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05212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05212U
CN208205212U CN201820600979.XU CN201820600979U CN208205212U CN 208205212 U CN208205212 U CN 208205212U CN 201820600979 U CN201820600979 U CN 201820600979U CN 208205212 U CN208205212 U CN 208205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rosting
heat exchanger
air conditioner
tonifying
outdoo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0097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0097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05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05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052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环形连通的室内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补气除霜旁路,补气除霜旁路的第一端连接至压缩机的补气口,补气除霜旁路的第二端连接至气液分离器的入口,其中,在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时,除霜冷媒能够经由压缩机的排气口流入补气除霜旁路,并继续流向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操作。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减少空调器模式切换的前提下,及时进行了除霜操作,提高了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时,室外换热器运行较长时间可能产生凝霜,霜层会影响换热效率,因此,根据室外工况温度确定需要进行除霜操作时,空调器由制热模式切换至制冷模式,也即压缩机将高温高压冷媒输送至室外换热器以进行除霜操作,但是,上述除霜操作至少包括以下技术缺陷:
(1)在由制热模式切换至制冷模式时,需要大量的硬件进行动作切换,例如,四通阀需要切换流向,压缩机需要切换运行频率,而上述动作切换可能导致硬件故障和寿命缩短。
(2)由于将制热模式切换至制冷模式,因此,在除霜过程中,用户对于室内环境的制热需求是无法满足的,这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3)在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例如,低于零下20℃,室外环境温度中湿度很低,此时空调器室外机不易结霜,但空调器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和室外换热器出口温度判定是否执行化霜动作,会导致无霜化霜或者化霜不充分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霜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环形连通的室内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补气除霜旁路,补气除霜旁路的第一端连接至压缩机的补气口,补气除霜旁路的第二端连接至气液分离器的入口,其中,在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时,除霜冷媒能够经由压缩机的排气口流入补气除霜旁路,并继续流向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补气除霜旁路的第一端连接至压缩机的补气口,以及补气除霜旁路的第二端连接至气液分离器的入口,在需要进行除霜操作时,不需要切换制热模式至制冷模式,用户对室内的制热需求不会受到影响,同时,压缩机流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补气除霜旁路流向室外换热器,进而实现及时有效地除霜操作,减少了硬件的动作切换,提升了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另外,为了不影响空调器的制热性能,可以设置补气除霜旁路的口径比主管路的口径更细,也即将部分高温高压的冷媒用于除霜操作。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补气除霜旁路中的冷媒流经室外换热器后,进入气液分离器,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用于补气增焓,以提升压缩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补气除霜旁路中的一段指定流通管路靠近室外换热器的盘管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是主要的热交换部件,因此,也是最可能凝结霜层的区域,而霜层又严重影响换热效率,因此,通过将补气除霜旁路中的一端指定流通管路靠近室外换热器的盘管设置,在需要除霜时,指定流通管路内的高温高压冷媒与盘管之间进行热交换,进而去除盘管上凝结的霜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指定流通管路与室外换热器的盘管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1cm~50c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指定流通管路与盘管之间的距离范围设置为0.1cm~50cm,能够根据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的机型确定距离,另外,霜层基本上都在首先凝结于室外换热器的壳体底部,霜层沿着盘管由下向上蔓延凝结,因此,如果在结霜的初步阶段进行除霜,能够有效地提高除霜效率,因此,优选地,指定流通管路靠近壳体底部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节流装置,设于补气除霜旁路内,用于在接收到除霜指令时,控制补气除霜旁路内流通的冷媒的流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节流装置是通过缩小流道横截面积来控制流体流量,同时降低流体压力的调节阀,在空调器运行于制冷模式时,室外机不会结霜,因此,不需要生成除霜指令,通过节流装置控制补气除霜旁路停止工作,减少了冷媒的分流,提升了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节流装置包括电子膨胀阀、毛细管和毛细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四通阀,四通阀在制热模式下,形成隔离的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冷媒由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后,经第一通路流入室内换热器,流出室内换热器的冷媒与补气除霜旁路中流出的除霜冷媒融合后流入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经气液分离器处理后得到的气态冷媒由气体出口返回压缩机的补气口,经气液分离器处理后得到的液态冷媒由液体出口进入室外换热器,由室外换热器流出的冷媒经第二通路返回压缩机的回气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在压缩机的排气口设置四通阀,可以简单地通过切换四通阀的通路方式来实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的切换,而不需频繁调整压缩机和主管路的其他节流装置,减少了硬件的动作切换,提升了空调器的可靠性,另外,补气除霜旁路中始终流通的是高温高压冷媒,与四通阀的导通方式无关,而补气除霜旁路的节流装置在接收到除霜信号时导通,提高了室外换热器的除霜效率,另外,也无需等待压缩机和四通阀的工作状态的切换,除霜操作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均得到显著提高。
