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34815U - 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34815U
CN208134815U CN201820621963.7U CN201820621963U CN208134815U CN 208134815 U CN208134815 U CN 208134815U CN 201820621963 U CN201820621963 U CN 201820621963U CN 208134815 U CN208134815 U CN 208134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mounting plate
plate
fixed plat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219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丘尧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iji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i Jia Packag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i Jia Packag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i Jia Packag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219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34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34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34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夹持的角度的贴标机夹持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包括有传送带、第一安装板、贴标部件、支撑部件、夹持部件、固定部件、绕线部件、驱动部件、拉线、第二安装板、第一固定板、第一支撑杆和第二固定板;传送带位于第一安装板上方;两第一支撑杆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一安装板底部,且关于第一安装板竖直中轴线成轴对称分布;第一固定板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一安装板侧部。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能够调节夹持角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贴标机是将成卷的不干胶纸标签(纸质或金属箔)粘贴在PCB、产品或规定包装上的设备。贴标机是现代包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生产贴标机的种类正在逐步增加,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已从手动、半自动贴标的落后局面,转向自动化高速贴标机占据广大市场的格局。贴标机在进行贴标时需要对罐子进行夹持以便于能够便捷地把标签贴在罐子上,但现有的贴标机的夹持机构只能够夹持一种型号的罐子,当更换其他型号的罐子时,贴标机的夹持机构也需要跟着跟换,这样成本就增加了很多,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调节夹持的角度的贴标机夹持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贴标机的夹持机构只能够夹持一种型号的罐子,当更换其他型号的罐子时,贴标机的夹持机构也需要跟着跟换,生产成本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夹持的角度的贴标机夹持机构。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包括有传送带、第一安装板、贴标部件、支撑部件、夹持部件、固定部件、绕线部件、驱动部件、拉线、第二安装板、第一固定板、第一支撑杆和第二固定板;传送带位于第一安装板上方;两第一支撑杆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一安装板底部,且关于第一安装板竖直中轴线成轴对称分布;第一固定板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一安装板侧部,第二固定板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一安装板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侧部,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关于第一安装板竖直中轴线成轴对称分布,贴标部件固接于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侧部;支撑部件固接于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侧部,且紧靠贴标部件;驱动部件固接于第一安装板底部,第二安装板沿竖直方向固接于驱动部件输出端,第二安装板侧部上方开设有第一通孔,绕线部件固接于第二安装板靠近驱动部件的侧部,固定部件固接于第二安装板远离驱动部件的侧部,夹持部件固接于第二安装板远离驱动部件的侧部;拉线一端固接于夹持部件,另一端依次穿过固定部件、第一通孔,绕在绕线部件上。
