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77107U - 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 - Google Patents

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77107U
CN208177107U CN201820443274.1U CN201820443274U CN208177107U CN 208177107 U CN208177107 U CN 208177107U CN 201820443274 U CN201820443274 U CN 201820443274U CN 208177107 U CN208177107 U CN 208177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high
vortex type
dust removing
tube
dedusting demi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432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沛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ti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ti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ti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ti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432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77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77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77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包括除尘管、设置在除尘管轴向中部的冲洗管,所述冲洗管上间隔的安装有若干个旋流板与第一冲洗头,所述除尘管的内侧顶部设置有收水网;所述冲洗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冲洗头,第二冲洗头设置在收水网内侧;所述除尘管由内管与外管套接而成,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疏水导流通道,所述内管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疏水导流通道相连通的疏水孔,所述外管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疏水导流通道相连通的排液口。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疏水导流通道,液膜经过疏水孔流入到疏水导流通道内,进而从排液口排出,避免形成二次夹带现象,提高了除尘除雾的效率,另外除尘管的顶端设置有挡水环沿,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效果。

Description

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
背景技术
湿法脱硫后的烟气中含有大量雾滴,由浆液液滴、粉尘、凝结液滴组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日趋严格,燃煤锅炉、钢铁、水泥等行业逐步展开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在此背景下,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因其分离效果优,投资低,实施难度小,运行可靠、成本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脱硫超低排放改造及其它需要分离气体中粉尘、微小液滴的场所。
现有的旋流式除尘除雾器的工作原理为:烟气由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的下端进入除雾器内部,在呈一定角度的旋流叶片的作用下,烟气流向改变,改为旋转向上方向流动,烟气流动过程中,烟气中的微小液滴及粉尘会碰撞、凝并,凝并后的微小液滴及粉尘在惯性力、离心力作用下,甩向除雾器外壁,被外壁捕集后形成液膜向下流动,旋转向上流动的气体击碎上述的液膜容易形成液滴二次夹带现象,影响了除尘除雾的效果,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除尘除雾器进行改进,以消除液滴的二次夹带现象,提高除尘除雾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包括除尘管、设置在除尘管轴向中部的冲洗管,所述冲洗管上间隔的安装有若干个旋流板与第一冲洗头,所述除尘管的内侧顶部设置有收水网;
所述冲洗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冲洗头,第二冲洗头设置在收水网内侧;
所述除尘管由内管与外管套接而成,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疏水导流通道,所述内管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疏水导流通道相连通的疏水孔,所述外管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疏水导流通道相连通的排液口。
进一步,所述除尘管的顶端设置有挡水环沿。
进一步,所述挡水环沿的底部设置有阻水环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冲洗头向下倾斜设置,其与水平面之间为45度夹角。
进一步,所述第二冲洗头向上倾斜设置,其与水平面之间为45度夹角。
进一步,所述收水网为空间网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收水网由若干个间隔布置的滤水网组成,滤水网沿水平方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疏水孔由内向外向下倾斜设置。
进一步,所述排液口的外侧设置有阻水网。
进一步,所述阻水网倾斜设置,阻水网的底端与排液口的底部固定连接,阻水网的顶部向着远离排液口的方向延伸设置,排液口与阻水网之间设置有排水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疏水导流通道,液膜经过疏水孔流入到疏水导流通道内,进而从排液口排出,避免形成二次夹带现象,提高了除尘除雾的效率,另外除尘管的顶端设置有挡水环沿,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包括除尘管1、设置在除尘管1轴向中部的冲洗管2,冲洗管2上间隔的安装有若干个旋流板3与第一冲洗头4,优选的,第一冲洗头4向下倾斜设置,其与水平面之间为45度夹角。
除尘管1的内侧顶部设置有收水网5,收水网5为空间网状结构或者由若干个间隔布置的滤水网组成,滤水网沿水平方向设置。
冲洗管2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冲洗头6,第二冲洗头6设置在收水网5内侧,优选的,第二冲洗头6向上倾斜设置,其与水平面之间为45度夹角。
除尘管1由内管11与外管12套接而成,内管11与外管12之间设置有疏水导流通道13,内管11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疏水导流通道13相连通的疏水孔14,外管12的底端设置有与疏水导流通道13相连通的排液口15。
除尘管1的顶端设置有挡水环沿7,挡水环沿7的底部设置有阻水环槽71。
疏水孔14由内向外向下倾斜设置,优选的,疏水孔1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5-55度。
排液口15的外侧设置有阻水网8。
阻水网8倾斜设置,阻水网8的底端与排液口15的底部固定连接,阻水网8的顶部向着远离排液口15的方向延伸设置,排液口15与阻水网8之间设置有排水空间9,优选的,阻水网8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75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经喷淋处理后的脱硫净烟气含有大量的雾滴,雾滴由浆液液滴、凝结液滴和尘颗粒组成,当这部分烟气从底部进入除尘管1后,旋流板3使脱硫净烟气在除尘管1内高速旋转,形成气液两相的剧烈旋转及扰动,从而使得净烟气中的细小液滴、细微粉尘颗粒、气溶胶等微小颗粒物互相碰撞团聚成大液滴,在旋流板3作用下,使脱硫净烟气向外离心运动,聚合形成的大液滴与除尘管1管壁碰撞,被除尘管1管壁表面液膜捕获,达到去除微小颗粒物的目的,达到高效除尘除雾的目的,液膜经过疏水孔14流入到疏水导流通道13内,进而从排液口15排出,由于设置有阻水网8,阻止了气体从除雾器底部直接进入到疏水导流通道13内,并且排液口15与阻水网8之间设置有排水空间9,保证排水顺畅,另外除尘管1的顶端设置有挡水环沿7,挡水环沿7的底部设置有阻水环槽71,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0)

