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10616U - 补种机构及花生播种机 - Google Patents

补种机构及花生播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10616U
CN208210616U CN201820332847.3U CN201820332847U CN208210616U CN 208210616 U CN208210616 U CN 208210616U CN 201820332847 U CN201820332847 U CN 201820332847U CN 208210616 U CN208210616 U CN 208210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 spout
mouth
seed
roller shaft
fluted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328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景涛
张攀
官洪民
王京转
李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3328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10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10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10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wing (AREA)

Abstract

补种机构及花生播种机,用于漏播补种,包括送种装置、输种装置和补种驱动装置;所述输种装置包括第一输种管路和与第一输种管路套装的第二输种管路,第一输种管路的入种口与送种装置的出种口相对;所述补种驱动装置包括曲柄、与曲柄连接的曲柄杆,所述曲柄杆与第二输种管路上设置的连杆轴接;第二输种管路的出种口设置有可开闭结构,以控制种子是否可从下输种管送出。通过补种驱动装置、第一输种管路、第二输种管路以及第二输种管路开闭机构的配合,完成从送种和补种的全过程。不需要补种时,第二输种管路出种口闭合,在发现漏种后,启动补种装置,第二输种管路出种口打开,实现补种可控。补种装置可以进而提高播种质量和播种的智能化水平。

Description

补种机构及花生播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补种机构及采用该补种机构的花生播种机。
背景技术
以花生播种机为例,来说明现有农业播种机械的结构。
花生播种机通常包括用于挖掘播种沟的开沟机构、用于播撒种子的播种机构,以及用于对播种后的播种沟进行覆土的覆土机构。理想的播种效果是播种机构沿播种沟均匀的播撒种子,但由于播种机构结构缺陷或播种机械工作过程控制的缺陷,会造成漏播的情况。漏播是指种子间隔性的被播种,会造成播种不均匀,影响播种质量和作物的产量。
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改进播种机构结构的方式来避免漏播。但这种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漏播的问题。研究一种可以在漏播时进行补种的补种机构,在漏播情况下启动补种,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进行补种作业的补种机构,以及一种具有补种功能的花生播种机。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内容:
补种机构,用于漏播补种,包括送种装置、输种装置和补种驱动装置;所述输种装置包括第一输种管路和与第一输种管路套装的第二输种管路,第一输种管路的入种口与送种装置的出种口相对;所述补种驱动装置包括曲柄、与曲柄连接的曲柄杆,所述曲柄杆与第二输种管路上设置的连杆轴接;第二输种管路的出种口设置有可开闭结构,以控制种子是否可从下输种管送出。
作为优选:第二输种管路的出种口为倾斜状,所述开闭结构包括可与倾斜状的开口配合闭合的鸭嘴板,以及由鸭嘴板板面延伸出的延伸板,鸭嘴板与第二输种管路轴接;补种机构进一步包括开闭控制机构,以控制鸭嘴板与第二输种管路出种口的开闭,所述开闭控制机构包括连接在延伸板与第一输种管路之间的第一弹簧,以及安装在延伸板与第二输种管路之间的第二弹簧。
作为优选:送种装置包括可转动的槽轮轴和包覆槽轮轴设置的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加入种子的壳体入种通路,壳体包括与槽轮轴外壁相配合的槽轮轴包覆部,槽轮轴包覆部与壳体入种通路相通,槽轮轴包覆部上设置有用于输出种子的壳体出种口,槽轮轴包覆部与槽轮轴外壁之间的间隙小于待播种种子的最大种径;沿槽轮轴轴向,所述槽轮轴上设置有蓄种窝槽,槽轮轴转动过程中蓄种窝槽可与壳体出种口相对;壳体出种口与第一输种管路入种口相对。
作为优选:槽轮轴轴向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另一端连接到曲柄。
作为优选:补种结构进一步包括窝眼调节壳,窝眼调节壳环绕包覆设置在槽轮轴的外壁,设置在在槽轮轴与槽轮轴包覆部之间,可沿槽轮轴的轴向运动。
作为优选:槽轮轴上设置有一个蓄种窝槽。
作为优选:沿第一输种管路的外壁进一步延伸出一壳体支座,所述壳体安装在壳体支座上。
作为优选:沿第一输种管路长度方向,由靠近下输种管出种口方向向远离下输种管出种口的方向,设置有一条贯通第一输种管路侧壁的槽口,连杆轴穿过槽口。
花生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构,还包括上述的补种机构。
作为优选:沿花生播种机行进的方向,所述补种机构位于播种机构的后方,补种机构的出种口与播种机构的出种口位于同一直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补种装置。通过补种驱动装置、第一输种管路、第二输种管路以及第二输种管路开闭机构的配合,完成从送种和补种的全过程。不需要补种时,第二输种管路出种口闭合,在发现漏种后,启动补种装置,第二输种管路出种口打开,实现补种可控,避免意外补种。