具体地,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压缩机后,变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压缩机排气口分为两路:
(1)第一路冷媒经过四通阀后流入室内换热器,与室内环境换热后,气态制冷剂变为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进行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液混合物,然后进入气液分离器,在气液分离器中气体冷媒与液体冷媒进行分离,气体冷媒返回压缩机的补气口,进行下一轮的压缩,液体冷媒从液体出口继续节流后,进入室外换热器进行换热,然后经过四通阀返回压缩机。
(2)在节流装置控制补气除霜旁路导通后,第二路冷媒经过节流装置之后进入室外换热器的外侧管路中,然后与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的制冷剂进行混合,继续流进室内换热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四通阀在空调器运行于制冷模式时,节流装置控制补气除霜旁路处于截止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在空调器运行于制冷模式时,室外换热器流入的是高温高压冷媒,此时无需进行除霜操作,为了最大化提高室内制冷效率,节流装置控制补气除霜旁路截止,高温高压冷媒全部流向室外换热器,提高了空调器的能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四通阀在制冷模式下,形成隔离的第三通路与第四通路,冷媒依次经第三通路依次流经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室内换热器,并继续经第四通路返回压缩机的回气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制冷模式下,四通阀形成隔离的第三通路和第四通路,不需要频繁切换硬件,同时,补气除霜旁路处于截止状态,以最大程度提高室内制冷效率。
具体地,从压缩机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先经过四通阀后流入室外换热器,与室外环境换热后变为高压低温的液态制冷剂,之后经过节流装置(可以为电子膨胀阀、毛细管、毛细芯等)进行节流,继续进入气液分离器后的液态制冷剂变为气液两相,气体制冷剂返回压缩机的补气口,进行下一轮压缩,同时,液体制冷剂流入室内换热器,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最后经过四通阀流入压缩机的回气口,完成一个制冷模式下的循环过程,补气除霜旁路在制冷模式下保持截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温度传感器,靠近室外换热器设置,用于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工况温度用于确定是否生成除霜指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靠近室外换热器设置温度传感器,能够及时根据工况温度确定是否需要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由于本申请提出的空调器在除霜过程不需要切换主管路的工作状态,仍然保持室内换热器为制热模式,室外换热器为制冷模式,四通阀的导通状态和压缩机运行频率均不变,因此,可以提高工况温度检测的灵敏度,也能随时接入补气除霜旁路进行除霜操作,尤其是在结霜初期即进行除霜操作,能够有效地提高除霜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比较器,连接至温度传感器,用于在制热模式下确定工况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在检测到工况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生成除霜指令,以导通补气除霜旁路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在检测到工况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触发切换制热模式至制冷模式,以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检测到工况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生成除霜指令,以导通补气除霜旁路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此时,无需将空调器由制热模式切换至制冷模式,即可随时进行除霜操作,而在工况温度进一步降低时,补气除霜旁路不足以满足除霜需求,可能造成除霜不完全,因此,通过触发切换至制冷模式,而使压缩机内的高温高压冷媒经主管路流入室外换热器进行高效除霜,提高了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除霜方法,包括:在检测到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时,检测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确定工况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室外换热器执行的除霜进程。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补气除霜旁路与室内换热器并联连接,并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在需要进行除霜操作时,不需要切换制热模式至制冷模式,用户对室内的制热需求不会受到影响,同时,压缩机流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补气除霜旁路流向室外换热器,进而实现及时有效地除霜操作,减少了硬件的动作切换,提升了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确定工况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室外换热器执行的除霜进程,具体包括:在检测到工况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生成除霜指令,以导通空调器的补气除霜旁路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检测到工况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生成除霜指令,以导通补气除霜旁路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此时,无需将空调器由制热模式切换至制冷模式,即可随时进行除霜操作。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可以设为1℃±0.5℃,第二预设温度可以设置-20℃±0.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确定工况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室外换热器执行的除霜进程,具体还包括:在检测到工况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触发切换制热模式至制冷模式,以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工况温度进一步降低时,补气除霜旁路不足以满足除霜需求,可能造成除霜不完全,因此,通过触发切换至制冷模式,而使压缩机内的高温高压冷媒经主管路流入室外换热器进行高效除霜,提高了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任一次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的过程中,检测除霜时长或工况温度;若检测到除霜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和/或检测到工况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控制停止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除霜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和/或检测到工况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控制停止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能够尽可能降低除霜操作对制热模式的影响,提升了空调器的运行性能。
