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38253U - 气压驱动设备及其供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气压驱动设备及其供气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138253U CN208138253U CN201820419216.5U CN201820419216U CN208138253U CN 208138253 U CN208138253 U CN 208138253U CN 201820419216 U CN201820419216 U CN 201820419216U CN 208138253 U CN208138253 U CN 2081382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ter
- air
- liquid
- gas
- supply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压驱动设备及其供气系统,供气系统包括:气源,所述气源具有第一口和第二口;供气管路,所述供气管路具有出气口和与所述第一口连通的进气口,且所述供气管路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串接有多个供气过滤器,多个所述供气过滤器中包括至少一个水分过滤器。进入供气管路内的气体依次经串接的多个供气过滤器后排出,进而进入气动驱动件中。由于多个供气过滤器中包括至少一个水分过滤器,气体流经水分过滤器的同时进行除湿,大大减少了进入气动驱动件中的水分,进而降低了小型气缸、气泵等气动驱动件在使用过程中生锈、润滑剂失效及机械抓手卡死的概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压驱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压驱动设备及其供气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气压驱动设备趋于小型化发展,比如气缸、气泵等部件。然而,技术人员发现,小型气缸、气泵等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润滑剂失效的情况以及驱动机械抓手时经常出现卡死的情况,严重时会妨碍气缸的平滑动作甚至导致气缸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气系统,该供气系统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气压驱动设备经常出现润滑剂失效及机械抓手卡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供气系统的气压驱动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供气系统,其能够给机械抓手的气动驱动件供气,包括:
气源,所述气源具有第一口和第二口;
供气管路,所述供气管路具有出气口和与所述第一口连通的进气口,且所述供气管路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串接有多个供气过滤器,多个所述供气过滤器中包括至少一个水分过滤器。
优选地,上述供气系统中,多个所述供气过滤器中包括第一水分过滤器、油过滤器和第二水分过滤器。
优选地,上述供气系统中,所述第一水分过滤器、油过滤器和第二水分过滤器中至少一个为液体过滤器,所述液体过滤器具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滤芯和过滤排液口,气体依次经所述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中的一个、滤芯、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中的另一个后排出,所述液体过滤器内部的液体能够经所述过滤排液口排出。
优选地,上述供气系统中,所述液体过滤器包括瓶盖和能够与所述瓶盖密封连接的瓶体,所述过滤排液口位于所述瓶体上;
所述瓶盖内设置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流通口,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分别被所述滤芯的两个连接位置封堵;
任一所述连接位置距所述过滤排液口的距离大于所述滤芯距所述过滤排液口的最小距离。
优选地,上述供气系统中,所述供气管路上还串接有螺旋管、设置有用于泄压的溢流阀和/或用于测量所述供气管路中的气压的测压件。
优选地,上述供气系统中,还包括吸气管路,所述吸气管路具有进气口和与所述第二口连通的出气口,且所述吸气管路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连接有吸气过滤器、串接有减压阀和/或用于测量所述吸气管路中气压的测压件。
优选地,上述供气系统中,所述吸气管路上还串接有具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液口和排液口的缓冲瓶;
多个所述供气过滤器中至少包括液体过滤器,所述吸气过滤器为负压液体过滤器,所述液体过滤器和负压液体过滤器均设置有过滤排液口;
所述供气系统还包括蓄水池,所述液体过滤器和负压液体过滤器的过滤排液口与所述蓄水池连通,且所述蓄水池的出液口与所述缓冲瓶的进液口连通。
优选地,上述供气系统中,所述负压液体过滤器的过滤排液口处设置有控制件,所述吸气管路中为负压时,所述控制件关闭所述负压液体过滤器的过滤排液口;所述吸气管路中为非负压时,所述控制件开启所述负压液体过滤器的过滤排液口。
优选地,上述供气系统中,所述控制件包括膜片和与所述过滤排液口处固定连接的漏液盖,所述漏液盖上设置有漏液孔,所述漏液盖的内壁与所述过滤排液口之间形成导向间隙,所述膜片位于所述导向间隙内且能够沿着所述导向间隙滑动以封堵或开启所述过滤排液口。
