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52171U - 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52171U
CN208152171U CN201820597537.4U CN201820597537U CN208152171U CN 208152171 U CN208152171 U CN 208152171U CN 201820597537 U CN201820597537 U CN 201820597537U CN 208152171 U CN208152171 U CN 208152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p
ontology
flow sensor
turbine flow
contac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975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旭升
杨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05975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52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52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521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包括存水弯本体以及存水弯堵塞预警组件;存水弯堵塞预警组件包括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以及显示器;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插入存水弯本体内以使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与存水弯本体内的液体水接触形成第一接触部;涡轮流速传感器插入存水弯本体内以使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与存水弯本体内的液体水接触形成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部距离存水弯本体内液体水封面的距离小于第二接触部距离存水弯本体内液体水封面的距离;显示器与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连接以显示第一接触部的液体水的流速;显示器与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连接;该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Description

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下水管道堵塞成为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下水道容易堵塞,且不容易疏通,对下水道系统和城市公寓卫生管理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目前,还尚未有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可避免下水道堵塞的问题,通常是利用外界的设备、能源等方法对下水管道的垃圾进行清除,或利用疏通剂等对人体有一定影响的化学试剂进行疏通,但这些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不能有效的防止下水管道的再次堵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该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能够给患者康复带来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包括存水弯本体以及存水弯堵塞预警组件;其中,所述存水弯堵塞预警组件包括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以及显示器;
所述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插入所述存水弯本体内以使所述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与所述存水弯本体内的液体水接触形成第一接触部;所述涡轮流速传感器插入所述存水弯本体内以使所述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与所述存水弯本体内的液体水接触形成第二接触部;
所述第一接触部距离所述存水弯本体内液体水封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接触部距离所述存水弯本体内液体水封面的距离;
所述显示器与所述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连接以显示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液体水的流速;所述显示器与所述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连接以显示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液体水的流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位于所述存水弯本体内水封液面下20~30mm,所述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插入所述存水弯本体内的深度不小于所述存水弯本体的管道内径的1/4,且不大于所述存水弯本体内的管道内径的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位于第一存水弯主体的中部,所述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插入所述存水弯本体内的深度不小于所述存水弯本体的管道内径的1/4,且不大于所述存水弯本体的管道内径的1/2。
进一步地,所述存水弯本体上设有存水弯末端立管,所述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还包括防臭组件;
所述防臭组件安装在所述存水弯末端立管上、且与所述水弯末端立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防臭组件包括补气管以及负压平衡器;
所述补气管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存水弯末端立管上、且与所述存水弯末端立管连通,另一端安装有所述负压平衡器。
进一步地,所述补气管包括第一子补气管以及第二子补气管;
所述第一子补气管安装所述负压平衡器、且与所述存水弯末端立管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子补气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子补气管以及所述存水弯末端立管连通、且从与所述存水弯末端立管连通的部位起向上倾斜设置至与所述第一子补气管连通的部位。
