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12680U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12680U
CN208112680U CN201820241549.3U CN201820241549U CN208112680U CN 208112680 U CN208112680 U CN 208112680U CN 201820241549 U CN201820241549 U CN 201820241549U CN 208112680 U CN208112680 U CN 208112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sensor module
light
shell
glass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415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赞坚
高凯
付甲
张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415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12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12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126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玻璃盖板,包括本体部和边缘连接部;壳体,位于所述玻璃盖板一侧;传感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传感器组件偏向设有所述边缘连接部一侧倾斜设置,使得环境光通过所述边缘连接部进入到所述传感器组件。采用以上这种结构,环境光可通过玻璃盖板的边缘连接部射入,被位于电子装置内部的传感器组件所接收,从而使得电子装置能够根据环境光的亮度调节电子装置的显示屏亮度,使得电子装置的屏占比可以做得更大。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趋势,目前电子装置的屏占比越来越大,电子装置的顶部已经没有足够的位置来开设开通光孔,使得环境光能够穿过通光孔到达设置在手机内部的传感器组件,以实现根据环境光的亮度改变显示屏的显示亮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能够改善电子装置的顶部没有多余的位置开设通光孔以通过环境光的问题。
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玻璃盖板,包括本体部和边缘连接部;
壳体,位于所述玻璃盖板一侧;
传感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传感器组件偏向设有所述边缘连接部一侧倾斜设置,使得环境光通过所述边缘连接部进入到所述传感器组件。
本申请中电子装置通过将传感器组件设置在壳体上,且传感器组件偏向设有边缘连接部一侧倾斜设置。采用以上这种结构,环境光可通过玻璃盖板的边缘连接部射入,被位于电子装置内部的传感器组件所接收,从而使得电子装置能够根据环境光的亮度调节电子装置的显示屏亮度。这种结构设计能够在电子装置的屏占比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位于电子装置内部的传感器组件依然能够接收环境光,以实现根据环境光的亮度改变显示屏的显示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电子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装置沿A-A方向的剖面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子装置沿A-A方向的剖面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电子装置沿A-A方向的剖面又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电子装置沿A-A方向的剖面再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是具有装饰圈的电子装置一实施中沿图1所示的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具有增透膜的电子装置一实施中沿图1所示的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具有装饰圈的电子装置另一实施中沿图1所示的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受光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100可以是手机、IPad、智能穿戴设备、数字音视频播放器、电子阅读器、手持游戏机和车载电子设备、数码相机、打印机以及闪存盘等。该电子装置100包括玻璃盖板10、位于玻璃盖板10一侧的壳体20、夹设于玻璃盖板10与壳体20之间的显示屏40,以及设置于壳体20上传感器组件50。
具体的,一实施例中,玻璃盖板10包括本体部12和边缘连接部14。玻璃盖板10由透光材料制成,具体的,本申请的透光材料为波长在350-800nm范围内的可见光能够透过的材料,使得环境光能够通过玻璃盖板的边缘连接部14透过投射到传感器组件50上。本体部12对应电子装置100的显示区域,位于显示屏40之上,作为电子装置100的上表面,边缘连接部14由本体部12向外并朝向壳体20延伸形成,边缘连接部14位于电子装置100厚度方向的侧边,具有保护电子装置100的作用。不同实施例中,边缘连接部14可以环绕本体部12一周,或者仅设置在电子装置100的上端和/或下端。具体的,边缘连接部14与本体部12的连接位置呈直角或者圆弧过渡,此不做具体限定。
参见图3,一实施例中,边缘连接部14从靠近玻璃盖板10中心一端到与壳体20接触的另一端,厚度逐渐变薄以形成类似棱镜的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电子装置100外部的环境光在透过边缘连接部14后改变光路,入射至传感器组件50的受光面上,进而使得传感器组件50能够接收到更多角度的射入的环境光。
继续参见图2,壳体20位于玻璃盖板10的一侧,作为载体用于承载显示屏40、电路板、传感器组件50以及众多电子元器件等。具体的,不同实施例中,壳体20可以是电子装置的中框、电池盖或者背壳中的一个,此不做具体限定。
