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22645U - 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22645U
CN208122645U CN201820241068.2U CN201820241068U CN208122645U CN 208122645 U CN208122645 U CN 208122645U CN 201820241068 U CN201820241068 U CN 201820241068U CN 208122645 U CN208122645 U CN 208122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guide frame
injection type
glue injection
aluminum allo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410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智恒
何智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nhai Xi Ju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nhai Xi Ju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nhai Xi Ju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nhai Xi Ju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4106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22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22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226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包括第一导轨框、第一注胶式隔热条、内连接框、第二注胶式隔热条和第二导轨框,第一导轨框、内连接框和第二导轨框相互平行设置,第一导轨框通过第一注胶式隔热条连接内连接框一侧,内连接框通过第二注胶式隔热条连接第二导轨框。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避免导热性能良好的铝合金型材之间的直接接触,完全地隔断热桥,从而降低传热效率,优化了铝合金型材的整体的隔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窗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
背景技术
建筑门窗是建筑外围护结构中保温性能最薄弱的部位。它的长期使用能耗约占整个建筑物长期使用能耗的50%,能耗十分高。显然,提高门窗保温性能是降低建筑物长期使用能耗的重要途径。
在门窗制造领域中,采用铝合金材质的型材支撑的门窗框架,由于其具备相当的强度和美观性,但同时具备质轻、价廉的优点而运用最广。铝合金本身为一种铝合金材质,其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因此,将其用作高效隔热的门窗框架时需要充分优化其结构,使铝合金门窗框架在具备固有特性和优点的同时能够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现有的隔热推拉窗,隔热结构主要在和玻璃直接连接的边框上,忽视了固定在建筑物上的扇框导轨隔热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解决了现有推拉窗用铝合金型材扇框保温隔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包括第一导轨框、第一注胶式隔热条、内连接框、第二注胶式隔热条和第二导轨框,第一导轨框、内连接框和第二导轨框相互平行设置,第一导轨框通过第一注胶式隔热条连接内连接框一侧,内连接框通过第二注胶式隔热条连接第二导轨框。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轨框的顶部形成第一导轨部,所述内连接框的顶部形成第二导轨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轨部和所述第二导轨部结构相同;第一导轨部包括伸入部和设于伸入部两侧的凸榫。
进一步,所述第一注胶式隔热条和所述第二注胶式隔热条均由聚氨基甲酸乙酯制成。
进一步,所述内连接框的顶部形成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安装部和沿着安装部长度方向延伸的密封条。
进一步,所述密封条是毛条、尼龙条、EPDM条或塑料条(EPDM:Ethylene PropyleneDiene Monomer,三元乙丙橡胶)。
进一步,所述第二导轨框的外侧设有连通外界的排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注胶式隔热条和第二注胶式隔热条把传统的固定在建筑物上的通体铝合金扇框一分为三,再构成整体隔热型材,避免导热性能良好的铝合金型材之间的直接接触,完全地隔断热桥,从而降低传热效率,优化了铝合金型材的整体的隔热效果。有效降低室内外的空气从铝合金框体上的冷热传导,可减低室内外温差而引起的热传递,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具有优异的隔热、保温性能效果。内连接框的顶部形成密封结构,实现进一步隔热密封,隔断室外的热量直接作用在第一导轨框上,且雨水无法大量地渗入到推拉窗下方的第一导轨框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第一导轨框1;第一导轨部11;伸入部111;凸榫112;第一注胶式隔热条2;内连接框3;第二导轨部31;安装部32;密封条33;第二注胶式隔热条4;第二导轨框5;排水口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实施例所示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包括第一导轨框1、第一注胶式隔热条2、内连接框3、第二注胶式隔热条4和第二导轨框5,第一导轨框1、内连接框3和第二导轨框3相互平行设置,第一导轨框1通过第一注胶式隔热条2连接内连接框3一侧,内连接框3通过第二注胶式隔热条4连接第二导轨框5。第一导轨框1的顶部形成第一导轨部11,内连接框3的顶部形成第二导轨部31。使用时第一导轨部11和第二导轨部31分别和一扇推拉窗的边框配合,实现滑动连接。第一注胶式隔热条2和第二注胶式隔热条4均由聚氨基甲酸乙酯制成。
第一导轨部11和第二导轨部31结构相同。第一导轨部11包括用于伸入到推拉窗边框内的伸入部111和设于伸入部111两侧的凸榫112,凸榫112用于和推拉窗边框滑动连接。
内连接框3的顶部形成密封结构,密封结构用于对安装在第一导轨部11上的推拉窗进一步隔热防水。密封结构包括安装部32和沿着安装部32长度方向延伸的密封条33,密封条33可以是毛条、尼龙条、EPDM条或塑料条。使用时第一导轨框位于临近室内的位置,密封条33紧贴推拉窗,实现进一步隔热密封,隔断室外的热量直接作用在第一导轨框1上,且雨水无法大量地渗入到推拉窗的下方第一导轨框1处。第二导轨框5的外侧设有连通外界的排水口51,利于排水。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导轨框、第一注胶式隔热条、内连接框、第二注胶式隔热条和第二导轨框,第一导轨框、内连接框和第二导轨框相互平行设置,第一导轨框通过第一注胶式隔热条连接内连接框一侧,内连接框通过第二注胶式隔热条连接第二导轨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框的顶部形成第一导轨部,所述内连接框的顶部形成第二导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部和所述第二导轨部结构相同;第一导轨部包括伸入部和设于伸入部两侧的凸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胶式隔热条和所述第二注胶式隔热条均由聚氨基甲酸乙酯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框的顶部形成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安装部和沿着安装部长度方向延伸的密封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是毛条、尼龙条、EPDM条或塑料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框的外侧设有连通外界的排水口。
CN201820241068.2U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 Active CN208122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1068.2U CN208122645U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1068.2U CN208122645U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22645U true CN208122645U (zh) 2018-11-20

Family

ID=64203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41068.2U Active CN208122645U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226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20702U (zh) 木包铝高效节能窗
CN203223123U (zh) 具有防水、隔热隔音性能的门窗型材
CN203161004U (zh) 具有防水、隔热隔音性能的门窗型材
CN208122645U (zh) 一种窗用隔热铝合金型材
CN211370033U (zh) 一种新型隔热性能好的推拉门窗
CN202493171U (zh) 隔热型材及采用该隔热型材的节能保温平开铝合金门
CN207715039U (zh) 一种隔热的led窗
CN202706353U (zh) 一种天窗
CN103452431A (zh) 一种节能注胶平开窗
CN205477230U (zh) 一种节能铝合金门窗
CN208310562U (zh) 一种隔热的铝型材窗
CN203499460U (zh) 一种木铝复合保温平开窗
CN207377381U (zh) 一种铝合金内开窗
CN208122644U (zh) 铝合金隔热推拉窗
CN202227894U (zh) 断热平拉推拉门窗
CN207377375U (zh) 一种铝合金内开窗
CN216042034U (zh) 倾斜式单元体幕墙节能保温系统
CN206503485U (zh) 双重密封的铝木复合门窗
CN208122683U (zh) 一种铝合金推拉窗
CN203515152U (zh) 一种节能注胶平开窗
CN206513209U (zh) 节能型多层平开组合窗
CN203559713U (zh) 隔热保温铝合金窗
CN208430933U (zh) 一种铝塑木多结构复合窗
CN204899665U (zh) 一种固定窗
CN208267648U (zh) 设有隔热窗型材的隔热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