进一步地,所述补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负压平衡器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存水弯本体可为P型存水弯本体、S型存水弯本体或U型存水弯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对于该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而言,对于该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而言,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插入存水弯本体内,与存水弯本体内的液体水接触形成第一接触部,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感应测量第一接触部位置的液体水流速,该位置的流速为V1,由于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与显示器连接,因此,显示器能够实时显示V1的流速值,并且,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插入存水弯本体内,与存水弯本体内的液体水接触形成第二接触部,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感应测量第二接触部位置的液体水流速,该位置的流速为V2,由于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与显示器连接,因此,显示器能够实时显示V2的流速值,由于第一接触部距离存水弯本体内液体水封面的距离小于第二接触部距离存水弯本体内液体水封面的距离,当V2的流速值小于或等于V1的流速值时,说明管道内未发生堵塞,当V2的流速值大于V1的流速值且小于等于两倍V1的流速值时,说明管道内已发生轻微堵塞,当V2的流速值大于两倍V1的流速值且小于四倍V1的流速值时,说明管道内已经发生严重堵塞,需要及时清理,通过上述预警的过程,人们能够有效地清晰管道发生堵塞的情况,能够及时处理管道堵塞的情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中防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存水弯本体;20-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30-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40-显示器;50-存水弯末端立管;60-防臭组件;601-补气管;6011-第一子补气管;6012-第二子补气管;602-负压平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如图1所示,提供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包括存水弯本体10以及存水弯堵塞预警组件;其中,存水弯堵塞预警组件包括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20、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30以及显示器40;
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20插入存水弯本体10内以使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20与存水弯本体10内的液体水接触形成第一接触部;涡轮流速传感器插入存水弯本体10内以使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与存水弯本体10内的液体水接触形成第二接触部;
第一接触部距离存水弯本体10内液体水封面的距离小于第二接触部距离存水弯本体10内液体水封面的距离;
显示器40与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20连接以显示第一接触部的液体水的流速;显示器40与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30连接以显示第二接触部的液体水的流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对于该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而言,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20插入存水弯本体10内,与存水弯本体10内的液体水接触形成第一接触部,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感应测量第一接触部位置的液体水流速,该位置的流速为V1,由于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与显示器40连接,因此,显示器40能够实时显示V1的流速值,并且,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30插入存水弯本体10内,与存水弯本体10内的液体水接触形成第二接触部,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感应测量第二接触部位置的液体水流速,该位置的流速为V2,由于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与显示器40连接,因此,显示器40能够实时显示V2的流速值,由于第一接触部距离存水弯本体10内液体水封面的距离小于第二接触部距离存水弯本体10内液体水封面的距离,当V2的流速值小于或等于V1的流速值时,说明管道内未发生堵塞,当V2的流速值大于V1的流速值且小于等于两倍V1的流速值时,说明管道内已发生轻微堵塞,当V2的流速值大于两倍V1的流速值且小于四倍V1的流速值时,说明管道内已经发生严重堵塞,需要及时清理,通过上述预警的过程,人们能够有效地清晰管道发生堵塞的情况,能够及时处理管道堵塞的情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其中,优选地,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20位于存水弯本体10内水封液面下20~30mm,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20插入存水弯本体10内的深度不小于存水弯本体10的管道内径的1/4,且不大于存水弯本体10内的管道内径的1/2,能够提高该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预警的准确性;
优选地,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30位于第一存水弯主体的中部,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30插入存水弯本体10内的深度不小于存水弯本体10的管道内径的1/4,且不大于存水弯本体10的管道内径的1/2,能够提高该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预警的准确性;
对于该存水弯本体10而言,存水弯本体10可为P型存水弯本体10、S型存水弯本体10或U型存水弯本体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存水弯本体10上设有存水弯末端立管50,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还包括防臭组件60;
防臭组件60安装在存水弯末端立管50上、且与水弯末端立管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弯堵塞预警装置,目前,在一些多层以及高层住宅建筑中,排水立管的排水量已经逐渐超过了排水立管的通水能力,从而导致排水管道内的负压值超过了存水弯内水封的承受能力,水封内大量的水被负压抽走,逐渐失去了隔绝臭气的功能,这就造成了返臭问题的时有发生;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存水弯本体10上设有存水弯末端立管50,在存水弯末端立管50上安装防臭组件60,避免存水弯失去隔绝臭气的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防臭组件60包括补气管601以及负压平衡器602;
补气管601的一端安装在存水弯末端立管50上、且与存水弯末端立管50连通,另一端安装有负压平衡器602。
根据本实用新型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对于该防臭组件60而言,存水弯本体10采用负压平衡器602对存水弯本体10进行补气,当存水弯末端立管50内的负压达到一定值时,设有补气管601上的负压平衡器602会在内外压差作用下及时打开,室内空气会通过补气管601进入到存水弯末端立管50内,存水弯末端立管50内的负压得到缓解,从而有效减少了负压抽吸对存水弯本体10内水封的破坏,使得存水弯本体10内的水封仍保持较高的水位,继续发挥其隔离排水管道内臭气的作用;当补气管601内为正压时,负压平衡器602处于闭合状态,这可有效防止排水管道内的有害气体进入室内;
其中,补气管601的另一端与负压平衡器602可拆卸连接,例如,补气管601的另一端与负压平衡器602螺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补气管601包括第一子补气管6011以及第二子补气管6012;
第一子补气管6011安装负压平衡器602、且与存水弯末端立管50平行设置,第二子补气管6012分别与第一子补气管601以及存水弯末端立管50连通、且从与存水弯末端立管50连通的部位起向上倾斜设置至与第一子补气管6011连通的部位。
