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33653U - 一种轮胎后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胎后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33653U
CN208133653U CN201820353703.6U CN201820353703U CN208133653U CN 208133653 U CN208133653 U CN 208133653U CN 201820353703 U CN201820353703 U CN 201820353703U CN 208133653 U CN208133653 U CN 208133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rim assembly
treatment device
cross beam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537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佳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fe R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achi Huach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achi Huache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achi Huach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537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33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33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33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后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处理轮胎的后处理工位,每个后处理工位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分别连接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两端的两根立柱、设置于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之间的且同轴布置的第一轮辋组件和第二轮辋组件、驱动第二轮辋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气缸以及可限制第二轮辋组件移动的止动组件,其中,第一轮辋组件固定连接于第一横梁上,第二轮辋组件可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与第一轮辋组件配合夹持轮胎并对轮胎内的空间进行气密密封,止动组件可选择性地限制第二轮辋组件的移动,使得第二轮辋组件能够保持在预设位置。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后处理装置具有结构及控制过程简单,制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轮胎后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轮胎成型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胎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轮胎成型过程中,为了防止高温硫化后的轮胎在冷却过程中产生变形,通常将刚刚高温硫化后的轮胎放到后充气装置上逐渐冷却到常温,以保证轮胎的正常尺寸和形状,从而确保轮胎的质量。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中国发明专利ZL200780002193.2公开了一种轮胎后处理装置,是将轮胎安置于一对轮辋中、且将规定量的空气填充至轮胎内而使轮胎膨胀的状态下进行冷却。该用于对轮胎进行处理的装置包括上轮辋、下轮辋、液压缸、液压站以及位移传感器等,其中,下轮辋固定,上轮辋与液压缸相连,液压缸中活塞杆的伸缩动作带动上轮辋的升降动作,液压站为液压缸提供动力液压油,位移传感器为液压缸的活塞杆提供位置信号使得上轮辋定位并保持在预设位置,液压站包含多个控制阀以用于控制提供给液压缸的液压油的压力。
上述现有的轮胎后处理装置,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1)需配套有液压缸、位移传感器以及包含有多个控制阀的液压站来共同配合以控制上轮辋,使其能够保持在预设位置,控制结构及过程复杂,制造成本高;
(2)需配置控制组件例如触摸屏、PLC等对位移传感器的数值以及控制阀的动作逻辑等进行设定,这对现场操作人员或编程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3)由于需配套有液压源,因而使用范围局限,主要用于与液压式硫化机配套使用(利用原有的液压源),但是目前市场上机械式硫化机保有量很大,若将上述轮胎后处理装置配套到机械式硫化机上,以对其进行改造升级,还需要单独配液压站,这样改造成本会更高;
(4)轮胎充气产生的内压通过活塞杆反作用于液压缸上,容易损坏液压缸,减少了其使用寿命,提高了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轮胎后处理装置,具有结构及控制过程简单、制造及维护成本低、使用范围广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后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处理轮胎的后处理工位,每个后处理工位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分别连接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两端的两根立柱、设置于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之间的且同轴布置的第一轮辋组件和第二轮辋组件、驱动第二轮辋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气缸以及可限制第二轮辋组件上下移动的止动组件,
其中,第一轮辋组件固定连接于第一横梁上,第二轮辋组件可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与第一轮辋组件配合夹持轮胎并对轮胎内的空间进行气密密封,止动组件可选择性地限制第二轮辋组件的上下移动,使得第二轮辋组件能够保持在预设位置。