一种气压驱动设备,包括供气系统和气动驱动件,所述供气系统为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气系统。
优选地,上述气压驱动设备中,所述气动驱动件包括活塞和通过所述活塞隔开的两个气压腔,所述气压驱动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气压腔的排气口连通的排气缓冲器。
优选地,上述气压驱动设备中,所述排气缓冲器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外壳,所述外壳的进气口与所述气压腔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外壳内部中空形成缓冲腔。
优选地,上述气压驱动设备中,所述外壳的进气孔的一端为锥形孔且另一端为所述排气缓冲器的进气口,所述排气缓冲器还包括一端为锥形的调节杆,通过改变所述调节杆的锥形端部伸入所述锥形孔内的距离以调整所述外壳的进气孔的开度。
应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供气系统给气动驱动件供气时,进入供气管路内的气体依次经串接的多个供气过滤器后排出,进而进入气动驱动件中。由于多个供气过滤器中包括至少一个水分过滤器,气体流经水分过滤器的同时进行除湿,大大减少了进入气动驱动件中的水分,进而降低了小型气缸、气泵等气动驱动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雾引起的生锈、润滑剂失效及机械抓手卡死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压驱动设备的流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过滤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压液体过滤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压液体过滤器的局部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压液体过滤器处于非负压状态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压液体过滤器处于负压状态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气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气缓冲器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抓手夹持待加持物的示意图。
在图1-10中:
1-气源、2-螺旋管、3-溢流阀、4-压力传感器、5-液体过滤器、6-油过滤器、7-第二水分过滤器、8-排气缓冲器、8a-外壳、8b-缓冲腔、8c-排气缓冲器的出气口、8d-调节杆、8d1-锥形端部、8e-锁紧螺母、8f-吸音棉、8g-排气缓冲器的进气口、9-换向阀、10-气动驱动件、10a-气压腔、10b-活塞、11-减压阀、12-负压液体过滤器、13-电磁阀、14-缓冲瓶、15-蓄水池;
a0-瓶盖、b0-瓶体、b01-限位面、c0-过滤排液口、d0-第一通道、e0-第二通道、f0-滤芯、g0-密封圈、h0-膜片、i0-漏液盖、i01-漏液孔、i02-凸台;
a1-气缸、a2-夹爪、a3-待夹持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文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小型气缸、气泵等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润滑剂失效等情况,严重时会妨碍气缸的平滑动作甚至导致气缸驱动的机械抓手卡死。实用新型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卡死的机械抓手的驱动气缸内部出现了生锈的现象,经思索和试验验证得出,驱动部件内部生锈会导致润滑剂失效和机械抓手卡死的状况发生。进一步地,实用新型人对气缸内部生锈的原因进行了探索,最终发现有两种情况可能导致气缸、气泵等部件生锈:其中一种为当气缸或气泵的容积比配管容积小到一定程度以上,压缩的空气在排气时膨胀,温度下降,此时若低于露点温度以下,就会结雾,由于气缸或气泵的容积小或配管长等妨碍雾排出的要素,雾逐渐凝集成为水滴,在气缸或气泵内结露,进而导致生锈的情况;另一种为活塞式或其它大功率气源设备,在压缩气体时,压缩空气温度升高,高温气体在管路传输中遇到冷空气冷凝成液态水,这部分水会堆积在管路中影响气体传输,或进入气动驱动件导致生锈。
针对上述情况,实用新型人曾经尝试过通过拆卸气动驱动件10后对其进行干燥的方式进行除湿,但是拆卸安装的过程较繁琐,并且拆卸干燥只是临时对气动驱动件10进行除湿,并不能长期保证气动驱动件10内的较小湿度。而实用新型人分析得出,只有在使用过程中长期对供给气动驱动件10的气体进行除湿才能够长期保证气动驱动件10内的较小湿度。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压驱动设备的流路原理图。其中,供气系统主要用于给气动驱动件10供气,气动驱动件10主要用于驱动机械抓手动作,供气系统包括气源1和供气管路。机械抓手能够实现抓取和放下抓物的功能,其结构为现有技术中的机械抓手结构。气源1可以为气泵,气源1具体可以为双头泵。气源1具有第一口和第二口,其中第一口为气源1的出气口,第二口为气源1的进气口。气源1的第二口可以直接与大气环境连通,或者气源1的第二口通过吸气管路与大气环境连通。
供气管路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供气管路的进气口与气源1的第一口连通,供气管路的出气口与气动驱动件10的进气口连通,如此实现了,从气源1排出的气体经供气管路最终供给气动驱动件10。
