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73877U - 电源插座箱 - Google Patents

电源插座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73877U
CN208173877U CN201820668624.4U CN201820668624U CN208173877U CN 208173877 U CN208173877 U CN 208173877U CN 201820668624 U CN201820668624 U CN 201820668624U CN 208173877 U CN208173877 U CN 208173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limiting slot
power socket
cover board
socket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686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信滔
陈志华
陈信杰
丹尼斯·暐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xio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xio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xio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xio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686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73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73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738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插座箱,包括主壳体和盖板,所述盖板能够绕所述主壳体转动或者与所述主壳体分离,所述盖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部,所述主壳体包括第一限位槽和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沿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将所述盖板自所述主壳体上分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插座箱使用方便,结构坚固。

Description

电源插座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插座箱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构坚固、盖板能够活动连接或者与主壳体分离的电源插座箱。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源插座箱的结构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盖板与主壳体活动连接,即盖板能够绕着与主壳体的连接处打开或者闭合,并且盖板不能够从主壳体上拆卸下来;另外一种是盖板与主壳体不连接,在需要揭开盖板时将盖板取下,作业完毕后再将盖板盖上。
正常使用状态下,盖板与主壳体活动连接这种方式较为方便,能够直接打开进行使用;但是当用户作业需要较大的空间时盖板与主壳体活动连接这种方式就很不方便;盖板与主壳体不连接这种方式取下盖板较为费力且组装不易,很多时候使用不方便。如上的情况会给客户造成不便。
因此,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问题的电源插座箱十分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坚固的电源插座箱。
一种电源插座箱,包括主壳体和盖板,所述盖板能够绕所述主壳体转动或者与所述主壳体分离,所述盖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部,所述主壳体包括第一限位槽和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沿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将所述盖板自所述主壳体上分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圆柱型结构,所述第一限位槽呈类矩形结构并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内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半圆柱型结构,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在所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滑动,并能够使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限位槽脱离,从而将所述盖板自所述主壳体上分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直径,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半径。
优选地,所述盖板包括盖板主体和板材,所述盖板主体上表面具有镶嵌槽,所述板材镶嵌设于所述镶嵌槽内。
优选地,还包括调整板,所述调整板嵌设于所述镶嵌槽内并且位于所述盖板主体和所述板材之间。
优选地,所述板材与地板板材的材质相同。
优选地,所述板材为玻璃板材、木质板材、陶瓷板材或者石质板材。
优选地,还包括柔性封条,所述柔性封条盖设于所述盖板主体的上表面边缘,并且所述柔性封条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盖板上表面包括拉手,所述拉手用于将所述盖板自所述主壳体拉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插座箱不仅结构坚固稳定,并且盖板20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能够绕所述主壳体转动,如果需要时也可以方便地自所述主壳体上拆卸下来,打开方式更加灵活,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插座箱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源插座箱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源插座箱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源插座箱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电源插座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电源插座箱100;主壳体10;第一侧壁11;第一导线槽111、第一台阶结构112;第一限位槽113;第一止挡沿114;第二侧壁12;第二导线槽121;第二止挡沿122;第二台阶结构123;第三侧壁13;第三导线槽131;第三台阶结构132;第二限位槽133;第三止挡沿134;第四侧壁14;第四止挡沿141;盖板20;盖板主体21;第一侧部211;第一出线口2111;第一连接部2112;第二侧部212;第二出线口2121;第三侧部213;第三出线口2131;第二连接部2132;第四侧部214;拉手215;镶嵌槽216;调整板22;板材23;柔性封条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插座箱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电源插座箱100包括主壳体10和盖板20。所述主壳体10与所述盖板20连接。具体地,所述盖板20能够自所述主壳体10上部打开,也可以与所述主壳体10拆分开。所述电源插座箱100用于嵌设于地板或者墙壁内,其内部可以连接多个电源插座。