进一步地,止动组件包括贯穿第二横梁且与第二轮辋组件固定连接的两个导向杆、设置于第二横梁内侧的止动板和固定于第二横梁上且可驱动止动板移动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可驱动止动板移动以与导向杆发生干涉以限制第二轮辋组件的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导向杆上包含一收缩段而使导向杆上形成有一台阶面,止动板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能够与收缩段相卡嵌配合,以使导向杆上的台阶面抵接于止动板上。
进一步地,止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止动板上的垫板,垫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止动板上,垫板上设有能够与收缩段相卡嵌配合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上下对齐,以使台阶面可抵接于垫板上。
进一步地,垫板通过螺栓或磁体固定连接于止动板,垫板可为由多块垫板叠加而成。
进一步地,第二横梁的外侧还固定连接导向套筒,导向杆依次穿过导向套筒、第二横梁与第二轮辋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止动组件还包括固定于第二横梁的两个支撑部,每个支撑部包括与第二横梁固定连接的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的若干导向轮,止动板的两侧可与若干导向轮滚动配合。
进一步地,轮胎后处理装置中设置有两个后处理工位,两个后处理工位在垂直方向上彼此上下对称地设置。
进一步得,两个后处理工位可共用一个第一横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后处理装置,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及控制过程简单,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中的轮胎后处理装置,为了使得充气膨胀后的轮胎在冷却过程中能够保持形状稳定性,设置了一止动组件可选择性地限制第二轮辋组件的移动,使得第二轮辋组件能够保持在使得充气膨胀后的轮胎的断面宽度保持在标称值的预设位置,且该止动组件能够满足实现不同规格轮胎的制造需求,整个装置结构及控制过程简单,能够有效地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复杂控制结构及过程。
(2)维护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后处理装置中轮胎充气产生的内压并非作用于第一气缸上,而是最终作用于横梁和立柱上,可延长装置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3)适用范围较广
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后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可以用于机械式硫化机和液压式硫化机的配套,特别适用于对现有机械式硫化机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改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后处理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所示的轮胎后处理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后处理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后处理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三;
图5为图4中止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止动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该图中省去了其中一根导向杆;
图7为图6所示止动组件进一步配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后处理装置内止动组件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该图中省去了其中一根导向杆;
图9为图8所示止动组件进一步配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胎后处理装置100,用于对高温硫化后的轮胎1进行充气冷却至常温,以保证轮胎1的所需的尺寸和形状。该轮胎后处理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处理轮胎的后处理工位2。
如图1及图2所示,每个后处理工位2包括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分别连接第一横梁21及第二横梁22两端的两根立柱27、设置于第一横梁21与第二横梁22之间的且同轴布置的第一轮辋组件23和第二轮辋组件24、驱动第二轮辋组件24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气缸25以及可限制第二轮辋组件24上下移动的止动组件26。两根立柱27分别与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连接后共同形成后处理工位2的框架。具体地,第一轮辋组件23固定连接于第一横梁21上,第二轮辋组件24在第一气缸25的驱动下在后处理工位2内可上下移动。进一步地,第一气缸25固定安装于第二横梁22的外侧,第一气缸25的活塞杆251穿过第二横梁22与第二轮辋组件24固定连接。第一气缸25活塞杆251的伸缩驱动第二轮辋组件24上下移动,以与第一轮辋组件23配合夹持轮胎1并对轮胎1内的空间进行气密密封。止动组件26可选择性地限制第二轮辋组件24沿竖直方向的移动距离,使得第二轮辋组件24能够保持在预设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位置是使得充气膨胀后的轮胎1的断面宽度保持在标称值的位置,从而使得充气膨胀后的轮胎1在冷却过程中能够保持形状稳定性。其中,轮胎断面宽度的标称值是指轮胎按规定充气后,两外侧之间的最大距离。以规格为225/60 R17 99H的轮胎为例,该轮胎断面宽度的标称值为225mm。
如图1至9所示,止动组件26包括贯穿第二横梁22且与第二轮辋组件24固定连接的两个导向杆261、设置于第二横梁22内侧的止动板262和固定于第二横梁22上且可驱动止动板262移动的第二气缸263。具体地,如图8至9所示,第二气缸263可驱动止动板262移动以与导向杆261发生干涉。进一步地,第二气缸263的活塞杆2631与止动板262固定连接,第二气缸263的活塞杆2631的伸缩可驱动止动板262水平移动。由于第二轮辋组件24可在第一气缸25活塞杆251的伸缩驱动下沿上下移动,因此,导向杆261也可随第二轮辋组件24上下移动。另外,导向杆261上包含一收缩段a而使导向杆261上形成有台阶面b。相应地,止动板262上开设有与收缩段a相配合的第一凹槽c,即止动板262上的第一凹槽c可与导向杆261的收缩段a相卡嵌配合。第一凹槽c由止动板的一侧边缘向另一侧边缘延伸。第二气缸263驱动止动板262朝向导向杆261水平移动后,第一凹槽c可以收容导向杆261的收缩段a以实现卡嵌配合。同时,止动板262可以与导向杆上261上的台阶面b配合以限制导向杆261的上下移动。如此,第二轮辋组件24能够保持在预设位置。相应地,第一气缸25的活塞杆251也被锁定并保持在某一伸出位置,从而充气膨胀后的轮胎1在冷却过程中能够保持形状稳定性。
