量,靠背倾仰回复力有相应匹配,使得无论体重轻或者重的人都可以轻松倾仰回复起身。
具体的说,该专利的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第三销轴、第四销轴、翘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形成四点连杆机构,形成力的传导,椅背连接固定于翘板作为四点连杆机构的驱动力,人体施加于椅座的重力通过铰接于托架的第三销轴形成施加在四点连杆机构的回复力,四点连杆机构的驱动力和回复力形成对抗关系。
在人体向后倾仰过程中,四点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与水平线的锐角夹角逐步减小,则托架施加于第二连杆的旋转力分力增大,从而实现重力加载对于四连杆机构的回复力力矩逐步增大,与逐步增大的驱动力形成对抗,回复力对弹性复位装置的弹性回复力依赖较小,适用人群范围更广,体重较轻或较重的人都能轻松地倾仰和回复起身,因此针对每个不同体重的人都可以达到最合理匹配回复力。
上述底盘结构相对复杂,弹性复位装置不易安装,与连杆部件间容易产生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装简单,成本低,外形美观,且使翘板及椅背组件整体易于复位的座椅底盘。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座椅底盘,包括:
底座,配置为连接到椅子底座组件;
翘板,用于连接椅背支架,所述的翘板与底座后部通过枢轴转动连接;
复位装置,纵向配置于底座与翘板之间,且所述的复位装置配置于比枢轴更靠前方的位置,翘板绕枢轴转动时,使复位装置变形产生复位弹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复位装置为压簧。
作为优选,底座上端设有上限位板,复位装置设置在椅背组件下端与上限位板之间。复位装置上端被上限位板限位,使得复位装置被约束在底座内的高度空间内,不会向外凸出,充分利用了底座内的狭小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包括一底板和由底板两侧向上延伸的两侧板,所述的翘板包括左右对称的端板及连接两端板的连接板,所述的端板与侧板通过枢轴转动连接;所述的上限位板通过两端的凸耳与底座的两侧板铰接设置,在连接件上设有下限位板,所述的下限位板通过两端的凸耳与端板铰接设置,复位装置设置在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之间。上、下限位板均各自与底座、连接件铰接,使得在连接件转动时,可以随连接件转动弧线发生自适应角度转动,复位装置也会跟随运动产生相应的角度变化,而不会产生自身的横向扭曲与变形,使其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弹力,延长了使用寿命。
为了进一步保证复位装置可以充分提供复位力,并能够使复位装置上下限位,不会移位,作为优选,所述的复位装置为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在上、下限位板上相对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复位装置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定位柱套接定位。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底盘内的复位装置,纵向配置于椅背组件与底座之间,使得杠杆驱动件转动时向上对其直接施力,使复位装置变形提供充分的复位力。所述的复位装置配置于比枢轴更靠前方的位置。相当于复位装置完全隐藏于底座内部空间内,从而充分利用了底座内部的高度空间,座椅外部不会因为布置了复位装置而产生凸出,也不会对外观造成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底盘是在底座与翘板之间直接设置复位装置,翘板连接椅背的支架,当翘板在椅背支架作用下转动时,直接促使复位装置变形,产生复位弹力;复位装置为至少一个复位压簧,复位压簧的数量多少可以根据人体的体重等指标进行设置,但由于底座的存在,无论复位压簧数量为几个,复位装置设置在底座、翘板围合的空间内,不额外占用空间,使座椅整体外形更加美观;应用了此底盘的座椅结构,使得该座椅结构可根据不同人体施加的力的大小实现不同程度的后倾,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座椅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座椅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座椅结构单侧结构原始状态图;
图4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座椅结构单侧结构后仰状态图;
图5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座椅结构单侧结构后仰状态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座椅结构后倾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中压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中压簧的一种爆炸图。