优选地,贴标部件包括有第一转筒、第一转轴、第三安装板、第一固定杆、第四安装板、第二支撑杆、第一电机、第三支撑杆、软轴、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第二支撑杆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四安装板底部,两第三支撑杆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一电机底部,第四安装板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一安装板侧部,第一固定杆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四安装板顶部,第三安装板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一固定杆顶部,第二轴承座嵌于第三安装板,第一轴承座嵌于第四安装板;第一转轴一端与第二轴承座枢接,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座枢接并贯穿第一轴承座;软轴一端与第一电机输出端固接,另一端与第一转轴底部固接;第一转筒固接于第一转轴,且位于第三安装板、第四安装板之间。
优选地,支撑部件包括有第二转轴、第一U形杆、第二转筒、第一L形杆、第一滑块、第一转纽、第一螺母、第一滑轨、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二螺母、第二滑块、第二L形杆、第三转筒、第二U形杆和第三转轴;第一滑轨固接于第二固定板侧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一L形杆固接于第一滑块端部,第二L形杆固接于第二滑块端部,第一U形杆固接于第一L形杆顶部;第二转轴一端与第一U形杆内顶部转动式连接,另一端与第一U形杆内底部转动式连接;第二转筒固接于第二转轴,第二U形杆固接于第二L形杆顶部;第三转轴一端与第二U形杆内顶部转动式连接,另一端与第二U形杆内底部转动式连接;第三转筒固接于第三转轴,第一螺母固接于第一L形杆底部,第二螺母固接于第二L形杆底部;第一丝杆沿水平方向与第二丝杆靠近第一丝杆的端部固接,且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的旋向相反;第一转纽固接于第一丝杆远离第二丝杆的端部,第一螺母与第一丝杆螺接,第二螺母与第二丝杆螺接。
优选地,夹持部件包括有第三固定板、第四转轴、第四固定板、第四转筒、第五固定板、第六固定板、第一弹性件、第二固定杆、第七固定板、第八固定板、第五转筒、第九固定板和第五转轴;两第二固定杆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二安装板侧部,且关于第二安装板的竖直中轴线成轴对称分布;第六固定板铰接于两第二固定杆之间,第七固定板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六固定板顶部,拉线固接于第七固定板靠近第二安装板的侧部,第三固定板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六固定板远离第二安装板的侧部,第四固定板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三固定板顶部,第九固定板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三固定板顶部,第四固定板、第九固定板关于第三固定板竖直中轴线成轴对称分布,第五固定板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三固定板底部,第八固定板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三固定板底部,第五固定板、第八固定板关于第三固定板竖直中轴线成轴对称分布;第四转轴一端与第四固定板底部转动式连接,另一端与第五固定板顶部转动式连接;第四转筒固接于第四转轴;第五转轴一端与第九固定板底部转动式连接,另一端与第八固定板顶部转动式连接;第五转筒固接于第五转轴;第一弹性件一端固接于第六固定板靠近第二安装板的侧部,另一端固接于第二安装板靠近第五固定板的侧部。
优选地,固定部件包括有第十固定板、第三固定杆、第二弹性件、第三滑块、圆环、第二滑轨、插杆、第四固定杆、第三弹性件、第四滑块和第三滑轨;第十固定板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二安装板侧部,且紧靠第一通孔;第十固定板顶部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二滑轨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二安装板靠近第四固定板侧部,第三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第三固定杆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三滑块端部;第二弹性件一端固接于第三滑块底部,另一端固接于第二滑轨;第三固定杆与第三凹槽插接配合,圆环固接于第三固定杆顶部,第三滑轨沿着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二安装板顶部,第四滑块与第三滑轨滑动连接,插杆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四滑块顶部;第三弹性件一端固接于第三滑轨,另一端固接于第四滑块侧部;第四固定杆沿竖直方向固接于插杆顶部。
优选地,绕线部件包括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转纽、第三轴承座、绕线轮、第六转轴、第四轴承座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二安装板侧部,且位于第一通孔上方;第三轴承座固接于第一连接杆端部,第二连接杆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二安装板的侧部,且位于第一通孔下方;第四轴承座固接于第二连接杆端部;第六转轴一端与第四轴承座枢接,另一端与第三轴承座枢接,并贯穿第三轴承座与第二转纽底部固接;绕线轮固接于第六转轴,且位于第三轴承座与第四轴承座之间;拉线绕在绕线轮上。