如图5至7所示,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后处理装置100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轮胎1的制造需求,轮胎后处理装置100的止动组件26还包括设置在止动板262上的垫板264,垫板264的厚度可以根据轮胎的不同尺寸规格(轮胎断面宽度的标称值)来确定和选择。其中,通过螺栓固定或磁性吸附等方式,垫板264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止动板262上。进一步地,垫板264上也开设有能够与导向杆261的收缩段a相卡嵌配合的第二凹槽d,如此,使导向杆261上的台阶面b可抵接于垫板264上。操作人员可基于所生产的轮胎尺寸规格,选取相应厚度规格的垫板264,并将其固定于止动板262上,此时,止动板262的第一凹槽c与垫板264的第二凹槽d上下对齐。如此,止动板262和垫板264水平移动后均可与导向杆261的收缩段a卡嵌配合,导向杆261的台阶面b可抵接于垫板264上,从而直接限制导向杆261的上下移动,并间接限制第一气缸25的活塞杆251的伸出位置,进而使得第二轮辋组件24能够保持在预设位置从而充气膨胀后的轮胎1在冷却过程中能够保持形状稳定性。
如图1所示,为了支撑止动板262,该止动组件26还包括固定于第二横梁22的两个支撑部266。具体地,每个支撑部266包括与第二横梁22固定连接的支架2661和设置于该支架2661上的若干个导向轮2662。止动板262的两侧可与该若干个导向轮2662滚动配合。
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导向杆261移动的稳定性,第二横梁22的外侧还固定连接有导向套筒265,导向杆261依次穿过导向套筒265、第二横梁22而与第二轮辋组件24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轮胎硫化后处理的效率,在该轮胎后处理装置100中设置有至少两个后处理工位2,该两个后处理工位2在垂直方向上彼此上下对称地设置。优选地,上述两个后处理工位2可共用一个第一横梁21。
接下来,将结合图1至9详细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后处理装置100的工作过程,大致包括如下步骤一至五。
步骤一,如图1和图6所示,第二气缸263的活塞杆2631处于缩回状态,止动板262上的第一凹槽c与导向杆261的收缩段 a分离,第二轮辋组件24在第一气缸25的驱动下能够上下自由移动,导向杆261可随第二轮辋组件24的一起移动。根据轮胎的尺寸规格的需要,操纵人员可选择相应厚度规格的垫板264,使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止动板262上。
步骤二,如图1至2所示,将硫化后的轮胎1通过机械手臂(未图示)传递至第一轮辋组件23(当后处理工位2中第一轮辋组件23位于下方时)或第二轮辋组件24(当后处理工位2中,第二轮辋组件24位于下方时)上。
步骤三,第二轮辋组件24在第一气缸25的驱动下朝向第一轮辋组件23移动,与第一轮辋组件23配合夹持轮胎1。为了确保对轮胎1内空间的气密性,轮胎1在第二轮辋组件24的挤压作用下被压缩,此时,轮胎1的断面宽度小于标称值,相应地,第一气缸25的活塞杆251的伸出位置记为第一位置。
步骤四,如图3所示,第二气缸263的活塞杆2631处于伸出状态,以驱动止动板262和垫板264朝向导向杆261方向移动,使得止动板262通过第一凹槽c、垫板264通过第二凹槽d与导向杆261的收缩段a相卡嵌配合,以便于止动板262和垫板264能限制导向杆261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二轮辋组件24能够保持在预设位置,相应地,第一气缸25的活塞杆251的伸出位置能够锁定并保持在第二位置,其中,预设位置是使得轮胎1的断面宽度能够保持在标称值的位置。
步骤五,如图4至5以及图7所示,压缩气体经第一轮辋组件23被引入轮胎1中,随着轮胎1的内压升高,轮胎1逐渐膨胀使其断面宽度达到并保持在标称值。在此过程中,第二轮辋组件24朝向远离第一轮辋组件23侧移动,直至导向杆261的台阶面b抵接于垫板264上,以使得第二轮辋组件24能够保持在预设位置,直到轮胎1达到足够的形状稳定性,与此同时,驱动第二轮辋组件24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25的活塞杆251逐渐缩回至第二位置。在此过程中,轮胎1充气产生的内压主要通过止动组件26(具体地,经由导向杆261、止动板262及垫板264)传递至第二横梁22和立柱27即轮胎后处理装置100的框架上,从而不会损坏第一气缸25,可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维护成本。
综上所述,为了使得充气膨胀后的轮胎1在冷却过程中能够保持形状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后处理装置100包括止动组件26可选择性地限制第二轮辋组件24的移动,使得第二轮辋组件24能够保持在使得充气膨胀后的轮胎1的断面宽度保持在标称值的预设位置,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复杂控制结构及过程。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后处理装置中轮胎充气产生的内压并非作用于第一气缸上,可延长装置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对轮胎进行后处理的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轮胎的制造需求,并且可以用于机械式硫化机和液压式硫化机的配套,特别适用于对现有机械式硫化机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改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轮胎后处理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处理轮胎的后处理工位(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后处理工位(2)包括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横梁(21)及所述第二横梁(22)两端的两根立柱(27)、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21)与所述第二横梁(22)之间的且同轴布置的第一轮辋组件(23)和第二轮辋组件(24)、驱动所述第二轮辋组件(24)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气缸(25)以及可限制所述第二轮辋组件(24)上下移动的止动组件(26),
