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54020U - 用于支撑的减震座 - Google Patents

用于支撑的减震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54020U
CN208154020U CN201820422879.2U CN201820422879U CN208154020U CN 208154020 U CN208154020 U CN 208154020U CN 201820422879 U CN201820422879 U CN 201820422879U CN 208154020 U CN208154020 U CN 208154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ransmission rod
damper cylinder
support
cushion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228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影辉
仝国芸
梁慧敏
谷军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04228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54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54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540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撑的减震座,涉及减震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盘、减震筒和支撑座,支撑盘连接有传力杆,传力杆位于减震筒内部的杆体上设有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相互间隔设置,第一板与传力杆固定连接,第二板与传力杆滑动连接,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设有弹簧,在减震筒的外壁上设有长槽孔,在第二板的外壁上设有螺纹孔,第二板借助于螺杆与减震筒相对固定,传力杆的底部连接有底座,底座与最下端的第一板之间也设有弹簧,支撑座连接在减震筒的底部。该减震座的弹性减震力度可以进行调节,在不对减震座进行拆卸的情况下,可选择不同数量的弹簧进行支撑,使支撑物达到最好的减震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支撑的减震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支撑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或者日常生活中,减震装置是经常用到的,但是以往的减震装置的减震系数都不能够进行调节,即弹性力度不能够进行调节,当承受不同重量的时候,如果重量过大则减震装置过度压缩,不能起到很好的弹性效果,如果重量过小,只能够使减震弹簧等受到微微的压缩,也得不到很好的弹性减震效果,所以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减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支撑的减震座,该减震座的弹性减震力度可以进行调节,在不对减震座进行拆卸的情况下,可选择不同数量的弹簧进行支撑,使支撑物达到最好的减震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支撑的减震座,该减震座包括设置于顶部的支撑盘、中部的减震筒和底部的支撑座,所述支撑盘的底面中心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传力杆,所述传力杆插入到所述减震筒内部,所述传力杆位于减震筒内部的杆体上沿着杆体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传力杆上顶端和底端的两个板体均为第一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截面均为圆形,所述传力杆从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中心穿过,所述第一板与传力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与传力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外壁均与所述减震筒的内壁滑动连接,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穿在传力杆上,在所述减震筒的外壁上设有长槽孔,在所述第二板的外壁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板借助于穿过长槽孔且与所述螺纹孔连接的螺杆与减震筒相对固定,所述长槽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减震筒的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传力杆的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带有中心孔,所述传力杆插入到所述底座的中心孔内且与所述中心孔滑动连接,所述底座与最下端的第一板之间也设有弹簧,所述支撑座连接在减震筒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板的厚度小于第二板的厚度。
优选的,在所述减震筒的顶部设有导向板,所述传力杆穿过导向板后插入到减震筒内。
优选的,每个第二板均对应设有两条长槽孔,所述的两条长槽孔分别位于其所对应的第二板的相对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为带有支撑腿的圆盘。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3个。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减震座可以在不对座体进行拆卸的情况下轻松自如的增加或者减少承受减震作用的弹簧数量,使其能够针对不同重量和振动幅度的物体选择最合适的弹簧数量,使减震效果达到最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支撑盘,2、减震筒,3、支撑座,4、传力杆,5、第一板,6、第二板,7、长槽孔,8、弹簧,9、螺杆,10、底座,11、导向板,12、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用于支撑的减震座,该减震座包括设置于顶部的支撑盘1、中部的减震筒2和底部的支撑座3,所述支撑盘1的底面中心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传力杆4,所述传力杆4插入到所述减震筒2内部,所述传力杆4位于减震筒2内部的杆体上沿着杆体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板5和第二板6,所述第一板5和第二板6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传力杆4上顶端和底端的两个板体均为第一板5,所述第一板5和第二板6的截面均为圆形,所述传力杆4从第一板5和第二板6的中心穿过,所述第一板5与传力杆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6与传力杆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板5和第二板6的外壁均与所述减震筒2的内壁滑动连接,在第一板5和第二板6之间设有弹簧8,所述弹簧8套穿在传力杆4上,在所述减震筒2的外壁上设有长槽孔7,在所述第二板6的外壁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板6借助于穿过长槽孔7且与所述螺纹孔连接的螺杆9与减震筒2相对固定,所述长槽孔7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减震筒2的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传力杆4的底部连接有底座10,所述底座10带有中心孔,所述传力杆4插入到所述底座10的中心孔内且与所述中心孔滑动连接,所述底座10与最下端的第一板5之间也设有弹簧8,所述支撑座3连接在减震筒2的底部。