根据本实用的新型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第二子补气管6012从与存水弯末端立管50连通的部位起向上倾斜设置至与第一子补气管6011连通的部位,第二子补气管6012向上倾斜可有效防止存水弯本体10内的排水由于喷溅而通过补气管601进入至负压平衡器602中,从而降低了负压平衡器602出现故障的风险,保证了负压平衡器602能够正常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水弯本体以及存水弯堵塞预警组件;其中,所述存水弯堵塞预警组件包括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以及显示器;
所述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插入所述存水弯本体内以使所述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与所述存水弯本体内的液体水接触形成第一接触部;所述涡轮流速传感器插入所述存水弯本体内以使所述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与所述存水弯本体内的液体水接触形成第二接触部;
所述第一接触部距离所述存水弯本体内液体水封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接触部距离所述存水弯本体内液体水封面的距离;
所述显示器与所述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连接以显示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液体水的流速;所述显示器与所述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连接以显示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液体水的流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位于所述存水弯本体内水封液面下20~30mm,所述第一涡轮流速传感器插入所述存水弯本体内的深度不小于所述存水弯本体的管道内径的1/4,且不大于所述存水弯本体内的管道内径的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位于第一存水弯主体的中部,所述第二涡轮流速传感器插入所述存水弯本体内的深度不小于所述存水弯本体的管道内径的1/4,且不大于所述存水弯本体的管道内径的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弯本体上设有存水弯末端立管,所述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还包括防臭组件;
所述防臭组件安装在所述存水弯末端立管上、且与所述水弯末端立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臭组件包括补气管以及负压平衡器;
所述补气管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存水弯末端立管上、且与所述存水弯末端立管连通,另一端安装有所述负压平衡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管包括第一子补气管以及第二子补气管;
所述第一子补气管安装所述负压平衡器、且与所述存水弯末端立管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子补气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子补气管以及所述存水弯末端立管连通、且从与所述存水弯末端立管连通的部位起向上倾斜设置至与所述第一子补气管连通的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负压平衡器螺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弯本体可为P型存水弯本体、S型存水弯本体或U型存水弯本体。
CN201820597537.4U 2018-04-24 2018-04-24 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52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7537.4U CN208152171U (zh) 2018-04-24 2018-04-24 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7537.4U CN208152171U (zh) 2018-04-24 2018-04-24 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52171U true CN208152171U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74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9753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52171U (zh) 2018-04-24 2018-04-24 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521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5643A1 (en) * 2021-02-02 2022-08-11 Lok Wing Investment & Development Co. Limited A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dry trap in drain pip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5643A1 (en) * 2021-02-02 2022-08-11 Lok Wing Investment & Development Co. Limited A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dry trap in drain pip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52171U (zh) 存水弯堵塞预警装置
CN212078217U (zh) 一种隧道纵向排水管道清淤装置
CN210421348U (zh) 一种城市防洪排洪系统
CN206391707U (zh) 一种具有自检报警功能的供水管路过滤装置
CN208009590U (zh)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的排水管路故障定位监控装置
CN203684387U (zh) 地铁专用型双水箱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
CN109610604A (zh) 一种市政排污管道用的防落物装置
CN108049914A (zh) 一种防止煤渣沉积的矿用放水器
CN216360765U (zh) 一种防返水倒灌装置
CN207453067U (zh) 一种河涌黑臭水体截流井装置
CN214329153U (zh) 一种真空收集排放装置
CN205875373U (zh) 一种一体化双箱式污水提升装置
CN21434487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堵管道
CN209706901U (zh) 重力排水管道防返水倒灌报警装置
CN112113619A (zh) 一种验证负压管道收集污水效果的实验装置
CN208346955U (zh) 多功能洗衣机地漏
CN110860131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集水井的清污装置
CN206090796U (zh) 一种改进的隧道内地下蓄水池
CN207282162U (zh) 一种用于核电站疏排管线的水封装置
CN202359647U (zh) 一种用于重力流与真空结合式排水系统的污水提升器
CN206646590U (zh) 一种下水管道结构
CN110714519A (zh) 一种城市地下暗涵用智能化自动截污系统和截污方法
CN205776709U (zh) 封闭式智能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
CN215594298U (zh) 雨水管网截污防护系统
CN219425205U (zh) 一种利用压力检测水槽水位的超声波清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