显示屏40用于显示图片等画面,设置于壳体20与玻璃盖板10之间,且显示屏40位于设置了传感器组件50一侧的端面与边缘连接部14具有一定的空隙,以便使得环境光的从边缘连接部14射入的大部分环境光直接打到传感器组件50,而不是大部分打到显示屏40上。
传感器组件50设置于壳体20与显示屏40之间,也就是传感器组件50设置在壳体20靠近显示屏40一侧的表面上,且传感器组件50偏向设有边缘连接部14一侧倾斜设置,具体的,传感器组件50最靠近边缘连接部14的表面为受光面52。本申请中边缘连接部14为透光材料制成,采用这种结构环境光即可从边缘连接部14射入到电子装置100内部,并打在传感器组件50的受光面52上。使得电子装置100内的传感器组件50能够通过电子装置100的侧面接收环境光,从而无需或者非常少量从电子装置100的正面射进环境光,使得电子装置100根据环境光的亮度调节屏幕的亮度,进而使得电子装置100的屏占比越来越大。
一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100还包括支撑部26,传感器组件50设置在支撑部26上,利用支撑部26使得传感器组件50的受光面52偏向设有边缘连接部14一侧倾斜设置。
同时结合图2和图4,进一步,一实施中,支撑部26固定在壳体20上,支撑部26包括与壳体20接触的底面262,以及与底面262呈锐角设置的斜面264,传感器组件50固定在斜面264上,使得传感器组件50的受光面52偏向设有边缘连接部14一侧倾斜设置。不同的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50可通过胶黏层或者注塑一体成型固定在支撑部26的斜面264上,也可以在壳体20靠近显示屏40一侧上设置限位结构进而将支撑部26固定在壳体20上,例如一实施例中,支撑部26上开设容置槽(图未示),传感器组件50嵌入并固定在容置槽中。
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使得传感器组件50更加牢固地固定在支撑部26上,支撑部26的斜面264上设置有挡板(图未示),以避免传感器组件50从斜面264上脱离,可选地,挡板的高度小于等于传感器组件50的厚度,以避免环境光被挡板所遮挡。
参见图5和图6,另一实施例中,支撑部26a包括与壳体20接触的底面262a、平行于底面262a的第一顶面264a和第二顶面266a以及首尾分别与第一顶面264a和第二顶面266a连接的斜面288a,且斜面288a与底面262a呈锐角设置,传感器组件50固定在斜面288a上,使得传感器组件50的受光面52偏向设有边缘连接部14一侧倾斜设置。可选地,一实施例中,显示屏40的端部抵顶在支撑部26a的第一顶面264a上,进而将支撑部26a固定在壳体20靠近显示屏40一侧上。其他实施例也可以在支撑部26a的底面262a与壳体20靠近显示屏40一侧之间设置胶黏层,或者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此不做具体限定。
以上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50为长方体或者圆柱体。
同时参见图7,可选地,又一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50a包括底面54a、与底面54a连接的侧面56a,以及与侧面56a连接受光面52a,受光面52a与底面54a呈锐角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传感器组件50a平放固定设置在壳体20靠近显示屏40一侧上,则传感器组件50a的受光面52a即偏向边缘连接部14倾斜设置。具体的,传感器组件50a靠近显示屏40中心的侧面56a高度大于远离显示屏中心的侧面56a高度,进而使得传感器组件50a的受光面52a即偏向设有边缘连接部14一侧倾斜设置。进一步,传感器组件50a靠近显示屏40中心的侧面56a与底面54a呈夹角设置,具体可以为钝角,锐角或者直角(图7中示出了呈直角的实施例),只要传感器组件50a的受光面52a与底面54a呈锐角关系,使得受光面52a偏向设有边缘连接部14一侧倾斜设置即可。
可以理解的,一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50或50a的受光面52或52a与边缘连接部14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值。也就是说传感器组件50或50a的受光面52或52a靠近边缘连接部14设置,这样能够减少从边缘连接部14射入的环境光发生损耗或者衰减,使得传感器组件50或50a接收到的环境光亮度更接近电子装置100外部的环境光亮度,进而避免失真。具体的,不同的实施中,传感器组件50或50a可以通过支撑件26或者26a的高度或者利用自身的高度靠近边缘连接部14设置。
参见图8,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电子装置100还包括装饰圈30,装饰圈30夹设于玻璃盖板10的边缘连接部14与壳体20之间。具体的,不同实施例中,装饰圈30可以环绕玻璃盖板10一周,也可以仅部分设置,例如仅在电子装置100的顶端和/或底端设置,或者环绕玻璃盖板10一周分段设置。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胶体60,玻璃盖板10的边缘连接部14通过胶体60与装饰圈30固定连接,如图9所示。其他实施例中,玻璃盖板10的边缘连接部14与装饰圈30也可以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此不做具体限定。同理,不同的实施例中,装饰圈30与壳体20的连接可以是胶接或者注塑,也可以在壳体20上设置限位结构来固定装饰圈30,此不做具体限定。具体的,本申请中装饰圈30为透光材料制成,具体为波长在350-800nm范围内的可见光能够透过的材料,采用这种结构环境光即可从边缘连接部14和装饰圈30射入到电子装置100内部,并打在传感器组件50上。使得电子装置100内的传感器组件50能够从电子装置100的侧面接收更多角度的环境光。可选地,不同实施例中,装饰圈30和/或边缘连接部14的透光率大于等于30%。可以理解的,可选地,边缘连接部14和装饰圈30可以为同一种材料制成,也可以分别由不同的材料制成,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他实施中,装饰圈30也可以由不透光的材料制成。