请同时结合参阅图2和图3,所述主壳体10为顶部为开口的箱体结构,其与所述盖板20组配形成闭合的收容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壳体10整体呈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可以理解,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壳体10的形状还可以为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所述主壳体10包括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第四侧壁14和底板15。所述第一侧壁11、所述第二侧壁12、所述第三侧壁13和所述第四侧壁14依次首尾连接形成闭合的框架结构,并且均与所述底板15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11、所述第二侧壁12、所述第三侧壁13和所述第四侧壁14分别与所述底板15垂直连接,可以理解,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11、所述第二侧壁12、所述第三侧壁13和所述第四侧壁14可以与所述底板15呈一定的角度设置,具体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所述第一侧壁11的底部与所述底板15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底板15垂直连接。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底板15之间的连接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所述第一侧壁11包括第一导线槽111、第一台阶结构112、第一限位槽113和第一止挡沿114。
所述第一导线槽111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11的内侧面中部,其由所述第一侧壁11的内侧面中部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导线槽1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板15所在的平面呈垂直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线槽111的个数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槽111依次平行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导线槽111用于导出与所述电源插座箱100电连接的用电设备的电源线,所述第一导线槽111的具体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所述第一台阶结构112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1的内侧表面。所述第一台阶结构112距离所述第一侧壁11顶端的距离与所述盖板20的厚度相匹配。具体地,当所述盖板20与所述主壳体10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盖板20的下表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112抵接,并且此时所述盖板20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11的顶端处于同一高度。
所述第一限位槽113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上。具体地,所述第一限位槽113靠近所述第一侧壁11的顶端同时靠近所述第四侧壁14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槽113的整体沿直线方向延伸,并且其两端呈弧形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槽113呈通孔设置;可以理解,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槽113可以由第一侧壁11内部向内凹陷形成,即所述第一限位槽113也可以不为通孔,在正常状态下从外部不可见。所述第一限位槽11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板15所在的平面呈平行向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将所述第一限位槽113的延伸方向命名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限位槽113用于对所述盖板20的进行限位设置。
所述第一止挡沿114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11顶部并且向远离所述电源插座箱100的收容空间的方向延伸。当所述电源插座箱100安装于底板或者墙壁内部时,所述第一止挡沿114的下表面用于与地板或者墙壁相抵接,从而限定所述电源插座箱100与地板或者墙壁的相对位置。
所述第二侧壁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11的一端连接设置,底部与所述底板15连接。同样的,所述第二侧壁12与所述底板15垂直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侧壁11互相垂直连接。所述第二侧壁12包括第二导线槽121、第二止挡沿122和第二台阶结构123。
所述第二导线槽121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12的内侧面中部。与所述第一导线槽111相似,所述第二导线槽121由所述第二侧壁12的内侧面中部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导线槽1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板15所在的平面呈垂直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线槽121的个数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槽121依次平行排列设置。所述第二导线槽121用于导出与所述电源插座箱100电连接的用电设备的电源线,所述第二导线槽121的具体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可以理解,所述第二导线槽121与所述第一导线槽111互相平行。
所述第二台阶结构123位于所述第二侧壁12的内侧表面。所述第二台阶结构123距离所述第二侧壁12顶端的距离与所述盖板20的厚度相匹配。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112相类似,当所述盖板20与所述主壳体10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盖板20的下表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台阶结构123抵接,并且此时所述盖板20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11的顶端处于同一高度。可以理解,所述第二台阶结构12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112的上表面处于同一高度。
所述第二止挡沿122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12顶部并且向远离所述电源插座箱100的收容空间的方向延伸。当所述电源插座箱100安装于底板或者墙壁内部时,所述第二止挡沿122的下表面用于与地板或者墙壁相抵接,从而限定所述电源插座箱100与地板或者墙壁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所述第二止挡沿122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止挡114下表面处于同一高度。
所述第三侧壁13与所述第二侧壁12的另一端连接,其底部与所述底板15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侧壁13与所述底板15垂直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二侧壁12互相垂直连接。此外,所述第三侧壁13与所述第一侧壁11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三侧壁13与所述第一侧壁11互相平行。
请结合参阅图4,所述第三侧壁13包括第三导线槽131、第三台阶结构132、第二限位槽133和第三止挡沿134。
与所述第一导线槽111和所述第二导线槽121相似,所述第三导线槽131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13的内侧面中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导线槽131与所述第一导线槽111的结构相同并且相对设置,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当然,可以理解,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导线槽131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本实用新型对此不进行限定。