重点在于,供气管路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串接有多个供气过滤器,即经供气管路的进气口进入的气体依次流经多个供气过滤器后从供气管路的出气口排出供气管路,进而进入气动驱动件10。多个供气过滤器中包括至少一个水分过滤器。如此气体流经水分过滤器的同时进行除湿,以使更少的水蒸气进入气动驱动件10。
应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供气系统给气动驱动件10供气时,进入供气管路内的气体依次经串接的多个供气过滤器后排出,进而进入气动驱动件10中。由于多个供气过滤器中包括至少一个水分过滤器,气体流经水分过滤器的同时进行除湿,大大减少了进入气动驱动件10中的水分,进而降低了小型气缸、气泵等气动驱动件10在使用过程中生锈、润滑剂失效及机械抓手卡死的概率。
上述实施例中,多个供气过滤器可以均为水分过滤器。或者多个供气过滤器中可以既包括水分过滤器又包括油过滤器6。当然,多个供气过滤器中还可以包括除水分过滤器和油过滤器6之外的其它类型的过滤器,在此不作限定。
多个供气过滤器中包括的水分过滤波器的个数和油过滤器6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多个供气过滤器的设置位置以及排列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气动驱动件10也可以用于驱动机械抓手外的其它机械部件动作,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多个供气过滤器中包括第一水分过滤器、油过滤器6和第二水分过滤器7。其中,第一水分过滤器的结构和第二水分过滤器7的结构可以完全相同。或者,第一水分过滤器的结构和第二水分过滤器7的结构可以不同,比如第一水分过滤器的结构中含有过滤排液口c0,第二水分过滤器7中设置有渗透滤芯且不设置排水口,在此不作限定。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水分过滤器、油过滤器6和第二水分过滤器7可以沿气流方向依次排布,即供气管路内的气体首先经过第一水分过滤器、然后经过油过滤器6,最后经过第二水分过滤器7。
如图2-3所示,多个供气过滤器中包括液体过滤器5,液体过滤器5具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滤芯f0和过滤排液口c0,气体依次经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中的一个、滤芯f0、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中的另一个后排出。液体过滤器5通过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与外部连通,滤芯f0位于液体过滤器5的内部。液体过滤器5内部的液体能够经过滤排液口c0排出。
应用上述液体过滤器5时,气体经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中的一个进入液体过滤器5,并在液体过滤器5中流经滤芯f0,流经滤芯f0后的气体再经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中的另一个排出液体过滤器5。气体中的水分等液体被滤芯f0吸收,以达到除湿的目的。重点在于,滤芯f0吸收的液体可以经过滤排液口c0排出液体过滤器5,如此设置可以避免液体过滤器5内部的液体较多影响其除湿性能,大大延长了液体过滤器5的使用寿命,也避免了液体过滤器5的频繁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液体过滤器5正常使用过程中,气体经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中的一个进入液体过滤器5,气体经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中的另一个排出液体过滤器5,并且滤芯f0低于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中的另一个设置,即滤芯f0整体低于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中的另一个设置,以防止滤芯f0过滤的液体从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中的另一个排出。
具体地,第一流通口为进气口,第二流通口为出气口,液体过滤器5正常使用过程中,滤芯f0整体应该低于第二流通口设置,即滤芯f0的任意位置均低于第二流通口设置,才能防止滤芯f0过滤的液体从第二流通口中排出。
同样地,上述液体过滤器5正常使用过程中,过滤排液口c0低于滤芯f0设置,如此设置,滤芯f0吸收的液体会由于重力作用逐渐下降,最终能够经过滤排液口c0排出。
上述液体过滤器5中的滤芯f0可以过滤水分、油污和/或杂质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滤芯f0。膜片h0的材料、厚度、形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该实施例中液体过滤器5包括瓶盖a0和瓶体b0,并且瓶盖a0和瓶体b0能够密封连接在一起。
其中,瓶盖a0与瓶体b0之间可以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瓶盖a0与瓶体b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g0。瓶体b0或瓶盖a0上可以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用于容置安装密封圈g0,瓶盖a0与瓶体b0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后,瓶盖a0与瓶体b0将密封圈g0压紧,起到密封作用。
