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76133U - 一种鞋底及雪地靴 - Google Patents

一种鞋底及雪地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76133U
CN208176133U CN201820451675.1U CN201820451675U CN208176133U CN 208176133 U CN208176133 U CN 208176133U CN 201820451675 U CN201820451675 U CN 201820451675U CN 208176133 U CN208176133 U CN 208176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sole
sole
face
extension
outs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516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辉
王猛
崔全峰
程瑞杰
刘文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chang Ruixiang Shoe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olomer Fash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lomer Fash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lomer Fash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516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76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76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761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鞋底及雪地靴,鞋底包括:第一中底,第一中底由发泡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且第一中底包括鞋头部和延伸部,鞋头部用于盛放人体的脚掌,延伸部为鞋头部的末端延伸至足跟处形成;第二中底,第二中底包裹在延伸部的尾端,用于支撑足跟,且第二中底的硬度大于第一中底的硬度;大底,大底为耐磨材料制成,且大底设置在第一中底和第二中底的底部。第一中底由发泡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比重小,弹性高,柔软性好。此外,延伸部由鞋头部一体延伸形成至足跟部位,使得鞋底有足够的柔软性和高弹性。第二中底包覆在延伸部的尾端,提供了足够的支撑来包裹及支撑使用者的足跟。而大底由耐磨材料制成,耐磨。

Description

一种鞋底及雪地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鞋底及雪地靴。
背景技术
鞋底为鞋子的基底,其品类可谓是多种多样。目前,鞋底最多的是采用耐磨性材料,其耐磨性能虽好,但其无法满足人们运动时对鞋子柔软、高弹性的需求。
因此,如何提高鞋底的柔软性和高弹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鞋底,以提高鞋底的柔软性和高弹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雪地靴。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鞋底,包括:
第一中底,所述第一中底由发泡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一中底包括鞋头部和延伸部,所述鞋头部用于盛放人体的脚掌,所述延伸部为所述鞋头部的末端延伸至足跟处形成;
第二中底,所述第二中底包覆在所述延伸部的尾端,用于包裹及支撑所述足跟,所述第二中底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中底的硬度;
大底,所述大底由耐磨材料制成,且所述大底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底和所述第二中底的底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中底和所述第二中底。
优选地,在上述鞋底中,所述第一中底由E-TPU发泡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一中底的表面呈颗粒状。
优选地,在上述鞋底中,所述鞋头部的外底面和所述延伸部的外底面之间通过第一斜面连接;
所述第二中底上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贴合在所述第一斜面上。
优选地,在上述鞋底中,所述鞋头部的外底面开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第二中底的外底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一凹槽能够组成一个长条槽。
优选地,在上述鞋底中,所述第二中底的内底面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插接所述延伸部。
优选地,在上述鞋底中,所述第二中底由EVA材料、PU材料或TPU材料制成;所述大底由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地,在上述鞋底中,所述大底的底端上设置有镂空部和多个防滑凸块。
优选地,在上述鞋底中,所述镂空部包括:
第一镂空部,所述第一镂空部能够露出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
第二镂空部,所述第二镂空部的个数为多个,且环绕所述第一镂空部。
优选地,在上述鞋底中,还包括鞋垫;
所述鞋垫贴合在所述第一中底和所述第二中底的顶面。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鞋底,其中,第一中底由发泡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比重小,弹性高,柔软性好,且其延伸部由鞋头部一体延伸形成至足跟部位,最大化了第一中底的回弹效果与缓震效果。此外,第二中底包覆在延伸部的尾端,且第二中底的硬度大于第一中底的硬度,能够提供足够的面积和足够的支撑力来包裹和支撑使用者的足跟。设置在第一中底和第二中底的底部的大底由耐磨材料制成,耐磨性好。即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鞋底,在保证了鞋底足够耐磨性和结实度的基础上,又提高了鞋底的柔软性和高弹性。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雪地靴,包括鞋面及与所述鞋面连接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鞋底;
