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45734U - 一种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近零排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近零排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45734U
CN208145734U CN201820217409.2U CN201820217409U CN208145734U CN 208145734 U CN208145734 U CN 208145734U CN 201820217409 U CN201820217409 U CN 201820217409U CN 208145734 U CN208145734 U CN 208145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cylinder
rotor
rotor turbulent
turbulent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174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星辰
张小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Aviation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Aviation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Aviation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Aviation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174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45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45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457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近零排放装置,包括吸收塔,及设置于吸收塔内部的喷淋机构、旋翼湍流床及旋翼湍流床冲洗机构;旋翼湍流床设置于喷淋机构的上方,旋翼湍流床冲洗机构包括上级冲洗件及下级冲洗件,旋翼湍流床设置于上级冲洗件与下级冲洗件之间;旋翼湍流床包括底板,底板上环绕设置有环形安装板,底板与环形安装板密闭连接,环形安装板与吸收塔的内壁密闭连接,底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内密闭连接有旋翼湍流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吸收塔内设置喷淋机构、旋翼湍流床及旋翼湍流床冲洗机构,可以对烟气进行二次脱硫、除尘、除雾于一体,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工作效果,减小了占地面积,降低了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近零排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除尘除雾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近零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2011年7月29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2012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要求,重点地区的火力发电燃煤锅炉要求烟尘排放小于20mg/m3、二氧化硫排放小于50mg/m3、氮氧化物排放小于100mg/m3;2015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通过,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对重点大气污染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并逐步推行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交易;2012年2月29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联合发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将PM2.5纳入了常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中;部分地区为率先达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37号文规定的颗粒物年均浓度指标,提出了“超洁净排放”、“50355”等污染物控制指标,具体指:烟尘排放小于5mg/m3、二氧化硫排放小于35mg/m3、氮氧化物排放小于50mg/m3。
火电厂烟气中氮氧化物治理,一般是采用SNCR脱硝或SCR脱硝技术,其中SNCR脱硝效率较低,为达到氮氧化物排放小于50mg/m3的限值,基本都采用SCR脱硝技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烟气中的部分S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SO3,以气溶胶的形式随烟气排入大气。烟尘治理,一般是采用静电除尘或布袋除尘技术,其中布袋除尘技术效率最高,达到烟尘排放小于20mg/m3已是其极限值,不能满足烟尘排放小于5mg/m3的指标。二氧化硫治理,一般是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该技术可以达到二氧化硫排放小于35mg/m3,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石膏浆液携带问题。为满足“超洁净排放”,以及上述的气溶胶、石膏浆液携带等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基本都是在原有SCR+布袋除尘+湿法脱硫的基础上,在湿法脱硫后端单独加装湿式电除尘器。由于多数火电厂属改造项目,场地有限,湿式电除尘器又是占地面积较大的装置,导致项目实施难度较大;同时,现有的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的能耗较大,不能集脱硫、除尘及除雾于一体,工作效果较差,不能达到近零化排放的技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近零排放装置,以达到减小占地面积,集脱硫、除尘、除雾于一体,提高工作效果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近零排放装置,包括吸收塔,及设置于所述吸收塔内部的喷淋机构、旋翼湍流床及旋翼湍流床冲洗机构;