具体的,不同的实施例中,边缘连接部14和/或装饰圈30可以由亚克力、聚碳酸酯树脂、透明或者半透明陶瓷中的任意一种材质制成。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边缘连接部14和装饰圈30能够让环境光穿过即可。可选地,进一步,由于装饰圈30的透光率并不是100%,因此本申请中,可在装饰圈30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设置增透膜70,如图10所示,以弥补装饰圈30透光率差所带来的影响,使得传感器组件50接收的环境光亮度更接近真实环境光的环境光亮度。可以理解的,在装饰圈30的表面上没有设置增透膜70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软件算法将由于装饰圈30透光率并非100%而导致的传感器组件50接收到的环境光亮度损失的部分增加回来,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装饰圈30在水平方向做成凸透镜的形状,也就是说装饰圈30沿玻璃盖板10所在平面方向的横截面呈现凸透镜的形状,这样能够使得环境光通过装饰圈30入射的时候利用装饰圈30具有凸透镜的形状增加环境光通过装饰圈30的透光率。
可选地,一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装饰圈30的外表面呈现预设颜色,使得电子装置100的侧面具有更好看的外观。可选地,可在装饰圈30的制作材料里面加入预设颜色的材料,也可以在装饰圈30的外表面或者内表面上镀上一层薄薄的预设颜色涂层,此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一实施例中,边缘连接部14和/或装饰圈30呈现预设颜色后,或者边缘连接部14和/或装饰圈30采用复合材料制成之后,只允许部分颜色的光进入投射到传感器组件50上。例如边缘连接部14和/或装饰圈30为红玻璃,则可见光打在红玻璃上后仅红色光透过投射到传感器组件50上,而其他颜色的光被红玻璃所吸收。可以理解的,传感器组件50并非需要接收到可见光的亮度才能调节显示屏的显示亮度,仅接收单个颜色的光或者多个颜色的光复合的光即可。
可以理解的,在边缘连接部14通过胶体60与装饰圈30固定连接的实施例中,胶体60为透明或者半透明材质,以使环境光也能够通过胶体60入射到位于电子装置100内部的传感器组件50上。
同时参见图5、图6和图11,可以理解的,对于有装饰圈30,且支撑部26a包括与壳体20接触的底面262a、平行于底面262a的第一顶面264a和第二顶面266a以及首尾分别与第一顶面264a和第二顶面266a连接的斜面288a的实施例中,装饰圈30朝向显示屏方向延伸形成限位部32,限位部32卡合在支撑部26a的第二顶面266a上,进而将支撑部26a固定在壳体20上。当然也可以仅靠显示屏40的端部抵顶在支撑部26a的第一顶面264a上,进而将支撑部26a固定在壳体20靠近显示屏40一侧上。或者限位部32和显示屏40的端部同时抵顶在支撑部26上。
本实施中,传感器组件50位于电子装置100的顶部,如图1所示的顶端,位于传感器组件50外侧的环境光不易被手遮挡。一般情况下,电子装置100的底部设置有home键,因此在电子装置100的底部可能有空间用于设置传感器组件50,但是电子装置的底部为用户手经常接触的位置,容易被手挡住,而本申请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可选地,传感器组件50与装饰圈30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以使得传感器组件50能够同时接收从边缘连接部14以及装饰圈30射入的环境光。不同的实施例中,该预设距离的具体大小这里不做具体限定,主要根据装饰圈30以及边缘连接部14在显示屏40厚度方向上的高度进行设定。一实施例中,该预设距离也可以是0,也就是传感器组件50贴着装饰圈30设置,这种情况为装饰圈30在显示屏40厚度方向上的高度较小的情况,或者电子装置设置了多个传感器组件50,除了贴着装饰圈30的传感器组件50之外,另一个传感器组件50能够接收通过边缘连接部14射入的环境光。
具体的,一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50可以是光感元件。其他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50也可以是集合了光感元件以及其他传感器的二合一或者三个一的综合传感器件,此不做具体限制。
具体的,受光面52上并非整个表面都是能够接收环境光,受光面52上包括能够接收环境光的感光区域522和无法接收环境光的非感光区域524。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使传感器组件50的感光区域522能够接收到更多角度的环境光,受光面52上接收环境光的感光区域522在受光面52的长度方向都有分布,该感光区域522为长方形,如图12所示。其他实施例中,可选地,感光区域522可以是不规则的长条形、椭圆形、圆形或者半圆形等,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采用这种结构,通过将传感器组件50设置在壳体20上,边缘连接部14为透光材料制成,且传感器组件50的受光面52偏向设有边缘连接部14一侧倾斜设置。使得电子装置100外的环境光可通过玻璃盖板10的边缘连接部14射入,即通过电子装置100的侧面而非位于电子装置100的正面射入,从而被位于电子装置100内部的传感器组件50的受光面52所接收,进而使得电子装置100能够根据环境光的亮度调节电子装置100的显示屏40的亮度。同时采用传感器组件50的受光面52偏向设有边缘连接部的一侧倾斜设置的结构能够避免一部分角度射入的环境光打在传感器组件50的侧面上,进而使得更多角度的环境光能够打在传感器组件50的受光面52上。这种结构设计能够使得电子装置100的屏占比越来越大,同时位于电子装置100内部的传感器组件50依然能够接收环境光。另外,在设置有装饰圈30的实施例中,环境光也可以从装饰圈30射入,使更多角度的环境光从电子装置100的侧面射入。
现有技术中若将传感器组件50设置在电子装置100的背面,与显示屏40重叠,显示屏40的一部分会遮挡传感器组件50获取环境光的光路。例如当电子装置100平放在桌面上时,显示屏40背面的传感器组件50则无法获得环境光。另外若将传感器组件50设置在电子装置100的背面,则传感器组件50非常容易被手或者其他物品所遮挡,导致设置在电子装置100背面的传感器组件50容易无法获得环境光,使得电子装置100的屏幕根据环境光的亮度调节屏幕亮度的功能使用效果不佳。
本申请的结构设计能够在电子装置100为具有更大屏占比的情况下,位于电子装置100内部的传感器组件50依然能够接收环境光,且从边缘连接部14射入的环境光在电子装置100使用过程中相对将传感器组件50设置在电子装置100的背面的情况,改善了传感器组件50容易被遮挡难以获取环境光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璃盖板,包括本体部和边缘连接部;
壳体,位于所述玻璃盖板一侧;