当然,瓶盖a0和瓶体b0也可以均设置有螺纹,瓶盖a0和瓶体b0通过螺纹连接;或者瓶盖a0与瓶体b0之间也可以卡接,在此不作限定。
过滤排液口c0可以位于瓶体b0上,液体过滤器5正常使用时,瓶体b0位于瓶盖a0的下侧,过滤排液口c0位于滤芯f0的下侧,滤芯f0吸收的液体由于重力作用流至瓶体b0内部,最终经过滤排液口c0排出。
优选地,液体过滤器5正常使用时,过滤排液口c0位于瓶体b0的最低位置。瓶体b0的底部可以为弧形壁,过滤排液口c0位于弧形壁的最低位置,如此液体可以沿着弧形壁流至过滤排液口c0处,进而排出液体过滤器5。
进一步地,瓶盖a0内设置有第一通道d0和第二通道e0,第一通道d0的第一端为第一流通口,第二通道e0的第一端为第二流通口,即第一通道d0和第二通道e0中的一个为进气通道,第一通道d0和第二通道e0中的另一个为出气通道。第一通道d0的第二端和第二通道e0的第二端分别被滤芯f0的两个连接位置封堵。如此设置,当第一通道d0为进气通道,第二通道e0为出气通道时,气体经第一流通口进入第一通道d0,并经第一通道d0的第二端进入滤芯f0,流经滤芯f0后经第二通道e0的第二端进入第二通道e0,最终经第二流通口流出液体过滤器5,由上可知,气体依次经第一通道d0、滤芯f0和第二通道e0排出液体过滤器5。
其中,第一通道d0的第二端和第二通道e0的第二端分别被滤芯f0的两个连接位置封堵,是指滤芯f0与第一通道d0的第二端和第二通道e0的第二端之间没有间隙,滤芯f0直接与第一通道d0的第二端和第二通道e0的第二端接触。
当然,液体过滤器5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一通道d0和第二通道e0,滤芯f0直接封堵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即气体经第一流通口直接进入滤芯f0,流经滤芯f0后经第二流通口直接排除液体过滤器5。
上述实施例中,任一连接位置距过滤排液口c0的距离大于滤芯f0距过滤排液口c0的最小距离。滤芯f0距过滤排液口c0的最小距离是指滤芯f0的最靠近过滤排液口c0的位置距过滤排液口c0的距离。如此设置,可以防止滤芯f0吸收的液体经连接位置进入第一通道d0或第二通道e0。
液体过滤器5正常使用过程中,第一通道d0和第二通道e0均高于滤芯f0的最低位置设置,以防止滤芯f0吸收的液体进入第一通道d0或第二通道e0。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更换滤芯f0,滤芯f0与瓶盖a0或瓶体b0之间可拆卸连接。即滤芯f0可以与瓶盖a0之间可拆卸连接,或者滤芯f0与瓶体b0之间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滤芯f0与瓶盖a0之间可以螺纹连接,滤芯f0可拧紧在瓶盖a0上。当然,滤芯f0也可以与瓶体b0螺纹连接。或者,滤芯f0与瓶盖a0之间卡接,滤芯f0与瓶体b0卡接都可以,在此不作限定。
另外,液体过滤器5内部的液体经过滤排液口c0排出,如此设置滤芯f0吸收的液体可以经过滤排液口c0排出液体过滤器5,如此可以避免滤芯f0内长期积累水分,导致自身除湿能力降低。
第一水分过滤器和/或第二水分过滤器7的结构可以与液体过滤器5的结构相同,当然油过滤器6的结构也可以与液体过滤器5的结构相同,在此不作限定。
为了进一步去除杂质,供气管路上还可以串接有螺旋管2,具体地螺旋管2串接在气源1的第一口和第一水分过滤器之间。即从气源1的第一口排出的气体,进入螺旋管2中,从螺旋管2排出后再进入第一水分过滤器中。经实用新型人多次试验得出,螺旋管2具有降温、除湿和过滤的作用,从气源1中排出的压缩后的高温高湿气体经过螺旋管2时,在螺旋管2中停留的时间较长,螺旋管2内的气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进而使螺旋管2内的压缩气体冷却,气体中的水分冷凝成水,将高温高湿气体变为低温底湿气体,实现了对气体的除湿。另外,气体流经螺旋管2时,离心力作用,将气体中的部分油脂和杂质甩到螺旋管2壁上,实现气体与部分杂质、油污分离。
供气管路上还可以串接有溢流阀3,溢流阀3的作用可以在保持供气管路中的气压稳定的前提下将多余部分气体排出。气源1的流量需要到达一定的大小,才能满足气动驱动件10的气压要求,而气动驱动件10需要的空气流量往往远小于气源1产生的空气流量,若不及时排出多余的气体,在气源1的不断工作下,系统中的空气压力会达到峰值,气源1会满负荷工作,降低气源1的寿命,气动驱动件10也将在高气压下工作,从而减少气动驱动件10的寿命,在供气管路上还可以串接有溢流阀3,当供气管路中气压达到溢流阀3设定的压力值后,溢流阀3会将多余部分的压缩空气排出,保持管路中的气压恒定。
另外,上述供气管路上还可以设置用于测量供气管路中气压的测压件,测压件可以具体为压力传感器4。
具体地,管路TI的一端与螺旋管2和第一水分过滤器之间的管路连通,管路TI的另一端设置溢流阀3。测压件具体测量管路TI内的气压。当然,测压件和溢流阀3还可以设置在其它位置或与供气管路的其它位置连通,在此不作限定。
上述供气系统中还包括吸气管路,吸气管路具有进气口和与第二口连通的出气口。即外界空气首先进入吸气管路,然后从吸气管路排出后进入气源1,从气源1排出后进入供气管路。
吸气管路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还可以连接有吸气过滤器,吸气过滤器可以吸收气体中的水分、杂质和/或油脂。如此设置,在空气进入气源1之前就进行过滤,可以保证气源1内的水分和杂质等较少,避免了气源1的生锈等情况。
吸气过滤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吸气过滤器可以水分过滤器、油过滤器6等等。吸气过滤器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
另外,吸气管路上还可以串接有减压阀11,减压阀11能够通过调节自身进气压力,进而调节自身的出气压力,以使减压阀11的出口压力和吸气管路的内的气压保持稳定。
另外,吸气管路上还可以设置用于测量吸气管路中气压的测压件,以便实时监测吸气管路中的气压,测压件可以具体为压力传感器4。