优选地,驱动部件包括有第三L形杆、第五安装板、第一导向杆、第三丝杆、安装块、第二电机和第四支撑杆;第五安装板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一安装板底部,第四支撑杆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二电机底部,第一导向杆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五安装板靠近第二电机的侧部,第二导向杆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五安装板靠近第二电机的侧部,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关于安装块竖直中轴线成轴对称分布,第三丝杆沿水平方向与第二电机输出端固接,安装块与第三丝杆螺接,安装块侧部开设有供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穿过的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第三L形杆一端固接于安装块顶部,另一端固接于第二安装板侧部。
优选地,第一转筒、第二转筒、第三转筒、第四转筒、第五转筒外部套有防滑橡胶。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贴标部件能够便捷地把标签贴在罐子上;通过支撑部件能够便捷地调节第二转筒与第三转筒之间的距离,以便于能够支撑不同型号的罐子;通过夹持部件能够便捷地调节夹持部件的角度,进而能够更好地夹持住罐子;通过固定部件能够便捷地固定或松开拉线,进而固定住夹持部件;通过绕线部件能够便捷地控制夹持部件转动的角度,以便于能够更好地夹持罐子;通过驱动部件能够便捷地控制夹持部件移动,以便于能够夹持或松开罐子;本实用新型能够便捷地调节夹持的角度,进而能够便捷地夹持或松开罐子,从而达到了加快贴标速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贴标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贴标部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部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夹持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夹持部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固定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绕线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驱动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驱动部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传送带,2-第一安装板,3-第一凹槽,4-贴标部件,41-第一转筒,42-第一转轴,43-第三安装板,44-第一固定杆,45-第四安装板,46-第二支撑杆,47-第一电机,48-第三支撑杆,49-软轴,410-第一轴承座,411-第二轴承座,5-支撑部件,51-第二转轴,52-第一U形杆,53-第二转筒,54-第一L形杆,55-第一滑块,56-第一转纽,57-第一螺母,58-第一滑轨,59-第一丝杆,510-第二丝杆,511-第二螺母,512-第二滑块,513-第二L形杆,514-第三转筒,515-第二U形杆,516-第三转轴,6-夹持部件,61-第三固定板,62-第四转轴,63-第四固定板,64-第四转筒,65-第五固定板,66-第六固定板,67-第一弹性件,68-第二固定杆,69-第七固定板,610-第八固定板,611-第五转筒,612-第九固定板,613-第五转轴,7-固定部件,71-第十固定板,72-第三凹槽,73-第三固定杆,74-第二弹性件,75-第三滑块,76-圆环,77-第二滑轨,78-插杆,79-第四固定杆,710-第三弹性件,711-第四滑块,712-第三滑轨,8-绕线部件,81-第一连接杆,82-第二转纽,83-第三轴承座,84-绕线轮,85-第六转轴,86-第四轴承座,87-第二连接杆,9-驱动部件,91-第三L形杆,92-第五安装板,93-第一导向杆,94-第三丝杆,95-安装块,96-第二电机,97-第四支撑杆,98-第一导向孔,99-第二导向孔,910-第二导向杆,10-第一通孔,11-拉线,12-第二安装板,13-第二凹槽,14-第一固定板,15-第一支撑杆,16-第二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如图1-11所示,包括有传送带1、第一安装板2、贴标部件4、支撑部件5、夹持部件6、固定部件7、绕线部件8、驱动部件9、拉线11、第二安装板12、第一固定板14、第一支撑杆15和第二固定板16;传送带1位于第一安装板2上方;两第一支撑杆15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一安装板2底部,且关于第一安装板2竖直中轴线成轴对称分布;第一固定板14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一安装板2侧部,第二固定板16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一安装板2远离第一固定板14的侧部,第一固定板14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3,第二固定板16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与第二凹槽13关于第一安装板2竖直中轴线成轴对称分布,贴标部件4固接于第二固定板16远离第一安装板2的侧部;支撑部件5固接于第二固定板16远离第一安装板2的侧部,且紧靠贴标部件4;驱动部件9固接于第一安装板2底部,第二安装板12沿竖直方向固接于驱动部件9输出端,第二安装板12侧部上方开设有第一通孔10,绕线部件8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靠近驱动部件9的侧部,固定部件7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远离驱动部件9的侧部,夹持部件6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远离驱动部件9的侧部;拉线11一端固接于夹持部件6,另一端依次穿过固定部件7、第一通孔10,绕在绕线部件8上。
