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71526U - 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71526U
CN208171526U CN201820050880.7U CN201820050880U CN208171526U CN 208171526 U CN208171526 U CN 208171526U CN 201820050880 U CN201820050880 U CN 201820050880U CN 208171526 U CN208171526 U CN 208171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guide
test equipment
top layer
float
intelligence w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5088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Five Plus One Agel Ecommerce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Five Plus One Agel Ecommerc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Five Plus One Agel Ecommerce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Five Plus One Agel Ecommerc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5088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71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71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715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其结构包括底座、控制器、脚轮、工作台面、空气高压箱、支撑杆、驱动加压台、滑动杆、顶层、气缸、控制输出块、气压传感器、防滑圈、加压盖,控制器嵌入安装于底座上端,工作台面为长方体结构并且上端设有空气高压箱,加压盖垂直安装于空气高压箱上端,支撑杆垂直安装于底座后侧上端,滑动杆贯穿于驱动加压台与顶层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在结构上设置了气压传感器,通过装置中的波导曲圈以及浮子磁铁圈对装置内气压进行感应,要是测试设备内有气泡则是密封不彻底,起不到防水效果,所以通过装置内的波导管对装置主体进行挤压,使其完全密封,从而加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属于设备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技术进步和高性能低功耗处理芯片的推出等,部分穿戴式设备已经从概念化走向商用化,新式穿戴式设备不断传出,谷歌、苹果、微软、索尼、奥林巴斯、摩托罗拉等诸多科技公司也都开始在这个全新的领域深入探索。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041996.5的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活塞通过一活塞杆与一伺服电机驱动的加压设备相连;伺服电机驱动的加压设备与一PLC控制模块电连接,PLC控制模块包括一7英寸触摸屏一;不锈钢储水高压罐一还连接有一水压力传感器,用以测量不锈钢储水高压罐一内的压强;但是该现有技术对设备防水测试处理较不完善,导致装置实用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以解决现有对设备防水测试处理较不完善,导致装置实用性降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其结构包括底座、控制器、脚轮、工作台面、空气高压箱、支撑杆、驱动加压台、滑动杆、顶层、气缸、控制输出块、气压传感器、防滑圈、加压盖,所述控制器嵌入安装于底座上端,所述脚轮设于工作台面下端并且水平设有两个,所述工作台面为长方体结构并且上端设有空气高压箱,所述加压盖垂直安装于空气高压箱上端,所述支撑杆垂直安装于底座后侧上端,所述滑动杆贯穿于驱动加压台与顶层相连接,所述防滑圈为圆柱体结构并且设于滑动杆外侧,所述气压传感器垂直安装于驱动加压台上端,所述气缸垂直安装于顶层上端并且与气压传感器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气缸与控制输出块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包括浮子碳块、波导曲圈、浮子磁铁圈、波导管、外管、壳体、浮子,所述波导曲圈设于浮子磁铁圈下端并且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波导管贯穿安装于浮子碳块外圈,所述浮子安装于壳体内侧并且设有四个,所述外管垂直安装于壳体上端,所述波导管安装于外管内侧,所述波导管嵌入安装于壳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气压传感器设于顶层下端,所述控制输出块垂直安装于顶层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圈贯穿安装于驱动加压台并且水平设有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杆垂直安装于底座相连接并且贯穿于防滑圈与顶层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垂直安装于驱动加压台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顶层使用不锈钢材质,具有硬度高,承受程度强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圈使用橡胶材质,具有韧性强,防滑效果大的作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在结构上设置了气压传感器,通过装置中的波导曲圈以及浮子磁铁圈对装置内气压进行感应,要是测试设备内有气泡则是密封不彻底,起不到防水效果,所以通过装置内的波导管对装置主体进行挤压,使其完全密封,从而加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的结构气压传感器示意图。
图中:底座-1、控制器-2、脚轮-3、工作台面-4、空气高压箱-5、支撑杆-6、驱动加压台-7、滑动杆-8、顶层-9、气缸-10、控制输出块-11、气压传感器-12、防滑圈-13、加压盖-14、浮子碳块-1201、波导曲圈-1202、浮子磁铁圈-1203、波导管-1204、外管-1205、壳体-1206、浮子-120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底座1、控制器2、脚轮3、工作台面4、空气高压箱5、支撑杆6、驱动加压台7、滑动杆8、顶层9、气缸10、控制输出块11、气压传感器12、防滑圈13、加压盖14,所述控制器2嵌入安装于底座1上端,所述脚轮3设于工作台面4下端并且水平设有两个,所述工作台面4为长方体结构并且上端设有空气高压箱5,所述加压盖14垂直安装于空气高压箱5上端,所述支撑杆6垂直安装于底座1后侧上端,所述滑动杆8贯穿于驱动加压台7与顶层9相连接,所述防滑圈13为圆柱体结构并且设于滑动杆8外侧,所述气压传感器12垂直安装于驱动加压台7上端,所述气缸 10垂直安装于顶层9上端并且与气压传感器12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气缸 10与控制输出块11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12包括浮子碳块 1201、波导曲圈1202、浮子磁铁圈1203、波导管1204、外管1205、壳体 1206、浮子1207,所述波导曲圈1202设于浮子磁铁圈1203下端并且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波导管1204贯穿安装于浮子碳块1201外圈,所述浮子1207 安装于壳体1206内侧并且设有四个,所述外管1205垂直安装于壳体1206 上端,所述波导管1204安装于外管1205内侧,所述波导管1204嵌入安装于壳体1206内部,所述气压传感器12设于顶层9下端,所述控制输出块 11垂直安装于顶层9上端,所述防滑圈13贯穿安装于驱动加压台7并且水平设有两个,所述滑动杆8垂直安装于底座1相连接并且贯穿于防滑圈13 与顶层9相连接,所述壳体1206垂直安装于驱动加压台7上端,所述顶层 9使用不锈钢材质,具有硬度高,承受程度强的效果,所述防滑圈13使用橡胶材质,具有韧性强,防滑效果大的作用。