其中,吸气过滤器、减压阀11可以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置,即气体先经过吸气过滤器后,再经过减压阀11后进入气源1。测压件可以直接测量吸气过滤器和减压阀11之间的管路内的气压。
优选地,上述吸气管路上还串接有缓冲瓶14,缓冲瓶14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并且缓冲瓶14位于吸气过滤器的气流方向前侧,即气体经过缓冲瓶14后再进入吸气过滤器中。缓冲瓶14的进气口直接与外界空气环境连通。
进一步地,缓冲瓶14还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上述供气系统还包括蓄水池15。多个供气过滤器中至少包括液体过滤器5,吸气过滤器为负压液体过滤器12,液体过滤器5和负压液体过滤器12均设置有过滤排液口c0。并且,液体过滤器5和负压液体过滤器12的过滤排液口c0与蓄水池15连通,如此设置,液体过滤器5和负压液体过滤器12内水分能够经过滤排液口c0排至蓄水池15内部。
为了便于蓄水池15内的液体排出,蓄水池15的出液口可以与缓冲瓶14的进液口连通,当缓冲瓶14内呈负压时,会将蓄水池15中的液体吸至缓冲瓶14中,缓冲瓶14内的液体经缓冲瓶14的出液口排出。缓冲瓶14的出液口可以位于缓冲瓶14的底部。
当然,还可以设置水泵等部件将蓄水池15内的水抽出,在此不作限定。
上述实施例中的吸气管路中,蓄水池15与缓冲瓶14之间以及负压液体过滤器12与缓冲瓶14之间可以均设置有电磁阀13。
当多个供气过滤器中包括油过滤器6和第一水分过滤器时,第一水分过滤器与上述液体过滤器5的结构相同,油过滤器6的排液口和第一水分过滤器的过滤排液口c0均通过管路T2与蓄水池15的进液口连通。负压液体过滤器12的过滤排液口c0通过管路T3与蓄水池15的进液口连通。蓄水池15的排液口通过管路T4与缓冲瓶14的进水口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负压液体过滤器12与液体过滤器5的区别在于负压液体过滤器12的过滤排液口c0处还可以设置有控制件,通过控制件可以开启负压液体过滤器12的过滤排液口c0进行排液,或者通过控制件关闭负压液体过滤器12的过滤排液口c0停止排液。控制件可以为阀门等部件。如此更加便于控制负压液体过滤器12的过滤排液口c0的开闭。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负压液体过滤器12中的气压情况,使控制件动作。比如负压液体过滤器12中为负压时,控制件封堵过滤排液口c0,即瓶体b0中负压时,通过控制件实现关闭过滤排液口c0停止排液,同时起到密封作用,保证负压液体过滤器12中负压不流失。负压液体过滤器12中为非负压时,控制件开启负压液体过滤器12的过滤排液口c0以进行排液。
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负压液体过滤器12中为负压时,即瓶体b0中为负压时,控制件开启负压液体过滤器12的过滤排液口c0以进行排液。负压液体过滤器12中为非负压时,控制件封堵过滤排液口c0,通过控制件实现关闭过滤排液口c0停止排液。在此不作限定。
如图4-7所示,控制件可以包括膜片h0,负压液体过滤器12中为负压且大于负压设定值时,膜片h0封堵过滤排液口c0。由于瓶体b0内负压作用,将膜片h0吸附在过滤排液口c0上,同时膜片h0封堵过滤排液口c0,停止排液。负压液体过滤器12中为非负压时膜片h0与过滤排液口c0之间具有间隙。负压液体过滤器12中为非负压时,膜片h0由于自身重力(或瓶体b0中液体的重力)作用下降至膜片h0与过滤排液口c0之间具有间隙,此时瓶体b0中的液体能够经过滤排液口c0与膜片h0之间的间隙排出。
进一步地,控制件还包括与过滤排液口c0处固定连接的漏液盖i0,漏液盖i0上设置有漏液孔i01。漏液盖i0的内壁与过滤排液口c0之间形成导向间隙,膜片h0位于间隙内,且膜片h0能够沿着导向间隙滑动以封堵或开启过滤排液口c0。当负压液体过滤器12中为负压且大于负压设定值,膜片h0沿着导向间隙移动至吸附在过滤排液口c0上,实现封堵过滤排液口c0。当负压液体过滤器12中为非负压时,膜片h0由于自身重力(或瓶体b0中液体的重力)作用沿着导向间隙移动至与漏液盖i0内壁接触,此时漏液盖i0内壁支撑膜片h0,瓶体b0中的液体经过滤排液口c0进入漏液盖i0中,进而经漏液孔i01排出。
上述实施例中,当负压液体过滤器12中为负压且大于负压设定值,才能克服膜片h0的重力将膜片h0吸附在过滤排出口处。非负压是指瓶体b0中无负压的情况,即处于正压或与外界环境不存在压力差。
具体地,过滤排液口c0的内径为X,膜片h0的直径为Y,漏液盖i0的内径为Z,X<Y<Z。如此设置,膜片h0才能够封堵过滤排液口c0。
如图4所示,漏液盖i0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支撑膜片h0的凸台i02。漏液盖i0的底壁内侧设置有凸台i02,膜片h0由于自身重力(或瓶体b0中液体的重力)作用能够落至凸台i02上,凸台i02对膜片h0具有支撑作用。设置凸台i02之后,减小膜片h0与漏液盖i0底面的接触面积,防止膜片h0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粘在漏液盖i0底面,也可以不设置凸台i02,在漏液盖i0底面开漏液孔i01来减少膜片h0与漏液盖i0底面的接触面积。
另外,漏液盖i0的侧壁上沿周向分布有多个漏液孔i01,多个漏液孔i01均为竖条形孔,漏液孔i01由侧壁底侧向上延伸,以便于进入漏液盖i0中的液体经侧壁上的漏液孔i01排出。
当然,漏液孔i01也可以位于漏液盖i0的底壁上,瓶体b0中处于非负压时,膜片h0不封堵漏液盖i0,在此不作限定。
负压液体过滤器12正常使用过程中,漏液盖i0的底壁位于过滤排液口c0的下侧。
进一步地,负压液体过滤器12的过滤排液口c0处向外延伸形成凸起管道,漏液盖i0与凸起管道螺纹连接。如此更加便于拆卸漏液盖i0,当然漏液盖i0与凸起管道也可以卡接或者焊接,在此不作限定。