当需要对罐子进行贴标时,首先控制固定部件7运转不再固定拉线11,接着控制绕线部件8运转,绕线部件8运转进而绕起拉线11,拉线11被绕起进而调节夹持部件6的角度以便于能够更好地夹持住罐子,夹持部件6的角度调节完毕后,控制固定部件7再次运转固定住拉线11,拉线11被固定住进而固定住夹持部件6,再控制绕线部件8停止运转,如此能够便捷地调节夹持部件6的角度,然后控制支撑部件5运转,支撑部件5运转能够调节支撑罐子的位置,调节完毕后,控制支撑部件5停止运转,当罐子通过传送带1传送到指定位置后,控制驱动部件9运转,驱动部件9运转进而带动第二安装板12往左移动,第二安装板12往左移动带动夹持部件6往左移动,夹持部件6往左移动把罐子顶到支撑部件5上,然后控制驱动部件9停止运转,接着控制贴标部件4运转,贴标部件4运转对罐子进行贴标,贴标完毕后,控制驱动部件9反向运转,驱动部件9反向运转进而带动第二安装板12往右移动,第二安装板12往右移动带动夹持部件6往右移动,进而不再顶住罐子,罐子被传送走,下一个罐子被传送过来,接着再控制驱动部件9运转,如此反复能够便捷地对罐子进行贴标,贴标全部完成后,控制贴标部件4、驱动部件9停止运转。
进一步,贴标部件4包括有第一转筒41、第一转轴42、第三安装板43、第一固定杆44、第四安装板45、第二支撑杆46、第一电机47、第三支撑杆48、软轴49、第一轴承座410和第二轴承座411;第二支撑杆46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四安装板45底部,两第三支撑杆48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一电机47底部,第四安装板45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二固定板16远离第一安装板2侧部,第一固定杆44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四安装板45顶部,第三安装板43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一固定杆44顶部,第二轴承座411嵌于第三安装板43,第一轴承座410嵌于第四安装板45;第一转轴42一端与第二轴承座411枢接,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座410枢接,并贯穿第一轴承座410;软轴49一端与第一电机47输出端固接,另一端与第一转轴42底部固接;第一转筒41固接于第一转轴42,且位于第三安装板43、第四安装板45之间;所以当需要进行贴标时,罐子紧贴第一转筒41,接着控制第一电机47运转,第一电机47运转带动软轴49转动,软轴49转动带动第一转轴42转动,第一转轴42转动带动第一转筒41转动,第一转筒41转动带动罐子转动,如此能够便捷地把标签贴在罐子上。
进一步,支撑部件5包括有第二转轴51、第一U形杆52、第二转筒53、第一L形杆54、第一滑块55、第一转纽56、第一螺母57、第一滑轨58、第一丝杆59、第二丝杆510、第二螺母511、第二滑块512、第二L形杆513、第三转筒514、第二U形杆515和第三转轴516;第一滑轨58固接于第二固定板16侧部,第一滑块55、第二滑块512与第一滑轨58滑动连接,第一L形杆54固接于第一滑块55端部,第二L形杆513固接于第二滑块512端部,第一U形杆52固接于第一L形杆54顶部;第二转轴51一端与第一U形杆52内顶部转动式连接,另一端与第一U形杆52内底部转动式连接;第二转筒53固接于第二转轴51,第二U形杆515固接于第二L形杆513顶部;第三转轴516一端与第二U形杆515内顶部转动式连接,另一端与第二U形杆515内底部转动式连接;第三转筒514固接于第三转轴516,第一螺母57固接于第一L形杆54底部,第二螺母511固接于第二L形杆513底部;第一丝杆59沿水平方向与第二丝杆510靠近第一丝杆59的端部固接,且第一丝杆59与第二丝杆510的旋向相反;第一转纽56固接于第一丝杆59远离第二丝杆510的端部,第一螺母57与第一丝杆59螺接,第二螺母511与第二丝杆510螺接;所以当需要调节第二转筒53与第三转筒514的位置时,转动第一转纽56,第一转纽56转动带动第一丝杆59及第二丝杆510转动,第一丝杆59、第二丝杆510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螺母57与第二螺母511相互靠拢,第一螺母57与第二螺母511相互靠拢进而带动第一L形杆54与第二L形杆513沿着第一滑轨58的轨迹相互靠拢,第一L形杆54与第二L形杆513相互靠拢进而带动第一U形杆52与第二U形杆515相互靠拢,第一U形杆52与第二U形杆515相互靠拢进而带动第二转筒53与第三转筒514相互靠拢,反向转动第一转纽56,第一转纽56反向转动带动第一丝杆59及第二丝杆510反向转动,第一丝杆59、第二丝杆510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螺母57与第二螺母511相互远离,第一螺母57与第二螺母511相互远离进而带动第一L形杆54与第二L形杆513沿着第一滑轨58的轨迹相互远离,第一L形杆54与第二L形杆513相互远离进而带动第一U形杆52与第二U形杆515相互远离,第一U形杆52与第二U形杆515相互远离进而带动第二转筒53与第三转筒514相互远离,如此反复能够便捷地调节第二转筒53与第三转筒514之间的距离,以便于能够支撑不同型号的罐子。
