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70099U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70099U
CN208170099U CN201820473164.XU CN201820473164U CN208170099U CN 208170099 U CN208170099 U CN 208170099U CN 201820473164 U CN201820473164 U CN 201820473164U CN 208170099 U CN208170099 U CN 208170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surface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ligh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731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辉
立野洋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731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70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70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70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光板照明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照明装置,安装在安装部上,包括:至少两块导光板,导光板分别具有各自的一个入光面和多个出光面,至少两块导光板置于同一平面内,彼此的入光面相对设置;固定支架,组合连接导光板;至少两个LED芯片安装部,分别对应于各个导光板的入光面,以其上安装的多个LED芯片朝向入光面的方式设置于固定支架上;光学点,设在第一出光面或第二出光面;出光部,设于导光板之间包括至少一个LED芯片组,以其上安装的多个LED芯片朝向背离安装部一侧的方式设置。其中,出光部射出光线的光通量与任一导光板的各出光面射出光线的光通量之和的比例为1:1.5‑1:3.0。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导光板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半导体器件。LED照明产品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它是利用固体半导体芯片LED作为发光材料,在半导体中通过载流子发生复合放出过剩的能量而引起光子发射,直接发出红、黄、蓝、绿、青、橙、紫、白色的光。照明装置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仅需要极小的电流就可激发亮度相当高的光。
随着LED照明产品的普及,简单的基础照明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发光均匀、造型独特、设计感强的LED灯具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专利文献CN206582710U公开了一种朝向位于顶棚的下方的照明对象发出光的照明器具,图1是该现有照明器具的立体图,参照图1所示,其具备光源部及导光板,导光板具有与顶棚对置的主面及端部,光源部发出的光向导光板端部的端面入射,在导光板的主面上形成有凹部,该凹部用于将从端面入射的光朝向照明对象反射,以实现对照明器具正下方的照明。具体而言,该照明器具是朝向位于顶棚的下方的照明对象发出光的照明器具,照明对象具体而言是地面或桌子上表面等。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照明器具中,光源部发出的光经过导光板的反射后,仅仅可以实现对位于照明器具正下方区域照明对象的照明,离开照明器具正下方的区域和范围,则会出现暗区,无法实现照明范围更广且有方向性的照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仅能对位于照明器具正下方区域进行照明,无法针对更广范围和空间实现有方向性的照明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照明装置,安装在照明装置的安装部上,其包括:
至少两块导光板,导光板分别具有各自的一个入光面和多个出光面,出光面包括靠近安装部的第一出光面、远离安装部的第二出光面、连接第一出光面与第二出光面的侧面出光面,第一出光面与第二出光面彼此平行,且入光面垂直于第一出光面及第二出光面,至少两块导光板置于同一平面内,彼此的入光面相对设置;
固定支架,组合连接导光板,且固定支架与安装部连接;
至少两个LED芯片安装部,分别对应于各个导光板的入光面,以其上安装的多个LED芯片朝向入光面的方式设置于固定支架上;
光学点,设在第一出光面,将LED芯片入射至导光板内部的光线部分反射至第一出光面、第二出光面和侧面出光面;
出光部,设于两块导光板之间,且与固定支架连接,出光部包括至少一个LED芯片组,以其上安装的多个LED芯片朝背离安装部方向的方式设置,
其中,任一导光板的各出光面射出光线的光通量之和大于出光部射出光线的光通量,且出光部射出光线的光通量与任一导光板的各出光面射出光线的光通量之和的比例为1:1.5-1:3.0。
