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24543U - 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24543U
CN208124543U CN201820558379.1U CN201820558379U CN208124543U CN 208124543 U CN208124543 U CN 208124543U CN 201820558379 U CN201820558379 U CN 201820558379U CN 208124543 U CN208124543 U CN 208124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air
building
air purifier
air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5837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冒亚龙
葛毅鹏
窦建奇
陈乔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CUT filed Critical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CUT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24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245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建筑物内设的排风井和新风井,所述的排风井的顶部有与大气连通的排气通道,所述的建筑物的顶部设有铺设在建筑物顶部的用于吸收建筑物顶部的热量的循环水管网,所述的循环水管网的进水端与一循环水箱连接,所述的排气通道为中间细两端粗的烟囱状结构,所述的排气通道的表面缠绕有盘管,所述的循环水管网的排水端与盘管的进口连通,所述的盘管的出口连接至循环水箱,所述的循环水箱内设有用于调节水体温度的冷却器,所述的新风井的进风端设有空气净化单元。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通风和节能予以有效结合的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通风是借助换气稀释或通风排除等手段,控制空气污染物的传播与危害,实现室内外空气环境质量保障的一种建筑环境控制技术。通风系统就是实现通风这一功能,包括进风口、排风口、送风管道、风机、降温及采暖、过滤器、控制系统以及其他附属设备在内的一整套装置。
空气净化设备是指能够滤除或杀灭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目前以清除室内空气污染的家用和商用空气净化设备为主。
现有的建筑物的通风和净化系统和建筑物的节能控制大多是分离的,独立设计,相互不关联。
对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来说,这样的设计并不符合现有的理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将通风和节能予以有效结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建筑物内设的排风井和新风井,所述的排风井的顶部有与大气连通的排气通道,所述的建筑物的顶部设有铺设在建筑物顶部的用于吸收建筑物顶部的热量的循环水管网,所述的循环水管网的进水端与一循环水箱连接,所述的排气通道为中间细两端粗的烟囱状结构,所述的排气通道的表面缠绕有盘管,所述的循环水管网的排水端与盘管的进口连通,所述的盘管的出口连接至循环水箱,所述的循环水箱内设有用于调节水体温度的冷却器,所述的新风井的进风端设有空气净化单元。
优选的,所述的空气净化单元包括底座、空气净化器和固定环,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排风管道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壳,所述进风壳与所述排风管道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壳的外侧壁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进风壳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壳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器与所述进风壳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净化器的顶部设置有进风网,所述进风网与所述空气净化器可拆卸连接,所述空气净化器的内部设置有初效过滤层,所述初效过滤层与所述空气净化器可拆卸连接,所述初效过滤层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与所述空气净化器可拆卸连接,所述空气净化器的底部设置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与所述空气净化器固定连接,所述排风扇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排风扇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风叶,所述风叶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空气净化器的上表面设置有PM检测仪,所述PM检测仪与所述空气净化器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壳的外侧壁设置有所述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进风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壁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杆座,所述杆座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所述电机和所述PM检测仪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共设置有两个,均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顶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盖板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位于所述盖板的底部,且所述盖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共设置有四个,且均通过固定螺母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杆座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底座,且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杆座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进风网上连接有静电发生器,所述的进风网的表面设有在高压静电的作用下进行杀菌消毒的涂层,所述的涂层由以下组分组成:
Ag 50-70wt%;
LaB6 10-15wt%;
Sm2O3 10-15wt%;
TiO2 10-20wt%。
优选的,所述的涂层由以下组分组成:
Ag 55-65wt%;
LaB6 11-14wt%;
Sm2O3 11-14wt%;