进一步,夹持部件6包括有第三固定板61、第四转轴62、第四固定板63、第四转筒64、第五固定板65、第六固定板66、第一弹性件67、第二固定杆68、第七固定板69、第八固定板610、第五转筒611、第九固定板612和第五转轴613;两第二固定杆68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侧部,且关于第二安装板12的竖直中轴线成轴对称分布;第六固定板66铰接于两第二固定杆68之间,第七固定板69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六固定板66顶部,拉线11固接于第七固定板69靠近第二安装板12的侧部,第三固定板61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六固定板66远离第二安装板12的侧部,第四固定板63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三固定板61顶部,第九固定板612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三固定板61顶部,第四固定板63、第九固定板612关于第三固定板61竖直中轴线成轴对称分布,第五固定板65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三固定板61底部,第八固定板610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三固定板61底部,第五固定板65、第八固定板610关于第三固定板61竖直中轴线成轴对称分布;第四转轴62一端与第四固定板63底部转动式连接,另一端与第五固定板65顶部转动式连接;第四转筒64固接于第四转轴62;第五转轴613一端与第九固定板612底部转动式连接,另一端与第八固定板610顶部转动式连接;第五转筒611固接于第五转轴613;第一弹性件67一端固接于第六固定板66靠近第二安装板12的侧部,另一端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的侧部;所以当拉线11被拉动时,拉线11被拉动进而拉动第七固定板69,第七固定板69被拉动进而带动第六固定板66绕着与第二固定杆68的铰接点转动,进而第一弹性件67被拉伸,第六固定板66绕着与第二固定杆68的铰接点转动进而带动第三固定板61绕着第六固定板66与第二固定杆68的铰接点转动,第三固定板61绕着第六固定板66与第二固定杆68的铰接点转动带动第四转筒64、第五转筒611绕着第六固定板66与第二固定杆68的铰接点转动,转动到指定位置后,拉线11不再被拉动,当拉线11被松开时,在第一弹性件67的弹力作用下,第六固定板66绕着与第二固定杆68的铰接点反向转动,第六固定板66绕着与第二固定杆68的铰接点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三固定板61绕着第六固定板66与第二固定杆68的铰接点反向转动,第三固定板61绕着第六固定板66与第二固定杆68的铰接点反向转动带动第四转筒64、第五转筒611绕着第六固定板66与第二固定杆68的铰接点反向转动,如此反复能够便捷地调节夹持部件6的角度,进而能够更好地夹持住罐子。
进一步,固定部件7包括有第十固定板71、第三固定杆73、第二弹性件74、第三滑块75、圆环76、第二滑轨77、插杆78、第四固定杆79、第三弹性件710、第四滑块711和第三滑轨712;第十固定板71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侧部,且紧靠第一通孔10;第十固定板71顶部开设有第三凹槽72,第二滑轨77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靠近第四固定板63侧部,第三滑块75与第二滑轨77滑动连接,第三固定杆73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三滑块75端部;第二弹性件74一端固接于第三滑块75底部,另一端固接于第二滑轨77;第三固定杆73与第三凹槽72插接配合,圆环76固接于第三固定杆73顶部,第三滑轨712沿着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顶部,第四滑块711与第三滑轨712滑动连接,插杆78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四滑块711顶部;第三弹性件710一端固接于第三滑轨712,另一端固接于第四滑块711侧部;第四固定杆79沿竖直方向固接于插杆78顶部;所以当不需要固定住拉线11时,控制第三固定杆73往上移动不再固定拉线11,第三固定杆73往上移动带动圆环76、第三滑块75往上移动,第三滑块75往上移动进而第二弹性件74被拉伸,接着控制第四固定杆79驱动插杆78沿着第三滑轨712的轨迹移动,进而第三弹性件710被拉伸,当第三固定杆73移动到第二滑轨77顶部时,松开第四固定杆79,在第三弹性件710的弹力作用下,插杆78沿着第三滑轨712的轨迹移动回初始位置插入圆环76中,如此固定住第三固定杆73,当需要固定住拉线11时,控制第四固定杆79驱动插杆78沿着第三滑轨712的轨迹移动,进而插杆78拔出圆环76,在第二弹性件74的弹力作用下,第三固定杆73沿着第二滑轨77的轨迹往下移动,进而插入第三凹槽72内,进而固定住拉线11,如此反复能够便捷地固定或松开拉线11,进而固定住夹持部件6。
进一步,绕线部件8包括有第一连接杆81、第二转纽82、第三轴承座83、绕线轮84、第六转轴85、第四轴承座86和第二连接杆87;第一连接杆81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侧部,且位于第一通孔10上方;第三轴承座83固接于第一连接杆81端部,第二连接杆87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的侧部,且位于第一通孔10下方;第四轴承座86固接于第二连接杆87端部;第六转轴85一端与第四轴承座86枢接,另一端与第三轴承座83枢接并贯穿第三轴承座83与第二转纽82底部固接;绕线轮84固接于第六转轴85,且位于第三轴承座83与第四轴承座86之间;拉线11绕在绕线轮84上;所以当需要调节夹持部件6的角度时,固定部件7不再固定住拉线11,然后转动第二转纽82,第二转纽82转动带动第六转轴85转动,第六转轴85转动带动绕线轮84转动,绕线轮84转动进而绕起拉线11,反向转动第二转纽82,第二转纽82反向转动带动第六转轴85反向转动,第六转轴85反向转动带动绕线轮84反向转动,绕线轮84反向转动进而松开拉线11,如此反复能够便捷地控制夹持部件6转动的角度,以便于能够更好地夹持罐子。