其中,所述第一轮辋组件(23)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21)上,所述第二轮辋组件(24)可在所述第一气缸(25)的驱动下与所述第一轮辋组件(23)配合夹持轮胎(1)并对所述轮胎(1)内的空间进行气密密封,所述止动组件(26)可选择性地限制所述第二轮辋组件(24)的上下移动,使得所述第二轮辋组件(24)能够保持在预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组件(26)包括贯穿所述第二横梁(22)且与所述第二轮辋组件(24)固定连接的两个导向杆(261)、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22)内侧的止动板(262)和固定于所述第二横梁(22)上且可驱动所述止动板(262)移动的第二气缸(263),所述第二气缸(263)可驱动所述止动板(262)移动以与所述导向杆(261)发生干涉以限制所述第二轮辋组件(24)的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261)上包含一收缩段(a)而使所述导向杆(261)上形成有一台阶面(b),所述止动板(262)上设有第一凹槽(c),所述第一凹槽(c)能够与所述收缩段(a)相卡嵌配合,以使所述导向杆(261)上的所述台阶面(b)抵接于所述止动板(26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组件(2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止动板(262)上的垫板(264),所述垫板(264)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止动板(262)上,所述垫板(264)上设有能够与所述收缩段(a)相卡嵌配合的第二凹槽(d),所述第二凹槽(d)与所述第一凹槽(c)上下对齐,以使所述台阶面(b)可抵接于所述垫板(26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264)通过螺栓或磁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止动板(262),所述垫板(264)可为由多块垫板叠加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22)的外侧还固定连接导向套筒(265),所述导向杆(261)依次穿过所述导向套筒(265)、所述第二横梁(22)与所述第二轮辋组件(2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组件(26)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横梁(22)的两个支撑部(266),每个所述支撑部(266)包括与所述第二横梁(22)固定连接的支架(2661)和设置于所述支架(2661)上的若干导向轮(2662),所述止动板(262)的两侧可与所述若干导向轮(2662)滚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后处理装置(100)中设置有两个后处理工位(2),所述两个后处理工位(2)在垂直方向上彼此上下对称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后处理工位(2)可共用一个第一横梁(21)。
CN201820353703.6U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轮胎后处理装置 Active CN208133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53703.6U CN208133653U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轮胎后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53703.6U CN208133653U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轮胎后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33653U true CN208133653U (zh) 2018-11-23

Family

ID=64289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53703.6U Active CN208133653U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轮胎后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336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9178B (zh) 模块化轮胎充气装置
RU2573033C1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формовочной машины и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соединения
CN113819106B (zh) 一种机械自动换向阀及其使用方法
CN105234232A (zh) 一种汽车后备门包边专用模具
CN106273588A (zh) 一种轮胎硫化机后充气系统
CN208133653U (zh) 一种轮胎后处理装置
CN104908179B (zh) 全自动双层四模轮胎硫化机及其硫化方法
CN106166809A (zh) 智能液压调模加力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04802344B (zh) 具有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
CN209775292U (zh) 后充气装置
CN206633462U (zh) 胶囊成型鼓
CN212410071U (zh) 机车抱轴箱轴承横动量检测辅助装置
CN115055758B (zh) 一种封隔器密封件的多层倒角装置
JP2010042557A (ja) タイヤ加硫プレス
US20130302122A1 (en) Double-acting suspension axle assembly for heavy load transporters
CN107639866B (zh) 用于轮胎成型鼓的中心机构
CN210549734U (zh) 一种高层钢结构加工用钢材固定结构
CN208632015U (zh) 一种汽车升降台
CN105501460A (zh) 一种应急脱离跑道轮胎顶升装置
US5079998A (en) Pneumatic driver
CN221251106U (zh) 一种新型汽车轮胎充气装置
CN204569239U (zh) 一种升降装置及汽车起重机
CN216182970U (zh) 一种用于生产工程胎的液压硫化机
CN214542265U (zh) 一种光伏产品的排版机切换装置
CN216543911U (zh) 一种具有气袋式锁紧机构的注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11 hengchangjing Road, Zhoushi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ac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11 hengchangjing Road, Zhoushi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AFE-RUN MACHINERY (SUZHOU)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