补种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如花生播种机、玉米播种机等农业播种机械,该补种装置配合播种装置、漏播检测装置一起,可以完成漏播自动检测,并在漏播时及时动补种装置作业,进而提高播种质量和播种的智能化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送种装置槽轮及窝眼调节壳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送种装置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输种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输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开闭机构和开闭控制机构局部放大图;
图6为送种装置、输种装置与送种驱动装置配合结构示意图(无壳体);
图7为送种装置、输种装置与送种驱动装置配合结构示意图(有壳体);
图8为花生收获机播种装置与补种装置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花生播种机结构示意图。
其中:1-送种装置,11-槽轮轴,111-蓄种窝槽,12-壳体,121-壳体入种通路,122-槽轮轴包覆部,123-壳体出种口,13-窝眼调节壳,2-输种装置,21-第一输种管路,211-壳体支座,212-槽口,22-第二输种管路,221-连杆轴,222-第二输种管路出种口,3-驱动电机,4-送种驱动装置,41-曲柄,42-曲柄杆,51-鸭嘴板,52-延伸板,53-第一弹簧,54-第二弹簧,6-播种装置,7-补种装置,8-机架,9-犁铧,10-覆土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方向是基于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向。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应被理解为表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补种机构,用于农业播种机械。其功能和作用为,在播种存在漏种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补种,避免出现种植不均匀,影响种植效果和产量。
补种机构,用于漏播补种,包括送种装置、输种装置和补种驱动装置,其结构参考图1至图2。
送种装置1的作用是输送用以作为补种用的种子。本实施例中,送种装置1包括可转动的槽轮轴11和包覆槽轮轴11设置的壳体12,壳体12上设置有用于加入种子的壳体入种通路121,壳体12包括与槽轮轴11外壁相配合的槽轮轴包覆部122,槽轮轴包覆部122并不是将槽轮轴11整体包覆,需要留出与壳体入种通路121相通的部分。槽轮轴包覆部122上设置有用于输出种子的壳体出种口123,槽轮轴包覆部122与槽轮轴11外壁之间的间和隙小于待播种种子的最大种径;沿槽轮轴11轴向,所述槽轮轴11上设置有蓄种窝槽111,槽轮轴11转动过程中蓄种窝槽111可与壳体出种口123相对;壳体出种口123与输种装置2的入种口相对,以将种子送入输种装置2中。补种工作前,首先将种子经壳体入种口121放入壳体内,槽轮轴11转动过程中,种子会落在蓄种窝槽11上,本实施例中,槽轮轴111轴向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3,以带动槽轮轴111旋转;槽轮轴11上设置有一个蓄种窝槽111,槽轮轴11转动一圈,即完成一次补种操作。如果想在槽轮轴11转动一圈的过程中完成多次补种操作,可以设置多个蓄种窝槽111,但为了便于有序控制,多个蓄种窝槽沿槽轮轴11的轴向均匀布置排列。
更进一步的,补种结构1进一步包括窝眼调节壳13,窝眼调节壳13环绕包覆设置在槽轮轴11的外壁,设置在在槽轮轴11与槽轮轴包覆部122之间,可沿槽轮轴11的轴向运动。窝眼调节壳13的作用是调节槽轮轴11上蓄种窝槽11裸露部分的大小,这主要是考虑到播种种子的大小不同。例如,如果待播种的种子为花生,则蓄种窝槽11需要可以容置花生种子;如果待播种的种子为玉米,则蓄种窝槽11需要可以容置玉米种子;而玉米种子比花生种子要小,如果蓄种窝槽11裸露的部分过长或过短,会存在无法容置待播种种子,或者,容置的种子过多,造成一次补种过于密集。窝眼调节壳13可通过螺栓与槽轮轴11固定,当需要调节蓄种窝槽11的尺寸时,松开螺栓,调整好窝眼调节壳13的位置后,进行重新固定。
输种装置2的作用是将送种装置1内的种子播种到种沟内,其结构参考图3和图4。
本实施例中,输种装置2包括第一输种管路21和与第一输种管路21套装的第二输种管路22,本实施例中,下输种管22套装在第一输种管路21的内径内,二者之间的间隙保证二者可以顺畅的相对运动。第一输种管路21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作为种子输送的通路,另一个作用是用以限制第二输种管路22的运动,保证第二输种管路22可在第一输种管路21限定的范围内做直线运动。壳体出种口123与第一输种管路21入种口相对,以使送种装置1内的种子进入输种装置2内部。沿第一输种管路21的外壁进一步延伸出一壳体支座211,壳体12安装在壳体支座211上,第一输种管路21与壳体12之间形成相对固定的安装结构。
驱动装置4的作用是控制输送装置2是否进行补种作业。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包括包括曲柄41、与曲柄41连接的曲柄杆42,曲柄杆42与第二输种管路22上设置的连杆轴221接;为了配合连杆轴221的结构设计,沿第一输种管路21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贯通其侧壁的槽口212,连杆轴221穿过槽口212,槽口212具有辅助限制第二输种管路22运动方向的作用。曲柄41转动的过程中,将控制第二输种管路22同步上下运动。槽轮轴11轴向未连接驱动电机3的一端连接到曲柄41,使曲柄41可以与槽轮轴11同步被驱动,曲柄41转动一圈,槽轮轴11也转动一圈,完成一次补种作业。第二输种管路22的出种口222处设置有可开闭结构,以控制种子是否可从下输种管22送出。在不进行补种作业时,开闭机构封闭住第二输种管路22的出种口,在进行补种作业时,开闭机构打开第二输种管路22的出种口222,将种子送入播种的种沟。