第一板5的厚度小于第二板6的厚度。在所述减震筒2的顶部设有导向板11,所述传力杆4穿过导向板11后插入到减震筒2内。每个第二板6均对应设有两条长槽孔7,所述的两条长槽孔7分别位于其所对应的第二板6的相对侧。支撑座3为带有支撑腿12的圆盘。支撑腿12的数量为3个。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减震座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减震座同时使用,共同支撑某一物体,在使用的时候支撑盘1用于承托物体,然后将力通过传力杆4进行传递,位于减震筒2内的起到支撑减震作用的弹簧8数量可以进行选择,当通过螺杆9穿过长槽孔7并与对应的第二板6上的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时,拧紧后将第二板6相对减震筒2固定,这样该第二板6下侧的弹簧8便不再进行使用,因为弹簧8与第一板5和第二板6之间只是接触并没有连接,当第二板6不动的时候,其下方的弹簧8失去了施力体,便不再参与减震过程,当要使用的时候则拧开螺杆9即可,由于长槽孔7具有一定的长度,所以第二板6在一定范围内移动的时候,都能够通过长槽孔7对准螺纹孔进行连接固定。传力杆4被压向下移动时会向下插入到底座10的中心孔内,中心孔有足够的长度容纳传力杆4的往复拔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减震座可以在不对座体进行拆卸的情况下轻松自如的增加或者减少承受减震作用的弹簧数量,使其能够针对不同重量和振动幅度的物体选择最合适的弹簧数量,使减震效果达到最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用于支撑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该减震座包括设置于顶部的支撑盘、中部的减震筒和底部的支撑座,所述支撑盘的底面中心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传力杆,所述传力杆插入到所述减震筒内部,所述传力杆位于减震筒内部的杆体上沿着杆体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传力杆上顶端和底端的两个板体均为第一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截面均为圆形,所述传力杆从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中心穿过,所述第一板与传力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与传力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外壁均与所述减震筒的内壁滑动连接,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穿在传力杆上,在所述减震筒的外壁上设有长槽孔,在所述第二板的外壁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板借助于穿过长槽孔且与所述螺纹孔连接的螺杆与减震筒相对固定,所述长槽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减震筒的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传力杆的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带有中心孔,所述传力杆插入到所述底座的中心孔内且与所述中心孔滑动连接,所述底座与最下端的第一板之间也设有弹簧,所述支撑座连接在减震筒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撑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的厚度小于第二板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支撑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震筒的顶部设有导向板,所述传力杆穿过导向板后插入到减震筒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支撑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板均对应设有两条长槽孔,所述的两条长槽孔分别位于其所对应的第二板的相对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支撑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为带有支撑腿的圆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支撑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3个。
CN201820422879.2U 2018-03-27 2018-03-27 用于支撑的减震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54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22879.2U CN208154020U (zh) 2018-03-27 2018-03-27 用于支撑的减震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22879.2U CN208154020U (zh) 2018-03-27 2018-03-27 用于支撑的减震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54020U true CN208154020U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80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2287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54020U (zh) 2018-03-27 2018-03-27 用于支撑的减震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540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48485A (zh) 跑步机的跑台独立悬挂避震机构
CN207298290U (zh) 一种测控减震底座
CN206506174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力柜底座
CN208154020U (zh) 用于支撑的减震座
US2532425A (en) Bed or body support
CN211450082U (zh) 一种制冷压缩机的减震装置
CN208694163U (zh) 上肢推举训练器
CN209092628U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腿部拉伸装置
CN203960736U (zh) 一种跨海桥梁阻尼器的减振钢支座
KR100940201B1 (ko) 키 높이 책·걸상용 높이조절 장치
CN204916628U (zh) 心理学仪器存放装置
CN212561137U (zh) 一种道路桥梁减震支座
CN207799176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连接配件整理盒
KR101385643B1 (ko) 침실용 휴대기기 거치대
CN204352455U (zh) 跑步机的跑台独立悬挂避震机构
CN208397565U (zh) 一种整体式家用电器底座
CN208073324U (zh) 一种pp板收纳置物架的门挂钩
CN105370782A (zh) 一种汽车悬挂式隔振装置
CN207387683U (zh) 一种送餐机器人的减震底座
CN106870625B (zh) 一种准零刚度隔振器及具有低频隔振功能的新生婴儿转运车
CN204784373U (zh) 一种弹簧减震结构
CN211118528U (zh) 一种橇装式调压计量站
CN209612831U (zh) 一种新型高效双轴减震搅拌机支撑腿
CN104367080A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人性化睡眠枕
CN103656998A (zh) 一种脚踏平衡式运动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