图9为实施例2中座椅的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中连接件与底座、复位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2中连接件与底座、复位装置另一角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2中连接件与底座、复位装置配合的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2中连接件与底座、复位装置配合的外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2中复位装置与上、下限位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定义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参考方位,本实用新型以座椅在正常使用状态作为参考,座椅的前方为前方,而座椅的后方包括椅背组件所在的位置为后方。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底盘为座椅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一种座椅结构,包括:
底座1,配置为连接到椅子底座组件;底座1优选为金属底座;椅子底座组件(未图示)包括支撑柱、从支撑柱下端径向延伸的多个支撑腿和支撑腿端部的脚轮,所述的支撑柱可以为气杆。
支撑件2,支撑件2设置于底座1上方,且支撑件2左右各一个,两个支撑件2前部连为一体并与底座1前部转动连接;支撑件2的前端向下向后弯折延伸设置为人体坐姿位结构,并且支撑件2与底座1呈架体结构转动连接;人体坐姿位结构符合人工体学,使人体坐感更为舒适,腿部感觉良好;
支撑件2与底座1前端通过一过渡连杆8转动连接。过渡连杆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呈弧形的连杆限位结构25;支撑件2与过渡连杆8连接的一端对应于连杆限位结构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9,底座1与过渡连杆8转动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21。第一限位结构9为弧形限位凸起,第二限位结构21为弧形限位凸起或为限位销或为限位齿。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结构21为限位销(见图3)。
椅背组件3,包括翘板4与支架5,翘板4与底座1后部通过枢轴6转动连接,支架5转动时带动翘板4绕所述枢轴6转动;翘板4相当于椅背组件3与底座1的连接纽带。
驱动件7,其连接于所述支架5与支撑件2之间,驱动件7对应支撑件2,也是左右两侧各一个;驱动件7并非自身有驱动能力,而是依靠椅背组件3转动传递力;当支架5从初始位置向后转动时,通过驱动件7将支撑件2抬起;当支架5复位时,又通过驱动件7将支撑件2复位至初始位置。支架5为配合人体背部结构设置的一体式构件;支架5包括一背框上支架51、一背框下支架 52和两侧扶手53,背框下支架52的中部与翘板4配合连接。
底座1包括一底板26和两侧板27(见图5),底板26在前后长度方向上呈弧形结构设置。翘板4呈U形结构设置,具体的说,翘板4具有间隔相对设置的两个臂部41,翘板4的前端亦即臂部41与底座1的后端内外配合并且可相对转动连接。
翘板4的两臂部41与底座1的两侧板27相转动配合处上分别设置有枢接孔12,翘板4与底座1通过设置在枢接孔12内部的枢轴6转动连接。
底座1或翘板4其中一个上设置有限位长孔15,对应的另一个上设置有限位轴14(见图3、图5),限位长孔15设置在枢接孔12前方,翘板4通过限位轴14实现前后翘动的引导限位。翘板4的后端两侧配合支架5设置有固定卡接结构13。
如图2、3、5、7、8所示,底座1与翘板4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16;具体的说,复位装置16为2~5个并排设置的复位压簧;复位压簧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和翘板4相连接;具体的说,在底座1与翘板4上各横设有一销轴10,复位压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底座1、翘板4上的销轴10。复位压簧包括一压簧本体 18和设置在压簧本体两端的连接座17,连接座17上设有轴孔42,所述的销轴 10穿设在连接座17的轴孔42内。
驱动件7与支架5一体设置;再或是驱动件7与支架5分体设置并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件7与支架5一体设置。
驱动件7与支撑件2通过一组连杆20转动连接。连杆20包括第一连杆19 和第二连杆29,第一连杆19与支撑件2通过三颗螺钉固定相连,第二连杆29 与驱动件7通过三颗螺钉固定相连,第一连杆19和第二连杆29通过转轴30 转动连接。第一连杆19和第二连杆29其中任意一个上设置有限位孔31,对应的另一个上设置有限位销轴32,限位销轴32插在限位孔31内。
该座椅结构,通过设置一与座椅前部转动连接的支撑件、一椅背组件和一驱动件,形成一个杠杆连杆臂结构(见图3、图4)。在使用过程中,人体作用在椅背组件上的力,在转动连接的驱动件和椅背组件以及支撑件之间相互传递,从而带动支撑件在底座上实现上下抬起,进而实现前后倾仰(见图5、图6)。
一种座椅,包括:
上述座椅结构;
椅子底座组件;椅子底座组件(未图示)包括支撑柱、从支撑柱下端径向延伸的多个支撑腿和支撑腿端部的脚轮,支撑柱连接底座,所述的支撑柱可以为气杆。
网布(未图示),所述的网布由上到下绷在椅背组件、杠杆驱动件与座支撑件上,且所述的网布由上到下连为一体。
该座椅结构及其座椅,可以适合于任何材料制作,也可以适用于任何人,复位装置可以根据外观设计、人体体重等需要进行设置,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以及不同人群的使用,并且能够满足人体坐姿舒适度的要求。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9-14所示,在翘板 4与底座1之间纵向配置有复位装置16,再具体的说,所述的复位装置16配置于比枢轴6更靠前方的位置。纵向配置并未限定为严格意义上的纵向,并不一定是指复位装置16的中心线与铅垂线重合,在广义上意指排除横向配置的程度,更恰当的是与椅背组件下端在转动时向上施力的方向基本保持一致。
具体的说,所述的复位装置16为压簧,底座1上端设有上限位板81,复位装置16设置在椅背组件3下端与上限位板81之间。