本实用新型中,多个LED芯片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内部,一部分光线入射至第一出光面或第二出光面的光学点时,直接射出或发生反射与散射而向各个不同方向照射,并从出光面射出,同时,也会有一部分光线先入射至不设有光学点的出光面后再反射至该导光板第一出光面或第二出光面的光学点,并完成上述的反射与散射,进而在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形成面光源。出光部能够提供与导光板出光方式不同的光源,实现多样化出光的需求,同时将其设于两块导光板之间,将出光部LED芯片组上的多个LED芯片朝向背离照明装置安装部的方式设置,使从出光部射出的光线,能够加强照明装置在两块导光板之间对应于固定支架部分的照明效果,使得照明装置整体出光对称均匀。通过设计光学点的分布可以调整导光板各出光面的光通量,同时调整为导光板提供光源的LED芯片安装部、和为出光部提供光源的LED芯片组上设置的LED芯片数量,可以控制导光板及出光部射出光线的光通量。并使出光部射出光线的光通量与任一导光板的各出光面射出光线的光通量之和的比例为1:1.5-1:3.0,出光部与导光板彼此配合,可以满足不同方向上出光效果的控制与调配。
两块导光板通过固定支架组合连接,则固定支架相对应的区域因为只有少量导光板发出的光线所以较暗,通过设置出光部能够增强该区域的照明效果,此时,与导光板提供的各个方向上的面光源相比,出光部仅需要较少的光通量射出以消除固定支架的暗区,具体而言出光部射出光线的光通量与任一导光板的各出光面射出光线的光通量之和的比例为1:1.5-1:3.0时即可实现,且出光部与导光板彼此的出光相配合,能够实现照明装置相应照明区域整体均匀舒适的照明效果。
优选的,任一导光板中,向导光板第一出光面一侧方向上的光通量,小于向导光板第二出光面一侧方向上的光通量,且任一导光板中,向导光板第一出光面一侧方向上的光通量之和为从该导光板射出的光线的总光通量的15-45%,向导光板第二出光面一侧方向上的光通量之和为该导光板射出的光线的总光通量的55-85%。
向导光板第一出光面一侧方向上射出的光,包括经过第一出光面上的光学点折射后从第一出光面射出的光,以及从侧面出光面射出的光线中部分射向第一出光面一侧方向的光。向导光板第二出光面一侧方向上射出的光,包括经过第一出光面上的光学点反射后从第二出光面射出的光,以及从侧面出光面射出的光线中部分射向第二出光面一侧方向的光。通过使导光板侧面出光面发出光线的光束轴线偏向第二出光面一侧方向,且当第二出光面一侧方向的光通量大于第一出光面一侧方向的光通量,具体为向第一出光面一侧方向上的光通量之和为从该导光板射出的光线的总光通量的15-45%,向第二出光面一侧方向上的光通量之和为该导光板射出的光线的总光通量的55-85%时,可以实现更加具有指向性的照明配光以及视觉效果。
优选的,侧面出光面包括与入光面相对的第三出光面,及连接第三出光面与入光面的第四出光面。
由LED芯片发出进入导光板内部的部分光线,在导光板内部发生全反射,而从与入光面相对的平面即第三出光面射出。同时,由LED芯片发出进入导光板内部的部分光线经过光学点的散射改变方向,而从第四出光面射出,从而使侧面出光面形成为包括第三出光面和第四出光面的多边的多方向的发光面,能够实现更多方向及更大区域的指向性照明。
优选的,侧面出光面为斜面,且侧面出光面与第一出光面的夹角小于侧面出光面与第二出光面的夹角。
将侧面出光面设置为斜面,可调整侧面出光面形成面光源的出光方向,同时形成为斜面可增大侧面出光面的发光面积,相应增强了侧面出光面的照明效果。使侧面出光面与第一出光面的夹角小于侧面出光面与第二出光面的夹角,则增大了远离安装部的第二出光面一侧方向上的光通量,加强了背离安装部一侧的出光效果,实现了对导光板不同方向上出光效果的区别调控。
优选的,入光面与第四出光面的夹角为倒角。
由于侧面出光面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较大,将入光面与第四出光面的夹角设置为倒角,能够增大第四出光面的发光面积,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照明装置在第四出光面方向上的效果,重要的是使照明装置具有了向入光面方向射出的光线,实现了更多方向的指向性照明。同时,通过调整倒角的倾斜角度也能够调整该部分的出光方向,以满足不同的配光方案。此外,倒角的设置也便于导光板与固定支架的装配连接。
优选的,出光部的光束角为105-130°。
出光部包括的LED组上安装的多个LED芯片是朝背离安装部方向的方式设置的,则LED出光部的出光方向也相对固定,即为朝背离安装部形成光源,根据LED芯片的发光属性,调整出光部的光束角为105-130°,能够有效加强固定支架对应区域的照明效果,并在朝背离安装部形成一定面积的光源,满足日常使用所需特定方向的照明需求。
优选的,任一导光板的光束角为90-120°,且第二出光面一侧的1/2峰值光强虚拟直线与导光板所在平面的夹角,大于第一出光面一侧的1/2峰值光强虚拟直线与导光板所在平面的夹角。
从导光板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内部的光线射到各个光学点时,发生漫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破坏了全反射条件,而由导光板各个出光面射出,通过使得第二出光面一侧1/2峰值光强虚拟直线与导光板所在平面的夹角大于第一出光面一侧1/2峰值光强虚拟直线与导光板所在平面的夹角,实现整体空间区域的照明效果,并针对使用需求加强了侧下方的照明亮度,实现光线的调配。
优选的,照明装置的光束角为180-260°。