TiO2 13-17wt%。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将通风和节能结合,同时通过设置空气净化器,在空气净化器的顶部设置PM检测仪,当PM检测仪检测到PM2.5过多时,通过控制电动推杆,使电动推杆带动上方的盖板向下移动,此时盖板上的密封垫与进风壳的顶部紧密连接,使盖板隔绝外部受污染的空气,避免了居住用户吸入污染空气,保护了居住用户的身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单元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排风管道、12-进风壳、13-顶板、14-电动推杆、15-盖板、2-空气净化器、21-进风网、22-初效过滤层、23-活性炭吸附层、24-排风扇、25-电机、26-风叶、27-PM检测仪、3-固定环、31-连接板、32-支撑杆、33-杆座、4-建筑物、5-排风井、6-排气通道、7-循环水管网、8-循环水箱、9-盘管、10-新风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建筑物4内设的排风井5和新风井10,所述的排风井5的顶部有与大气连通的排气通道6,所述的建筑物4的顶部设有铺设在建筑物顶部的用于吸收建筑物顶部的热量的循环水管网7,所述的循环水管网7的进水端与一循环水箱8连接,所述的排气通道6为中间细两端粗的烟囱状结构,所述的排气通道6的表面缠绕有盘管9,所述的循环水管网7的排水端与盘管9的进口连通,所述的盘管9的出口连接至循环水箱8,所述的循环水箱8内设有用于调节水体温度的冷却器,所述的新风井10的进风端设有空气净化单元。
所述的空气净化单元包括底座1、空气净化器2和固定环3,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排风管道11,排风管道11与底座1固定连接,排风管道11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壳12,进风壳12与排风管道11固定连接,进风壳12的外侧壁设置有顶板13,顶板13与进风壳12固定连接,顶板13的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14,电动推杆14与顶板13固定连接,电动推杆14的顶部设置有盖板15,盖板15与电动推杆14固定连接,进风壳12的内部设置有空气净化器2,空气净化器2与进风壳12固定连接,空气净化器2的顶部设置有进风网21,进风网21与空气净化器2可拆卸连接,空气净化器2的内部设置有初效过滤层22,初效过滤层22与空气净化器2可拆卸连接,初效过滤层22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23,活性炭吸附层23与空气净化器2可拆卸连接,空气净化器2的底部设置有排风扇24,排风扇24与空气净化器2固定连接,排风扇24的底部设置有电机25,电机25与排风扇24固定连接,电机25的输出端设置有风叶26,风叶26与电机25传动连接,空气净化器2的上表面设置有PM检测仪27,PM检测仪27与空气净化器2固定连接,进风壳12的外侧壁设置有固定环3,固定环3与进风壳12固定连接,固定环3的外侧壁设置有连接板31,连接板31与固定环3固定连接,连接板3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32,支撑杆32与连接板31固定连接,支撑杆32的底部设置有杆座33,杆座33与支撑杆32固定连接,电动推杆14、电机25和PM检测仪27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通风开始时,空气净化器2底部的电机25带动风叶26旋转,使空气从上方进风壳12内进入空气净化器2内部,空气经由初效过滤层22和活性炭吸附层23进行净化,当空气中PM2.5过多时,通过设置空气净化器2,在空气净化器2的顶部设置PM检测仪27,当PM检测仪27检测到PM2.5过多时,通过控制电动推杆14,使电动推杆14带动上方的盖板15向下移动,此时盖板15上的密封垫与进风壳12的顶部紧密连接,使盖板15隔绝外部受污染的空气,避免了居住用户吸入污染空气,保护了居住用户的身体。
进一步的,电动推杆14共设置有两个,均通过焊接固定在顶板13的顶部。
本实施例中,电动推杆14共设置有两个,有利于带动上方的盖板15。
进一步的,盖板15还包括密封垫,密封垫位于盖板15的底部,且盖板15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盖板15的底部安装密封垫,使盖板与进风壳更加密封,使空气不易进入排风管道11内。
进一步的,支撑杆32共设置有四个,且均通过固定螺母与连接板3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支撑杆32共设置有四个,进一步的固定上方的固定环3。
进一步的,杆座33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且支撑杆32通过杆座33与底座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杆座33固定支撑杆32在底座1上,使连接在支撑杆32上的固定环3固定进风壳12,保护进风壳12不受强风干扰。
本实施例中,电动推杆14的型号为PXTL,电机25的型号为Y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电动推杆14和电机25的型号为Y2接通电源,空气净化器2底部的电机25带动风叶26旋转,使空气从上方进风壳12内进入空气净化器2内部,空气经由初效过滤层22和活性炭吸附层23进行净化,当空气中PM2.5过多时,通过设置空气净化器2,在空气净化器2的顶部设置PM检测仪27,当PM检测仪27检测到PM2.5过多时,通过控制电动推杆14,使电动推杆14带动上方的盖板15向下移动,此时盖板15上的密封垫与进风壳12的顶部紧密连接,使盖板15隔绝外部受污染的空气,避免了居住用户吸入污染空气,保护了居住用户的身体。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在进风网上连接静电发生器,并且在进风网上涂覆涂层。
作为本实施例的对于微小杂质的吸附和细菌以及过敏源的消除的实验,本实施例安排了四组实验进行,其中一组是采用常见的镀银的形式进行作为对比例,其他的实施例添加了适量的稀土。具体组分如下:
实验1:涂/镀层组分为镀银层,镀层银纯度大于99%;
实验2:涂/镀层组分为Ag 55wt%;LaB6 13wt%;Sm2O3 13wt%;TiO2 19wt%;
实验3:涂/镀层组分为Ag 70wt%;LaB6 10wt%;Sm2O3 10wt%;TiO2 10wt%;
实验4:涂/镀层组分为Ag 50wt%;LaB6 15wt%;Sm2O3 15wt%;TiO2 20wt%;
实验静电电压为5-10kv。
经过实验发现,实验2-4对于pm2.5粉尘、细菌病毒、过敏源的去除率大于99%;
实验1对于细菌病毒的杀灭率低于88%。
究其原因,稀土化合物LaB6和Sm2O3在高静电电压的作用下发生电子能级跃迁,会发出一定的波长的能量对细胞进行破坏,使细菌病毒失活,提高细菌病毒的杀灭效果。并且作为高压静电的载体,其对于微小固体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
整体来看,起到较好的杀菌、灭菌、去除粉刺和过敏源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建筑物(4)内设的排风井(5)和新风井(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风井(5)的顶部有与大气连通的排气通道(6),所述的建筑物(4)的顶部设有铺设在建筑物顶部的用于吸收建筑物顶部的热量的循环水管网(7),所述的循环水管网(7)的进水端与一循环水箱(8)连接,所述的排气通道(6)为中间细两端粗的烟囱状结构,所述的排气通道(6)的表面缠绕有盘管(9),所述的循环水管网(7)的排水端与盘管(9)的进口连通,所述的盘管(9)的出口连接至循环水箱(8),所述的循环水箱(8)内设有用于调节水体温度的冷却器(81),所述的新风井(10)的进风端设有空气净化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净化单元包括底座(1)、空气净化器(2)和固定环(3),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排风管道(11),所述的排风管道(11)与新风井(10)的进风端连通,所述排风管道(11)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排风管道(11)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壳(12),所述进风壳(12)与所述排风管道(11)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壳(12)的外侧壁设置有顶板(13),所述顶板(13)与所述进风壳(12)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