本专利所说的气压传感器12是用于测量气体的绝对压强的仪器,主要适用于与气体压强相关的物理实验,如气体定律等,也可以在生物和化学实验中测量干燥、无腐蚀性的气体压强,所述波导管1204用来传送超高频电磁波,通过它脉冲信号可以以极小的损耗被传送到目的地,是一种空心的、内壁十分光洁的金属导管或内敷金属的管子。
在进行使用时先将要检测的气高压箱5内,接着通过工作台面4与脚轮3将其送入到驱动加压台7下端,通过加压盖14调节内部气压接着通过气压传感器12与驱动加压台7对空气高压箱5内装置进行气体的挤压,且操作结构简单,接着通过气压传感器12内的波导曲圈1202以及浮子磁铁圈1203对装置内气压进行感应,接着通过浮子碳块1201对其进行数据的输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对设备防水测试处理较不完善,导致装置实用性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在结构上设置了气压传感器,通过装置中的波导曲圈以及浮子磁铁圈对装置内气压进行感应,要是测试设备内有气泡则是密封不彻底,起不到防水效果,所以通过装置内的波导管对装置主体进行挤压,使其完全密封,从而加强了装置的实用性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气压传感器12包括浮子碳块1201、波导曲圈1202、浮子磁铁圈 1203、波导管1204、外管1205、壳体1206、浮子1207,所述波导曲圈1202 设于浮子磁铁圈1203下端并且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波导管1204贯穿安装于浮子碳块1201外圈,所述浮子1207安装于壳体1206内侧并且设有四个,所述外管1205垂直安装于壳体1206上端,所述波导管1204安装于外管1205内侧,所述波导管1204嵌入安装于壳体1206内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底座(1)、控制器(2)、脚轮(3)、工作台面(4)、空气高压箱(5)、支撑杆(6)、驱动加压台(7)、滑动杆(8)、顶层(9)、气缸(10)、控制输出块(11)、气压传感器(12)、防滑圈(13)、加压盖(14),所述控制器(2)嵌入安装于底座(1)上端,所述脚轮(3)设于工作台面(4)下端并且水平设有两个,所述工作台面(4)为长方体结构并且上端设有空气高压箱(5),所述加压盖(14)垂直安装于空气高压箱(5)上端,所述支撑杆(6)垂直安装于底座(1)后侧上端,所述滑动杆(8)贯穿于驱动加压台(7)与顶层(9)相连接,所述防滑圈(13)为圆柱体结构并且设于滑动杆(8)外侧,所述气压传感器(12)垂直安装于驱动加压台(7)上端,所述气缸(10)垂直安装于顶层(9)上端并且与气压传感器(12)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气缸(10)与控制输出块(11)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12)包括浮子碳块(1201)、波导曲圈(1202)、浮子磁铁圈(1203)、波导管(1204)、外管(1205)、壳体(1206)、浮子(1207),所述波导曲圈(1202)设于浮子磁铁圈(1203)下端并且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波导管(1204)贯穿安装于浮子碳块(1201)外圈,所述浮子(1207)安装于壳体(1206)内侧并且设有四个,所述外管(1205)垂直安装于壳体(1206)上端,所述波导管(1204)安装于外管(1205)内侧,所述波导管(1204)嵌入安装于壳体(1206)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传感器(12)设于顶层(9)下端,所述控制输出块(11)垂直安装于顶层(9)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圈(13)贯穿安装于驱动加压台(7)并且水平设有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8)垂直安装于底座(1)相连接并且贯穿于防滑圈(13)与顶层(9)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06)垂直安装于驱动加压台(7)上端。
CN201820050880.7U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71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50880.7U CN208171526U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50880.7U CN208171526U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71526U true CN208171526U (zh) 2018-11-30

Family

ID=64387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5088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71526U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71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4071931A3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pirating liquid from a container
CN208171526U (zh) 一种智能穿戴防水测试设备
CN207181393U (zh) 一种水质监测装置
CN104407039B (zh) 一种用于检测mc‑lr型微囊藻毒素的生物电极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471599U (zh) 便携式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仪
CN205506744U (zh) 一种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CN210090442U (zh) 一种河流水质水下在线监测系统
CN207689199U (zh) 一种水文地质用地下水采样器
CN204723518U (zh) 点滴监测装置
CN206192779U (zh) 一种塑料制品检测设备
CN205470692U (zh) 一种仿生人体环境医学检验试样保存装置
CN208043506U (zh) 一种病理标本脱水浸蜡装置
CN202837231U (zh) 一种电极法测定小体积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的装置
CN208476935U (zh) 一种用于肿瘤细胞药敏检测的检测板
CN207306660U (zh) 一种脉搏测试装置
CN202224109U (zh) 振动混匀装置
CN206970582U (zh) 一种海藻高压破壁发酵装置
CN211056742U (zh) 一种用于生态环保的水体环保实验装置
CN210197013U (zh) 一种压差式加臭机构以及加臭装置
CN207717746U (zh) 一种家庭用水质监测分析设备
CN210222048U (zh) 一种早期胃肠道肿瘤诊断仪
CN208279628U (zh) 一种一次性生物反应器传感器装置
CN206285943U (zh) 一种新型试管刷架
CN206990378U (zh) 一种手机壳耐磨性检测装置
CN203801503U (zh) 一种用于贝类实验的呼吸率连续测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