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包括了至少两块导光板及设于至少两块导光板之间的出光部,至少两块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则导光板形成的面光源能够向各个方向照射,出光部则加强了背离安装部方向上的照明效果,使照明装置的光束角达到180-260°,能够照亮照明装置周围区域,并通过出光部与导光板的彼此配合,满足不同方向上出光效果的控制与调配。
优选的,LED芯片安装部上,设有金属散热板。
LED芯片的集中设置会使LED芯片安装部温度升高,因此在LED芯片安装部上设置金属散热板,将LED芯片发光而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避免了LED芯片安装部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的损害,提高了照明装置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每块导光板对应至少一个LED芯片安装部,每个LED芯片安装部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
通过控制单元控制LED芯片安装部,可调节其上安装的LED芯片的开关及亮度,使进入导光板内部的光线可调,从而分别实现对导光板的控制,根据使用场景形成不同的配光。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照明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出光部配光曲线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左侧导光板配光曲线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右侧导光板配光曲线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配光曲线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A.照明装置、1.导光板、11.入光面、12.出光面、121.第一出光面、122、第二出光面、12a.侧面出光面、123.第三出光面、124.第四出光面、2.固定支架、3.LED安装部、4.光学点、5.出光部。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A安装在安装部上,包括两块导光板1,导光板1分别具有各自的一个入光面11和多个出光面12,出光面包括靠近安装部的第一出光面121,远离安装部的第二出光面122,连接第一出光面121与第二出光面122的侧面出光面12a,第一出光面121与第二出光面122彼此平行,且入光面11垂直于第一出光面121及第二出光面122。两块导光板1置于同一平面内,彼此的入光面11相对设置,通过固定支架2组合连接于安装部,且在固定支架2两侧对称设置,固定支架2上设有与各个导光板1相对应的卡槽,导光板1分别与卡槽卡合,实现导光板1与固定支架的可拆卸连接,方便照明装置的组装与替换。对应于两块导光板1各自入光面11分别设有一个LED芯片安装部3,本实施例中LED芯片安装部为PCB,其上安装的多个LED芯片31分别朝向各自对应的入光面11,且两个LED芯片安装部3都设置于固定支架上。第一出光面121设有光学点4,能够破坏LED芯片31入射至导光板1内部光线的全反射,使光线从第一出光面121、第二出光面122和侧面出光面12a射出。出光部5设于两块导光板1之间,大致呈矩形,长度方向上与导光板1相当,且与固定支架2连接,出光部5的一个LED芯片组沿出光部5长度方向布置于固定支架上,其上安装的多个LED芯片31朝背离安装部方向设置,使出光部5的出光方向与第二出光面122相同。出光部5还包括一个弧形灯罩,灯罩的入光口能够包覆所有LED芯片组使其不外漏,使LED芯片组得到有效保护,同时也使LED芯片组产生的光线以更均匀柔和的方式向下提供光源。灯罩可选用透明的PC外壳,其透光性能高,可看到内部的LED芯片组,射出的光通量较大;也可选用半透明的磨砂外壳,其光线透出较柔和舒适,射出的光通量较小。
多个LED芯片31发出的光线从入光面11进入导光板1内部后,部分入射至光学点4的光线由于全反射被破坏而直接从第一出光面121射出,或发生反射与散射而向各个不同方向照射,经过多次的反射与散射后从第二出光面122射出及侧面出光面12a射出,同时,也会有一部分光线先入射至不设有光学点4的第二出光面122后再反射至第一出光面121的光学点,并完成上述的反射与散射,进而在第一出光面121和第二出光面122形成面光源。通过设置光学点4使部分光线分别从第一出光面121和第二出光面122射出,同时使第二出光面122具有比第一出光面121更大的光通量,使之形成更亮的面光源,同时使第二出光面一侧的1/2峰值光强虚拟直线与导光板所在平面的夹角,大于第一出光面一侧的1/2峰值光强虚拟直线与导光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以实现照明装置在第一出光面121方向及第二出光面122方向的出光效果调节,能够具有指向性的区域照明。本实用新型所称光束角为在通过峰值光强虚拟直线的平面上的两条1/2峰值光强虚拟直线之间的夹角,峰值光强虚拟直线为发光强度最大值处与光源的连线,两条1/2峰值光强虚拟直线分别通过该峰值光强虚拟直线两侧光强达到峰值光强的1/2的点。与导光板1出光方式不同的是出光部5发出的光线较为柔和分散,在方向上有一定的限制性,多个LED芯片31朝向的方向即为出光部5的出光方向,作为吸顶灯使用时,能够较大面积的向下照亮一定区域。出光部5能够提供与导光板1出光方式不同的面光源,实现多样化出光的需求,同时将其设于至少两块导光板之间能够使照明装置整体呈对称设计,消除对应于固定支架2部分的暗区,使得照明装置A整体出光更均匀舒适,出光部5与导光板1彼此配合,可以满足不同方向上出光效果的控制与调配。