所述吸收塔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原烟气入口端,所述吸收塔的顶端开设有净烟气出口端,所述喷淋机构设置于所述原烟气入口端的上方,所述旋翼湍流床设置于所述喷淋机构的上方,所述旋翼湍流床冲洗机构包括上级冲洗件及下级冲洗件,所述旋翼湍流床设置于所述上级冲洗件与所述下级冲洗件之间;
所述旋翼湍流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环绕设置有环形安装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环形安装板密闭连接,所述环形安装板与所述吸收塔的内壁密闭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密闭连接有旋翼湍流件。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旋翼湍流件的外壁上设有用以连接其他结构的连接板。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旋翼湍流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进气端靠近所述喷淋机构设置,所述筒体的出气端设有出气栅盖,所述筒体内部设有旋筒,所述旋筒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所述旋筒的顶端与所述筒体的顶端设置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旋筒的外壁上环列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筒体相配合的旋流板,所述旋流板靠近所述进气端设置,所述旋流板与所述出气栅盖之间设有除尘除雾机构,所述除尘除雾机构包括除尘填料。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筒体的截面为圆形或六边形。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若干喷淋支管,所述喷淋支管上设有多个喷浆头。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底板上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通过安装法兰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底端,所述导流管为U型管。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底端。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喷淋机构对原烟气进行初步的脱硫工作,脱硫后的烟气继续上升到达喷淋机构上方的旋翼湍流床,旋翼湍流床布置在吸收塔内部,制备简单、安装简单、维护简单,耗材少、体积小,省去了传统湿式除尘的复杂结构和巨大载荷,省去了相当一部分投资成本,旋翼湍流床对脱硫后的烟气具有二次脱硫、除尘、除雾的效果,旋翼湍流床对除尘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且具有一定的重金属去除效果;旋翼湍流床冲洗机构可以对旋翼湍流床进行定时清洁,防止烟尘的堆积阻塞,保证较好的除尘效果,同时冲洗水可以直接进入吸收塔内作为补充水,具有一定的节水效果,维护及使用较为简单,不容易产生堵塞情况,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旋翼湍流件的外壁上设有用以连接其他结构的连接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连接板的设置可以便于多个旋翼湍流件之间的连接,及旋翼湍流件与底板之间的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增加了对烟气的处理面积,提高了工作效率。
旋翼湍流件包括筒体,筒体的进气端靠近喷淋机构设置,筒体的出气端设有出气栅盖,筒体内部设有旋筒,旋筒与筒体同轴设置,旋筒的顶端与筒体的顶端设置于同一平面上,旋筒的外壁上环列设置有若干与筒体相配合的旋流板,旋流板靠近进气端设置,旋流板与出气栅盖之间设有除尘除雾机构,除尘除雾机构包括球状填料,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筒体为烟气的流通提供通道,旋流板在旋筒的带动下发生转动从而使脱硫后进入筒体的烟气发生旋流,使烟气继续流动进入除尘除雾机构,除尘除雾机构对脱硫后的烟气进行精细除尘及除雾,除尘填料与发生旋流后的烟气进行充分接触,对烟气中的浆滴及雾滴具有去除效果,从而提高了除尘除雾效果及工作效率,球状填料可以减少结垢及堵塞情况的发生,便于清洁,提高了环保性。
筒体的截面为圆形或六边形,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筒体的截面形状设置可以使筒体与底板的形状相配合,同时便于旋翼湍流件对烟气的湍流作用。
喷淋机构包括若干喷淋支管,喷淋支管上设有多个喷浆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喷淋支管对湿法脱硫所需的石灰石浆液进行运输,并通过喷浆头喷洒到上升的烟气中,实现了脱硫的技术效果。
底板上设有导流管,导流管通过安装法兰安装于底板的底端,导流管为U型管,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旋翼湍流床冲洗机构对旋翼湍流床进行冲洗后,冲洗水会在两个相邻旋翼湍流件中间存水,导致旋翼湍流床运行载荷增加,导流管可以使底板上沉积的水排出,U型管的设置既能保证存水顺利排出,又能在U型管的底部存水从而对U型管进行密封,防止烟气短路。