其中,预设时长可以设为10min±5分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限定的除霜方法的步骤。
在该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的循环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在制冷模式下的循环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除霜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的循环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在制冷模式下的循环示意图。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空调器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环形连通的室内换热器102、气液分离器120、压缩机104和室外换热器106;补气除霜旁路108,补气除霜旁路108的第一端连接至压缩机104的补气口G,补气除霜旁路108的第二端连接至气液分离器120的入口,其中,在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时,除霜冷媒能够经由压缩机104的排气口F流入补气除霜旁路108,并继续流向室外换热器106进行除霜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补气除霜旁路108的第一端连接至压缩机104的补气口G,以及补气除霜旁路108的第二端连接至气液分离器120的入口,在需要进行除霜操作时,不需要切换制热模式至制冷模式,用户对室内的制热需求不会受到影响,同时,压缩机104流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补气除霜旁路108流向室外换热器106,进而实现及时有效地除霜操作,减少了硬件的动作切换,提升了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另外,为了不影响空调器的制热性能,可以设置补气除霜旁路108的口径比主管路的口径更细,也即将部分高温高压的冷媒用于除霜操作。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补气除霜旁路108中的冷媒流经室外换热器106后,进入气液分离器120,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用于补气增焓,以提升压缩机104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补气除霜旁路108中的一段指定流通管路110靠近室外换热器106的盘管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室外换热器106的盘管是主要的热交换部件,因此,也是最可能凝结霜层的区域,而霜层又严重影响换热效率,因此,通过将补气除霜旁路108中的一端指定流通管路110靠近室外换热器106的盘管设置,在需要除霜时,指定流通管路110内的高温高压冷媒与盘管之间进行热交换,进而去除盘管上凝结的霜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指定流通管路110与室外换热器106的盘管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1cm~50c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指定流通管路110与盘管之间的距离范围设置为0.1cm~50cm,能够根据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106的机型确定距离,另外,霜层基本上都在首先凝结于室外换热器106的壳体底部,霜层沿着盘管由下向上蔓延凝结,因此,如果在结霜的初步阶段进行除霜,能够有效地提高除霜效率,因此,优选地,指定流通管路110靠近壳体底部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节流装置,设于补气除霜旁路108内,用于在接收到除霜指令时,控制补气除霜旁路108内流通的冷媒的流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节流装置是通过缩小流道横截面积来控制流体流量,同时降低流体压力的调节阀,在空调器运行于制冷模式时,室外机不会结霜,因此,不需要生成除霜指令,通过节流装置控制补气除霜旁路108停止工作,减少了冷媒的分流,提升了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节流装置包括电子膨胀阀、毛细管和毛细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节流装置包括第一截止阀112和第二截止阀114,以提高除霜支路的可靠性,以及,主管路设有第一膨胀阀116和第二膨胀阀118,用于调控主管路的冷媒流量和压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四通阀122,四通阀122在制热模式下,形成隔离的第一通路AC和第二通路BD,冷媒由压缩机104的排气口F排出后,经第一通路AC流入室内换热器102,流出室内换热器102的冷媒与补气除霜旁路108中流出的除霜冷媒融合后流入气液分离器120的入口,经气液分离器120处理后得到的气态冷媒由气体出口返回压缩机104的补气口G,经气液分离器120处理后得到的液态冷媒由液体出口进入室外换热器106,由室外换热器106流出的冷媒经第二通路BD返回压缩机104的回气口E。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在压缩机104的排气口F设置四通阀122,可以简单地通过切换四通阀122的通路方式来实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的切换,而不需频繁调整压缩机104和主管路的其他节流装置,减少了硬件的动作切换,提升了空调器的可靠性,另外,补气除霜旁路108中始终流通的是高温高压冷媒,与四通阀122的导通方式无关,而补气除霜旁路108的节流装置在接收到除霜信号时导通,提高了室外换热器106的除霜效率,另外,也无需等待压缩机104和四通阀122的工作状态的切换,除霜操作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均得到显著提高。
具体地,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压缩机104后,变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压缩机104排气口F分为两路:
(1)第一路冷媒经过四通阀122后流入室内换热器102,与室内环境换热后,气态制冷剂变为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进行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液混合物,然后进入气液分离器120,在气液分离器120中气体冷媒与液体冷媒进行分离,气体冷媒返回压缩机104的补气口G,进行下一轮的压缩,液体冷媒从液体出口继续节流后,进入室外换热器106进行换热,然后经过四通阀122返回压缩机104。
(2)在节流装置控制补气除霜旁路108导通后,第二路冷媒经过节流装置之后进入室外换热器106的外侧管路中,然后与室内换热器102的出口的制冷剂进行混合,继续流进室内换热器10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四通阀122在空调器运行于制冷模式时,节流装置控制补气除霜旁路108处于截止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在空调器运行于制冷模式时,室外换热器106流入的是高温高压冷媒,此时无需进行除霜操作,为了最大化提高室内制冷效率,节流装置控制补气除霜旁路108截止,高温高压冷媒全部流向室外换热器106,提高了空调器的能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四通阀122在制冷模式下,形成隔离的第三通路AB与第四通路CD,冷媒依次经第三通路AB依次流经室外换热器106、气液分离器120、室内换热器102,并继续经第四通路CD返回压缩机104的回气口E。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制冷模式下,四通阀122形成隔离的第三通路AB和第四通路CD,不需要频繁切换硬件,同时,补气除霜旁路108处于截止状态,以最大程度提高室内制冷效率。
具体地,从压缩机104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先经过四通阀122后流入室外换热器106,与室外环境换热后变为高压低温的液态制冷剂,之后经过节流装置(可以为电子膨胀阀、毛细管、毛细芯等)进行节流,继续进入气液分离器120后的液态制冷剂变为气液两相,气体制冷剂返回压缩机104的补气口G,进行下一轮压缩,同时,液体制冷剂流入室内换热器102,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最后经过四通阀122流入压缩机104的回气口E,完成一个制冷模式下的循环过程,补气除霜旁路108在制冷模式下保持截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温度传感器,靠近室外换热器106设置,用于检测室外换热器106的工况温度,工况温度用于确定是否生成除霜指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靠近室外换热器106设置温度传感器,能够及时根据工况温度确定是否需要对室外换热器106进行除霜,由于本申请提出的空调器在除霜过程不需要切换主管路的工作状态,仍然保持室内换热器102为制热模式,室外换热器106为制冷模式,四通阀122的导通状态和压缩机104运行频率均不变,因此,可以提高工况温度检测的灵敏度,也能随时接入补气除霜旁路108进行除霜操作,尤其是在结霜初期即进行除霜操作,能够有效地提高除霜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比较器,连接至温度传感器,用于在制热模式下确定工况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在检测到工况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生成除霜指令,以导通补气除霜旁路108对室外换热器106进行除霜;在检测到工况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触发切换制热模式至制冷模式,以对室外换热器106进行除霜。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检测到工况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生成除霜指令,以导通补气除霜旁路108对室外换热器106进行除霜,此时,无需将空调器由制热模式切换至制冷模式,即可随时进行除霜操作,而在工况温度进一步降低时,补气除霜旁路108不足以满足除霜需求,可能造成除霜不完全,因此,通过触发切换至制冷模式,而使压缩机104内的高温高压冷媒经主管路流入室外换热器106进行高效除霜,提高了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施例二: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除霜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除霜方法,包括:步骤S302,在检测到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时,检测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步骤S304,确定工况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室外换热器执行的除霜进程。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补气除霜旁路与室内换热器并联连接,并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在需要进行除霜操作时,不需要切换制热模式至制冷模式,用户对室内的制热需求不会受到影响,同时,压缩机流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补气除霜旁路流向室外换热器,进而实现及时有效地除霜操作,减少了硬件的动作切换,提升了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确定工况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室外换热器执行的除霜进程,具体包括:在检测到工况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生成除霜指令,以导通空调器的补气除霜旁路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检测到工况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生成除霜指令,以导通补气除霜旁路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此时,无需将空调器由制热模式切换至制冷模式,即可随时进行除霜操作。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可以设为1℃±0.5℃,第二预设温度可以设置-20℃±0.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确定工况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室外换热器执行的除霜进程,具体还包括:在检测到工况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触发切换制热模式至制冷模式,以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工况温度进一步降低时,补气除霜旁路不足以满足除霜需求,可能造成除霜不完全,因此,通过触发切换至制冷模式,而使压缩机内的高温高压冷媒经主管路流入室外换热器进行高效除霜,提高了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任一次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的过程中,检测除霜时长或工况温度;若检测到除霜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和/或检测到工况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控制停止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除霜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和/或检测到工况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控制停止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能够尽可能降低除霜操作对制热模式的影响,提升了空调器的运行性能。