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112和所述第二台阶结构123相似,所述第三台阶结构132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112的结构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第三台阶结构132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112和所述第二台阶结构123的上表面处于同一高度,所述三台阶结构132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112和所述第二台阶结构123互相配合。当所述电源插座箱100处于盖合状态时,所述盖板20分别与所述第三台阶结构132、第一台阶结构112和所述第二台阶结构123的上表面相抵接,并且此时所述盖板20的上表面与所述主壳体20的顶部处于同一高度。
所述第二限位槽133设置于所述第三侧部13靠近第四侧壁14的一端,并且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1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槽133包括第一限位部1331和第二限位部1332。所述第二限位槽133整体沿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限位部1331同样沿第一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1331呈通孔设置;另外,所述第一限位部1331的高度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13的高度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1331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13的长度也相同。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1331可以由第三侧壁13内部向内凹陷形成,即所述第一限位部1331也可以不为通孔,在正常状态下从外部不可见。
所述第二限位部1332同样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并且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332互相连通。所述第二限位部1332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331的底部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限位部1332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331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部1332的高度约为所述第一限位部1331的高度的一半。具体地,所述第二限位部1332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的半径并且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的直径。
可以理解,所述第二限位部同样可以由第三侧壁13内部向内凹陷形成,在正常状态下从外部不可见。
所述第三止挡沿134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13的顶部并且向远离所述电源插座箱100的收容空间的方向延伸。当所述电源插座箱100安装于底板或者墙壁内部时,所述第二止挡沿122的下表面用于与地板或者墙壁相抵接。所述第三止挡沿134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止挡沿114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止挡沿13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止挡沿114和所述第二止挡沿122的下表面处于同一高度。
所述第四侧壁14分别与所述第三侧壁13和所述第一侧壁11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二侧壁12相对设置。所述第四侧壁14与所述第一侧壁11、所述第二侧壁12和所述第三侧壁13互相配合形成矩形框架结构。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壳体10的具体结构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具体的修改,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所述第四侧壁14包括第四止挡沿141,所述第四止挡沿141与所述第一止挡沿114、第二止挡沿122和第三止挡沿134互相配合从而对限定所述电源插座箱100与地板或者墙壁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所述第四止挡沿14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止挡沿114、第二止挡沿122和第三止挡沿134的下表面处于同一高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15为框架结构,所述底板15用于对电源插座进行限位,从而使电源插座能够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15上。可以理解,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15的结构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壳体1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为由内壳体和外壳体组装形成。当所述主壳体10由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组装形成时,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分别成型然后组装成所述主壳体。所述第一限位槽113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33能够只设置于内壳体上,在正常组装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槽113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33不可见。当然,可以理解,所述主壳体10还可以由其它个数的部分组装形成,所述主壳体10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确定,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请结合参阅图5,所述盖板20与所述主壳体1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所述盖板20包括盖板主体21、调整板22、板材23和柔性封条24。所述调整板22和所述板材23依次叠设于所述盖板主体21顶部表面,所述柔性封条24盖设于所述盖板主体21的顶部表面边缘。
所述盖板主体21整体为类矩形板状结构。所述盖板主体21包括依次连接首尾连接的第一侧部211、第二侧部212、第三侧部213、第四侧部214、拉手215和镶嵌槽216。
所述第一侧部211与所述主壳体10的第一侧壁11对应设置。具体地,当所述盖板20盖设于所述主体10上时,所述第一侧部21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11的第一台阶结构112相抵接设置。所述第一侧部211包括第一出线口2111和第一连接部2112。
所述第一出线口2111与所述第一导线槽111对应配合设置,所述第一导线槽111中导出的导线能够自所述第一出线口2111穿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线口2111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部211的中部,并且为类U型凹槽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部2112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部211靠近所述第四侧部214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2112为圆柱型结构,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2112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13中并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12配合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部2112的直径略小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12的高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2112能够在所述第一限位槽211内滑动,从而使得所述盖板20能够绕所述第四侧壁14打开或者闭合。
