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91114U - 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91114U
CN208191114U CN201820530107.0U CN201820530107U CN208191114U CN 208191114 U CN208191114 U CN 208191114U CN 201820530107 U CN201820530107 U CN 201820530107U CN 208191114 U CN208191114 U CN 2081911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heat
display terminal
vehicle
condu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301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永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301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911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91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911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和车辆,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用于与显示终端的发热元件相连;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第一侧与所述导热件相连;散热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第二侧与所述散热器相连;其中所述散热器不与所述发热元件叠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通过导热件将散热器与显示终端的发热元件相连,导热件与散热器之间设有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可将导热件靠近散热器的一端的温度降低至低于环境温度,具有极好地降温效果,且在半导体制冷器正负极反接时,散热装置可作为加热器对显示终端进行适度的加热,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和具有该散热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车载多媒体散热均采用自然对流或者强迫对流的风冷散热方案,但这种散热方案冷却功能单一,不能将多媒体系统的温度降到低于环境温度,对多媒体系统的散热效果较差,且散热装置与多媒体系统堆叠占用空间大,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可有效地降低显示终端的温度,且在结构上大大地节约堆叠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用于与显示终端的发热元件相连;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第一侧与所述导热件相连;散热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第二侧与所述散热器相连;其中所述散热器不与所述发热元件叠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通过导热件将散热器与显示终端的发热元件相连,可将显示终端的发热元件的热量有效地传递至散热器,实现显示终端散热,导热件与散热器之间设有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可将导热件靠近散热器的一端的温度降低至低于环境温度,具有极好地降温效果,且在半导体制冷器正负极反接时,散热装置可作为加热器对显示终端进行适度的加热,便于显示终端快速地进入工作状态,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所述导热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所述第一侧相连,所述导热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发热元件相连,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发热元件沿所述导热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器为翅片式,且包括:基板和设于所述基板第一侧的翅片,所述基板的第一侧具有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贴合的安装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所述安装位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基板靠近所述发热元件的一侧边沿,所述导热件从所述安装位的所述一侧伸入,在所述基板所在的面上所述安装位的其余侧设有所述翅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所述导热件包括热管,所述显示终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显示终端随动,在所述显示终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所述热管的热端均位于所述热管的冷端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所述显示终端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发热元件上方,所述热管从热端到冷端朝第一方向倾斜,所述显示终端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时朝所述第一方向的反向转动,所述显示终端在第二位置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发热元件水平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导热片和第二导热片,所述第一导热片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相连,且所述第一导热片背离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一侧与所述导热件相连,所述第二导热片与所述发热元件相连,且所述第二导热片背离所述发热元件的一侧与所述导热件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还包括隔热盖,所述隔热盖与所述散热器及所述显示终端相连且包覆所述导热件的冷端、所述半导体制冷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电连接,以可选择性地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通电方向。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散热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在显示终端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在显示终端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第一导热片、第二导热片和导热件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半导体制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散热装置100,导热件1,半导体制冷器2,散热器3,基板31,翅片32,安装位33,第一导热片41,第二导热片42,隔热盖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100,可以理解的是,显示终端易在通电使用时间过长后升温,散热装置100可用于给车辆的显示终端降温,以使显示终端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工作,防止显示终端温度过高导致内部结构被破坏,提升显示终端的使用安全性,保证显示终端具有稳定的工作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100包括:导热件1、半导体制冷器2、散热器3。