1.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包括除尘管、设置在除尘管轴向中部的冲洗管,所述冲洗管上间隔的安装有若干个旋流板与第一冲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管的内侧顶部设置有收水网;
所述冲洗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冲洗头,第二冲洗头设置在收水网内侧;
所述除尘管由内管与外管套接而成,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疏水导流通道,所述内管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疏水导流通道相连通的疏水孔,所述外管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疏水导流通道相连通的排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管的顶端设置有挡水环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环沿的底部设置有阻水环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洗头向下倾斜设置,其与水平面之间为45度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冲洗头向上倾斜设置,其与水平面之间为45度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水网为空间网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水网由若干个间隔布置的滤水网组成,滤水网沿水平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孔由内向外向下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口的外侧设置有阻水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网倾斜设置,阻水网的底端与排液口的底部固定连接,阻水网的顶部向着远离排液口的方向延伸设置,排液口与阻水网之间设置有排水空间。
CN201820443274.1U 2018-03-30 2018-03-30 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 Active CN208177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43274.1U CN208177107U (zh) 2018-03-30 2018-03-30 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43274.1U CN208177107U (zh) 2018-03-30 2018-03-30 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77107U true CN208177107U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35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43274.1U Active CN208177107U (zh) 2018-03-30 2018-03-30 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77107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2817A (zh) * 2019-09-30 2020-01-07 新中天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螺旋式除水雾装置
CN111905455A (zh) * 2020-08-01 2020-11-10 内蒙古高原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束式除尘除雾器
CN112774320A (zh) * 2021-02-07 2021-05-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防二次携带的旋流板除尘除雾装置及方法
CN112933841A (zh) * 2021-02-07 2021-06-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防二次携带的螺旋槽除雾除尘装置及方法
CN112933840A (zh) * 2021-02-07 2021-06-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自成膜的旋流板除尘除雾器
CN112933842A (zh) * 2021-02-07 2021-06-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波浪板螺旋槽除尘除雾装置
CN111905455B (zh) * 2020-08-01 2024-05-31 内蒙古高原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束式除尘除雾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2817A (zh) * 2019-09-30 2020-01-07 新中天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螺旋式除水雾装置
CN111905455A (zh) * 2020-08-01 2020-11-10 内蒙古高原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束式除尘除雾器
CN111905455B (zh) * 2020-08-01 2024-05-31 内蒙古高原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束式除尘除雾器
CN112774320A (zh) * 2021-02-07 2021-05-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防二次携带的旋流板除尘除雾装置及方法
CN112933841A (zh) * 2021-02-07 2021-06-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防二次携带的螺旋槽除雾除尘装置及方法
CN112933840A (zh) * 2021-02-07 2021-06-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自成膜的旋流板除尘除雾器
CN112933842A (zh) * 2021-02-07 2021-06-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波浪板螺旋槽除尘除雾装置
CN112933842B (zh) * 2021-02-07 2022-08-1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波浪板螺旋槽除尘除雾装置
CN112933841B (zh) * 2021-02-07 2022-08-1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防二次携带的螺旋槽除雾除尘装置及方法
CN112774320B (zh) * 2021-02-07 2024-04-0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防二次携带的旋流板除尘除雾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77107U (zh) 旋流式高效除尘除雾器
CN104606963B (zh) 一种直筒形折流式除雾器
CN104984597B (zh) 一种气动旋流并联组合除雾装置及应用
CN201179364Y (zh) 带有内置螺旋整流装置的立式气(汽)液旋流分离器
CN105169818B (zh) 一种双叶气动旋流并联组合除雾装置及应用
CN206587499U (zh) 一种除雾器
CN204911024U (zh) 一种气动旋流并联组合除雾装置
CN102100988A (zh) 组合型天然气气液分离器
CN104606962B (zh) 直筒形折流除雾器
CN208389571U (zh) 一种带翅片的高效旋流器
CN105983277A (zh) 除雾器及其设计方法
CN108692324A (zh) 一种消白烟烟囱
CN208541956U (zh) 一种除雾装置
CN203540224U (zh) 一种锥筒形折流式除雾器
CN104606961A (zh) 折流式除雾器
CN208526052U (zh) 一种旋流除雾器
CN104606958B (zh) 一种倒锥形折流式除雾器
CN206762467U (zh) 一种双旋风除雾除尘装置
CN207270895U (zh) 一种集水型除尘除雾装置及系统
CN208541957U (zh) 一种多重高效除雾器
CN205886495U (zh) 气液分离装置
CN203240597U (zh) 含水平膨胀节的悬挂式烟囱
CN210699167U (zh) 一种多级气旋除尘除雾器
CN102563678B (zh) 湿法脱硫后烟囱出口防烟气液滴携带装置
CN204973336U (zh) 一种双叶气动旋流并联组合除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