所述鞋面包括鞋筒、鞋头面和后跟面;
所述鞋筒包括前筒面和后筒面,所述前筒面的侧边和所述后筒面的侧边连接,且所述前筒面的顶面和所述后筒面的顶面能够组成V形;
所述后跟面的底边与所述第二中底连接,所述后筒面的底边与所述后跟面的顶边缝合;
鞋头面,所述鞋头面与所述第一中底连接,且所述鞋头面与所述前筒面的底边连接。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雪地靴,由于与鞋面连接的鞋底为上述任意一项中的鞋底,因此,上述鞋底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均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雪地靴所包含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新颖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的第一中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的第二中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的大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雪地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5中:
第一中底1、鞋头部101、延伸部102、第一斜面103、第一凹槽104、第二中底2、第二斜面201、第二凹槽202、容置槽203、大底3、镂空部301、防滑凸块302、第一镂空部303、第二镂空部304、鞋头面4、后跟面5、前筒面6、后筒面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鞋底,其中,鞋底包括第一中底1、第二中底2和大底3。
第一中底1由发泡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需要说明的是,发泡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为常规材料,本实用新型并不涉及对材料的改进。且发泡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具有质量轻、回弹性好、减震好等特点,使得鞋底的比重减小,具有高弹性和高柔软性。
第一中底1包括鞋头部101和延伸部102,鞋头部101用于盛放使用者的脚掌,延伸部102为鞋头部101的末端延伸至使用者的足跟处形成,从而最大化发泡材料的回弹效果与缓震效果。
第二中底2包覆在延伸部102的尾端,用于包裹及支撑足跟,第二中底2与使用者的足跟仿形设置,提高使用者的足部舒适性。为了保证对第一中底1的牢固支撑,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第二中底2的硬度大于第一中底1的硬度。
大底3为耐磨材料制成,使得鞋底具有耐磨的优点,且大底3设置在第一中底1和第二中底2的底部,用于支撑第一中底1和第二中底2。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鞋底,包括第一中底1、第二中底2和大底3,其中,第一中底1由发泡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比重小,弹性高,柔软性好,且其延伸部102由鞋头部101一体延伸形成至足跟部位,最大化了第一中底1的回弹效果与缓震效果,使得鞋底有足够的柔软性和高弹性。第二中底2包覆在延伸部102的尾端,且其硬度大于第一中底1的硬度,从而提供了足够的面积来包裹使用者的足跟,且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力来支撑其足跟。而设置在第一大底3和第二大底3的底部的大底3由耐磨材料制成,耐磨性好。即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鞋底,在保证了鞋底足够耐磨性和结实度的基础上,又提高了鞋底的柔软性和高弹性。
实施例二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鞋底和实施例一中的鞋底的结构类似,对相同之处就不再赘述了,仅介绍不同之处。
本实施例中,具体公开了第一中底2由E-TPU(发泡热塑性聚氨酯)发泡材料制成,表面呈颗粒状,即第一中底2的表面上均布有多个颗粒状突起。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中底2也可以由其他发泡材料制成。
第二中底2由E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材料制成,其比重小,可以进一步减小鞋底的比重。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中底2也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例如PU材料、TPU材料、MD材料、PVC材料或TPR材料,只要满足其硬度大于第一中底1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大底3由橡胶材料制成,耐磨、止滑。需要说明的是,大底3也可以是其它耐磨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公开了鞋头部101与延伸部102的外底面呈阶梯状连接,鞋头部101的外底面和延伸部102的外底面之间通过第一斜面103连接,鞋头部101的外底面是指鞋头部101邻近大底3的那面,延伸部102的外底面是指延伸部102邻近第二中底2的那面。第二中底2上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贴合第一斜面,即第二中底上对应第一斜面103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斜面201。当第一中底1和第二中底2安装在一起时,第一斜面103和第二斜面201能够紧密贴合在一起。第一斜面103与第二斜面201倾斜设置,可以增加第一中底1与第二中底2的接触面积,从而在第一中底1与第二中底2贴合的过程中,增强第一中底1与第二中底2贴合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鞋头部101的外底面可以由第一斜面103倾斜过渡至延伸部102的外底面,也可以是鞋头部101的外底面垂直过渡至延伸部102的外底面。