通过设计光学点的形状及分布可以调整导光板各出光面的光通量,同时调整对应于各部分的LED芯片数量,也可以控制导光板及出光部射出光线的光通量,并使出光部射出光线的光通量与任一导光板的各出光面射出光线的光通量之和的比例为1:1.5-1:3.0。两块导光板通过固定支架组合连接,则固定支架相对应的区域因为只有少量导光板发出的光线所以较暗,通过设置出光部能够增强该区域的照明效果,此时,与导光板提供的各个方向上的面光源相比,出光部仅需要较少的光通量射出就能达到所需效果,具体而言出光部射出光线的光通量与任一导光板的各出光面射出光线的光通量之和的比例为1:1.5-1:3.0时即可实现,且出光部与导光板彼此的出光相配合,能够实现照明装置相应照明区域整体均匀舒适的照明效果。
本实施例中,侧面出光面还包括第三出光面123与第四出光面124。第三出光面为与入光面向对的平面,第四出光面124为连接第三出光面132与入光面11的两个平面。从入光面进入导光板1内部的光线中,存在一部分光线直接从与入光面11相对的平面即第三出光面123射出或在导光板内部发生全反射后从第三出光面123射出,也有一部分光线经过光学点4的散射改变方向,而从第四出光面124射出,从而使侧面出光面12a形成为包括第三出光面123和第四出光面124的多边的多方向的发光面,实现不同于第一出光面121与第二出光面122出光方向上的照射,使得照明装置不仅可以通过第一出光面121和/或第二出光面122形成的面光源,同时结合侧面出光面的出光,使得第一出光面一侧方向上的光通量和第二出光面一侧方向上的光通量不同,可以根据环境配光需要,实现朝向照明装置安装部一侧的光通量更大,或者远离照明装置安装部一侧的光通量更大,能够实现更多方向及更大区域的指向性照明,更加提高了照明装置的设计自由度和配光指向性。
同时,进入导光板1内部的光线中存在一部分光线未经过光学点4直接从与入光面11相对的平面即第三出光面123射出,或在导光板1内部发生全反射后从第三出光面123射出,故第三出光面123形成的面光源同时包括光线经由光学点4漫反射而射出的光线,与光线直接射出及经全反射而射出的光线,使得第三出光面123单位面积的光通量较其他侧面出光面12a及第二出光面122单位面积的光通量更大。因此,为充分利用第三出光面123单位面积上较大的光通量,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三出光面123设置为斜面,且该斜面能够使第一出光面121面积大于第二出光面122面积。如图4所示,将第三出光面123设置为从第一出光面121至第二出光面122逐渐向导光板1内部倾斜的平滑斜面,调整了第三出光面123形成面光源的出光方向,作为安装于顶部墙体上的吸顶灯使用时,能够向下提供更多的光亮,以满足日常使用所需。同时形成为斜面可增大侧面出光面12a的发光面积,相应增强了侧面出光面12a的照明效果。本实施例中,将第三出光面123设置为能够使第一出光面121面积大于第二出光面122面积的斜面,第二出光面122光通量本身略微减少,但增大了远离安装部的第二出光面122方向上的光通量,加强了背离安装部一侧的照明效果,同理,第四出光面124也可依此设置而实现了对导光板不同方向上照明效果的区别调控。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将入光面11与第四出光面124的夹角设置为倒角。由于侧面出光面12a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较大,将入光面11与第四出光面124的夹角设置为倒角,略微减少了第一出光面121与第二出光面122的面积,但能够增大第四出光面124的发光面积,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照明装置的照明效果,重要的是使照明装置具有了向入光面11方向射出的光线,实现了更多方向的指向性照明。同时,还可调整倒角的倾斜角度,使倒角面从第一出光面121至第二出光面122逐渐缩小,使倒角面朝向与第二出光面122出光方向一致的方向出光,以满足不同的配光方案。同理,导光板1侧面出光面12a间的夹角都可依此设置。此外,倒角的设置使导光板1一端的面积减小,便于导光板1与固定支架2的装配连接。
出光部包括的LED组上安装的多个LED芯片是朝背离安装部方向的方式设置的,则LED出光部的出光方向也相对固定为朝背离安装部形成光源,根据LED芯片的发光属性,及灯罩材料的选择,调整出光部的光束角为105-130°。图6是本实施例的出光部配光曲线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用作吸顶灯连接于顶部墙体时,出光部5向正下出光,能够照亮下方的大面积区域范围,且配光对称均匀,由靠近出光部5处向远处逐渐减弱。