底板上设有若干支撑梁,支撑梁连接于底板的底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支撑梁可以对底板进行支撑作用,防止冲洗过后底板存水未排出前底板出现负荷过重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吸收塔内设置喷淋机构、旋翼湍流床及旋翼湍流床冲洗机构,可以对烟气进行二次脱硫、除尘、除雾于一体,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工作效果,可以在原吸收塔上进行改造,减小了占地面积,降低了能耗,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适于大规模推广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旋翼湍流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旋翼湍流床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旋翼湍流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旋翼湍流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收塔,101、原烟气入口端,102、净烟气出口端,2、喷淋机构,3、旋翼湍流床,301、底板,302、环形安装板,303、安装孔,304、支撑梁,305、导流管,4、旋翼湍流件,401、连接板,402、筒体,403、出气栅盖,404、旋筒,405、旋流板,406、除尘除雾机构,5、旋翼湍流床冲洗机构,501、上级冲洗件,502、下级冲洗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5所示,一种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近零排放装置,包括吸收塔1,及设置于吸收塔1内部的喷淋机构2、旋翼湍流床3及旋翼湍流床冲洗机构5;
吸收塔1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原烟气入口端101,吸收塔1的顶端开设有净烟气出口端102,喷淋机构2设置于原烟气入口端101的上方,旋翼湍流床3设置于喷淋机构2的上方,旋翼湍流床冲洗机构5包括上级冲洗件501及下级冲洗件502,旋翼湍流床3设置于上级冲洗501与下级冲洗件502之间;
旋翼湍流床3包括底板301,底板301上环绕设置有环形安装板302,底板301与环形安装板302密闭连接,环形安装板302与吸收塔1的内壁密闭连接,底板30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303,安装孔303内密闭连接有旋翼湍流件4。
其中,吸收塔1为烟气的脱硫、除尘及除雾提供发生空间,原烟气入口端101的设置便于将原烟气通入吸收塔1内部,净烟气出口端102的设置可以将脱硫、除尘、除雾后的烟气通出吸收塔1外,喷淋机构2位置的设置使得原烟气进入吸收塔1后首先与喷淋机构2喷出的浆液发生作用进行脱硫工作,脱硫后的烟气继续上升到达喷淋机构2上方的旋翼湍流床3,旋翼湍流床3布置在吸收塔1内部,制备简单、安装简单、维护简单,耗材少、体积小,省去了传统湿式除尘的复杂结构和巨大载荷,省去了相当一部分投资成本,旋翼湍流床3对脱硫后的烟气具有二次脱硫、除尘、除雾的效果,旋翼湍流床3对除尘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且具有一定的重金属去除效果;旋翼湍流床冲洗机构5可以对旋翼湍流床3进行定时清洁,防止烟尘的堆积阻塞,保证较好的除尘效果,同时冲洗水可以直接进入吸收塔1内作为补充水,具有一定的节水效果,维护及使用较为简单,不容易产生堵塞情况,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本实施例中,旋翼湍流件4的外壁上设有用以连接其他结构的连接板401,通过连接板401的设置可以便于多个旋翼湍流件4之间的连接,及旋翼湍流件4与底板301之间的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增加了对烟气的处理面积,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旋翼湍流件4包括筒体402,筒体402的进气端靠近喷淋机构2设置,筒体402的出气端设有出气栅盖403,筒体402内部设有旋筒404,旋筒404与筒体402同轴设置,旋筒404的顶端与筒体402的顶端设置于同一平面上,旋筒404的外壁上环列设置有若干与筒体402相配合的旋流板405,旋流板405靠近进气端设置,旋流板405与出气栅盖403之间设有除尘除雾机构406,除尘除雾机构406包括球状填料,筒体402为烟气的流通提供通道,旋流板405在旋筒404的带动下发生转动从而使脱硫后进入筒体402的烟气发生旋流,使烟气继续流动进入除尘除雾机构406,除尘除雾机构406对脱硫后的烟气进行精细除尘及除雾,除尘填料与发生旋流后的烟气进行充分接触,对烟气中的浆滴及雾滴具有去除效果,从而提高了除尘除雾效果及工作效率,球状填料可以减少结垢及堵塞情况的发生,便于清洁,提高了环保性。
本实施例中,筒体402的截面为圆形或六边形,筒体402的截面形状设置可以使筒体402与底板301的形状相配合,同时便于旋翼湍流件4对烟气的湍流作用。
本实施例中,喷淋机构2包括若干喷淋支管,喷淋支管上设有多个喷浆头,喷淋支管对湿法脱硫所需的石灰石浆液进行运输,并通过喷浆头喷洒到上升的烟气中,实现了脱硫的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中,底板301上设有导流管305,导流管305通过安装法兰安装于底板301的底端,导流管305为U型管,旋翼湍流床冲洗机构5对旋翼湍流床3进行冲洗后,冲洗水会在两个相邻旋翼湍流件4中间存水,导致旋翼湍流床3运行载荷增加,导流管305可以使底板301上沉积的水排出,U型管的设置既能保证存水顺利排出,又能在U型管的底部存水从而对U型管进行密封,防止烟气短路。
本实施例中,底板301上设有若干支撑梁304,支撑梁304连接于底板301的底端,支撑梁304可以对底板301进行支撑作用,防止冲洗过后底板301存水未排出前底板301出现负荷过重的问题,支撑梁304的两端连接于环形安装板302上。
本实施例中,旋翼湍流床3是基于多相紊流掺混的强传质机理,以及空气动力学原理,并结合了行星自转、公转的运动规律,产生气液旋转的规则流动空间,促成气液固三相的充分接触,迅速完成传质、传热、分离过程,能广泛地适用于各种条件下烟气脱硫后除尘除雾,较其它烟气脱硫后精细除尘装置更环保、实用。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近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及设置于所述吸收塔内部的喷淋机构、旋翼湍流床及旋翼湍流床冲洗机构;
所述吸收塔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原烟气入口端,所述吸收塔的顶端开设有净烟气出口端,所述喷淋机构设置于所述原烟气入口端的上方,所述旋翼湍流床设置于所述喷淋机构的上方,所述旋翼湍流床冲洗机构包括上级冲洗件及下级冲洗件,所述旋翼湍流床设置于所述上级冲洗件与所述下级冲洗件之间;