传感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传感器组件偏向设有所述边缘连接部一侧倾斜设置,使得环境光通过所述边缘连接部进入到所述传感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支撑部包括与所述壳体接触的底面,以及与所述底面呈锐角设置的斜面,所述传感器组件固定在所述斜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与所述壳体接触的底面、平行于所述底面的第一顶面和第二顶面以及首尾分别与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二顶面连接的斜面,且所述斜面与所述底面呈锐角设置,所述传感器组件固定在所述斜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玻璃盖板之间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端部抵顶在所述支撑件的第一顶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能够接收环境光的受光面,所述受光面与所述边缘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底面、与底面连接的侧面,以及与所述侧面连接受光面,所述受光面与所述底面呈锐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靠近所述玻璃盖板中心的侧面高度大于远离所述玻璃盖板中心的侧面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圈,夹设于所述玻璃盖板的边缘连接部与所述壳体之间,且所述传感器组件位于所述装饰圈靠近所述玻璃盖板中心一侧,与所述装饰圈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体,所述玻璃盖板的边缘连接部通过所述胶体与所述装饰圈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为透光材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连接部从靠近所述玻璃盖板一端到与所述壳体接触的另一端,厚度逐渐变薄以形成类似棱镜的结构。
CN201820241549.3U 2018-02-08 2018-02-08 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12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1549.3U CN208112680U (zh) 2018-02-08 2018-02-08 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1549.3U CN208112680U (zh) 2018-02-08 2018-02-08 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12680U true CN208112680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24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4154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12680U (zh) 2018-02-08 2018-02-08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1268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4899A (zh) * 2018-02-08 2018-09-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9992047A (zh) * 2019-03-22 2019-07-09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感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4899A (zh) * 2018-02-08 2018-09-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494899B (zh) * 2018-02-08 2023-10-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9992047A (zh) * 2019-03-22 2019-07-09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感装置
CN109992047B (zh) * 2019-03-22 2024-02-13 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18911A (zh) 电子装置
CN108418910A (zh) 电子装置
CN108494898A (zh) 电子装置
CN209267626U (zh) 终端设备
CN208112680U (zh) 电子装置
CN110286717A (zh)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方法
CN108063148A (zh) 电子装置
CN207117767U (zh) 摄像装置及具有所述摄像装置的终端
CN108200238A (zh) 电子装置
CN108494897A (zh) 电子装置
CN108873429A (zh) 显示组件的制造方法、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8040148A (zh) 输入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7968910A (zh) 电子装置
CN108494899A (zh) 电子装置
CN108183989A (zh) 电子装置
CN108023982A (zh) 电子装置
CN108124032A (zh) 电子装置
CN208112677U (zh) 电子装置
CN208401897U (zh) 电子装置
CN208112676U (zh) 电子装置
CN108183990A (zh) 电子装置
CN208112679U (zh) 电子装置
CN108183984A (zh) 输入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7968864A (zh) 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208112678U (zh) 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6