如图1所示,导热件1用于与显示终端的发热元件相连,且导热件1与散热器3相连,由此,显示终端的发热元件可通过导热件1与散热器3相连,进而将发热元件的热量通过导热件1到传递给散热器3,以便于散热器3将热量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实现显示终端的散热,其中,发热元件可包括显示终端的电子芯片。
其中,如图1所示,导热件1包括热管,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显示终端的发热元件、散热器3相连,具体地,热管包括热端和冷端,且热端与散热器3相连,冷端与显示终端的发热元件相连,需要说明的是,热管内具有用于容纳换热介质的腔体,换热介质可在高温下气化,在散热装置100实现显示终端散热的过程中,热管内处于冷端的换热介质被显示终端的发热元件加热,且换热介质在被加热后气化成为气态,由此,气态的换热介质在腔体内从热管的冷端流至热端,同时将冷端的热量带至热端,气态的换热介质在热端与散热器3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换热介质冷凝为液态并重新流回热管的冷端,这样,换热介质在腔体内形成循环回流,持续地将发热元件的热量传递至散热器3,实现显示终端的散热,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
如图1所示,半导体制冷器2的第一侧与导热件1相连,半导体制冷器2的第二侧与散热器3相连,比如,半导体制冷器2的第一侧与热管的冷端相连,半导体制冷器2的第二侧与散热器3贴合相连,半导体制冷器2与导热件1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使得半导体制冷器2和导热件1之间的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这样,半导体制冷器2可将热管的冷端的热量传递给散热器3,同时热管的冷端的温度逐渐降低,热管内的气态换热介质冷凝为液态,便于热管持续换热,进而实现对显示终端的散热作用,如图7所示,半导体制冷器2具有连接线,半导体制冷器2可通过连接线与整车的电源相连。
半导体制冷器2的电压正负极正向接通时,半导体制冷器2在通电的状态下一侧吸热且另一侧放热,比如,半导体制冷器2的第一侧吸热,半导体制冷器2的第二侧放热,即半导体制冷器2可通过电流做功将第一侧的内能不断地减少,且第一侧的温度可降低至比环境温度更低,比普通的散热器3的散热效果更佳,这样,可使得显示终端在更高的温度环境中稳定工作,极大地优化了散热装置100的散热性能。
其中,如图1所示,导热件1的第一端与半导体制冷器2的第一侧相连,导热件1的第二端用于与发热元件相连,散热器3与发热元件沿导热件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即散热器3与发热元件分别与导热件1的两端相连,如图1-图4所示,散热器3不与发热元件叠置,即散热器3不与发热元件沿厚度方向设置,散热器3与发热元件可水平方向布置,同时通过热管实现热量传递,在结构上大大地节约了散热装置100的堆叠空间,使得散热器3与空气良好接触,进而提高散热器3的散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100,通过导热件1将散热器3与显示终端的发热元件相连,可将显示终端的发热元件的热量有效地传递至散热器3,实现显示终端散热,导热件1与散热器3之间设有半导体制冷器2,半导体制冷器2可将导热件1靠近散热器3的一端的温度降低至低于环境温度,具有极好地降温效果,且在半导体制冷器2正负极反接时,散热装置100可作为加热器对显示终端进行适度的加热,便于显示终端在低温环境中快速地进入工作状态,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散热装置100还包括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控制单元与半导体制冷器2电连接,以可选择性地控制半导体制冷器2的通电方向,当控制单元控制半导体制冷器2正向接通时,半导体制冷器2在通电的状态下一侧吸热且另一侧放热,以促进显示终端的散热过程,可使得显示终端在更高的温度环境中稳定工作,极大地优化了散热装置100的散热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单元控制半导体制冷器2的电压正负极反向接通后,半导体制冷器2的吸热的一侧与放热的一侧对换,即半导体制冷器2的第二侧吸热,半导体制冷器2的第一侧放热,这样散热装置100具有了加热的功能,由此,散热装置100可在低温环境下对显示终端的电子元件进行适度的加热,便于显示终端快速地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方便乘员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散热器3为翅片式,且散热器3包括基板31和翅片32,基板31和翅片32可与空气进行对流换热,以将热量传递到空气中,翅片32为多个,多个翅片32设于基板31的第一侧,比如,多个翅片32垂直于基板31的第一侧设置,多个翅片32均匀间隔开设置,使得每个翅片32都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散热,且基板31的第一侧具有安装位33,安装位33用于安装半导体制冷器2,即半导体制冷器2及安装位33与翅片32均设于基板的第一侧,安装位33与半导体制冷器2贴合,使得半导体制冷器2与基板31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实现换热,由此,基板31吸收来自半导体制冷器2的热量,半导体制冷器2自身产生的焦耳热也将通过散热器3传递到空气中,且基板31吸收的热量通过自身及翅片32传递到空气中,同时,半导体制冷器2与翅片32均设于基板的第一侧明显地减小散热器的整体厚度,可极大地节省散热装置100的布局空间,提高散热装置100的空间利用率。
如图5所示,安装位33的一侧延伸至基板31靠近发热元件的一侧边沿,导热件1从安装位33的一侧伸入,即半导体制冷器2安装于安装位33后,导热件1可从安装位33的一侧伸入以与半导体制冷器2相连,在基板31所在的面上安装位33的其余侧设有翅片32,即安装位33与基板31除靠近发热元件的一侧的其他侧之间均设有翅片32,即半导体制冷器2沿周向的多侧设有翅片32,由此,翅片32可将半导体制冷器2传递至基板31的热量快速地散到空气中,提高散热装置100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显示终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散热装置100与显示终端随动,比如,第一位置为显示终端处于竖屏时,第二位置为显示终端处于横屏时,在显示终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热管的热端均位于热管的冷端的上方,由此,腔体内液态的换热介质始终位于热管的冷端,便于发热元件将位于热管的冷端的换热介质加热为气态,保证腔体内始终有气流循环流动,即导热体可持续地将发热元件的热量传递给散热器3,实现显示终端的降温,同时提高散热装置100结构设计、布局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提升乘员的使用体验。
显示终端在第一位置时,如图2所示,散热器3位于发热元件上方,即散热器3与发热元件沿竖向间隔开布置,热管从热端到冷端朝第一方向倾斜,如图3所示,第一方向为图3中指向左,即热端到冷端在图3中向左倾斜,且此时热管的热端位于热管的冷端的上方,腔体内液态的换热介质位于热管的冷端,显示终端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时朝第一方向的反向转动,即显示终端相对于散热器3逆时针转动,显示终端在第二位置时,散热器3与发热元件水平布置,且热管的热端位于热管的冷端的斜上方,腔体内液态的换热介质仍位于热管的冷端,这样,显示终端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腔体内始终有气流循环流动,导热体均可持续地将发热元件的热量有效地传递至散热器3,实现显示终端的降温,同时提高散热装置100结构设计、布局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且乘员在切换横屏和竖屏的过程中散热装置100始终具有稳定的散热性,提升乘员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100,如图1所示,还包括第一导热片41和第二导热片42。
如图1和图6所示,热管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导热片41、第二导热片42相连,具体地,热管的两个端部分别为冷端和热端,第一导热片41与半导体制冷器2相连,且第一导热片41背离半导体制冷器2的一侧与导热件1相连,第一导热片41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半导体制冷器2、热管的冷端贴合相连,这样,通过第一导热片41可将热管的冷端的热量有效地传递至半导体制冷器2,便于散热器3实现散热作用。