当然,上述过滤排液口c0处向外延伸形成凸起管道,是指向远离负压液体过滤器12的方向延伸形成凸起管道,如此更加便于漏液盖i0的连接。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凸起管道,在此不作限定。
另外,负压液体过滤器12上设置有用于与漏液盖i0相抵的限位面b01。如此当漏液盖i0的顶端与限位面b01相抵时,表面漏液盖i0安装到位。
在另一实施例中,液体过滤器的过滤排液口c0处与膜片h0之间铰接,当瓶体b0中无负压时,由于膜片h0重力(或瓶体b0中液体的重力)作用带动膜片h0转动,即膜片h0绕铰接轴转动,使膜片h0与过滤排液口c0之间形成缝隙,瓶体b0中液体可通过缝隙排出。当瓶体b0中有负压且大于负压设定值时,大气压力作用会将膜片h0顶至过滤排液口c0处并封堵过滤排液口c0。
具体地,液体过滤器的过滤排液口c0处与膜片h0之间可以通过合页实现铰接,在此不作限定。
当然,控制件还可以为阀门等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供气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气压驱动设备,气压驱动设备包括供气系统和气动驱动件10,供气系统为如上述中任一实施例中的供气系统。供气系统主要用于给气动驱动件10供气,由于该气压驱动设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供气系统,所以该气压驱动设备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进一步地,气动驱动件10包括活塞10b和通过活塞10b隔开的两个气压腔10a,气压驱动设备还包括与气压腔10a的排气口连通的排气缓冲器8。气压腔10a内的气体排出时先进入排气缓冲器8,经排气缓冲器8后排至外界。排气缓冲器8能够对从气压腔10a的排出的气体产生一定阻力。气压腔10a内的压缩气体在排气时膨胀,温度降低,若低于露点温度则会结雾,此时设置排气缓冲器8,则会在气压腔10a内的压缩空气排气时产生阻力,降低排气速度,使气压腔10a内的压缩空气在排气时缓慢膨胀,温度下降量相对更小,更不容易低于露点温度,进而更不容易结雾。
上述实施例中,两个气压腔10a分别为第一气压腔和第二气压腔时,并且第一气压腔和第二气压腔均设置有进气口,供气管路与气动驱动件10之间设置有换向阀9。如图1所示,供气管路的出气口P与换向阀9的B口导通时,供气管路中的气体经P口、B口进入第一气压腔(图1中右侧气压腔10a),同时第二气压腔(图1中左侧气压腔10a)内的气体经A口、P1口进入排气缓冲器8。若供气管路的出气口P与换向阀9的A口导通时,供气管路中的气体经P口、B口进入第二气压腔,同时第一气压腔中的气体经B口、P2口进入排气缓冲器8。
排气缓冲器8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每个气压腔10a的排气口连接一个排气缓冲器8。当然也可以两个气压腔10a共用一个排气缓冲器8,在此不作限定。
如图8-9所示,排气缓冲器8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外壳8a,外壳8a的进气口与气压腔10a的排气口连通,外壳8a内部中空形成缓冲腔8b。气压腔10a排出的气体首先经排气缓冲器8的进气口8g进入排气缓冲器8的缓冲腔8b,然后再经排气缓冲器8的出气口8c排至大气中。如此设置,缓冲腔8b对排气形成一定阻力,可以使气压腔10a内的压缩空气在排气时缓慢膨胀。
在另一实施例中,排气缓冲器8可以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并且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形成缓冲腔8b,气体依次经排气缓冲器8的进气口8g、缓冲腔8b和排气缓冲器8的出气口8c排出。其中,缓冲腔8b的形式和结构多种多样,具体地缓冲腔8b可以为内径变化的通道、方体形状的腔体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上述实施例中,缓冲器8的外侧还可以包裹吸音棉8f,并且吸音棉8f覆盖排气缓冲器8的出气口,如此通过排气缓冲器8的出气口排出的气体经过吸音棉8f排放到大气中,其中吸音棉8f能有效减少气体排放时的噪音。
排气缓冲器8的出气口可以为多个,排气缓冲器8的多个出气口的总通气面积大于排气缓冲器8的进气口的通气面积。
外壳8a为方体状时,排气缓冲器8的进气口位于第一壁上,排气缓冲器8的出气口位于与第一壁相邻的第二壁上。当然,排气缓冲器8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位置可以自行设定,在此不作限定。
排气缓冲器8还可以包括用于调节其进气孔开度的调节件,通过调节件改变排气缓冲器8进气孔的通气面积,进而实现调整进入缓冲腔8b的气流速度以及气体体积。
外壳8a上设置贯穿第一壁的进气孔,上述进气孔的一端为进气口,进气孔的另一端为其靠近缓冲腔8b的一端。其中,外壳8a上的进气口的靠近缓冲腔8b的一端为锥形孔,此时调节件为一端为锥形端部8d1的调节杆8d,调节杆8d的锥形端部8d1伸入锥形孔内,并且锥形端部8d1与锥形孔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气体经锥形端部8d1与锥形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缓冲腔8b内。锥形端部8d1与外壳8a之间的间隙,减缓从排气缓冲器8g的进气口进入缓冲腔的气流速度。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调节杆8d的锥形端部8d1伸入锥形孔内的距离进而改变锥形端部8d1与锥形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大小,最终实现调整外壳8a的进气孔的开度。