进一步,驱动部件9包括有第三L形杆91、第五安装板92、第一导向杆93、第三丝杆94、安装块95、第二电机96和第四支撑杆97;第五安装板92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一安装板2底部,第四支撑杆97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二电机96底部,第一导向杆93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五安装板92靠近第二电机96的侧部,第二导向杆910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五安装板92靠近第二电机96的侧部,第一导向杆93、第二导向杆910关于安装块95竖直中轴线成轴对称分布,第三丝杆94沿水平方向与第二电机96输出端固接,安装块95与第三丝杆94螺接,安装块95侧部开设有供第一导向杆93、第二导向杆910穿过的第一导向孔98、第二导向孔99;第三L形杆91一端固接于安装块95顶部,另一端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侧部;所以当需要进行夹持时,控制第二电机96运转,第二电机96运转带动第三丝杆94转动,第三丝杆94转动进而安装块95沿着第一导向杆93、第二导向杆910往左移动,安装块95往左移动带动第三L形杆91往左移动,第三L形杆91往左移动带动第二安装板12往左移动,第二安装板12往左移动带动夹持部件6往左移动,当需要夹持时,控制第二电机96反向转动,第二电机96反向转动带动第三丝杆94反向转动,第三丝杆94反向转动进而安装块95沿着第一导向杆93、第二导向杆910往右移动,安装块95往右移动带动第三L形杆91往右移动,第三L形杆91往右移动带动第二安装板12往右移动,第二安装板12往右移动带动夹持部件6往右移动,如此反复能够便捷地控制夹持部件6移动,以便于能够夹持或松开罐子。
进一步,第一转筒41、第二转筒53、第三转筒514、第四转筒64、第五转筒611外部套有防滑橡胶;所以防滑橡胶能够增加第一转筒41、第二转筒53、第三转筒514、第四转筒64、第五转筒611与罐子的摩擦力,以便于能够便捷地支撑、夹持罐子,进而能够便捷快速地进行贴标。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传送带(1)、第一安装板(2)、贴标部件(4)、支撑部件(5)、夹持部件(6)、固定部件(7)、绕线部件(8)、驱动部件(9)、拉线(11)、第二安装板(12)、第一固定板(14)、第一支撑杆(15)和第二固定板(16);传送带(1)位于第一安装板(2)上方;两第一支撑杆(15)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一安装板(2)底部,且关于第一安装板(2)竖直中轴线成轴对称分布;第一固定板(14)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一安装板(2)侧部,第二固定板(16)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一安装板(2)远离第一固定板(14)的侧部,第一固定板(14)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3),第二固定板(16)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与第二凹槽(13)关于第一安装板(2)竖直中轴线成轴对称分布,贴标部件(4)固接于第二固定板(16)远离第一安装板(2)的侧部;支撑部件(5)固接于第二固定板(16)远离第一安装板(2)的侧部,且紧靠贴标部件(4);驱动部件(9)固接于第一安装板(2)底部,第二安装板(12)沿竖直方向固接于驱动部件(9)输出端,第二安装板(12)侧部上方开设有第一通孔(10),绕线部件(8)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靠近驱动部件(9)的侧部,固定部件(7)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远离驱动部件(9)的侧部,夹持部件(6)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远离驱动部件(9)的侧部;拉线(11)一端固接于夹持部件(6),另一端依次穿过固定部件(7)、第一通孔(10),并绕在绕线部件(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贴标部件(4)包括有第一转筒(41)、第一转轴(42)、第三安装板(43)、第一固定杆(44)、第四安装板(45)、第二支撑杆(46)、第一电机(47)、第三支撑杆(48)、软轴(49)、第一轴承座(410)和第二轴承座(411);第二支撑杆(46)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四安装板(45)底部,两第三支撑杆(48)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一电机(47)底部,第四安装板(45)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二固定板(16)远离第一安装板(2)侧部,第一固定杆(44)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四安装板(45)顶部,第三安装板(43)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一固定杆(44)顶部,第二轴承座(411)嵌于第三安装板(43),第一轴承座(410)嵌于第四安装板(45);第一转轴(42)一端与第二轴承座(411)枢接,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座(410)枢接并贯穿第一轴承座(410);软轴(49)一端与第一电机(47)输出端固接,另一端与第一转轴(42)底部固接;第一转筒(41)固接于第一转轴(42),且位于第三安装板(43)、第四安装板(4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支撑部件(5)包括有第二转轴(51)、第一U形杆(52)、第二转筒(53)、第一L