从导光板入光面11进入导光板1内部的光线射到各个光学点4时,发生漫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破坏了全反射条件,而从各个出光面12射出,使第二出光面一侧的1/2峰值光强虚拟直线与导光板所在平面的夹角,大于第一出光面一侧的1/2峰值光强虚拟直线与导光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且向导光板第二出光面122一侧方向上的光通量,大于向导光板第一出光面121一侧方向上的光通量。向导光板第一出光面一侧方向上射出的光,包括经过第一出光面上的光学点折射后从第一出光面射出的光,以及从侧面出光面射出的光线中部分射向第一出光面一侧方向的光,向导光板第二出光面一侧方向上射出的光,包括经过第一出光面上的光学点反射后从第二出光面射出的光,以及从侧面出光面射出的光线中部分射向第二出光面一侧方向的光。另外,有多种途径可以实现光束角大小的调节,比如通过调整光学点4的形状、大小、分布密度等参数;略微调整LED芯片与导光板的相对位置,使导光板侧面光源的光束轴线偏向第二出光面一侧的方向等,此外导光板材料的性质也会对导光板的光束角产生影响,本实施例中导光板1采用透光率高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成,有效减少光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此时任一导光板的光束角为90-120°,且向导光板第一出光面121一侧方向上的光通量之和为从该导光板射出的光线的总光通量的15-45%,向导光板第二出光面122一侧方向上的光通量之和为该导光板射出的光线的总光通量的55-85%,可以保证在第二出光面一侧方向上的光通量较大,从而实现更大范围并且有指向性的照明配光。图7、图8分别是本实施例的左、右侧导光板配光曲线示意图,如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用作吸顶灯连接于顶部墙体时,一侧的导光板向该侧出光,能够照亮该导光板第三出光面123正对的方向及周围区域,配光亮度在第三出光面123处最强,并逐渐向远处减弱,且第二出光面一侧的1/2峰值光强虚拟直线与导光板所在平面的夹角,大于第一出光面一侧的1/2峰值光强虚拟直线与导光板所在平面的夹角。
本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包括了两块导光板1及设于两块导光板1之间的出光部5,图9是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配光曲线示意图,如图9所示,两块入光面11相对设置的导光板1能够照亮照明装置A周围各个方向,且通过出光部5加强了正下方向的照明效果,使照明装置的光束角达到180-260°,具有良好的配光性,满足日常使用所需。
本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中,与两块导光板1分别对应的LED芯片安装部3,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通过控制单元控制LED芯片安装部3,可调节其上安装的LED芯片31开关及亮度,使进入不同导光板内部的光线相同或不同,从而实现对导光板各个出光面光通量的控制,使其形成不同的面光源。
此外,LED芯片安装部3上设有金属散热板,LED芯片31的集中设置会使LED芯片安装部3温度升高,因此在LED芯片安装部3上设置金属散热板,将LED芯片31发光而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避免了LED芯片安装部3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的损害,提高了照明装置的使用寿命。

Claims (11)

1.一种照明装置,安装在安装部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块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分别具有各自的一个入光面和多个出光面,所述出光面包括靠近安装部的第一出光面,远离安装部的第二出光面,连接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的侧面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彼此平行,且所述入光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出光面及所述第二出光面,所述至少两块导光板置于同一平面内,彼此的入光面相对设置;
固定支架,组合连接所述导光板,且所述固定支架与安装部连接;
至少两个LED芯片安装部,分别对应于各个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以其上安装的多个LED芯片朝向所述入光面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
光学点,设在所述第一出光面,将所述LED芯片入射至所述导光板内部的光线部分反射至所述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二出光面和所述侧面出光面;
出光部,设于所述导光板之间,且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所述出光部包括至少一个LED芯片组,以其上安装的多个LED芯片朝向背离所述安装部一侧的方式设置;
其中,