上述调节杆8d可以穿过外壳8a的壁,同时外壳8a外部设置有与调节杆8d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8e,将调节杆8d调整至合适位置后通过锁紧螺母8e对调节杆8d进行定位。调节杆8d与外壳8a之间也可以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调节杆8d改变调节杆8d的锥形端部8d1伸入锥形孔内的距离。
或者,也可以通过驱动部件驱动调节杆8d移动以调节锥形端部8d1伸入锥形孔内的距离,在此不作限定。
当然,调节件还可以为其它结构,比如滑片,通过改变滑片遮挡排气缓冲器8进气口的面积,实现调整外壳8a的进气口的开度,在此不作限定。
如图10所示,机械抓手包括夹爪a2,气动驱动件10为气缸a1,气缸a1的输出端为夹爪a2,通过气压驱动夹爪a2动作以实现抓取或者放下待夹持物a3。当夹爪a2闭合时夹住待夹持物a3,当夹爪a2张开时松开夹持物。当夹爪a2在较快的速度下关闭或打开时,会对被夹持物体和夹爪a2自身造成冲击,减少自身使用寿命,被夹持物也可能受到损伤和抖动,当被夹持物中含有液体或粉末时,可能会造成液体或粉末飞溅。在设置排气缓冲器8后,气缸a1在保证夹爪a2夹持力不变的情况下,夹爪a2闭合和张开的速度更慢,对待夹持物a3的冲击力更小,有利于保护被夹持物,并有效防止被夹持物抖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供气系统,其能够给驱动机械抓手动作的气动驱动件供气,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源,所述气源具有第一口和第二口;
供气管路,所述供气管路具有出气口和与所述第一口连通的进气口,且所述供气管路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串接有多个供气过滤器,多个所述供气过滤器中包括至少一个水分过滤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供气过滤器中包括第一水分过滤器、油过滤器和第二水分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分过滤器、油过滤器和第二水分过滤器中至少一个为液体过滤器,所述液体过滤器具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滤芯和过滤排液口,气体依次经所述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中的一个、滤芯、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中的另一个后排出,所述液体过滤器内部的液体能够经所述过滤排液口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过滤器包括瓶盖和能够与所述瓶盖密封连接的瓶体,所述过滤排液口位于所述瓶体上;
所述瓶盖内设置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流通口,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分别被所述滤芯的两个连接位置封堵;
任一所述连接位置距所述过滤排液口的距离大于所述滤芯距所述过滤排液口的最小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路上还串接有螺旋管、设置有用于泄压的溢流阀和/或用于测量所述供气管路中的气压的测压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气管路,所述吸气管路具有进气口和与所述第二口连通的出气口,且所述吸气管路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连接有吸气过滤器、串接有减压阀和/或用于测量所述吸气管路中气压的测压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路上还串接有具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液口和排液口的缓冲瓶;
多个所述供气过滤器中至少包括液体过滤器,所述吸气过滤器为负压液体过滤器,所述液体过滤器和负压液体过滤器均设置有过滤排液口;
所述供气系统还包括蓄水池,所述液体过滤器和负压液体过滤器的过滤排液口与所述蓄水池连通,且所述蓄水池的出液口与所述缓冲瓶的进液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液体过滤器的过滤排液口处设置有控制件,所述吸气管路中为负压时,所述控制件关闭所述负压液体过滤器的过滤排液口;所述吸气管路中为非负压时,所述控制件开启所述负压液体过滤器的过滤排液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包括膜片和与所述过滤排液口处固定连接的漏液盖,所述漏液盖上设置有漏液孔,所述漏液盖的内壁与所述过滤排液口之间形成导向间隙,所述膜片位于所述导向间隙内且能够沿着所述导向间隙滑动以封堵或开启所述过滤排液口。
10.一种气压驱动设备,包括供气系统和气动驱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系统为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气系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压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驱动件包括活塞和通过所述活塞隔开的两个气压腔,所述气压驱动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气压腔的排气口连通的排气缓冲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压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缓冲器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外壳,所述外壳的进气口与所述气压腔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外壳内部中空形成缓冲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压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进气孔的一端为锥形孔且另一端为所述排气缓冲器的进气口,所述排气缓冲器还包括一端为锥形的调节杆,通过改变所述调节杆的锥形端部伸入所述锥形孔内的距离以调整所述外壳的进气孔的开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419216.5U