形杆(54)、第一滑块(55)、第一转纽(56)、第一螺母(57)、第一滑轨(58)、第一丝杆(59)、第二丝杆(510)、第二螺母(511)、第二滑块(512)、第二L形杆(513)、第三转筒(514)、第二U形杆(515)和第三转轴(516);第一滑轨(58)固接于第二固定板(16)侧部,第一滑块(55)、第二滑块(512)均与第一滑轨(58)滑动连接,第一L形杆(54)固接于第一滑块(55)端部,第二L形杆(513)固接于第二滑块(512)端部,第一U形杆(52)固接于第一L形杆(54)顶部;第二转轴(51)一端与第一U形杆(52)内顶部转动式连接,另一端与第一U形杆(52)内底部转动式连接;第二转筒(53)固接于第二转轴(51),第二U形杆(515)固接于第二L形杆(513)顶部;第三转轴(516)一端与第二U形杆(515)内顶部转动式连接,另一端与第二U形杆(515)内底部转动式连接;第三转筒(514)固接于第三转轴(516),第一螺母(57)固接于第一L形杆(54)底部,第二螺母(511)固接于第二L形杆(513)底部;第一丝杆(59)沿水平方向与第二丝杆(510)靠近第一丝杆(59)的端部固接,且第一丝杆(59)与第二丝杆(510)的旋向相反;第一转纽(56)固接于第一丝杆(59)远离第二丝杆(510)的端部,第一螺母(57)与第一丝杆(59)螺接,第二螺母(511)与第二丝杆(510)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夹持部件(6)包括有第三固定板(61)、第四转轴(62)、第四固定板(63)、第四转筒(64)、第五固定板(65)、第六固定板(66)、第一弹性件(67)、第二固定杆(68)、第七固定板(69)、第八固定板(610)、第五转筒(611)、第九固定板(612)和第五转轴(613);两第二固定杆(68)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侧部,且关于第二安装板(12)的竖直中轴线成轴对称分布;第六固定板(66)铰接于两第二固定杆(68)之间,第七固定板(69)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六固定板(66)顶部,拉线(11)固接于第七固定板(69)靠近第二安装板(12)的侧部,第三固定板(61)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六固定板(66)远离第二安装板(12)的侧部,第四固定板(63)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三固定板(61)顶部,第九固定板(612)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三固定板(61)顶部,第四固定板(63)、第九固定板(612)关于第三固定板(61)竖直中轴线成轴对称分布,第五固定板(65)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三固定板(61)底部,第八固定板(610)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三固定板(61)底部,第五固定板(65)、第八固定板(610)关于第三固定板(61)竖直中轴线成轴对称分布;第四转轴(62)一端与第四固定板(63)底部转动式连接,另一端与第五固定板(65)顶部转动式连接;第四转筒(64)固接于第四转轴(62);第五转轴(613)一端与第九固定板(612)底部转动式连接,另一端与第八固定板(610)顶部转动式连接;第五转筒(611)固接于第五转轴(613);第一弹性件(67)一端固接于第六固定板(66)靠近第二安装板(12)的侧部,另一端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靠近第五固定板(65)的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固定部件(7)包括有第十固定板(71)、第三固定杆(73)、第二弹性件(74)、第三滑块(75)、圆环(76)、第二滑轨(77)、插杆(78)、第四固定杆(79)、第三弹性件(710)、第四滑块(711)和第三滑轨(712);第十固定板(71)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侧部,且紧靠第一通孔(10);第十固定板(71)顶部开设有第三凹槽(72),第二滑轨(77)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靠近第四固定板(63)侧部,第三滑块(75)与第二滑轨(77)滑动连接,第三固定杆(73)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三滑块(75)端部;第二弹性件(74)一端固接于第三滑块(75)底部,另一端固接于第二滑轨(77);第三固定杆(73)与第三凹槽(72)插接配合,圆环(76)固接于第三固定杆(73)顶部,第三滑轨(712)沿着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顶部,第四滑块(711)与第三滑轨(712)滑动连接,插杆(78)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四滑块(711)顶部;第三弹性件(710)一端固接于第三滑轨(712),另一端固接于第四滑块(711)侧部;第四固定杆(79)沿竖直方向固接于插杆(78)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绕线部件(8)包括有第一连接杆(81)、第二转纽(82)、第三轴承座(83)、绕线轮(84)、第六转轴(85)、第四轴承座(86)和第二连接杆(87);第一连接杆(81)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侧部,且位于第一通孔(10)上方;第三轴承座(83)固接于第一连接杆(81)端部,第二连接杆(87)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的侧部,且位于第一通孔(10)下方;第四轴承座(86)固接于第二连接杆(87)端部;第六转轴(85)一端与第四轴承座(86)枢接,另一端与第三轴承座