所述第二侧部212与所述第二侧壁12对应设置。具体地,当所述盖板20盖设于所述主体10上时,所述第二侧部21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台阶结构123抵接设置。
所述第二侧部212包括第二出线口2121。所述第二出线口2121与所述第二导线槽121对应配合设置,所述第二导线槽121中导出的导线能够自所述第二出线口2121穿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出线口2121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出线口211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所述第三侧部213与所述第三侧壁13对应设置,具体地,当所述盖板20盖设于所述主壳体10上时,所述第三侧部21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侧壁13的第三台阶结构132抵接。可以理解,当所述盖板20盖设于所述主体10上时,所述第三侧部213、所述第一侧部211和所述第二侧部212分别与所述第三台阶结构132、所述第一台阶结构112和所述第二台阶结构123相抵接,从而对所述盖板20与所述主壳体10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
所述第三侧部213包括第三出线口2131和第二连接部2132。所述第三出线口2131与所述第三导线槽131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出线口2131设置于所述第三侧部213的中部,并且与所述第一出线口211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设置于所述第三侧部213靠近所述第四侧部214的一端并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2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为半圆柱型结构,其截面的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与所述第二限位槽133配合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与所述第二限位槽133配合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的直径与所述第二限位槽133的第一限位部1331配合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的直径略小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331的高度。此外,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的半径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332配合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的半径略小于所述第二限位部1332的高度。可以理解,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即其界面还可为其它形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所述拉手215设置于所述盖板主体21上表面,并且靠近所述第二侧部212中部。所述拉手215一端与所述盖板主体21上表面活动连接,另一端能够围绕与盖板主体21的连接处转动。所述拉手215用于将所述盖板20自所述主壳体10拉起。在正常状态下,所述拉手215嵌设于所述盖板20内。
所述镶嵌槽216设置于所述盖板主体21上表面,其由所述盖板主体21上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镶嵌槽216占据了盖板主体21上表面的大部分面积。
所述调整板22嵌设于所述镶嵌槽216内。所述调整板22为金属调整板。所述调整板22用于配合将所述板材23限定于所述盖板主体21上,并且能够增强所述调整板22的强度。
所述板材23同样嵌设于所述镶嵌槽216内,并且底面与所述调整板22抵接。所述板材23的材质可以与地板的材料相同,从而使得所述电源插座箱100能够与地板相匹配。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板材23可以为玻璃板材、木质板材、陶瓷板材或者石质板材中的任意一种。石质板材可以为汉白玉等材料。可以理解,不限于如上的几种材料,所述板材23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所述柔性封条24盖设于所述盖板主体21的边缘。具体地,所述柔性封条24整体呈U型结构,其盖设于所述盖板主体21上表面的边缘;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封条24盖设于所述第一侧部211、第二侧部212和第三侧部213的上表面边缘,且能够同时遮挡所述第一出线口2111、所述第二出线口2121和所述第三出线口213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封条24为高分子弹性材料。所述柔性封条24能够让电源线自多个出线口穿出,并且同时能够对多个出线口进行遮盖,防止掉入灰尘或其它杂物等。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封条24为一体成型结构,容易成型且能够降低成本,此外还很美观。可以理解,所述柔性封条24的具体材质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它类型的材料,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所述电源插座箱100的使用方式,下面对所述电源插座箱100的使用方法进行整体的描述。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可以将电源插座与底板15固定,并且与电源线连接,然后再将电源插座箱100放入与之匹配的地板或者墙壁的限位槽内。在正常状态下,所述盖板20能够相对于所述主壳体10旋转打开,并且所述盖板20相对于所述主壳体10的开口所在的平面的打开角度大于90度。此时所述第一连接部211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分别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13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33的第一限位部1331内。
当需要将盖板20拆卸下来时,首先将盖板20相对于所述主壳体10打开,并且保持所述盖板20与所述主壳体10的开口所在的平面呈垂直状态,然后保持第一连接部2112不在第一方向滑动,而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沿第一方向滑动, 从而可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滑入到所述第二限位部1332并最终从第二限位部1332内滑出,从而实现将所述盖板20打开。