参考图5,本实施例中,开闭机构的具体结构如下。第二输种管路出种口222为倾斜状,此处,倾斜状理解为,在圆筒状的第二输种管路22的末端倾斜削除一段,构造为倾斜状的出种口222机构。开闭结构包括可与倾斜状的出种口222配合闭合的鸭嘴板51,以及由鸭嘴板51板面延伸出的延伸板52,延伸板52与鸭嘴板51的板面呈角度设置,鸭嘴板51与出种口222之间形成一种类似鸭嘴开闭的结构;鸭嘴板51与下输种管22轴接。补种机构进一步包括开闭控制机构,以控制鸭嘴板51与第二输种管路出种口222的开闭,开闭控制机构包括连接在延伸板52与第一输种管路21之间的第一弹簧53,以及安装在延伸板52与第二输种管路22之间的第二弹簧46。这种结构可以使开闭机构与驱动装置4可同步控制,即曲柄41转动一周,第二输种管路22完成一次上下运动循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簧53与第二弹簧54的劲度系数是不同的,第一弹簧53的劲度系数大于第二弹簧54的劲度系数。在第二输种管路22向下运动过程中,第一弹簧53拉伸,同时,第二弹簧54被压缩,但由于第一弹簧53的劲度系数大于第二弹簧54的劲度系数,使鸭嘴板51可以被拉开,种子落下;第二输种管路22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弹簧53和第二弹簧54均恢复原长,将鸭嘴板51推送至第二输种管路出种口222处,鸭嘴板51闭合,保证种子不会提前漏出。在鸭嘴板51向下运动过程中,倾斜的出种口222还可以完成地面打孔,将种子释放到地面孔内。
补种机构的整体组装结构参考图6和图7。不进行补种作业时,槽轮轴11的储种窝槽111始终保持在初始位置不动,本实施例中,储种窝槽111的初始位置是指储种窝槽111朝向正上方,曲柄杆42相对于曲柄41位于竖直状态的最高点。槽轮轴11和曲柄41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进行补种作业时,驱动电机3启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3采用的为步进电机),曲柄41、槽轮轴11一起随步进电机转动。曲柄41的相对位置不变,曲柄41转动过程中,曲柄杆42相对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二输种管路22向下运动。在第二输种管路22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鸭嘴板51逐渐打开。当储种窝槽111的位置转动到与壳体12上的壳体出种口123位置对齐时,种子从壳体出种口123滑落至第一输种管路21。在鸭嘴板51打开到种子可滑落的程度时,种子从出种口222处滑落。当曲柄杆42运动到竖直状态的最低点时,鸭嘴板51打开到最大位置,随后鸭嘴板51逐渐闭合。至曲柄杆42和槽轮轴11转回至初始位置时,完成一个补种循环。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补种机构可以应用于多种农业播种机械。本实施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补种机构的具体应用,提供一种花生播种机。
参考图9,花生播种机,包括机架8,还包括用于起垄的犁铧9,用于播种的播种装置6和用于进行播种后覆土的覆土圆盘10。正常情况下,播种装置6进行正常播种作业。但播种作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漏播的情况。为了解决漏播的问题,花生播种机进一步包括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漏播的漏播检测装置,以及用于进行漏播后补种的补种装置,其中补种机构可以采用本实施例上文所述的补种机构。
参考图8,沿花生播种机行进的方向,所述补种机构7位于播种机构6的后方,补种机构7的出种口与播种机构6的出种口位于同一直线,以保证二者可以将种子播种到同一个种植沟槽内。
漏播检测装置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可以检测播种沟槽内是否有种子,或者检测播种装置的种槽内是否有种子。当漏播检测装置检测到出现漏播情况后,会将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启动驱动电机3,开始补种。
配置了补种机构的农业播种机械,可以提高播种精度,提高播种质量和智能化水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补种机构,用于漏播补种,其特征在于:包括送种装置、输种装置和补种驱动装置;所述输种装置包括第一输种管路和与第一输种管路套装的第二输种管路,第一输种管路的入种口与送种装置的出种口相对;所述补种驱动装置包括曲柄、与曲柄连接的曲柄杆,所述曲柄杆与第二输种管路上设置的连杆轴接;第二输种管路的出种口设置有可开闭结构,以控制种子是否可从下输种管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种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输种管路的出种口为倾斜状,所述开闭结构包括可与倾斜状的出种口配合闭合的鸭嘴板,以及由鸭嘴板板面延伸出的延伸板,鸭嘴板与第二输种管路轴接;补种机构进一步包括开闭控制机构,以控制鸭嘴板与第二输种管路出种口的开闭,所述开闭控制机构包括连接在延伸板与第一输种管路之间的第一弹簧,以及安装在延伸板与第二输种管路之间的第二弹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种装置包括可转动的槽