所述旋翼湍流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环绕设置有环形安装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环形安装板密闭连接,所述环形安装板与所述吸收塔的内壁密闭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密闭连接有旋翼湍流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近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湍流件的外壁上设有用以连接其他结构的连接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近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湍流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进气端靠近所述喷淋机构设置,所述筒体的出气端设有出气栅盖,所述筒体内部设有旋筒,所述旋筒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所述旋筒的顶端与所述筒体的顶端设置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旋筒的外壁上环列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筒体相配合的旋流板,所述旋流板靠近所述进气端设置,所述旋流板与所述出气栅盖之间设有除尘除雾机构,所述除尘除雾机构包括除尘填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近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截面为圆形或六边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近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若干喷淋支管,所述喷淋支管上设有多个喷浆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近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通过安装法兰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底端,所述导流管为U型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近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底端。
CN201820217409.2U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近零排放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45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7409.2U CN208145734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近零排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7409.2U CN208145734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近零排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45734U true CN208145734U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82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1740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45734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近零排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457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3756A (zh) * 2019-05-15 2019-07-16 杜颖 一种酸雾净化塔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3756A (zh) * 2019-05-15 2019-07-16 杜颖 一种酸雾净化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44195B (zh) 燃煤烟气多污染物协同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5561776A (zh) 一种工业燃煤锅炉烟气多污染物超低排放协同脱除系统
CN204582862U (zh) 湿式气旋电除尘器及设有湿式气旋电除尘器的脱硫装置
CN107261781A (zh) 一种脱硫脱硝除尘系统
CN202700306U (zh) 高效湿式文氏管组合除尘脱硫器
CN206508716U (zh) 一种脱硫塔雾化凝并除尘除雾系统
CN104998504B (zh) 一种湿式脱硫塔脱硫除尘除雾节水工艺
CN102423593A (zh) 一种燃煤工业锅炉烟气中同时除尘脱硫脱硝的方法
CN208627006U (zh) 一种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塔装置中的旋流装置
CN105056671B (zh) 一种湿式脱硫塔脱硫除尘除雾节水工艺及其装置
CN208145734U (zh) 一种烟气湿式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近零排放装置
CN105498533B (zh) 一种应用于锅炉燃烧劣质煤种的高效scr烟气脱硝系统
CN204637887U (zh) 多级多气旋除雾除尘装置
CN204637947U (zh) 一种锅炉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04018028U (zh) 一种湿法脱硫后烟气的高效湿式电除尘净化装置
CN203777940U (zh) 一种scr脱硝反应装置
CN105477998A (zh) 一种低能耗高效率钙基湿法脱硫装置及工艺
CN205517272U (zh) 一种应用于锅炉燃烧劣质煤种的高效scr烟气脱硝系统
CN210544299U (zh) 烟气脱硫系统
CN205042607U (zh) 湿式静电除尘器
CN104874252B (zh) 多级多气旋除雾除尘装置
CN201300034Y (zh) 一种旋流喷淋组合脱硫装置
CN204816108U (zh) 一种湿式脱硫塔脱硫除尘除雾节水装置
CN202191838U (zh) 一种燃煤工业锅炉烟气处理装置
CN203507747U (zh) 设有静电加湿装置的湿法脱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Termination date: 202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