其中,预设时长可以设为10min±5分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在检测到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时,检测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确定工况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室外换热器执行的除霜进程。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补气除霜旁路与室内换热器并联连接,并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在需要进行除霜操作时,不需要切换制热模式至制冷模式,用户对室内的制热需求不会受到影响,同时,压缩机流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补气除霜旁路流向室外换热器,进而实现及时有效地除霜操作,减少了硬件的动作切换,提升了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确定工况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室外换热器执行的除霜进程,具体包括:在检测到工况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生成除霜指令,以导通空调器的补气除霜旁路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检测到工况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生成除霜指令,以导通补气除霜旁路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此时,无需将空调器由制热模式切换至制冷模式,即可随时进行除霜操作。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可以设为1℃±0.5℃,第二预设温度可以设置-20℃±0.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确定工况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室外换热器执行的除霜进程,具体还包括:在检测到工况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触发切换制热模式至制冷模式,以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工况温度进一步降低时,补气除霜旁路不足以满足除霜需求,可能造成除霜不完全,因此,通过触发切换至制冷模式,而使压缩机内的高温高压冷媒经主管路流入室外换热器进行高效除霜,提高了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任一次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的过程中,检测除霜时长或工况温度;若检测到除霜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和/或检测到工况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控制停止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除霜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和/或检测到工况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控制停止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能够尽可能降低除霜操作对制热模式的影响,提升了空调器的运行性能。
其中,预设时长可以设为10min±5分钟。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相关技术提出的如何进一步地优化除霜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通过设置补气除霜旁路与室内换热器并联连接,并根据所述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所述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在需要进行除霜操作时,不需要切换制热模式至制冷模式,用户对室内的制热需求不会受到影响,同时,压缩机流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补气除霜旁路流向室外换热器,进而实现及时有效地除霜操作,减少了硬件的动作切换,提升了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实用新型是参照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连通的室内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
补气除霜旁路,所述补气除霜旁路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所述补气除霜旁路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
其中,在所述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时,除霜冷媒能够经由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流入所述补气除霜旁路,并继续流向所述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气除霜旁路中的一段指定流通管路靠近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盘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定流通管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盘管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1cm~5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节流装置,设于所述补气除霜旁路内,用于在接收到除霜指令时,调控所述补气除霜旁路内流通的冷媒的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流装置包括电子膨胀阀、毛细管和毛细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在所述制热模式下,形成隔离的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所述冷媒由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后,经所述第一通路流入所述室内换热器,流出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冷媒与所述补气除霜旁路中流出的除霜冷媒融合后流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经所述气液分离器处理后得到的气态冷媒由气体出口返回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经所述气液分离器处理后得到的液态冷媒由液体出口进入所述室外换热器,由所述室外换热器流出的冷媒经所述第二通路返回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