CN208138253U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气压驱动设备及其供气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419216.5U CN208138253U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气压驱动设备及其供气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138253U true CN208138253U (zh) | 2018-11-23 |
Family
ID=64291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419216.5U Active CN208138253U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气压驱动设备及其供气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13825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78247A (zh) * | 2018-03-27 | 2018-07-13 |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 气压驱动设备及其供气系统 |
CN110900265A (zh) * | 2019-12-05 | 2020-03-24 | 凌金霞 | 一种用于加工机油壳体的防锈旋转气缸气压夹紧设备 |
-
2018
- 2018-03-27 CN CN201820419216.5U patent/CN20813825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78247A (zh) * | 2018-03-27 | 2018-07-13 |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 气压驱动设备及其供气系统 |
CN108278247B (zh) * | 2018-03-27 | 2024-05-14 |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 气压驱动设备及其供气系统 |
CN110900265A (zh) * | 2019-12-05 | 2020-03-24 | 凌金霞 | 一种用于加工机油壳体的防锈旋转气缸气压夹紧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138253U (zh) | 气压驱动设备及其供气系统 | |
CN205815363U (zh) | 一种去尘设备 | |
US7479170B1 (en) | Modular up-draft pressure pulse bag house | |
CN210584170U (zh) | 聚结滤芯结构以及过滤装置 | |
CN108278247A (zh) | 气压驱动设备及其供气系统 | |
CN208200456U (zh) | 一种便于排气的超滤反渗透净水器 | |
CN206138898U (zh) | 一种新型脉冲布袋除尘器 | |
CN109798351A (zh) | 一种齿轮箱通气结构 | |
CN110064261A (zh) | 一种处理高湿度、高温、高粉尘烟气的高精度除尘器 | |
CN207023720U (zh) | 一种具有自动通风换气防异味功能的铝合金衣柜 | |
CN206391737U (zh) | 一种旋风式汽水分离器 | |
CN210890998U (zh) | 呼吸器及使用该呼吸器的油箱 | |
CN208642197U (zh) | 一种新型环保旋风除尘装置 | |
JP2014128745A (ja) | 除湿装置及びその除湿装置を適用した空気清浄器 | |
CN208312789U (zh) | 一种冷干机用储液器 | |
TWI500892B (zh) | A pressurized air opening and closing automatic valve device with a reaction pressure balance | |
CN207614603U (zh) | 封闭母线微正压气源净化设备 | |
CN201030267Y (zh) | 压缩空气脱水器 | |
CN207085542U (zh) | 一种自动更换活性炭的层流罩 | |
CN217521831U (zh) | 一种环保免维护变压器吸湿器 | |
CN205360887U (zh) | 空气过滤器 | |
CN104759179A (zh) | 一种纺纱用水浴除尘装置 | |
CN208417476U (zh) | 一种齿轮箱进气可控装置 | |
CN209129764U (zh) | 一种降低空气震动的空气滤清器 | |
CN204502698U (zh) | 一种纺纱用水浴除尘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