(83)枢接,并贯穿第三轴承座(83)与第二转纽(82)底部固接;绕线轮(84)固接于第六转轴(85),且位于第三轴承座(83)与第四轴承座(86)之间;拉线(11)绕在绕线轮(8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部件(9)包括有第三L形杆(91)、第五安装板(92)、第一导向杆(93)、第三丝杆(94)、安装块(95)、第二电机(96)和第四支撑杆(97);第五安装板(92)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一安装板(2)底部,第四支撑杆(97)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二电机(96)底部,第一导向杆(93)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五安装板(92)靠近第二电机(96)的侧部,第二导向杆(910)沿水平方向固接于第五安装板(92)靠近第二电机(96)的侧部,第一导向杆(93)、第二导向杆(910)关于安装块(95)竖直中轴线成轴对称分布,第三丝杆(94)沿水平方向与第二电机(96)输出端固接,安装块(95)与第三丝杆(94)螺接,安装块(95)侧部开设有供第一导向杆(93)、第二导向杆(910)穿过的第一导向孔(98)、第二导向孔(99);第三L形杆(91)一端固接于安装块(95)顶部,另一端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2)侧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转筒(41)、第二转筒(53)、第三转筒(514)、第四转筒(64)、第五转筒(611)外部套有防滑橡胶。
CN201820621963.7U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 Active CN208134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21963.7U CN208134815U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21963.7U CN208134815U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34815U true CN208134815U (zh) 2018-11-23

Family

ID=64311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21963.7U Active CN208134815U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348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7158A (zh) * 2019-06-03 2019-08-16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精准覆盖原标签的智能贴标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7158A (zh) * 2019-06-03 2019-08-16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精准覆盖原标签的智能贴标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2992B (zh) 一种废旧电缆材料分离回收装置
CN204223958U (zh) 一种电线绕线装置
CN107331476B (zh) 一种在线废旧电缆回收装置
CN203187213U (zh) 自动绕线装置
CN209322200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放线架
CN107316722A (zh) 一种旧电缆智能化回收装置
CN107492425A (zh) 一种废旧电缆剥皮回收装置
CN208134815U (zh) 一种贴标机夹持机构
CN209507168U (zh) 用于分切机的放卷装置
CN207681896U (zh) 三通自动组装机螺纹锁紧装置
CN110404724A (zh) 一种阀芯涂油装置
CN106940520A (zh) 一种手表机芯上弦装置
CN207792367U (zh) 一种自动收卷电缆线装置
CN106312989B (zh) 线材划线机
CN207587858U (zh) 一种用于电池的胶带自动缠绕装置
CN209507335U (zh) 一种用于印刷机收卷、放卷传动装置
CN207942152U (zh) 轮轴装配装置及拉箱组装设备
CN207581073U (zh) 活动式绝缘绳收放装置
CN208375415U (zh) 一种再生桶口修边装置
CN110842526A (zh) 一种智能压装机器人
CN206879532U (zh) 一种果树枝条下压固定套
CN107128552B (zh) 自动定量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
CN201648669U (zh) 一种用于织带机在线卷带的卷带机
CN205380029U (zh) 涂胶水装置
CN209192453U (zh) 一种在滤芯上贴防水胶带标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000 south side of 1st floor, building B, No.1 Xin'an Road, Yongh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Biji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B, No.1 Xin'an Road, Yongh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BIJIA PACKAGING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