再具体的说,如图9-14所示,底座1包括一底板26和沿底板26两侧向上延伸的两侧板27。所述的椅背组件3包括翘板4与用于作为靠背或椅背的支架 5,所述的翘板4包括左右对称的端板91及连接两端板91的连接板92,端板 91与侧板27平行设置,所述的端板91与侧板27通过枢轴6转动连接;所述的上限位板81通过两端向下延伸的凸耳811与底座的两侧板27铰接设置,在翘板4上设有下限位板82,所述的下限位板82通过两端向上延伸的凸耳811与两侧的端板91铰接设置,复位装置16设置在上限位板81与下限位板82之间。
再进一步说,所述的复位装置16为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其从左到右设置在底座1内,在上、下限位板81、82上相对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83,复位装置 1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定位柱83套接定位。

Claims (5)

1.一种座椅底盘,其特征是包括:
底座,配置为连接到椅子底座组件;
翘板,用于连接椅背支架,所述的翘板与底座后部通过枢轴转动连接;
复位装置,纵向配置于底座与翘板之间,且所述的复位装置配置于比枢轴更靠前方的位置,翘板绕枢轴转动时,使复位装置变形产生复位弹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装置为压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底盘,其特征在于:底座上端设有上限位板,复位装置设置在椅背组件下端与上限位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座椅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包括一底板和由底板两侧向上延伸的两侧板,所述的翘板包括左右对称的端板及连接两端板的连接板,所述的端板与侧板通过枢轴转动连接;所述的上限位板通过两端的凸耳与底座的两侧板铰接设置,在连接件上设有下限位板,所述的下限位板通过两端的凸耳与端板铰接设置,复位装置设置在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底盘,其特征是:所述的复位装置为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在上、下限位板上相对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复位装置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定位柱套接定位。
CN201721147454.7U 2016-12-05 2017-09-01 座椅底盘 Active CN20822868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44361 2016-12-05
CN2016111443619 2016-12-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28685U true CN208228685U (zh) 2018-12-14

Family

ID=6246871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47454.7U Active CN208228685U (zh) 2016-12-05 2017-09-01 座椅底盘
CN201710803902.2A Withdrawn CN108143156A (zh) 2016-12-05 2017-09-01 一种座椅底盘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03902.2A Withdrawn CN108143156A (zh) 2016-12-05 2017-09-01 一种座椅底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822868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43156A (zh) 2018-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28684U (zh) 座椅结构及座椅
CN204181246U (zh) 一种转椅底盘
AU2010247832A1 (en) Improved recliner ottoman linkage with unique secondary ottoman
CN103504845B (zh) 一种用于转椅底盘的托架驱动机构
CN203555393U (zh) 一种自动回位的转椅底盘
CN111067293A (zh) 一种带搁脚板的椅子
CN203555399U (zh) 一种转椅底盘
CN208228685U (zh) 座椅底盘
CN206603492U (zh) 座椅底盘
CN111053390A (zh) 一种椅子
CN209106675U (zh) 一种随靠背联动的摆动扶手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休闲椅
KR101074020B1 (ko) 등판기울기가 자동으로 조절되는 의자
CN212754952U (zh) 具有零重力躺姿功能的沙发架
CN108143154A (zh) 一种座椅结构及座椅
CN210696746U (zh) 一种用于低座座位单元的坐姿调节装置
CN203576021U (zh) 一种用于转椅底盘的托架驱动机构
CN206979184U (zh) 一种座椅结构及座椅
CN111096594A (zh) 一种椅子及其搁脚板组件
CN206603491U (zh) 状态稳定的座椅承载结构
CN2523288Y (zh) 便携式多功能休闲椅
CN217987091U (zh) 一种新型座椅
CN211933364U (zh) 一种带搁脚板的椅子
CN219537866U (zh) 用于座椅靠背的支撑机构及座椅
CN105852465A (zh) 智能家居型办公设备
CN220157904U (zh) 一种节省包装空间的折叠椅支架及折叠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