3)的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14),所述电动推杆(14)与所述顶板(13)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4)的顶部设置有盖板(15),所述盖板(15)与所述电动推杆(14)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壳(12)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空气净化器(2),所述空气净化器(2)与所述进风壳(12)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净化器(2)的顶部设置有进风网(21),所述进风网(21)与所述空气净化器(2)可拆卸连接,所述空气净化器(2)的内部设置有初效过滤层(22),所述初效过滤层(22)与所述空气净化器(2)可拆卸连接,所述初效过滤层(22)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23),所述活性炭吸附层(23)与所述空气净化器(2)可拆卸连接,所述空气净化器(2)的底部设置有排风扇(24),所述排风扇(24)与所述空气净化器(2)固定连接,所述排风扇(24)的底部设置有电机(25),所述电机(25)与所述排风扇(24)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5)的输出端设置有风叶(26),所述风叶(26)与所述电机(25)传动连接,所述空气净化器(2)的上表面设置有PM检测仪(27),所述PM检测仪(27)与所述空气净化器(2)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壳(12)的外侧壁设置有所述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与所述进风壳(1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3)的外侧壁设置有连接板(31),所述连接板(31)与所述固定环(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32),所述支撑杆(32)与所述连接板(3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32)的底部设置有杆座(33),所述杆座(33)与所述支撑杆(32)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4)、所述电机(25)和所述PM检测仪(27)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14)共设置有两个,均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顶板(13)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5)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位于所述盖板(15)的底部,且所述盖板(1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2)共设置有四个,且均通过固定螺母与所述连接板(3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座(33)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底座(1),且所述支撑杆(32)通过所述杆座(33)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
CN201820558379.1U 2018-04-17 2018-04-19 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 Active CN20812454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455914 2018-04-17
CN201820545591 2018-04-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24543U true CN208124543U (zh) 2018-11-20

Family

ID=64190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58379.1U Active CN208124543U (zh) 2018-04-17 2018-04-19 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245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4095A (zh) * 2018-04-17 2018-07-3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4095A (zh) * 2018-04-17 2018-07-3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
CN108344095B (zh) * 2018-04-17 2023-09-19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3425A (zh) 内嵌式空气净化器
CN208124543U (zh) 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
CN204574261U (zh) 城市空气净化器
CN208253785U (zh) 一种环保型空气净化设备
CN111288582A (zh) 一种双重净化式空气净化器
CN203949295U (zh) 一种等离子体节能新风送风机
CN203068682U (zh) 光触媒空气消毒净化装置
CN108344095A (zh) 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
CN204301209U (zh) 室内空气净化透析机
CN208398321U (zh) 一种分体式新风处理装置
CN207881005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CN205245360U (zh) 内嵌式空气净化器
CN214862259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空气净化装置
CN201926053U (zh) 带有空气消毒装置的船用空调
CN205517179U (zh) 一种多功能废气处理系统
CN109357333A (zh) 一种新型高效可加湿降温的空气净化器
CN205066004U (zh) 节能环保空气净化器
CN215216551U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加湿装置
CN207778644U (zh) 一种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智能家居结构
CN218820865U (zh) 一种太阳能室内净化和新风系统
CN214287197U (zh) 具有变频调速功能的层流罩
CN220669708U (zh) 一种节能空气净化器
CN216814518U (zh) 一种移动式除氡空气净化机
CN108722100A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废气净化装置
CN22058926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通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41 Design Institute Build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41 Design Institute Build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C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