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鞋头部101的外底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04。第二中底2的外底面开设有第二凹槽202,第一凹槽104和第二凹槽202能够组成一个长条槽。第二中底2的外底面是指第二中底2邻近大底3的那面。当第一中底1和第二中底2安装在一起时,第一凹槽104和第二凹槽202能够组成一个完整的长条槽,长条槽能够放置标签等物体,便于消费者等查看。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第二中底2的内底面设置有容置槽203,容置槽203用于插接延伸部102,第二中底2的内底面是指第二中底2邻近第一中底1的那面。当第一中底1和第二中底2安装在一起时,延伸部102能够插接在容置槽203内,以增加第一中底1和第二中底2的连接牢固度,及增强第二中底2对第一中底1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鞋头部101的高度大于延伸部102的高度,鞋头部101的宽度大于延伸部102的宽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大底3上设置有镂空部301和多个防滑凸块302,其中防滑凸块302形状不规则,以增加鞋底的止滑性。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镂空部301包括第一镂空部303和第二镂空部304。第一镂空部303与第一凹槽104和第二凹槽202的位置对应,能够露出第一凹槽104和第二凹槽202,以显示第一凹槽104和第二凹槽202内粘贴的标签等。第二镂空部304的个数为多个,可以为任意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形状,以凸显第一中底1和第二中底2的材料,并增强可视性。第二镂空部304环绕第一镂空部303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鞋底还包括鞋垫(图未示),鞋垫贴合在第一中底1和第二中底2的顶面,第一中底1和第二中底2的顶面均是指第一中底1和第二中底2邻近鞋面的那面,优选鞋垫为羊毛垫,以增加鞋底的舒适保暖性。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雪地靴,包括鞋面及与鞋面连接的鞋底,其中,鞋底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的鞋底。
本实施例中,具体公开了鞋面包括鞋筒和鞋头面4。鞋筒的顶端呈V形,并且鞋筒的底端与第二中底2连接。鞋头面4与第一中底1连接,且鞋头面4与鞋筒的底部连接。鞋头面4与鞋筒的连接边可以用胶水粘结后再通过针车缝制在一起,以保证连接的稳固性。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鞋筒包括前筒面6与后筒面7。前筒面6的侧边与后筒面7的侧边连接,并且前筒面6的顶端与后筒面7的顶端整体组成V形。前筒面6与后筒面7的连接边可以用胶水粘结后再通过针车缝制在一起,以保证连接的稳固性。另外,前筒面6的底部与鞋头面4连接,前筒面6与鞋头面4的连接边可以用胶水粘结后再通过针车缝制在一起,以保证连接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鞋面还可以包括后跟面5,后跟面5的底边与第二中底2连接,后跟面5的顶部与后筒面7的底部缝合。后跟面5包括后套里、后套面及设置在后套里和后套面之间的后港宝,设置后港宝可以使鞋后跟硬挺不易变形,后套面、后套里和后港宝之间可以相互粘结或者通过针车车合在一起。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后港宝,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后跟面5与后筒面7的缝合可以为外翻式缝合,也可以是其他的连接方式。然后,连接在一起的后跟面5和后筒面7与连接在一起的鞋头面4和前筒面6对齐并缝合。在后跟面5与鞋头面4的边缘均设置连接凸起,两者的连接凸起重叠后相互粘合,然后通过针车缝制在一起。当然,后跟面5与鞋头面4的缝合可以为外翻式缝合,在此不作限定。
鞋头面4的鞋头部位的内侧还设置有弧形的鞋头衬。即通过粘结的方式将鞋头衬连接在鞋头面4的鞋头部位内侧。其中鞋头衬为皮料或超纤制成,皮料和超纤的材质较硬,贴在鞋头面4的鞋头部位后具有支撑作用,使其不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雪地靴,由于与鞋面连接的鞋底为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的鞋底,因此,上述鞋底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均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雪地靴所包含的。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雪地靴也具有质量轻、回弹性好和减震好的优点,提高穿着者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第二”等均为描述上进行区别,没有其他的特殊含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中底(1),所述第一中底(1)由发泡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一中底(1)包括鞋头部(101)和延伸部(102),所述鞋头部(101)用于盛放人体的脚掌,所述延伸部(102)为所述鞋头部(101)的末端延伸至足跟处形成;
第二中底(2),所述第二中底(2)包裹在所述延伸部(102)的尾端,用于支撑所述足跟,所述第二中底(2)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中底(1)的硬度;
大底(3),所述大底(3)由耐磨材料制成,且所述大底(3)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底(1)和所述第二中底(2)的底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中底(1)和所述第二中底(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底(1)由E-TPU发泡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一中底(1)的表面呈颗粒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头部(101)的外底面和所述延伸部(102)的外底面之间通过第一斜面(103)连接;