四通阀在所述空调器运行于制冷模式时,所述节流装置控制所述补气除霜旁路处于截止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通阀在所述制冷模式下,形成隔离的第三通路与第四通路,所述冷媒依次经所述第三通路依次流经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并继续经所述第四通路返回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靠近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用于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所述工况温度用于确定是否生成所述除霜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比较器,连接至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在所述制热模式下确定所述工况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检测到所述工况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生成所述除霜指令,以导通所述补气除霜旁路对所述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
在检测到所述工况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触发切换所述制热模式至所述制冷模式,以对所述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
CN201820600979.XU 2018-04-25 2018-04-25 空调器 Active CN208205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00979.XU CN208205212U (zh) 2018-04-25 2018-04-25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00979.XU CN208205212U (zh) 2018-04-25 2018-04-25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05212U true CN208205212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521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00979.XU Active CN208205212U (zh) 2018-04-25 2018-04-25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0521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0436A (zh) * 2018-04-25 2018-11-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除霜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30665A (zh) * 2019-04-19 2019-07-1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529965A (zh) * 2019-09-09 2019-12-0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制热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36207A (zh) * 2019-09-26 2020-01-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0436A (zh) * 2018-04-25 2018-11-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除霜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30665A (zh) * 2019-04-19 2019-07-1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030665B (zh) * 2019-04-19 2021-07-1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529965A (zh) * 2019-09-09 2019-12-0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制热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36207A (zh) * 2019-09-26 2020-01-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0436A (zh) 空调器、除霜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8205212U (zh) 空调器
CN108626841A (zh) 空调器、除霜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344058B1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EP2913608B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CN208186580U (zh) 空调器
US10852027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6288488A (zh) 空调器系统和空调器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3528142B (zh) 防结霜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86151A (zh)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0367313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945389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9539623A (zh) 空调系统及其补气增焓控制方法
CN109579344A (zh) 一种能够防止压缩机液击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482685A (zh) 冷暖型空调器
WO2023207222A1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1623548A (zh) 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5352211A (zh) 一种直接膨胀式机房节能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63469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688631B (zh)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化霜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4313515U (zh) 冷暖型空调器
CN208952458U (zh) 一种除霜空调器
CN209558719U (zh) 一种双级增焓系统
CN104976837B (zh) 空调器
CN105674614A (zh) 一种风冷热泵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