轮轴和包覆槽轮轴设置的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加入种子的壳体入种通路,壳体包括与槽轮轴外壁相配合的槽轮轴包覆部,槽轮轴包覆部与壳体入种通路相通,槽轮轴包覆部上设置有用于输出种子的壳体出种口,槽轮轴包覆部与槽轮轴外壁之间的间隙小于待播种种子的最大种径;沿槽轮轴轴向,所述槽轮轴上设置有蓄种窝槽,槽轮轴转动过程中蓄种窝槽可与壳体出种口相对;壳体出种口与第一输种管路入种口相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种机构,其特征在于:槽轮轴轴向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另一端连接到曲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种机构,其特征在于:补种结构进一步包括窝眼调节壳,窝眼调节壳环绕包覆设置在槽轮轴的外壁,设置在在槽轮轴与槽轮轴包覆部之间,可沿槽轮轴的轴向运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种机构,其特征在于:槽轮轴上设置有一个蓄种窝槽。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种机构,其特征在于:沿第一输种管路的外壁进一步延伸出一壳体支座,所述壳体安装在壳体支座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种机构,其特征在于:沿第一输种管路长度方向,由靠近下输种管出种口方向向远离下输种管出种口的方向,设置有一条贯通第一输种管路侧壁的槽口,连杆轴穿过槽口。
9.花生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补种机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花生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沿花生播种机行进的方向,所述补种机构位于播种机构的后方,补种机构的出种口与播种机构的出种口位于同一直线。
CN201820332847.3U 2018-03-09 2018-03-09 补种机构及花生播种机 Active CN208210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2847.3U CN208210616U (zh) 2018-03-09 2018-03-09 补种机构及花生播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2847.3U CN208210616U (zh) 2018-03-09 2018-03-09 补种机构及花生播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10616U true CN208210616U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31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32847.3U Active CN208210616U (zh) 2018-03-09 2018-03-09 补种机构及花生播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106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1449A (zh) * 2018-03-09 2018-07-13 青岛农业大学 补种机构及花生播种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1449A (zh) * 2018-03-09 2018-07-13 青岛农业大学 补种机构及花生播种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59235U (zh) 具有漏播检测及补种功能的播种机
CN206237782U (zh) 一种用于农业成产的播种机
CN201947632U (zh) 手推滚轮式播种机
CN108419490B (zh) 具有漏播检测及补种功能的播种机
CN207626029U (zh) 一种山坡地中药材施肥播种机
CN109526288A (zh) 一种棉花免耕深松施肥覆膜精播机
CN208210616U (zh) 补种机构及花生播种机
CN109302870B (zh) 一种粒种自动播种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9057500U (zh) 一种旱地小麦精确播种装置
CN108886924B (zh) 山药豆播种机
CN207783526U (zh) 一种一穴双株黑绿豆播种机
CN112335380A (zh) 一种能够进行精良播种的农业装置
CN206977985U (zh) 一种小型手推式饲用高粱播种机
CN108271449A (zh) 补种机构及花生播种机
CN206821228U (zh) 一种播种机窝孔轮式排种器
CN208807059U (zh) 山药豆播种机
CN209403014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播种机
CN205727000U (zh) 一种水稻田间育秧播种装置
CN211353055U (zh) 一种用于精量播种机的小颗粒种子播种器
CN207022461U (zh) 播种机的拨籽装置
CN207531308U (zh) 一种等间距开槽和播种的药材种植机
CN112205134A (zh) 一种旱地覆膜直播机
CN111670636A (zh) 一种自动化播种装置
CN106211877A (zh) 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播种装置
CN206698684U (zh) 一种盐碱地用施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