第二导热片42与发热元件相连,且第二导热片42背离发热元件的一侧与导热件1相连,具体地,第二导热片42与发热元件贴合相连,以使第二导热片42与发热元件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传热效率,由此,通过第一导热片41与半导体制冷器2、导热件1面接触,第二导热片42与发热元件、导热件1面接触,可极大地提升导热件1在散热器3与发热元件之间的传热效率,提升散热装置100的散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散热装置100还包括隔热盖5,隔热盖5与散热器3相连,隔热盖5与显示终端相连,且隔热盖5包覆导热件1的冷端、半导体制冷器2,这样,通过隔热盖5将导热件1的冷端、半导体制冷器2等低温区包起来,并灌胶水密封,避免热量回串,保证散热装置100可实现正常换热。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10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导热件1将散热器3与显示终端的发热元件相连,导热件1与散热器3之间设有半导体制冷器2,半导体制冷器2可将导热件1靠近散热器3的一端的温度降低至低于环境温度,便于实现散热器3实现对显示终端的降温作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用于与显示终端的发热元件相连;
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第一侧与所述导热件相连;
散热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第二侧与所述散热器相连;其中
所述散热器不与所述发热元件叠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所述第一侧相连,所述导热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发热元件相连,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发热元件沿所述导热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为翅片式,且包括:基板和设于所述基板第一侧的翅片,所述基板的第一侧具有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贴合的安装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基板靠近所述发热元件的一侧边沿,所述导热件从所述安装位的所述一侧伸入,在所述基板所在的面上所述安装位的其余侧设有所述翅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包括热管,所述显示终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显示终端随动,在所述显示终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所述热管的热端均位于所述热管的冷端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终端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发热元件上方,所述热管从热端到冷端朝第一方向倾斜,所述显示终端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时朝所述第一方向的反向转动,所述显示终端在第二位置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发热元件水平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热片和第二导热片,所述第一导热片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相连,且所述第一导热片背离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一侧与所述导热件相连,所述第二导热片与所述发热元件相连,且所述第二导热片背离所述发热元件的一侧与所述导热件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盖,所述隔热盖与所述散热器及所述显示终端相连且包覆所述导热件的冷端、所述半导体制冷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电连接,以可选择性地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通电方向。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
CN201820530107.0U 2018-04-13 2018-04-13 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和车辆 Active CN2081911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30107.0U CN208191114U (zh) 2018-04-13 2018-04-13 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30107.0U CN208191114U (zh) 2018-04-13 2018-04-13 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91114U true CN208191114U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33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30107.0U Active CN208191114U (zh) 2018-04-13 2018-04-13 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911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4545A (zh) * 2019-06-13 2021-03-16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4545A (zh) * 2019-06-13 2021-03-16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514545B (zh) * 2019-06-13 2023-10-27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00260B (zh) 电池及其壳体结构、电芯保护方法、可移动装置及其套件
US8297062B2 (en) Heat-dissipating device for supplying cold airflow
CN211064023U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101917835A (zh) 电动汽车控制器大功率模块冷却结构
JPH0642852A (ja) 熱電半導体素子を利用した熱電式冷蔵/温蔵兼用装置
CN106907760B (zh) 散热组件及电热油汀
CN100489434C (zh) 适用于大功率高效热管散热器的板式整体结构散热方法及装置
CN208191114U (zh) 用于车载显示终端的散热装置和车辆
JP2004319658A (ja) 電子冷却装置
CN211451987U (zh) 热量传导装置
CN202713879U (zh) 电动汽车控制器大功率模块冷却结构
KR100633128B1 (ko) Ptc히터 일체형의 차량용 온수히터코어
CN207799606U (zh) 一种电脑高效水冷散热系统
CN207993853U (zh) 一种散热矽胶片
US9631842B1 (en) Magneto-caloric cooling system
CN111600098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水冷式散热系统
CN206724041U (zh) 一种基于cpu水冷的散热装置
CN201571286U (zh) 回路式散热装置
KR101470343B1 (ko) 차량용 냉·온수기
EP2363882A1 (en) Heat-dissipating device for supplying cold airflow
CN110557932A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具有该散热装置的手机
CN217685509U (zh) 散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CN220627909U (zh) Bdu冷却系统及车辆
CN213983848U (zh) 便携式空调模块
CN219286506U (zh) 蓄电池散热装置及其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