所述任一导光板的所述各出光面射出光线的光通量之和大于所述出光部射出光线的光通量,且所述出光部射出光线的光通量与所述任一导光板的所述各出光面射出光线的光通量之和的比例为1:1.5-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导光板中,向所述导光板第一出光面一侧方向上的光通量,小于向所述导光板第二出光面一侧方向上的光通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导光板中,向所述导光板第一出光面一侧方向上的光通量之和为从该导光板射出的光线的总光通量的15-45%,向所述导光板第二出光面一侧方向上的光通量之和为该导光板射出的光线的总光通量的55-8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出光面包括与所述入光面相对的第三出光面,及连接所述第三出光面与所述入光面的第四出光面。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出光面为斜面,且所述侧面出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的夹角小于所述侧面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与所述第四出光面的夹角为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部在单独点亮时的光束角为105-130°。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导光板在单独点亮时的光束角为90-120°,且所述第二出光面一侧的1/2峰值光强虚拟直线与导光板所在平面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一侧的1/2峰值光强虚拟直线与导光板所在平面的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的光束角为180-260°。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芯片安装部上,设有金属散热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导光板对应至少一个所述LED芯片安装部,每个所述LED芯片安装部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
CN201820473164.XU 2018-03-30 2018-03-30 照明装置 Active CN208170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3164.XU CN208170099U (zh) 2018-03-30 2018-03-30 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3164.XU CN208170099U (zh) 2018-03-30 2018-03-30 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70099U true CN208170099U (zh) 2018-11-30

Family

ID=64371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73164.XU Active CN208170099U (zh) 2018-03-30 2018-03-30 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700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57503B2 (en) Light-emitting diode light bulb generating direct and decorative illumination
CN103206665B (zh) 透镜和具有该透镜的照明装置
CN102748704A (zh) 透镜及照明装置
US20110096565A1 (e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CN205824698U (zh) 照明灯具
CN201897094U (zh) 一种单面导光的led板式灯具
JP2016046067A (ja) 広角度拡散光学系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CN103994395B (zh) Led光学系统及灯具
US9291329B2 (en) Traffic signal having a uniform light surface
CN207246833U (zh) 一种仿钨丝灯的led灯泡
US20120039076A1 (en) Energy-saving lighting device with even distribution of light
US20140369037A1 (en) Omnidirectional Lamp
CN208170099U (zh) 照明装置
CN108019661A (zh) 一种全面发光防眩超薄面板灯
US20130027971A1 (en) Dazzle prevention lighting fixture with light guide means to disperse emitted light uniformly
CN201093331Y (zh) 光分布节能灯罩
CN202835187U (zh) 提升聚光效果之反光灯杯改良结构
TWI728926B (zh) 燈具
CN102606913A (zh) 大角度led灯
CN208871349U (zh) 柔光与聚光可变的线形灯具
CN205191279U (zh) 光束控制装置、发光装置以及照明设备
CN218819934U (zh) 光学透镜结构及助航灯
CN217635169U (zh) 防眩照明可视化光学组件及射灯
CN110319375A (zh) 照明装置
CN101846284A (zh) 一种防眩透明板和防眩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