所述第二中底(2)上设置有第二斜面(201),所述第二斜面(201)贴合在所述第一斜面(10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头部(101)的外底面开设有第一凹槽(104);
所述第二中底(2)的外底面开设有第二凹槽(202),所述第二凹槽(202)和所述第一凹槽(104)能够组成一个长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底(2)的内底面设置有容置槽(203),所述容置槽(203)用于插接所述延伸部(1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底(2)由EVA材料、PU材料或TPU材料制成;
所述大底(3)由橡胶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3)的底端上设置有镂空部(301)和多个防滑凸块(3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301)包括:
第一镂空部(303),所述第一镂空部(303)能够露出所述第一凹槽(104)和所述第二凹槽(202);
第二镂空部(304),所述第二镂空部(304)的个数为多个,且环绕所述第一镂空部(303)。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鞋垫;
所述鞋垫贴合在所述第一中底(1)和所述第二中底(2)的顶面。
10.一种雪地靴,包括鞋面及与所述鞋面连接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鞋底;
所述鞋面包括鞋筒、鞋头面(4)和后跟面(5);
所述鞋筒包括前筒面(6)和后筒面(7),所述前筒面(6)的侧边和所述后筒面(7)的侧边连接,且所述前筒面(6)的顶面和所述后筒面(7)的顶面能够组成V形;
所述后跟面(5)的底边与第二中底(2)连接,所述后筒面(7)的底边与所述后跟面(5)的顶边缝合;
鞋头面(4),所述鞋头面(4)与第一中底(1)连接,且所述鞋头面(4)与所述前筒面(6)的底边连接。
CN201820451675.1U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鞋底及雪地靴 Active CN208176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1675.1U CN208176133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鞋底及雪地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1675.1U CN208176133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鞋底及雪地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76133U true CN208176133U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35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51675.1U Active CN208176133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鞋底及雪地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761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02146A (en) Running shoe sole with heel tabs
CN205409857U (zh) 一种高筒靴
US6941682B2 (en) Footwear with integrated stitchdown/athletic bottom construction
CN104000344A (zh) 凉鞋
CN208176133U (zh) 一种鞋底及雪地靴
KR101127039B1 (ko) 신발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207982B1 (ko) 구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0672252U (zh) 一种超轻夜光跑鞋
CN208242996U (zh) 一种具有防潮除臭功能的运动鞋
CN207927884U (zh) 一种懒人鞋
CN205512624U (zh) 一种减震性耐磨保健运动鞋
CN219962084U (zh) 一种正装气囊运动皮鞋
CN219047551U (zh) 一种无勾心商务鞋
US3170249A (en) Shoe construction with improved heel portion
CN220255803U (zh) 羽绒鞋
CN220859556U (zh) 一种鞋底及透气休闲鞋
CN202959007U (zh) 一种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
CN202819804U (zh) 一种有多种穿着方式的鞋
CN207084271U (zh) 一种轻质耐磨的跑鞋
JP3229046U (ja) シューズ
CN220545901U (zh) 一种基于悬索结构的稳定支撑鞋
CN217039063U (zh) 一种帆布鞋的防水脱胶结构
CN210471037U (zh) 袜子
CN219894809U (zh) 一种透气型舞蹈休闲两用鞋
CN207821219U (zh) 一种舞蹈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5

Address aft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Park, Xiangcheng County, Xuch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61000

Patentee after: Xuchang Ruixiang Shoes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403, Comprehensive Building, National Cotton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No. 1, Middle Section of Zhengshang Road, Zhongyuan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450000

Patentee before: COLOMER FASH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