可以理解,所述第二限位部1332的长度需要大于预定的长度,从而使能够使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能够自所述第二限位部1332内滑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插座箱100不仅结构坚固稳定,并且盖板20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能够绕所述主壳体10转动,如果需要时也可以方便地自所述主壳体10上拆卸下来,打开方式更加灵活,方便用户使用;另外所述盖板20的上表面能够卡嵌入与地板板材相匹配的材料,不仅能够增加所述电源插座箱100的强度,而且更加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源插座箱(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10)和盖板(20),所述盖板(20)能够绕所述主壳体(10)转动或者与所述主壳体(10)分离,所述盖板(20)包括第一连接部(2112)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2)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部(2132),所述主壳体(10)包括第一限位槽(113)和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13)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槽(133),所述第一连接部(211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分别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13)和第二限位槽(133)内,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能够沿所述第一限位槽(113)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将所述盖板(20)自所述主壳体(10)上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座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2)为圆柱型结构,所述第一限位槽(113)呈类矩形结构并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2112)能够在所述第一限位槽(113)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插座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为半圆柱型结构,所述第二限位槽(133)与所述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限位部(1331)和第二限位部(1332),并且第二限位部(1332)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331)的高度,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能够在所第一限位槽(113)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33)内滑动,并能够使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与所述第二限位槽(133)脱离,从而将所述盖板(20)自所述主壳体(10)上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插座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33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的直径,所述第二限位部(1332)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的半径且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132)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座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0)包括盖板主体(21)和板材,所述盖板主体(21)上表面具有镶嵌槽(216),所述板材镶嵌设于所述镶嵌槽(216)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插座箱(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板(22),所述调整板嵌设于所述镶嵌槽(216)内并且位于所述盖板主体(21)和所述板材(2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插座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23)与地板板材的材质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插座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23)为玻璃板材、木质板材、陶瓷板材或者石质板材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插座箱(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封条(24),所述柔性封条(24)盖设于所述盖板主体(21)的上表面边缘,并且所述柔性封条(24)为一体成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座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0)上表面包括拉手,所述拉手用于将所述盖板(20)自所述主壳体(10)拉起。
CN201820668624.4U 2018-05-07 2018-05-07 电源插座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73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68624.4U CN208173877U (zh) 2018-05-07 2018-05-07 电源插座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68624.4U CN208173877U (zh) 2018-05-07 2018-05-07 电源插座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73877U true CN208173877U (zh) 2018-11-30

Family

ID=64369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6862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73877U (zh) 2018-05-07 2018-05-07 电源插座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73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41744B2 (en) Wire grommet
US7168969B1 (en) Adjustable right angle electrical plug with an interchangeable plug assembly
CN109313999A (zh) 防水电气装置
ATE438945T1 (de) Gehäuseanordnung mit mindestens zwei verbindungsdosen
CN208173877U (zh) 电源插座箱
USD525152S1 (en) Time-controlled electrical power outlet
KR101006908B1 (ko) 다단 결합식 아이새도우용 브러시 용구
CN206365174U (zh) 具有上提锁定释放结构的壳体装置
TWM303462U (en) Fixing structure for the supporting device of a removable storage device
USD506183S1 (en) Electrical box with adapters
CN205729262U (zh) 拖把
USD508641S1 (en) Handheld power tool
US9800003B1 (en) Standing structure for shell of extension cord
CN207990336U (zh) 一种led灯具组件
USD465144S1 (en) Switch plate
AU2014403726B2 (en)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connecting to different sources of electric powers
CN205665724U (zh) 三合一u盘
USD493773S1 (en) Connector cover
CN207182170U (zh) 一种电脑机箱
CN212062800U (zh) 双排可调节型开关盒
KR200459023Y1 (ko) 파티션
JP3080781U (ja) 延長コードの構造
CN208093452U (zh) 一种继电器及其继电器盒子
KR20100053105A (ko) 휴대용 메모리스틱 조립체
WO2018176778A1 (zh) 一种旋转式暗藏地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